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聽書成為一種時尚

聽書成為一種時尚

發布時間: 2024-04-15 23:33:43

❶ 為什麼上一代人看紙質書,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聽書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覺得聽書會比較方便。而且在聽書的過程中會讓人擁有一種比較好的代入感。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比較喜歡通過空閑的時間進行看書。特別是對於上一代的人來說,家裡都會擁有很多紙質書。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年輕人對紙質書的熱度並不是很高。而且都比較喜歡在手機上面進行聽書。

我個人比較喜歡聽書。

其實我個人在生活中一直都比較喜歡看書。但是自從發現可以從手機上進行聽書之後,我個人一直都會使用手機進行聽書。因為我覺得手機聽書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自己領略到書本裡面的內容。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根據播放的聲音,聯想一些文章裡面的情節。從而能夠讓我擁有一種比較好的代入感。而且對書本的內容擁有深刻的印象。

❷ 上一代人看紙質書,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聽書,這是為什麼呢

上一代人看紙質書,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聽書,這是為什麼呢?

這兩年來隨著電子書的盛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電子有聲書,傳統的紙質書籍越來越少有人看了,反而都喜歡上了電子書。筆者分析整理了相關原因如下。

一、電子書更方便。現在社會的節奏很快,年輕人的工作學習更是高效率、快節奏的。相比於傳統紙質的書籍,電子有聲書使用起來更方便。年輕人可以在工作時聽,可以在休閑娛樂時聽,可以旅行途中聽。可聽的場景很多,因此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四、電子有聲書獲取比較方便,價格也便宜。電子有聲書只需要在平台下載即可聽,或者是在平台直接聽。比起去圖書館看書或者去書店買書要方便許多,可選擇的書籍也比較多。並且一本書的價格往往比紙制書籍便宜,性價比比較高。因此受到更多年輕人的選擇。

因此綜上所述,電子有聲書自身的特點和年輕人的工作生活習慣決定了電子有聲書更受年輕人的喜歡,尤其是其獲取方便,書的類型比較多,價格又便宜,更是受到許多年輕人的鍾愛和喜歡。

