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人世間2小說全文

人世間2小說全文

發布時間: 2024-04-04 03:22:07

A. 這是一個鄉下人進城的故事~ 這是一個鄉下人被冤枉的故事~ 這是一個揭露人性貪婪的故事~ 求作品和作者。

拔劍四顧心茫然 ---《連城訣》
據金庸在《連城訣》這部長篇小說的《後記》中說,這部小說是根據他家一位長工的親身經歷發展出來的。「他是江蘇丹陽人,家裡開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鄰居一個美貌的姑娘對了親。家裡積蓄了幾年,就要給他完婚了。這年十二月,一家財主叫他去磨做年糕的米粉。這家財主又開當鋪,又開醬園,家裡有座大花園。……只為要趕時候,磨米粉的工夫往往做到晚上十點、十一點鍾。這天他收了工已經很晚了,正要回家,財主家裡許多人叫了起來:『有賊!』有人叫他到花園里去幫忙捉賊。他一奔進花園,就給人幾棍子打倒,說他是『賊骨頭』,好幾個人用棍子打得他遍體鱗傷,還打斷了幾根肋骨,他的半邊駝就是這樣造成的。他
頭上吃了幾棍,昏暈了過去,醒轉來時,身邊有許多金銀首飾,說是從他身上搜出來的。又有人在他竹籮的米粉底下搜出了一些金銀和銅錢,於是將他送進知縣衙門。賊贓俱在,他也分辨不來,給打了幾十板,收進了監牢。本來就算做賊,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名,但他給關了兩年多才放出來。在這段時期中,他父親、母親都氣死了,他的未婚妻給財主少爺娶了去做繼室。他從牢里出來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那財主少爺陷害。有一天在街上撞到,他取出一直藏在身邊的尖刀,在那財主少爺身上刺了幾刀。他也不逃走,任由差役拉了去。那財主少爺只是受了重傷,卻沒有死。但財主家不斷賄賂縣官、師爺和獄卒,想將他在獄中害死,以免地出來後再尋仇……」。幸而碰到作者的祖父查文清(字滄珊)去做知縣,重審獄犯,才救了他出來,自此以後這個人取名和生,留在了查家做長工。這是一個十分悲慘的故事。實在令人憤懣而又氣苦。任誰聽了都會產生滿腹「不平之氣」。
於是,金庸繼續寫道:「這件事一直藏在我心裡。《連城訣》是在這件真事上發展出來的,紀念在我幼小時對我很親切的一位老人。和生到底姓什麼,我始終不知道,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當然不會武功。我只記得他常常一兩天不說一句話。」
不難看到,《連城訣》這部小說的主人公狄雲就是以這位名叫和生的不會武功的老人為原型的。
他所蒙受的冤屈及其「成因」與那和生老人也差不多毫無二致。
不過,切莫上當。以為《連城訣》這部小說便真的是「和生的故事」的翻版或改編。實際上,《連城訣》及其主人公狄雲的故事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完全獨立而又奇異的世界,與金庸所說的和生的故事關系其實並不太大。
在金庸武俠小說的主人公中,《連城訣》中的狄雲要算相當奇特的一位。即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老實實的鄉下人。唯其老實,他的帥父才收他為徒。他學武功既非為了報仇,也不是為了行俠,甚至連「走江湖」的念頭只怕都不多。而且出身農家,既非「名門弟子」,又非「武林世家」,因而與武林江湖無涉。這就與金庸其他的小說主人公大為不同。連《白馬嘯叫風》中的生長在天山草原上的漢族姑娘李文秀,雖「不思學武」,但還因有父仇在身不由自己。《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雖生長在蒙古,從小也是渾渾噩噩,但一來是「名門之後」,二來是身負血海深仇。《俠客行》中的「狗雜種」流落在外成為小叫化,但因為誤吃烙餅吃出了一枚江湖上人人必欲得之的「玄鐵令」,便從此改變了命運,且到小說的最後,我們依然隱隱地會發現他原來極可能是江南名俠石清、閩柔的次子,因此「狗雜種」生於深山而長於江湖可以說是命中註定的。
