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在線聽書大宋的智慧

在線聽書大宋的智慧

發布時間: 2025-08-07 00:16:18

『壹』 收聽率最高的有聲小說

最吸引人的有聲小說推薦


曾經鍾愛閱讀紙質小說的我,在忙碌的生活中逐漸發現,聽有聲小說成為了一種既能享受故事又能兼顧日常事務的絕佳方式。以下是我聽過的,覺得特別吸引人的有聲小說,有相同口味的朋友,你們也可以聽聽。


穿越歷史類:


1.《穿越之贅婿歸來》


講述一個現代人穿越至古代,成為贅婿,如何憑借現代知識,在歷史的洪流中立足並成就一番事業。此類型中,《唐磚》、《大宋的智慧》等作品也值得一聽。


懸疑盜墓類:


2.《鬼吹燈之尋龍訣》


在古老的神秘傳說與現實世界的邊緣,主人公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盜墓之旅。《盜墓筆記》與《藏地密碼》同樣扣人心弦,充滿了未知與驚奇。


官場斗爭類:


在紛繁復雜的官場世界中,如何權衡利弊、施展才華成為官場中的佼佼者?


3.《首席醫官風雲錄》


本書詳細描繪了官場中的斗爭、醫療界的風雲變幻,尤其是侯衛東的筆記系列,對於喜歡官場小說的你,不容錯過。


修真武俠類:


如果你想領略奇幻的修真世界與熱血的武俠江湖,那麼以下幾部作品定能令你心馳神往。


4.《誅仙之天道輪回》


講述主角在修真道路上的種種奇遇與成長,還有與眾多角色的情感糾葛。《劍來》也是一部值得一聽的佳作。


都市生活類:


都市中的英雄夢、逆襲故事同樣引人入勝。


5.《匹夫的逆襲之路》


主角如何在都市中立足,從平凡走向非凡,其中的奮斗與挫折值得一聽。此外,《橙紅年代》也展現了都市英雄的熱血人生。


推理探案類:


燒腦的推理案件,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令人慾罷不能。


6.《高智商犯罪解密》


此書帶你走進犯罪心理學的大門,探索犯罪者的內心世界。《心理罪》也同樣精彩,展現了心理學在偵探工作中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作品,像《三體》這樣的科幻巨作,以其宏大的敘事和深邃的科幻設定贏得了廣大聽眾的喜愛。有些人喜歡看書,有些人喜歡聽書,不同形式的故事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有聲小說無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你有沒有哪些同樣吸引人的有聲小說推薦呢?歡迎分享你的書單!

『貳』 喜馬拉雅聽書我影隨風演播大宋的智慧350集之後片頭音樂是什麼歌曲

歌名:大隋風雲

歌手:極瀧

作詞:極瀧

作曲:極瀧

文質彬彬,威風凜凜

只道是並吞八荒,功蓋萬古

橫槊賦詩,笑傲前塵

卻不料,南征北戰竭民力

予雄予智失民汪悄仿心,眼看著

如畫的江山都喪盡,好頭顱也與那肝膽分

文質彬彬,威風凜凜運旅

只道是並吞八荒,功蓋萬古

橫槊賦詩,笑傲前塵

卻不料,南征北戰竭民力

予雄予智失民心,眼看著

如畫的江山都喪盡,好頭顱也與那肝膽分

只落得,一代英雄歸黃土

幾行煙柳掩孤墳,這才是

運河悠悠連今古,載舟覆舟俱凡人

(2)在線聽書大宋的智慧擴展閱讀:

歌手極瀧演唱的這首歌曲《大隋風雲》的歌曲總時長為2分50秒,歌手發行的《極瀧作品集》專輯之中收納了這首歌曲,專輯於2013年7月12日開始發行,專輯包含了歌手困纖演唱的十三首歌曲。

《大隋風雲》這首歌曲也是歌手演唱的眾多優秀作品之一,這首歌曲發行之後,深受歌迷的追捧。歌手雲端演唱這首歌曲,收納於其專輯《大隋風雲》之中,專輯收納了十七首歌曲,專輯於2016年9月27日開始發行。

『叄』 北京茶道館的資料

北京茶道館,是一種多種功能的 飲茶 場所,是一種市民氣息很濃的茶 文化 ,充滿著中國 傳統文化 的情調,不但數量多,而且種類齊全。有大茶館、清茶館、書茶館、棋茶館、季節性臨時茶館、避難茶館等。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北京茶道館的資料,一起來看看。

北京茶道館的簡介

北京是清朝的政治中心,茶館集中、品級俱全。許多皇親王室、官僚貴族、八旗子弟成天泡在茶館里,清代北京的茶館史是清朝歷史的縮影。北洋軍閥、民國時代,北京茶館是政客官僚出入的地方。

茶館大多供應香片花茶、紅茶和綠茶。茶具大多是古樸的蓋碗、茶杯。 茶館為茶客准備了象棋、 謎語 等,供茶客消遣娛樂。規模較大的茶館建有戲台,下午和晚上有京劇、評書、大鼓等曲藝演出。許多演員最初是從茶館里唱出名氣來的。清朝末年,北京的“書茶館”達60多家。

北京的茶館曾經衰落過一段時期,由於茶文化的再次興起,現在北京的茶藝館發展到170多家,大體上分為三種。一種是傳統茶館,例如老舍茶館、湖廣會館茶樓、天橋樂茶園等。茶館擺設八仙桌椅、蓋碗花茶等,真正地體現了茶俗和民俗相結合,體現了北京的地方特色。

老舍茶館最能體現北京的地方特色。文學家老舍的話劇《茶館》反映了老北京茶館幾十年的興衰史。現在的“老舍茶館”雕梁畫棟、花格木窗,牆壁上懸掛著名人字畫,吊著華麗的宮燈,擺設具有晚清風格的桌椅,環境高雅,顯示了傳統京味茶館的特色。

老舍茶館的一側走廊中還有雅座,中間堂口擺有36張紅木八仙桌,正前方搭有小舞台。老舍茶館的男服務員身穿長衫,女服務員身穿旗袍,在茶館中提壺倒水,端茶送點,忙忙碌碌。老舍茶館中有北京琴書、京韻大鼓、口技、民樂、快板等曲藝表演。那裡的茶客有集體包場的,有獨自光臨的。茶客除了來自國內,每天還有很多外賓慕名前來體驗北京茶館的韻味。第二種茶館是現代風格的茶館,例如五福茶藝館,它以桌椅、小壺小碗輕發酵烏龍茶為主要特徵。

五福茶藝館以商務活動、培訓為主要功能。例如五福茶藝館在西壩河光熙門的分店,分為上下三層,裝飾精美。一樓展示各種名茶和茶具。二樓是風格獨特的包房,例如充滿佛教氣氛的禪茶室;鋪著榻榻米的日式茶室;設有壁爐的歐式茶室;中西合璧的商務茶室;有宮燈高掛的中式傳統茶室。三樓是散座,設有兩間包房,用作朋友聚會、情侶談心,環境幽靜。

