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魚聽書
❶ 明湖居聽書仿寫作文
1. 模仿《明湖居聽書》的手法(正側結合)寫一個400字的作文,去烘托
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2. 明湖居聽書聲音描寫有哪些
接近尾聲時,聲音忽又揚起,如同湍急的流水,撞上了礁石後濺起的浪花;又如艦艇劃過海面後盪起的急流,沖到了那極高的地方;又似一條在崇山峻嶺間升空的飛龍,盤旋一陣後,向上急沖;隨後又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隻銀燕在時空的隧道里左右徘徊,最後直向上沖,一個「原」字出口,如同珍珠落下,擲地有聲.在大自然里,許多事物能使人心曠神怡,比如聽一聽小蟲子、鳥兒們的歌曲,要知道,它們是大自然最好的歌唱家了.聽,那是黃鶯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練的女高音,唱出婉轉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壯的聲音是誰哼唱的?哦,原來是一隻老鷹,它的聲音使人充滿了力量.「吱吱」,這只小蟲的聲音如音樂家拉的小提琴,雖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肯定它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家.「知了!」一聽這句話,就知道它是誰了,它是蟬,可是,難道它只會唱這首歌嗎?許多蟲、鳥的聲音在我耳朵里匯成了一手獨具特色的交響曲,它是多麼另人陶醉、著迷。
3. 明湖居聽書中用比喻手法描寫聲音之美的句子.(越多越好)
1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2.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3.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4.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5.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一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很多呢。
4.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僅僅用於人物描寫嗎
應該說是這樣的. 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它是最主要的描寫手段,是直接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或直接描寫景物的方法.蘇軾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生活的內涵是豐富復雜的,明言直語往往不能盡述其意.一般說來,正面描寫常受事物定勢框架的限制,而側面描寫天地廣闊,無所束縛.所以盡管正面描寫是描寫的主要手段,但有時還必須進行側面描寫,正如茅盾所說:「要考慮到讀者必有的想像力,在正面描寫以外,還要輔以側面描寫.」 所謂側面描寫,是指對描寫的對象,不做正面的描繪,而從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繪、渲染中,烘托描寫的對象,從而獲得獨特藝術效果的方法,簡言之,側面描寫就是通過對被描寫對象的周圍效果的渲染來表現被描寫對象的一種表現手法,又叫襯托法. 常見的側面描寫的方法有: 1.以人襯人: 意即寫此人是為襯彼人.