❸ 真人有感情朗讀的聽書軟體免費真人配音的聽書軟體推薦

真人有感情的聽書軟體有哪些,聽書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潮流了,很多人聽書都是聽的機器人朗讀的,一點沒有情感,那麼手機上有哪些真人配音的聽書軟體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虛如起來看看吧。
1.咚咚聽書
咚咚聽書app下載,一款十分便捷的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熱門小說的聽書功能,不用任何的會員就可以永久免費收聽。咚咚聽書極速追書軟體每天極速更新最新的音頻內容,可以自由設置聽書的方式,大家快來下載咚咚聽書app。
咚咚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2.聽有聲小說
聽有聲小說app下載,一款十分便捷的聽書軟體。全軟體不含任何的垃圾廣告,為用戶帶來極致的聽書服務;所有的音頻都是可以進行免費收聽和下載的。聽有聲小說定時關閉軟體還可以設置定時關閉的功能。大家快來下載聽有聲小說app
聽有聲小說
評價:
立即下載
3.番茄小說暢聽
番茄小說暢聽app下載,一款十分優質的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的聽書資源,所有的聽書資源都是可以進行免費收聽的,還可以進行免費的下載。番茄小說暢聽極速追書軟體每天更新最新的音頻資源,幫助用戶遠離書荒。大家快來下載番茄小說暢聽app
番茄小說暢聽
評價:
立即下載
4.懶人暢聽小說
懶人暢聽小說app下載,一款優質的小說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各種類型的書籍,可以緩存自己喜歡的小說的音頻資源,支持用戶隨時隨地進行收聽。懶人暢聽小說音頻緩存軟體所有的小說音頻都是免費的。大家快來下載懶人暢聽小說app!
懶人暢聽小說
評價:
立即下載
5.夜聽書城小說
夜聽書城小說app下載,一款優質的小說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類型的小說聽書資源,並且每天實時更新最新的內容,幫助讀者遠離書荒。夜聽書城小說永久暢讀軟體為用戶提供的小說都是可以免費收聽的。大家快來下載夜聽書城小說app!
夜聽書城小說
評價:
立即下載
6.七讀免費小說聽書
七讀免費小說聽書app下載,一款十分實用的閱讀軟體。匯集大量熱門的小說,每天更新最新的章節內容。幫助讀者遠離書荒;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小說加入書架。七讀免費小說聽書全本閱讀軟體支持用戶進行離線閱讀。大家快來下載七讀免費小說聽書app!
七讀免費小說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7.當當雲閱讀聽書
當當雲閱讀聽書app下載,一款優質的小說閱讀軟體。每天更新熱門小說的最新章節內容,幫助讀者遠離書荒;可以查看每本小說的內容大綱。當當雲閱消譽鋒讀聽書有聲小說軟體還提供熱門小說的聽書功能。大家快來下載當當雲閱讀聽書app!
當當雲閱讀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8.酷我聽書FM
酷我聽書FMapp下載,一款優質的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熱門小說的有聲書資源,每天更新最新的音頻,讓用戶原理書荒。酷我聽書FM有聲小說軟體採用全部免費的方式,而且全軟體沒有廣告。大家快來下載酷我聽書FMapp!
酷我聽書FM
評價:
立即下載
9.大嘴講故事
大嘴講故事app下載,一款專為兒童打造的故事書軟體。含有大量的童話故事和經典文學作品,可以在兒童睡覺前自動設置語音的朗讀。大嘴講故事語音朗讀軟體還能夠識別兒童的發音,進行正確的矯正。大家快來下載大嘴講故事app!
大嘴講故事
評價:
立即下載
10.喜馬拉雅聽書極速版
喜馬拉雅聽書極速版app下載,一款年輕人都在用的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的小說資源和各種有趣的電台廣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收聽。喜馬拉雅聽書極速版有聲小說軟體還可以設置定時關閉。大家快來下載喜馬拉雅聽書極速版app!
喜馬拉雅聽書極速版
評價:
立即下載
11.多看有聲小說
多看有聲小說app下載,一款年輕人都在用的聽書軟體。為用戶帶來海量的小說音頻資源,都是可以進行免費的下載收聽的。多看有聲小說極速追書軟體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小說進行訂閱,有更新及時進行消息的推送。大家快來下載多看有聲小說app
多看有聲小說
評價:
立即下載
12.純愛驛站
純愛驛站app下載,一款優質的聽書軟體,用戶可以在線收聽各種熱門的小說,極速更新最新的音頻資源,不用vip就可以免費的收聽。純愛驛站聽書聽廣播軟體還可以收聽各種電台頻道。大家快來下載純愛驛站app吧。
純愛驛站
評價:
立即下載
13.小說閱讀吧聽書
小說閱讀吧聽書app下載,一款體驗感爆棚的小說閱讀軟體。為用戶提供熱門小說的聽書功能拿晌,解放雙手和雙眼;支持自定義閱讀模式。小說閱讀吧聽書有聲書籍軟體支持讀者在評論區發表自己對小說的看法觀點。大家快來下載小說閱讀吧聽書app!
小說閱讀吧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14.金庸聽書武俠小說
金庸聽書武俠小說app下載,一款優質的小說聽書軟體。含有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為用戶提供真人朗讀的功能;用戶可以在評論區和其他讀者進行交流互動。金庸聽書武俠小說多人互動軟體還有定時關閉的功能。大家快來下載金庸聽書武俠小說app!
金庸聽書武俠小說
評價:
立即下載
15.喜馬拉雅小說聽書
喜馬拉雅小說聽書app下載,一款優質的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的熱門小說,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音頻進行收聽。喜馬拉雅小說聽書書評查看軟體支持用戶查看自己的聽書記錄,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小說加入書架。大家快來下載喜馬拉雅小說聽書app!
喜馬拉雅小說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16.飛韻小說聽書
飛韻小說聽書app下載,一款超人氣的小說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大量熱門小說的音頻資源,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收聽,每天更新最新的音頻資源,幫助讀者遠離書荒。飛韻小說聽書緩存文件軟體可以免費下載音頻。隨時隨地進行收聽。大家快來下載飛韻小說聽書app!
飛韻小說聽書
評價:
立即下載

❹ 聽書,看電子書,看紙質書,體驗上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你們在不同都是多放些不同。70,80後,喜歡紙質書,而我們90後則比較喜歡看電子書,而00後比較喜歡聽書。以上三種我都體驗過,那他們有什麼不同呢?
紙質書可以說是70,80後的愛好者。讀紙質書的話,可以去劃重點。不懂什麼意思,可以多讀幾遍。然後可以把不懂的地方標志起來,然後用詞典查閱之後,再加上備注。它的好處在於易標志,易反復去看,去讀。
看電子書是90後的愛好。身為90後的我,特別喜歡看電子書(那時候還沒聽書功能)。電子書類型比較廣泛,想看什麼都可以去看。分類比較齊全,有收費和免費之分。走到哪裡就可以看到哪裡,只需要帶著一部手機即可。
聽書是00後的愛好,同時也是懶人的必要工具。我喜歡看電子書,同時也喜歡聽書。聽書不像電子書一樣傷害眼睛,你可以閉上眼睛靜靜地去聽,然後腦子里浮現著裡面的故事情節,它總能帶給人們故事的輕重緩急。跟看電視差不多,只不過是一個人在讀,看不見圖像而已。睡覺,工作都不影響聽書。
自從手機上有了聽書這個功能,對於懶洋洋的我來說是一個福利。既保護了眼睛,又能聽到故事情節里的跌宕起伏。比起紙質書和電子書,我更喜歡聽書。

❺ 紙質書閱讀量下降,聽書卻成「新主流」,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紙質書閱讀量下降,聽書卻成“新主流”,對於這個現象我覺得是書記攜帶不方便的原因。

現在這現象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個體現,只有時代真正進步,我們的生活方式才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看書的方式也在改變,當我們選擇聽書之後會想讓我們看書而變得更加的方便,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任何空間,利用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去做到讀書的一個需求,雖然現在紙質書的閱讀量下降了,但是並沒有影響大家去讀書,反而提高了讀書的效率。

❻ 別騙了自己,聽書不等於看書!

