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稿和聽書稿的區別
① 拆書稿和聽書稿
一、何為拆書稿和聽書稿?
拆書稿,是指將一本書拆分成多篇,引領讀者閱讀原著的寫作方式。作者結合自己的感受,對原著的價值進行提煉和總結,以輕松、有代入感的方式陪伴讀者讀完全書,旨在讓讀過書的讀者獲取新知,激發沒讀過書的讀者閱讀興趣。拆書稿強調的是內容的有趣、有料、代入感和干貨,通過夾敘夾議的方式,穿插思考和問題,快速引導讀者進入狀態。
聽書稿,是一種將書籍壓縮成短篇文稿並轉換成約20-30分鍾音頻的產品形式,讓聽眾在碎片時間快速熟悉書籍內容。聽書稿通常不完整呈現原文,僅提供簡單摘要和思維導圖,便於聽眾學習。
二、拆書稿與聽書稿的寫作要點
拆書稿的寫作注重結構清晰、邏輯嚴謹、文筆流暢,反復強調核心觀點,讓讀者印象深刻。標題要吸引人,內容要提高閱讀率和轉化率。標題寫作技巧包括製造懸念、提出問題、引發共鳴和提示變化。內容提煉和拆分需結合目錄,按章節或主題拆解,保證每個部分邏輯清晰,步步深入。
聽書稿則強調口語美感,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書籍精華,讓聽眾輕松理解並記住內容。寫作時需明確書籍的核心內容、作者的影響力和聽眾的收獲,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注意文字簡潔,突出實用性,多舉事例增強記憶效果。
三、拆書稿與聽書稿的區別與選擇
拆書稿與聽書稿各有優勢,拆書稿通過深入解讀和提煉,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書籍精髓,適合文字閱讀愛好者;聽書稿則利用音頻形式,便於聽眾在碎片時間學習,適合忙碌人群。平台推薦有書共讀、喜馬拉雅等。
② 自媒體類的兼職有哪些
1、公眾號投稿
目前來說,公眾號投稿還是一項比較靠譜,而且能提升個人寫作水平的賺錢渠道,也能為自己積累粉絲,很多人都是先學會投稿,然後確定自己的寫作風格,後期直接自己做一個公眾號變現。
2、拆書稿、聽書稿、書評
拆書稿: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按照一定邏輯,把一本書拆解成十個主題,對應寫十篇文章,每篇2500字,稿費的價格依照拆解的質量而定,大概2百左右,拆完一本書,賺個四位數的稿費不成問題。
聽書稿:形式略難一點,把一本書用一篇文章拆解出來,包括引題+破題+作者簡介+三個主題觀點。
3、豆瓣稿費
全網可信度比較高的徵稿、約稿平台,稿費的跨度很大,裡面會有一些雜志、翻譯類、偽原創、軟文的約稿,比較適合空餘時間較多的人,能賺到錢。
4、做視頻賺錢
抖音、快手通過短視頻崛起,微信也在最近推出視頻號,位置就在朋友圈的下面,足見其重要性,很多人通過視頻賺到了第一桶金。新手可以去某寶買一些做視頻的教程和破解軟體,然後做一些類似情感勵志語錄視頻、書單視頻、混剪電影視頻類型的內容,先從簡單的開始,在平台積累權重和人氣,好好運營,後期是很容易賺錢的。
5、頭條號、百家號
目前頭條號,百家號的活動還是挺多的,像千人計劃,前段時間還有客服教你如何發布微消息,如何更容易的拿到黃V認證,新手的話過了新手期就比較容易賺錢了。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自媒體類的兼職的分享,希望對想做兼職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在本平台查看哦!
③ 解讀書怎麼賺錢
這個學生寫了自己如何拆書給樊登讀書會、有書這些平台供稿賺稿費的問題,並且還在教給其他人,甚至還希望藉此開培訓班,教其他人怎麼賺稿費。
他的用詞很准——「拆書」。
所謂「拆書」的意思,也就是把出版社的書,大概瀏覽一遍,寫成聽書稿。用他的原話來說就是,「就是把文章的精華內容提取出來寫給讀者,為用戶節省時間看書。就跟說書一樣,和拆書稿的區別就是要求語言口語化,稿費一般在2000左右」。
他現在就是在有書寫拆書稿,對自己的評價是,「算是古代的一個伴讀小書童」。
他在一個月內,把理想國出版社出版的《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一戰中東1914-1920》拆成了7篇文章。格式也很明晰,他在自己的公眾號文章《1000塊錢一本的拆書稿到底是什麼鬼?》里有介紹概念和格式。
內容創業洗稿,知識付費拆書
正好我家裡有這本書,於是從書架上把它拿來稍微掃了眼:這本書整整500頁。英國歷史學家尤金·羅根解讀了奧斯曼帝國的衰亡歷程,以及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遠影響,並對現在中東政治政權民族等問題的根源性探索。
這書算得上是個大部頭了。理想國M系列的歷史類書籍我常閱讀,按照正常閱讀速度,這本書應該要讀7-10天,如果再加上周邊資料閱讀、課程觀看的話,真正用拓展性閱讀的方式把這個問題了解個七七八八,可能要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再去「有讀」平台上看了眼被拆解的《奧斯曼帝國的衰亡:一戰中東1914-1920》,售價4.99元,賣了6700份——銷售額其實也不高,只有三萬多塊。
④ 非線性成長,正好遇上青橙學院——我為什麼參加拆解稿與聽書稿訓練營
很榮幸,這一次,終於加入了弘丹老師的拆解稿聽書稿訓練營,並且搭上了青橙學院這趟學習寫作的班車,讓我的2019年不再茫然和虛度。
2月下旬的某個傍晚,無意中看到弘丹老師在公眾號發送的「拆解稿聽書稿寫作高手實現寫作變現——如何讓你讀過的書都變成錢」一文,可謂幸運和及時。
