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吉米小說閱讀

吉米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7-19 17:09:32

1. 快樂致富的七大策略-吉米·羅恩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快樂致富的七大策略-吉米·羅恩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2、追求知識==>學習成功人士證明有效的經驗。
4、控制財務==>學會儲蓄,要會投資,樂於助人。
5、掌握時間==>(1)凡事先計劃,後行動。(2)凡事以結果為導向。
7、生活要有品味==>好的生活品味來自內涵,與銀行存款無關。
4、控制財務==>學會儲蓄,要會投資,樂於助人。 5、掌握時間==>(1)凡事先計劃,後行動。(2)凡事以結果為導向。 6、與贏家為伍==>問自己,我每天跟誰在一起……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2. 歐亨利的重新做人的賞析

《重新做人》是歐亨利的短篇作品之一,典型的歐亨利結尾式的小說,最經典就在於其結尾。其講述的是一個有著東部最好盜竊工具,作案又干凈利落不留痕跡的小偷在作案幾起後,隱姓埋名輾轉來到另一個地方繼續自己的宏大基業。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在那個城市遇到了一個漂亮的姑娘,他愛上了她,他決心為她改變,他決心重新做人。

可世事難料,就在他決心把工具送給別人的那一天,她的侄女意外被鎖進了保險箱,當所有人驚恐絕望的時候,他毅然在她面前打開了自己塵封一年多的手提箱,拿出工具,快速敏捷的打開了保險箱,救出了小女孩。而此刻守在門口的警察看到了這一切,有意的放過了他。

(2)吉米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歐·亨利的人生似乎有些坎坷,坐過牢,沒落過,也輝煌過。死於肝硬化,年僅48歲。著有14個短篇集,共有280篇。

他的小說語言精練,留有想像的餘地,耐人尋味。他善於把平常的生活加以概括綜合,然後以不平常的形式表現出來;能抓住生活中的偶然因素,給予故事一個意外的結尾。

這種「歐·亨利式的結尾」不但在美國文學中享有盛名,在世界文學中也很有特色。他的小說常常引著讀者順著邏輯的線路思索,以為已經可以預測故事的結局,但情節往往忽然一轉,使故事達到一個完全沒有想到,但又完全合情合理的結局。

3. 二十年後 歐亨利 閱讀題目外加答案

1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鮑勃對警察說「這兒沒有出什麼事」,表現了他在和老友見面前的愉快心情。

B. 鮑勃說「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反映出他負罪在逃的窘迫之狀。

C. 鮑勃給警察講述他和朋友約會的緣起,是為了緩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緊張心理。

D. 高個子男子擔心鮑勃很快認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領向上翻著,蓋到耳朵。

E. 鮑勃讀便條時微微顫抖,表現了他當時驚愕、恐慌、尷尬等復雜的內心活動。

【答案】AC

【解析】A項不是「愉快」而是「緊張心情」,C項「緩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緊張心理」錯,是為了體現他的「重情守信」

12. 小說兩次寫到「一陳冷颼颼的風」,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①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評分要點】每答對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

13.小說中的鮑勃具有什麼樣的性格?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評分要點】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14.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8分)

【答案】1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評分要點】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4. 求歐亨利短篇小說《二十年以後》的閱讀理解

答案A c 2.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第二次,渲染氣氛,轉 換情節。 3 答案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 法律。 4. 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

5. 《二十年以後》小說閱讀題

吉米是一個忠於職守的人。無論在多麼特殊的情況下,忠於職守是每個人都應做到的事情。古有何湯堅持宮中禁令不為微服私訪深夜返回的的光武帝開門;僅有任長霞不懈執法為民,懲惡揚善。而文中吉米面對老友犯出的罪行,雖為此痛心但他不忘自己身為一名警察的職責,忠於職守,令我們每個人都對他非常敬佩。

6.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考點梳理!