如著名的漢樂府民歌《陌上桑》對羅敷外貌美的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嘆、贊賞、痴迷等各種反應,把讀者的聯想向篇外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這種「以不寫寫之」的側面描寫法,能充分地調動讀者的自由聯想和豐富想像,產生一種不定型的、沒有限度的「攬之若無,思之則有」的審美效果.難怪茅盾先生贊揚道:「不寫羅敷的美貌,而羅敷的絕世美貌躍然紙上,這真是前無古人的藝術描寫.」 2.以物襯人: 要寫人,先避開不寫,而寫有關的景或物,如《七根火柴》歌頌了一位無名戰士,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繪自然環境:「整個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濛的雨霧里,看不見人影,聽不到人聲,被暴雨沖洗過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連路也給遮沒了.天,還是陰沉沉的,偶爾還有幾顆冰雹灑落下來,打在那渾濁的綠色水面上,濺起一朵朵浪花.」環境是多麼的險惡啊!而無名戰士呢,是「倚著樹杈半躺在那裡,身子底下是一汪渾濁的污水」,身體是多麼的虛弱啊!這一切表明無名戰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卻把僅有的七根火柴無私地奉獻了出來.作者通過對「物」的描寫,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無名戰士的形象. 3.以物襯物: 如《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倏爾遠逝,往來翕忽.」在這里,作者以魚來襯出水的清澈,雖沒有一字一句寫水,可是讀者卻能從潭中魚兒看出水清如鏡,產生「水尤清冽」的真實感覺,收到了從正面描寫所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 如果從側面描寫的性質來分,還可分為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利用同描寫的主要對象相類似的事物來作陪襯,譬如烘雲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漲船高」 ;反襯,即從反面襯托,就是利用同描寫的主要對象相異或相反的事物來作陪襯,譬如以丑襯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明湖居聽書》一文中,為了突出白妞說書技藝的高超,先寫了黑妞說書,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寫到嘆為觀止的地步,好象已詞盡意窮,無以復加,讀到這兒,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嗎?把黑妞的演唱技藝寫得如此絕妙,豈非喧賓奪主?作者借觀眾之口道出了個中用意,解答了讀者疑問:「他的調門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原來寫黑妞是為了襯托白妞啊!這就是用了正襯法. 如《荊軻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荊軻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 ,與此同時還塑造了另一個刺客秦武陽 ,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可是見到秦王,將獻圖時,竟然嚇得「色變振恐」,而荊軻泰然自若「顧笑武陽」,並「前為謝」,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陽失常的表情.在這里,秦武陽的徒有虛名、外強中干有力地襯託了荊軻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氣質.這就是用了反襯法.