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舊約聽書

舊約聽書

發布時間: 2025-05-24 12:06:49

A. 冰心的故事

1、冰心讀書的故事。

冰心家塾啟蒙學習期間,已接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7歲即讀過《三國演義》、《水滸》等。與此同時,還讀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部叢書」,其中就有英國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塊肉餘生述》等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

在讀《塊肉餘生述》時,當可憐的大衛,從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飢餓交迫的時候,冰心一邊流淚,一邊扮著手裡母親給她當點心的小麵包,一塊一塊地往嘴裡塞,以證明並體會自己是幸福的!

2、父親教育冰心。

曾經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冰心隨父親在海邊散步,在沙灘,面對海面夕陽下的滿天紅霞,冰心要父親談談煙台的海。

這時,父親告訴小女兒: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多的是,比如威海衛、大連、青島,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國人佔領了,「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只有煙台是我們的!」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靈.

3、冰心克服病痛的故事。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腦血栓,後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筆。她說「生命從八十歲開始」。她當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空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接著又創作了《萬般皆上品……》《遠來的和尚》等佳作。

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讀者》外,連續創作了四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寫》《我的自傳》《關於男人》《伏櫪雜記》。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都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出現了一個壯麗的晚年景觀。

年近九旬時發表的《我請求》、《我感謝》、《給一個讀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誠、熱切的拳拳之心,說出真實的話語,顯示了她對祖國、對人民深沉的愛。

4、冰心與祖父的故事。

祖父謝鑾思見冰心很有出息,從心裡感到欣慰,但從不當面誇她。一天晚上,祖父對她講起了貧寒的家世。原來謝家先輩世居福建長樂橫嶺,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為災患所迫,來到福州學裁縫謀生。一年春節,曾祖父去收工錢,因不識字被人賴了帳,兩手空空地回家來。

正等米下鍋的曾祖母聞訊,一聲不吭,含淚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時,她正要在牆角的樹上自縊,曾祖父救下了她,倆人抱頭痛哭。他們在寒風中跪下對天立誓,將來如蒙天賜一個兒子,拚死拼活也要讓他讀書識字,好替父親記帳、要帳。他們一連生了五胎,才得了個兒子。

夫妻倆克勤克儉,終於讓謝鑾思成為謝家第一個讀書人,而四個女兒卻因家裡貧窮不能讀書。說到這里,祖父撫摸著小冰心的頭說:「你是我們謝家第一個正式上學讀書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讀啊!「小冰心張大眼睛,久久地望著祖父。那個夜晚,祖父那期盼的眼神,那語重心長的話語深深地烙進了她的心裡。

5、冰心與聖經

1913年,全家遷居北京。1914年秋,冰心考入基督教公理會開辦的貝滿女子中學。正是在這里,冰心系統地學習了《聖經》,而且《聖經》課和英文的成績是最好的。冰心回憶道:「我們的《聖經》課已從《舊約》讀到了《新約》,我從《福音》書里了解了耶穌基督這個『人』。

我看到一個窮苦木匠家庭的私生子,竟然能有那麼多信從他的人,而且因為宣傳『愛人如己』,而被殘酷地釘在十字架上,這個形象是可敬的。」此時冰心並沒有信仰,在她心目中,耶穌是人子不是神子。