小說也是高考文學作品閱讀的重點考查文體,古典小說、現代小說、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節選)都是考查的范圍。
高考重點考查考生對小說的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從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主題、語言內涵、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同時,注意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意性的解讀。
1.體察小說人物

體察人物形象可以從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角度審視,也可以將其放在具體的環境、情節里審視,還可以從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評價的角度去審視。【典型例題】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廣東卷)【相關文段】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
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河《第三條岸》)
【解題指導】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側面,這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人物。這里作者將「母親」放在「父親」故事的主線上展示她的個性,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待「父親」的行為態度,「語言」與「行為」上是有所不同,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側面。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2.分析小說主題
小說主題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誰?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對其有何評價?③人物之間的關系(映襯、對比、沖突),為什麼這樣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小說題為「侯銀匠」,說明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寫了侯銀匠一家人的生活,表達了社會下層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親情,表現他的勤勞、精細,還有內心的寂寞、凄苦,這便是小說的主題。根據選材為主題服務的原則,總體上我們可以說,寫侯菊的筆墨,也是為了寫侯銀匠(用映襯、烘托之法),也是為了突出主題。
(2)從情節入手:從情節透視人物命運、作者情感傾向等,進而探究小說的主題。
(3)從時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傳》、《風波》等小說的主題,都要將其置於辛亥革命失敗這一大的背景下來思考。
(4)從描寫手法切入,即從小說對比、象徵、細節描寫等藝術手法入手探究主題。如孫犁的小說《囑咐》寫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飛行和太陽光沖開濃霧的情景,就不僅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象徵著人民解放事業的飛速發展、分離的暫時性和勝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說情節
理解小說情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情節的發展階段: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把握情節的意義,透視情節表達的思想本質。
(3)把握情節安排上的特點、藝術構思的巧妙(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誤會,陡轉,抑揚)。
(4)分析某一情節在人物塑造、故事發展、表達主題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節作用」類的題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慮某個情節與全文中相關情節的關系。如,這道題題干對思考點進行了明確的限定,即「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麼作用」,顯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節與下文的關系,並能從這個關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節的匠心。如小說《侯銀匠》第二段就表達手法而言屬於概述,就全文情節展開而言起交待(鋪墊)作用。小說後面的情節寫侯銀匠如何愛女兒,女兒怎樣聰明能幹,都有據可依。這也是小說的常見技巧之一。
二是考慮情節與主題的關系。如《駱駝祥子》中暴雨狂瀉,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著頭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節,反映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凄苦生活、悲慘命運。
三是考慮情節與人物性格的關系。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給讀者以武松會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著安排哨棒打斷,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邊,兩手揪住老虎頭皮,按在地上,提起鐵般拳頭,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竅流血的情節,有力地彰顯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學會創意解讀
鑒於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即便是探究題,也會在給學生選擇機會的同時,對回答問題的角度、思考范圍等進行適當的限制。解答這類試題,考生應該在題干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角度,這樣更有利於實現有創意的解讀。

【典型例題】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7. 求小說書名,背景大概是美國淘金熱那段時間,男主角是一窮小子,在boss地里順了兩大塊金子開始創業

男主是叫吉米來著……我好像印象中有這個書

8.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鮑勃迪倫和吉米頁

1 and in addition,I also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2,for reading,I like to read novels about magic.

9. 六年級課外閱讀題(有答案)

(一)我不能忘掉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就進了喬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她是個文靜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奮地學習。
有一次,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搜 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類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里……」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鎖雙眉,耐心地聽著美國同學的發言。
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起身來。教室里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溫和 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沉睡下去。總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 振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正在進行著(堅 艱)苦卓絕的斗爭!」
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交口稱贊:「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祖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1、用「﹨」劃去文中括弧里錯誤的字和詞。
2、聯繫上下文解釋帶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稱贊——
3、就短文的題目,請你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並自己試著回答。
問題:
回答 :
4、仔細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宋慶齡說:「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為什麼對宋慶齡的發言「交口稱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表達了宋慶齡的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想到了以前學的哪篇愛國課文?此時,你有什麼感受和啟發?