《連城訣》中的狄雲則完全不同。一直生長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錦鄉下,於江湖綠林一無牽連更無仇怨。小說的第一章寫《鄉下人進城》,對於他及他師父的女兒戚芳而言,是地地道道的「鄉下人進城」。來到荊州城他的大師伯萬震山家之後,他的命運竟出此而變得面目全非了。---他後來一段遭遇例與那和生的遭遇相一致。他的師伯的兒子萬圭看上了他的師妹戚芳(他與師妹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且兩心相悅),因而設計陷為狄雲並將之打入死獄。真可謂「禍從大降」。任狄雲這鄉下小子想破了腦袋也不會明白這一切全是出於他師兄萬圭的一手安排,而原因則不過是因他的師妹長得美貌如花。到此為止,《連城訣》還不象一部武俠小說。因為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上人向不與官府打交道,尤少通過官府來陷害他人的。而荊州名門萬震山卻足不止一次的這么干(太行山黑道好手呂通之弟呂威就是因為萬震山向官府報訊而壞在鷹爪子里,死於非命)。
實際上,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引子」。
《連城訣》的故事是另外一些故事。
狄雲的故事的開始,只不過是一個毫無機心的「鄉下人」被「城裡人」欺負凌辱的故事,進而,亦只不過是老實巴交的「老百姓」被給人收買了的「官府」冤枉在獄的故事。即便是受到城裡的不良少年的欺負,也談不上對整個的「城裡人」的痛恨或者仇視;甚而,在被抓進牢獄陷於死因之中,尚望著「官府」的「明鏡高懸」……所有的這一切還並沒有改變狄雲的信念,甚至也沒有改變他的「身份」---他雖然拜師學武,但算不上是一位「江湖中人」。---直到他在牢獄中呆了三年以上,聽到師妹兼情人終於真的嫁給了萬圭並為之悲憤絕望以至於上吊自殺,被丁典救醒,這才死裡逃生、起死回生。而這一次「起死回生」才開始改變了他的真正的身份,他開始練習江湖中人人盼望的高深內功「神照經」,同時也開始認識到了江湖中的「人心險惡」,這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他的「江湖生涯」。在牢獄中開始他的真正的江湖生涯,這也算是相當奇絕的了。而隨著他的江湖生涯的開始,他的信念也就慢慢地隨之而改變。那位天真純朴、厚道忠誠、毫無機心的鄉下農人狄雲漸漸地被江湖中種種往事與現狀改變著。---這才真正地開始了《連城訣》的「正文」。
《連城訣》是一個關於人性與人世的寓言般的故事。
也許一切都應該從了典說起。丁典是狄雲的真正的老師。他不僅是他的武功的師父,教了狄雲「神照經」;同時也是狄雲身入江湖的真正的導師。丁典幫助狄雲剖明了幾件事,一是關於狄雲蒙冤的真相,幾與真事相差無幾。(讀者到這時也方才明白。)這使得狄雲開始真正地明白「人心險惡」的意思。二是丁典向狄雲說明了狄雲的師父及兩位師伯與其師祖之間的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一幕。(對此狄雲似信非信,尤其是關於他師父「鐵鎖橫江」戚長發的綽號的解釋與狄雲的印象簡直南轅北轍。)三是了典自己的親身經歷,情仇交織悲慘不堪。可以說這是給狄雲上的最為生動的一課,只可借狄雲並不完全能領會其中的意義。四是丁典臨死之前終於揭開了《連城快》的秘密:其中並非一套高深的武功,而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按照《連城訣》的「劍訣」(實際上是些密碼般的數字)可以找到這個大寶藏。