聽書已成為一種潮流,尤其活躍在夜間。夜聽,正成為新時代下夜間娛樂的新選擇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時,#蜻蜓FM423聽書節#和每日經濟新聞首發《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報告》:2億用戶一年夜聽109億小時,凌晨1點是收聽高峰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無意間聊到了疫情期間宅家無聊的時光,朋友突然很是激動的推銷起他「入了坑」的樊登讀書的APP。

雖然近幾年來,喜馬拉雅也好,得到也好,這類的聽書APP層出不窮,但是作為一個「閱讀」愛好者來說,我一直還是有點小抵觸的。

突然間,身邊一個不愛讀書的人開始推薦聽書,並且還頭頭是道的說著《非暴力不合作》《窮查理寶典》之類的「高級」書,難免還是讓人產生了好奇。

仔細想來,聽書似乎突然之間就取代了看書。

這似乎也早有預兆。

現在的人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越來越沒耐心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

說到不讀書的理由,似乎能找出千千萬萬。沒有那麼多時間,沒有安靜的環境,沒有耐心讀完,看時間久了眼睛難受......

對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來占據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

地鐵上,公交上,上下班的陪亂路上,聽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自由性。

事實上,作為一個「場景化工具」,聽書不僅解放了我們的雙手,還解放了雙眼。

一位盲人朋友在嘗試著用聽書機閱讀。

視障人士在殘聯志願者一對一的幫助下學習聽書機的使用方法

事實上,從2018年夏天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的報告中,有聲讀物的價值再次被確認遠遠不止於此,而是解決了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讓不讀書的人開始讀書,讓「新消費者」進入圖書市場 。

在中國也同樣有調查顯示,2018年成年人聽書率為26%,而2019年已經超過30%,未成年人中更是超過了34%。

有聲書應該算是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然而聽書真的可以替代讀書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看」書更為美妙。

因為聽與看的感官是完全不同的。

曾經看到有人這樣比喻。

如果把書比作音樂,那麼聽書是聽音樂,聽的是韻律曲調,節奏思想;看書是彈奏樂器,是專注地去感受,沉浸在彈奏的音樂氛圍里。

一則是氛圍式學習,一則是沉浸式學習。

聽一遍書,很多時候就是過腦而不入心,聽完可以總結一下故事梗概,中心思想,卻記不住其中優美如詩般的語句,體讓穗會不出刻骨銘心的情感。顯得比較功利。

而看則不然,看的過程中時常會因一句話拍案叫絕,會因一段對白潸然淚下,會反復思索作者的暗示,會從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

白岩松的演講錄《白說》里有這樣一段話:

「名著之偉大從來不在於它所謂的「中心思想」,而在於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它擁有太多人人心中有而個個筆下無的動人細節,正是這些細節,詮釋了種種亘古不變的真理。「

吾深以為然。

這就像一場旅行。有的人選擇走馬觀花,只求去網紅景點拍照打卡,到此一蘆滑檔游;有的人選擇深度體驗,做好功課,讀一下歷史,在大街小巷走走逛逛,吃個當地的小吃,學幾句當地的方言,晚上逛逛當地的酒吧,認真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對我來說,看書,更應該是一個與作者交流的過程,一個在不斷思考中完善自我認知的過程。這是需要耐心,細細琢磨的一件事情。


事實上,聽書和看書相結合才是最完美的。

聽書的第一個作用是:鞏固復習,交流心得。

講書多是半小時左右,一般來說,聽完也是記不住的。

因此,有一種方法,是看完一本書再去聽它。

有人說,我都看完了為什麼還要再聽一遍?

因為當你對書的內容有了理解之後,再聽一遍有助於梳理提煉,能夠更好的加深理解和記憶。

正如我之前說的,看書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思想和領悟。

2016年的時候,我曾在喜馬拉雅上認真地聽完了蔣勛老師的《細說紅樓夢》。蔣勛老師從美的角度,認真分享了他對紅樓夢的解讀。作為紅樓迷,我聽得津津有味。

我深信,每個讀過紅樓夢的人,心中都有一方屬於自己的「大觀園」。

蔣勛老師的觀點很新穎,他將大觀園視為青春王國,其中的主人翁們則都是一群孩子。所以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發生在孩子們間的故事,可以單純,可以肆意,允許錯誤,包容迷茫。

我突然恍然大悟。

之前我讀到林黛玉因為賈寶玉和別人玩耍而忽略了她,哭哭啼啼時,頗有點不喜。

但聽完蔣勛老師的解讀,回想起自己13、14歲時,由於閨蜜和別人玩樂而刷的小脾氣,突然明白了林黛玉的感受。對林黛玉這個人物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這就像和一位老友在閑聊,有時贊同點頭,有時搖頭皺眉,互相交流著自己的見解。

聽書的另一個作用是:發現好書。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市面上的書籍也越來越多。那麼多的新書是不可能讀完的。如何從中找出好書,已經成為很多讀者的難題。

有人說,之所以不想讀書,是怕被坑。辛苦讀完一本書後,發現沒有意義浪費了時間。

這個時候聽書的速度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好的講書者已經幫我們屏蔽掉了一些「坑」。這種情況下,再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聽個大概內容,可以增加對這本書的判斷,選擇要不要買書。

