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聽書網跟誰都能聊得來

聽書網跟誰都能聊得來

發布時間: 2024-06-19 10:13:21

『壹』 自己學歷不高,知識也少,感覺別人聊天都搭不上話,不知道看書能不能提高自己的知識點

一定能的,
讀書就是給有知識的談話,可以得到很多新的認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自己的知識點不自覺就會得提升。

『貳』 2020-10-11 【聽書筆記】《自驅型成長》

【聽書筆記】《自驅型成長》

【作者】【美】威廉·斯蒂克斯魯得;【美】奈德·約翰遜

【來源】樊登讀書

【字數】3036

【重點】人為地干預孩子,過多地對孩子施加壓力,會破壞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讓孩子更加焦慮和抑鬱。正確地引導孩子自我激勵,培養孩子的自身控制感、責任感、自主感,才是給孩子帶來積極成長的正確模式。

001家長們的問題

1、有時候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實際上我們卻對他們的家庭作業、課外活動和交友狀況進行細致入微及全方位的管理。

2、家長即便是全力以赴,有時候還是會感到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或者目標。

3、每次聽到孩子說「無聊」這個詞,就會感到極度地憤怒。因為「無聊」是這個社會極具貶義的詞彙,意味著無能。人們經常相互競爭,比著看誰更忙,彷彿自己的價值,就取決於忙碌的程度。

002家長的錯誤:

1、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獨木橋,孩子千萬不要被擠下來——拚命上名校,各種升學考試,拚命買學區房,各種補習班……

2、如果你想擁有更好的生活,你在學校就需要有上佳的表現——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得太過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他們說,就這樣吧,隨便吧!

3、催得越緊,逼得越狠,我們的孩子就會越有出息,長大後就會越成功。——這個證書那個證書的考。

4、今天的世界比以往的世界凶險的多,家長一定要盯緊孩子,否者就會收到傷害。——越是家長變成了一個直升機父母,整天在孩子周圍和上空旋轉。

003大腦的構成

第一部分:大腦前額皮質——這是我們人和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區別讀的部分。這一部分掌管語言,邏輯和推理。我們的所有決策都是前額皮質在做決定。它讓我們可以冷靜、理性和理智。但是它有一個弱點——壓力太大的時候,就失靈了。

第二部分:杏仁核——藏在腦子的後面。它負責釋放情緒。如果孩子壓力過大,杏仁核就會長大,就會易怒,就會大喊大叫或者躲避。因為壓力大的時候,理性的前額皮質不工作了,交給情緒化杏仁核了,杏仁核分泌皮質醇,通常可以保留好幾天的高濃度。

高強度的皮質醇,會弱化海馬體的細胞。

第三部分:海馬體——創造和存儲記憶的地方。在急性壓力的時候,會產生各種學習的障礙。

這就是大腦工作的原理。

樊登老師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辦法來識別和講解大腦的結構,他說你把大拇指窩在手心,握成一個拳頭,被藏起來的大拇指就是杏仁核,四個手指就是前額皮質,大拇指的大魚標(就是大拇指那塊最肥的肌肉)就是海馬體。

如果孩子生氣了,那麼藏起來大拇指開始越長越胖,而其他的四個手指頭都被撐開了,而大魚標開始越變越小。這樣解釋,孩子就能明白大腦的結構了。

004促進大腦工作的方法

促進大腦的前額皮質的方法,就是提高孩子的掌控感。就是讓孩子有選擇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一個孩子看起來冷靜、理智、成熟、看起來像一個大人,那就是他的前額皮質增長了。

假如大人剝奪孩子的掌控感。整天呵斥他,威脅他,動不動就說我把你送人或者推到門外邊去。讓孩子跟你在一起感到緊張和壓力。那麼正如上面一節所說的。人一緊張,壓力一大,前額皮質就會停止工作。就會不發育了,而且馬上把控制權交給杏仁核。

杏仁核是幾乎大部分動物腦子里都存在的結構,它的任務就是兩個:「戰斗或者逃跑」。所以孩子要麼表現得發脾氣,暴躁,要麼沉默,一聲不吭,或者諂媚,裝作迎合家長,裝作特別乖巧。實際上是想快一點安全地渡過這段壓力的時期。

但是,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管理性前額皮質,還是管記憶的海馬體,都收到了損傷。

書中說,很多青少年自殺,就是由於上述這些壓力慢慢積累的原因。

005壓力的分類

1、正向壓力——在這種壓力的處境下,鍛煉了自己適應能力,能夠快速地提升皮質醇以應對這種壓力,也能快速地下降和恢復皮質醇,不至於讓壓力把自己摧毀。(我正在看的《曾國藩的正面和側面》中,曾國藩就是處理這種壓力的高手,他經常把來自各方面的個中壓力,最後都變成能夠促進自己向前的正向壓力,他的一句名言:「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就是這個意思)

2、可承受壓力——指在一定的范疇內,可以承受的一點點的損傷。只要不超過這個范疇,孩子都能復原。但是如果一旦超過這個范疇,就會讓孩子受到完全的傷害,有時候是不可復原的。

3、為毒性壓力——當可承受壓力超過了范圍以後,造成了損傷不可修復以後,就被稱為毒性壓力。書中認為青少年的大腦在受到影響的過程中,是獲得毒性壓力可能性最大的時候(這段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青少年專家,心理學家,像李玫瑾,都呼籲關注留守兒童的問題,都呼籲孩子幼兒和青少年時期都需要陪伴這個道理)。

006 N·U·T·S

書中總結了孩子產生壓力的一些原因,歸類出NUTS視角:

N——novelty:新情況,新環境,新變化。

U——unpredictability:沒想到,超出預期。

T——threat to the ego:可能會被傷害,有了威脅,有了壓力。

S——sense of control:這個東西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控。

007樊登解讀的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我這么愛你,我才不願意和你為作業吵架!」

這是樊登在解讀這本書的時候,得出本書的最精彩的一句話。

他說父母的最大任務,是負責愛孩子,這件事要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作業或者成績。

想一想,如果孩子病了,你第一關心的是他的健康還是他的成績呢?

