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勝算在線聽書

勝算在線聽書

發布時間: 2025-10-20 02:20:47

㈠ 《孫子兵法》聽書筆記08 軍形篇:NO ZUO NO DIE要等待

(職場:經營的基本原則)

關鍵點:等待的重要性,什麼時候打才不敗。

一、形勢情

形:大體得失之數,判斷行不行

勢:隨機應變,順勢而為

情:意志力和士氣。

二、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1.無為,不作死就不會死;

2.等待,積累自己

3.形勝勢勝:提高自身,看清勝機,抓住機會。

三、例子:唐玄宗逼哥舒翰打安祿山

總結:勝中求戰,不是戰中求勝。善於等待,不要No作No DIE。

金句:

1. 很多我們看起來情況差不多,應對的策略也差不多,但是結果卻相差很大,就是對形、勢、情這三者的把握不一樣。

 

2. 一句話,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別人,先管好自己再觀察別人,別人如果無懈可擊,我們是沒辦法取勝的。

 

3. 不辦不就是不作為嗎?必須要有所作為,因為他不作為心不安。這是病,得治。什麼病?這是一種戰略焦慮症,忘了作為的代價、損失和風險。

 

4. 我們人生當中,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等待,不能等待就No Zuo No Die。

 

5. 敵人是不可戰勝的,只能等他自己敗。你不能懷有戰勝他人的目的。還有一個關鍵,是自己不要作死,我們往往就是自己作死。

自我總結:《軍形篇》,這一篇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 要做到不被戰勝,做到不敗;

2. 真正善於打仗的人,他們通常沒有大的名聲;

3. 如何通過五個維度的度量,比較敵我雙方的實力。

°等待的重要性

°仗什麼時候開始打

一、形勢情

「夫立策決勝之術,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勢,三曰情。」

形:大體得失之數。

就是判斷大概行不行。

勢:臨時之宜、進退之機。

到了現場隨機應變、順勢而為,就是講勢;

情:意志力和士氣

對於主帥來說是看你的意志力,對於團隊來說是看你的士氣。

形、勢、情,是三個立策決勝的要點。

很多我們看起來情況差不多,應對的策略也差不多,但是結果卻相差很大,就是對形、勢、情這三者的把握不一樣。

二、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我們經常說打仗要打得贏,不對,贏了再打,沒有贏就不要打,這就叫做先勝後戰。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孫子說,古代真正善於作戰的人,先規劃自己,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這叫「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然後再等待敵人可以被戰勝的時機。 「不可勝在己」,完全在於自己,而什麼時候敵人可勝呢?那完全在於敵人,不歸我管。

孫子曰:「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這個人是很善戰的一個良將、大將、名將,他最大的本事到什麼程度?就是能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但是他沒有本事讓敵人一定可以被戰勝。所以說, 「勝可知而不可為」,勝利是可以提前知道的。 但是如果說不可勝呢?你是不可強求,不能把不可勝變成可勝的。

小結:

一句話,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別人,先管好自己再觀察別人,別人如果無懈可擊,我們是沒辦法取勝的。

不可勝又不可強求,你應該怎麼辦呢?

1. 無為

為什麼一定要辦呢?明明辦不了,你還非要辦。

不辦不就是不作為嗎?必須要有所作為,因為他不作為心不安。這是病,得治。什麼病?這是一種戰略焦慮症,忘了作為的代價、損失和風險。

很多人敗就敗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辦,就是所謂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辦不到的事不要強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2. 等待

不出手,並非不作為,而是積累自己,等待時機。

等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等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就是把自己累死的。

等不來怎麼辦-拒絕應該思維

等不來就算了唄,還非要歸你呀?你一定要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圍著你轉的,不是所有事你都能搞定的,該放棄的時候你要放棄。

