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陳彥聽書
❶ 《主角》:不瘋魔不成活,從燒火丫頭到秦腔皇後她的人生比戲精彩
我一直記得《霸王別姬》里有一句台詞:「不瘋魔不成活」,是段小樓罵程蝶衣入戲太深。 這部電影是張國榮的巔峰之作,無人可以超越,他就是程蝶衣,程蝶衣就是他,戲里戲外分融為一體。當他飛身一躍的時候,剎那芳華成為永恆的經典。 看完小說《主角》,眼前突然又浮現出張國榮那張魅惑眾生的臉,那樣千嬌百媚,那樣動人心魄,這才是一個「角兒」的范。
《主角》是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之一。 光環巨大,忍不住找來拜讀,一開篇就被活生生、脆蹦蹦的陝西方言給抓住眼球,欲罷不能,厚厚的三部居然毫不費力地啃完。合上書忍不住驚呼,實在是太好看了!《 主角》中塑造的諸多人物個性鮮明、呼之欲出,不管是「一根筋」冒傻氣的憶秦娥,還是她那個死不悔改的「敲鼓佬」舅舅胡三元,他們就像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一樣有血有肉。 說實話,我已經有好多年,沒看過這樣酣暢淋漓的小說,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到底是何方神聖寫出這部精彩的《主角》呢?署名 陳彥 。介紹一下,陳彥,陝西人,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三次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其中《西京故事》已搬上熒幕,由陳小藝主演。陳彥所寫小說也屢獲殊榮,長篇小說《裝台》被評為「2015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榜首,2017年獲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主角》是一部驚心動魄的命運之書。 講述了一代秦腔名伶憶秦娥40多年來的際遇起伏以及秦腔藝術在大時代背景下的種種掙扎苦痛。 憶秦娥從一個鄉下來的燒火丫頭成長為紅透半邊天的秦腔小皇後,她的成功歸功於自身的不懈追求,和一代代老秦腔藝人的悉心傳承。時代的車輪滾滾,秦腔時而起時而落,但無論 社會 如何變遷,不變的依然是憶秦娥對秦腔藝術的一份熱切初心,表面上看是時代在左右著她的命運,實際上是她在選擇時代成就自我。主動權永遠把握在自己手裡。
小說中鮮活的口語,是這部《主角》最大的特色,胡三元、胡彩香,就連憶秦娥的老娘胡秀英,那一口地地道道的陝西方言連笑帶罵地流淌一地,充滿原生態,讀起來真是過癮。
一、從燒火丫頭到秦腔皇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憶秦娥,17歲成名,在此之前,她只是個鄉下放羊丫頭 ,11歲被在寧州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帶到縣里,考上劇團,開始吃唱戲這碗飯。誰知沒多久,該死的舅舅胡三元就犯了事,用土炮炸死人,被判刑。剩下個小憶秦娥在夾縫里苦苦求生存。
幸好舅舅的相好胡彩香和團里的台柱米蘭都是好心人,暗暗地幫助她,在她被黃主任弄到炊事班去燒火做飯時,鼓勵她堅持下去,好好練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憶秦娥最大的優點便是肯吃苦、下死功夫,從來不偷懶。大家都排斥她的時候,不抱怨也不放棄。
終於等到春風來,老戲開始復甦,團里之前被打壓的老藝人們也開始活躍起來。存字輩的四位老師傅,發現了憶秦娥這個好苗子,暗暗悉心栽培, 她一邊燒火做飯一邊在灶門口苦練基本功。爐火純青的時候,一部《打焦贊》里的楊排風讓憶秦娥冒了尖,誰也擋不住。 紅起來的憶秦娥,還是那樣傻傻的,從來不貪慕虛榮,每天都到練功場里去苦練。
被調到省秦腔團後,遭遇排擠,她也不爭不鬧,只在一旁認真觀摩學習。
