人生效率手冊聽書
❶ 總是入不敷出,這樣的日子都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煩
那麼就努力點,提升一下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找個能夠小有剩餘的工作。
最近在樊登讀書會聽書《人生效率手冊》,作者張萌來到現場。她說話語速很快,一看就是個連說話都講求效率的人,但我感覺有點喘不上氣來,跟不上她的節奏。
我本對自己要求不高,聽她講她的人生效率,覺得有點恐怖。她對自己太狠了,要求太嚴格了,她說她是CEO,帶團隊,自然不敢鬆懈。
看著她思維敏捷、邏輯清晰的講她高大上的《人生效率手冊》,說實在的,我心裡替她捏把汗,但凡有點成就的女人大概都要有點強迫症,非要把自己逼成一個女強人,凡事皆講求高效的女漢子。
她說話語速快,但聲音極其好聽,應該專業訓練過,人長得又秀氣、溫文爾雅,看起來倒像個小女人。
像我這種不努力、不求上進的人,對別人的努力勤奮還說三道四,我自知中國人的那點劣根性露小尾巴啦。
她講到為什麼畢業短短幾年,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就拉開了,十年二十年後同樣的起點,有的人已經高不可攀,有的人還是平凡如初,這就是人生效率帶給人的差別,日積月累,就成了質的突變。
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過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生活,得過且過,日復一日。
她的七個目標人物法,讓我覺得遙不可及,當然,我們普通人跟她這樣年紀輕輕的CEO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她的《人生效率手冊》,主要也是給年輕的想成就一番偉業的創業人士所講。
她把七個目標人物分高中低三等,可超越和不可超越的,高的人物目標是你夢想成為的那個人,比方張萌給自己定的這個目標是哈佛大學的創始人,她的終生理想是要開一所和她一樣最高端的培養年輕CEO的學校。
中間的目標人物是你5到10年能超越的1~3個人,最低的是你一兩年內可能會超越的1~3個人。
她定期在這畫小人兒,這些人一旦超越了,可以隨時更換,並且這些人身上所有優秀的特質,她要作具體分析,有平行和交叉之分。
七個畫小人法牛吧,她所說的那些人物,我一輩子都望塵莫及,我想來想去,我大概能超越的,只有自己。
第二部分是時間效率,這部分說起來更驚人,她每天4點起床,11點睡覺,大概只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她還帶動她的團隊和粉絲倡議早起,並且計劃早起要具體做什麼。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夜貓子,晚睡很喜歡,但是早起真的很難。
這么少的睡眠,我不禁為她的健康擔憂,樊登也有同感,詢問她要不要這么拚命,她肯定地說創業初期不努力不行,有那麼多的人需要她,期待她,她必須不斷的輸入新的知識提升自己。
她說每年也給自己安排兩個假期,五一和過年放兩次大假,手機都可以不接,所有工作的事情一概放下,這是一個連休假也很講求效率的小女人。
她說她的母親是她一生最崇拜的人,母親是個出色的企業家,今年60歲,腰圍一尺九,長發披肩,活的美美的,60歲還能活成個美人兒,事業還卓有成就,可謂女人的典範。
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我五十有五,越來越肥,怕老,怕丑,怕記憶力衰退,怕變成笨蛋,同是女人,好生羨慕。
我很好奇,特意到網上搜了一下,想了解一下她母親的生活方式,然後看看照片,欣賞一下芳容,可惜沒有搜到。
張萌說,她的母親作為企業家,每天應該特別忙,應酬也很多,但是母親每天六點都准時回家吃飯,吃完飯三口人在一起讀半小時書,然後結合實際談談對這本書的感想。
她年紀小,很幼稚,談不出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不管她說什麼,她的父親母親從來不打斷反駁她,都是鼓勵她繼續說下去,日積月累,她的口才和思想大概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樊登覺得這種親子讀書法特別值得推廣。
張萌為了實現能當個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的夢想,在浙大名校毅然退學,這在中國絕對先例,小妮子很有魄力。
第二年她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遂了她當志願者的夢。
我想作為她的母親,對這種大膽看似有些荒唐的行為,沒有極力反對和制止,對女兒所有的決定都予以理解和尊重,在這一點上就能看出,這個母親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獨特和高明。
換作尋常的母親一定會暴跳如雷,「抽什麼瘋啊!神經病!不許退學!」張萌的時間管理講求記錄和列表,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寫下來,規劃好時間,然後逐項完成。
大多數人會說我有的是時間,或者我的時間都被領導安排,沒有自己可利用的時間,這種狀態其實更需要時間管理,做好時間管理才能更好的發展自我,否則永遠是一個碌碌無為沒有進步的人。
第三部分是她的效率手冊,她強調四點。一是每天給自己定一個小計劃,寫出最主要的三件事,寫在白紙的左側,右側寫它的實施情況,然後分析計劃與實際的差距原因。
其二是目標性法則,你對你所要實施的目標規劃每天要做什麼,比方我要當外交官,按照目標法則計算,我每天平均需要練習3到5小時的英語。
其三就是提升效率的番茄工作法,屏蔽即時的干擾,培養內心抗干擾能力,讓我們逐步養成迅速沉浸的習慣,我覺得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態的意念下,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
其四是意志力延伸法,就是每次都只要求自己比上一次多做一點點,進步可以很微小,但是只要持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