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書
『壹』 中國曲藝牡丹獎的歷屆獲獎名單
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共評出表演獎30個、文學獎30個。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包括1998、1999、2000年3年的獎項,即表演獎與文學獎每年各10個,3年30個。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准宣布了牡丹獎獲獎名單,並向獲獎作者和演員頒發獎杯和證書。
第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名單
2008年09月10日
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
京韻大鼓《千秋業》 種玉傑 北京
樂亭大鼓《昭君出塞》 王淑玲 北京
上海說唱《新上海游》 黃永生 上海
京韻大鼓《寶玉娶親》
趙學義 天津
京韻大鼓《華容道》
張秋萍 天津
西河大鼓《百亭爭秀》
郝秀潔 天津
京韻大鼓《劍閣聞鈴》 劉春愛 天津
諧劇《狗的問題》 凌宗魁 重慶
相聲《誇夫》 馬雲路 劉際 河北
武鄉琴書《愛哼哼喜唱心連心》 馬小平 山西
好來寶《冠軍之馬贊歌》 道爾吉仁欽 內蒙古
相聲《說說心裡話》 陳寒柏 王敏 遼寧
二人轉《矬鄉長》 楊宏偉 董連海 吉林
二人轉《西廂幽會》 閻書平 佟長江 吉林
山東琴書《生靈嘆》 楊珀 姚忠賢 山東
相聲《懶漢糖葫蘆》 唐愛國 齊立強 山東
蘇州彈詞《四郎盡忠》 金麗生 趙慧蘭 江蘇
蘇州彈詞開篇《傾杯?石城春望》 盛小雲 江蘇
紹興蓮花落《分爹》 翁仁康 浙江
河南墜子《清廉石》 王小岳 河南
相聲《喜喪》 楊奇志 大 兵 湖南
粵曲《祝福》 陳玲玉 廣東
粵曲《南粵歡歌》 梁玉嶸 廣東
粵曲《別恨寄殘紅》 何 萍 廣東
小品《登記》 張廷玉 四川
評書《人命關天》 葉景林 解放軍
相聲《關上門說》 句號 解放軍
評書《特殊的儀式》 劉朝 武警
陝西快板《萬里尋親》 張保和 武警
對口快板《我為祖國守大橋》 張令軍 秋實 武警
2000年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
京韻大鼓《花木蘭》 趙其昌 賈德豐 北京
牛骨數來寶《小平聽書》
孟新 北京
中篇評書《孫龐鬥智》 徐檬丹 吳君玉 上海
單弦《鳳陽春》 石世昌 天津
梅花大鼓《風箏情》 朱學穎 天津
相聲《也非諷刺裁判》 劉梓鈺 天津
相聲《論資排輩》 崔硯君 崔藝東 河北
長篇數來寶《中華頌》 常 志 呂秋義 河北
西河大鼓《三借錢兒》
劉殿春 山西
群口好來寶《騰飛吧,馬背民族》 烏雲桑 內蒙古
相聲《你以為你是誰》 楊振華 金炳昶 遼寧
相聲《老同學》 孫晨 遼寧
二人轉《矬鄉長》 馬金萍 吉林
二人轉《皇親夢》 魏志民 吉林
山東琴書《生靈嘆》 王宏 山東
蘇州彈詞《開篇傾懷?石城春望》 顧浩 江蘇
紹興蓮花落《分爹》
盛勇武 浙江
蘇州彈詞《特別收藏品》 蔣希均 浙江
相聲《炒》 夏雨田 湖北
湖北評書《醜人李富生》 何祚歡 湖北
湖北評書《小芳》 王緒智 孫仲江 湖北
常德絲弦《待掛的金匾》 黃士元 湖南
粵曲《情鑄虎丘山》 秦中英 廣東
小品《致富之路》 塗太中 四川
阿細說唱《百萬獎金百姓情》 方梓羽 雲南
陝北說書《半碗》 姚敏學 陝西
快板書《大漠英雄航天城》 連曉林 連崢 蘇蔚蔚 甘肅
單弦《節馬頌》 楊子春 劉學智 史琳 解放軍
評書《人命關天》 葉景林 解放軍
陝西快板《萬里尋親》 張保和 武警 一、表演獎
序號 地區 表演者 曲種
01 上海 王汝剛 獨角戲
02 山東 孫鎮業 山東快書
03 江蘇 周玉峰 蘇州評話
04 天津 籍薇 梅花大鼓
05 四川 張徐 金錢板
06 天津 劉秀梅 單弦
07 遼寧 范偉 小品
08 江蘇 黃霞芬 彈詞開篇
09 河南 范軍 相聲
10 北京 張蘊華 單弦
二、文學獎
序號 地區 作者 曲種 作品名稱
01 中鐵團 侯耀文 相聲 《小眼看世界》
02 廣 東 楊子春 史琳 對口單弦 《白楊對話》
03 上 海 徐惠新 短篇評話 《了不起的人》
04 浙 江 蔣希均 蘇州彈詞 《上崗》
05 天 津 楊妤婕 梅花大鼓 《燕歸來》
06 煤礦團 宋德全 王玉 對口快板 《曲藝搖籃天津衛》
07 天 津 宋勇 對口快板 《誇家鄉》
08 總 政 張振彬 牛士良 評書 《老虎搬家》
09 總 政 王宏 山東琴書 《俺想對你說》
10 總 政 李立山 快板書 《哪吒鬧海》第三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名單(2004年9月6日)一、曲藝文學獎(10篇):