為了練吹火,「 頭發燒成羊尾巴了,眉毛也燒成硬鬍子楂了 ,」憑著這骨子狠勁,《游西湖》的主角李慧娘兜了一圈又回到她身上來,一炮而紅,從此憶秦娥成了省秦當仁不讓的台柱子,遠近聞名的「秦腔小皇後」,走到哪裡都掌聲雷動,觀眾給她的評價是四個字——「色藝俱佳」。台里了解她的人卻只送給她一個字——「傻」,因為人情世故她一概不知也不理。
人人都說憶秦娥傻,但搞藝術,沒有這份痴和傻怎麼可能學成真本事呢? 日復一日的基本功訓練,即使已經名動西京,成為一代名角,她依然每天雷打不動地來到練功場。秦腔已經與她融為一體,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只要上了練功場,什麼心事都沒了。
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主角光環背後不為人知的酸楚
人紅是非多,那些嫉妒和誹謗都隨之而來,讓憶秦娥受盡委屈。 主角是好,無數的光環圍繞,但也是累,累得你無法喘息,令她心生厭倦。哪個演員不想唱主角,不想上名戲呢?尤其是大本戲呢?可在省秦,爭主角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憶秦娥討厭這種激烈的內斗,拒絕出演。
在寧州的時候,楚嘉禾就是對她最為排斥的一個人,長得漂亮,但嫉妒心極強,看見一個燒火丫頭不聲不響地成了主角,還奪了自己心上人的歡心,恨憶秦娥恨到牙癢癢。 而後到了省秦,看見憶秦娥紅透半邊天,連團長和導演都處處向著她,自己只能當個小配角,實在不甘心,於是拚命地詆毀和打擊憶秦娥。幾次三番地給憶秦娥難堪,在封導排戲的時候,攛掇他老婆來打憶秦娥,還將憶秦娥在寧州時差點被伙房老頭給姦汙的事拿出來潑臟水。最後竟然收買人在網上亂發污衊的帖子毀壞憶秦娥的名聲,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面對頻頻惡意,憶秦娥從來沒有有過一絲報復的念頭,她相信「清者自清」的老理。她這個從來不爭的人,成了最大的贏家。而天天削尖了腦袋想著爭的人,卻輸得一塌糊塗。 觀眾不買賬,任你在團里鬧翻天也沒有用。
嫉妒她的人巴不得挫折打擊讓憶秦娥放棄舞台。對憶秦娥來說,人生中有兩件事對她打擊最大。第一件事就是兒子劉億是個智障兒,多方求醫卻無好轉,最後不小心從窗戶墜落而亡;第二件事就是下鄉演出,舞台坍塌,造成幾名兒童和對她最為愛護的單團長死亡。她這一生只有這兩次離開過舞台,舞台事故發生後,憶秦娥回到老家九岩溝,為求解脫甚至住到了尼姑庵,每日誦讀佛經度日。
正是這段深刻的反省,讓她看到了自己的本心,同時也受到激勵,那些愛她的人都在默默地心疼她、盼望她回歸。 她是為戲而生的,秦腔是屬於老百姓的,重新復出,不是為了小我,而是為了大家。憶秦娥的藝術表現力徹底地征服了戲迷。他們愛她,瘋狂地迷戀,迫切地希望她回來。種種陰謀,都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三、想要修煉成「角兒」:不瘋魔,不成活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陳彥在後記里提到:
「 角兒,其實是那種在文藝團體吃苦最多的人。當然,榮譽也會相伴而生。榮譽這東西常遭嫉恨怨懟。因而,主角又總為做人而苦惱不迭。拿捏得住的,可能越做越大,愈唱愈火;拿捏不住的,也會越演越背,愈唱愈塌火。能成為舞台主角者,無非三種人:一是確有蓋世藝術天分,「錐處囊中」,鋒利無比,其銳自出者;二是能吃得人下苦,練就「驚天藝」,方為「人上人」者;三是尋情鑽眼、拐彎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崢嶸者。 」
現實生活中,三樣都佔全的人,少之又少, 唱戲如此,生活亦如是。 我們能把握的則是像憶秦娥一樣勤學苦練、痴心不改而已。 做任何事情,沒有痴迷便沒有成功,更不可能成為主角。