詩人王建《入若耶溪》詩中的兩句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所以特別為人所稱道,就是因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反襯法,以動襯靜更顯靜. 在實際寫作中,這幾種側面描寫的方法往往是綜合使用的,如《口技》中,為了表現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種側面描寫的方法:當藝人摹仿發生大火的情景時,觀眾的反應是「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是以觀眾的反應襯托口技的高超,這是以人襯人,是正襯;當演出結束時,寫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這里是以道具的簡陋反襯口技的高超,這是以物襯人,是反襯. 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講的就是側面描寫手法的妙用.希望同學們在寫作中能夠積極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做到正側結合、虛實相生,使你的描寫由單一變得豐富、由直白變得蘊藉、由呆板變得生動,使你筆下的景物更加鮮活、人物更加豐滿,從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質量.。
❷ 另眼相看說黛玉
關於黛玉這個人物,本是已被天下人說濫了的。多少人愛她,憐她,同情她歌頌她甚至把她拔高到反封建鬥士的高度。在此我想就自己的體會說說。
小時候看過有前人對《紅樓夢》中幾位重要女性的評價,當然是按照封建士大夫的審美觀點評判的,未必符合現代人的眼光,不過也頗有可觀之處。說:
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鳳姐有其麗而不能得其雅,寶釵有其艷而不能得其嬌,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雲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韻,寶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
等等,可能還有,後邊記不得了。
大意就是這些美人各有特色但也各有美中不足之處。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完美的人物,我想也只有黛玉了。
先說說黛玉的過人之處。首先是聰明敏捷。黛玉入賈府時也就不到9歲,但已讀完了《四書》。前文說她跟著賈雨村,也就念了一年書,而且還老生病,請病假,所以賈雨村很悠閑,經常出去閑逛,聽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之類。後來母親生病,黛玉又天天伺候請事假,母親病死黛玉痛哭病倒又請了喪假。總之就沒怎麼正經上課。就這樣還能讀完《四書》,真是奇跡。後文賈政訓寶玉時(應該已過了兩三年了)還說要讓老師給他先把《四書》講明白了再說,可知那時寶哥哥還不太明白呢,《四書》也不是那麼好學的。黛玉才冠群芳,賈老師應該也功不可沒,比起賈代儒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更不要說現在那些誤人子弟的教授了。歷史的規律總是這樣,貪官奸臣往往又是大才子,遠有嚴嵩秦檜近有汪精衛胡蘭成,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賈政怎麼這么傻?應該直接聘請賈老師當寶玉的客座教授。拋開賈老師春風化雨的高超教育水平不談,黛玉也可算得有點近乎神童的天分了吧?進賈府後與姐妹們一起讀書,同師同教,依然出類拔萃,可見天分之高。她每次寫詩總是「一揮而就」或者,「也不思索,只筆一揮,就有了一首」。在蘆雪庵聯句時也是與寶琴一起同戰湘雲,可見才思之敏捷。黛玉不但學習成績好,而且口才敏捷,反映極快,單看賈母這么疼她就很說明問題,賈母喜歡的就是聰明能說的女孩子,比如鳳姐就很得她的寵。