河南墜子《大鼓槌》、京韻大鼓《艄公的心願》、相聲《賣枕頭》、評彈《夜走狼山》、蘇州彈詞《千里尋寶》、相聲《找個有錢人》、對口快板《新一代,老一代》、潞安大鼓《千秋萬代懷念鄧公》、音樂快板《鳥語花香》、評書《您甭著急》
二、曲藝表演獎(15人):
馮欣蕊、孟穎、吳靜、趙偉洲、劉士福、張楷、楊魯平、黃宏、惠兆龍、董懷義、王玉蘭、田臨平、卜小貴、石小傑、崔嫦娟
三、曲藝音樂獎(3人):
呂詠鳴、韓寶利、蔣希均
四、曲藝理論獎(3篇):
李時成的《獨樹一幟的蝦腔藝術》
夏玉才的《蘇州評彈文學論》
鮑震培的《天津曲藝文學:市民文化的奇葩》)
根據中宣部《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新修訂的《中國曲藝牡丹獎章程》、《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細則》的相關規定,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首次設立終身成就獎。該類獎項用於獎勵在曲藝藝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為中國曲藝事業做出傑出貢獻、年齡在70周歲以上健在的曲藝家。 一、節目獎(5個)
《大腳皇後》,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花腰女》硭鼓說唱,雲南曲協
《魚奶奶回家來》寧夏坐唱,寧夏曲協
《枕頭風》常德絲弦,湖南曲協
《高效率的愛》小品,河南曲協
二、表演獎(10人)
王占聽,二人台,內蒙古曲協
王喆,梅花大鼓,天津曲協
閆學晶,二人轉,吉林曲協
邢晏芝,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陰軍,山東快書,山東曲協
李偉建,相聲,北京曲協
周志華,小熱昏,浙江曲協
趙本山,小品,遼寧曲協
錢程,獨腳戲,上海曲協
黃曉娟,二人轉、小品,解放軍
三、文學獎(8個)
《一代儒將——陳毅》殷伯達,揚州評話,江蘇曲協
《王熙鳳招商》包德賓,諧劇,四川曲協
《打工的百靈鳥》孫晨,相聲,中鐵團
《北京人兒》崔琦,單弦,北京曲協
《順德禮贊》甘劍波、廖宇光,粵曲,廣東曲協
《誰讓你是優秀》原建邦、大兵、趙衛國,相聲,湖北曲協
《罪證》王勇慧、王永剛、王兆麟,小品,山西曲協
《蝴蝶歌飛》邱有源、藍啟京,瑤族鈴鼓,廣西曲協
四、新人獎(5人)
王文水,快板書,解放軍
李玉萍,河南墜子,天津曲協
陳靚,上海說唱,上海曲協
張勇,快板書,解放軍
施斌,蘇州彈詞,江蘇曲協
五、理論獎(5個)
《從王派〈水滸〉看揚州評話的藝術形態特徵》徐德明、李真,江蘇曲協
《從農村大炕走進城市包廂的二人轉》蔣慧明,中國藝研院
《從清音、諧劇的情況看四川曲藝的狀態》嚴西秀,四川曲協
《相聲如何應對精品時代——兼論相聲的文學追求》張蘊和,天津曲協
《原生態曲藝文化資源是當代曲藝創作的主根》溫江,鴻山西曲協
六、終身成就獎(10人)
土登,藏語相聲,西藏曲協
馬季,相聲,中廣
關學曾,北京琴書,北京曲協
羅揚,理論,中國曲協
鄒忠新,四川金錢板,四川曲協
周良,理論,江蘇曲協
周柏春,獨腳戲,上海曲協
趙錚,河南墜子,河南曲協
袁闊成,評書,中國曲協
常寶華,相聲,解放軍
『貳』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聽書和看書有多大的區別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其實這也是件好事,聽書同樣是一種閱讀形式,就因為它方便快捷所以廣受現代人的歡迎。說起聽書,我們不能不說說小時候的聽廣播經歷。小時候我家的物質條件極其匱乏,家中唯一像樣的家電就是那台百花牌收音機,它可是我的好夥伴,一直陪伴著我成長。每天中午放學回來後,我總是想方設法地守在收音機旁聽午間評書: 《隋唐演義》《岳家將》《楊家將》《三俠五義》……一部部經典評書,讓我聽得如痴如醉;晚上做完作業後,早早躺到床上等著聽晚間廣播劇,對於我那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除《紅樓夢》以外,其他三大名著我都是通過評書「閱讀」的,若干年之後當我看到《卧虎藏龍》電影時,才知道這原來就是我小時候聽的《玉蛟龍》故事。 小時候的廣播不僅給了我無窮的快樂,還在我小小的心房裡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戶,讓我了解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後來的我喜歡閱讀,愛好寫作都與聽廣播有著直接的關系。聽書和看書的區別 用耳朵接受信息和用眼睛接受信息後的大腦處理起來顯然差異很大,兩者互有長短。 聽書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快捷,不容易受條件限制,而且能夠解放雙手和眼睛,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聽書。 