對於了典所教給的這一切,初入江湖的狄雲自然是不能完全領會。他至多隻能勉強「及格」而
已。而《連城訣》這部書的其他所有的情節,都只不過是丁典所教授的這一切的提綱的擴充與發展,同時又是對狄雲的連續不斷的「考試」與「考驗」。
一、貪婪與人性
狄雲蒙冤是因為落入了萬圭等師兄弟設計好的圈套之中。從而狄雲成了一位「套中人」。這的確已經是悲慘不堪的事情了。然而,這與他落入的另一個更大的圈套而更不自知相比,可以說根本上算不了什麼。前者只不過是一點「小把戲」而已。狄
雲入獄雖然尚不明何以如此,但他畢竟還自己知道自己是受了陷害與冤枉。而狄雲無辜地落入師父戚長發的「圈套」之中而長久地不自知、不相信---他甚至不願意相信---這一件事足以使狄雲由生入死。
「鐵鎖枝江」戚長發是這部書中刻劃得最為深刻而又鮮明的人物之一。「鐵鎖橫江」本是「叫人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的意思,是一個極為厲害的人物。然而這一人物在狄雲的眼中居然是一位「不識字的,老實巴交的鄉下人」!這並非出於狄雲的蒙昧,而是因為狄雲落入了威長發的圈套,善良純朴的狄雲又怎知自己的師父也會哄騙自己?成
長發原本不僅讀書識字,且武功機智都是使人害怕的一位極厲害的角色。但對自己的唯一的徒弟狄雲、唯一的女兒戚芳卻瞞得滴水不漏,裝扮成一位鄉下的糟老頭子,將「唐詩劍法」念作「躺屍劍法」;將「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念作什麼「忽聽噴驚風,連山石布逃」;「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念作「落泥招大姐,馬命風小小」;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念作「哥翁喊上來,是橫不敢過」……結果狄雲與成芳的「武功」與
「見識」自是可想而知。(倘若並非如此,狄雲進城還會如此輕易地落入萬圭等人的圈套而不知嗎?
說到底,是戚長發的「圈套」引起了狄雲落入另外一個小「圈套」。)直到狄雲在江湖上經歷了幾番生死奇遇,武功見識都已卓然成家之後,再看到二位師伯的斗劍時,才忽然地明白(---其實未必真明白):
突然之間,心裡感到一陣陣的刺痛:
「師父故意走錯路子,故意教我些次等劍法。他自己的本事高得多,卻故意教我學些中看不中用的劍招。他……他……「言師伯的武功和師父應該差不多,可是他教了我三招劍法,就比師父的高明得多……」
「言師伯卻又為什麼教我這三招劍法?他不會存著好心的。是了,他是要引起萬師伯的疑心,要萬師伯和我師父斗將起來。」
「萬師伯也是這樣,他自己的本事和他的眾弟子完全不同。……卻為什麼連自己的兒子也要欺騙?唉,他不能單教自己的兒子,卻不教別的弟子。這一來,西洋鏡立刻就拆穿了。」
狄雲終於看出了這一點。但他還沒有明白「為什麼」這三位師兄弟要這么做。實際上,這三位師兄弟(狄雲的師叔伯)當年合夥謀害其師梅念笙、這又是為了什麼?……
---為了「連城訣」中的大寶藏!
是謂「人為財死,烏為食亡」。人性貪婪,自古而然,江湖上人更是明目張膽巧取豪奪,不惜坑蒙拐騙。而如「連城訣」中這幾位這樣費盡心機地要獲得寶藏財富,雖似離奇可悲,但卻也是江湖中的常事。只是狹雲此刻雖武功見識都已臻上乘,但其天性純厚,尚不能相信,也不願意相信,人性貪婪而至於會喪失人性與天良。直至本書的最後,戚長發被狄雲所救,但又絲毫不謝,相反,則騙得狄雲轉頭,刺了狄雲一匕首。這時:
狄雲搖搖頭,退開幾步,心道:「師父要殺我,原來為了這尊黃金大佛?」霎
時之間,他什麼都明白了:戚長發為了財寶,能殺死自己的師父,殺死師兄,懷疑親生女兒,為什麼不能殺徒弟?他心中響起了丁典的話:「他外號叫作『鐵鎖橫江,什麼事情做不出?」他又退開一步,說道:「師父,我不要分你的黃金大佛,你獨個兒發財去吧」。他真不能明白:一
個人世上什麼親人都不要,不要師父、師兄弟、徒弟,連親生女兒也不顧,有了價值連城的大寶藏,又有什麼快活?
戚長發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心想;「世上哪有人見到這許多黃金珠寶而不起意?狄雲這小子定是另有詭計。」他這時已沉不住氣,大聲道:「你搗什麼鬼?這
是一座黃金大佛,佛像肚中都是珠寶,你為什麼不要?你要使什麼詭計?」
無獨有偶,不僅威長發是這樣,萬震山、言達平何嘗不都是這樣?相比之下,萬圭這小子的「貪」(色)比起他父輩的「貪」(財)來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唯一可與之相比的,或許只有荊州知府凌退思:他為了查找這一寶藏不僅不思父女之情,不顧及女兒的情事、心事、人生事,相反利用女兒的情事企圖達到自己貪婪的目的,終於害死了女兒亦最終害死了女兒的情人。丁典的故事在《連城快》一書之中絕非「插筆」,而實是大有關聯之至。對於人性的貪婪,《連城訣》可以說揭露無遺。少有比這部書更離奇,亦少有比這部書更深刻的了。
---究竟什麼才是「價值連城」?是金銀財寶?是人倫之善?是兒女之情?在書中,各人作出了各人的選擇。
《連城訣》最後寫道:
一搶奪,便不免斗毆。於是有人打勝了,有人流血,有人死了。
這些人越斗越厲害,有人突然間撲到金佛上,抱住了佛像狂咬,有的人用頭猛撞。
狄雲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
就算是財迷心竅,也不該這么發瘋?」
不錯,他們個個都發了瘋,紅了眼亂打、亂咬、亂撕。狄雲見到鈴劍雙俠中的汪嘯風在其中,見到「落花流水」的花鐵干也在其中。他們一般地都變成了野獸。
在亂咬,亂搶,將珠寶塞到嘴裡。
狄雲驀地明白了:「這些珠寶上喂有極厲害的毒葯。當年藏寶的皇帝怕魏兵搶劫,因此在珠寶上塗了毒葯。」他想去教師父,但己來不及了。
狄雲沒有參加搶劫,因而他「旁觀者清」。然
而更進一層,則是因為他不「貪」,所以就沒有中「毒」---佛教雲人性三「毒」為「貪、咳、痴」。「貪」乃是「三毒」之首。可見那金銀財寶就算當年那藏寶的皇帝沒有塗上劇毒,它同樣也是「毒」的啊!又焉知那寶上之毒不正是人性之「貪」這一大毒?!然而,世人誰又能做到見財不貪、見寶不搶?就算再毒百倍、就算明知其毒,也是要去搶、去奪、去咬、去撕,去機關算盡、去喪心病狂……
嗟乎人性之貪,其毒如此。
二、俠義與忠貞
江湖上有無真俠義?人世間是否有忠貞?這乃是小說《連城訣》在揭示「人性貪毒」之餘的第二、第三主題。
在小說中,我們看到在搶寶的行列中,不僅有戚長發等江湖黑道,且有凌退思等官府中人,還有鈴劍雙俠中的汪嘯風、「落花流水」的花錢干在內。而這兩個人物原是江湖「俠道」中人呵!
也許,江湖上「俠義」是有的。但這需要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不損害自己;同時這又有一定的極限。
小說中的丁典可以說是一位正派俠義中人了。
但他之行俠也有前提,且在書中殺人害命也還不見得與俠義有多少相關。而至於書中的「江南四奇、落花流水」中的花鐵干,則寫得更是驚心動魄、精彩別致而入木三分。花鐵干原是江湖俠道中人,且大名鼎鼎。平生為善甚於作惡。可以說是一位正人君子。然而,在碰到外界的殘酷的考驗一旦超越了人性所能承擔的極限,則「使非俠,義無義」了。