第三種是綜合風格茶館,例如明慧茶院、百草園茶藝館、小小茶藝館等。綜合風格茶館的裝飾風格豐富多樣。還有韓國茶道館、日本茶道館,頗具異域風情。

北京茶道館的四種茶館

大茶館

大茶館在清代北京曾走過紅紫大運。八旗二十四固山,內務府三旗、三山兩火、倉庫兩面,按月整包關錢糧,按季整車拉俸米。家有餘糧、人無菜色,除去蟲魚狗馬、鷹鶻駱駝的玩好以外,不上茶館去哪裡消遣?於是大茶館便發達起來。高的高三哥,矮的矮三哥,不高不矮的橫三哥。蒙七哥,詐七哥,小辮趙九哥,“有人皆是哥,無我不稱弟”,大家都是座中常客。北京以先的大茶館,以後門外天匯軒為最大,後毀於火,今成天匯大院,曾一度開辦市場,其大可知。東安門外匯豐軒為次大。

大茶館入門為頭櫃,管外賣及條桌帳目。過條桌為二櫃,管腰栓帳目。最後為後櫃,管後堂及雅座帳目,各有地界。後堂有連於腰栓的,如東四北六條天利軒;有中隔一院的,如東四牌樓西天寶軒;有後堂就是後院,只做夏日買賣和雅座生意的,如朝陽門外榮盛軒等,各有一種風趣。

茶座以前都用蓋碗。原因是:第一,品茶的人以終日清淡為主旨,無須多飲水。第二,冬日茶客有養油葫蘆、蟋蟀、咂嘴、蟈蟈,以至蝴蝶、螳螂的,需要暖氣噓拂。尤其是蝴蝶,沒有蓋碗暖氣不能起飛,所以蓋碗能盛行一時。在大茶館喝茶既價廉又方便,如喝到早飯之時需要回家吃飯,或有事外出的,可以將茶碗扣於桌上,吩咐堂倌一聲,回來便可繼續品用。因用蓋碗,一包茶葉可分二次用,茶錢一天只付一次,且極低廉。

大茶館分紅爐館、窩窩館、搬壺館三種,加二葷鋪為四種。

甲、紅爐館。大茶館中的紅爐館,也像餑餑鋪中的紅爐,專做滿漢餑餑,惟較餑餑鋪做的稍小,價也稍廉。也能做大八件、小八件,大餑餑、中餑餑。最奇特的是“杠子餑餑”,用硬面做成長圓形,質分甜咸兩種。火鐺上放置石子,連拌炒帶烘烙,當時以“高名遠”所制最為有名。紅爐只四處,一即高名遠,在前門外東荷包巷,面城背河,是清朝六部說差過事、藏奸納賄的所在。現在六部已無,高名遠已然改成東車站停車場。二即後門天匯軒,為提督衙門差役聚會所在。三即東安門匯豐軒,別稱“聞名遠”(與宣武門內海豐軒的“聲名遠”及前面提到的高名遠共稱三名遠)。清代燈節,此館兩廊懸燈,大家閨秀多半坐車到此觀燈。四為安定門內廣和軒,俗稱西大院,歇業在民國十年以後。

乙、窩窩館。專做小吃點心,由江米艾窩窩得名,有炸排叉、糖耳朵、蜜麻花、黃白蜂糕、盆糕、喇叭糕等,至於燜爐燒餅為各種大茶館所同有的,也是外間所不能及的。

丙、搬壺館。介於紅爐、窩窩兩館之間,亦焦燜爐燒餅、炸排叉二三種,或代以肉丁饅頭。

丁、二葷鋪。既不同於飯庄,又不同於飯館,並且和“大貨屋子”、切面鋪不同,是一種既賣清茶又賣酒飯的鋪子。所以名為二葷鋪,並不是因為兼賣豬羊肉,也不是兼賣牛羊肉,而是因鋪子准備的原料,算作一葷,食客攜來原料,交給灶上去做,名為“炒來菜兒”,又為一葷。現在碩果僅存的二葷鋪,已然改了飯館,二葷變為一葷,不炒來菜兒了。二葷鋪有一種北京獨有的食物,就是“爛肉面”。形如鹵面,鹵汁較淡而不用肉片,其他作料也不十分齊全,卻有一種特殊風味。前清最有名的,除二葷鋪外,要首推朝陽門外“肉脯徐”。漕運盛時,日賣一豬,借著糧幫稱揚,竟能遠播江南。還有西長安街西頭龍海軒,也是二葷鋪,北京 教育 界有京保之爭的時候,京派(校長聯席會)在此集會,所以有人別稱京派為“龍海派”。

庚子以前,北京大茶館林立,除上文所舉,還有所謂“天泉裕順高名遠”,崇文門外永順軒,專賣崇文門稅關和花市客商。北新橋天壽軒,專賣鑲黃旗滿蒙漢三固山顧客。燈市口廣泰軒專賣正藍、正白、鑲白九固山顧客。阜成門大街天祿軒,專賣右翼各旗顧客。護國寺西口外某軒,則因柳泉居酒好,能招徠一部分食客。天壽、廣泰、廣和三處,因為能直接趕車入內,高等人士、有車階級,多半喜歡在天棚下飲酒下棋,所以特別興盛一時。

書茶館

書茶館以演述評書為主。評書分“白天”“燈晚”兩班。白天由下午三四時開書,至六七時散書。燈晚由下午七八時開書,十一二時散書。更有在白天開書以前,加一短場的。由下午一時至三時,名曰“說早兒”。凡是有名的評書角色,都是輪流說白天燈晚,初學乍練或無名角色,才肯說早兒。不過普通書茶館都不約早場。說評書的以兩個月為一轉。到期換人接演。凡每年在此兩月准在這家茶館演述的,名“死轉兒”。如遇閏月,另外約人演述一月的,名“說單月”。也有由上轉連說三個月的,也有單月接連下轉演述三個月的,至於兩轉連說四個月,是很少的,那要看說書的號召力和書館下轉有沒有安排好人。總而言之,不算正軌。

書茶館開書以前可賣清茶,也是各行生意人集會的“攢兒”、“口子”,開書後是不賣清茶的。書館聽書費用名“書錢”。法定正書只說六回,以後四回一續,可以續至七八次。平均每回書錢一小枚銅元。

北京是評書發源地,一些評書名角,大半由北京訓練出來,可是北京老聽書的,也有特別 經驗 ,特別有準確耳朵。藝員一經老書客評價,立刻便享盛名。北京說書的就怕東華門、地安門,因為東華門外東悅軒和後門外一溜胡同同和軒(後改廣慶軒),兩處書客都極有經驗,偶一說錯,須受批評,以至不能發達。實在說起來,也只有東悅軒、同和軒的布置、裝修,才夠十足的北京書館。此外要算天橋的福海軒,因為天橋是游戲場所,不掛常客,所以任何說書的都能由福海軒掙出錢來。