另外,朗誦者聲情並茂,更具代入感,容易激發我們的興趣。而且聽書不受識字量的限制,即便是識字不多的人也不會影響聽書。 但是聽書是個被動閱讀的過程,跟著別人的朗讀節奏顯然不利於我們獨立思考而且也容易忽略細節內容。 看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反復閱讀,細細品味,根據字句隨意發揮自己的想像,有種和作家對話的感覺。 而且看書時我們可以邊看邊做讀書筆記,為寫作和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服務。看書是我們主動接受別人知識的過程,相對而言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收獲也會更大。 但是看書需要更多的時間,遠不如聽書方便快捷。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聽書適合粗讀,看書適合細讀,兩者互有長短,閱讀時我們只有讓它們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 對於孩子而言,我們可以先從聽書入手,讓他們慢慢對書產生興趣之後,再引導他們走上真正的閱讀之路! 作為一個沒有孩子的半職業讀書人,對親子閱讀方面,有一些獨特的看法,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01 為啥孩子願意聽書,不願看書?因為這個公式 所以,從這個規律講,孩子肯定是願意聽書的。因為看書,字也不一定認得全呀。02 聽書和看書,差距在於是否「全文朗讀」 此外,除了聽網上買的書,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講書,這也是一種家庭陪伴哦。聽書和看書,各取不同。都有好處。聽書,講的口若懸河,繪聲繪色,引人入神。看書,插圖文字並匯,動態游龍。 我來回答下吧。先亮觀點: 對孩子而言,聽書整體不及看書。 然後, 從孩子的接收角度 ,說說兩者的區別。聽書刺激耳朵,看書刺激眼睛 聽轉化為說,看轉化為說和寫 聽得多的孩子,比較會說,他會將他所聽到的用嘴巴說出來。表達過程中會有一些即時的詞彙。而看得多的孩子,因為看不如聽來得快,其刺激耳朵的機會少些,轉化為說的機會也相對少些,當然了,讀得認真的孩子,是在心裡默讀,也是比較容易轉化為口頭表達的。另外,看得多的孩子,比較容易轉化為書面表達,也就是寫作。我從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是文字本身是實體的、形象化的,看得多了,自然較容易轉化為手寫 。但聽不一樣,聽是有音而無形,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比較會說詞彙的孩子,但是要他寫出這個詞,他有時寫不出來。聽是控音的,看是控寫的; 二是聽書的特徵很多時候是一遍忽忽而過,很少回過頭再去聽一個詞、一句話,這跟看書完全不可比,看書的過程是,看到好詞好句,可以多停留。想回味精彩的段落,可以往回翻。另外,看書最大的好處是,比較容易記筆記,寫即時讀書筆記,或停下來系統思考。 孩子還小的時候,識字、寫字、文字表達很重要。這就要看書。 聽書易識音而不易識字形,至少對孩子寫作文是不利的。 所以說,聽書多的孩子比較會說。看書多的孩子既會說,還會寫。 聽書粗糙,看書細膩 聽書不易專注,看書鍛煉專注 為什麼聽書粗糙呢?孩子有時候一邊玩一邊聽,還不粗糙嗎?孩子對詞語的了解本來就不深,聲音一遍刺激而過,在腦中不多作停留,還不粗糙嗎?聽書不束縛孩子的雙手和雙眼,耳朵聽著,手上動著,眼睛還東轉轉西西轉,看著好像挺便捷的,但我想說,這不僅粗糙,還非常不專注。非常不利於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我認為,閱讀是不能追去捷徑的,聽書就有點追求所謂效率的意思。但我想說,家長朋友們,千萬別讓孩子撿了芝麻,掉了個大西瓜!孩子本身就好動,你還要讓孩子在閱讀中(聽書)解放他的手和眼,他就真的要翻天了。閱讀就應該是手、眼、腦三者完美合一:手端書或記筆記,眼觀字或記下字形字句,腦思索。只有這樣的閱讀,才真正是吸收了的。反行之,對孩子真的沒有什麼好處。閱讀就該專注,沒有專注,一天聽一本書也沒用啊!再說細膩,看書可以是細之又細的,聽書當然不是,也很難是。 舉個例子,我們讀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大家一定記得小說中有一長串主人公(許三觀)用嘴巴「炒菜」的經典段落,因為太過精彩,這樣的段落我們會品得很細——為什麼作者可以寫得這么好?作者的手法是怎麼樣的?作者的黑色幽默和語言的節奏感為什麼那麼突出?面對這樣的橋段,我們會停下來,就好像欣賞藝術演出一樣,目不轉睛,細細品砸。