講真,去年年底時,看到青橙學院的課程我也曾徘徊過,一直也覺得最重要還在於自己多練習寫,多學習寫作知識,等有了一定積累後再來參加老師的訓練營,可就在2月22號的那天,當我看到有關於如何把自己閱讀的書籍,寫成拆書稿和聽書稿,我一下子就動心了,畢竟斷斷續續閱讀了一段時間後,當我很想把讀過的書寫下讀後感和書評時,卻發現除了一些極少的想法和感受外,對於作者在書中的觀點和理念,我卻很難可以富有邏輯性、完整地轉述出來,思維的深度遠遠也不夠,偶爾嘗試著寫下一兩篇書評,可也常常不是半途而廢,就是大段大段地引述作者的原文,最後竟成了一篇毫無自己的觀點和解讀的「假書評」。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書評也是有專業性的一種文體,並不是會寫幾句閱讀感想就能寫的好的。
有幸在去年,我就買回了弘丹老師的《從零開始學寫作》。書中,弘丹老師有整一個章節的內容就在講關於書評的寫作知識。以我的基礎,感受是即使讀了,可還是不大會寫,內心充滿迷茫和挫敗,雖然我常常想寫,卻也不敢去寫了。這一次終於看到了老師的訓練營,於是毅然決然地決定報名學習,交了3月訓練營的學費後,我轉念一想,既然想跟隨弘丹老師學習寫作,那麼我何不申請加入青橙學院呢?於是補齊餘下的學費後,我終於成為了2019年青橙學院的一名學員。這時,已經是2月下旬了,老師2月份的回憶錄寫作營已經即將結束。
對於拆書稿和聽書稿,我的理解,應該是比寫書評更需要有高度的解讀和提煉能力,這不單需要閱讀的基礎,還需要解讀、轉化為簡單表述的能力,更需要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結的能力,搭橋,解碼,深度的思考,最後形成為更易懂的文字,可以幫讀者或聽眾實現更高的知識轉化。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本領,需要系統學習正確的拆書和聽書稿的寫作方法,並長期堅持,反復練習,才可能會有所提高的能力。我相信,幸運的我們能有機會加入到弘丹老師的陣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系統且嚴格地完成訓練作業,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和飛躍,寫到這里,我已經很期待老師的課程內容了。
對於我這樣普通到在人群中可以被淹沒的人,一枚畢業十幾年的普通二本文科生,一名在家全職6年的二孩寶媽,思維、溝通和執行能力,相較在職場時已經掉隊太遠,我的生活就如同平靜到不起漣漪的湖面一樣,泛善可陳,缺少了為生活而拼搏的動態場景,至少,在我對生活的解讀和期待里,是這樣的。
日常里,自己更多的注意力在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成長方面,盡管也學習了一些育兒知識,卻也常常會在突如其來的小狀況面前,束手無策。我這樣的寶媽,除了圍著孩子和家庭打轉,還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呢?這是兩年來一直在叩問我自己內心的問題。
都說最好的教育是「身教」,而我又如何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實現人生價值,達到最好的「身教」呢?除了閱讀和學習心理學知識外,我報名了線下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在讀,還購買了一些線上的網課,隨著學習的持續,我發現身邊有太多不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的父母,有太多不知道怎樣成長內在自我的父母,常常聽到他們與孩子的對話、看到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如鯁在喉。我逐漸開始思索,我可以做些什麼嗎?相較於很多人,自己的行動力和效率還是慢了好多拍,也許是基礎較差的緣故,常常即使閱讀了一些書,卻還是難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或者很難形成一篇推薦或傳遞這些知識的文章,看到弘丹老師的課程預告,如同看到救星一般,我知道這一次不能再錯過了。
閱讀,對於想學習寫作的人而言,不單單只是知道了這些書本的內容,可能更多的是,我們如何才能把這些書里的資料和理論,轉變為自己可以自由組合的素材,不僅是簡單地提高自己眼界和知識的要求,而是更高層的一次次認知的深度躍遷。 不僅要知道這些知識,還要知道如何換著法地應用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對於學習寫作而言才是有效的素材,這樣的素材才能達到深切的體驗和感受,最終付諸筆端,成為幫助讀者的高附加值內容。 期待在弘丹老師的課程里,自己通過系統地學習拆解書籍和如何轉化書籍內容的關鍵方法,學習怎麼才能把理論化的書面語轉變為簡單易學、深入淺出、人人都能讀的懂、聽得懂的拆書、聽書稿。這個3月,註定將是一段充實的日子。
這些就是我加入3月拆書稿和聽書稿訓練營的初衷,我也將在這個月里嚴格要求自己跟隨老師的進度,按照時間節奏和作業節點,努力達到畢業的要求。在這里要特別感謝青橙學院里認真負責的團隊成員,@青橙助理sherry,@冰花2002,@多寫,@黃蓉-運營官,@審稿團~進擊的小跳蛙,育兒組的@跳跳媽等等,還有默默在背後為大家服務的各位熱心的小夥伴們,很感激你們積極整理了所有的青橙學院的資料、聊天精華記錄、課程信息、課程錄音和圖片視頻,讓我這位遲到的學員,即使已過去2個月,還有幸從頭了解學院內所有的進度信息、資料、分享和畢業典禮等重要精華、錄音和圖文信息,一點也不落下,真的有種進入大家庭的感覺,很溫暖、很知心。
期待在今年隨後的歲月里,我們一同,不疾不徐,按時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