但是我們人生當中,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等待,不能等待就No

Zuo No Die。

3. 形勝勢勝-等待的作為

形勝:等待中積累,讓自己不可勝,越來越強。

勢勝:勝機出現,然後你就抓住機會,一戰而定。

「善戰者,勝已敗之敵也」

他自己已經敗了,這時候你趕緊去推一把,叫「勝已敗之敵」。

三、總結:敵人是不可戰勝的,只能等他自己敗。你不能懷有戰勝他人的目的。還有一個關鍵,是自己不要作死,我們往往就是自己作死。

  例子:唐玄宗逼哥舒翰打安祿山,本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非要出兵,導致潼關失守,敗走馬嵬坡

《軍形篇》主要就是講先勝後戰,善於作戰是勝中求戰,已經有勝算了,我把這個戰果拿來就行了。

比較糟糕的就是戰中求勝,唐玄宗要哥舒翰出關就是戰中求勝,那是很渺茫的。

你要勝中求戰呢,你就要善於等待,要懂得No Zuo No Die。

㈡ 歷史上真正的劉禪是怎樣的

在電視劇裡面劉禪被塑造成為了一個庸庸碌碌、只會玩樂的昏君形象,最終還把自己的國家給弄沒了。不過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其中對於人物的描述定然是經過文學加工的,可信度遠遠沒有那麼高。那麼真實的劉禪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的投降又是出於無能,還是出自於睿智呢?

當然,劉禪自己也是被給予了很好的待遇,但實質上他每天都在刀口生活著,一個不對就可能葬送了自己。所以他才裝瘋賣傻。劉禪這是用自身性命和榮耀換取了一地百姓的平安,到頭來卻得到的是他人的謾罵,實在是覺得這世間真是不公。在筆者看來,如果有人討厭劉禪,只能說討厭他的人是那種把名譽看得比生命更為珍貴的人。

劉禪只是跟他們的想法不同,他是把人命看得比榮譽更為珍貴。而這兩種想法實際上都沒有錯,錯的只是那些歪曲事實的史官,他們沒有以一顆公正之心去記錄歷史,而是以自己的主觀想法來揣摩歷史人物,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㈢ 岳飛傳的回目是什麼

㈣ 《孫子兵法》聽書筆記26 九地篇:九種形勢的應對之道

 

關鍵點:一、地勢和地形的區別——形勢和地理

二、9種不同地勢的戰術對策

散地:堅壁清野

輕地:輕地則無止

重地:重地則掠。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爭地:爭先

交地:無絕

衢地:搞好外交

圮地:趕緊走

圍地:圍地則謀

死地:急戰

金句:想得到勝利,不僅要懂地理,更要懂人心

自我總結:一、地形是地理問題,地勢是形勢問題

地形:研究地貌是山地還是平原,地理形態。

地勢:涉及到軍隊的心理問題以及這個地方的戰場形勢,還有資源條件。

二、9 種不同地勢戰術對策

1. 散地

「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

在自己本國的境內作戰就是散地。什麼東西容易散呢?  軍心容易散,因為離家太近了。

怎麼辦:散地不要和別人野戰,要「堅壁清野」

人、牲畜和糧草全部都運進城從而讓他沒東西搶;接下來把守好城池和要塞,最後再派親兵去打他的交通線,絕其糧道。

擊其惰歸

敵人挑戰咱們但是沒人迎戰,然後他的糧草又跟不上,搶掠又搶不到東西。他就回去了,他回去我們在出擊。

2. 輕地

「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

我們侵入到敵國的境內,但是進入得還不夠深,剛進去不遠,這就叫輕地

怎麼辦:「輕地則無止」。

無止就是不要停止,大家繼續挺進。

輕地比散地離家遠,但是還不足夠遠。

這個時候就不要給大家念想,你要帶領士兵繼續深入敵境。

3. 重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

進入敵境很深,並且背後已經有好多敵國的城池了,這個時候士兵就死心塌地了。

怎麼辦:「重地則掠」。

你要去搶掠敵軍。 因為你的交通線太長甚至可能會中斷,所以你只能靠搶掠敵方才能生存下來。

因為敵人會面對散地來堅壁清野,然後耗你,擊其惰歸。

結合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拿破崙一直打下了首都莫斯科,之後俄國人把莫斯科燒掉了,這就是俄法戰爭中著名的莫斯科大火。