當然了,不排除聽書,也有朗誦得非常棒的——但聽書本身——這個動作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很難直觀地品砸段落——因為只有音,而沒有形嘛! 聽書依賴電子設備,看書就是看書 更多時候是手機,手機不可控 最後,我想說的是,聽書本來也不錯。畢竟我們這些80年代生人也聽書,我們也是聽著單田芳長大的。記得小時候,就著一台收音機,坐在大樹下,一聽就是一下午,那感覺真是美妙至極。那時頻率也少,不是音樂,就是評書。現在不一樣了,一台手機玩遍天下。孩子可能一開始是在聽書,聽著聽著,就玩 游戲 去了。聽著聽著,就看網路電影、電視劇去了。恐怕不是聽書聽一下午,而是拿著手機玩一下午。 孩子本身沒有形成學習自律,而我們家長把這么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所謂「聽書工具」撂給孩子,學習有效率嗎?不,玩起來很有效率! 書呢,書是樸素的,永遠像我們身邊的真朋友好老師,不花里胡哨,也不花言巧語,但她就是那麼很真誠地給你溫暖、給你力量。只要你認真端起她。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題主。這個問題我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兒子今年上一年級了,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們每天堅持親子閱讀,讀故事給他聽,在幼兒園的3年裡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多本。也正因為如此,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愛上了閱讀。而這一切都開始於聽,聽我們給他讀。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總是會有這樣的認識誤區,覺得培養閱讀習慣,就得讓孩子自己去讀啊,就特別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點自主閱讀。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經常會說聽說讀寫,聽是語言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開始。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是從親子閱讀開始,家長讀,孩子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慢慢的就會拿起書,自己去讀。這是一個過程,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時間的長短也不同,您不用著急,也不用擔心。只要孩子喜歡,您就讀給他聽,這個你讀他聽的過程也是好處多多,您每多讀一次,對於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而言都是有意義的: 1、可以讓我們和孩子之間更親密,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2、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據研究發現,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即使孩子認識字,能自己讀,但對於一些情節復雜的故事很難理解,而他可以聽懂並理解他無法自己讀懂的內容,我們讀給他聽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3、我們讀書給孩子聽,就好像是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每多讀一次,就是多做一次廣告,增加孩子的越快體驗,讓孩子更容易愛上閱讀。 兒子現在上一年級了,經常會自己看書,但仍然喜歡我讀給他聽,所以我仍然堅持每天晚上睡前讀故事給他聽,只要他喜歡,我就會讀下去。在過去的幾年,我每天讀給他聽,從來沒有要求他去看書去自己讀,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主動的拿起了書,雖然不認識字,卻經常看的入迷。所以啊,堅持吧,堅持讀下去,孩子的自主閱讀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先說一下聽書的優點 1、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但是聽書他可以接受,這樣孩子就換了一種方式進行了閱讀。 