茶館里說的評書主要有這幾類:

長槍袍帶書像《列國》、《三國》、《西漢》、《東漢》、《隋唐》、《精忠》、《明英烈》等一些帶盔甲贊、刀槍架、馬上交戰的評書,都屬於這一類。凡是武人出來的開臉、交戰的架子,都千篇一律。比如黑臉人,必全身皆黑,什麼“烏油盔鎧,皂色緞錦征袍,坐下烏騅馬,手掌皂纓槍”一類的本子。

小八件書就是所謂公案書,也叫俠義書,像《大宋八義》、《七俠五義》、《善惡圖》、《永慶昇平》、《三俠劍》、《彭公案》、《施公案》、《於公案》等,內容敘述行俠作義、保鏢護院、佔山為王,以一個官員查辦案件,或放賑災民為線索,中道遇見山賊草寇、惡霸強梁,以手下俠義英雄剿滅盜賊,為公案書中主要線索。有時也插入奇情案件,用化裝偵得案情,大快人心,並且增加聽眾智慧。像袁傑英說《施公案》的“趙璧巧擺羅圈會”、“巧圓四命案”、“張家寨拿□□反串翠屏山”等都極見巧思。有時書情窮盡了,必定穿插國家丟失陳設古玩、大官丟印,以及丟官、春雲再展,另布新局。書情有組織的,以《七俠五義》為最好。可惜不如說清代公案書的火熾。還有《善惡圖》,組織穿插都好,只是沒有印本。演述的以廣傑明專長,已於去年死去,現在只有阿闊群能繼續他師父的盛業了。《善惡圖》眼看將失傳,已被各公案書竊去情節不少,如能有人寫成小說,一定能受歡迎。

公案書中講究變口,如《永慶昇平》的馬成龍的山東口音,《小五義》徐良的山西口音,《施公案》張玉、夏天雄的南方口音,哪部公案書都有的。不過只許變這三種口音,以外的口音是不許變的。好一點說公案書的,凡書中有特性的都能學出不同聲調來。像袁傑英說趙璧,杜克雄、趙元霸、閻伯濤學賀仁傑咬舌童音,十分有趣。說評書的規矩,一不許批講文義(《聊齋志異》除外),二不許學書中人對罵的話,三遇書中有二人對話,只能以聲調區分,不許用“某人說”。所以凡是善於說書的,一開口便知是學的某人。死去的評書大王雙厚坪和他徒弟楊雲清,以及袁傑英,最能描摹書中人的個性。就是長槍袍帶書,其中的岳飛、岳雲、牛皋,也要分個清楚的。還有介於袍帶公案之間的評書,如《水滸》,也有列陣開仗,也有公差辦案,也有光棍土豪,也有兒女私情,是一部極不好說的書。

當日雙厚坪說《水滸》,武松、魯智深、李逵的個性絕不相同,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三副相似而實不一樣的面孔,令人聽得耳目清朗。尤擅長的是說挑簾裁衣,武松殺嫂,一個“十分光”能說五天,聽眾沒有一個願意散書的。能繼雙厚坪衣缽的,只有楊雲清。雲清有兩部書,一是《濟公傳》,一是《水滸》,凡聽楊雲清的,就是一段聽幾次也不煩厭,因為他抖的葷素包袱,都是隨時變換,沒有死包袱的。過去說公案書的,以潘誠立、田嵐雲最得書座贊許,享了一世盛名。過去說公案書的,,以群福慶的《施公案》、《於公案》最好,有“活黃天霸”的別稱。凡是想聽書過癮的,最好是聽群福慶,尤其後套《施公案》、前套《於公案》,常應聽眾特煩,享了四十年大名。群福慶的徒弟不少,都是“榮”字,能得他神髓的,只有一個張榮玖。還有一個間接徒弟廷正川,能傳他的《於公案》。以外說公案書較比不錯的,海文泉可以算一個,中年時很能叫座兒,能說《濟公傳》、《永慶昇平》,每到一轉兒完了的末兩日,必要特別加演“逛西廟”(護國寺)、“斷國服”、“大改行”,比現在相聲強多了。

神怪書

有內丹圖《西遊》、外丹圖《封神榜》、《濟公傳》幾種。說《西遊》的是道門評書,創興才幾十年,共傳“永、有、道、義”四代。說書時打漁鼓,賣沉香佛手餅。我聽過李有源和他徒弟奎道順以及奎道順的徒弟邢義儒、什義江說的《西遊》。到奎道順時免去漁鼓,到“義”字輩時連沉香佛手餅都不做了。李有源以“活猴”出名,奎道順以“活八戒”出名。我在幼年很中了許多日子的《西遊》迷。因為說《西遊》時要學孫猴、八戒五官四肢亂動,幼童聽了容易出毛病,所以一般家長都禁止小孩子到書館去聽《西遊》。《西遊記》在評書界已算失傳,慶有軒(老雲里飛)已然不能再說,只有一位沒下海的李君(是奎道順的得意弟子,因曾救奎命得傳《西遊》,現在東城某小學服務,是不肯出台的了)。

《封神榜》較《西遊記》火熾,雙厚坪能說此書,也是雙厚坪臨死所說的最後一部書。雙厚坪出語滑稽,《封神榜》上所有神仙,皆另加以外號,例如說長耳定光仙的耳朵拉下,便成彌勒佛,所以稱彌勒佛為“大定子”,因旗人中下社會稱人全在姓下加子(音咂)。有人認為雙子唐突神仙過甚,所以一病不起,這也未免太迷信。現在說《封神》的很少,李傑恩還算不錯。

《濟公傳》也以雙厚坪最好,以後能說的很多,能由濟公降生說到擒韓殿。濟公被罪二次渡世的,只有楊雲清。雲清說《濟公傳》互有得失,得是:一能顧全濟公的羅漢身份,不至說成妖人瘋魔;二是所加材料所抖包袱,都是本地風光,尤以“官人辦案”和“鬥蟋蟀”為拿手戲。這是因為楊雲清曾經當過官人的緣故,所以說忤作驗屍,近情近理,宛如眼見。失是:過於細致,進度太慢。再者過於顧全濟公身份,所以凡在濟公現法身,總是不盡其辭,未免矜持。楊雲清死後,就以劉繼業所說《濟公傳》為最好了。他的長處是能滿足書座的慾望,能多給人們書聽和加力渲染濟公法力,短處是長告假歇工和欠於細致。

《聊齋志異》自清末宗室德君創為評書後,也出了很多人才,不過太不好說。太文了不行,太俗也不行,解釋 典故 要天衣無縫,和原文事實吻合才好。

近年很有幾個說《聊齋》的,死去的董雲坡,以文雅幽默見長,很受歡迎。我曾連續聽了四個月,能令人回味。現在最好的要屬天津陳士和。陳士和能把《聊齋》說成世俗的事,但又俗不傷雅。他的長處是能用扣子,這是其他說《聊齋》的人所不能的。還有已然殘廢了的曹卓如,雖比不上董、陳,也還不壞。近年人們生活困難,勉強聽書的已屬不易,所以唯一拉書座的 方法 ,就是多給書聽,像品正三的《隋唐》,本很平常,但能在兩個月內由《隋唐》說到殘唐五代,書量較旁人多五六倍以上。因之榮膺“品八套”的美名,生意也因此而大發達了。