在追求成為主角的道路上,有冷板凳有暗箭傷人,有潑臟水、有誹謗、有誘惑、有逼迫,各種各樣的考驗都在等著煎熬你,你能不能趟過去,就看自己的修行夠不夠。 成為角兒,得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和汗水,失去很多東西,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憶秦娥她舅舅胡三元,愛敲鼓都愛到骨子裡,因為敲鼓坐過牢、挨過打、做過苦工,老了也不消停,回九岩溝繼續敲。任何惡劣的環境都不能泯滅他心裡對秦腔的熱愛,只要遇到不敬業的人,他那暴脾氣就上來了,不管不顧後果,折騰死自己也不回頭。
只要有手指頭在,他就不停地敲,坐牢的時候,甚至在別人的脊樑背上敲、用筷子敲,敲鼓就是他的命。
其實任何事情想做好就需要這樣一根筋的人,愛到骨子裡,只要活著,就不停息。 胡三元最後對憶秦娥說了一句話:「他媽戲弄好了,真是能享受死人的。老舅現在死了都值了!」
說到底,有一種愛到死的精神追求來滋養一生,實在是很幸福的。如果愛,請深愛。
❷ 陳彥《主角》書評
易招娣,一個出生在秦嶺深處九岩溝的女娃,在11歲之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山坡上守著那幾只綿綿叫的羊,直到她舅把她帶進了縣城的劇團,改名易青娥,憶秦娥,成長為一代秦腔皇後。從11歲拜師學藝到51歲功成名就的生命歷程和舞台生涯。
陝西劇作家陳彥師通過戲劇舞台生活的一角,展現秦腔藝術的起起落落,大時代的變動,個體命運沉浮附著在時代的巨變之上。無論是主人公憶秦娥還是封瀟瀟,胡三元,劉紅兵,米蘭,抑或是楚嘉禾等都被時代卷進來,演繹了各自悲情的一生。
憶秦娥作為主角形象,身上被賦予苦難,堅強,執著,單純,不食人間煙火的戲痴形象,但過於虛,從學戲當主演,當秦腔小皇後一直處於被動,被她舅,被四大老師,被秦八娃推到舞台中心。是柔弱的女性,被動的女性。
刨去主角憶秦娥,眾多配角也在熠熠生輝,各有亮點。開篇第一個人物胡三元靠著敲敲打打的手藝紮下場子,他莽撞易沖動,與女演員光明正大的偷情,惹人氣憤又惹人憐惜這樣一個戲痴。比廣大的社畜更熱愛工作,比流里流氣的地痞更直白坦率。
胡彩香也是瀟灑直率的俠女形象,一手抓著張光榮,一邊與胡三元談情說愛,雖是三觀敗壞,行為不正,卻又光明正大的坦白。
封瀟瀟是秦娥的情竇初開的悸動,是共演白娘子許仙的眼波傳情,肢體表演不經意的觸碰。像是青春小說里的白衣少年,迎著初夏的風,騎著單車而來。固然純真美好,但卻過於柔弱,太不抗壓,憶秦娥註定要飛上枝頭,他卻從此墮落,渾渾噩噩。年少的美好固然無法把握。
劉紅兵是一個富家浪子形象,但他的全心全意付出征服了讀者。正如名字,出身於團長官員之家,他可以厚著臉皮日日粘著憶秦娥,好物什都捧到她面前,追到女神的成功舔狗。兩人性格成長環境的不同註定將是慘淡收場。
晚年與書畫家古懷玉的婚姻合理卻又荒唐,兩位藝術家心意相通,古懷玉的幽默才華讓兩個人走到一起,但藝術家的怪癖令保守的傳統女性憶秦娥無法接受,因藝術裸畫令兩人斷絕關系,一人自盡與畫下。
張愛玲曾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一個在舞台上風光無限的主角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的艱辛不亞於架在炭火上烤,伴隨她的除了鮮花和掌聲,更多的是污言穢語,有男人的意淫,也有同行的嫉妒,有外界的流言蜚語。
憶秦娥的一生是悲涼的,她用最決絕的方式證明自己的清白,也將自己完全封閉了,自己走不出來,外人更難進入。沒有人真的懂她,除了戲。唱戲給了憶秦娥最大的慰籍,然而美人終究有遲暮的一天。當觀眾一浪一浪朝台前擁去,並大聲呼喚著「小憶秦娥」時,站在最後一排的「老」憶秦娥,內心的失落感難以言表,盡管這個小憶秦娥就是她的女兒。
像《霸王別姬》里小四兒替了程蝶衣虞姬的角色,像極了《青衣》里春來代替了筱燕秋嫦娥的角色,一代新生,一代落寞。
主角是聚光燈下一奇妙;主角是滿台平庸一階高;
主角是一語定下乾坤貌;主角是手起刀落萬鬼銷;
主角是生命長河一孤島;主角是舞台生涯一浮漂;
主角是一路斜坡走陡峭;主角是一生甘苦難號啕;
占盡了風頭聽盡了好,捧夠了鮮花也觸盡礁。
這是書中的一段「清板」,道盡了主角一生的得失利弊。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似,有人的地方就有主角。