2、時間地點方便,早上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路上都可以聽書,就像成人一樣,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 3、每本書籍時間都很短,20分鍾左右可以「讀」完一本書。這樣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書籍。雖然聽書方便快捷可以是孩子的「閱讀量」變大,但是也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缺點 1、聽書是一種快餐文化,他很適合現在節奏快的 社會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應該快的,而是應該慢下來的。去沉澱的。 2、聽書中都是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部分,把基本的故事梗概講清楚,而很多的細節就不得不刪減掉。而且有些書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的細節,情景描寫的動人到位。去掉之後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孩子聽完一本書也只是知道了這邊書的梗概,對於更細致的東西,更值得思考的東西他都沒有領悟到。 3、文字的美麗與魅力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只有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多和文字打交道,孩子才能真正提高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 4、讀書是一種主動的輸入,而聽書是一種被動的輸入。讀書會讓人勤於思考,而聽書不會聽書只能接觸到一本書的皮毛,卻接觸不到一本書的實質和內涵。讀書應該是一件慢慢的事情,而不是功利的事情。當然我並不反對聽書,我只是認為還是應該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這個是任何都無法替代的。而聽書只能作為補充。因為它畢竟只是聽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聽書和看書有多大的區別?——這個問題,請允許我用身邊的例子跟大家聊一聊。我小外甥從5歲開始,就喜歡聽書。也喜歡看書,但是兩者對比的話,聽書對於他來說更有魅力。聽書只要打開手機隨時隨地就可以聽,我小外甥,坐車要聽書,吃飯要聽書,睡覺之前也要聽說,現在他已經把西遊記聽完了,三國演義也聽完了,現在正聽水滸傳……每次聽書都特別認真,你跟他說話,他根本就聽不到。所以,聽說對於孩子來說,至少有這么幾個好處:1、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2、不傷害眼睛 。個人認為聽書也是真的是一種學習知識非常好的方式方法。看書呢?看書若不注意良好的姿勢和習慣,很容易就像我一樣近視眼了。但是看書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讓人更系統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所以,看書和聽書其實是各有優點的。如果孩子真的喜歡聽說,家長們可以考慮,將來讓寶寶也去當個說書人,類似單田芳等知名說書人一樣,我覺得,經常聽書的孩子是有這方面的潛質的。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應該正確引導激發更多的潛質,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現在似乎很流行給孩子聽書,尤其是繪本類的想小故事。首先,說書阿姨的聲音更專業也更好聽,講故事抑揚頓挫,有的還有背景音樂呢!其次,聽書不用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聽再長的時間也沒有關系。最後,聽書能將家長解放出來,孩子聽書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任何事情。 正因為有以上的因素,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聽書,而孩子也喜歡聽書。不過,在我家孩子聽了一段時間的書後,我果斷放棄了。第一,聽書不能給孩子帶來畫面感。當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就算不認識那些字,但書上的圖片,卻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孩子會更加細心觀察細節, 第二,聽書不能培養孩子美的藝術熏陶。