書茶館約聘一年的說書人,例在年前預定,預備酒席,款待先生,名曰“請支”,一年一次,就是死轉也得邀請。有的不請支,名曰“不買書”。說書每日收入,皆按三七下帳,書館三成,說書先生七成,遇有零頭,便不下帳,統歸先生。說書先生遇有舊相知,在書錢以外另給的錢,也歸先生。例如楊雲清說書時,曹君伯英每次總是加贈一元的。在每轉的首日末日,所得書錢不下帳,皆歸說書人。在每轉末一日,凡是常聽書的老書座,都在書錢以外另贈“送行錢”,不拘多少,以資聯絡感情。

野茶館

北京在前清時代,禁苑例不開放。故宮、太廟、社稷壇、三海當然不能開放,就是什剎海的臨時市場也是民國五年才開辦的。城內除陶然亭、窯台以外,是沒有遊憩地方的。那時都人遊憩,只有遠走城外。夏日二閘有香會、什不閑、八角鼓助興,“大花障”、“望海樓”十分興盛。一進五月,朝陽門、東便門、二閘來往遊船,絡繹如織。兩岸蘆荻槐柳,船頭唱著“蓮花落”,不但熱鬧非常,而且清涼爽快。還有永定門外沙子口四塊玉茶館,也是北京郊外有名茶館,有跑道可以跑車跑馬,每年春秋兩季十分熱鬧。夏天有八角鼓、什不閑小曲,貴族王侯、名伶大賈都要前去消遣的。再有東直門外自來水廠東北的“紅橋茶館”,規模宏大,由明代到清末,興盛了三百多年。前清末年,“抓髻趙”曾在此唱蓮花落,於今片瓦無存了。以上所說二閘、四塊玉、紅橋等處,雖然地處郊外,但不能直謂之野茶館,因為這三處茶館都以娛樂為目的,和清末民初的朝陽門外菱角坑相同,都是唱曲小戲的所在。野茶館是以幽靜清雅為主,矮矮的幾間土房,支著蘆箔的天棚,荊條花障上生著牽牛花,砌土為桌凳,砂包的茶壺,黃沙的茶碗,沏出紫黑色的濃苦茶,與鄉村野老談一談年成,話一話桑麻,眼所見的天際白雲,耳所聽的蛙鼓蛩吟,才是“野茶館”的本色。據記憶郊外的野茶館有這幾處。

麥子店茶館在朝陽門外麥子店東窯,四面蘆葦,地極幽僻,和北窯的“窯西館茶館”類似,漁翁釣得魚來,可以馬上到茶館烹制,如遇急風驟雨,也可以避雨,所以至今還能屹然獨存。麥子店附近水坑還產生魚蟲,尤其多有蒼蟲,因此養魚的魚把式每年要到此地撈魚蟲。在前清時宮內魚把式也以麥子店為魚蟲總匯,由二月至九月,在這八個月的麥子店野茶館,真有山陰道上之勢。夕陽西下,肩著魚竿的老叟,行於阡陌之間,頗有畫圖中人的意味。

六鋪炕野茶館在安定門外西北里許地,四面全是菜園子,黃花粉蝶,新綠滿畦,老圃桔槔伴著秧歌,令人有出塵的念頭。六鋪炕因有土炕而得名。到此喝茶的以斗葉子牌為主要目的,“打十胡”、“開賞”、“斗梭胡”,也有“頂牛兒”“打天九”的,總以消遣為主,並不在乎輸贏,所以沒有“牌九”、“開寶”、“搖攤”等一類名色。每到紅日西斜,贏家出錢買酒餚,共謀一醉,然後踏著月色趕城門,也倒別有情趣。

綠柳軒野茶館在安定門東河沿的河北。茶館在一個土山凹里,四周重重楊柳,主人開池引水,種滿荷花,極有詩意。夏日有棋會、謎語會,北面闢地幾弓,供各香會過排,頗能吸引眾多的茶座。

葡萄園在東直、朝陽兩門中間,西面臨河,南面東面臨菱角坑的荷塘,北面葡萄百架,老樹參天,短籬繚繞,是野茶館中首屈一指所在。夏日有謎社、棋會、詩會、酒會,可稱是冠蓋如雲。

“上龍”“下龍”在北京沒有洋井之先,甜水很是難得。城內大甜水井,每天賣水錢就能收入一個五十兩的銀元寶。然被北京人盛稱為“南城茶葉北城水”的“北城水”,卻是指“上龍”“下龍”而言了。“上下龍”在安定門外西北半里地,“上龍”在北,“下龍”在南,相離不過百步。前清盛時,“上龍”北鄰有興隆寺古剎,地勢很高,寺北積水成泊,大數十畝。廟內僧人以配殿設茶座,開後壁的窗戶,可以遠望西山北山,平林數里,燕掠水面,給欣賞上龍水的烹一壺雨前茶,倒也別有風趣。廟內有三百年“文王樹”一株,開花時香籠滿院,很能招徠一些文人。現在“下龍”井已然坍毀填平,興隆寺也破爛不堪,只有“上龍”還因井主毛三先生經營保留到現在。一株古老空心的柳樹斜覆在井上,井東空地支有席棚,井南葡萄一架,西南環有葦塘。主人賣茶賣酒,也做些村餚饅頭出賣,生意還不錯。一間斗大土房,建在兩丈高的土坡上。冬日臨窗小飲,遠村傳來賣 年畫 的貨聲,彷彿三十年前了。

三岔口野茶館在德勝門外西北、撞鍾廟附近。茶館坐西朝東,直對德勝門大道,房後樹木成林,矮屋三間,生意頗為興隆。城內閑人到此喝野茶的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因為德勝門果行經紀在此迎接西路果駝的緣故。

白石橋野茶館在西直門外萬壽寺東。清代三山交火各營駐兵的往還,萬壽寺的游旅,均以白石橋為歇腳的地方,所以白石橋野茶館到今日還存在著。高梁橋、白石橋之間水深魚肥,柳枝拂水,獲花搖曳。很有許多湊趣的人,乘船飲酒,放乎中流,或船頭釣魚,白石橋野茶館便更熱鬧起來。

清茶館

清茶館專以賣茶為主,也有供給各行手藝人作“攢兒”、“口子”的。凡找某行手藝人的,便到某行久站的茶館去找。手藝人沒活干,到本行茶館沏壺茶一坐,也許就能找到工作。清茶館也有供一般人“搖會”、“抓會”、“寫會”的,也有設迷社的,也有設棋社的。例如 圍棋 國手崔雲趾君,曾在什剎海二吉子茶館,象棋國手那健庭君,曾在隆福寺二友軒,全是清茶館的韻事。