《連城訣》中寫得極深刻的人物及最精彩的場面,莫過於在《落花流水》那一章中寫花鐵干投降這一節。
血刀憎高舉血刀,對著花錢干大叫:
「有種沒有?過來鬥上三百回合」。
花錢干見到水岱在雪地里痛得滾來滾去的慘狀,只嚇得心膽俱裂,哪敢上前相鬥,挺著短搶護在身前,一步步地倒退,槍上紅纓不住抖動,顯得內心害怕已極。
血刀僧一聲猛喝,沖上兩步。花鐵乾急退兩步手臂發抖,竟將短槍掉在地下,急速拾起又退了兩步。
血刀僧連斗三位高手,三次死裡逃生,實已累得精疲力盡,倘若和花鐵干再斗,只怕一招也支持不住。花鐵乾的武功本就不亞於血刀僧,此刻上前拚鬥,血刀僧非死在他槍下不可,只是他失手刺死劉乘風後,心神沮喪,銳氣大挫,再見到陸天抒斷頭、水岱斷腿,嚇得膽也破了,已無絲毫鬥志。
血刀僧見到他如此害怕的模樣,得意非凡,叫道:「嘿嘿,我有妙計七十二條,今日只用三條,已殺了你江南三個老傢伙,還有六十九條,一條條都要用在你身上。」
花鐵干多歷江湖風波,血刀僧這些炎炎大言,原本騙他不倒,但這時成了驚弓之鳥,只覺敵人的一言一動之中,無不充滿了極兇狠極可飾之意,聽他說還有六十九條毒計,—一要用在自己身上,哺哺地道:「六十九條,六十九條!」雙手更抖得厲害了。
……
水岱雙腿齊膝斬斷,躺在雪地中奄奄一息,眼見花鐵干嚇成這個模樣,更是悲憤。他雖然重傷,卻已瞧出血刀僧內力垂盡,已是強弩之末,鼓足力氣叫道:「花二哥,跟他拼啊。惡增真氣耗竭,你殺他易如反掌,易……」
……血刀僧獰笑道:「這姓花的馬上就會向我跪下求饒,我便饒了他性命,讓他到江湖上去宣揚、水姑娘給我如何剝光了衣衫。哈哈,妙極,很好!花鐵干,你要投降?可以,可以,我可以饒你性命!
血刀老祖生平從不殺害降人。」
花鐵干聽了這幾句話,鬥志更加淡了,他一心一意只想脫困逃生,跪下求饒雖是羞恥,但總比給人在身上一刀一刀地宰割要好得多。他全沒想到,若是奮力求戰,立時便可將敵人殺了,卻只覺得眼前這血刀僧可怖可畏之極。只聽血刀僧道:
「你放心,不用害怕,待會你認輸投降,我便饒了你性命,決不會割你一刀,盡管放心好了。」這幾句安慰的言語,花鐵干聽在耳里說不出的舒服受用。……他這幾句話似有不可抗拒的力道,花鐵干手一松短槍拋在雪地之中。他兵刃一失,那是全心全意地降服了。
嗚呼!這一「降眼」,因使花鐵於的一世之「英名」毀於一旦,且使得人們對世上的英雄俠士的熱情敬仰,不免冷了三分,平添了三分失望、三分疑慮與三分感傷。其實花鐵干雖然為人陰狠,但一生行俠仗義,並沒有做過什麼奸惡之事,否則怎能和陸、劉、水三俠相交數十年,情若兄弟?只是今日一槍誤殺了義弟劉乘風,心神大受激盪,加之又見陸、水斷頭斷腿之慘,於生死存亡之際,平生豪氣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再受血刀僧大加折辱之後,數十年壓制在心底的種種卑鄙齷齪念頭,突然間都冒了出來,幾個時辰之間,竟如變了一個人一般。---金庸在寫花鐵干這一人物之時,對人性的奧秘實是揭得極深,於俠義二字與人性的極限亦劃得十分清楚。花鐵干在投降之後,簡直是「變了一個人」,這只不過是他的更深層次的「自我」或
「原我」的一種深刻的暴露面已。以後所做所為可想而知。---然而使人驚疑的是,這位內心深處如此怯懦卑鄙齷齪不堪的花鐵干,在雪谷雪化之後,竟居然又恢復了他道貌岸然的面具,恢復了他「江南四奇」碩果僅存的大俠的身份,並且平添了他「手刃血刀僧」的虛假的英雄事跡,相反倒使忠貞的水笙陷入絕頂困境之中而遭受眾人的懷疑與冤枉誤會。……這就是「俠」,這就是世人對「俠』的認識么?恐怕是的。
在親身經歷、耳聞目睹了這一切之後,狄雲又算是上了一課,只是他恐怕更為糊塗:血刀增固然為惡多端且卑鄙無恥,但他乃是「真小人」、「名惡棍」;而花鐵干呢?花鐵於這副嘴險與他俠義的名謂與面具又該如何解釋?
