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聽書
㈠ 上班族如何安排時間才能每天都早起、讀書、跑步、冥想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分清先後順序,輕重緩急之後,還是可以實現的。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要擠總是會有的。工作生活學習都不耽誤,一起加油吧!
㈡ 自律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嗎如何做到自律
松下幸之助說過“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
什麼是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它也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
我想不知道自律的人應該很少吧,很多人之所以到現在也五一事無成的原因就是他無法做到自律。
很多事情很多理想目標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結果半途而廢,又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認知突圍》中有句話說:所有的懶惰、放縱、自製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越自律,認知能力越強,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一個人的自律中,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
自律的人並不是沒有七情六慾,他反而也會像大家一樣有貪婪,有想要放鬆,更多是他能夠懂得更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剋制自己所有的壞習慣,並且持之以恆地向著自己的理想目標前進。
和他們相處總能給人一種愉悅的感覺,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覺得孤獨,但是成長的路上並沒有孤單。
因為有同樣的人在和他們一起進步。
不要否定自己的實力,你和別人的差距只差一個自律。
等你像他一樣堅持的時候,你也會有所收獲。
有些人總是看到了別人站在台上光芒四射的時候,就忽略了他們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殊不知在你每一句“明天做,放鬆一天沒事。”都在把你帶入退步的深淵。
從現在開始堅持自律,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㈢ 行住坐卧都是禪一一聽書筆記
整理筆記 :
當一個人緊張時,消耗能量最大,還有跟人生氣,你會覺得一天都很疲憊,這是因為情緒直接影響了身體。
而當大腦進入禪定狀態或者坐禪時,能坐在那安安靜靜的做韻律呼吸時,大腦則會分泌一種血清素,當血清素增加,你會有一種清醒的感覺,心情也會非常愉快,這就是保持正念的好處。
正念的奇跡一書就是讓你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時刻保持正念。因所有痛苦都只會成為一種感受,和喜悅一樣也是一種感受,你只要照顧自己的感受,用心關照它,因感受都只是身體的一部分而已。
正念的奇跡教我們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就會心平氣和。與之相反,沒有保持正念,我們則會被痛苦折磨,被心事煩擾,被情緒左右而痛苦。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活的心安喜樂,並願意為此學習。
生活當中最是無常,當無常突然襲來,你會發現自己永遠無法做好充分准備,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鍛煉自己面對痛苦的能力,包括求而不得的苦,愛而不能的苦,與人分離的苦等能力。
而人類佛性當中最大的敵人是魔,這個魔實際上是無知,無知才是人類最大的障礙,人生中產生的憤怒,痛苦,戰爭,憎恨等都是因無知的遮蔽。 寫這本書的作者一行禪師,他研究的便是與憎恨無知作斗爭的事。
