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每天聽書變化

每天聽書變化

發布時間: 2023-12-08 14:09:21

❶ 堅持每天聽書,我收獲了什麼




一.聽書,我的收獲


聽書改變了我。我聽的每一本書都讓我有收獲。聽書對我的改變很大,它開闊了我的視野,還糾正了我很多錯誤的想法。現在,我先把我聽過的書列出來,再把我的收獲寫出來。


我把我的一部分收獲列出來:


1.《韭菜的自我修養》


聽了李笑來老師的《韭菜的自我修養》後,我認識到做交易的周期要長,交易頻率要低。做投資要有長遠的眼光。


如果我做期貨也有他那樣的眼光和定力,我的利潤會非常豐厚!


2.《把時間當作朋友》


聽了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後,我認識到數碼產品和汽車貶值快,要買就買二手的。買二手能省下很多錢。


3.《請停止無效的努力》、《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生命的重建》


我聽了《請停止無效的努力》、《窮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生命的重建》這三本書後,認識到心理學課程對人的影響很大。這三本書的作者都是學習了心理學課程後,人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學習心理學課程能讓你了解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我也要學習心理學課程。我也想了解自己。


4.《生命的重建------治癒你的身體》


聽了《生命的重建------治癒你的身體》這本書後,我認識到思想與身體的關系。每一個有害的想法都會使身體相應的部位生病。


每天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會產生焦慮,會很容易得偏頭痛和胃病。


5.《潛意識的力量》


聽了《潛意識的力量》這本書後,我認識到每一個思想都會產生一個結果,我要慎言慎行。我每天要對自己說積極的話。


6.《能斷金剛:超凡的經營智慧》


聽了《能斷金剛:超凡的經營智慧》這本書後,我意識到每一個行為都會對將來的結果產生影響。想要未來有好的結果,現在就要做好的行為。


無論現在自己遭遇了什麼事情,都是與自己過去的行為有關。因此,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二.聽書,我的感受


1.如果你聽書不做筆記,你很快就會忘掉


我聽了29本書,只有開始的時候做筆記。也只有做筆記的書,到現在我還記得這本書的內容和結構。其餘的書我都忘記得差不多了。我是聽過這些書,不過我都忘掉了。


經過這一次經歷,我深刻地認識到做筆記是必要的。如果你想留下記憶,你就要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真的。


我下次聽書要做筆記。


2.強迫自己聽完一本書是很痛苦的


強迫自己聽完一本書是痛苦的事情。一本書只有一部分的內容是自己想聽的,其餘的都是自己不想聽的。聽自己不想聽的內容真的是一種折磨,聽著聽著,我就會走神。


舉一個例子:我在聽《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這本書。我對作者的經歷感興趣,還有我想知道作者為什麼說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只需聽完這部分內容就可以了。後面關於如何寫作的內容我不想聽。


既然不想聽,為什麼還要聽完它呢?


因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聽完33本書,那麼每一本書都要聽完。所以,我要說到做到。因此,我還是忍受著痛苦,把書聽完。


現在,我認識到是我設定的目標有問題。我沒想好細節。我沒考慮到這一點。當初我認為我要聽完一本書。


3.其實聽書跟閱讀一樣,聽自己想聽的就夠了


現在回想我的聽書經歷,其實聽書和閱讀一樣,聽自己想聽的內容就夠了。聽自己不想聽的內容會走神,聽了跟沒聽一樣。這樣做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以後,我聽書只聽自己想聽的內容。


聽書改變了我,改變了我很多的想法,從而改變了我以後人生的走向。聽書讓我收獲很大。聽書是輕松和容易的。聽書也可以改變你,你也試試聽書吧。堅持聽書是個好習慣,我會繼續堅持下去。原來有些事情一旦開始了以後就離成功很近了。