並且樊登希望我們反過來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下班了,你累得坐在沙發上不想說話。你的兒子過來問你:今天表現怎麼樣,單位領導說你什麼了沒有啊,這個月的工資獎金有沒有漲啊,比別人高還是低啊!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看?

哈哈哈,這個視點真的很奇妙。

樊登建議: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大的教育,就是愛,就是耐心。

如果孩子不想學習,你再怎麼逼他,他就是考上了大學一樣也不學習。反過來,你給他的壓力沒那麼大,孩子都是求知和好奇的,總歸有一天,他會主動想要探求這個世界,他就自驅型成長了。所以,對待孩子既不能專制,也不能縱容或撒手不管。要學會逐漸地放手,逐漸地引導孩子自己的掌控。

樊登給的另一句話是:「你脖子上長者自己的小腦袋!」

008非焦慮性臨在

書中說道:孩子的焦慮50%都是來自於父母的傳染。

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的世界裡,本來沒有那麼多的壓力。但是孩子的壓力往往來自於父母的發脾氣。父母由於各種各樣生活的、工作的、金錢的、人際關系的問題發脾氣。很多時候怒火會遷移到孩子身上。這叫二手壓力。

正如上面大腦發育的原理所講的一樣,長期在這種壓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最後肯定也會感染這種焦慮,暴躁和情緒化。

但是平靜這種人性的特質,一樣也可以遺傳。心理學叫做「非焦慮臨在」。當父母平靜的時候,當每次情緒化的孩子都有一個「非焦慮臨在」的父母在旁邊陪伴的時候,他就會安心。就會感到安全,壓力的皮質醇就會馬上得到緩解。

因此,我們做父母的,要成為孩子的「非焦慮臨在」,他們願意在我們身邊,覺得安心,覺得高興,願意在我們懷里,願意跟著我們開心。而不是見到我們就緊張,就躲避,就出汗!

由於我們做到了「非焦慮臨在」,家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最安心,最安全的地方。

樊登還是書中給出家長一個重要的建議:

管好你自己!

假如不願意讓孩子看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你自己不要一天到晚看手機!

還有好的其他的內容,就不在一一列舉了。

009小結

1、大腦由:前額皮質、杏仁核、海馬體組成。

2、發脾氣,壓力大,會讓本來應該藏起來的杏仁核跳出來工作,分泌大量的皮質醇以應對這種挑戰。要麼戰斗,要麼逃跑。但是皮質醇對於前額皮質和海馬體都有副作用。

3、本著愛孩子的初心,盡量給孩子鼓勵,給他們安心和信心,讓他們少一些承受壓力的損害,讓他們原理有害壓力的損害,讓他們能夠控制自己的大腦,把壓力變成促進自己進步的正向壓力。

這本書,我應該重讀一遍!很多很多的道理,其實就是針對我的。

『叄』 《雨王亨德森》聽書稿

索爾·貝婁是美國學院派作家的代表,一生獲了三次美國國家圖書獎、一次普利策獎。1976年,他又獲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的寫作主題是豐裕社會中的人,尤其是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他活了89歲,一生多產,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慾望的人,《雨王亨德森》據說是他個人最偏愛的一部作品。

關於本書

《雨王亨德森》講的是美國一位富有的理想主義中年人亨德森拋棄日常生活去非洲冒險,進行精神追尋的故事。在美國的豪宅中,亨德森對生活產生了深深的厭倦,他在豪宅中養豬,還做了一系列怪事,後來,他聽從內心的聲音「我要,我要」,踏上去往非洲的旅程。在非洲大陸的原始部落中,他接二連三地遇到了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陰差陽錯當上了「雨王」,跟國王做了朋友,還差點送了命。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精神和肉體都在不斷的折磨中進行著自我認識。

核心內容

亨德森的冒險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他明白了問題的答案是「我要活下去」。第二階段,他明白了這還不夠,真正的問題是「我怎樣才能活下去」,「我該如何面對死亡」。

作為一介莽夫、一個失敗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歷險充滿了喜劇性。通過這樣一部喜劇,我們能讀出,對於現代人的精神困境,並沒有什麼靈葯,無論身處鬧市還是荒野,真正的問題都是「認識你自己」。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本期為你解讀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的代表作《雨王亨德森》。索爾·貝婁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慾望的美國作家。他活了89歲,一生高產。這個「高產」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他作品高產,84歲時還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二是他結了五次婚,子女眾多,還是84歲那年,他最後一個小女兒出生了。

在自己的所有作品中,索爾·貝婁最偏愛的,就是這本《雨王亨德森》。除了因為主題是他擅長的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的精神困境。我想,也因為這個故事和他一樣,充滿了生命力和慾望。

這本書出版於1959年,主人公亨德森被設定為索爾·貝婁的同齡人,可以看作是作家對這一代人的一個誇張的變形。在亨德森這一代人之前,美國人經歷了新教運動、立國制憲、南北戰爭、資本主義的成長和擴張,以及西部大開發。用亨德森的話說就是,「所有一切重大任務和征服都在我之前完成了」。

美國夢已經被前人實現了。亨德森這代人,也渴望參與到歷史的宏大敘事中彰顯自己的價值,渴望精神上的崇高感。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戰後物質生活極大豐裕,消費主義的興起,他們的生活只剩下平庸的日常,精神徹底陷入空虛。簡單地說,他這一代美國人沒有機會轟轟烈烈地活,就像亨德森說的,留給他這一代美國人的最大問題是「面對死亡」,他這一代美國人「註定要周遊世界以尋找人生的真諦。」

可是,這樣的旅行真的能治病嗎?這些旅行者們真的能如願以償找到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園嗎?在20世紀50年代走向尾聲的時候,索爾·貝婁就用他的小說《雨王亨德森》探討了這個問題。

《雨王亨德森》講的是一個喜劇化的理想主義者亨德森,去非洲冒險,進行精神追尋的故事。亨德森在現實中的冒險和他在精神世界的冒險同步進行,接下來,我們就從現實中的冒險開始,講述這個故事。