茶酒館

茶館賣酒,規模很小,不但比不過大酒缸,連小酒鋪都比不上。茶酒館雖然賣酒,並不預備酒菜兒,只有門前零賣羊頭肉、驢肉、醬牛肉、羊腱子等,不相羼混。凡到茶酒館喝酒的,目的在談天,酒是次要的了。

『肆』 求10個水滸傳的英雄事例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林沖棒打洪教頭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吳用智取生辰綱
宋江怒殺閻婆惜
景陽岡武松打虎
報兄仇怒殺西門慶
武松醉打蔣門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伍』 水滸傳第五回簡介!!急!300~500字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上書接魯智深醉酒大鬧寺廟,長老贈智深四句偈言,打發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討職事僧做。

魯智深在去東京途中來到桃花村劉太公家借宿,在桃花村為劉太公解除逼婚之憂。假扮太公小女,打了來庄逼親的桃花山二頭領周通,大頭領李忠為二頭領打仇,與魯達相認。

李忠、魯智深、劉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義廳,休了親事。


魯智深為著三人的行為不齒,於是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銀給他,自拿山寨金銀,偷偷從後山滾下而去。

(5)在線聽書大宋的智慧擴展閱讀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 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繪了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陸』 刺桐古城花欲燃

*如何寫好作文?閱讀、理解、思考、練習、反省、提高。

*中國文脈: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近現代雜文、小說、現代詩各種形式的發展。當代:音頻、廣播劇、朗誦、視頻、影視劇、舞台劇、音樂劇…

*,如何積累素材?默讀、摘錄、朗誦、理解、交流、提高。成為畢生的興趣。應試教育以外,心懷文學夢,為自己的日後鑄造精神花園。遇到生字丶難字。短篇默讀時先做記號。整篇讀完一並查找。不影響興趣

朗誦比閱讀的優勢:加深記憶、深刻理解。但有的作品不適合朗誦交流:比如木心作品、一些小說…適合的: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現代詩、民國的魯迅、張愛玲散文。林徴因、徐志摩代表、舒婷代表詩。經典如: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心經。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經典。思想的引路人。

身為泉州人所需要了解的本土文化名篇。

龍一《刺桐古城花欲燃》龍一《潛浮》劇作家偶然得知,泉州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刺桐城」,今年元宵節到泉州逛燈會,未能見到刺桐開花。離開泉州時,齒頰留有茶韻,心中留有疑問:公元946年,割據泉州的留從效,為什麼會選擇「刺桐」這個樹種遍植新城內外?

留從效是泉州本地人,在「殘唐五代」的亂局中,以泉州刺史和清源軍節度使的身份,據守泉州、興化和漳州三地,形成一個政治、軍事、經濟完全獨立的小小「王國」,表面上,他卻是南唐皇帝李璟的臣子。留從效,在十七年短暫的割據時間里,為中國打造了一座名城和名港。

此前唐朝主要貿易港廣州因為戰亂幾近斷絕,新興的泉州港成為最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留從效非常清楚,掌握了泉州港,便等於掌握了中國南方的經濟命脈。他著力美化全城,高大壯美的刺桐樹成為綠化泉州的首選。留從效當年的理想是將泉州建造成為城牆堅固,濃蔭遍地,美麗開放的國際化港口城市。他的努力沒白費,泉州以「刺桐城」和「刺桐港」之名,遠播歐亞非大陸,這座東方遙遠城市的富足與美麗,流傳在各地人民的言語書信中。我們今天站在這里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成為世界著名港口城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的進出口貨物。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繁榮的時代相似,除了傳統的絲綢之外,還有引領世界潮流的唐代的陶瓷器。擁有上千年的青銅鑄造技術和陶器窯燒技術,還帶動了中國冶鐵技術的高速發展。

在南唐五代那個大分裂大戰亂時代,留從效確是憑借他個人的智慧和才能,率領泉州軍民開展對外貿易,使得一方百姓不單單遠離戰亂之苦,而且過上了富有生機充滿希望的生活。

歷經陳橋兵變,轉眼便到大宋。留從效治下的泉州發生內亂,他被屬下劫持,背疽發作去世,終年56歲。「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不知道留從效去世的時候,泉州滿城的刺桐花可曾為他開放?「刺桐古城花欲燃,舊遊人物想依然。」出發吧,再不要錯過這場歷時千年,流傳萬里的花事。

影視舞台作品的經典台詞。曹禺代表作《雷雨》《簡愛》莎翁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

《無問西東》獻給每一個珍貴的你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出名的學者。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叫我心生羨慕。

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而不是真實。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贊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女: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合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古典詩詞。李煜代表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雖然李煜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但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詞人。坐上皇帝的寶座讓李煜有些意外,他本無心於權力的追逐,卻偏偏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雙瞳,因為外貌奇偉,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葯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李煜,政治不修,縱情享樂亡國降宋,屈辱度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葬送一座江山,換得一冊千古絕唱,他的詞拜託了花間的浮靡,毫不晦澀,用典不多,卻使一段悵然的南唐往事濃墨重彩,宋朝亡了他的國,他卻用詞征服了整個宋朝,情濃千載。適合學生閱讀的讀本,短小精悍。