❷ 聽書的好處

第一,聽書比讀書節省視力,眼睛是靈魂的窗子,當然要盡全力去保護,此外也可以當做一種緩解疲勞的方式,當你看書看累了時,聽聽書,這樣緩解了視力疲勞也充分調用的大腦的感官神經。
第二,節省時間,閱讀一本書,一定要坐、或半躺下來才能看,而且看時幾乎不能做其他的事,「聽」書時將mp3放在口袋內,接上耳機,打開來一人聆聽,一點也不打擾別人,自已卻可以同時做很多別的事情,比如種花、澆水、整理庭院、吸塵、掃地、刷地板、煮飯、燒菜...,一切不用腦筋、不必思考、本來覺得乾枯無聊的工作,一面聽書一面做家事,一箭雙雕,不但趣味無窮,而且每天都覺得收獲良多。
第三,可以學習發音,以前看書,為了求快,常常將很多英文單字匆匆看過,並不仔細研究它們的發音,英語並非我們第一語言,平常也沒有機會聽人家講,往往等到會話需要用到該字時,因為不敢確定它的正式發音,字到口邊只得臨時打住,另換一個比較有把握的字,如此一來,我們說話所用的字匯,不就受到限制,少了不少字供我們運用了嗎?有聲書本的專業讀者,他們的發音當然比較正確,聽他們的讀音,總錯不到哪去。
第四,這些讀書人讀起書來,依照書中情節,有高有低,時而婉轉凄艷,時而慷慨激昂,實在能引人入勝,趣味盎然。有一位嬌滴滴的女讀書人為了要模仿一個無賴,而特地將聲音放慢壓低,聽在耳中,覺得她真是可愛極了,另外,他們模仿外國人、南方人、黑人、法語、西班牙語...等等,真是令人嘆為「聽」止。

❸ 聽書一天聽多久合適

長期長時間聽書,這個生活習慣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 但是不建議戴著耳機聽。這種做法時間長了將嚴重損傷聽力。耳朵受到耳塞的擠壓,會使自己的耳部神經受損,使自已處於一種非常緊張而無法放鬆的狀態。事實證明,如果耳朵里有異物,睡眠質量一定會下降所以,不要用耳機聽。當然不超過30分鍾 沒問題 耳機的質量也決定您的健康 不適聽情節激烈的書任何事情過了都不好的,你都已經因為聽小說聽到腦子疼了,那就是過度的最好證明了,因為這個已經影響到身體健康了。如果確實覺得身體不舒服,建議到找醫生檢查一下。

建議你把聽小說的習慣停下來,因為帶耳機時間長了第一時間影響的是聽力,這種影響短時間是不會體現出來的。

你可以把聽小說的習慣換成別的事情,例如出去運動一下身體,看看外面的自然風景,或者和朋友們聊聊天,這樣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可以避免長時間聽小說給身體造成健康造成負擔。

❹ 中學生可以通過聽書增加閱讀量嗎

是的,中學生可以通過聽書增加閱讀量。聽書可以大大提高閱讀量,增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聽書來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增強抽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聽書既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又能讓他們更加了解背景知識。聽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還能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增進情感。

望採納

❺ 不想看書,聽書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嗎

一、人各有不同,做選擇前要思考我們自己的小孩在哪一塊更需要加強。
個人認為,
在目前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生看書比聽書的學習效果要好;
從人際溝通交往角度思考,聽書的效果又比看書要好一些。

其實無論是看書還是聽書,都可以達到信息收集與價值觀輸入的效果。
但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多看書來訓練他們的辨識廣度。
註:每次注視時,你可以對焦或辨認的字數就稱為辨識廣度。——【英】尼基·斯坦頓《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
辨識廣度至少在孩子做閱讀理解題時比較重要。如果孩子的辨識廣度小,閱讀文章還需要用筆逐字默讀,甚至需要頻頻回視才能連貫理解整句整段的意思,先不說這種做法到最後是否能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並寫出切題的答案,就論耗時性,辨識廣度小的孩子在爭分奪秒的考場上必定會更加緊張,尤其當自己眼角掃到周圍的同學都已經翻過另一面開始答題,而自己還在這一面勉強閱讀文章的時候。

而聽書的關鍵我認為不是「書」,是「聽」。家長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聽書後,復述講書稿的主要內容,從而訓練孩子傾聽的能力。不要覺得「聽」是一種很簡單的技能,要真正做到在溝通中,迅速剖析和了解對方的「話里有話」、「話中重點」以及「話後目的」並不容易。一個優秀的演講者不一定受人歡迎,但一個好的傾聽者會收獲很多信任和友善。

❻ 聽書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嗎

最近在幾個聽書app上聽了不少書,有關於《論語》的,《道德經》的,還有一些關於心理學和銷售方面的書。雖說只是聽書。也就是將書的主要大意講出來。而且我聽的也比較雜。但是我仍然感覺到,聽完這些書後,對我生活中的影響。