事實上這是也一個相當偷懶的功能。

這里要再次強調一下,別人的讀後感永遠是別人的,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是自己的。

美國有研究表明,有聲讀物的聽書者每年平均聽15本書,在經常聽書的讀者中,有83%的人也讀精裝書或平裝書,79%的人也會讀電子書。

所以說聽書有意義,但永遠無法取代看書。

聽書還是看書,是兩種互有利弊的學習手段。

不論看書還是聽書,獲取知識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不要讓眼光局限我們的未來。

每個人選擇的道路各有不同,適合自己的,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與君共勉。

❼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聽書和看書有多大的區別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其實這也是件好事,聽書同樣是一種閱讀形式,就因為它方便快捷所以廣受現代人的歡迎。說起聽書,我們不能不說說小時候的聽廣播經歷。小時候我家的物質條件極其匱乏,家中唯一像樣的家電就是那台百花牌收音機,它可是我的好夥伴,一直陪伴著我成長。每天中午放學回來後,我總是想方設法地守在收音機旁聽午間評書: 《隋唐演義》《岳家將》《楊家將》《三俠五義》……一部部經典評書,讓我聽得如痴如醉;晚上做完作業後,早早躺到床上等著聽晚間廣播劇,對於我那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除《紅樓夢》以外,其他三大名著我都是通過評書「閱讀」的,若干年之後當我看到《卧虎藏龍》電影時,才知道這原來就是我小時候聽的《玉蛟龍》故事。 小時候的廣播不僅給了我無窮的快樂,還在我小小的心房裡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戶,讓我了解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後來的我喜歡閱讀,愛好寫作都與聽廣播有著直接的關系。聽書和看書的區別 用耳朵接受信息和用眼睛接受信息後的大腦處理起來顯然差異很大,兩者互有長短。 聽書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快捷,不容易受條件限制,而且能夠解放雙手和眼睛,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聽書。 另外,朗誦者聲情並茂,更具代入感,容易激發我們的興趣。而且聽書不受識字量的限制,即便是識字不多的人也不會影響聽書。 但是聽書是個被動閱讀的過程,跟著別人的朗讀節奏顯然不利於我們獨立思考而且也容易忽略細節內容。 看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反復閱讀,細細品味,根據字句隨意發揮自己的想像,有種和作家對話的感覺。 而且看書時我們可以邊看邊做讀書筆記,為寫作和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服務。看書是我們主動接受別人知識的過程,相對而言注意力能更加集中,收獲也會更大。 但是看書需要更多的時間,遠不如聽書方便快捷。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聽書適合粗讀,看書適合細讀,兩者互有長短,閱讀時我們只有讓它們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學習知識。 對於孩子而言,我們可以先從聽書入手,讓他們慢慢對書產生興趣之後,再引導他們走上真正的閱讀之路! 作為一個沒有孩子的半職業讀書人,對親子閱讀方面,有一些獨特的看法,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01 為啥孩子願意聽書,不願看書?因為這個公式 所以,從這個規律講,孩子肯定是願意聽書的。因為看書,字也不一定認得全呀。02 聽書和看書,差距在於是否「全文朗讀」 此外,除了聽網上買的書,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講書,這也是一種家庭陪伴哦。聽書和看書,各取不同。都有好處。聽書,講的口若懸河,繪聲繪色,引人入神。看書,插圖文字並匯,動態游龍。 我來回答下吧。先亮觀點: 對孩子而言,聽書整體不及看書。 然後, 從孩子的接收角度 ,說說兩者的區別。聽書刺激耳朵,看書刺激眼睛 聽轉化為說,看轉化為說和寫 聽得多的孩子,比較會說,他會將他所聽到的用嘴巴說出來。表達過程中會有一些即時的詞彙。而看得多的孩子,因為看不如聽來得快,其刺激耳朵的機會少些,轉化為說的機會也相對少些,當然了,讀得認真的孩子,是在心裡默讀,也是比較容易轉化為口頭表達的。另外,看得多的孩子,比較容易轉化為書面表達,也就是寫作。我從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一是文字本身是實體的、形象化的,看得多了,自然較容易轉化為手寫 。但聽不一樣,聽是有音而無形,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比較會說詞彙的孩子,但是要他寫出這個詞,他有時寫不出來。聽是控音的,看是控寫的; 二是聽書的特徵很多時候是一遍忽忽而過,很少回過頭再去聽一個詞、一句話,這跟看書完全不可比,看書的過程是,看到好詞好句,可以多停留。想回味精彩的段落,可以往回翻。另外,看書最大的好處是,比較容易記筆記,寫即時讀書筆記,或停下來系統思考。 孩子還小的時候,識字、寫字、文字表達很重要。這就要看書。 聽書易識音而不易識字形,至少對孩子寫作文是不利的。 所以說,聽書多的孩子比較會說。看書多的孩子既會說,還會寫。 聽書粗糙,看書細膩 聽書不易專注,看書鍛煉專注 為什麼聽書粗糙呢?孩子有時候一邊玩一邊聽,還不粗糙嗎?孩子對詞語的了解本來就不深,聲音一遍刺激而過,在腦中不多作停留,還不粗糙嗎?聽書不束縛孩子的雙手和雙眼,耳朵聽著,手上動著,眼睛還東轉轉西西轉,看著好像挺便捷的,但我想說,這不僅粗糙,還非常不專注。非常不利於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我認為,閱讀是不能追去捷徑的,聽書就有點追求所謂效率的意思。但我想說,家長朋友們,千萬別讓孩子撿了芝麻,掉了個大西瓜!孩子本身就好動,你還要讓孩子在閱讀中(聽書)解放他的手和眼,他就真的要翻天了。閱讀就應該是手、眼、腦三者完美合一:手端書或記筆記,眼觀字或記下字形字句,腦思索。只有這樣的閱讀,才真正是吸收了的。反行之,對孩子真的沒有什麼好處。閱讀就該專注,沒有專注,一天聽一本書也沒用啊!再說細膩,看書可以是細之又細的,聽書當然不是,也很難是。 舉個例子,我們讀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大家一定記得小說中有一長串主人公(許三觀)用嘴巴「炒菜」的經典段落,因為太過精彩,這樣的段落我們會品得很細——為什麼作者可以寫得這么好?作者的手法是怎麼樣的?作者的黑色幽默和語言的節奏感為什麼那麼突出?面對這樣的橋段,我們會停下來,就好像欣賞藝術演出一樣,目不轉睛,細細品砸。當然了,不排除聽書,也有朗誦得非常棒的——但聽書本身——這個動作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很難直觀地品砸段落——因為只有音,而沒有形嘛! 