賈母疼愛黛玉我認為並不只因為黛玉是賈敏的獨生女,更因為她有討賈母喜歡的個性和能力。試問象賈母那樣愛熱鬧的人,怎會不喜歡能說會道的人呢?她不喜歡「木頭似的」「沒嘴葫蘆」的人。她講笑話說吃了猴尿的聰明小媳婦,是明貶暗褒的手法。書中關於黛玉口才描寫的地方很多(可惜多數被讀者當作她刻薄耍小性的例子了),在此不贅述。僅說個不為人注意的地方。寶琴做了十首懷古詩謎,大家贊好,寶釵卻跳出來說關於《西廂記》和《牡丹亭》那兩首,到底史書上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應該刪去。黛玉馬上反駁說:「寶姐姐也太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咱們雖不曾看過這些外傳,不知底里,連這出戲還沒聽過?三歲孩子也知道。」這話立刻得到大家贊同。看到這里,讀者怎能不會心一笑:「好狡詰的顰兒!」黛與釵都讀過這些書,卻心照不宣,都自稱沒看過,不懂,演一出配合默契的雙簧。但黛玉比寶姐姐高明的地方是把知道這故事的來源推到戲上,既保全了自己的淑女名聲又欣賞了好詩,兩不耽誤。誰說黛玉沒有心計?她機靈起來比寶釵鳳姐絲毫不差!您以為她真是象自己說的「心拙口笨,由著人說」的人嗎?後人常以晴雯之口角厲害與黛玉相比,其實差遠了。晴雯遇事是沖口而出,直來直去,是有勇無謀的莽撞人,實際是連小紅都說不過的,經常需要麝月幫忙吵架,唯一一次聰明表現就是回王夫人話那次。而黛玉雖也有說話莽撞時,但吵架鬥嘴可沒輸過,而且時常妙語連珠。真正能說得過她的只有慧紫鵑。
再說說她的才幹。黛玉有詩才,天下皆知。但人們都以為她只是個憂郁派詩人。主要是因為影視作品中由於情節需要,只表現她寫葬花吟,題帕三絕等小女子傷感之作。搞得人們印象中總愛把她和瓊瑤作品聯繫到一起。其實黛玉的作品還有另一面。比如象「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這樣瀟灑酷斃的,象「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種富於哲學意味的;也有「鐵甲長戈死未忘」「馳城逐塹勢猙獰」這樣豪放的,也有「盛世無飢餒,何需耕織忙」這樣頌聖的,也有「屍余居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這樣從容自信的,等等。這些詩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方面,也表現了她駕馭多種題材的能力。其實我想黛玉的知識面之廣是只稍遜於寶釵的。寶釵的知識除了看書多更主要因為她家的商人環境造成她見多識廣。而黛玉的知識主要是因為她的好學。書中描寫在她的房間里有「滿屋子的書」,猜謎行酒令時古文典故信手拈來,平時聽戲也愛記誦其中的好文章,《西廂記》也看,並不拘泥於「艷曲」就不敢讀,而且還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除詩歌外,她還精研佛道等哲學類書籍。對於寶玉模仿南華經寫的文章馬上能挑出破綻,大加諷刺。寶玉參禪,寶釵怕其沉溺其中消極厭世,無能為力時,倒是黛玉給寶玉當頭棒喝「無立足境,是方干凈」,把他拉回現實,可見黛玉不但讀過有關書籍,還能靈活運用。另外,黛玉還有些秘書才能。寶玉寫詩時可以代筆,做功課時她可以模仿寶玉的字跡替他交作業。我懷疑黛玉可能還幫寶玉捉刀寫過八股文。在她進賈府前就已讀完了四書,這可是寫八股文的重要課程。在試才題對額時,賈政稱贊瀟湘館是個絕好的書房,「若能月下在此讀書,也不枉生了一世」說完用眼看寶玉,把他嚇得夠嗆。可惜政老爺真是俏媚眼做給瞎子看,寶玉喜歡的是怡紅院那樣女性化的精緻居所,把這好書房倒讓給了林妹妹。劉老老進來時也以為瀟湘館是哪個哥兒的上好書房呢。好多人認為黛玉是不支持寶玉念書的(這也是古往今來的家長們不敢要黛玉這樣的兒媳婦的一個重要原因),我不這么想。她自己這么愛學習怎會不支持寶玉讀書?寶玉上學前她說「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了」。雖是打趣寶玉但我想她也還是希望寶玉能有點出息的,否則「大家又耳根不清靜了」。寶玉挨打,她也勸寶玉改正,賈政要考寶玉,她就借口身體不好暫停詩社以免寶玉分心。在這點上她的想法和做法與寶釵是殊途同歸,寶釵勸寶玉讀書是因為這的確是寶玉唯一的出路;黛玉是否反對科舉制度我不知道,她想的就是讓寶玉把該應付的功課做好,考試考好,這樣一來才可以和她一起玩,好好享受生活,享受愛情。我時常會想若是寶釵嫁了寶玉,肯定是個良師益友,成天督促他好好學習考試做官,苦讀十年終於高中;黛玉則可能早就不耐煩地說「你真不中用,乾脆我女扮男裝替你考一次得了!」呵呵,至少黛玉也會根據以往命題規律,押幾個題目寫幾篇現成的讓寶玉一背,說不定寶玉倒能中得更早呢。