現在的繪本製作精良,那些獲得過獎項的繪本更是大藝術繪制的。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同時也在接受藝術的熏陶。第三,聽書不能進一步和諧親子關系。把孩子扔給手機或許電腦,讓孩子自己聽書,結果親子之間的互動減少。而親子閱讀,卻能通過讀書而加深。孩子依偎在家長懷里,家長讀書,多麼和諧的畫面。 第四,聽書的時候,孩子無法及時提問,而家長也不能及時回答孩子。孩子聽書時,就是一味的被動聽,不會主動思考。但在看書的時候,孩子有問題了可以隨時提問,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思考。最後,聽書不能控制速度。聽書只能別人講哪裡聽哪裡,不能控制進度。但閱讀繪本就不一樣了,感興趣的地方可以多停留一會,家長和孩子都可以控制速度。 所以,我不推薦孩子只聽說而不看書。 我不同意給孩子聽說,除非在聽書的時候讓孩子看書。因為聽說對於孩子的感官刺激,幾乎沒有。而看書,則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吧,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要求也不同,比如孩子沒有識字能力,你讓他們看書,他們只能看圖畫,再想聽別人講一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孩子會看書了,依然讓別人講書,可能就是孩子想要父母多陪自己一會。 聽書和看書有多大區別呢? 1、聽書的優缺點如下: 之前羅胖曾經講過為什麼他們的課程都是音頻而不是視頻? 因為音頻在人做不費腦的事情時,可以用空閑的大腦來聽,就是可以一心多用。 這世界最寶貴的除了人的注意力,就是時間了。很多人都說時間就是命,時間就是金錢,為用戶節省了時間,用戶當然會樂意買單。 聽書的優點有以下幾個: 它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一本書,值不值得讀,值不值得買,算是一個對書的初步了解; 聽書的缺點是,我們在聽的時候,是跟著作者的思路在走,而每個人對一本書的重點感覺是不同的。 換句話說,聽書的時候,你不一定能夠真正聽到你想聽的,同時你也會懶得思考,而思考這件事又尤為重要 。 蘇格拉底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最有智慧的人,可他卻不喜歡別人背誦或是迷信他所說的話,他喜歡那些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他認為這樣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並且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辨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利用知識。 2、看書有什麼好處,要怎麼看? 如果可以一定要引導孩子主動閱讀,也就是看書,因為看書的好處不要太多。 首先, 看書這件事很私人 ,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看,也可以從自己遇到的問題那一頁看,總之多了一重選擇,人會感覺是自己在主宰看書這件事,會更愉快。 其次, 每個人讀書的方式都不同 ,有人喜歡記筆記,有人喜歡看看寫寫畫畫,但閱讀這件事本身是可以優化的,用更好的方法,閱讀的效果就會更好。 最後, 閱讀就是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去理解,如果一個觀點你不認同,你可以寫下來,去推敲,去論證 ,我們並不是為了跟著作者的思路走為目的的,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升華思考方法。 孩子分為很多年齡階段,不同的年齡階段需求不同,閱讀方法也不同。 如果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除了要給孩子提供外在的條件,比如家附近有圖書館,家裡有讀書區域,豐富的藏書等等,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三個區別: 一是獲得知識的器官不一樣,看書用眼睛,聽書用耳朵; 二是知識的載體不一樣,看書主要是紙質的書本,主要看書本里的文字和圖畫,聽書主要是通過聽書軟體、音頻網路等聽取音頻資料; 三是效果不一樣,看書的記憶效果和整體性要好於聽書效果,雙方在便利性方面各有利弊。 