那什麼是正念,例如洗碗,怎樣才算正確的洗碗,正念就是教我們在做洗碗這件事時就應該是洗碗,是對正在洗碗的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決照到自己的存在。
我 們要專注於洗碗這件事,並不為了洗碗而洗碗,那樣洗碗會使我們沒有活在當下,你就像行屍走肉一樣完成一件事,你在這件事上就是缺憾無感的,如果你一邊洗碗一邊急著想去看電視,那麼你便是痛苦的。當你用正念洗碗,用手和心感受碗從油膩到光潔,洗得乾乾凈凈,放一邊,你會發現原來洗碗並沒有那麼痛苦,而是一種享受,找回內心的寧靜,你會發現這就是我們的人生,你也在享受此刻的人生。
古人雲做 學問之道,便是將放逐在外的心找回來,身心合一,身心亦如 。王陽明說到知行要合一,就是你的心念和行動要一致,在行時,你的念頭在不在。如你做一件事情時心亂七八糟或根本沒有感覺在做,那麼你就沒有知行合一,你便感到是痛苦的。
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也就不懂得喝茶,當然也不懂得吃飯,不懂得生活和人生。
古往今來,吃飯的人很少能顯而知味者,很難體會吃的味道,只是走過場,人生就是這樣一點點被流掉。尤其被激怒時,被一些煩心事所煩擾時便整個人都不好了, 當我們不懂得生活的時候,總的來說,每天的生活就像應付差事被我們一一滑過,就像沒有生活過 。活在當下就像吃橘子,把含在嘴裡的一瓣瓣橘子細細品味,當專注的吃橘子的每一瓣時,才叫真正會吃橘子,懂得吃的當下,懂得享受。
很多人在飛機延誤時就會喪失正念,情緒暴躁,要去找服務台鬧,明知沒結果,但覺得只有發泄了才公平,鬧的人其實自身也痛苦,這就是被自我掌控了。 佛教認為所有痛苦最根本的痛苦是執著於不存在的自我,自我是虛幻的東西,因不斷執著,好像變成真的東西一般。
憑什麼我要受這樣的苦,這句話使你的憤怒情緒會達到巔峰,是我們認為自己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的想法讓自己異常痛苦,別人飛機延誤會安慰他沒事的,輪到自己就不行受不了, 那麼你為什麼不能被這樣對待,是因自我佔了上風,我應該和別人不一樣,應該受到特別照顧。 所以當發生自我膨脹,你的正念難以保持時,深呼吸,體會著自己靜坐在一旁喝茶,看書,或者閉目養神,體會自己的呼吸和感受,你就會關照此刻正在憤怒的自己,這時憤怒的感覺就會降低。
正念便是對當下的生活保有覺知, 專注工作,時刻警覺清醒,保持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隨機應變, 時刻在痛苦來臨時告訴自己此刻正是修煉時,你會發現生活會輕松很多 ,也會發現生活的時時刻刻都是修行的機會,而不是只有禪修時。
就如在路上,無論是林蔭大道還是烈日下,身心和一的走路,而不是只有身體在走路,心卻掛在別的地方。對陽光,花草,流水保持覺知,每時每刻保持覺知,當你與行走合為一體時,你才能保持正念。而真正的修煉就是在大地上行走,感受一草一木帶來的美的感受,感受慢生活你會發現周圍美的存在。
而更大的奇跡是你的呼吸,吸進一口氣,呼出一口氣,那都是奇跡,像變魔術般,當你發現你還活著的時候,是幸運感恩的事。
西藏行僧說道,修行最難的是 在家,你會心裡牽掛的事太多,這個要管,那個要管,保持正念會比較困難。
具體保持正念的方法是有覺知的呼吸,深吸一口氣,知道自己在入吸,深呼一口氣,知道自己在出吸,入吸時間長時知道自己入吸時間長,入吸短時知道自己入吸時間短,出吸時間短知道出吸短。對自己完全保持覺知狀態,坐在這里身體什麼感覺,舒不舒服等,當你把心念放自己身上時,你會發現生活美好了許多。
數吸法 :吸氣在心裡數1,呼氣在心裡數1,再吸氣,心裡數2,再呼氣,心裡數2,以此類推,數到時,當練習已成習慣就不用數息法而自己練習。數息就是把心念放這,不數息,你的心念便很快逃掉了。
行住坐卧都是禪,飢來吃飯困來眠,有什麼吃就吃,有地睡就睡,時刻安住當下的飢來吃飯困來眠, 我們大多人是千萬挑剔萬般撿擇,越吃越睡,你的心念永遠是紛擾,不斷分來飛去。除了呼吸,之外,行住坐卧以及工作,洗手,洗碗,拖地,喝茶聊天,保持正念,砍柴也是禪,擔水也是禪,生 活充滿禪機。
當我在上課時,保持正念,專注授課,跟學生互動,探討每個問題,看學生發言,聽他們講話,享受講課的過程。當坐車回家時體會坐著的感受舒不舒服,回到家微信課堂里老朋友一起愉快的交流,體會每個當下,這是保持正念的手法。在這個過程中 ,如果產生一絲絲抱怨,難受,為什麼我不能休息,不能怎麼樣,自我矯情,那麼這些工作就真的只是工作了。