聽書依賴電子設備,看書就是看書 更多時候是手機,手機不可控 最後,我想說的是,聽書本來也不錯。畢竟我們這些80年代生人也聽書,我們也是聽著單田芳長大的。記得小時候,就著一台收音機,坐在大樹下,一聽就是一下午,那感覺真是美妙至極。那時頻率也少,不是音樂,就是評書。現在不一樣了,一台手機玩遍天下。孩子可能一開始是在聽書,聽著聽著,就玩 游戲 去了。聽著聽著,就看網路電影、電視劇去了。恐怕不是聽書聽一下午,而是拿著手機玩一下午。 孩子本身沒有形成學習自律,而我們家長把這么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所謂「聽書工具」撂給孩子,學習有效率嗎?不,玩起來很有效率! 書呢,書是樸素的,永遠像我們身邊的真朋友好老師,不花里胡哨,也不花言巧語,但她就是那麼很真誠地給你溫暖、給你力量。只要你認真端起她。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題主。這個問題我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兒子今年上一年級了,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們每天堅持親子閱讀,讀故事給他聽,在幼兒園的3年裡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多本。也正因為如此,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愛上了閱讀。而這一切都開始於聽,聽我們給他讀。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總是會有這樣的認識誤區,覺得培養閱讀習慣,就得讓孩子自己去讀啊,就特別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早點自主閱讀。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經常會說聽說讀寫,聽是語言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開始。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是從親子閱讀開始,家長讀,孩子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激發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慢慢的就會拿起書,自己去讀。這是一個過程,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時間的長短也不同,您不用著急,也不用擔心。只要孩子喜歡,您就讀給他聽,這個你讀他聽的過程也是好處多多,您每多讀一次,對於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而言都是有意義的: 1、可以讓我們和孩子之間更親密,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2、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據研究發現,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即使孩子認識字,能自己讀,但對於一些情節復雜的故事很難理解,而他可以聽懂並理解他無法自己讀懂的內容,我們讀給他聽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3、我們讀書給孩子聽,就好像是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每多讀一次,就是多做一次廣告,增加孩子的越快體驗,讓孩子更容易愛上閱讀。 兒子現在上一年級了,經常會自己看書,但仍然喜歡我讀給他聽,所以我仍然堅持每天晚上睡前讀故事給他聽,只要他喜歡,我就會讀下去。在過去的幾年,我每天讀給他聽,從來沒有要求他去看書去自己讀,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主動的拿起了書,雖然不認識字,卻經常看的入迷。所以啊,堅持吧,堅持讀下去,孩子的自主閱讀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先說一下聽書的優點 1、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但是聽書他可以接受,這樣孩子就換了一種方式進行了閱讀。 2、時間地點方便,早上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路上都可以聽書,就像成人一樣,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 3、每本書籍時間都很短,20分鍾左右可以「讀」完一本書。這樣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書籍。雖然聽書方便快捷可以是孩子的「閱讀量」變大,但是也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缺點 1、聽書是一種快餐文化,他很適合現在節奏快的 社會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應該快的,而是應該慢下來的。去沉澱的。 2、聽書中都是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部分,把基本的故事梗概講清楚,而很多的細節就不得不刪減掉。而且有些書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的細節,情景描寫的動人到位。去掉之後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孩子聽完一本書也只是知道了這邊書的梗概,對於更細致的東西,更值得思考的東西他都沒有領悟到。 3、文字的美麗與魅力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只有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多和文字打交道,孩子才能真正提高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 4、讀書是一種主動的輸入,而聽書是一種被動的輸入。讀書會讓人勤於思考,而聽書不會聽書只能接觸到一本書的皮毛,卻接觸不到一本書的實質和內涵。讀書應該是一件慢慢的事情,而不是功利的事情。當然我並不反對聽書,我只是認為還是應該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這個是任何都無法替代的。而聽書只能作為補充。因為它畢竟只是聽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聽書和看書有多大的區別?——這個問題,請允許我用身邊的例子跟大家聊一聊。我小外甥從5歲開始,就喜歡聽書。也喜歡看書,但是兩者對比的話,聽書對於他來說更有魅力。聽書只要打開手機隨時隨地就可以聽,我小外甥,坐車要聽書,吃飯要聽書,睡覺之前也要聽說,現在他已經把西遊記聽完了,三國演義也聽完了,現在正聽水滸傳……每次聽書都特別認真,你跟他說話,他根本就聽不到。