(1)舊約聽書擴展閱讀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冰心 網路

B. 西方書籍的歷史演變是什麼樣子的過程

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主要載體,文明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書籍史構成的。追尋書籍的歷史,就是回顧人類自身進步的階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書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一種除去封面至少有49頁的非期刊的印刷出版物。」其實,書就是疊起來的寫滿文字的紙張。文字和紙張,構成了書籍的兩大要素。只有當紙取代石頭、骨頭、粘土或紙莎草,成為書寫的新載體時,書籍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的時代已經遠去,但古希臘和古羅馬給人類留下了永遠性的文明遺產,其載體仍然是書籍。同樣是書籍,給《聖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文藝復興時代手抄本中華麗的裝飾性字母,成就了書籍的古典形式。 在活字出現以前,書籍是高雅和有教養的代名詞,社會可以通過閱讀習慣而劃分,他們是在酒館或全家團圓時聽書的庶民,和與在書齋里靜靜閱讀的有教養者。 從羽毛筆到鉛字,從抄書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間的飛躍不只是技術性。印刷術發明後50年的1550年,歐洲圖書數量已超過900萬冊,而在手抄本時代大概僅有數萬冊。這些簡單的數字表明,印刷術及其迅速引起的爆炸性沖擊作用,也反映了社會對人造字體的大量需求,以及在此之前的手抄本文化的虛偽性。啟蒙時代最好銷售的書,當屬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的《網路全書》。狄德羅的《網路全書》是對知識的思辨的、徹底的、展望的總結之壯舉,是對所有已知的知識和經驗匯總,是「已有的進步之總結,未來的進步之保證」。 書籍在18到19世紀的西方世界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閱讀的狂熱」成為18世紀末精神世界的主流。不過,到19世紀中期,隨著大眾社會的興起和新媒體的出現,書籍已被看作是「舊媒介」,而書籍也迅速地開始了他的「消費品時代」。在電腦時代,電子書已開始商業化運作,電子書看上去就像一本普通書,只不過書頁是沒有任何字元的塑料。電子書前景廣闊,可以根據需要存諸或刪除大量的文章。 書籍從來不遠離政治,圖書審查制度伴隨著書籍的歷史,直到1644年彌爾頓出版《論出版的自由》,將「信仰告白的自由」提升到「言論的自由」。書籍雖然曾被當作排他性的宣傳、思想和宗教的載體,但面對信息無節制發展的今天,書籍仍將成為人文主義應對異化的防火牆。 :書籍是由文字和紙張構成的,書寫於紙張以前的文字,構成了書籍的史前史。文字的歷史綿延6000年,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地中海岸,從埃及的象形文字到黃河流域的甲骨文,文字的發明為書籍的產生提供了前提。然而那時候的文字書寫在泥板、石頭、骨頭或者草木之上,書籍的歷史還沒有真正開始。 2泥板上的文字 YY: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這是一種書寫在泥板上的文字,據說最初是為了神廟的書記員發明的,不過因為商人記賬的需要而廣為流傳。 文字的來源在大約二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創作的岩穴繪畫的意味很難為後人所知,舊石器時代的人為什麼選擇在最黑暗的魔穴深處進行他們的創作?這至今仍是一個謎。企圖揭開那些圖畫謎底的研究人員努力從神話和宗教範疇,從乞求狩獵成功,或者從古時人們希望通過留下生存蹤跡以逃脫死亡等方面尋找解釋。最初的文字只是一種輔助記憶的工具,由簡化的線條構成,用以模擬所指的物體。例如用牛頭的線條表示牛,在三角形內加一線表示女性陰部,意指女人。所有這些以線條構成的符號都是形象文字,每一個符號指稱一個特定物體。把幾個象形文字組合起來表達一個意思,這就形成了表意文字。例如在表示女人的符號旁邊添加一個代表山的符號,表示在山那邊俘獲的女人,意思是女奴。 楔形文字的發現,義大利人巴布洛的在1472年古波斯游歷時,曾在設拉子見到過一種奇怪的、從未見過的字體。這些文字出現在古老寺廟殘破不堪的牆壁上,都有三角形的尖頭,從外形看很像一個個釘子,也有點像木楔,看上去似乎是用指甲刻上去的。不過巴布洛並沒有對這些文字進行深入的研究。一百多年後,又有一個造訪設拉子的義大利人名叫瓦萊,他把這些廢墟上的字體抄了下來。接著,他又在今天的伊拉克發現了這種字體,全都刻在泥板上的。他斷定這是古代西亞人的文字。通過瓦萊,歐洲人第一次知道了這種楔形的文字。兩百年來,通過對美索不達米亞長解的考古發掘,以及語言學家對泥版文獻的深入研究,人們終於成功的譯讀了這些奇怪的文字,這就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發明的,後來阿卡德人繼承和改造的了這種獨特的文字體系,接著巴比倫和亞述人也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並將這種文字傳播到西亞各地。 書寫在泥板上蘇美爾人大約於公元前4000年創造了圖畫文字,起初是用刻在石頭上的圖畫符號來表示人的身體各部位、植物、動物、自然現象,或接觸到的工具、武器等。這種圖畫文字經過發展,改用削尖的小木棍或蘆乾等在柔軟的泥板上壓寫,筆畫成楔形,這就是楔形文字,也有人叫為釘頭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的文字進一步完善。泥板曬干或烘乾後,就成了可以保存的泥板文書。目前已發現這樣的泥板文書25萬多塊。蘇美爾的孩子們往往在河邊去上寫字課,第一課就是學慣用河岸的泥土做成寫字的平面。當然,只有特權階層家庭的兒童才有機會學習寫字的藝術。書寫技術壟斷在僧侶等組織嚴密的少數人集團手中,他們是僧侶和抄寫員,是蘇美爾文明的支柱。 傳播與使用楔形文字最初用來記錄契約、合同書、財產清單、公文、法律條文等,這是神廟的書記員的技藝,但不久就被商人作為記賬的手段,在社會上流行開來。隨著貿易的往來,楔形文字很快傳播到周邊國家,為西亞各國採用,並促進了腓尼基字母的形成。祭祀歌曲、占卜文書和文學作品也通過楔形文字保存下來。古代蘇美爾人創作了人類的第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敘述一位「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太陽巨人的傳奇經歷。今天人們發掘到了這部史詩的文字殘片,其中講到赫克力的苦役,還提到一場大洪水,近似於《舊約•創世紀》的故事。蘇美爾人的發明開啟了人類文字的歷史。 ZL: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的地方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地方」。以前一直以為這一地區的文明是巴比倫和亞述人創造的,但現在人們知道,最早創造兩河流域文明的不是巴比倫人或者是亞述人,而是更早的蘇美爾人。