失去了對「俠義」的信念,這對狄雲來說也許算不了什麼。他原本就沒有仗義行俠、鋤強扶弱、濟困解危,要到江湖上「干一番事業」這種雄心壯志。他學武或不學武,武功高或武功低,依然都是一位忠誠純厚的「鄉下人」,而不是一位「江湖俠客義士」。這與《飛狐外傳》中的胡斐大不相同。
相反,他念念在茲的痛苦,在於其師妹兼情人戚芳對他的誤會及對他的背叛。以及由之而產生的一系列的由忠貞而來的痛苦以及對忠貞的信念的疑慮與失望。
狄雲被抓進牢獄,這在他倒並沒有什麼。「如此忽忽過了數月,冬盡春來,屈指在獄中將近一年。狄雲慢慢慣了,心中的怨憤、身上的痛楚,倒也漸漸麻木了。」如此過得三年,他的「麻木」就
更是可想而知。但這時他內心深處,依然對師妹的情愛充滿了溫馨的回憶與隱隱的期望。三年之後,當他在獄中聽得師妹與萬圭成婚的消息,這才真的如雷貫耳、悲痛萬分,以至於絕望而自殺:「他並不悲哀,也不再感到憤恨。人世已無可戀之處,這是最爽快的解脫痛苦的法子。」他如果真的就這樣死了,倒也罷了。但了典偏偏又救活了他。
他如果就此對師妹絕望,或師妹真正地對他絕情倒也罷了。但就在了解到丁典與凌霜華的固然悲慘但卻令人羨慕的至死不渝的愛情之後,在看到「鈴劍雙俠」在江邊的伉儷英姿之後,他內心的希望與期盼又時時地點點滴滴地復甦,或原本就並沒有消失。而如絲如縷的情思,如絲如縷的記憶,如絲如縷的小說情節,偏偏又似有似無、似隱似現地昭示出:他與師妹的情緣尚未真正的了結。到最後,小說中陡起波瀾,使狄雲與成勞都明白了拆散他倆的原來正是萬圭父子一手造成,且威芳的「絕情」完全是出於對狄雲的誤會,最後險遭萬圭的殺害……如此,戚芳與秋雲這一對患難的情侶,應該是可以得以善終了吧。然而卻又偏偏並不。---在狄雲將萬圭父子打傷砌進夾牆之後,欲與戚芳一道逃走,誰知戚芳卻又偷偷地一個人前來想將丈夫萬圭放出,沒想到被她放出的丈夫卻心狠手辣地給了她致命的一刀:
戚勢緩緩睜開眼來,臉上露出一絲苦笑。說道:「師哥……我……對不起你。」
秋雲道:「你別說話。我……來救你。」將「空心萊」輕輕放在一邊,右手抱住了戚芳身子,左手抓起短刀的刀柄,想要拔了出來。但一瞥之下,見那口刀深深插入她小腹,刀子一拔出,勢必立時送了她的性命,便不敢就拔,只急得無計可施,連問:「怎麼辦?怎麼辦?是……是誰害你的?」戚芳苦笑道:「師哥,人家說:一夜夫妻……唉,別說了,我……你別怪我。我忍心不下,來放出了我丈夫……他……他……。
狄雲咬牙道:「他……他……他反而刺了你一刀,是不是?』
戚勞苦笑著點了點頭。
狄雲心中痛如刀絞,眼見戚芳命在頃刻,萬圭這一刀刺得她如此厲害,無論如何是救不活了。在他內心,更有一條妒忌的毒蛇在隱隱地咬嚙:「你……你究竟是愛你丈夫,寧可自己死了,也要救他。」
戚芳道:「師哥,你答允我,好好照顧空心菜,當是你……你自己的女兒一般。」
秋雲黯然不語,點了點頭,咬牙道:
「這賊子……到哪裡去啦?」
戚芳眼神散亂,聲音含混,輕輕地道:「那山洞裡,兩只大蝴蝶飛了進去,梁山伯,祝英台,師哥,你瞧,你瞧!一
只是你,一隻是我。咱們倆……這樣飛來飛去,永遠也不分離,你說好不好?」聲
音漸低,呼吸慢慢微弱了下去。
成芳死了。直至她死,狄雲也依然不明白戚芳之於他丈夫是愛還是恨?那萬圭陷害了狄雲、欺騙了戚芳,並且最終還是殺死了威芳,這是戚芳自己找的么?……戚芳死了,終於沒有回答,她愛不愛自己的既成事實又相處多年的丈夫,只是在臨終之際,把愛的幻想與夢留給了狄雲:兩只蝴蝶,梁山伯、祝英台,飛來飛去永不分離。……究竟什麼是愛?什麼是忠貞?什麼是情?什麼是人性?---所有的這一切,只怕要狄雲與所有的讀者慢慢地去品味思索。而《連城訣》留給我們的則只是無窮無盡的憂思悵惆與感傷。愛與忠貞的感傷。情與人性的感傷。心與人世的感傷。