這場大火也印證了孫子說的「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最好把莫斯科完整地拿下來,如果打破了那就是次之。拿破崙沒有了資源。

孫子補充:「重地,吾將繼其食」

在重地我們要搶糧食否則後勤就會跟不上,我們要就地搶糧。

4. 爭地

兵家必爭之地,我得到就對我有利,敵人得到了就對敵人有利,這就是爭地。

怎麼做:爭先

爭地就是要爭先,你要抓緊先把地爭到手。

「爭地則無攻」。

無攻就是不要進攻,如果人家先佔了你就別上去硬攻了。

孫子補充:「爭地,吾將趨其後」

在爭地我們要疾速前進,抄到敵人的後面搶先到達。

5. 交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

交地就是沒有什麼險要的平原,跟前面我們講的「通形」類似。道路是四通八達的,甚至沒有道路大家也可以暢行無阻。我來得,敵人也來得,誰也擋不住誰。

怎麼做:無絕

「交地則無絕」。

曹操註解「無絕」為「相及屬也」,

你的部隊要首尾相接,中間不要有空當。因為有空當就容易被別人切斷,從而吃掉你的尾巴,或者把你的部隊分割並分別包圍了,讓你首尾不能相應。

孫子補充:「交地,吾將謹其守」

在交地我們要很謹慎地守衛壁壘,然後切斷敵人的交通線。

6. 衢地

「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眾者,為衢地」。

三國交界之地,我們說某地雞鳴三省,早上公雞叫三個省的人都能聽見,這就是衢地。

怎麼做:搞好外交,結盟,2 打1

先至而得天下眾

天下就是諸侯。在敵我之旁還有第三國,誰先到了衢地和第三國結交並得到第三國的幫助,就能形成二打一的形勢,這樣勝算就大了。

孫子補充:「衢地,吾將固其結」

在衢地我們要結交諸侯讓外交關系牢固,不要被敵人把盟國給爭取去了。

7. 圮地

山林、險阻、沼澤,凡是難走的路都叫圮地。

怎麼做:趕緊走

「圮地則行」。

圮地下面都是水,所以建築物無法固定,你也就沒辦法築城、修築工事和扎營。這種情況下,你只能帶兵快速通過,不要停留。

孫子補充:「圮地,吾將進其途」

到了圮地——山林、險阻和沼澤,我們要快速通過不可耽擱。因為我們一耽擱就會被人堵在裡面,這就麻煩了。

8. 圍地

圍地不是敵軍把我們包圍了,而是地形把我們包圍了。

「所由入者隘」。

進去的道路很狹窄,而回來的道路非常迂迴、曲折和遙遠。困在這樣的地形裡面,敵人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擊敗我們,這種地勢就叫做「圍地」。