蘇美爾人在公元前經4500年時就活動在兩河流域,公元前26世紀,蘇美爾人已經學會使用戰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戰車。這是一種四輪戰車,木質結構,無輪輻,車廂呈長方形,前部稍隆起。戰車往往駕四匹馬或毛驢,由馭者駕車,佩帶斧子的戰士作戰,坐著或站著在車上沖入敵陣作戰,是古代蘇美爾人展現其體魄和力量的最佳途徑 羅賽達石碑 而且在歷史上湮沒已久,直到拿坡侖的軍隊重新發現羅賽達石碑,而商坡良重新破譯了這些文字。 拿破崙入侵埃及 1798年,拿破崙計劃入侵埃及,在他的計劃中,他不僅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還需要一些科學家,去發現和研究古老的埃及文明。這年春季的一天,一場科學家會議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大廳舉行,這時,拿破崙將軍突然現身。這時的拿破崙被法國人民視為法蘭西的英雄,在法蘭西學院大廳,拿破崙與法國的科學文化精英們侃侃而談,而拿破崙手裡拿著一本尼布爾寫的《阿拉伯之行》,並不時敲打著《阿拉伯之行》的封面,提醒科學文化精英們到海外去發現奇跡。這年的五月,拿破崙率領他的龐大艦隊向埃及進發了,跟隨他的不僅有三百餘艘戰艦和四萬餘人的遠征軍隊,還有來自法蘭西科學院的二百多位科學家和學者,包括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東方學家、畫家、詩人、文學家和各種技術人員。來到埃及這片被太陽烤焦的土地上,拿破崙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前,面對著幾千年前的神秘文物,拿破崙突然遠征軍說:「士兵們!4000年的歷史在蔑視你們!」 羅賽達石碑 拿破崙大舉揮兵入侵埃及的軍事行動雖以落敗收場,法國士兵卻在埃及尼羅河河口的羅賽達鎮附近挖掘戰壕時,發現了一塊刻有埃及聖書字的石碑,這塊石碑因此被稱為「羅賽達石碑」。碑文從上到下,分別用三種文字即碑銘體文字、人民體文字和希臘文(科普特文字)記錄了同樣的內容。當時的學者們以為,他們找到了象形符號的鑰匙,只要拿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一下,象形符的謎就完全解開了。當時的學者埃及文是用圖案構成的,每個圖案和一個希臘文對應,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碑文傳到歐洲後,刺激無數學者爭相投入破解象形文的研究。當石碑出土,每位學者都相信解讀古埃及文的日子近在眼前,學者們藉助於希臘文開始嘗試譯讀埃及的碑銘體文字和人民體文字,並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破解埃及象形文變成了一場爾虞我詐的競賽,各種詭譎國際政治因素作祟,學術競技變得竇疑叢生。 商坡良 這樣,古埃及文的千古之謎拖到二十年後由商博良解開。1822年商博良沖到法蘭西學院找哥哥,邊跑邊揮舞手上紙張叫著:「我找到了!」隨即昏厥倒地,五天後才勉強恢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法國著名學者商坡良最後成功地譯讀了埃及的文字,使得一個湮沒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現展示在世人面前,為現代埃及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商坡良發現有許多象形符號,外面圍著一個長方形的框,和希臘文對照起來,這個框中間的就是PTOLMEES這個詞,這是古代一個埃及皇帝的名稱。這樣,方框中的象形圖案與希臘文對照起來了。不過這只是孤證,並沒有得到證時。幸運的是,這時菲雷島上又發現了一塊古代石碑,也寫著希臘文和埃及文對照的內容。對照的結果完全證實了商坡良的推測,原來方框中的每個圖案並不是一個字,而只是一個字母,整個方框的符號拼起來才成一個字,從這兩個方框中商坡良就認出了十個埃及文字母,他們是P、T、O、L、M、E、C、D、A、R。商博良無疑是個天才,20歲前已嫻熟多國語文,並且編纂眾多辭典圖錄。但是,由於贊賞共和政治理念和過於直率的言詞,天才的一生跌跌撞撞。使得他不斷樹敵且屢遭打壓,直到晚年才抱病深入埃及抄寫銘文壁畫,然而回到法國後他突然中風倒下。 關聯 古埃及的文字記錄非常豐富,僅文學作品就有道德箴言、歌頌諸神和國王的贊美詩、歷史傳奇、冒險故事、情歌、英雄史詩和寓言等各種體裁。最負盛名的文字作品是一部宗教儀式典籍――《死者之書》。這本書卷使用紙莎草紙、皮革或亞麻布製成、飾以美麗花邊。書中詳細描繪了再生的各個階段,其中一個階段就是稱量靈魂,死者的心臟被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置象徵公正與誠實的「馬特羽毛」,兩者必須保持平衡。在公元前13世紀的第19王朝,《死者之書》作為永生之旅必備品,隨死者入墓。在葬禮上,僧侶須誦讀此書。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2:16 回復 4、創頡造字 古埃及的文字隨著古埃及文明的覆滅而成為死文字,其它象形文字似乎也難逃如此命運,除了中國的甲骨文。傳說由黃帝的史官倉頡發明的漢字,最初書寫於龜甲和骨頭上,顯然他們是用來占卜的。此外印度也發現了古文字,不過至今無人識別,是一種死文字。 占卜的結果 殷商時期,國王遇有重要事情,都要佔卜,方法是在龜甲或獸骨上占鑿許多凹槽,用火燒灼,使凹槽裂開成紋路。紋路直橫粗細不同,巫師將不同的紋路解釋成「吉兆」或「凶兆」,據此決定國家政策。占卜和辦理的結果刻記在甲骨上,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就是甲骨文。 倉頡造字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大約有4500個單字,目前已認識其中的1/3。甲骨文的基本詞彙、基本語法、基本字形結構與後來的漢字大致相同。這套文字系統經過整理後一直沿用至今,基本上沒有變化。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傳說。傳說,生活於約公元前26世紀的黃帝和他的史官倉頡,仰觀天文,俯察萬類,從鳥獸足跡中獲得靈感,發明了文字。 漢字的審美價值 甲骨文也是由象形文字,但很早就脫離圖像式描摹而形式化了。形聲字是中國文字的主要特色,由一個表義的形符和一個表音的聲符構成。如「龍」是一種神話動物,與「土」組合起來,就是代表田土的「壟」,「土」是形符,表示與土地有關,而「龍」是聲符,「壟」的發是與「龍」是完全一樣的。同樣發音的還有「籠」,不過形符是「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漢字必須寫在一個方框內,筆畫的排列和組合應該井然有序,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本身就是藝術品或裝飾品。在中國畫中,書法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的漢字至今仍在使用,西方人稱之為方塊字,象形的特徵仍然十分明顯,真可謂源遠流長。 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也叫鍾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鍾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鍾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的內容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和甲骨文相比更加變化多樣和豐富了。