丁典與凌霜華倒是心心相印至死不渝,可是那也是歷盡波折死而後已,正如神話、傳說中的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一般,已成為了永遠的懷念和懷念中的永恆的夢想。
相反,現實中的狄雲與威芳的遭遇經歷卻又活生生地昭示了人性人情人心是如此地復雜多變,難以說清道明。而書中的另一對情人,即「鈴劍雙俠」汪嘯風與水簽則同樣也是以悲劇告終。水笙與汪嘯風青梅竹馬,自少而長兩心相悅、兩情相愛,兩人亦如金童玉女形影不離;以至於江湖上人世中無不羨慕之至。然而當水笙被「淫僧」血刀僧抓住之後,即便是際遇離奇,以至於水笙得保清白之軀與忠貞之心,但汪嘯風則又如何呢:
汪嘯風不答,臉上肌肉抽動。顯然,適才那兩個人的說話,便如毒蛇般在咬嚙他的心。這半年他在雪谷之外,每日每夜總是想著:「表妹落人了這兩個淫僧手中,哪裡還能保得清白?但只要她性命無礙,也就謝天謝地了。」可是人心苦不足,這時候見了水笙,卻又盼她守身如玉。聽到那二人的話,心想:「江湖上人人均知此事,汪嘯風堂堂丈夫,豈能惹人恥笑?」但見到她這般楚楚可憐的模樣,心腸卻又軟了,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表妹,咱們走吧。」
水笙道:「你信不信這些人的話?」
汪嘯風道:「旁人的閑言閑語,理它作甚?」水笙咬著唇皮,道:「那麼,你是相信的了?」汪嘯風低頭默然,過了好一會,才道:「好吧,我不信便是。」水笙道:「你心中卻早信了這些含血噴人的臟話。」頓了一頓,又道:「以後你不用再見我,就當我這次在雪谷中死了就是啦。」汪嘯風道:「那也不必如此。」
水笙心中悲苦,淚水急涌,心想旁人冤枉我,誣蔑我,全可置之不理,可是竟連表哥也瞧得我如此下賤。她只想及早離開雪谷,離開這許許多多人,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她的地方去,永遠不再和這些人相見。
水笙的遭遇,與狄雲可以說異曲同工,令人感傷氣苦。難怪最後,這二人要「殊途同歸」於這寂寞無人的藏邊大雪谷中。
三、拔劍四顧心茫然
《連城訣》一書的結尾大是值得玩味。書中的最後一段如是寫道:
狄雲在丁典和凌姑娘墳前種了幾百棵菊花。他沒僱人幫忙,全是自己動手。他
是莊稼人,鋤地種植的事本是內行。只不過他從前很少種花,種的是辣椒、黃瓜、冬瓜、白菜、茄子、空心菜……他離了荊州城,抱了空心菜,匹馬走上了征途。他不願再在江湖上廝混,他要找一個人還不到的荒僻之地將空心菜養大成人。
他回到了藏邊的雪谷。鵝毛般的大雪又開始飄下,來到了昔日的山洞前。
突然之間,遠遠望見山洞出站著一個少女。
那是水竺!
她滿臉歡笑,向他飛奔過來,叫道:
「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全書完)
這似是一個「光明的尾巴」。雖說不上是什麼「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可以說是「苦命人終成了眷屬」。他們相逢已有隔世之感,然而似乎應該為之高興歡呼才是。
然而,當我們掩卷思之,這兩個人之所以會不約而同、殊途同歸,因是因為狄雲為江湖上的真俠士,而水竺則是人世中的忠貞女,然而正是因此,則更使人感到可悲可嘆,無限悵惆之至。因為江湖上、人世中根本就容不得這樣的真使土與忠貞女。
人世中與江湖上自有其人世與江湖的基本法則,這一法則可決不是理想的規約,亦不是實事求是。這
二人之所以會在這里相遇,那是因為他們或是不容於人世江湖,或是再不願意在江湖人世中廝混。不
管是被迫還是自覺,他們的歸宿都是對人世與江湖的逃避。而之所以逃避,無疑又是對江湖人世的灰心與絕望。
---拔劍四顧心茫然!