例如:原先我在生活中總感覺到壓力很大,心中時時刻刻想著,工作中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困難?我該如何去做?生活中又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我該如何去解決?這些想法把我搞得焦頭爛額,時時刻刻都在擔心著什麼。

後來聽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這種狀態便解決了。原來這是一種焦慮症。用認知療法可以改善。重新建立自己的認識,換個想法。現在我只想抓住當前的事,把我現在的事做好。後面的事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有些事情是不必考慮太多的。

又例如:我和老婆在做家務活上是有分工的,以前由於大男子主義。老婆的活無論在什麼時候,我都不會去幫他乾的。我也不會理解老婆的苦衷。這就造成了我們經常吵架。互相埋怨指責。後來聽到了一些關於幸福生活的書。我改變了觀念,在一次老婆把手割傷後,我主動提出去洗碗,以防她的傷口感染。 老婆心中也很感動。對我的態度也有所改變。我們的關系也緩和了很多。

這些都是在我聽書後,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從而使我的行為也發生了變化。我感覺我的狀態越來越自信了,生活中的很多事也可以和諧地解決了。

聽書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的,而且是越變越好。

❼ 聽書害人不淺聽書真的不能替代閱讀,但卻能輔助閱讀

前幾天,有閨蜜咨詢我:

「放暑假後,孩子每天在家裡就是聽書,早上聽,晚上聽,特別上癮。

聽的倒也都是有用的,成語、古詩、上下五千年、小學必讀書目之類,可孩子這樣沉迷「聽」故事,會不會不太好呢?」

閨蜜的心情我特別理解,打開手機,經常能刷到 「聽書謀害孩子」的類似言論,比如:

聽書限制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

「孩子都十歲了,還不願意自主閱讀。這都是因為聽書聽多了,孩子不願意向更深層次的閱讀邁進了。」

聽書不利於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聽書就相當於坐公交車,你只能跟著司機的節奏來。前進的速度是挺快,可中途沒有時間停下來進行深入思考,眼前的風景也就一掠而過,走個過場。

孩子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都得不到充分開發。」

這些言論,聽起來挺有道理。可我還是真心覺得一些高品質的聽書資源是每個孩子都必需的。

在家裡,午睡時間、晚上睡覺前,父母吼破嗓子,孩子還是鬧騰,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這時候放個故事,先別說能不能催眠,至少孩子能立馬安靜下來了。

帶孩子出去玩,火車上、餐廳里、遊玩的排隊等待時間,這些碎片化時間,讓孩子聽會故事,不僅能打發無聊時間,還能讓孩子安靜一會,還能讓他學點知識、開拓下眼界。

在我家,CC大概是5歲的時候開始聽故事,第一個聽的就是西遊記。

那時候她已經開始讀橋梁書了,但她不太識字,沒有強大的自讀能力,但是她又有強烈的獲取知識的慾望,我跟C爸每晚一個小時的講書時間,根本滿足不了,最後我倆還口乾舌燥。

尤其是我那年又懷DD,孕吐嚴重,也確實精力跟不上。聽書資源真的是人類之光,救我於水火之中。

好的資源內容非常豐富,也非常的優質,比我們日常選書內容的覆蓋面要廣,是非常好的閱讀補充。

說到底,聽書軟體只是一種工具,工具沒有好壞之分,關鍵是看我們怎麼用!

到底該怎麼用呢?

3歲之前,不要給孩子聽書

0-3歲的孩子正處於感知運動思維階段,他們通過感官和動作認識周圍世界,太需要大量的真實生活和體驗了,而聲音這種媒介對他們來說,看不見摸不著,真實性很差。

同時,因為大腦中沒有大量的背景知識儲備,他們很難理解聽到的內容。

這個階段的孩子和父母之間有很深的 情感 牽絆,他們最需要的是親子閱讀。

父母用語言、表情、動作讓孩子看懂圖像,聽懂詞語,建立圖與字之間的聯系,中間遇到孩子不理解的地方,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隨時進行調整,該詳細解釋的就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詳細解釋一下。