黛玉有文才,卻也不是書獃子,她「每常閑了」也替大觀園算算收入成本什麼的,為嫁給寶玉做一些具體的准備。鳳姐沒讓她幫忙管家是因為她身體不好,萬一累病了賈母一定會埋怨她。身體不好其實是福,可以讓她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其實黛玉在人情世故上也頗來得,也知道打賞下人,也知道疼愛有人緣的寶琴,也知道討薛姨媽的歡心,趕著認了干媽(一方面可以與寶釵示好,另一方面也讓薛姨媽不忍心害她拆散她與寶玉的姻緣)。賈母肯定也希望黛玉嫁寶玉,但又不願得罪薛姨媽和王夫人,所以後來聽說薛姨媽疼愛黛玉,心裡也特別高興(呵呵,一老一少想一塊去了)。薛姨媽其實是個老實人(要不怎麼會受夏金桂的氣?),與王夫人不同,黛玉也看出王夫人不喜歡自己,又是個油鹽不浸的老頑固,所以從不在她跟前撒嬌,而是曲線救國,走她妹妹的路線,讓敵軍自己先手軟。她可不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的沉默羔羊。後人總說黛玉單純,中了薛家母女的圈套。試想以黛玉之心較比干多一竅的聰明,怎麼會犯這種弱智錯誤,又不是自幼被拐腦子受過刺激的呆香菱!而且有人討厭黛玉的小心眼和暴脾氣,其實想想也能理解,一個小姑娘父母雙亡住進了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的外婆家,她只能長出一身刺來保護自己,否則還不得跟迎春一個下場?自愛自憐的心境,復雜的社會環境,加上賈母和寶玉的溺愛造就了黛玉的怪癖個性。她自己可能也能認識到這個弱點,事實上,在經過與寶姐姐的懇談後,已經很少再有她耍小性的情況了。
再說說黛玉的思想。黛玉愛學習,但並不迂腐,能自己思考,保持自己獨立的思想。前文說過她對於知識的掌握能融會貫通,同時還能善加利用。她本來對寶釵有成見,但聽了她一番對於讀書有用無用的妙論後立刻就摒棄了以往對她的成見,從善如流,決心不被那些雜書移了性情。相比之下,寶釵就拘泥了些,她不論何時都要宣傳一番她的淑女閨訓。雖是她那樣識趣的人,還是忍不住時常勸寶玉讀書,告誡姐妹們守本份。她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些東西的正確性可行性。在與湘雲擬菊花詩題目前先說一篇女工針黹才是你我本分,然後再興高采烈地與湘雲討論;看黛玉的《五美吟》前也說一遍,然後再大贊黛玉的詩寫得好,立意新。有人說她口是心非,其實是冤枉了她,她是真的相信那些理論的。但因為她本身的氣質才華又不可能完全成為象李紈那樣的槁木死灰,所以要先背一遍閨訓,心理得到安慰,踏實了,才去玩。有點象和尚喝水前先要念經超度一下水中細菌,然後再喝。寶釵這樣做有時難免會煞風景,給人家潑冷水,所以香菱更願意舍近求遠找黛玉學詩,可能也是受不了她的夫子氣吧?而黛玉則對任何思想都是去粗取精,轉化一下再為己所用,就象她對寶琴的詩的態度一樣。黛玉對人的看法也不隨眾,對北靜王就敢罵「臭男人」,對老太太喜歡的劉老老也譏諷為「母蝗蟲」,妙玉是人人都厭其孤僻,但妙玉能請寶釵和她一起喝茶,說明她和處處與人為善的寶姐姐一樣,都與妙玉保持了不錯的關系,能欣賞到妙玉的獨到之處,而且以她的脾氣,挨了妙玉的奚落卻默默地忍了,確實難得。