很多人經常對加班到很晚的人產生同情,其實很好笑,什麼是工作,什麼又是休息,其實都是人類自己賦予了這個東西叫工作,又賦予了躺著時的狀態叫休息。其實躺在床上看電視說不定會更累,做一些喜歡的事情反而會不累。一旦人類有了分別心,區分工作和休息,那做什麼都不那麼舒服了,因為總會有更舒服的東西在那, 保持正念你會發現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很舒服,因為那就是你投入當下的狀態,是享受的。
人生最痛苦莫過於生老病死,分離的痛苦也是一定要面對的,而 不痛的是體內清凈無染光明的佛性,能觀察到自己的痛苦而不痛的東西, 不痛的就是體內清凈無染的本我,是你自己的觀察者。
佛本無神論,佛不認為有神,每個人都有佛性,發覺自己的佛性,知道解決自身問題全在於自己的心念,而不是賄賂佛這樣一個無形無相的東西。佛就是本身。它能觀察到自己在痛的東西則不痛,而人類總是妄想執著遮蔽,不能正得所以才痛苦。
而我是怎麼定義的,我就是我的觀察者,當你有觀察者在時,就能找到我的感覺 ,不然都不知自己在做什麼,人類的麻木和茫然也因找不到自我而來。
一不小心,手割破了,就認為自己怎麼這么倒霉,這么不順,認為自己不應該承受這樣的痛苦,這是驕傲的自我出現,劃在別人手上輕松的叫他拿創可貼貼一下,劃自己手就受不了,總想為什麼這么倒霉,不應該是我怎樣怎樣。 這是分別心使自己的痛加劇 , 其實如果你把手拿起來,仔細看著它,感知這就是疼的感覺,把注意力,意念放在傷口上,你會發現疼只是一突一突的跳,把疼轉為神經的傳導,竟也不那麼疼了。
其實在那刻痛也只是痛而已,一種感覺而已,只要你能照顧到它。
那麼如何照顧你心中的 憤怒,急躁,嫉妒,悲傷等負面情緒呢, 不是要把它壓抑,壓抑你會得病,也不能忍耐,忍耐和壓抑都是拒絕這種感受,拒絕的感受也使你痛苦,不能壓抑你會生氣,也不能發泄,發泄是縱容,讓它做了主宰。最好的是, 你總能感受到它,與它和平相處,感受它照顧它,知道這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你的正念出現了,這種感受就會降低了。
所以, 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求不得,愛別離,是你認為自己不應該有痛苦的痛苦 ,發生在別人身上正常,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應該的痛苦。
一句憑什麼是我,將你帶出了正念,你認為自己是獨特的存在,是應該被照顧的人 ,這是我難心作祟,你一驕傲就有這個分別心,我難心升起,這個就叫痛苦,這個就叫驕傲,痛苦有何痛苦,快樂有何快樂,生亦何歡死亦何苦,這是唐僧說過的話。芸芸眾生平等,你和別人沒有不同,所以並沒有那麼多痛苦等著你,都是你一廂情願的自找痛苦。
還有,工作忙的時候,陪孩子玩一會,就覺得這是孩子佔用了你的時間,或者做家務佔用了你的時間,你覺得陪孩子不是你的時間,做家務不是你的時間,那什麼才是你的時間,每個當下都是你的時間,你因不情不願所以你的時間自認為浪費了才痛苦,這時自己還會刻意放大自己的痛苦,後悔不值得不應該浪費,把時間又延伸到埋怨上,這時你的時間便真的浪費了。
另,所謂的佛不會承諾給你任何東西,你以為燒一點東西就是賄賂,可作為交換,佛就應該保佑你平安健康其實不然,這虔誠心和信仰都是表示對佛的感激,使你知道人生很多奧秘,使自己解惑,使自己心胸開闊,磕頭則表示自己是謙卑的,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崇敬,讓自己時刻感恩,心懷美好。 這是修煉你的身心,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我也會有死的一天,我跟任何人都一樣,不會被特別照顧,和對待,不要嬌氣,這時你的心境就會平和 。
把每個周日當作我們的正念日,全身心保持正念的一天,時刻提醒自己今天是正念日。如躺在床上微笑與自己深呼吸,起床時要對鏡子里的自己微笑,認真觀看自己,決照內心。
平靜放鬆的刷牙,洗臉,感受身心的愉悅和舒爽,無論做家務做飯,從容清心的做,吃飯時一口一口回味品嘗。這就是自己在正念中的感覺,用正念給自己唱歌,泡一壺茶,慢慢喝,拿一本好書認真閱覽。晚上打坐,或者給好友寫寫信,數著呼吸入睡等等,日子閑適的過,心念在這,不急不躁,就發出內心的快樂,真實體驗。習慣以後,日子過得快也好,慢也好,也依然可以體會正念之道。
人類需要禪修,不禪修,主宰你的永遠是情緒,而不是自己, 主人翁何在,觀察你的人何在,管控你的人何在,管控你的是不是你,還是那些生出來的情緒?