第一部分

小說是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故事的開篇,從亨德森回憶自己是怎麼到了非洲開始。開頭四章,亨德森講述了自己在美國遇到的生活和精神困境。在他眼裡,自己是一個除了有錢以外,一切都很失敗的中年男人。他繼承了父親的巨額遺產和一座豪宅,本已財務自由,但家庭生活是一團亂麻,他周旋在兩任妻子、情人和叛逆的孩子們之間,焦頭爛額,非常厭倦。亨德森非常健壯,他身高1米95,體重104公斤,力大無窮。他曾經是軍人,參加過戰斗,獲得過軍功章,二戰結束後,他健壯的身體還在渴望戰斗,他的精神還在渴望來自崇高的刺激,但戰後的日常生活卻只有令人昏昏欲睡的瑣碎無聊。亨德森成了一個不合時宜的人,渾身的精力無處發泄,腦子里又老想「什麼是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他總是忍不住要折騰點兒什麼與眾不同的事做。

亨德森試圖從父親留下的海量藏書中找到關於人生的啟示,他翻遍了藏書,結果只找到父親夾在書里當書簽的錢,幾乎每本書里都有。你看,他只是翻了翻書,就比以前更有錢了。但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開始拉小提琴,還想去讀醫學學位,改行當醫生,可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幹了很多奇怪的事情後,亨德森又在豪宅里養起了豬,每天光著膀子,砌豬圈,煮豬飼料,他的家人、朋友和鄰居都以為他瘋了。而亨德森卻我行我素,他對比自己年輕20歲的第二任妻子說:「別碰我的豬,它們已經是我的一部分了」。他還試圖為這個自己也想不明白的舉動找理由,說總是念念不忘《聖經》里的一句預言:「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這是希伯來的先知但以理對古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做出的預言,這位國王摧毀了耶路撒冷和這座聖城的神廟。

亨德森每天跟豬待在一起,用艱辛的體力勞動發泄著精力,摧殘著自己的身體。但這也沒什麼用,有一天,他身體里突然冒出一個聲音,大喊著:「我要,我要,我要」。起初,他被這個彷彿有獨立人格的聲音嚇了一跳。「你要什麼?」他問這個聲音。「我要,我要,我要!」聲音回答。如此反反復復,搞得亨德森幾乎崩潰。這個聲音只有渴望,卻沒有渴望的對象。

於是,為了搞明白自己心裡的這個聲音,為了擺脫煩惱的現實,亨德森決定前往非洲探險。這段冒險經歷,就是這本書第5章到最後第22章的內容。剛抵達非洲,亨德森興奮不已,不斷地感嘆:「多麼盎然的生機啊,我感覺自己會在這里交好運。」在非洲,他可不想做一個四處拍拍照的遊客,他想去最偏遠的、最好從來沒有外人去過的部落,還打算在非洲長住。在一個小鎮,他雇了一個當地人做翻譯,這個翻譯叫羅米拉尤,懂部落語言,也會說一點磕磕絆絆的英語,看上去十分寒酸,卻有著古代貴族的派頭。威武雄壯的亨德森帶著他瘦弱的翻譯,就像堂吉訶德帶著桑丘,一路輾轉,進入這片大陸。

第二部分

亨德森先後進入了兩個偏僻的非洲部落。

第一個部落叫阿納維。阿納維人以養牛為生,但他們並不吃牛,而是把牛當作親人。亨德森和羅米拉尤來到這個部落的時候,發現這里正遭旱災,許多牛都渴死了。這時,一個男人走過來向他行禮,還用英語跟他說話,亨德森很驚訝。原來,這個男人是部落的依特洛王子,他曾在東非的港口城市受過中等教育,也曾四處游歷。亨德森發現,部落里居然有一個蓄水池。為什麼明明有水,牛卻渴死了呢?王子告訴他,這是因為蓄水池被詛咒了,水池裡出現了一群青蛙,而這里的土著從沒見過青蛙。按照他們的觀念,絕對不能給牛喝這種裡面有動物的水,也絕對不可以驚動飲用水裡的動物。

按照部落歡迎陌生客人的習俗,依特洛王子向亨德森發出角力的挑戰。在角力中,亨德森憑借自己在部隊學會的格鬥技巧,打倒了這位部落中最強壯的人。亨德森覺得不好意思,但依特洛卻坦然接受了這次失敗,並熱情地款待了他,帶他去見年邁的女王。女王告訴亨德森,他身體里那個「我要,我要」的聲音,意思就是「我要活下去」。

聽了這句話,亨德森福至心靈,感到終於得到了救贖。陶醉在亢奮的激情中,他一心想要報答女王、王子和部落居民的恩情,他決定為阿納維人解決蓄水池的難題,給大家一個驚喜。

亨德森一早就單獨行動起來,他自信滿滿地把自己帶來的手槍彈葯製成了一枚炸彈,扔進了蓄水池。結果,青蛙是炸飛了,但整個水池的水也炸飛了,水一接觸地面,立刻就幹了。這座歷史比整個歐洲還要悠久的水池,就這樣灰飛煙滅了。在部落居民的震驚中,亨德森帶著羅米拉尤灰溜溜地離開了。

現代文明的智慧解決不了古老的草原文明的難題,站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亨德森,好心辦了壞事。他的「我要活下去」,變成了「我讓他們沒法活下去」,這個時候,所謂的心靈救贖自然成了一個笑話。

離開阿納維後,亨德森和羅米拉尤艱難跋涉了一個月,才到達了阿納維王子的朋友達甫國王的部落:瓦里里。

在進入瓦里里之前,羅米拉尤警告亨德森,這個部落的人可不像阿納維人那麼善良。果然,他們主僕二人一進入瓦里里就被俘虜了。兩個人被部落的「檢察官」關在籠子里一通審問,半夜,他們發現,籠子里還有一具剛剛死去的屍體,亨德森折騰了半夜,把死屍搬了出去,而天亮時他發現,屍體又被不知什麼人搬了回來。