金文基本上屬於籀篆體,這些文字在漢武帝時就已被發現,當時有人將在汾陽發掘出的一尊鼎送進宮中,漢武帝還因此將年號定為元鼎(前116)。以後金文又陸續有所發現,宋代文人歐陽修、趙明誠都對金文作過研究和記載。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就很具有代表性,其銘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最長者。從書法的角度講,銘文的字體結構嚴整,瘦勁流暢,行止得當,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銘、《散氏盤》銘也是金文書法中的上乘之作。 「龍骨」 甲骨文的發現十分偶然。1899年,北京城中一位朝廷官員王懿榮對古文字頗有研究。在一味被稱為「龍骨」的中葯里,王懿榮發現小碎骨片上有刻痕,他認為這是一種無人知曉的古文字,並開始收集。他收集的就是甲集文。1903年,後來以一部小說著名的劉鶚,拓印了《鐵雲藏龜》,是最早的甲骨文拓片。後來甲骨文在安陽殷墟考古發掘中大量被發掘,最大的收獲是1936年夏天發掘的第127號坑,得甲骨文17000多片。到目前為止,已發掘的有文字的甲骨超過了10萬片。 關聯 公元前2300—1750的哈拉巴文化時期,印度出現了一種主要刻在皂石、赤陶、象牙和銅製成的印章與護符上的印章文字,這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字。已經出土印章文字的遺物多達2500件,其中有1750枚印章。印章文字的文字元號約500多個,常見的基本符號是22個,有許多符號是象形的,如畫有神祗和動物,其中有三面神獸像、水牛、雄鹿、大象等。印章文字的用途可能與商業活動有關,例如用作商品的商標或製造者的印章;印章也可能是一種權力的象徵,比如用印章來敬神,或用作避邪。印章文字的數量雖然不多,內容也沒有解讀出來,但它們屬於文字的性質卻是無人懷疑的。 作者:galax 回復日期:2007-7-13 8:43:39 回復 3、「魔鬼的謊言與迷信」 瑪雅人也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文字同樣還沒有被破譯,這不稀奇。神奇的是,瑪雅人將文字寫在紙上,而且裝訂成冊,與標準的書籍沒有區別。 瑪雅文化 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人部落被西班牙人征服,此前的瑪雅文化大致可以分為前古典時期(約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古典時期(公元317-889年)和後古典時期(889-1697年)三個時期,被譽為美洲印第安文化搖籃的瑪雅文化,地域覆蓋共約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包括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的尤卡坦半島、瓜地馬拉的提卡、宏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瓦薩克通、以及貝里斯和薩爾瓦多部分地區。瑪雅人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精通建築、雕刻和繪畫藝術,在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瑪雅人大概在公元前後開始修建城邦,到公元300-900年時,瑪雅人創建了大小一百多個城邦,每個城邦的建築都十分宏假,內部都有完善的組織,人口眾多,這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鼎盛時期。 瑪雅文字 公元前後,瑪雅人也創造了象形文字。瑪雅文字有字元800多個,分為意符、音符和定符三種,由復雜的圖形和符號組成,約有詞彙3萬多個。瑪雅文字大多刻寫在石柱上,或木頭、玉石和貝殼上。此外,瑪雅人還發明了筆和紙,筆是用毛發製成的,紙是用當地的一種無花果樹皮製作而成的。16世紀以後,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殖民主義者把他們看不懂的瑪雅書籍視作「魔鬼的謊言與迷信」,他們燒毀書籍,屠殺祭司。這樣,到了17世紀,瑪雅文就成了無人認識的死文字。古代瑪雅文獻現在僅存三部殘缺不全的寫本,分別藏於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圖書館。數百年來中美洲叢林中的瑪雅文化遺址陸續發現,石碑、祭壇、建築物的牆壁和各種器物上存有大量比寫本更早的銘文,是極為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通過近百年的努力,瑪雅文獻的破譯進展仍然緩慢,800多個字元已讀懂了近1/10,但大部分文字元尚未破譯。 最古老的書 就現代的常識而言,書常常指一件印刷品。然而書的界限是模糊的,手稿書或者手稿,甚至成卷的文字,也常常被稱為書,其實形式完全不同於手冊書。從廣義上講,書指一個文本。但這個定義太廣泛了,意味著文字任何文字記載都是書籍,無論載體是骨頭還是石頭還是泥板。從形式上講,書是指成冊的寫有文字的紙張。從這種意義上講,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出現在瑪雅文明中。瑪雅人早就學會造紙,他們的造紙方法是:首先將樹皮搗碎,形成紙漿,然而還加入膠液,把有膠的紙漿壓平曬干後,就形成了硬紙板。只要在這些硬紙板上塗抹石灰,將灰面擦拭平滑光亮,這樣造紙的工藝就完成了。將這樣的幾十頁或者更多的硬紙板折疊,就成為一個厚厚的冊子,這就是瑪雅人奇特的書。瑪雅文字也是象形文字,需要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才能閱讀,而平滑的硬紙板更加昂貴,因此書籍十分珍貴,只有祭司、國王和貴族階層才會閱讀到這樣的書籍。這些書籍都是由會書寫的神廟祭司記錄的,他們可能是唯一學會了書籍的群體。瑪雅人的書籍主要記載了他們的歷法和禮儀活動,此外還有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預言等,甚至出現了敘事詩和劇本等文學作品。瑪雅人的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紙製成的書籍,這個事實到最近才為人所知,從而書寫了書籍史的獨特的一章。可惜,瑪雅書的歷史沒有未來,和瑪雅文化一樣被人為毀滅了。 關聯 公元前1500年,瑪雅人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學會了農業生產,從此進入了定居時代。玉米和甘薯是瑪雅人最主要的食物,這些農作物是他們最早採用原始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培植的。瑪雅人還學會了飼養火雞、狗和密蜂的技術,用龍舌蘭纖維和木棉織布,制陶技術也已經發展到彩陶階段。瑪雅人也進行物物交換的貿易活動,可可豆常常成為通用的貨幣。宗教在瑪雅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瑪雅人將廟宇修建在巨大的錐形祭壇上,舉行盛大祭祀活動,這些蔚為壯觀的祭壇看上去很像埃及的金字塔,供奉在瑪雅金字塔上的犧牲品包括食品、飾品,有時候則是活人。