當前喜馬拉雅、蜻蜓FM、懶人聽書等各種聽書軟體非常多,內容豐富,加上聽書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且不受紙質書本及自然條件等的束縛,使得聽書具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聽取和學習各種知識,加上聽書用耳朵,解放了我們使用過度的雙眼,因此我們要辯證的看聽書學習這一辦法。 本人就寫過《中學 歷史 教學的新視野—通過視聽資料教學 歷史 》一文。 裡面詳細介紹了聽書的利弊,以及怎樣進行聽書。 我通常的做法是先聽書,覺得這本書好,再買來看一遍加深記憶,並收藏推薦給朋友和家人去讀。如果是孩子聽書,家長要選擇一些好的節目推薦給孩子 ,不要讓孩子隨便聽,以免浪費時間和誤入歧途。『叄』 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盤點:單老給人們留下了哪些回憶
單老每天陪我說故事
『肆』 經常聽書(有聲書)有什麼危害(我不帶耳機聽)
不戴耳機沒事!戴耳機的話對耳朵不好
『伍』 在掌閱app上正常聽書一個小時手機流量將近5g是怎麼回事
這個流量肯定是太多了,一般聽的都是音頻音頻,其實佔用空間不大的。按一秒鍾100kb來計算的話一個小時也只有360兆。所以這裡面絕對不止只有音頻,可能有視頻,甚至於還下載了不少的其他廣告。
『陸』 有聲書真的能讓不讀書的人開始讀書嗎|全球有聲市場觀察
2018年,《紐約時報》推出了有聲書暢銷排行榜,「有聲書產業的高速發展造就了對數據的需求。《時報》發現讀者和聽眾對有聲書高漲的興趣,關於有聲書的書評也頗具深度,因而我們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可靠的信息。」《紐約時報》書評編輯帕米拉·保羅如此解釋這一新變化。
根據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的統計,2017年,美國有聲書銷售額增長了22.7%,達到25億美元(約合172億人民幣),這也是有聲書連續第三年銷售額增長在20%左右。
在英國,從2012年至2017年,英國有聲書銷售額增長了148%。2017年,英國的紙質書和電子書銷量下降了3%,但有聲書的銷量增長12%,銷售額增長15%。目前,有聲書消費佔英國圖書消費的5%,虛構類讀物消費的7%。
全球有聲書增長最快的五個區域是美國、德國、英國、斯堪的納維亞和日本,年增長速度均在20%至30%之間。有聲書,已經從新生事物,升級為出版業寄予厚望的一支力量。2018年,國際有聲書市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出版人》在年終歲末一一盤點。
引入「新讀者」
通過最新的數據分析,出版業開始意識到,有聲讀物並未侵蝕印刷或電子書份額,數字設備的輕松聆聽讓更多的人能夠閱讀任何一種格式的書籍。以往,有聲書被認為是適合開車或運動時使用的「場景化工具」,解放雙手雙眼。但從2018年夏天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的報告中,有聲讀物的價值再次被確認遠遠不止於此,而是解決了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讓不讀書的人開始讀書,讓「新消費者」進入圖書市場。
2016年,有24%的美國人,即超過6700萬人,聽完了至少一本有聲書。這比2015年增加了22%。48%的有聲書成年消費者年齡在35歲以下,讀者對不同格式的內容有著良好的接受度。在英國,2017年有570萬讀者聽過有聲書,年齡主要分布在25歲至44歲之間,生活在倫敦等城市。
學歷高的人聽得更多。在經常聽書的美國讀者中,有37%的人擁有大學本科學歷,24%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從收入來看,中產階級是積極的聽書群體,年收入在5萬美元至10萬美元之間的佔比接近一半。
年輕的用戶群體,預示著有聲書市場的未來發展更值得期待。有聲讀物的消費者同時也是其他閱讀形式的擁護者。研究發現, 有聲讀物的聽書者每年平均聽15本書 ,在經常聽書的讀者中,有83%的人也讀精裝書或平裝書,79%的人也會讀電子書。
智能手機成主流,CD有增長
根據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2018年的報告,在智能手機上聽有聲讀物的比例持續增長,有73%的聽書者長期選擇智能手機作為固定收聽設備,而在2016年,這一數字還只有29%,2015年則是22%。圖書館仍然是有聲讀物消費的主要驅動力,有52%的聽書者表示,從圖書館借有聲讀物有助於養成聽書習慣,43%的聽書者在過去一年中從圖書館至少下載過一本有聲讀物,14%的聽書者則是經常使用圖書館的數字有聲書資源。從有聲書的定價來看,39%的定價在10〜20美元之間,42%的定價在10美元以下。