這時,「檢察官」通知亨德森,可以去覲見國王了;同時,部落要舉辦一整天的祈雨儀式。走在路上,亨德森才看到,瓦里里部落真的不太善良,絞刑架上倒掛著許多被烈日曬乾的屍體,非常嚇人。達甫國王告訴亨德森,雖身為即將繼位的國王,他卻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有被反對勢力殺害的危險。

在祈雨儀式中,亨德森魁梧的身軀再一次派上了用場,他自告奮勇地搬動了一座所有大力士都搬不動的女神像,結果就成了瓦里里的「雨王」,有了一項職責:代表瓦里里人向上天求雨。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亨德森先是被剝光衣服扔進競技場,又被扔進池塘里,與野牛滾在一起,被一群祭司鞭打,還要被趕著一圈圈地繞城跑,一通折磨後,亨德森連叫苦的力氣都沒有了。就在這時,天上下起了特大暴雨。

「雨王」亨德森求雨成功,這拉進了他與即將繼位的國王達甫的距離,兩人成為了朋友。亨德森這才知道,達甫不但在非洲大城市上過中學,游歷過四方,還曾在歐洲受過高等教育,甚至差點拿下醫學博士學位。因為父親突然去世,他才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部落,准備繼承王位。按照瓦里里的規矩,達甫面臨著生死考驗:他必須到森林中獵取一頭獅子,才能繼位。這頭獅子被認為是剛剛死去的老國王的靈魂。受過西方文明訓練的達甫表面上服從這種原始的巫術思維,背地裡卻在抗爭。他在宮殿里養了一頭普通的獅子,研究它,馴化它,模仿它,以克服自己對獅子的恐懼。他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就能有朝一日捕獲代表老國王靈魂的那頭獅子。同時,部落中代表傳統文化的巫師等敵對勢力,總是逼迫達甫離開這頭「邪惡的壞獅子」,盡快去獵取「正確的獅子」。但達甫卻遲遲不行動,整天跟亨德森進行各種醫學和形而上學的探討。

達甫國王似乎精通現代知識和原始智慧,他信奉心靈的絕對自由和心靈控制肉體的理論,這些混雜著多種文化的煞有介事的理論,讓亨德森非常崇拜。他找尋人生意義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達甫身上。亨德森向達甫講述自己的困境,達甫告訴他,他在阿納維學到的「我要活下去」這個說法不錯,但這只是真理的開端,真正的問題是「我怎樣才能活下去」,是「如何面對死亡」。達甫命令亨德森整天模仿獅子,模仿它吼叫、跳躍、捕捉的動作,甚至把亨德森關進獅籠。經歷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與死亡的恐懼終日相伴的亨德森好像大徹大悟,把達甫奉為精神導師。

這段冒險終於進入了高潮。在巫師等人的逼迫下,達甫和亨德森終於開始聯手行動,去獵取老國王的靈魂,那頭正確的獅子。然而,達甫卻在捕獵的最後關頭落入獅口,死了。亨德森悲痛欲絕,他明白這是巫師等人設下的圈套,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殺死他,於是和羅米拉尤開始逃亡。同時,他也傷感地明白,達甫國王從一開始就看上了他強壯的體魄和容易相信別人的性格,從一開始就想利用他推翻這個部落的宗教,而他當上雨王,也是被設計的結果。不過,盡管如此,他還是把達甫當作他最好的朋友,感激他為自己的生命帶來的一切。

故事的結尾,亨德森與羅米拉尤告別,他把自己的吉普車,和所有隨身行李都送給了這位生死與共的朋友。亨德森帶著一隻象徵達甫國王靈魂的小獅子回到了文明世界。在逃迴文明世界的路上,在北極冰凍的大地上,他再次懷著激昂亢奮的心情,繞著飛機一圈圈奔跑,滿心期待著與自己的老婆孩子團聚,並向他們講述自己的冒險經歷。

亨德森在現實世界的冒險故事講完了。總的來說,故事主要圍繞亨德森這個具有異於常人的身體的形象展開。在美國,亨德森的身體是他最大的障礙,而在非洲,他的身體潛能被最大限度地激發,野性也最大限度地釋放。然而這種釋放,要麼具有摧毀性的效果,要麼被人利用,陷入圈套,這些理想與現實錯位的、充滿喜感的情節,讓《雨王亨德森》成為一個「身體喜劇」。

第三部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亨德森在精神領域的冒險。亨德森這樣一個外表上的粗人,心裡卻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對人生真諦的思考,而每當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諦、福至心靈時,都會立即遭遇現實層面的巨大打擊,這讓他看上去更加可笑。作為一個失敗的思想者,亨德森的精神冒險充滿了喜劇性,這種喜劇性是在與兩個部落首領的精神碰撞中完成的。我們著重看一下達甫國王與亨德森之間的碰撞。亨德森是一個從西方文明世界來原始文化中求醫問葯、希望用原始文化解決現代文明問題的人,而達甫是去西方世界求醫問葯後、回到原始文化中,希望用現代文明解決原始文明的問題的人。可以說,他們都把其他的文明當成自己所屬文明的良葯。在精神生活層面,他們是互為鏡像的兩個人。達甫國王在部落中非常孤獨,亨德森的出現讓他非常欣喜。原始思維和文明世界的現代精神在這里有了對話,但這種探討並沒有得出什麼有意義的答案。就在亨德森似乎找到生命真諦的時刻,達甫死了,剩下的路,亨德森只能自己走完。

對亨德森來說,達甫的死其實是一個禮物。它釋放了亨德森,讓亨德森失去了長住在非洲部落、繼續信奉和依賴精神導師的機會。在逐步認識了力量、勇氣、恐懼和死亡之後,亨德森心裡那個「我要,我要」的聲音停止了,他的精神歷險也完成了。他沒有放棄現代文明和家庭生活,皈依於原始文化或宗教,而是重新認識了自己,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世俗生活,並回歸到生活之中。「認識你自己」,這就是哲學的終極任務,也是現代人精神困境的真正解決之道,至於是去非洲冒險,還是在都市中、在日常生活中歷練,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看到索爾·貝婁對亨德森式冒險的深刻反諷。

那麼,亨德森最終找到答案了嗎?在他的自述中,他找到了。但索爾·貝婁沒有把這個小說寫成一個西方人去非洲尋找精神家園的俗套,它特別的一點就在於,亨德森不是直接將非洲的原始文化當作靈葯一口吞下的,他也不是在冒險過程中完成自己的精神升華的。相反,他的冒險處處失敗,他是在現實層面中所有行為都徹底失敗後,精神上才真正有所領悟的。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曾這樣評論亨德森,他說:「非洲是葯物,而亨德森是葯品製造者」。也就是說,亨德森不是非洲精神的被動接受者,他主動炮製出了屬於自己的葯。至於這葯能不能真的解決亨德森的困境,讀者也會做出自己的判斷:誰知道亨德森這次獲得的人生真諦是不是最後一次呢?誰知道他下一步又會遭遇什麼毀滅性的打擊呢?