C. 蒲松齡寫過什麼詩有惋惜沙嗎

浣溪沙

蒲松齡
舊向長堤纜畫橈,
秋來秋色倍蕭蕭,
空垂煙雨拂橫橋.
斜倚西風無限恨,
懶將憔悴舞纖腰,
離思別緒一條條.

《聊齋詩集》 水面亭 論心話舊一樽前,風送荷香媚遠天。
酒遇劉伶醒亦醉,月逢庾亮過不圓。
雄談欲碎珊瑚樹,小酌堪凌玳瑁筵。
聞說聖朝新右武,好投文筆去籌邊。 《聊齋詩集》 卧萬仞芙蓉齋,聽棋客爭道萬仞芙蓉紫翠間,雕牆斜傍曲廊彎。
近欄朱榭新栽竹,當戶白雲舊對山。
棋局醉逢猧子亂,酒人喧罷鶴聲閑。
清閨莫復還爭道,恐褪柔荑玉指環。《聊齋詩集》 早雪,與兒孫*(上竹下芻)酒瀹腐大雪紛紛落,掩簾四壁寒。出門深沒履,入舍急彈冠。
人稠爐益暖,飲劇酒忘酸。喜得家人聚,人生此樂難。早起雪飛揚,擁衾懶下床。呼兒自釃酒,瀹腐佐傳觴。
榻上三行盡,階前半尺強。須知名教樂,不必在膏粱。《聊齋詩集》 夜飲再賦蹇驢乘興到君家,秋菊登盆列似麻。雅集喜傾聖人酒,塵容慚對隱逸花。
夜深風定香初劇,綠暗枝稠葉亦嘉。此物侑觴堪一石,何須錦帳按紅牙?三十年前我所歡,相逢相對一開顏。猶存傲骨欺霜雪,羞散柔芳較麝蘭。
雅業久從愁里廢,好花忽自霧中看。放懷盡飲三蕉葉,酒醒床頭香夢殘。堂中花滿酒盈觴,妙遣花香入酒香。祥發慶雲紛五色,秋余冷艷殿群芳。
酬三生願通宵飲,博一夕歡半歲忙。不似別花近脂粉,輒教詞客比紅妝。《聊齋詩集》 歲暮與友人小酌北風吹雪冷如刀,坐對寒窗感二毛。
但有儒生三尺喙,羞逢世俗片言褒。
菟裘未辦身行老,樽酒將空飲不豪。
豐草年年如鹿卧,故人相見慰蓬蒿。《聊齋詩集》 拙詩蒙畢振叔見和,依韻答之瑟瑟秋窗動晚風,玉壺擊缺劍光紅。
飄零蹤跡寒山外,落拓襟懷暮雨中。
國士由來如健鶻,弋人空自羨飛鴻。
與君共看吳州錦,花樣年年更不同。《聊齋詩集》 挽畢公權才人聲望壓何劉,遽去修文白玉樓。文字論交如一日,溪山回首竟千秋。
魂能填海終遺恨,土到成花亦含愁。未至東皋先涕淚,於今不敢過西州!謫仙已自壓塵寰,江上騎鯨去不還。眼看邱原埋白骨,人余魂魄戀青山。
風流頓逐寒灰盡,名壽由來造物慳。他日應聞湖海客,相逢猶在五城間。高台東望一凄然,秋樹籠籠倍可憐。方冀玉堂垂大業,徒勞白發哭新阡!
酒壚再對河山渺,燕子重來舍宇遷。舊日登臨攜手地,長溪惟見水濺濺。人生速老苦如蠶,漫賦招魂望斗南。三月父亡猶未殯,七旬祖在復何堪!
年年宿莽惟高冢,事事成家倚少男。痴絕南溪金線柳,長條依舊拂寒潭。生將玉樹委荊榛,海內誰能步後塵?百緒俱勞肩重荷,小成寧足結終身!
死原宇宙難堪事,君自國家可惜人。薤露一歌山色黯,燕齊名士盡沾巾!星河搖動夜黃昏,刻燭懷人素緒繁。山上孤碑新涕淚,石頭冷月舊精魂。
直將風雅淪千古,豈止蕭條在一門!幸有庭階諸玉樹,父書留得故香存。每逢雅集倍思君,議論豐標都不群。抽盡文思真似繭,遺來墨氣欲成雲。
空花幻夢三生約,荒草斜陽六尺墳。鎩羽東歸人不見,一聲鄰笛淚紛紛!仙人跨鶴白雲鄉,劍履雖遙姓字芳。淪落只應悲老大,窮通元不系存亡。
枯蓬密掩麒麟冢,濕土長埋翰墨香。君已成名我尚賤,未知生死更誰強! 《聊齋詩集》 贈酒人白墮聲名滿貝邱,青簾遙動異香浮。
訂成良友三年約,銷盡英雄萬古愁。
海蠡新雕鸚鵡殘,芙蓉初典鷫鶥裘。
仙人爛醉壚頭卧,天子傳呼不上舟。《聊齋詩集》 再到濟南喜箬兒入泮再到稷門菊盡霜,風催荷梗凍銀塘。
短檠照影人聞漏,曉被偎寒客戀床。
少飲幸無多酒債,大男喜已得臣狂。
英雄賺老真長策,又是浮生半月忙。《聊齋詩集》 贈醫生盧鶴友斗室垂簾近酒壚,刀圭一下患全蘇。
蘇仙故井猶存楚,秦國良醫舊姓盧。
廡下何妨高寄跡? 髯僮且喜近行沽。
年年長抱維摩病,欲問倉公治得無?《聊齋詩集》 送別張明府箬—首衡茅三載浹恩光,忽悵迢遙去路長。
別駕豈堪容驥足?要津應復兒龍驤。
春溪碧草傷南浦,班馬紅亭系夕陽。
只恐文章能妒命,忍教陸氏一庄荒!《聊齋詩集》 送王清遠廣文茌平蘊藉張公子,詩輕萬戶侯。笑談皆磊落,裘馬盡風流。
世本通宮譜,家寧借暇修?聊因一葦渡,直到鳳凰樓。釋褐初懸帳,岩岩此道尊。金貂司馬胄,弦誦魯連村。
公子風流遠,名山大業存。重邱均化雨,桃李在公門。《聊齋詩集》 逃暑石隱園繞屋濃陰萬樹蟬,水雲浮動芰荷天。兩餐如客飢投肆,初漏無聲靜入禪。
石丈猶堪文字友,薇花定結喜歡緣。雨余簾外松風冷,竟到匡床攪夜眠。午漏沉沉日影遲,遮欄草樹綠橫披。小山搢笏如人拙,瘦竹無心類我痴。
瀹茗爐燒風落果,落花蹊放旅生葵。池亭住久渾相識,小苦奔波未忍移。《聊齋詩集》 贈王如水處士真高曠,苔深徑久封。一庭惟竹樹,四壁少芙蓉。
但得尊常滿,何愁室屢空? 寂然免交謫,無事不從容。《聊齋詩集》 壽學師曲文若除日不盡樽前意,聊傾葵藿情。觴中余壽酒,猶足賀新正。
笑噱皆風雅,居官似水清。願將作人意,早去福蒼生!《聊齋詩集》 袁子續、孫湘芷重陽見招,不果往,賦此寄之日日憑高望翠微,壯心相看十年違。
飄零客邸梧桐落,雨雪梁園鴻雁稀。
每遇看花懷故舊,遂緣沽酒典春衣。
良辰辜負茱萸約,獨上高樓坐晚暉。榻上趺跏理舊痾,新來道念欲成魔。