再說說黛玉的貴族氣質。我一向認為黛玉是全書中最具有貴族氣質的姑娘。她一進府,鳳姐就贊她有「通身的氣派」。鳳姐善於阿諛奉承,但也總要結合實際才更討人喜歡。可見黛玉的確是很有氣質。黛玉的祖上也襲過列侯,父親出身清貴,官居要職,母親是公府千金,她肯定也是見過世面的,相比起同樣不在京城長大倒在商人圈中打滾的富貴花薛寶釵,她應該更具有貴族氣質。而且黛玉前世是絳珠仙子,警幻的妹妹,在仙界的身份應也是高貴的。書中有關黛玉描寫的地方都是具有華貴氣息的,瀟湘館的題匾就叫「有鳳來儀」,景色是「龍吟細細,鳳尾森森」,她的號也叫瀟湘妃子,曹公比喻她時用的都是西施,飛燕和比乾等皇族。她坐的是湘妃竹墩,喝酒用烏銀梅花自斟壺和海棠凍石蕉葉杯。她冬天穿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身披大紅羽紗白狐里大褂,腰系青金閃綠雙環四合如意絛,何等亮麗!每次寫黛玉穿著時總會寫寶釵的樸素衣著作為對比。如果說寶釵是白雪,黛玉就是紅梅,各有特色,相得溢彰。明代高啟有一首詠梅花的詩:
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
寶釵是樸素高潔的寒士,黛玉就是高雅浪漫的美人。寶釵平時不戴花,不熏香,不化妝,黛玉則相反,生活中充滿了小女人情調。另外,多病,能詩,傲慢,哪樣不是貴族氣質?可惜導演們都會錯了曹公的意思,以為林妹妹應該是個灰姑娘式的可憐受氣丫頭,所以影視作品裡的黛玉總是一副孝服未滿的打扮而且面帶寒酸神情,比邢岫煙強不了多少。其實書里說的明白,黛玉一進賈府,所有待遇都與寶玉相同,怎麼會如此寒酸呢?很多人認為黛玉必定是淡裝素裹才顯出她的風骨,卻忘了湘雲說的是真名士自風流。
另外黛玉還特別自重,比寶釵並無不及。如果說寶釵是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溫柔嫵媚,黛玉就是秋水為神玉為骨的冷傲清高。雖然她也處於青春期,有思春的時候,但她寫的纏綿之詞多被自己燒掉,偶爾伸懶腰念句「情思睡昏昏」也是在以為無人聽見的情況下。她知道自己愛上寶玉是不合體統的,心裡其實非常害羞也非常有負罪感,對寶玉不斷地發脾氣就是這種矛盾心理的表現。她愛寶玉,怕人知道就裝作小性兒,他怕寶玉知道了她的愛情反而看輕她,玩弄和辜負她(以寶玉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寶玉每次用《西廂記》里的艷詞逗她,她都真的很生氣,又哭又鬧。她小時候跟寶玉在床上午睡調笑,長大後就不這樣了,寶玉給她擦淚她就罵他要死,不該動手動腳的,還囑咐紫鵑等丫環跟寶玉說話也要放尊重。可真到寶玉向她傾訴肺腑深情的時候,她卻又羞澀地迴避了(到底是大家閨秀)。正因為此,當寶釵勸她看書說話要謹慎時,她馬上就接受了寶釵的意見,因為她本質上也是個特別自重的貴族淑女,並不象好多人想的那麼叛逆。可能又有人說她要真是淑女就根本不該愛上寶玉。這又不對了。寶玉作為僅有的未婚男性住在大觀園已經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自身條件也不錯,而且整個賈府上下都認為他們兩個是天生一對,還時常有人打趣他們倆。黛玉能不受影響?再說愛上寶玉的人太多了,寶釵也愛寶玉呢。你以為大家都象史湘雲那麼晚熟或是象李紈那樣槁木死灰?黛玉愛寶玉的方式是與眾不同的,她跟他吵架,折磨他,諷刺他,替他寫作業交差,又為他挨打而哭紅了眼,為他生病而擔心,為他寫下柔腸寸斷的情詩,這都是黛玉情難自已的表現,但也是發乎情止乎禮的。連寶釵也有忘情之時呢,不說寶玉挨打後她又哭又勸又心疼又綉兜肚的有趣情節,只說羞籠紅麝串一次。在此先為寶釵辯一下,寶釵從不帶首飾,有人說她帶紅麝串是因為發現元妃認可她與寶玉的婚事而樂不可支的表現。其實書中說的清楚,寶釵覺得這事沒意思。她為什麼戴上紅麝串呢?後文她勸岫煙戴探春送她的碧玉佩時,她先告誡岫煙不要執迷於這些首飾打扮,岫煙說那我回去摘了碧玉佩。寶釵說,你也太聽人說了,這是她好心給你的,你若又不戴她豈不疑心?從這種觀點來看,寶釵住在賈家,得了人家貴妃姐姐的禮物,當然應該戴一陣,表示感恩戴德,讓人家看著也高興,覺得你知道好歹。何況紅麝串是姐妹們各人都有的,並不只有她有,曹公沒寫,說不定其他姐妹也都戴了呢。這一回讓我感興趣的是她對寶玉的態度,要是寶玉問林妹妹要紅麝串看,哪有這么容易?八成得先碰個釘子:「你自己一般的也有,這會子又來看我的做甚?」才是黛玉的聲口,也是黛玉自重的表現。寶玉且得求一陣,也未必得到。而且看人家女人身上戴的東西未免有點不尊重的意味,賈瑞不是也要看鳳姐戴的戒指嗎?寶釵倒痛快,立刻捲袖子就摘,而且一著急還摘不下來,引得寶玉盯著膀子看半天,被佔了便宜也不做聲,太溫柔了!我以為是寶釵也愛寶玉,但平時寶玉都很尊重她,難以主動親近,連吵架的機會也沒有。一旦寶玉對她有所求,就會一時激動,連拒絕和猶豫都忘了。「太上不能忘情」,可見寶姐姐也會為情所惑。但後來她意識到寶玉跟她是絕不可能的,所以就不再出現這種微妙又尷尬的情況,而且還跟黛玉結為好友,勸她養好身體呢。