美國有聲書價格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數字版本以外,傳統介質有聲書的銷量也呈現增長的態勢。 雖然銷售額無法與鼎盛時期相比,但CD的銷量在回升。根據尼爾森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2016年,英國共銷售了74.6萬件實體有聲書(包括CD和磁帶等),總銷售額達到920萬英鎊(約合8000萬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23%。不過這個數字與2008年相比已經下降了61%,2008年是實體有聲書最後的輝煌,年銷售額達到破紀錄的2370萬英鎊,這一數字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縮水。
兒童讀物是有聲讀物的重要板塊。英國Audible每月暢銷榜單的前20名共240個席位中,兒童讀物佔40.7%。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哈利·波特」系列出版物。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大多數7歲左右的兒童可能還沒有Audible網路賬戶,所以哈利·波特有聲書的聽眾大部分還是該書積攢的讀者,年齡在20歲左右。
兒童用戶是CD得以生存的命脈。2016年,在英國有75萬件CD有聲書售出,其中30萬件是兒童讀物。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成人讀物的比例在CD有聲書中不斷下降。
CD有聲書暢銷排名與Audible 的下載排名也有較大出入。實體有聲書的非虛構類被語言學習資料占據,語言學習資料也是唯一還大量使用磁帶的出版門類。
有聲書平台擴張
數字零售商BookBeat,Kobo和AudioBooks.com已經全部投資有聲讀物市場。2018年法蘭克福書展期間,Apple公司也宣布將推出新的有聲書平台,但並沒有公布具體日期。
作為英國有聲讀物下載市場的主導者,Audible2017年在英國的收入增長了45%,超過了9700萬英鎊(約合8.5億人民幣),利潤也從2016年的3890萬(約合3.4億人民幣)英鎊增加到5990萬英鎊(約合5.3億人民幣)。與此同時,英國音頻行業協會無線電獨立集團(RIG)正在重新啟動AudioUK,宣稱在有聲讀物和播客熱潮之後,其廣泛的職責是「將音頻製作放在英國成功創意產業的核心」。RIG成立於2004年,旨在促進音頻領域的公平貿易,有近100家成員公司,包括企鵝蘭登英國公司和Audible在內都是其支持者。
音頻廣告製作市場也在不斷增長。據Ebiquity投資回報率活動資料庫中的數據顯示,音頻的投資回報率是所有媒體投資回報率的第二高,每花費1英鎊就回報1.61英鎊。
大出版集團布局有聲書
西蒙與舒斯特、哈珀·柯林斯、阿歇特、企鵝蘭登書屋等大型出版集團都在有聲書領域嘗到了甜頭,並投入更多資金,開設新的音頻部門,增加有聲書品種, 探索 有聲讀物帶來的新機會。
幾大國際出版集團都加大了對有聲書領域的投入
在2018年上半年,哈珀·柯林斯的數字有聲書銷售額同比增長55%,抵消了電子書疲軟的負面影響,最終數字銷售總額實現12%的增長。電子書和數字有聲書已經占哈珀·柯林斯總收入的22%。哈珀·柯林斯母公司新聞集團CEO羅伯特·湯姆森表示對全球數字有聲書的前景樂觀,他稱哈珀·柯林斯「正在與幾家中國的有聲書出版商接洽。不只是美國,全世界的有聲閱讀習慣都在發生改變。」
西蒙與舒斯特的CEO卡洛琳·雷迪稱2018年是「最成功的一年」。在第三季度,集團收入同比增長5%,利潤增長9%,有聲書銷售增長了27%。有聲書無疑是西蒙與舒斯特增長最快的出版部門。2018年,西蒙與舒斯特賣得最好的有聲書是鮑勃·伍德沃德的《恐懼》。「越來越多的有聲書銷售平台出現,還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創作者、演播者和新的收聽終端,有聲書在未來無疑將成為我們重要的引擎。」雷迪預測說。
阿歇特圖書集團也表示第三季度的業績得益於數字有聲書的持續強勁銷售,但並沒有披露具體數據。
利特爾布朗出版公司有聲書出版人莎拉·史拉波認為,「有聲書出版商興奮地發現,他們的辛勤工作和投資正在造就破紀錄的市場數據。這是出版產業激動人心的時刻,每一家有聲書出版商都貢獻了優秀的成績。」
出版人雜志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柒』 六年級女孩經常聽小說,影響學習嗎
這個是肯定的,一天時間就是24小時,你在聽小說的時間長了那麼學習時間就短了。
『捌』 總是顯示網路異常,不能正常聽書
是你的網路問題,如果是WiFi的話建議保修,讓運維人員來重新接線或則是從其他方面解決,數據網路問題是你所在的區域信號不好,換個地方聽書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