夕陽野壑歸雲少,曉雨石床落葉多。
三徑蓬蒿貧處士,一囊皮骨病維摩。
多君插菊猶相憶,翹首雲山奈若何?《聊齋詩集》 贈惠公弟燕子初歸落絮輕,青山不盡塞鴻聲。
雨來危閣風吹袖,月下荒台雪滿城。
只以清貧疏世務,每緣憂患見交情。
可憐芳草年年綠,同向天涯寄此生!《聊齋詩集》 哀兩稚孫零仃過歲涕沾裳,又見嬌嬰瘞北邙。
曉發鍾鳴漏已盡,生前業重老難償。
桑榆厄似黃楊閏,夢覺翻憐蕉鹿長。
人貴己知不如賤,又從遭際悟存亡。《聊齋詩集》 除夕忽然臘盡又春陽,寒暑徒催鬢發霜。
經過歲除七十夕,猶余渾醉九千場。
鶯花亦逐人情變,日月空隨世俗忙。
一事無成身已老,欲持杯酒勸飛光。《聊齋詩集》 大雨大雨連朝禾欲秀,喜從錢鎛策農勛。
無邊秋氣翻簾入,不斷檐聲徹夜聞。
黑益如磐愁始劇,為之以瓦漏方殷。
祈晴急似前朝雨,頻上高台望夕曛。《聊齋詩集》 白雪樓湖上春殘草色深,騷壇舊跡快登臨。
垂楊庭榭長煙雨,近水樓台自古今。
風定時看花自落,雅亡猶有夢相尋。
往來冠蓋豪游地,俯仰當年思不禁。勝地猶傳白雪樓,五陵花馬系橋頭。
柳中高閣全南向,檻外長河盡北流。
並占才名推七士,獨開詩派在千秋。
拚將李杜悲涼調,盡付鍾譚日夜咻。院落開門背鵲華,重重山色野雲遮。
風過碧水樓台動,日射鵰欄樹影斜。
當代詩名推大雅,千秋絕調靜淫哇。
齊門才子空遺跡,此日登臨興轉賒。《聊齋詩集》 般河般河淺碧映沙清,蘆荻蕭騷雁鶩鳴。
細柳常依官路發,夕陽多向亂流明。
來從遠樹仍穿郭,去作長溪更繞城。
村舍開門全近水,誰家修竹傍牆生?《聊齋詩集》 抱病懷宗玉侄苔草盈階菊徑斜,蕉含新綠上輕紗。
禪機每向窮中悟,離緒多因病後賒。
日傍松窗伏舊枕,欲從金匱辨疑蛇。
獨坐空庭看夕照,大風歸去落槐花。《聊齋詩集》 九日同邱行素兄弟登豹山東西翠嶂列煙鬟,百里風雲指顧間。
解戀窮愁惟白發,猶堪告語但青山。
酒如庄列增人放,海樣乾坤任我閑。
知己相逢無好景,茱萸相對一開顏。青女初臨樹色枯,遊人逸興滿歸途。
牢騷喜赴高陽約,醉渴欣逢便了沽。
危磴石多苔密綉,冷秋山半草橫鋪。
可知此日登高樂,插得黃花過酒壚。《聊齋詩集》 贈友人李希梅羨君城市作山林,世味蕭然靜不侵。
高士猶從廡下寄,落花多向徑中深。
自隨二仲登堂日,已訂百年戴笠心。
孤調同憐干世拙,客窗對酒一開襟。《聊齋詩集》 題唐太史借鴿樓仙庄澗壑便樵漁,水繞園林樹繞廬。
為愛溪山思舊業,代將蟲鳥卜新居。
室拚連棟惟容膝,生有餘錢但買書。
還羨明河晴照里,樓台日日對清虛。
借鴿樓頭引翠微,秋雲晚樹兩依依。
城違二里紅塵隔,花發重陽綠葉肥。
得意林泉時載酒,適情魚鳥盡忘機。
飛奴猶認常歸路,復傍司徒繞臂飛。《聊齋詩集》 重遊青雲寺深山春日客重來,塵世衣冠動鳥猜。
過嶺尚愁僧舍遠,入林方見寺門開。
花無覓處香盈谷,樹不知名翠作堆。
景物依然人半異,一回登眺一徘徊。《聊齋詩集》 明水阻雨橫流浩島接蒼冥,白鳥紅蓮綴遠汀。
急雨來時村舍黑,垂楊深處酒旗青。
寧堪鴻雁隨秋至?況是芭蕉向晚聽!
四十年來人似舊,可憐險阻已全經! 《聊齋詩集》 次韻載酒堂倡和之什,寄郢社諸同人花滿園林水滿塘,暮城返照亂流光。
草隨意綠如招隱,柳傍溪生不作行。
幾曲町畦黃葉路,數聲雞犬白雲庄。
移情最是清秋夜,深樹無人月一方。數里山村間曲塘,長河隱隱接天光。
醉吟白雪詩千首,笑坐金鞍人一行。
落日豐林成鳥市,空城流水繞魚庄。
風流太傅東山卧,區畫蒼生自有方。主人逸興廣栽花,小結茆亭傍水涯。
窺舍無人頻看竹,向鄰乞火自烹茶。
參差柳榭王孫路,彷彿桃源處士家。
苦憶當年行樂處,名流千古重韶華。半畝芳塘芰亦花,山林清興浩無涯。
踏青伴去魚窺沼,載妓人來鸚喚茶。
細竹當窗添個個,垂楊流水自家家。
何當再續十年約,蠟屐從君採石華。《聊齋詩集》 開觴遙酬古逸民石隱園中石色斑,白雲盡日鎖花關。
疏欄傍水群峰繞,芳草迴廊小徑彎。
借種竹書時自錄,嫌妨月樹手親刪。
武陵天地非塵境,不必巢由更買山。
《聊齋詩集》 石隱園山光繞屋樹陰濃,爽氣蕭森類早冬。
綠竹不因春雨瘦,海棠如為晚妝慵。
池牽紫荇絲盈尺,石綉蒼苔翠萬重。
惆悵當年高卧意,憑臨澗壑仰芳蹤。紅點疏籬綠滿園,武陵邱壑漢時村。
春風入檻花魂冷,午晝開窗樹色昏。
書舍藤蘿常抱壁,山亭虎豹日當門。
蕭蕭松竹盈三徑,石上陰濃坐不溫。《聊齋詩集》 四十忽然四十歲,人間半世人。
貧因荒益累,愁與病相循。
坐愛青山好,忽看白發新。
不堪復對鏡,顧影欲沾巾!《聊齋詩集》 病中抱病經三月,鶯花日日辜。
惟知親葯餌,無復念妻孥。
骨瘦心彌瘁,想痴夢亦愚。
若能身強健,端不羨蓬壺。《聊齋詩集》 謝王聖符畫判皂紗斜並兩肩高,碧眼奴兒插佩刀。
豈果夢中吞二鬼? 遂煩頰上益三毛。
窺人魑魅爭燈火,瞰室須眉動笏袍。
粘壁應能除五累,昌黎只覺送窮勞。《聊齋詩集》 答汪令公見招仙令仙才總不群,衢歌巷舞自紛紛。
花村亂濕黃梅雨,鳧舄長飛綺蓋雲。
小語未能分上座,短髯聊足備參軍。