這個過程中,孩子能直接感受到閱讀樂趣,建立聽覺和視覺的最佳連接。

這是再好的聽書內容都替代不了的。

4-6歲,孩子可以多聽書

之前讀過冰心的故事。她7歲時聽舅舅講三國的故事,特別上癮,可舅舅每次講半個小時就要去忙工作。

小冰心等的抓耳撓腮,最後乾脆自己拿書來讀。

當時她只認得「天地日月山水土木」這些很簡單的字,《三國演義》里的字大部分都不認識,字音都讀得不對,內容也一知半解。可讀著讀著,她居然越看越懂,就這樣學會了閱讀。

聽讀是引領孩子閱讀入門的一個重要通道。

一是,它能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二是,它能讓孩子在早期接觸更多更豐富的內容,逐漸形成對文字、語言、書籍的思考。

在孩子無法自主閱讀前,聽讀最好的方式當然是親子閱讀。

可是以我的經驗,5、6歲左右的孩子,閱讀慾望太強了,動輒1萬字的繪本,全靠家長讀的話,真得講到眼冒金星。引入聽書就顯得非常必要。

另外,聽書還有助於鍛煉孩子的聽覺注意力。

爸媽讀書,哪裡沒聽到,隨時可以停下來,也可以翻回去。

聽書軟體可沒「媽」這么人性化,走思了1分鍾?抱歉,整條音頻從頭聽一遍吧。

不自覺地,孩子會更加專注,聽覺注意也會越來越長。

4-6歲,還無法自主閱讀的孩子,我們可以這樣安排:

三個建議

1.每天保證30-60分鍾的親子閱讀,其他可以交給聽書app。2.給孩子選擇優質的聽書內容,廣度要夠,以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深度可以稍高於孩子的認知,不至於聽半天只聽個樂,也不至於孩子聽不懂,不想聽。3.每次聽完,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聽到的內容,引導孩子調動自己的思維和語言,把聽到的內容講出來,這可是培養孩子記憶力、理解力和想像力的大好時機。

7歲後,閱讀為主,聽書做補充

所謂閱讀能力,就是先通過視覺將文字映入腦海,再通過大腦去識別和思考,然後將文字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再強化,進行記憶和理解。

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唯有看書,聽書是無法替代的。

7歲左右,孩子進入小學,開始過渡到自主閱讀階段,如果孩子一直停留在「只聽不看」的狀態,固守在舒適區里,就很難發展起閱讀能力,以後的寫作也會受到影響。

這個階段,應該以閱讀為主,聽書為輔:

1.碎片時間,可以讓孩子聽書。有閱讀條件的話,就讓孩子大量閱讀。

實際上,開始自主閱讀的前三年,是孩子閱讀興致最高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把握住機會,給孩子選點好書,給他創設好的閱讀環境,多鼓勵孩子。

孩子會很有成就感,並不斷獲得正向激勵。

2.難以理解的書,聽書加閱讀配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聽力理解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到八年級的時候才能持平,在這之前,都是聽力理解能力比閱讀理解能力要強。

也就是說,孩子能聽懂的書,不一定能看得懂。聽書和閱讀的配合就很有必要。

最近,C媽在堅持給孩子們讀古詩。單單讀的話,孩子對古詩的內容可能理解不了,但先聽了我的解讀,再去看書,他肯定就容易理解多了。

高年級後,孩子會有《三國演義》、《西遊記》這類大部頭的閱讀要求。

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先聽書。

這些著作經過專業人士的聲音、音效等「演義」後,孩子會很樂意聽。

很多不錯的音頻內容也加入了對故事的解讀、對人物的分析,對感情的披露,這很利於孩子理解。

等孩子聽過之後再去讀書,他理解起來會更輕松一點。

熱點內容
女主穿越到花痴身上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2 21:54:54 瀏覽:662
紅果小說推薦甜文 發布:2025-07-22 21:50:13 瀏覽:855
甜蜜溫柔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2 21:47:58 瀏覽:405
天生影帝重生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2 21:47:05 瀏覽:682
好看的仙俠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22 21:33:58 瀏覽:991
虐心古代皇後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21:20:02 瀏覽:686
小說四世同堂閱讀全文 發布:2025-07-22 21:19:08 瀏覽:909
無鹽女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21:11:40 瀏覽:863
重生偵探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2 21:02:50 瀏覽:126
戰雷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22 20:43:37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