第四部分

說完了亨德森在現實和精神中的冒險,現在我們不妨跳出故事,從隱喻和象徵層面上加深一下對亨德森的理解。

亨德森身材魁梧,在美國的豪宅中,他養豬,穿的也是豬皮皮鞋、豬皮皮衣,戴豬皮手套,背豬皮包,用豬皮錢夾。總而言之,他是「豬」的化身。像豬一樣,他生活在物質的富足中,卻總在吶喊著「我要,我要,我要」。

在非洲,亨德森經歷了一個從「豬」變成「獅子」的過程。國王要求亨德森模仿獅子,是因為預料到自己可能會死,想讓亨德森這個來自西方世界的白人雨王繼位,去與代表傳統的巫師等人對抗,改變自己的部落。他讓亨德森通過與獅子共處,模仿獅子的一舉一動,學會克服恐懼,直面死亡。在模仿獅子的過程中,亨德森終於懂得了自己在美國時常說的《聖經》里的那句話:「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他意識到,也許是因為自己養豬,所以靈魂沾染上了豬的特徵,而他真正應該和獅子在一起。就這樣,慢慢地,亨德森的靈魂沾染上了獅子的特徵。

豬是美國現代社會的象徵,意味著物質上的貪婪,和精神上的虛無。這種文明只是一味「想要」,卻不知要什麼,是一種指向虛無的慾望。而獅子是原始文明的象徵,意味著肉體上的野性,和精神上的力量。最後亨德森把國王的靈魂象徵,一頭小獅子帶回美國,隱喻著這個美國人將原始文明帶入西方文明。然而,這個結尾卻並不樂觀。我們不要忘了,亨德森帶回的獅子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將是一個巨大的麻煩,對現代文明來說,這頭獅子最後的歸宿,也許只能是被囚禁在動物園中,供遊客安全地觀看。

從文學史的角度看,像《雨王亨德森》這種講述在荒蠻之地冒險的小說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把冒險地當作純粹的野蠻之地,是西方人征服和馴化的對象,第二個階段是把冒險地當作烏托邦,那裡的人們掌握被現代文明遺忘的真理,第三個階段,就是破除了西方中心主義,也將原始文明祛魅的階段。貝婁創作《雨王亨德森》的時期,正是冒險類小說的第三階段。在他筆下,西方中心主義視角被打破了。西方世界不再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而是恰恰相反。亨德森這個人物身上凝聚著美國式的樂觀主義、魯莽和冒險精神,與其說他是個中年人,不如說他是個孩子。對於亨德森這個「孩子」,非洲是個從零開始的試煉場。這本書中,非洲也不再是非理性的、墮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也並非神秘的、智慧的、神聖的。與亨德森的預期相反,達甫國王並沒有向他推銷什麼非洲的古老智慧,而是用流利的英語向亨德森講解現代醫學、開普勒、居里夫人和亨利·詹姆斯的《心理學》。在這本書中,貝婁把關於兩種文明的刻板印象都顛覆掉、把它們的對立性都模糊掉了,他製造出文化的含混與雜糅,展現出了文化的混雜性。這在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是具有前瞻性的。

總結

好,最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本期的主要內容:

1、《雨王亨德森》是美國小說家索爾·貝婁的作品,它是作家有感於時代精神的產物。它講的是亨德森進行精神追尋的故事。

2、亨德森的冒險經歷主要在兩個部落中進行。在第一個部落,他明白了他的渴求是「我要活下去」。在第二個部落,他明白了「我要活下去」還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我怎樣才能活下去」,是「我該如何面對死亡」。

3、亨德森的形象經歷了從「豬」向「獅子」的轉化,經歷這種轉化,他認識了自己,成為了一個「人」。「豬」和「獅子」分別象徵著西方現代文明和野性的原始文明。但作家沒有簡單地把原始文明視為拯救西方文明的良葯。在小說中,兩種文明都渴望用對方醫治自己,但最後都失敗了。

4、《雨王亨德森》顛覆了冒險小說中荒蠻地的刻板印象,呈現了文化的混雜性。

『肆』 《老梁四大名著情商課》聽書筆記

Day001.智商與情商:哪個重,哪個輕?
吳用智商高,宋江情商高,吳用聽宋江的。
諸葛亮智商高,劉備情商高,劉備是諸葛亮的老闆。

Day005.楊修之死:越有能力越得認慫
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要夾著尾巴做人。
該低頭時候低頭,該認慫的時候認慫。

Day008.小心眼上司相處指南
雷區一:千萬不要顯得自己比領導能耐大。(楊修)
雷區二:不要搶領導的功勞。(朱可夫)
雷區三:說話要慎之又慎。(賈詡)
雷區四:萬不可替上司做主。(岳飛)
君臣之間有三個危險:
一、臣強主弱
二、功高震主
三、君臣猜疑

Day009.寶姐姐教你輕松化解尬聊
1.沉默迴避:對待他人的酸言酸語可以不用理會,尤其遇到那種生活各種不如意,負能量特重的人。
2.機智反擊:公眾場合可以適當順勢反擊,自我解嘲。這樣不會被人認為是能力不足。
3.幽默自嘲:位置放低,化解尷尬。讓大家覺得你在開玩笑。