建議:用聽書軟體提高閱讀量。自己試試朗讀軟體

『柒』 北京茶館的四種茶館

北京的茶館種類很多。每日演述日夜兩場評書的,名「書茶館」。「開書不賣清茶」,是書茶館的標語。賣茶又賣酒,兼賣花生米、開花豆的叫做「茶酒館」。專供各行生意人集會的,名「清茶館」。在郊外荒村中的叫「野茶館」。在談「書、酒、清、野」四種茶館之前,先談一下「大茶館」。 大茶館在清代北京曾走過紅紫大運。八旗二十四固山,內務府三旗、三山兩火、倉庫兩面,按月整包關錢糧,按季整車拉俸米。家有餘糧、人無菜色,除去蟲魚狗馬、鷹鶻駱駝的玩好以外,不上茶館去哪裡消遣?於是大茶館便發達起來。高的高三哥,矮的矮三哥,不高不矮的橫三哥。蒙七哥,詐七哥,小辮趙九哥,「有人皆是哥,無我不稱弟」,大家都是座中常客。北京以先的大茶館,以後門外天匯軒為最大,後毀於火,今成天匯大院,曾一度開辦市場,其大可知。東安門外匯豐軒為次大。
大茶館入門為頭櫃,管外賣及條桌帳目。過條桌為二櫃,管腰栓帳目。最後為後櫃,管後堂及雅座帳目,各有地界。後堂有連於腰栓的,如東四北六條天利軒;有中隔一院的,如東四牌樓西天寶軒;有後堂就是後院,只做夏日買賣和雅座生意的,如朝陽門外榮盛軒等,各有一種風趣。
茶座以前都用蓋碗。原因是:第一,品茶的人以終日清淡為主旨,無須多飲水。第二,冬日茶客有養油葫蘆、蟋蟀、咂嘴、蟈蟈,以至蝴蝶、螳螂的,需要暖氣噓拂。尤其是蝴蝶,沒有蓋碗暖氣不能起飛,所以蓋碗能盛行一時。在大茶館喝茶既價廉又方便,如喝到早飯之時需要回家吃飯,或有事外出的,可以將茶碗扣於桌上,吩咐堂倌一聲,回來便可繼續品用。因用蓋碗,一包茶葉可分二次用,茶錢一天只付一次,且極低廉。
大茶館分紅爐館、窩窩館、搬壺館三種,加二葷鋪為四種。
甲、紅爐館。大茶館中的紅爐館,也像餑餑鋪中的紅爐,專做滿漢餑餑,惟較餑餑鋪做的稍小,價也稍廉。也能做大八件、小八件,大餑餑、中餑餑。最奇特的是「杠子餑餑」,用硬面做成長圓形,質分甜咸兩種。火鐺上放置石子,連拌炒帶烘烙,當時以「高名遠」所制最為有名。紅爐只四處,一即高名遠,在前門外東荷包巷,面城背河,是清朝六部說差過事、藏奸納賄的所在。現在六部已無,高名遠已然改成東車站停車場。二即後門天匯軒,為提督衙門差役聚會所在。三即東安門匯豐軒,別稱「聞名遠」(與宣武門內海豐軒的「聲名遠」及前面提到的高名遠共稱三名遠)。清代燈節,此館兩廊懸燈,大家閨秀多半坐車到此觀燈。四為安定門內廣和軒,俗稱西大院,歇業在民國十年以後。
乙、窩窩館。專做小吃點心,由江米艾窩窩得名,有炸排叉、糖耳朵、蜜麻花、黃白蜂糕、盆糕、喇叭糕等,至於燜爐燒餅為各種大茶館所同有的,也是外間所不能及的。
丙、搬壺館。介於紅爐、窩窩兩館之間,亦焦燜爐燒餅、炸排叉二三種,或代以肉丁饅頭。
丁、二葷鋪。既不同於飯庄,又不同於飯館,並且和「大貨屋子」、切面鋪不同,是一種既賣清茶又賣酒飯的鋪子。所以名為二葷鋪,並不是因為兼賣豬羊肉,也不是兼賣牛羊肉,而是因鋪子准備的原料,算作一葷,食客攜來原料,交給灶上去做,名為「炒來菜兒」,又為一葷。現在碩果僅存的二葷鋪,已然改了飯館,二葷變為一葷,不炒來菜兒了。二葷鋪有一種北京獨有的食物,就是「爛肉面」。形如鹵面,鹵汁較淡而不用肉片,其他作料也不十分齊全,卻有一種特殊風味。前清最有名的,除二葷鋪外,要首推朝陽門外「肉脯徐」。漕運盛時,日賣一豬,借著糧幫稱揚,竟能遠播江南。還有西長安街西頭龍海軒,也是二葷鋪,北京教育界有京保之爭的時候,京派(校長聯席會)在此集會,所以有人別稱京派為「龍海派」。
庚子以前,北京大茶館林立,除上文所舉,還有所謂「天泉裕順高名遠」,崇文門外永順軒,專賣崇文門稅關和花市客商。北新橋天壽軒,專賣鑲黃旗滿蒙漢三固山顧客。燈市口廣泰軒專賣正藍、正白、鑲白九固山顧客。阜成門大街天祿軒,專賣右翼各旗顧客。護國寺西口外某軒,則因柳泉居酒好,能招徠一部分食客。天壽、廣泰、廣和三處,因為能直接趕車入內,高等人士、有車階級,多半喜歡在天棚下飲酒下棋,所以特別興盛一時。 書茶館以演述評書為主。評書分「白天」「燈晚」兩班。白天由下午三四時開書,至六七時散書。燈晚由下午七八時開書,十一二時散書。更有在白天開書以前,加一短場的。由下午一時至三時,名曰「說早兒」。凡是有名的評書角色,都是輪流說白天燈晚,初學乍練或無名角色,才肯說早兒。不過普通書茶館都不約早場。說評書的以兩個月為一轉。到期換人接演。凡每年在此兩月准在這家茶館演述的,名「死轉兒」。如遇閏月,另外約人演述一月的,名「說單月」。也有由上轉連說三個月的,也有單月接連下轉演述三個月的,至於兩轉連說四個月,是很少的,那要看說書的號召力和書館下轉有沒有安排好人。總而言之,不算正軌。
書茶館開書以前可賣清茶,也是各行生意人集會的「攢兒」、「口子」,開書後是不賣清茶的。書館聽書費用名「書錢」。法定正書只說六回,以後四回一續,可以續至七八次。平均每回書錢一小枚銅元。
北京是評書發源地,一些評書名角,大半由北京訓練出來,可是北京老聽書的,也有特別經驗,特別有準確耳朵。藝員一經老書客評價,立刻便享盛名。北京說書的就怕東華門、地安門,因為東華門外東悅軒和後門外一溜胡同同和軒(後改廣慶軒),兩處書客都極有經驗,偶一說錯,須受批評,以至不能發達。實在說起來,也只有東悅軒、同和軒的布置、裝修,才夠十足的北京書館。此外要算天橋的福海軒,因為天橋是游戲場所,不掛常客,所以任何說書的都能由福海軒掙出錢來。
茶館里說的評書主要有這幾類:
長槍袍帶書像《列國》、《三國》、《西漢》、《東漢》、《隋唐》、《精忠》、《明英烈》等一些帶盔甲贊、刀槍架、馬上交戰的評書,都屬於這一類。凡是武人出來的開臉、交戰的架子,都千篇一律。比如黑臉人,必全身皆黑,什麼「烏油盔鎧,皂色緞錦征袍,坐下烏騅馬,手掌皂纓槍」一類的本子。