會當侍從籃輿後,把酒青山細論文。疲驢日日孝河濱,行李蕭條撲面塵。
持戒應非求後福,拈珠元只懺前身。
豈同彈鋏三千士? 聊附處囊十九人。
偃蹇自拚人不伍,忽逢青眼涕沾巾!桃李滿城花亂開,河陽仙令手親栽。
冀群一顧遂無馬,燕市千金更築台。
倘逐紫鱗藏壑去,擬隨黃雀報珠來。
更愁澤雁流離盡,濡煦猶煩濟世才。年年落魄抱煙霞,回首平時意轉差。
倘有一人能相骨,何妨四海更無家?
儒冠未達狂生刺,呵叱恐遭醉尉加。
蹤跡迂疏應勿怪,生平曾不到公衙。青衫白帢久飄零,羞把文章占盛名。
敢請築台先郭隗? 漫勞懸榻待徐生。
春窗螢火分官燭,文社雞壇續舊盟。
殘卷猶堪消歲月,窮愁何足累虞卿!《聊齋詩集》 夜坐短榻凝寒客思清,時聞里落短長更。
松陰破碎秋光漏,髭影婆娑短燭明。
文字逢時悲老大,曉床欹枕笑平生。
年年落拓成何事,攬鏡忽看白發盈。
《聊齋詩集》 齋中曉夢初回日影紅,梅花香透畫簾中。
一庭竹樹山家富,半榻縹緗處士窮。
官厭疏狂名始貴,俗無賞鑒句方工。
力排傲骨為媚眉,要仿當年亡是公。
《聊齋詩集》 萊蕪范邑侯太公道德文章日日聞,傾風遙祝意欣欣。
義田尚足追文正,廟器真堪繼史雲。
階上芝蘭方競秀,庭中羔雁欲成群。
從來厚積流光遠,今對高賢我亦雲。《聊齋詩集》 辛巳冬,聞歷友自湖北歸,懷以二律風雨懷人晚尤劇,可堪長在別離中!
十年老友晨星散,百歲韶華逆旅同。
歷盡艱難消壯節,凋殘鬢發感秋蓬。
何時一話南遊快,共放寒燈徹夜紅?幾載長離短發蒼,懷人猶憶舊時狂。
年銷驢背紅塵里,醉卧壚頭少婦旁。
世上獨醒惟二老,市中歌泣欲相將。
邇來衰憊慚君甚,游興蕭條久已忘。《聊齋詩集》 稷門客邸年年作客芰菱鄉,又是初秋送晚涼。
露帶新寒花落緩,風催急雨燕歸忙。
淺沙叢蓼紅堆岸,野水浮荷綠滿塘。
意氣平生消半盡,惟余白發與天長。《聊齋詩集》 九日贈王憲侯蠟屐行穿落葉堆,攀緣石磴上高台。
白雲滿地群羊卧,衰草連天野菊開。
一點青中人共坐,十年望處客初來。
主人曳下南山路,爛醉華堂踏月回。《聊齋詩集》 題安去巧偕老園蒜發蕭蕭白映簪,羨君玉樹已成林。
煙霞聊復耽詩酒,妻子猶堪作鶴琴。
名教身隨黃卷老,高眠人在碧山深。
鹿門蹤跡今何在?豐草白雲更可尋。柳線叢叢帶早霞,日長婢子煮新茶。
青山入室人聯座,白發連床月上紗。
花徑兒孫圍笑語,石亭棋酒話桑麻。
門前春色明如錦,知在桃源第幾家?《聊齋詩集》 載酒堂遙和唐太史韻錦水仙舟蹴浪花,龍門咫尺似天涯。
霞觴共泛蘭亭酒,石鼎新烹穀雨茶。
曾向三生聯舊約,喜從累世續通家。
無緣得預習池飲,枯守寒窗愧物華。閑向石床掃落花,閉門書卷舊生涯。
屋樑殘月三更夢,枕簟清風七碗茶。
浪跡浮生空蠟屐,良宵沉醉不知家。
平明蕭索聞疏雨,悔向風塵老歲華。《聊齋詩集》 水月寺禪林幽寂遠塵氛,荷芰叢叢暑氣熏。
急雨敲殘鷗鷺夢,落花浮動水波雲。
旗亭燈火當窗見,蘆荻秋聲入夜聞。
老衲五更翻貝葉,曇花魔女散繽紛。《聊齋詩集》 同沈燕及飲園中公子名園景物芳,兩人把酒話滄桑。
叢叢綠樹含生霧,面面青山補缺牆。
細柳才眠鶯喚舞,春花欲嫁鳥催妝。
從來飲少先成醉,又感知音發舊狂。《聊齋詩集》 閏月朔日,青雲寺訪李希梅諸峰委折碧層層,春日林泉物色增。
山靜桃花幽入骨,谷深溪柳淡如僧。
崩崖蒼翠雲霞滿,禪院荒涼鬼物憑。
遙憶故人邱壑里,半窗風雨夜挑燈。《聊齋詩集》 王八垓過訪玉案無緣寄所思,一朝握手喜翻悲。
樽開風雨挑燈夜,人似池塘入夢時。
不合世攖流俗怒,無他腸恃故人知。
別來歲月曾多少?話到生平事每遺。《聊齋詩集》 同安邱李文貽泛大明湖北極台臨北斗懸,兩人把手意愴然。
片帆無恙湖山雨,一棹忽沖荷芰煙。
常卧齊雲彈白帢,欲吟楚些問青天。
揮髯共灑陵陽淚,此日相看最可憐!百年義氣滿蓬蒿,此日登臨首重搔。
秋恨欲隨湖水漲,壯心常憑鵲山高。
鬼狐事業屑他輩,屈宋文章自我曹。
知已相逢新最樂,芒鞋蹤跡遍林皋。《聊齋詩集》 古歷亭歷亭湖水繞高城,勝地新開爽氣生。
曉岸煙消孤殿出,夕陽霞照遠波明。
誰知白雪清風渺,猶待青蓮舊譜興。
萬事盛衰俱前數,百年佳跡兩遷更。勝會題詩遍野塘,才華欲與月爭光。
荷能留客香盈座,柳不禁風煙數行。
荒草乍開松菊徑,明霞多照水雲庄。
籃輿載酒游蓮社,遙羨德星聚一方。剪剪波聲出小塘,山城樓閣漾寒光。
溪流恨不深千尺,籬竹喜添翠幾行。
青杖人分荷葉座,白羊車系蓼花庄。
角巾自有東山樂,何必鏡湖水一方?《聊齋詩集》 小飲新*(上竹下芻)綠蟻不曾賒,笑語鬨堂興轉嘉。
衰亦憐人惟柳色,冷尤沁骨但梅花。
卷長燭短更難盡,酒暖杯深月易斜。
此樂不知老將至,何須金帳按紅牙?《聊齋詩集》 斗室落成,從兒輩顏之面壁居茅屋如拳近舍東,曉窗深閉綠雲中。
庭無隙地栽秋菊,道界長籬種晚菘。
板戶開時天欲盡,荻簾啟處路初窮。
顏為面壁佳名好,只恐蒲團日日空。斗室顏作面壁居,一床兩幾地無余。
頻煨榾拙雲窟似,半架衡茅繭室如。
搦管兒曹呈近藝,塗鴉童子著新書。
幾時能買田百畝? 及爾科頭棲舊廬。西風颯沓雁行天,燈火寒窗客未眠。
成佛慚輸靈運後,著鞭應在祖生先。
