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聽書筆記
❶ 聽書筆記:出診
【時間】2021年12月22日
【平台】喜馬拉雅
【國別】俄國
【類型】小說
【作者】契訶夫。
【故事梗概】《出診》故事很簡單,講述一個醫生從莫斯科到郊區給一個工廠主的女兒看病,而事實上這名叫麗莎的小姐、一個五間大廠房未來繼承人的她並沒有什麼嚴重的病,反而是優渥生活條件下生活與心靈的空虛,從而造成的心理疾病。同時,小說從醫生視角描寫了工廠工人艱苦的生活,生動地展示出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條件下俄國社會兩極分化、極端不公、農民破產和富農的貪婪殘酷等可怕景象。
《出診》還通過醫生的心理獨白,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既不滿 ,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小說結尾,作者希望有一個「也許很近的時代,到那時候,生活會跟這寧靜的星期日早晨一樣的光明暢快。」。
【精彩句子】
1、那是星期六的黃昏,太陽正在落下去。工人從工廠出來,成群結伙到火車站去,他們見到科羅廖夫坐著的馬車就鞠躬。黃昏、庄園、兩旁的別墅、樺樹、四周的恬靜氣氛,使科羅廖夫看得入迷,這時候在假日前夜,田野、樹林、太陽,好像跟工人一塊兒准備著休息,也許還准備著禱告呢……
2、他每逢看見遠處或近處有一家工廠,總是暗想從外面來看那是多麼安靜,多麼平和,至於裡面,做廠主的大概是徹頭徹尾的愚昧,昏天黑地的自私自利,工人做著枯燥無味、損害健康的苦工,大家吵嘴,灌酒,滿身的虱子。
3、現在那些工人正在戰戰兢兢、恭恭敬敬地給四輪馬車讓路,他在他們的臉上、便帽上、步法上,看出他們渾身骯臟,帶著醉意,心浮氣躁,精神恍惚。
4、那是個大院子,地上沒有青草。院子里有五座大廠房,彼此相離不很遠,各有一根大煙囪,此外還有一些貨棧和棚子,樣樣東西上都積著一層灰白的粉末,像是灰塵。這兒那兒,就跟沙漠里的綠洲似的,有些可憐相的小花園,和管理人員所住的房子的紅色或綠色房頂。
5、利亞利科娃太太是一個挺胖的、上了歲數的太太,穿一件黑綢連衣裙,袖子樣式挺時髦,不過從她的面容看來,她是個普通的、沒受過教育的女人。
6、她身邊站著一個女人,頭發剪短,戴著夾鼻眼鏡,穿一件花花綠綠的短上衣,長得清瘦,年紀已經不算輕了。
7、病人已經完全是個成人,身材高大,可是長得跟母親一樣難看,眼睛也一樣小,臉的下半部分寬得不相稱。
8、她好像是一個身世悲慘的窮人,多虧別人慈悲,才把她弄來藏在這兒。他不能相信這人就是五座大廠房的繼承人。
9、她,做母親的,撫養她,把她養大成人,一點不怕花錢,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她身上,叫她學會法語、跳舞、音樂,為她請過十來個老師,請過頂好的醫師,還請一個家庭女教師住在家裡。現在呢,她弄不明白她女兒的眼淚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她這么愁苦,她不懂,她惶恐,她臉上現出慚愧、不安、絕望的表情,彷彿她忽略了一件很要緊的事,有一件什麼事還沒做好,有一個什麼人還沒請來,不過究竟那人是誰,她卻不知道了。
10、他覺著在陌生人家裡毫無必要地消磨一個黃昏再過一個通宵是一件苦事,可是他看了看她的臉,就嘆一口氣,一言不發地把手套脫掉了。
11、他在鋼琴前面坐下來,翻一會兒樂譜,然後瞧牆上的畫片,瞧畫像。那些畫片是油畫,鑲著金邊框子,畫的是克里米亞的風景,浪潮澎湃的海上浮著一條小船,一個天主教教士拿著一個酒杯,那些畫兒全都乾巴巴,過分雕琢,沒有才氣……畫像上也沒有一張美麗的、順眼的臉,盡是些高顴骨和驚訝的眼睛。
12、麗莎的父親利亞利科夫前額很低,臉上帶著揚揚得意的表情,他的制服像口袋似的套在他那魁偉強壯的身子上面,胸前戴著一個獎章和一個紅十字章。房間里缺乏文雅的跡象,奢華的布置也是偶然湊成,並不是精心安排的,一點也不舒適,就跟那套制服一樣。地板亮得照眼,枝形吊燈架也刺眼,不知什麼緣故他想起一段故事,講的是一個商人,就是去洗澡的時候,脖子上也套著一個獎章……
13、忽然,房子外面傳來金屬的、刺耳的、時斷時續的聲音,那是科羅廖夫以前從沒聽到過的,現在他也不懂那是什麼聲音。這響聲在他的心裡挑起奇特的、不愉快的反應。
14、盡管讓工人演劇啦,看幻燈片啦,請廠醫啦,進行各式各樣的改良措施啦,可是他今天從火車站來一路上所遇見的工人,跟許久以前,在沒有工廠戲劇和種種改良措施以前,他小時候看見的那些工人相比仍舊沒有什麼兩樣。
15、一千五百到兩千個工人在不健康的環境里不停地做工,做出質地粗劣的印花布,半飢半飽地生活著,只有偶爾進了小酒店才會從這種噩夢里漸漸醒過來。另外還有百把人監督工人做工,這百把人一生一世只管記錄工人的罰金,罵人,態度不公正,只有兩三個所謂的廠主,雖然自己一點工也不做,而且看不起那些糟糕的印花布,倒坐享工廠的利益。