Day010.孫悟空的玻璃心靠啥化解?
1.有耐心,循循善誘,能原諒錯誤。
2.信任,認同,鼓勵。
3.好的團隊,互相陪伴。

Day014.幫人這樣才完美
1.幫忙的時候,不擺譜,別差事,給機會。
2.不居高臨下,維護他人自尊。
3.不要帳,別總覺得人家欠你的。
4.盡量做得圓滿。(我覺得應該因人而異)

Day015.中年危機要做好預案
1.不要過早的進入舒適區,享受安逸。
2.不斷學習,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應對風險。
3.找途徑釋放壓力,向朋友傾訴。
4.家庭壓力大的時候,製造小驚喜改變家庭煩躁氛圍。
5.生活不要較真,鍛煉養生,愛惜身體。

Day031.怎麼出主意別人才肯聽
力微莫負重,言微莫勸人。
關系不對,級別不對,環境不對,對象不對。

Day035.不用拍馬屁也能搞定領導
1.比領導早想一步
2.替領導想細節
3.主動匯報
4.學會背鍋

Day039.父母大人咱們好好說話
1.孩子並不善於發現行動中的深沉愛意,卻關注大人的言語,語音最直白,也最淺顯。
2.弗洛伊德所說的那樣:「我們一生都在跟自己的童年打交道,都在補償童年的缺憾。」
3.如果父母不好好說話,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擇偶觀。
4.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出現感情缺失、感情創傷,長大之後,面對愛情,就容易處於一種「飢餓」狀態,缺乏分辨力,只想著自己唯一的需要和訴求:把內心的空洞填滿。
5.嚴父不一定能出孝子,嚴師不一定能出高徒。如果你不肯跟孩子好好說話,天長日久,物極必反。
6.態度可以堅決,但情緒要平和,語氣要婉轉。
7.同樣對孩子說的一句話,10%是語言,35%是表情,55%是情緒。家長的不同情緒狀態,說出來的效果千差萬別。

Day043.越沒本事越好面子
原因:
1.執念重。(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2.自戀情結嚴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擺脫辦法:
1.學會自嘲。
2.厚臉皮。
3.拿真本事去買尊嚴。

Day046.面對失敗學會悲觀
1.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去做,認真去做,萬一成功了呢!
2.做好失敗的准備,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對面失敗,不能變的沒臉沒皮,毫無所謂。一定要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爭取為下一次打好基礎。
總結:善敗者終勝。

Day048.借力比努力更靠譜
借力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
我們要敢借、能借、會借,善借。借出了一片新天地!
借力的好處:
1.借力使你能夠迅速達到預期的效果。
2.借力使你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阻力。
3.借力使你能用最短的時間解決燃眉之急。
怎麼借力?
1.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或目標是什麼;
2.要清楚自己當下的能力和資源的邊界;
3.面對問題,自己首先要做必要的努力,但努力之後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且僅憑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解決;
4.搞清楚自己應該向誰求助,並想辦法讓求助對象願意出借。

Day050.朋友相處的三不要
1.不要頻繁聯系。朋友不是個人專屬,不能隨叫隨到;
2.不要無話不談。朋友不是保險箱,沒有承擔保密的義務;
3.不要過度看重情分。朋友不是你的安慰劑,不能時刻幫你尋找心理平衡。

Day051.留個好印象
一、你要展現給別人一種自信和朝氣蓬勃的面貌。
二、你要有時間觀念。
三、你的言語和舉止要得體。
四、初次見面以微笑示人,不巴結,不討好。

Day053.小心眼也有大智慧
首先小心眼的人都很敏感,其次是想的事比較多好算計好鑽牛角尖。
小心眼的人要面對現實千萬不要裝大度。
小心眼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只要把這種敏感從對人轉移到對事上就是個很大的優點。

Day054.安慰人也是技術活
1.確認對方是否需要安慰
2.辨別要安慰還是協助
3.同理 同理 再同理
4.安慰的禁忌(不要輕易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要人比人;不要隨意附和;不要激化矛盾;)

Day055.怎樣熄滅心中的怒火
1.冷靜,沖突發生的時,最重要的事是保持冷靜。
2.辨明問題,試著指出問題的症結所在。
3.換位思考。
4.請求暫停。
5.向前看。

Day057.被人誤解了要冷靜
一、不較真,被人誤解了別當一回事。
二、別沖動。

Day059.誇人也不能隨便張嘴
1.誇人不能沒有誠意,應該落到具體個體,落到細微之處。
2.誇人要考慮是否符合被誇人的心情,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Day066.下級歡迎什麼樣的領導
1.能力強才能指揮下屬(有大局觀,有專業度,能解決問題)
2.相信自己的員工(相信自己的員工,看結果,盡量少關注過程)
3.給於獎勵(沒有什麼是工資解決不了的事情)

Day068.做個會罵人的領導
1.相比一個從不批評人的領導,一個會批評人的領導在給員工稱贊、鼓勵時,往往更能給員工更大的激勵感。
他們的稱贊,在員工心中反而會更珍貴、效果更大。這就是所謂的「落差善意」。
2.批評能讓部下對這份工作產生更大的認同感和積極性。
換言之,你鼓勵,他積極;你不鼓勵,他可能就變得不那麼積極。
所以,批評下屬是必要的。但是,批評人的重度和頻次,千萬要拿捏好分寸。
不能由著性子來,覺得自己是領導,想怎麼批評就怎麼批評,下屬都得聽著。造成的後果就是:說輕了不能觸及靈魂,說重了容易有抵觸情緒;不發脾氣下屬記不住,發脾氣下屬又以為領導只是在發泄。
領導應該怎樣批評下屬?領導批評人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原則:
一、責人先責己。
二、懲罰要明確。
三、輕話說重,重話說輕。

Day070.人生太順利並不是好事
1.福禍相依,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判斷。
2.認清自我,保持一個良好的的自我認知,如履薄冰。
3.學會控制情緒,姿態放低,保持謙虛的態度。約束行為,提高情商。
4.順境時主動跳出舒適區;逆境時保持樂觀積極。