所以,聽說對於孩子來說,至少有這么幾個好處:1、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2、不傷害眼睛 。個人認為聽書也是真的是一種學習知識非常好的方式方法。看書呢?看書若不注意良好的姿勢和習慣,很容易就像我一樣近視眼了。但是看書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讓人更系統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所以,看書和聽書其實是各有優點的。如果孩子真的喜歡聽說,家長們可以考慮,將來讓寶寶也去當個說書人,類似單田芳等知名說書人一樣,我覺得,經常聽書的孩子是有這方面的潛質的。只要孩子喜歡,家長就應該正確引導激發更多的潛質,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現在似乎很流行給孩子聽書,尤其是繪本類的想小故事。首先,說書阿姨的聲音更專業也更好聽,講故事抑揚頓挫,有的還有背景音樂呢!其次,聽書不用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聽再長的時間也沒有關系。最後,聽書能將家長解放出來,孩子聽書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任何事情。 正因為有以上的因素,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聽書,而孩子也喜歡聽書。不過,在我家孩子聽了一段時間的書後,我果斷放棄了。第一,聽書不能給孩子帶來畫面感。當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就算不認識那些字,但書上的圖片,卻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感受。孩子會更加細心觀察細節, 第二,聽書不能培養孩子美的藝術熏陶。現在的繪本製作精良,那些獲得過獎項的繪本更是大藝術繪制的。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同時也在接受藝術的熏陶。第三,聽書不能進一步和諧親子關系。把孩子扔給手機或許電腦,讓孩子自己聽書,結果親子之間的互動減少。而親子閱讀,卻能通過讀書而加深。孩子依偎在家長懷里,家長讀書,多麼和諧的畫面。 第四,聽書的時候,孩子無法及時提問,而家長也不能及時回答孩子。孩子聽書時,就是一味的被動聽,不會主動思考。但在看書的時候,孩子有問題了可以隨時提問,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思考。最後,聽書不能控制速度。聽書只能別人講哪裡聽哪裡,不能控制進度。但閱讀繪本就不一樣了,感興趣的地方可以多停留一會,家長和孩子都可以控制速度。 所以,我不推薦孩子只聽說而不看書。 我不同意給孩子聽說,除非在聽書的時候讓孩子看書。因為聽說對於孩子的感官刺激,幾乎沒有。而看書,則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聽書,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吧,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要求也不同,比如孩子沒有識字能力,你讓他們看書,他們只能看圖畫,再想聽別人講一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孩子會看書了,依然讓別人講書,可能就是孩子想要父母多陪自己一會。 聽書和看書有多大區別呢? 1、聽書的優缺點如下: 之前羅胖曾經講過為什麼他們的課程都是音頻而不是視頻? 因為音頻在人做不費腦的事情時,可以用空閑的大腦來聽,就是可以一心多用。 這世界最寶貴的除了人的注意力,就是時間了。很多人都說時間就是命,時間就是金錢,為用戶節省了時間,用戶當然會樂意買單。 聽書的優點有以下幾個: 它可以讓我們快速了解一本書,值不值得讀,值不值得買,算是一個對書的初步了解; 聽書的缺點是,我們在聽的時候,是跟著作者的思路在走,而每個人對一本書的重點感覺是不同的。 換句話說,聽書的時候,你不一定能夠真正聽到你想聽的,同時你也會懶得思考,而思考這件事又尤為重要 。 蘇格拉底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最有智慧的人,可他卻不喜歡別人背誦或是迷信他所說的話,他喜歡那些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他認為這樣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並且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辨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利用知識。 2、看書有什麼好處,要怎麼看? 如果可以一定要引導孩子主動閱讀,也就是看書,因為看書的好處不要太多。 首先, 看書這件事很私人 ,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看,也可以從自己遇到的問題那一頁看,總之多了一重選擇,人會感覺是自己在主宰看書這件事,會更愉快。 其次, 每個人讀書的方式都不同 ,有人喜歡記筆記,有人喜歡看看寫寫畫畫,但閱讀這件事本身是可以優化的,用更好的方法,閱讀的效果就會更好。 最後, 閱讀就是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去理解,如果一個觀點你不認同,你可以寫下來,去推敲,去論證 ,我們並不是為了跟著作者的思路走為目的的,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升華思考方法。 孩子分為很多年齡階段,不同的年齡階段需求不同,閱讀方法也不同。 如果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除了要給孩子提供外在的條件,比如家附近有圖書館,家裡有讀書區域,豐富的藏書等等,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三個區別: 一是獲得知識的器官不一樣,看書用眼睛,聽書用耳朵; 二是知識的載體不一樣,看書主要是紙質的書本,主要看書本里的文字和圖畫,聽書主要是通過聽書軟體、音頻網路等聽取音頻資料; 三是效果不一樣,看書的記憶效果和整體性要好於聽書效果,雙方在便利性方面各有利弊。 當前喜馬拉雅、蜻蜓FM、懶人聽書等各種聽書軟體非常多,內容豐富,加上聽書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且不受紙質書本及自然條件等的束縛,使得聽書具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聽取和學習各種知識,加上聽書用耳朵,解放了我們使用過度的雙眼,因此我們要辯證的看聽書學習這一辦法。 本人就寫過《中學 歷史 教學的新視野—通過視聽資料教學 歷史 》一文。 裡面詳細介紹了聽書的利弊,以及怎樣進行聽書。 我通常的做法是先聽書,覺得這本書好,再買來看一遍加深記憶,並收藏推薦給朋友和家人去讀。如果是孩子聽書,家長要選擇一些好的節目推薦給孩子 ,不要讓孩子隨便聽,以免浪費時間和誤入歧途。

