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聽書
1. 每日聽書:《論語·陽貨》(十五)
【原文】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譯文】
孺悲想拜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為由拒絕了。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下瑟來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見。
【心得】
從孺悲拜見孔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真性情的人,值得幫助的人主動幫助,不值得幫助的人殘忍拒絕,絲毫不偽裝自己。
我想,對我的啟發就是,學會拒絕別人,學會說「不」。因為有的人,你幫他一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而有的人,卻認為你是理所當然的。
還有就是,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我也是毫不留情。比如,隨便逗我的孩子,含有惡意挑逗,「你的爸爸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我也是一點面子都不會給你。比如,給我的孩子吃零食,我也是直接把你掃地出門。
最後,人這一輩子不長,一定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2. 聽書適合什麼時候聽 在線聽書一天聽多久合適
聽書適合在做飯、上下班通勤、睡前、洗澡時或玩游戲時等碎片時間聽。在線聽書一天建議控制在2至3小時比較合適。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聽書適合的時間 做飯時:可以利用聽書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或娛樂。 上下班通勤:在交通工具上聽書,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 睡前:聽一些輕松的故事或知識類書籍,有助於放鬆心情,幫助入睡。 洗澡時:在洗澡的同時聽書,既放鬆了身體,又充實了大腦。 玩游戲時:如果游戲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聽書可以作為消遣方式。
二、在線聽書的時間控制 每日總量:建議每日聽書時間控制在2至3小時,避免過度使用耳朵。 休息時間:每聽半小時左右,休息5至10分鍾,以保護聽力和保持興趣。
通過合理安排聽書時間,可以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豐富自己的知識和娛樂生活。
3. 每日聽書:《論語·為政》(四)
【原文】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子曰:「攻乎異端 ,斯害也已!」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1.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眾。」
2.孔子說:「只讀書不思考,你會越讀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對人生也沒有幫助。」
3.孔子說:「一點也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這其實是有害的。」
4.孔子說:「子路啊,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求知的真諦。」
【心得】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群眾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不團結群眾。想起一句話,戀愛是兩個人四目相對,而結婚是兩雙眼睛一起朝前看。
幸福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著爸爸,爸爸媽媽一起愛孩子,孩子愛爸爸媽媽。爸爸不要在寶貝面前說媽媽的不好,媽媽也不要在寶貝面前批評爸爸的不是。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學用思悟化的過程。不論學習什麼,最終的目的都是學以致用、加以實踐、知行合一。
從生完孩子到現在,我一直都在不斷學習,尋找人生的其他可能。其實,並不在乎參加的課程有多少,也不要去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向。比如,我決定一直做下去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寫作,不僅是熱愛,也是因為適合我自己。即使朋友圈裡有優秀主持人又怎樣,我在我擅長的領域也同樣可以做得很好。
3.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要學會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
我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一個人安安靜靜的讀書、學習,內心裡也照樣充實、快樂。非要過熱鬧的生活,我確實融入不了,因為人多了我反而不自在。
但是,我懂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融不進的圈子,不要強行融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怎樣過都挺好。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瞎說。最怕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還到處去瞎說。
說實話,越讀書,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無知。比如,我讀過《梅奧育兒全書》電子版,才發現當媽媽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當媽媽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