Day073.為什麼別人總惹你生氣
愛生氣的人,是天生的性格嗎?不是。
性格,是人的思維方式。性格有問題,是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有問題。
愛生氣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我意識過剩,簡單說就是,總是把自己作為事情的中心來考慮。
如何控制生氣的情緒呢?
1.不要自我意識過剩,不要把自己作為事情的中心去考慮。
2.不要去改變別人,不要讓別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
3.真正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遇到難受的情況的時候,首先要想著改變自己。
4.改變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

Day074.如何駕馭有能力的刺頭下級
有能力的刺頭下級都有哪些典型特徵呢?
1.過度自信。
2.容易沖動。
那麼如何駕馭呢?
1.找個好搭檔。
2.樹立好對手,所謂制衡之道。
3.如果實在無法脫離刺頭的輔助,只能做出讓步,暗中培養嫡系跟可以頂替掉刺頭的員工。
4.如果刺頭軟硬不吃,為了大局,只能徹底鏟除。

Day075.別讓好心辦壞事
A1.幫別人忙,就從別人角度考慮,如果這個忙能幫,咱也願意幫,那麼就好好的盡力的誠心的幫一次忙。
A2.如果不能幫,那就乾脆拒絕!不用想太多。
A3.我覺得主動的忙還是少幫點,畢竟你的好意未必是他的願意。
B1.說話不要說得太盡。
B2.不要隨意評論別人。
B3.不要逢人都掏心窩子。

Day076.你沒那麼厲害,別騙自己
「與眾不同」是很多人的心理。自命不凡,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往往自負被現實打回原形。

Day077.如何面對和你有仇怨的人
內核:自身要強大,提高自己實力,段位。
1.反思自己,查找錯誤。
2.對方有錯,審時度勢,以直報怨。
3.通過自己的道德和能力,以德服人。
4.能力要強於對方。

Day082.求人不必矮三分

Day084.在職場面對豬一樣的隊友怎麼辦?
1.固執的笨蛋,不用同情他
2.不要把笨蛋放到重要的位置
3.面對優柔寡斷的領導,不要浪費自己的智慧精力,辭職。

Day085.避免成為背鍋俠
1.能躲就躲:先知先覺
2.躲不掉的就好好做:盡人事聽天命
3.留好證據,保護自己。

Day086.如何正確拍馬屁
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別人的缺點而忽略別人的優點及長處。
因此,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給予由衷的贊美,就成為辦公室難得的美德。
曾仕強說過:中國人要擅長製造馬屁味道,但是不能拍馬屁。

Day089.告密的小人怎麼對付
1.遠離心眼小的人
2.對待所有的人要低調做事
3.別當出頭鳥,在同事面前要謹言慎行
4.面對高密要冷靜,要進行反擊

Day092.摳門毀人生

Day094.領導給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利用拆屋效應應對領導
2.拒絕
3.推薦其他人選
4.提出完成任務的條件,比如:人力物力財力

Day095.如何培養嫡系
1.要恩威並施
2.領導有能力,有擔當,讓他人覺得自己可靠
3.以情服人,感化他人,打仗就是帶人心

Day097.管理自己的老闆
1.在職場上學會不懼怕權威
2.學會和領導多互動,多溝通
3.嘗試了解領導的痛點

099.如何提供有效關心
真正有效的關心是站在對方的角度。
不要強調自己是對的,用建議的方式,把話說藝術點。

Day100.下屬總給不了我滿意的結果怎麼辦?
1.如果是「總」,說明領導沒有「知人善任」
2.工作交代明白,保證下屬清楚的明白理解
3.培養下屬

Day103.如何最好中層領導
一、要聽懂上級的話。
二、會帶隊伍。
三、不斷提高個人協調組織能力。
四、要用於創新和實踐。

Day104.如何修煉厚臉皮
「臉皮厚」和「不要臉」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意思。
修煉「臉皮厚」是看得開,耐得住,望得遠,想得通,放得下。
1.不怕被拒絕,不怕被羞辱,甚至敢於自嘲
2.學會設立目標,學會隱忍,並且堅持到底
3.良謀在胸,主動出擊,牽著別人走
李嘉誠說過:創業者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
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
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Day106.如何才能勸服別人
我們彼此持有的觀點,看起來只是個觀點,但其實它像一棵大樹,根系非常復雜。一個觀點背後是一組人際關系、過往歷史、利益格局、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它的復雜程度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可能依靠辯論,使與自己生活經歷不同的人,更或是無知的人,改變他們的想法。這樣做都可能變得徒勞,甚至導致沖突。
想說服別人,不如試著做兩件事:
1.像企業家一樣,不靠辯論說服人,靠自己創造出來的產品,掙到的錢來說服人。
2.像科學家一樣,把目光盯向自己,提升自己的覺察力,感知周圍不符合自己認知范疇的事實。你怎麼知道錯的一定是對方?你要尋找一個顛覆自己的機會。
3.像非常好的朋友,親人一樣,理解對方的感受,立場。立場比口才重要的多。立場一致,才可能有和對方交心的可能性。
曾仕強教授說:我聽你說話,要先聽你是不是我和一個立場:
如果不是我的立場,說的對我也反對你;
如果是我的立場,恩~你是我的人,你說的不對,我會原諒你。

Day107.好好吵架
人與人交流5個不同層次:
1.純粹的打招呼:你好,hi
2.分享資訊:今天好熱啊
3.價值觀,講道理:天下的男人都是混蛋
4.情緒及感受:我實在好累
5.互相交換的秘密:准備要辭職,你准備要離婚
好好吵架de三個提醒:
1.好的吵架能和家人達成深層次的溝通
2.如果害怕吵架傷到別人,那麼這個傷害就會囤積在你心中傷害自己
3.哀莫大於心死
吵架方略:
A1.心平氣和
A2.注意詞措
A3.一次溝通解決不了的,就來兩次
B1.架可以亂吵,痛點不能亂戳(人身攻擊)
B2.不要沒事就把舊賬拿出來復習(翻舊賬)
B3.說分手從來都不是讓對方認錯的好方法
B4.不要冷戰(消極抵抗,不進行溝通)
C1.培養同理心(換位思考能力)
C2.學會傾聽(傾聽,便是解決對立情緒的重要手段)
C3.正確表達(言語是情感的出口)