❽ 有聲書的發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有聲讀物率先在美國興起;而我國在1994年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發行有聲書,但多年來在出版數量、質量與民眾的普遍認同度上都很低。
但從2000年後,互聯網在我國不斷普及,網路消費者已從社會精英階層延伸至大眾階層。網路時代的來臨,掀起了全國各個行業的改革與創新,每個行業都希望搭上網路這部「快車」,奔跑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有聲書作為已經發展十幾年的產業,也搭上網路快車,開始了新一輪的重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電子文檔識別技術的發展,安裝了閱讀軟體後,就可以閱讀電子圖書了。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有一種有聲書,它們的目標客戶群是那些學齡前兒童,通過真人發音或電子發聲閱讀童話或寓言故事,達到了早期育兒的目的,甚至有的產品可以雙語閱讀(中文和英文之間選擇),更是鍛煉了兒童的英語水平。
有聲書是一種個人或多人依據文稿,並借著不同的聲音表情,和錄音格式所錄制的作品,常見的有聲書格式有錄音帶、CD、數位檔(例如MP3)。有聲書一詞約在1980年代出現,意謂著這是一本用聲音來表達內容的書。
有聲書主要是由有聲書出版社或盲人圖書社團出版。一本有有聲是依靠講者的聲音而存在,講者是聽者和文稿的媒介,講者的聲音具有吸引聽者、使聽者著迷的本質。有聲書的內容可以是朗讀、廣播劇、或是專題報導來呈現。
在美國,雖然有聲書只佔該國圖書銷售總量的3%,但它的普及以及快速增長速度驚人。在中國,有聲書的歷史雖然只有短暫的十多年,但由於數字音頻能夠存放在MP3播放器中,也自然吸引了不少的愛好者,發展前景也相對樂觀。
書籍,已不僅僅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而存在,對我們這些生活在信息過剩時代里的人來說,聽書,實際上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有聲書,加入到聽有聲書的行列,達到風聲、雨聲、聽書聲,聲聲入耳的完美境界!
在日前英國召開的一次有聲書論壇上,與會者認為,數字出版是內容提供商未來業務的一個主要增長點。隨著MP3隨身聽、手機及各種閱讀器的日益普及,出版商急需對有聲書及電子書等新的圖書形式引起關注。
據統計,2005年美國有聲書的銷售為8.71億美元,英國是7000萬英鎊(約合1.33億美元)。原瓦特斯通采購商斯格特·派克認為,出版商應挖掘新技術的潛力,不要認為有聲書只是紙質書的有聲版。實際上,它是產品再創造的過程,可以把內容傳遞到廣大的非圖書讀者手中。
有聲產品雖然有諸多方面的優勢,但借鑒音樂界的經驗,有50%的CD都是免費下載的,CD形式的有聲書只有兩三年的生存壽命,因此,出版商應當抓緊時機。同時與會者還認為,一些軟體公司在為產品增設防拷貝功能的同時,也限制了汽車或隨身聽用戶的收聽。有人預測,將來可能不需進行防拷貝保護,但若有盜版行為,盜版者將遭嚴懲。
按照原著作長度製作的(未縮減內容的)有聲書在銷量和銷售額上都處於領先地位,磁帶的銷售低於CD,但數字產品的增長非常強勁。只是價位過高,就會無人問津,如一本有聲書超過15英鎊,銷量就不會太大。未縮減內容的有聲書許多是通過下載實現銷售的,有聲書面臨許多大的變革,因此,有人認為,大膽地創新思考很重要。
身處快節奏的社會,終身學習的時代,你會不會經常這樣感嘆:擁有一段靜謐的時光讀讀書,充充電,已經成了一種奢侈的慾望,而每天你心愛的雙眼面對不得不閱讀的大量信息又使它不堪重負……那麼,你是否嘗試過用耳朵去「閱讀」?圖書市場上方興未艾的有聲書,它的出現,讓你一定會感受到在人類認知社會的第二空間里———聽覺所帶來的魅力,從深情悠揚的聲音中把握管理之道的玄機,領悟勵志信念的精髓,讓你寶貴的時間在堵車、長途旅行的無聊和疲倦中產生最大的價值,豈不妙哉?
什麼是有聲書呢?有聲書一詞約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是一種個人或多人依據文稿,並藉助不同的聲音表情和錄音格式所錄制的用聲音來表達內容的書。據了解,在歐美國家,有聲書進入大眾消費領域,在不長時間內卻獲得了巨大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個總值近20億美元的市場,甚至連全球最時髦的數碼產品iPod也內建了有聲書功能。 雖然有聲書的出版也有一些歷史,但它從前只局限於包括外語在內的教材、少兒益智類和文藝類的小說、評書等休閑產品上,管理類、勵志類的有聲書在市場上還不多見,因此其市場格局一直很單一,似乎與傳統出版業不搭界,沒有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注意。