小八件書就是所謂公案書,也叫俠義書,像《大宋八義》、《七俠五義》、《善惡圖》、《永慶昇平》、《三俠劍》、《彭公案》、《施公案》、《於公案》等,內容敘述行俠作義、保鏢護院、佔山為王,以一個官員查辦案件,或放賑災民為線索,中道遇見山賊草寇、惡霸強梁,以手下俠義英雄剿滅盜賊,為公案書中主要線索。有時也插入奇情案件,用化裝偵得案情,大快人心,並且增加聽眾智慧。像袁傑英說《施公案》的「趙璧巧擺羅圈會」、「巧圓四命案」、「張家寨拿□□反串翠屏山」等都極見巧思。有時書情窮盡了,必定穿插國家丟失陳設古玩、大官丟印,以及丟官、春雲再展,另布新局。書情有組織的,以《七俠五義》為最好。可惜不如說清代公案書的火熾。還有《善惡圖》,組織穿插都好,只是沒有印本。演述的以廣傑明專長,已於去年死去,現在只有阿闊群能繼續他師父的盛業了。《善惡圖》眼看將失傳,已被各公案書竊去情節不少,如能有人寫成小說,一定能受歡迎。
公案書中講究變口,如《永慶昇平》的馬成龍的山東口音,《小五義》徐良的山西口音,《施公案》張玉、夏天雄的南方口音,哪部公案書都有的。不過只許變這三種口音,以外的口音是不許變的。好一點說公案書的,凡書中有特性的都能學出不同聲調來。像袁傑英說趙璧,杜克雄、趙元霸、閻伯濤學賀仁傑咬舌童音,十分有趣。說評書的規矩,一不許批講文義(《聊齋志異》除外),二不許學書中人對罵的話,三遇書中有二人對話,只能以聲調區分,不許用「某人說」。所以凡是善於說書的,一開口便知是學的某人。死去的評書大王雙厚坪和他徒弟楊雲清,以及袁傑英,最能描摹書中人的個性。就是長槍袍帶書,其中的岳飛、岳雲、牛皋,也要分個清楚的。還有介於袍帶公案之間的評書,如《水滸》,也有列陣開仗,也有公差辦案,也有光棍土豪,也有兒女私情,是一部極不好說的書。
當日雙厚坪說《水滸》,武松、魯智深、李逵的個性絕不相同,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三副相似而實不一樣的面孔,令人聽得耳目清朗。尤擅長的是說挑簾裁衣,武松殺嫂,一個「十分光」能說五天,聽眾沒有一個願意散書的。能繼雙厚坪衣缽的,只有楊雲清。雲清有兩部書,一是《濟公傳》,一是《水滸》,凡聽楊雲清的,就是一段聽幾次也不煩厭,因為他抖的葷素包袱,都是隨時變換,沒有死包袱的。過去說公案書的,以潘誠立、田嵐雲最得書座贊許,享了一世盛名。過去說公案書的,,以群福慶的《施公案》、《於公案》最好,有「活黃天霸」的別稱。凡是想聽書過癮的,最好是聽群福慶,尤其後套《施公案》、前套《於公案》,常應聽眾特煩,享了四十年大名。群福慶的徒弟不少,都是「榮」字,能得他神髓的,只有一個張榮玖。還有一個間接徒弟廷正川,能傳他的《於公案》。以外說公案書較比不錯的,海文泉可以算一個,中年時很能叫座兒,能說《濟公傳》、《永慶昇平》,每到一轉兒完了的末兩日,必要特別加演「逛西廟」(護國寺)、「斷國服」、「大改行」,比現在相聲強多了。 有內丹圖《西遊》、外丹圖《封神榜》、《濟公傳》幾種。說《西遊》的是道門評書,創興才幾十年,共傳「永、有、道、義」四代。說書時打漁鼓,賣沉香佛手餅。我聽過李有源和他徒弟奎道順以及奎道順的徒弟邢義儒、什義江說的《西遊》。到奎道順時免去漁鼓,到「義」字輩時連沉香佛手餅都不做了。李有源以「活猴」出名,奎道順以「活八戒」出名。我在幼年很中了許多日子的《西遊》迷。因為說《西遊》時要學孫猴、八戒五官四肢亂動,幼童聽了容易出毛病,所以一般家長都禁止小孩子到書館去聽《西遊》。《西遊記》在評書界已算失傳,慶有軒(老雲里飛)已然不能再說,只有一位沒下海的李君(是奎道順的得意弟子,因曾救奎命得傳《西遊》,現在東城某小學服務,是不肯出台的了)。
《封神榜》較《西遊記》火熾,雙厚坪能說此書,也是雙厚坪臨死所說的最後一部書。雙厚坪出語滑稽,《封神榜》上所有神仙,皆另加以外號,例如說長耳定光仙的耳朵拉下,便成彌勒佛,所以稱彌勒佛為「大定子」,因旗人中下社會稱人全在姓下加子(音咂)。有人認為雙子唐突神仙過甚,所以一病不起,這也未免太迷信。現在說《封神》的很少,李傑恩還算不錯。
《濟公傳》也以雙厚坪最好,以後能說的很多,能由濟公降生說到擒韓殿。濟公被罪二次渡世的,只有楊雲清。雲清說《濟公傳》互有得失,得是:一能顧全濟公的羅漢身份,不至說成妖人瘋魔;二是所加材料所抖包袱,都是本地風光,尤以「官人辦案」和「鬥蟋蟀」為拿手戲。這是因為楊雲清曾經當過官人的緣故,所以說忤作驗屍,近情近理,宛如眼見。失是:過於細致,進度太慢。再者過於顧全濟公身份,所以凡在濟公現法身,總是不盡其辭,未免矜持。楊雲清死後,就以劉繼業所說《濟公傳》為最好了。他的長處是能滿足書座的慾望,能多給人們書聽和加力渲染濟公法力,短處是長告假歇工和欠於細致。
《聊齋志異》自清末宗室德君創為評書後,也出了很多人才,不過太不好說。太文了不行,太俗也不行,解釋典故要天衣無縫,和原文事實吻合才好。
近年很有幾個說《聊齋》的,死去的董雲坡,以文雅幽默見長,很受歡迎。我曾連續聽了四個月,能令人回味。現在最好的要屬天津陳士和。陳士和能把《聊齋》說成世俗的事,但又俗不傷雅。他的長處是能用扣子,這是其他說《聊齋》的人所不能的。還有已然殘廢了的曹卓如,雖比不上董、陳,也還不壞。近年人們生活困難,勉強聽書的已屬不易,所以唯一拉書座的方法,就是多給書聽,像品正三的《隋唐》,本很平常,但能在兩個月內由《隋唐》說到殘唐五代,書量較旁人多五六倍以上。因之榮膺「品八套」的美名,生意也因此而大發達了。