事經錯誤遲方悔,志在功名苦始捐。
試過金城看楊柳,於今老大已堪憐!短垣新築更牽蘿,略計青錢費兩娑。
橘大圍棋容四叟,簾開破繭出雙蛾。
青林高插斜陽斷,南牖朝寒爽氣多。
面壁佳名無虛負,鶯花回首易蹉跎。《聊齋詩集》 贈畢子韋仲五首廿載金蘭道義熏,青燈好月我同君。
寒爐撥火塵生案,懶性攤書亂似雲。
暫到苦貧家易棄,久交垂老意難分。
年年援止情無限,只恐別時不忍雲。馬頭三尺軟紅塵,東去西來道路頻。
早徑山高嵐似雨,淺灘風過水生鱗。
居齋信有家庭樂,同食久如毛里親。
生徒抱子皆如許,猶當童蒙提耳嗔。宵宵燈火共黃昏,十八年來類弟昆。
博士乘車依鄂杜,馮驩彈鋏老平原。
疏狂剩有葵心在,肺腑曾無芥蒂存。
高館時逢卯酒醉,錯將弟子作兒孫。寒窗相對幾何辰? 握手驚看白發均。
每憶少年如隔世,偶談往昔易沾巾。
梁鴻垂老因人熱,鮑叔深交念我貧。
他日移家冠蓋里,擬將殘息傍門人。凝寒不雪晝常陰,百感中來自不禁。
愁趁衰情添白發,貧緣痴緒夢黃金。
半窗照影梅花月,數載連床夜雨心。
落木蕭蕭冬又暮,一堂燈火兩情深。
《聊齋詩集》 奉贈沈惠庵謝家公子正芳春,文字清標最絕倫。
片幅已佔黃閣貴,前身應是玉堂人。
卷如釋去蓬心起,首一回時雪刺新。
人世功名須及熱,早摶健翮出風塵。
《聊齋詩集》 贈新城郎邑城桓台政績欲冠軍,大尹香名入耳聞。
詞賦自應推國士,循良真不愧神君!
遙看特詔來三殿,漸展雙鳧近五雲。
此日蒼生尤有望,早從黃閣奏奇勛。《聊齋詩集》 卜士高蹤晉廡下,系馬滿長檐。
有客時沽酒,得錢即下簾。
聊為朝市隱,姑代蓍龜占。
揮塵開精義,稷門聲價添。《聊齋詩集》 苦雨盡日瀟瀟深閉門,蕭條旅邸暗黃昏。
弱泥濺轡行人度,驟雨平價潦水渾。
白畫(晝)長衾書引睡,青窗短燭酒盈尊。
同人隔絕登臨廢,滴滴檐聲欲斷魂。《聊齋詩集》 抄書成,適家送故袍至,作此寄諸兒滿院霜風日影寒,朝來薄飲意闌珊。
衣煩愛惜身為用,書到集成夢始安。
生苦文章為障孽,老於橘柚識甘酸。
兒童應念貧中福,坐對蓬窗受亦難。《聊齋詩集》 齋中風月由人不禁探,年來更與世情甘。
逢花沽酒貧方悋,撥悶翻書老益貪。
稍有歸時如社燕,輒眠飽後似春蠶。
暮年蕭索無佳緒,騷業擬將付小男。《聊齋詩集》 懷李希梅即寄故里迢迢遠問疏,又逢長至歲將除。
苔衣戀水青袗似,草色經霜白發如。
癯骨不應厭粱肉,酸丁只合老樵漁。
壯懷倘有同游興,一路看山並蹇驢。
弱冠初逢兩意驕,相看短發各蕭蕭。
少拋書卷分陰擲,老淡功名客氣消。
攪緒朔風雁成陣,銷魂秋色柳垂條。
多君老健凌蒼鶻,期在青雲志不搖。
《聊齋詩集》 聊齋聊齋野叟近城居,歸日東籬自把鋤。
枯蠹只應書卷老,空囊不合斗升余。
青鞵白蛤雙蓬鬢,春樹秋花一草廬。
衰朽登臨仍不廢,山南山北更騎驢。《聊齋詩集》 又代門人畢世泊烏衣年少白羊車,才比瑤環氣似霞。
驥足風雲開道路,筆床煙雨散天花。
子安賦出人爭誦,育長行來影亦嘉。
咫尺扶搖北溟近,重看棨戟列君家。珂里白眉壓弟昆,長才英妙最無倫,
芳蘭竟體泉珠涌,異錦成花玉露繁。
入載真為朗陵子,興門應是太邱孫。
翩翩絕世佳公子,名滿三齊少未婚。許史金貂冠大邦,神童又復繼煙幢,
芹花初應高門瑞,文陣已教舊宿降。
崔氏後生稱第一,慈明國士更無雙。
羨君紅日清齋里,卧聽書聲到曉窗。翩翩公子入宮牆,共道先人世澤長。
小試才名冠鄒魯,少年文字老風霜。
讀書寧羨黃金屋? 跨竹行登白玉堂。
應是鳳凰池上客,看君珥筆賦長楊。

熱點內容
經典的都市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24 16:29:53 瀏覽:324
完本免費小說閱讀 發布:2025-05-24 16:06:12 瀏覽:168
和系統相愛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24 15:54:26 瀏覽:17
鄭靈犀庄景臣小說免費閱讀32章 發布:2025-05-24 15:53:40 瀏覽:390
聽書網連續 發布:2025-05-24 15:52:19 瀏覽:494
末日變身小說排行 發布:2025-05-24 15:32:30 瀏覽:254
好看的渣男悔改小說 發布:2025-05-24 15:30:51 瀏覽:376
全球首富小說在線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24 15:30:12 瀏覽:302
林強韓雪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24 15:20:04 瀏覽:577
男是1的訓奴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5-24 15:19:21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