但激烈的出版競爭,使得出版人已經很難在出版形式上推陳出新,而另一方面,人們在工作、生活中又存在著大量無法有效利用的時間,如乘車、步行、排隊等時間,這就為有聲書提供了很好的市場基礎。一些市場敏銳的出版社發現了在市場細分中有聲書的特定讀者,將一些經典的管理和勵志類圖書以聲音的形式開發製作成系列有聲產品,一經推出,立即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像熱銷的管理書《略勝一籌》、《我貴我值》、《企業三說》以及華人第一勵志大師陳安之的勵志書《我一定要》、《把自己激勵成超人》、《創業成功的36條鐵律》、《如何做個賺錢的總裁》、《賣產品不如賣自己》等有聲書系列,上市以來都取得了不俗成績,贏得了口碑。
有聲書為何在市場上能取得熱銷?據在勵志類有聲書推廣上頗有建樹的深圳夢工廠文化公司介紹,有聲書的熱銷,首先因為它符合快速獲取信息的需要,攜帶方便,「閱讀」起來不太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看看大城市每天堵車的情況誰都明白,大量的時間被浪費掉,但需要學習和充實的東西卻更多,有聲書正好可以彌補二者之間的矛盾,讓忙碌的商務人士在工作或休閑的同時能夠感受另外一種閱讀方式。其次,傳統的圖書往往只注重文字閱讀,而忽視了以聽覺為依託的第二閱讀空間的開發。第三,「有聲書」滿足了人們一心多用的心理,是典型的伴隨型產品。傳統紙介圖書與有聲圖書並不矛盾,二者是合理的補充,有時候用耳朵去「閱讀」有聲書更意味著「精準化」,更具有細節的力量。假如說傳統閱讀曾經是一場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飢似渴的時代里填補了人們空虛的胃,而面對快節奏的社會和無休止的大量資訊,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一個美食家一樣不斷淺嘗輒止。有聲書閱讀不是林中路,而是交叉閱讀的小徑,在一眼忘不到盡頭的閱讀迷宮中,深入淺出和行走自如是必由之路。
「閱讀」有聲書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讀變革,同時也是在信息大爆炸社會背景下所衍生出的一種閱讀現象,它的出現和流行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有聲書閱讀的群體正迅速膨脹,而這些人群卻恰恰多是知識階層。有聲正在成為時尚一族的最愛。 為了盡可能的保護視力,愛惜眼睛,盡量用耳朵獲取知識的人。
駕車人士 兒童 語言學習 弱視及失明人士 通勤族 沒有時間看書,卻需要補充知識的人 空閑時間破碎短暫的人 聽MP3音樂聽到厭煩的人 想利用時間看書,卻又不想帶一大堆書在身上的人。

❾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會選擇聽書

聽書作為吸收獲取知識的另一種途徑,雖然與閱讀在形式上存在差異,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而且對閱讀能有很好的補充,提升知識獲取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原本無法用來閱讀的時間,很大一部分是可以用來聽書的,因此,對於時間的利用范圍,也變大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不要拘泥於形式,聽書也好,看書也罷,只要是能增加我們知識儲備的方式,都應該利用起來。

熱點內容
小說校花排行榜 發布:2025-07-08 22:41:50 瀏覽:384
語音朗讀小說閱讀器10綠色版 發布:2025-07-08 22:30:39 瀏覽:563
小說烈火警花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08 22:22:16 瀏覽:263
想看幻想言情類小說 發布:2025-07-08 22:22:14 瀏覽:935
准點狙擊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21:55:25 瀏覽:167
校園言情小說帥哥封面圖 發布:2025-07-08 21:27:12 瀏覽:757
一劍無敵秦川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21:26:22 瀏覽:194
好看的老少戀小說 發布:2025-07-08 21:24:09 瀏覽:313
閱讀雙世寵妃小說 發布:2025-07-08 21:17:50 瀏覽:461
小說有聲閱讀 發布:2025-07-08 21:09:26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