怎麼辦:圍地則謀

首先你要阻塞隘口,不讓敵人攻進來;然後一次把幾天的飯都做好,這樣敵人看不到我們的炊煙就會認為我們沒糧食了,覺得我們快不行了。

敵人如果來擋就即刻強攻,務必突圍出去;你要號令前鋒猛斗,後軍擴大戰果,然後左右兩軍策應,最後傾巢突圍一鼓而下,這就是沖出圍地的方法。

孫子補充:「圍地,吾將塞其闕」

進入圍地被人包圍了怎麼辦?我們要把缺口堵上。

「圍師必闕」,擊其墮歸

敵人包圍我們了,他怕我們死戰,所以他一定會留個缺口給我們一條生路,這樣我們的士兵沒有死戰的意志就會往人家安排好的缺口跑。

你一跑他就擊其惰歸並圍追堵截,一節一節地把我們全吃掉了。

所以咱們自己堵上缺口並告訴士卒,我們已經無路可逃了。只有對著敵人沖殺才有可能擊跨敵人。

9. 死地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也,為死地」。

怎麼做- 陷之死地而後生,急戰

你馬上戰斗還有可能活,拖延一陣子肯定得死,這就叫做等死不如找死。死地怎麼辦呢?「死地則戰」,什麼也別想,你就是帶兵沖上去拚命。

孫子補充:「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在死地你就要向大家展示必死的決心。

把輜重、糧食和營帳都燒了,再把井填了灶砸了,我們就算不活了也要跟敵軍拼了。

㈤ 項羽和李小龍誰厲害

肯定是項羽。因為項羽力大無窮,從「霸王舉鼎明告」就可以看出。還有雖然李小龍出招快,但項羽一發力李小龍根本不能對項羽造成傷害。論戰鬥技巧的話,項羽也創造了 霸王拳、單挑十八式呀!還有,有人說李小龍用槍的話項羽一定敗,可是你們知道項羽用什麼兵器嗎?他的武器叫「鬼神」重128斤啊!而且項羽可以單歲段手拿起。如果槍快的話,項羽可以用兩只手,那樣速度乎槐譽你們也知道了。如果赤手空拳打的話,李小龍踢項羽一腳,那李小龍的腳都有可能殘廢,你們說李小龍憑什麼和項羽打.

㈥ 《孫子兵法》聽書筆記24 地形篇:知己知彼知地形

 

關鍵點:一、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二、知己知彼,最難的是知己

企業中,重要的是顧客,是自己的產品。

商場不是零和博弈,非競爭論,泡妞論

三、商業中的「知地形」

兩大場景:

銷售的場景

顧客使用產品的場景。

三現兩原主義:現場、現物、現實;原理、原則

三雙眼睛:鷹、兔子、樹木

金句:

1. 看待事物,你要有三雙眼睛:a. 看透全局的贏鷹眼。b. 看清細節的兔眼。c. 看全事態演進的樹眼。

 

2. 要知己知彼,這樣才就沒有失敗的危險;  更要懂得天時地利並了解地形,這樣勝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3. 當我們把知己知彼的思想運用到我們的企業經營裡面時,你要注意不要天天去研究怎麼了解競爭對手,而要了解顧客。

 

4. 看到現物和正在發生的現實,然後總結出事物運行的原理,或者說現在大家喜歡講的底層邏輯。最後再根據這個原理來制定出你解決問題的原則。

5. 鷹的眼睛看整個現場,兔子的眼睛看現物,然後樹木的眼睛看到時間軸上發生的現實。

自我總結:之前在《謀攻篇》講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講在之前的基礎上增加了「知地形」,從原來的兩個「知」到了三個「知」。

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彼知己,勝乃不殆- 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

你知道我軍能打,但是不知道敵軍也很強大,不一定打得下來,那你只有一半的勝算。

「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

你知道敵人可以被打敗,但是不知道我們自己人其實戰鬥力不行,那也只有一半勝算。

「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

知道了敵人可以被打敗,也知道我們的戰鬥力沒問題,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地形是不能打的,那你還是只有一半的勝算。

要知己知彼,這樣才就沒有失敗的危險;  更要懂得天時地利並了解地形,這樣勝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二、知己知彼,最難的是知己

知彼:唐太宗李世民說,他每次臨陣對敵的時候,總是先分析敵人的作戰企圖和我方的作戰企圖到底誰更審慎周密,這樣就可以知彼了;

知己:然後再察看敵軍的士氣和我軍的士氣誰更旺盛,這樣就可以知己了。

企業當中的知己知彼

商業中知己知彼的「彼」不是競爭對手,而是顧客。

你總去考慮競爭對手,你的思維就會被競爭對手帶走而不去關注顧客。

為什麼- 零和博弈

軍事對抗和企業競爭有一個最大的本質區別——軍事是零和游戲,而企業競爭不是。

市場是無限的,是發展的,是變化的,甚至可以說市場是多空間的,隨時可以有新的市場被創造出來。

重點核心:

就是不要被競爭對手帶走,而是自己要聚焦於研究顧客,研究自己,專心搞研發,少研究對手。

非競爭論,泡妞論- 經營也是如此

泡妞的關鍵在於妞,而不在於情敵。

比如說我們班裡有一個班花,有十個男生都想追求她,我把那九個都打死了,班花是不是一定嫁給我?她也不一定嫁給我,這世界上還有很多的男人呢。

小結:知己知彼

1. 關鍵是要知道自己,而不是要知道別人。

2. 當我們把知己知彼的思想運用到我們的企業經營裡面時,你要注意不要天天去研究怎麼了解競爭對手,而要了解顧客。

三、商業中的「知地形」

兩個場景:銷售的場景、顧客使用產品的場景。

銷售場景也叫貨架思維,貨架就是你作戰的地形。

不管是網上的貨架還是實體店的貨架,你要考慮在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麼以及你怎麼在那裡排兵布陣。

消費者使用的場景

你要關注他的使用體驗,認真考慮怎麼去設計產品。

三現兩原主義

現場、現物和現實,原理和原則。

「三現兩原主義」強調你一定要到現場,看到現物和正在發生的現實,然後總結出事物運行的原理,或者說現在大家喜歡講的底層邏輯。最後再根據這個原理來制定出你解決問題的原則。

三雙眼睛

1.你要有鷹的眼睛。鷹在天上飛,高高在上,總攬全局,一眼就看透。

2.你要有兔子的眼睛。兔子是匍匐在地上的,更容易看到細節。

3.你還要有樹木的眼睛,樹木是一直在那兒不動,定點攝影,它能看到時間軸上發生的過程。

對應「三現兩原」來說,  就是鷹的眼睛看整個現場,兔子的眼睛看現物,然後樹木的眼睛看到時間軸上發生的現實。

例子:比如說你賣牙膏,你就要在家樂福裡面觀察顧客買牙膏。你在那兒蹲半天看著顧客來,看著他從貨架上拿起一支牙膏,你要看清楚他是從第幾層貨架上拿起來的,看他仔細地閱讀包裝盒上的哪些文字,這樣你就知道哪些文字有銷售力。

他拿一盒下來看一看又放回去了,又拿起旁邊一個又放回去了;再往前走比較了幾個不同產品,又倒回來看這支牙膏,最後終於把這支牙膏放到購物籃里了。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並沒有。結果過一會兒他又回來了,把剛才已經選定的牙膏又放回貨架,又換了另外一個。

這時候你攔住他,送他一個小禮品,請他回憶剛才選擇和決策的過程 ——你第一個拿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你為什麼放回去了?第二個又怎麼樣?你之前已經選定了,後來怎麼又回來了?他會給你講他整個思考決策的過程,你是不是就做到知己知彼知地形了?

總結:

1. 你要了解你自己;

2. 你要了解你的顧客,千萬不要被競爭對手帶跑。

3. 你還要了解你的產品的銷售場景和顧客的使用場景。

把這幾點都做到,就像《孫子兵法》裡面說的「勝乃可全」,你的勝利就可以保全,就有把握了。

熱點內容
昏不昏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10-20 05:17:46 瀏覽:748
家門的榮光小說全文 發布:2025-10-20 04:56:55 瀏覽:58
言情穿越逆襲小說 發布:2025-10-20 04:38:40 瀏覽:375
免費閱讀小說app哪個廣告少 發布:2025-10-20 04:33:37 瀏覽:40
拍成電視劇的黑道小說排行 發布:2025-10-20 04:26:27 瀏覽:233
洛詩涵和戰寒爵小說全文閱讀最新 發布:2025-10-20 04:26:20 瀏覽:558
言情小說推薦女主心機 發布:2025-10-20 04:24:16 瀏覽:58
失路嘆西茶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10-20 04:18:21 瀏覽:766
師徒年下bl小說推薦養成 發布:2025-10-20 04:07:49 瀏覽:7
師小札哪些小說好看 發布:2025-10-20 03:47:55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