最重要的是覺知自己,當我們快樂,我們就是快樂本身,當我們痛苦,我們就是痛苦本身。我們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觀察者 ,重要的不是驅趕或執著於念頭,重要的是覺知這個念頭,散亂的心也是心,當心能夠看好,自己迷茫的心也會是真實的心,真實的心就是自我。
明心見性,佛陀者,覺者,一個全知全覺的人,時刻知道心在哪,心念處在哪,它是真正的主人,否則被外物所牽引,被情緒所掌控,那麼你會變得非常散亂。
自我感悟一一
原來人的痛苦都是自己找的。
原來在人世間柴米油鹽才是對自我最大的修行。
信仰是向內尋求寧靜和美好的,解決自身問題也只在於自己的心念和保持正念之道。
作者微信號:yunshang1205,
公眾號:yunshang_1205。
㈣ 像何亞珂一樣做老師
何亞珂老師,來自河南省實驗中學思達外國語小學。她是一名堅持讀書、堅持寫作、親近仁德、愛學生的幸福教師。做老師,就做像何亞珂一樣的好老師。
一、做一個堅持讀書的好老師
何老師愛讀書,她已經讀了大約300本書。她讀書有分類,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專業的書。她也愛聽書,在喜馬拉雅上聽書,她已經聽了大約600多個小時的書。同時,她也在喜馬拉雅上講書,最近她正在講《心經》揭諦,已經講到了128——132頁。我知道,她曾經講過《道德經》和《微教育》。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吳正憲老師說:「本領不是天生的,只能不懈努力,拜書本為師。教師的專業成長並無捷徑。」張貴勇老師也說:「其實,名師的成長沒有捷徑,無非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並踐行的閱讀、反思、實踐」。李鎮西老師說自己的成長是四個不斷——不斷地閱讀、不斷地寫作、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實踐。
讀書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懷疑,但大家抱怨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來閱讀。關於時間管理,有個著名的四象限理論,說人每天面臨四種事:緊急又重要的、緊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緊急的、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很多時候,正是「重要不緊急」的事兒,拉開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如何判斷一件事是「重要不緊急」還是「緊急不重要」呢?那就是這件事對你十年後的人生有沒有影響。 應騰出時間去做關系長遠的真正的大事。去讀書,去鍛煉身體,去規劃未來,去提升技能,去教育孩子,如此,你的人生才會越來越美。
二、做一個堅持寫作的好老師
何老師堅持寫作,到今天已經堅持寫了787天,每天都不間斷,每篇文章都在千字左右。我不僅想到了朱永新的成功保險公司:
本公司宗旨:確保客戶利益,激勵客戶成功。
參保對象:不限。但尤其歡迎教育界人士,因為教育的成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
保期:十年。
投保條件:每日三省自身,寫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見、所聞、所讀、所思,無不可入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
理賠辦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願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本公司只求客戶成功,不以贏利為目的。所有利潤將全部捐贈希望工程。歡迎投保,歡迎垂詢!
實驗結果表明,有的人堅持寫了半年就成功了,有的堅持寫了兩年成為了名師,沒有一位教師堅持寫十年不成功的。這說明了,堅持寫作,是教師走向成功的切實可行的捷徑。
三、做一個親近仁德的好老師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親近有仁德的人,不僅是一種品德,還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情商。何老師有「萬物皆為師」的情懷,虛心求學,尊重知識。她向很多老師學習,朱曉平、胡大平等大師都是她的老師。她有很多心有光芒朋友,我們項城課題群的胡新穎老師等都是她的好朋友。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跟什麼樣的人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普通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閑事,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生意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項目,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事業人的圈子,談論的是機會,賺的是財富,想到的是未來和保障。智慧人的圈子,談論的是給予,交流的是奉獻,遵道而行,一切將會自然富足。在現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能登上巔峰。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樣。態度決定一切。有什麼態度,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性格決定命運。有怎樣的性格,就有怎樣的人生。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於身邊缺乏積極進取的人,缺少遠見卓識的人,使你的人生變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如果你想聰明,那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這樣才會更加睿智;如果你想優秀,那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會出類拔萃。
四、做一個愛學生的好老師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何亞珂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她的班級名字叫「花兒班」,她像呵護花草一樣呵護孩子們的成長。她帶領孩子們研學,和孩子們一起拍攝了大量的照片,一個喜歡和孩子一起拍照的老師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好老師,孩子也會喜歡她。她每天把孩子們的美好品行記錄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怎樣才能做的更好。她懂心理學,能以兒童視角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解放孩子、成就孩子,幫助孩子找到自己,鼓勵孩子成為自己。
作為一個老師,心中要有學生,學生是你的寶貝,父母給孩子一個生命,教師給孩子一個慧命。每個學生心中都有一桿秤,老師對自己是好是壞學生心知肚明。一個老師哪怕什麼都不教,只要真心的對孩子好,孩子也會自學教師所教的學科內容,這是親其師信其道。
做一個喜歡學生的老師,做一個被學生喜歡的老師,不要以為是我們成就了學生,而是學生成就了我們。那些有弱點的學生,是來成就我們教師的,只有學生優秀了,我們教師才優秀了。當有人問李鎮西老師為什麼要寫《愛心與教育》時,他說:「我承受了來自學生的太多的愛。」當我們有一天也能有了李鎮西老師一樣的感受,我們也就成為了一名好老師。
大自然中從來不會有一朵花,真心地去取悅另一朵花,去嫉妒另一朵花,去模仿另一朵花,每朵花對自己的存在非常有自信,自我悅納是每個人天生擁有的權利。我們教師也一樣,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是你,你很特別,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