Day108.好好治治拖延症
一、降低目標
二、拒絕受挫
三、學會承受
四、挑戰自己(長跑、極限運動)
五、核心:認識上的醒悟

Day109.職場中如何面對別人的欺負
一、樹立強勢形象
二、強大自我,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容侵犯
三、抓住別人的弱點,以此作為回擊
四、採取直接方式進行反擊

Day110.提高自己的逆商
一、認識自己,相信自己
二、向你的對手學習
三、在不確定中尋找生機:
1.以不變應萬變忽,忽略不確定性。
2.以實力換時間,降低不確定性。
3.培養洞察力,感知不確定性。
4.增加靈活性,適應不確定性。
5.尋找不對稱性,消除不確定性。

『伍』 小度和小愛哪個好哪個更智能

小愛同學從目前情況總體來說,相對好些。建議詳細看一下,文章末尾有購買建議。敲了這么多字,查了這么多資料,求點個贊

小米小愛同學(以下簡稱小愛音箱)音響價格從49元到599元,網路小度(以下簡稱小度)從79元到599元,兩個產商的音箱都有四個類型:便攜的,普通實用的,高音質和帶屏幕的版本,都是他們布局的優點。
首先,從外觀上看,小愛音箱各個型號都走潔凈簡約且高貴的外觀,非常適合靜悄悄的躺在家裡的某一個角落,做一個小擺設,用的時候又非常實用;小度走的是普通風格,設計相對來說比較隨意(還是挺不錯的),筆者認為,小度的黑色款適合擺在家中。
在硬體層面上,小愛音箱不帶屏有一個599元的HD版本,支持DSP動態補償,六個高靈敏度傳聲器組成的麥克風,有大口徑低音喇叭和雙被動無源輻射器,聲音渾厚,有彈性,更具穿透力,立體通透的聽感足以震撼每一根神經。其他的小愛音箱的喇叭也非常不錯;小度不帶屏有一個399元的版本,其喇叭特點是聲音大,音腔比299的小愛音箱Pro還小。小愛音箱和小度都可以進行智能家居的控制,小愛音箱有一個紅外遙控版(19年1月,149元)和小愛音響Pro(19年1月,299元),支持紅外遙控,一些普通非智能的家電,比如電視空調。
最重要的軟體層面上來了,其實不用說,小米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大的優勢了,為什麼?小米手機上搭載小愛同學,小米手錶上搭載小愛同學,小米電視搭載小愛同學,就連小米手環也搭載小愛同學……根據雙方公布的數據,小愛同學的日活量遠大於網路小度,每一天都在進行更為強有力的人工智慧的學習。網路為了開拓用戶數量,網路在推廣的時候則實施了多種策略,比如說和電商商家合作:在賣東西的時候附送小度音箱,的確,這在它增加用戶數量和減少學習成本來說是個好方法,但也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詬病"網路音箱的用戶很多都不是主觀,而是被動選擇的"。其次,小愛同學和微軟小冰有合作,一起開發人工智慧。不久前,小愛同學3.0版本正式發布,支持連續對話,增加了新的聲音(一個女聲,一個男聲),都非常親切自然,甚至有網友說不像是合成的。說到聲音,小度的聲音就……剛開始還好,越聽越不自然。
大家都說網路小度的優勢就是它本來就是一個搜索公司,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差不多就只有網路!!!小愛同學則和蜻蜓FM,得到,喜馬拉雅,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和網路(!!!)……有合作,也就是說,小愛音箱也有網路的服務的。
智能家居方面,小米正在開拓和美的,格力,海爾等知名電器廠商的合作(已經和奧克斯空調,飛利浦,歐普照明,歐瑞博等知名電器廠商合作),目前小米的智能家居在全球市場名列第一(已接入1.96億台智能設備*19年6月數據*),其控制自家的智能設備能力可想而知。而小度,控制小度智能電燈泡??!
在文章的最後,根據我對兩個品牌,各個產品的了解,推薦購買:「小愛智能音箱Pro」。其售價299,由音效公司DTS調音,HiFi晶元,750mL超大音腔容積,可以組合立體聲,支持紅外遙控傳統家電(比如電視換台),還有一個其他音箱沒有的功能就是,他可以外接一條音頻線,作為家裡的電視或者是電腦的外放音箱!剩下的就是一些普通的都有的功能:控制家居,聽音樂,聽新聞,聽書,查網路……這個音箱也是目前小愛音箱裡面最體面的一個。

『陸』 為什麼年輕人今天都不愛聽評書了

評書其實也有很多人在聽,只是不關注評書的人已經不聽了而已。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評書還存在,也有很多收音機頻道是有書評的,並且也有部分有聲小說,也是用評書的形式做的,同樣是有人聽的,並且有些做書評的網站流量還很高。所以說並不能說評書已經沒有,只是因為你沒有關注。

三,父輩把早教交給了「點讀機」。從古至今,孩子們都喜歡聽父輩講故事。但是現在這一代人的父輩,都在小時候就已經習慣了孤獨,因為父輩的忙,也因為父輩的懶,他們沒有聽故事的童年,所以對聽書其實不感冒。

總的來說,評書的喜歡與否是時代決定的,沒有了評書不代表評書的人就沒活路了,還是有得混的,得變通而已。

熱點內容
免費全本小說瀏覽器 發布:2025-07-01 12:03:42 瀏覽:872
言情帶娃小說 發布:2025-07-01 11:53:15 瀏覽:679
言情小說微虐知乎 發布:2025-07-01 11:46:09 瀏覽:652
重生香港商業排行小說 發布:2025-07-01 11:41:38 瀏覽:273
特種兵抗日有聲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01 11:41:30 瀏覽:368
子草母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01 11:40:50 瀏覽:967
好看的網路領主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1 11:24:49 瀏覽:458
中學生推薦小說 發布:2025-07-01 11:16:36 瀏覽:604
桔子免費言情小說集 發布:2025-07-01 11:09:42 瀏覽:332
小說超級村醫免費 發布:2025-07-01 10:51:59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