最後探討一下黛玉的情趣。如果要我選擇過《紅樓夢》其中一個人物的生活方式,我毫不猶豫地選擇黛玉。她不象寶釵那樣克己樸素,她是該怎麼享受就怎麼享受,決不拘束自己,也不象李紈和妙玉那樣被迫過清心寡慾的生活,不象湘雲要回家做家務到半夜,不象探春鳳姐要承擔起管家責任,同時也不象迎春惜春那樣平庸無聞,寶玉雖好,到底有他爸管束,而黛玉所有的只有外祖母的溺愛,何等的放鬆與幸福!(當然黛玉也發愁,主要是感嘆身世和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此外也知道與寶玉難成佳偶,這更說明她可不是沒事找事,無病呻吟哦!)書里寫到黛玉時好象不是玩就是閑逛,偶爾做次針線裁個衣服綉個荷包也是出於興趣或是送給表哥,大夫還勸要好生保養少幹活,那麼更有理由閑著了!黛玉身體那麼不好,可書里寫到的集體活動她哪次也沒落下,一方面是她人緣也不錯,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欣賞她的才華和情趣,覺得少了她的活動未免無味。她住在瀟湘館,大觀園里最幽靜的地方,有竹子,有芭焦,有梨花,沁芳溪從腳下流過。秋天和姐妹們結海棠社,菊花社,開螃蟹宴,釣魚賞桂花,中秋節有家宴,也可以自己約個把好友到幽靜的凹晶館自己賞月聽遠處的笛聲;冬天可吃烤肉賞雪中梅花,聯句,在室內賞水仙,解九連環,過元宵節可以聽戲,聽書聽音樂;春天就更多了,過生日,過芒種節,葬花(即環保又可以鍛煉身體),放風箏,詠桃花和柳絮,還可以照顧燕子(她叮囑紫鵑看大燕子捉食回來再放下湘簾,用石獅倚住,有趣!)她的大多數詩都是在春天寫的。夏天可能是活動較少的,如果不去清虛觀打醮聽戲的話可以睡個懶洋洋的午覺,醒來喝杯鳳姐姐送來的上用新茶,要是中暑就喝香薷飲,然後可以靜靜坐在月洞窗下看書或者逗鸚鵡說話,真是妙極!黛玉不但善於享受生活,而且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春花秋月,樣樣都在她眼中不曾錯過。能玩的人往往是有品位的人,她給凸碧山莊和凹晶館起名,用數凹晶館水廊的柱子決定做詩的韻律等,這都說明她不但能玩而且玩得別出心裁,難怪湘雲雖跟她吵鬧但總馬上和好,雖贊寶姐姐待人好,可更多是願意跟黛玉一起玩,因為林姐姐實在是太cute了!而且黛玉也善於找樂子,而且很幽默,經常跟寶釵合說個相聲什麼的,與湘雲可並稱大觀園的兩大開心果(老劉是客座的),不過湘雲的開心果作用總需要用肢體語言達成,比黛玉就遜色了些。多病可能是黛玉生活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但也可以幫她躲開和化解許多是非,不必做活或管家,脾氣不好大家也原諒她,寫詩酸點也沒人嘲笑「無病呻吟」——人家真的有病。最妙的是可以在賈家衰落前就死去,一來不用受貧賤之苦,二來可以在青春貌美時死去給人(尤其是情人)留下永遠的美好印象,永遠令人同情和懷念,三來可以讓情人因為永遠得不到自己而永遠懷念自己,其他的情敵再優秀也只能不戰而敗。其實最愛林黛玉的不是賈寶玉,而是曹雪芹。
以上是我對黛玉的一點看法,其實黛玉的好處還不僅在於此。我想說的是,黛玉真是太優秀了,但千萬不要有人學她。除非是真有以上我提到的這些先天後天的優勢,否則真是比東施效顰還丑。黛玉的好處無人能學來,因為黛玉本身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跟《紅樓夢》這本書一樣。
歡迎關注憑欄望遠公眾號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作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