16、這么說起來,這五座大廠房裡所以有那麼多人做工,次劣的花布所以在東方的市場上銷售,只是為了叫赫里斯京娜·德米特里耶芙娜一個人可以吃到鱘魚,喝到紅葡萄酒罷了。
17、在夜晚的靜寂里,這些聲音好像是那個瞪著紅眼的怪物發出來的,那怪物是魔鬼,他在這兒既統制著廠主,也統制著工人,同時欺騙他們雙方。
18、在這兒覺得舒服的只有女家庭教師一個人,工人做工是為了使她得到滿足。不過,那隻是表面看來是這樣,她在這兒只不過是傀儡罷了。主要的東西是魔鬼,這兒的一切事都是為他做的。
19、他覺得,彷彿魔鬼正在用那兩只紅眼睛瞧著他似的,他就是那個創造了強者和弱者相互關系的來歷不明的力量,創造了這個現在沒法糾正過來的大錯誤。
20、這之際,東方越來越白,時間過得很快。附近連一個人影也沒有,彷彿萬物都死了似的,在黎明的灰白背景上,那五座廠房和它們的煙囪顯得樣子古怪,跟白天不一樣。人完全忘了那裡面有蒸汽發動機,有電氣設備,有電話,卻不知怎的,一個勁兒想著水上住宅,想著石器時代,同時感到冥冥之中存在著一種粗暴的、無意識的力量……
21、您處在工廠主人和富足的繼承人的地位,卻並不滿足;您不相信您有這種權利。於是現在,您睡不著覺了。這比起您滿足,睡得酣暢,覺得樣樣事情都順心當然好得多。
22、這時候他不再想那些工人,不再想水上住宅,不再想魔鬼,只想著那個也許已經很近了的時代,到那時候,生活會跟這寧靜的星期日早晨一樣的光明暢快。
【我的感悟】
1、本篇小說藝術性勝在對人物、景色的描寫上,值得寫作者參考學習。
2、本小說情節單調,不適合做消費文學作品來讀。相反,讀起來很費勁,很累,很壓抑。(20211222)
❷ 《解放軍為什麼能贏》聽書筆記(裴鵬程老師解讀)
一、關於本書
2)本書觀點:
一是把農民,土地和戰爭結合在一起,拉起一支為人民利益斗爭的軍隊。
一個是把支部建在連隊上,強化黨對軍隊的全面管理,並努力提高全軍素質。
二、核心轉述
1)解放軍隊伍怎麼來的?
2)解放軍怎麼進行日常管理與教育。
3)在戰場上,解放軍拿出了什麼樣的打發,以自己之長攻敵之短。
從南昌起義到三灣改編,到井岡山斗爭,再到古田會議,人民軍隊的成長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
剛開始武裝斗爭,南昌、秋收、廣州起義都是正面硬剛,結果都失敗了,吸取教訓。
面對強大的國民黨軍隊,紅軍首要的斗爭目的是生存,大量使用運動戰。
雖然紅軍走了很多的彎路,部隊相當的疲勞,但敵人的大軍被拖來拖去,更是疲憊不堪。
後來,抗日戰爭時期遇到更兇悍的日軍。更不能硬扛,目標是消耗日軍的持久戰,死死的拖住。
到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目標是打敗國民黨,國民黨有個弱點就是「分」。
過分重視城市,認為佔領的地盤就是勝利,佔領主要城市。
分兵把守。看起來很好,但是佔領的城市越多,兵力就越分散,機動力量就越來越少,只能被動挨打。
抗美援朝戰爭中對美軍的「零敲牛皮糖」,一點一滴取勝。
結論:
解放軍通過把農民、土地、戰爭相結合,讓人民子弟兵為自己的長期利益斗爭,獲得源源不斷的新鮮力量。
通過通過黨指揮搶,支部建在連上以及對士兵知識教育,農民武裝力量轉變為組織有序信念堅定、素質過硬的正規軍。
從土地革命開始,人民軍隊在實戰中探索規律,邊戰邊改,邊改邊建,愈改愈強,這或許是解放軍為什麼能贏得深刻原因。
我的感想
人民軍隊是邊發展完善的,是在發展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為不敗之師。
我們的創業隊伍也是需要像解放軍一樣的品質。
邊發展,邊改革,邊迭代,邊完善!
我們未來的環境是不可測的,但是我們的思想和戰鬥力是可以調整的。創業和我們的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奪取勝利的過程是怎樣的?只有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揚己之長,避己之短,不斷的創新、完善和發展我們的制度和革命隊伍,相信創業的路程會更加的光明。
❸ 聽書時做筆記有多重要
現在,有許多平台為了便於讓讀者聽書都開通了聽書功能。
聽書的確很方便,它能讓你一邊聽一邊還可以做其他事情,兩不誤。
但是,聽書也有一個弊端,畢竟,一心兩用未免哪個都不會專心,也就收效甚微。
聽過了許多書之後,個人感覺無論是聽書還是讀書記筆記都至關重要。
聽書記筆記有如下有點:
1,它能強化你對所聽圖書的重點內容的記憶。加深你對該書重點內容的印象。
2,它能使你對聽過的書保有長久的印象,即便過了很久已經忘記了那本書的內容但是,一旦翻了關於該書的讀書筆記,這本書的內容就會立即在你面前鮮活起來。從而不再需要挖空心思去想這本書講過了什麼。
這個與看電影寫觀後感的效果是一樣的。
3,記讀書筆記有利於作為寫作素材使用,可以作為你的寫作資料庫的一部分使用,且這種功能經久不衰。
當然,如果你有較強的記憶力,能夠背下來讓讀過的書吸收成為你自身的一部分更好。
但是,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