❸ 陳彥的《主角》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本書講述了什麼
主角這部小說發生在改革開放後,主要講述了憶秦娥,放羊娃出身,到秦腔劇團的後勤,再到配角,最後成長為主角的奮斗史。陳彥通過對主角憶秦娥的成長經歷的描述,再現了秦腔在地方以及縣城裡由興盛轉向衰落,再到轉型最後興起的過程,從而形象的刻畫出中國的傳統劇種在這個社會時代潮流中所經歷的起起落落。
到了1990年後期,秦腔茶社興起,同時也出現了“搭紅”這樣的新型打賞形式。小說里,憶秦娥每晚搭紅高達數萬元,不過後來再也沒有踏進茶社,這也預示著秦腔茶社的衰落。而小說里的主角憶秦娥的走紅,也預示著秦腔新生力量的崛起。
❹ 《主角》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主角》(陳彥)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vMagOJNJBF2sjd2qit573g
書名:主角
作者:陳彥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
頁數:1326
內容簡介:
《主角》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作者以扎實細膩的筆觸,盡態極妍地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之間的復雜關聯。其間各色人等於轉型時代的命運遭際無不窮形盡相、躍然紙上,既發人深省,亦教人嘆惋。豐富復雜的故事情節,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語的巧妙運用,體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熟稔和敘事的精準與老道。在詩與戲、虛與實、事與情、喧擾與寂寞、歡樂與痛苦、尖銳與幽默、世俗與崇高的參差錯落中,熔鑄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說」。作者上承中國古典文學及思想流脈,於人世的大熱鬧之中,寫出了千秋萬歲的大靜。而經由對一個人的遭遇的悉心書寫,讓更多人的命運涌現在他的筆下。憶秦娥五十餘年的人生經歷及其心靈史,也成為古典思想應世之道的現代可能的重要參照:即便內憂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塵之思,但對人世的責任擔當仍使她不曾選擇佛禪的意趣或道門的任性逍遙,而是在儒家式的奮進中覓得精神的終極依託。作者筆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蒼涼及悲苦之音,卻在其間升騰出永在的希望和精進的力量。小說遂成浩浩乎生命氣象的人間大音。
作者簡介:
陳彥,1963年生於陝西鎮安。一級編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三次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作品三度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曾創作32集電視劇《大樹小樹》,獲「飛天獎」。著有長篇小說《西京故事》《裝台》,其中《裝台》被中國小說學會評為「2015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榜首,「2015中國好書」,2017年獲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出版有《陳彥劇作選》《陳彥詞作選》《陳彥西京三部曲》,散文集《必須抵達》《邊走邊看》《堅挺的表達》《說秦腔》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