書茶館約聘一年的說書人,例在年前預定,預備酒席,款待先生,名曰「請支」,一年一次,就是死轉也得邀請。有的不請支,名曰「不買書」。說書每日收入,皆按三七下帳,書館三成,說書先生七成,遇有零頭,便不下帳,統歸先生。說書先生遇有舊相知,在書錢以外另給的錢,也歸先生。例如楊雲清說書時,曹君伯英每次總是加贈一元的。在每轉的首日末日,所得書錢不下帳,皆歸說書人。在每轉末一日,凡是常聽書的老書座,都在書錢以外另贈「送行錢」,不拘多少,以資聯絡感情。 北京在前清時代,禁苑例不開放。故宮、太廟、社稷壇、三海當然不能開放,就是什剎海的臨時市場也是民國五年才開辦的。城內除陶然亭、窯台以外,是沒有遊憩地方的。那時都人遊憩,只有遠走城外。夏日二閘有香會、什不閑、八角鼓助興,「大花障」、「望海樓」十分興盛。一進五月,朝陽門、東便門、二閘來往遊船,絡繹如織。兩岸蘆荻槐柳,船頭唱著「蓮花落」,不但熱鬧非常,而且清涼爽快。還有永定門外沙子口四塊玉茶館,也是北京郊外有名茶館,有跑道可以跑車跑馬,每年春秋兩季十分熱鬧。夏天有八角鼓、什不閑小曲,貴族王侯、名伶大賈都要前去消遣的。再有東直門外自來水廠東北的「紅橋茶館」,規模宏大,由明代到清末,興盛了三百多年。前清末年,「抓髻趙」曾在此唱蓮花落,於今片瓦無存了。以上所說二閘、四塊玉、紅橋等處,雖然地處郊外,但不能直謂之野茶館,因為這三處茶館都以娛樂為目的,和清末民初的朝陽門外菱角坑相同,都是唱曲小戲的所在。野茶館是以幽靜清雅為主,矮矮的幾間土房,支著蘆箔的天棚,荊條花障上生著牽牛花,砌土為桌凳,砂包的茶壺,黃沙的茶碗,沏出紫黑色的濃苦茶,與鄉村野老談一談年成,話一話桑麻,眼所見的天際白雲,耳所聽的蛙鼓蛩吟,才是「野茶館」的本色。據記憶郊外的野茶館有這幾處。
麥子店茶館在朝陽門外麥子店東窯,四面蘆葦,地極幽僻,和北窯的「窯西館茶館」類似,漁翁釣得魚來,可以馬上到茶館烹制,如遇急風驟雨,也可以避雨,所以至今還能屹然獨存。麥子店附近水坑還產生魚蟲,尤其多有蒼蟲,因此養魚的魚把式每年要到此地撈魚蟲。在前清時宮內魚把式也以麥子店為魚蟲總匯,由二月至九月,在這八個月的麥子店野茶館,真有山陰道上之勢。夕陽西下,肩著魚竿的老叟,行於阡陌之間,頗有畫圖中人的意味。
六鋪炕野茶館在安定門外西北里許地,四面全是菜園子,黃花粉蝶,新綠滿畦,老圃桔槔伴著秧歌,令人有出塵的念頭。六鋪炕因有土炕而得名。到此喝茶的以斗葉子牌為主要目的,「打十胡」、「開賞」、「斗梭胡」,也有「頂牛兒」「打天九」的,總以消遣為主,並不在乎輸贏,所以沒有「牌九」、「開寶」、「搖攤」等一類名色。每到紅日西斜,贏家出錢買酒餚,共謀一醉,然後踏著月色趕城門,也倒別有情趣。
綠柳軒野茶館在安定門東河沿的河北。茶館在一個土山凹里,四周重重楊柳,主人開池引水,種滿荷花,極有詩意。夏日有棋會、謎語會,北面闢地幾弓,供各香會過排,頗能吸引眾多的茶座。
葡萄園在東直、朝陽兩門中間,西面臨河,南面東面臨菱角坑的荷塘,北面葡萄百架,老樹參天,短籬繚繞,是野茶館中首屈一指所在。夏日有謎社、棋會、詩會、酒會,可稱是冠蓋如雲。
「上龍」「下龍」在北京沒有洋井之先,甜水很是難得。城內大甜水井,每天賣水錢就能收入一個五十兩的銀元寶。然被北京人盛稱為「南城茶葉北城水」的「北城水」,卻是指「上龍」「下龍」而言了。「上下龍」在安定門外西北半里地,「上龍」在北,「下龍」在南,相離不過百步。前清盛時,「上龍」北鄰有興隆寺古剎,地勢很高,寺北積水成泊,大數十畝。廟內僧人以配殿設茶座,開後壁的窗戶,可以遠望西山北山,平林數里,燕掠水面,給欣賞上龍水的烹一壺雨前茶,倒也別有風趣。廟內有三百年「文王樹」一株,開花時香籠滿院,很能招徠一些文人。現在「下龍」井已然坍毀填平,興隆寺也破爛不堪,只有「上龍」還因井主毛三先生經營保留到現在。一株古老空心的柳樹斜覆在井上,井東空地支有席棚,井南葡萄一架,西南環有葦塘。主人賣茶賣酒,也做些村餚饅頭出賣,生意還不錯。一間斗大土房,建在兩丈高的土坡上。冬日臨窗小飲,遠村傳來賣年畫的貨聲,彷彿三十年前了。
三岔口野茶館在德勝門外西北、撞鍾廟附近。茶館坐西朝東,直對德勝門大道,房後樹木成林,矮屋三間,生意頗為興隆。城內閑人到此喝野茶的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因為德勝門果行經紀在此迎接西路果駝的緣故。
白石橋野茶館在西直門外萬壽寺東。清代三山交火各營駐兵的往還,萬壽寺的游旅,均以白石橋為歇腳的地方,所以白石橋野茶館到今日還存在著。高梁橋、白石橋之間水深魚肥,柳枝拂水,獲花搖曳。很有許多湊趣的人,乘船飲酒,放乎中流,或船頭釣魚,白石橋野茶館便更熱鬧起來。
清茶館
清茶館專以賣茶為主,也有供給各行手藝人作「攢兒」、「口子」的。凡找某行手藝人的,便到某行久站的茶館去找。手藝人沒活干,到本行茶館沏壺茶一坐,也許就能找到工作。清茶館也有供一般人「搖會」、「抓會」、「寫會」的,也有設迷社的,也有設棋社的。例如圍棋國手崔雲趾君,曾在什剎海二吉子茶館,象棋國手那健庭君,曾在隆福寺二友軒,全是清茶館的韻事。
茶酒館
茶館賣酒,規模很小,不但比不過大酒缸,連小酒鋪都比不上。茶酒館雖然賣酒,並不預備酒菜兒,只有門前零賣羊頭肉、驢肉、醬牛肉、羊腱子等,不相羼混。凡到茶酒館喝酒的,目的在談天,酒是次要的了。

『捌』 穿越到剛剛出生的孩子,修真小說

古時候有兩個孩子同時出生,一個是雞閃肢出生,一個是雞開口出生,雞閃肢去考試,結果中了壯元,另一個雞開口當船手,去開船,所以說,同時出生相差幾秒鍾,各自的命運就不同,五行八字命生成,甴命不由人,

熱點內容
完結的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5:13:51 瀏覽:833
懶人聽書會員多錢 發布:2025-08-11 14:52:38 瀏覽:128
好聽的有聲言情多人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4:51:31 瀏覽:571
金庸小說裡面的好名字 發布:2025-08-11 14:20:04 瀏覽:465
言情小說中黃的片段 發布:2025-08-11 14:09:27 瀏覽:742
超能硬幣免費小說 發布:2025-08-11 14:01:57 瀏覽:379
校園外遇小說 發布:2025-08-11 14:00:18 瀏覽:394
逗比虐仙俠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3:33:14 瀏覽:660
聽書壞小孩 發布:2025-08-11 12:48:47 瀏覽:687
txt全本小說閱讀器 發布:2025-08-11 12:48:03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