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秋小說全文閱讀
① 沁園春長沙意思解釋 沁園春長沙全文
沁園春長沙意思解釋解釋
在深秋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鷹在廣闊的天空飛,魚在清澈的水裡游,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遊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還記得嗎?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
《沁園春長沙》原文沁園春·長沙
作者: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注釋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後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說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南的海洋山,長1752里,向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過長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說是湘江北去。
萬山:指湘江西岸嶽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峰。
層林盡染: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
漫江:滿江。漫:滿,遍。
舸(gě):大船。這里泛指船隻。
爭流:爭著行駛。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裡游。擊,搏擊。這里形容飛得矯健有力。翔,本指鳥盤旋飛翔,這里形容魚游得輕快自由。
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萬類: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悵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悵: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引發激昂慷慨的心緒。寥廓(liáo kuò):廣遠空闊,這里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蒼茫:曠遠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沒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悵」)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
攜來:挽,牽。來,語氣詞,無實義。
百侶:很多的伴侶。侶,這里指同學(也指戰友)。
崢嶸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本指山的高峻,此處意謂不平凡、不尋常。稠:多。
恰:適逢,正趕上。
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風華:風采,才華。茂:豐滿茂盛。
書生意氣:書生:讀書人,這里指青年學生。意氣:意態氣概。
揮斥方遒(qiú):揮斥,奔放。遒,強勁有力。方:正。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評論國家大事,用文字來抨擊丑惡的現象,贊揚美好的事物。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指點,評論。江山,指國家。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
糞土當年萬戶侯:意思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作動詞用,視如糞土。萬戶侯,漢代設置的最高一級侯爵,食邑萬戶,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此借指大軍閥,大官僚。萬戶,指侯爵封地內的戶口,要向受封者繳納租稅,服勞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遏(è):阻止。
飛舟:如飛之舟,言其迅速。
《沁園春長沙》賞析上闋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託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這一問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了他的博大胸懷,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
全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表現了詞人和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於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沁園春長沙》創作背景《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其時,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
《沁園春長沙》作者介紹毛澤東,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沖(今湖南省韶山市)人,其主要作品有《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詩詞》。
② 沁園春·長沙原文及譯文全文是什麼
qìn 沁 yuán 園 chūn 春 ?chánɡ 長 shā 沙
dú 獨 lì 立 hán 寒 qiū 秋 ,
xiānɡ 湘 jiānɡ 江 běi 北 qù 去 ,
jú 橘 zǐ 子 zhōu 洲 tóu 頭 。
kàn 看 wàn 萬 shān 山 hónɡ 紅 biàn 遍 ,
cénɡ 層 lín 林 jìn 盡 rǎn 染 ;
màn 漫 jiānɡ 江 bì 碧 tòu 透 ,
bǎi 百 ɡě 舸 zhēnɡ 爭 liú 流 。
yīnɡ 鷹 jī 擊 chánɡ 長 kōnɡ 空 ,
yú 魚 xiánɡ 翔 qiǎn 淺 dǐ 底 ,
wàn 萬 lèi 類 shuānɡ霜 tiān 天 jìnɡ 競 zì 自 yóu 由 。
chànɡ 悵 liáo 寥 kuò 廓 ,
wèn 問 cānɡ 蒼 mánɡ 茫 dà 大 dì 地 ,
shuí 誰 zhǔ 主 chén 沉 fú 浮 ?
xié 攜 lái 來 bǎi 百 lǚ 侶 cénɡ 曾 yóu 游 ,
yì 憶 wǎnɡ 往 xī 昔 zhēnɡ 崢 rónɡ 嶸 suì 歲 yuè 月 chóu 稠 。
qià 恰 tónɡ 同 xué 學 shào 少 nián 年 ,
fēnɡ 風 huá 華 zhènɡ 正 mào 茂 ;
shū 書 shēnɡ 生 yì 意 qì 氣 ,
huī 揮 chì 斥 fānɡ 方 qiú 遒 。
zhǐ 指 diǎn 點 jiānɡ 江 shān 山 ,
jī 激 yánɡ 揚 wén 文 zì 字 ,
fèn 糞 tǔ 土 dānɡ 當 nián 年 wàn 萬 hù 戶 hóu 侯 。
cénɡ 曾 jì 記 fǒu 否 ,
dào 到 zhōnɡ 中 liú 流 jī 擊 shuǐ 水 ,
lànɡ 浪 è 遏 fēi 飛 zhōu 舟 ?
(2)沁園秋小說全文閱讀擴展閱讀:
詞句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後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本詞選自《毛澤東詩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說是寒秋。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南的海洋山,長1752里,向東北流貫湖南省東部,經過長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說是湘江北去。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陸洲,是長沙城西湘江中一個狹長小島,西面靠近嶽麓山。南北長約11里,東西最寬處約一里。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中所謂長島,指此。自唐代以來,就是游覽勝地。
萬山:指湘江西岸嶽麓山和附近許多山峰。
層林盡染: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盡染:此處化用王實甫《西廂記》中「曉來誰染霜林醉」句意。
漫江:滿江。漫:滿,遍。
舸(gě):大船。這里泛指船隻。
爭流:爭著行駛。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魚在清澈的水裡游。擊,搏擊。這里形容飛得矯健有力。翔,本指鳥盤旋飛翔,這里形容魚游得輕快自由。
萬類霜天競自由: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萬類:指一切生物。霜天: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悵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悵: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引發激昂慷慨的心緒。寥廓(liáo kuò):廣遠空闊,這里用來描寫宇宙之大。
蒼茫:曠遠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沒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由上文的俯看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悵」)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
攜來:挽,牽。來,語氣詞,無實義。
百侶:很多的伴侶。侶,這里指同學(也指戰友)。
崢嶸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本指山的高峻,此處意謂不平凡、不尋常。稠:多。
恰:適逢,正趕上。
同學少年:毛澤東於1913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范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風華:風采,才華。茂:豐滿茂盛。
書生意氣:書生:讀書人,這里指青年學生。意氣:意態氣概。
揮斥方遒(qiú):揮斥,奔放。《莊子·田子方》:「揮斥八極」。郭象註:「揮斥,猶縱放也。」遒,強勁有力。方:正。揮斥方遒,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評論國家大事,用文字來抨擊丑惡的現象,贊揚美好的事物。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指點,評論。江山,指國家。激揚,激濁揚清,抨擊惡濁的,褒揚清明的。
糞土當年萬戶侯:意思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作動詞用,視如糞土。萬戶侯,漢代設置的最高一級侯爵,食邑萬戶,享有萬戶農民的賦稅。此借指大軍閥,大官僚。萬戶,指侯爵封地內的戶口,要向受封者繳納租稅,服勞役。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擊水:作者自註:「擊水:游泳。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擊楫」典故。這里指游泳。
遏(è):阻止。
飛舟:如飛之舟,言其迅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沁園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