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開元盛世上部聽書
① 偶然《從貞觀之治之開元盛世之悲》,字里行間使我自睹
理想聖君:開明納諫的形象如此建立
普通大眾一直都有仰望的需要。所以,歷史和現實生活一樣,也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需要具備偶像氣質的皇帝。對此唐太宗似乎一直都表現得相當配合。在唐太宗認真求諫的鼓勵下,貞觀一朝君臣確曾一度形成了一種直言進諫、納諫之風。民部尚書裴矩佞於隋,也能大膽進諫力爭。司馬光就說:「裴矩佞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摘自《百家講壇》2009年10月(紅版),作者:諶旭彬,原題:《貞觀之治:一場形式主義的烏托邦》)
我行我素:納諫虛心傾聽 聽完不改還按自己意願做
據《貞觀政要》卷二記載:貞觀四年,唐太宗下詔修洛陽宮乾陽殿以備巡狩。給事中張玄素上書切諫,唐太宗雖然很不高興,卻沒有發作,而是下令「所有作役,宜即停之」。還借題發揮地說出「眾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諤諤」這句千古名言來。不過,《資治通鑒》卷193卻記載,說過這話的次年,剛剛修繕完九成宮,唐太宗就再次提出要修繕洛陽宮。這一次,民部尚書戴胄站出來反對太宗依然虛懷納諫,不僅表揚戴胄「忠直體國,知無不言」,還給他升了官。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太宗還是忍不住命竇璡修繕洛陽宮。諸如此類一面從諫如流、一面我行我素的事情,史書中還有不少零散的記載。 「虛心納諫」的唐太宗只是儒家士大夫們與唐太宗本人聯手炮製出的一塊「內聖外王」的「道德假象」。大臣們極力想要壓抑太宗的私慾,將他納入「內聖外王」的正確軌道,所以頻繁進諫。太宗則幾乎逢諫必納,對進諫者無不大加賞賜,但在行動上卻幾乎沒有什麼改觀:獎賞過諫臣之後,他想去游獵,仍然會去;想修築新的別宮,仍然會修。(摘自《百家講壇》2009年10月(紅版),作者:諶旭彬,原題:《貞觀之治:一場形式主義的烏托邦》)
納諫的秘密:形式主義表演塑造出一代聖君的形象
反觀貞觀年間的歷史,是不難發現李世民那些濃厚的表演痕跡的。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對自己日後留在史書中的形象是如此強烈地關注,以至於他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做出了刻意的修飾。他不止一次地通過與臣僚們對話的方式,極力塑造出自己生活簡朴、愛惜民力的光輝形象。貞觀時期的20多年裡,太宗確實接受了太多太多的進諫,然而接受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數的進諫最後並沒有得到有力的貫徹。當他在朝堂之上充分展示自己虛懷若谷的帝王風度,當他對犯顏直諫的寬容被史官們載入實錄之中後,很快他就忘記了諫言的具體內容。對太宗而言,重要的是接受進諫,而不是接受進諫的內容。意味深長的是,對儒家知識分子,尤其是文職官僚們而言,重要的也只是納諫,而不是執行納諫的內容,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個性平淡的天命的代表」。所以,在儒家政治理想中,唐太宗的全部意義,只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內聖外王」的烏托邦罷了。至於貞觀之治,剔除那些家給人足的「神化」,也只剩下一場完美的形式主義表演罷了。(摘自《百家講壇》2009年10月(紅版),作者:諶旭彬,原題:《貞觀之治:一場形式主義的烏托邦》)
② 小弟跪求百家講壇 目錄名單
《范蠡》、《方爾加講孔子》、《老子與百姓生活》、《戰國說客雙雄之蘇秦張儀》、《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呂不韋》、《李斯》、《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易中天漢代風雲人物》、《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群漢代風雲人物》、《漢代國策風雲》、《正說三國人物》、《易中天品天國》、
《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玄奘西遊記》、《杜甫的文化意義》、《唐高宗真相》、《武則天》、《太平公主》、
《李煜》、《正說包公》、《蘇軾》、《兩宋風雲》、《陸游》、《李清照》、
《大明第一謀臣劉伯閉納世溫》、《唐伯虎》、《明十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清十二疑案》、《正說多爾袞》、《正說鰲拜》、《正說吳三桂》、《康熙大帝》、《康熙陵寢》、《正說劉墉》、《正說和坤》、《正說紀曉嵐》、《周嶺解密曹雪芹》、《嘉慶陵寢》、《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嘉慶陵寢》、《道光與鴉片戰爭》、《道光陵寢》、《慈禧》、《慈禧陵寢》、《傳奇太後》、《李連英》、《胡雪岩的啟示》、
《錢茄慧鍾書系列》、《魯迅》、《梅蘭芳》、《程硯秋》、《抗日名將楊靖宇》、《楊子榮》、《解讀張愛玲》、《另類英雄李雲龍》、《二戰人物》、《軍旅作家王樹增講長征》、《焦裕祿》、《大變動中的中國》、《歷史人物的悲劇》
以上是中國歷史的,下面是外國史、發展史、文學的:
《探索宇宙》、《地球成長史》、《地域文化的形成》、《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謎》、《古代希臘》、《面對繆斯女轎肢神》、《生命的奧秘》、《文明的發動機-數字》、《文明駐足地》、《論爭象牙塔》、《傳承的神韻》、《王國維系列》、《社會的源動力-經濟》、《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論語感悟》、《於丹莊子心得》、《孟子的智慧》、《唐詩的故事》、《詩歌唐朝》、《品讀水滸傳》、《鮑鵬山新說水滸系列》、《范進中舉》、《解讀三字經》、《我讀經典》、《劉心武揭秘紅樓夢》、《新解紅樓夢》、《周思源也說秦可卿》、《紅樓夢里的配角》、《紅樓六家談》、《紅樓夢中的春節》、《馬瑞芳說聊齋》、《西廂記中的愛情》、《從悲到喜說西廂》、《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我心目中的陳嘉庚》、《千古中醫故事》、《金正昆談現代禮儀》、《老舍的文學地圖》、《吳建民盤點2004》、《大年初一說經典》、《百家講壇精彩小段》、《解讀中醫》、《鄭和下西洋600年祭》、《蜀地探秘系列》、《中國電影百年》、《鈐記中華》、《楹聯的故事》、《新解36計》、《傳奇紫砂壺》、《探秘中國漢字》、《中國四大愛情傳奇》、《華夏春秋志》、《孔慶東看金庸小說》、《引雅入俗張恨水》、《語言的方程》、《相識數學》、《馬未都說收藏系列》
《智商情商》、《心靈雞湯》、《當茶遇到咖啡》、《人的生與活》、《風雅百代存》、《杜甫的文化意義》、《愛的四重奏》、《身邊的禮儀》、《教育系列》、《冷眼看熱點》、《女人說話》、《物理的挑戰》、《建築不是房子》、《撼天之旅》、《昆蟲》、《海洋生靈》、《與健康手拉手》、《文學的個性》、《不停息的旋律》、《千古中醫故事》、《企業的方向盤-管理》、《千年少林》、《紅旗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