B. 好看的古代耽美小說推薦

《幸與不幸》by 某誰(古代 生子 產乳 虐 架空)
《龍殤傳+外傳》by 溫柔的蠍子(生子 微虐)
《將軍王妃》by 弄簡(續附有:兄受弟 美攻帥受)
《斷袖,是這樣產生的!》by 夢雪炙(生子 年下)
《獨寵花心嬌柔男後》by 夜如夢(穿越時空 生子)
《天上天下》by 水晶之痕FFF(宮廷 生子 深情皇帝攻vs美人教主受)
《琦江國系列 1-3》by 爾曈(生子 攻寵受 腹黑小白 忠犬女王)
《帶著包子嫁王爺》by 天陌(青梅竹馬 歡喜冤家 生子)
《傾盡天下》by Astronomy Tower(重生 生子 輪椅體弱帝王受 年下王爺攻)
《空塵渡》by 月佩環(古裝 生子 美強 虐心)
《寵盲妻》by 無歡也笑(柔情美人受&眾多腹黑強大的攻 重生 NP生子 HE)
《禁色》by 白芸 (虐心 古代 讓人心疼的小受)
《恩,沒關系》by 溫柔的蠍子(虐 王爺攻X小倌受 HE)
《絳雪》by 聿日(虐心文 替身小受 虐身 HE)
《恆留》by 蒼夜(虐攻心虐受身 溫柔攻 HE)
《一淚傾塵》by 十三公子(古風 虐心 糾纏 HE)
《叛將》by 水虹扉(宮廷虐身心文)
《明月照千山》by 流水潺潺 (虐心 經典 HE)
《惜春殘》by 汝蔫 (虐心 深沉 悲文)
《禍水》by 凌豹姿(古代 帝王攻 扮丑受)
《虎落平陽》by 天使J(古代 腹黑犬攻VS精明弱受)
《寶貝》by neleta(古代 NP 令人心疼的小白弱受)
《逍遙侯》by 醉卧紅塵(蛇蠍美人 強強 1V1)
《紅塵滾滾》by 天娜(古代 小倌受 將軍攻 虐心 HE)
《赤色堇》by 葦 (古代 宮廷 虐身虐心 帝攻 侍衛受)
《戲子》by 鳳禁(虐戀情深 前半部分虐 後半部分超甜 HE)
《啞奴》by 粉桃豹(強攻弱受 當朝王爺VS一個啞奴)
《是,阿離》by 強攻小r(小白受 x 腹黑攻)

C. 《人世間》txt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h2s8

《人世間》是印度尼西亞作家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著長篇小說,於1980年8月首次出版。

D. 辰東全部小說

王辰東:《神墓》《長生界》《遮天》《完美世界》《聖墟》。

1、完美世界

《遮天》為辰東所撰的一部仙俠小說,首發起點中文網。本書以九龍拉棺為引子,帶出一個龐大的洪荒世界,引出許多上古神話的遺秘,卷帙浩闊,設定繁雜,人物眾多。此書以設定浩大新奇、線索繁密取勝。

E. 《人世間》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人世間》([印尼]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9VYtnJI7Z2aFeNF3T9lF0g

提取碼: st87

書名:人世間

作者:[印尼]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

譯者:北京大學普.阿.杜爾研究組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2-2

頁數:403

作者簡介:

普拉姆迪亞·阿南達·杜爾(Pramoedya Ananta Toer)(1925年2月6日~2006年4月30日)

印尼當代最著名的作家,被稱為「印尼的良心。

F. be小說推薦

我永遠也會Be美學而折服。「愛就是要在世俗的壓力下愛著才好看;愛要彼此誤解才好看;愛要變得面目全非才好看。」這並不是極端,愛是世間最擁有的是事物。如想要,就是要突出重圍去迎接它。

熱點內容
校園腹黑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9 22:30:12 瀏覽:317
香港流行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09 22:30:06 瀏覽:225
免費玄幻言情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9 22:30:06 瀏覽:11
小說言情園 發布:2025-07-09 22:30:04 瀏覽:678
劍神重生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09 22:26:10 瀏覽:355
紅簾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09 22:07:10 瀏覽:909
洪荒西遊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9 22:02:03 瀏覽:227
耿美小說推薦軍旅文 發布:2025-07-09 22:02:02 瀏覽:864
著名透視眼小說排行榜大全 發布:2025-07-09 21:57:52 瀏覽:483
東方仙俠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9 21:45:16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