6、寫出一個愛國名言。

參考答案:
1、劃去收、柔和、振動、堅。
2、淘汰—— 中國不會被歷史埋沒,也不可能埋沒,總有一天,中國會震動全世界!
交口稱贊——大家對宋慶齡以理服人,有力量的話贊不絕口。
3、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有價值。如:宋慶齡為什麼不會忘掉祖國?答:因為宋慶齡有一顆愛國心。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所以宋慶齡不會忘掉祖國。
4、
(1)理由是中國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正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
(2)因為宋慶齡說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說的那些話有力量!
(3)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表達了宋慶齡一心愛國,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5、愛國課文即可,圍繞愛國談感受即可。
6、愛國名言即可。
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
愛祖國高於一切。——(波蘭)肖邦

(二)

現在我已經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麼幸運。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
1、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兩對反義詞。
( )---( ) ( )---( )
2、慎」的音序是( ),部首是( ),「謹慎」的意思是 。
3、為什麼說「我」是幸運的?

4、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愛有兩種形式,是哪兩種呢?這兩種愛有什麼作用?

5、你認為文中哪句話含義最為深刻,找出來畫「 」。
參考答案:
1、慈祥—嚴厲 精彩—糟糕
2、「謹慎」的意思是:小心
3、因為正是這兩個稱贊的愛 和 批評的愛,使我在愛的鼓舞下,努力地向前,成為一名作家。

4、稱贊的愛 批評的愛 作用:這兩種愛都是我努力地向前的動力。
5、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三)鄭板橋
△ 鄭板橋是清朝的一位書畫家。小時候,他聰明好學,但家裡很窮,夜裡讀書沒錢買燈油,他經常到附近一個古廟里,借著佛燈讀書。後來中了進士,當了縣令。
△ 鄭板橋一生最傑出的成就,是在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他的詩大都來自現實,來自生活,言之有物,讀起來妙趣橫生。
他寫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亂石鋪路,但是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這就是他的「板橋體」。如今還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書法呢!
鄭板橋的畫也聞名於世。他特別喜歡畫蘭、竹、石。他認為蘭花四時不謝,竹子百年長青,石頭萬古不移,是值得歌頌的。
△鄭板橋在淮縣當縣令時,因那裡鬧災荒,他私自開倉救濟老百姓而被罷官。從此,他回到家鄉以賣畫為生。可他有個怪脾氣,一些財主、官吏依仗財勢叫他畫,他卻偏不畫。
鄭板橋賣字畫所得的錢,大多數給了窮人。他身背一個長口袋,賣畫的銀子放在裡面,一路散發給窮苦百姓,走到家銀子也散發光了。
△鄭板橋活到七十三歲。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1、從短文中找出三個成語寫下來。
2、 聯繫上下文解詞語。
妙趣橫生——
聞名於世——
3、根據文章回答問題。
(1)鄭板橋一生傑出的成就是 。
(2)鄭板橋特別喜歡蘭、竹、石的原因是什麼?

(3) 「板橋體」的特點是 。

4、簡要概括鄭板橋同情窮苦百姓的兩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 )給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參考答案:
1、獨樹一幟 妙趣橫生 萬古不移
2、 聯繫上下文解詞語。
妙趣橫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現出來。
聞名於世——全世界都有名。
3、根據文章回答問題。
(1)鄭板橋一生傑出的成就是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
(2)鄭板橋特別喜歡蘭、竹、石的原因是什麼?
蘭花四時不謝,竹子百年長青,石頭萬古不移,是值得歌頌的。
(3) 「板橋體」的特點是: 他寫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亂石鋪路,但是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 簡要地概括鄭板橋同情窮苦百姓的兩件事。
<1>鄭板橋當縣令時,私自開倉濟貧被罷官。
<2>鄭板橋把賣字畫的錢發給老百姓。
5、用( )給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鄭板橋是清朝書畫家,從小聰明好學,中了進士,當了縣令。
第二段:鄭板橋的詩書畫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
第三段:鄭板橋被罷官後,用賣字畫的錢救濟窮人。
第四段:鄭板橋一生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值得我們懷念。

(四) 生命的掌聲

我常常想起一個關於掌聲的故事。
那時我上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班裡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兒,文靜漂亮,但是總愛蜷縮在教師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的就來到了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後來我們才知道,她的腿因為得了小兒麻痹症而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
演講課時,老師讓同學們走上講台講述一個小故事。輪到英子講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演講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了解英子的情況,她就一直點英子的名字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兒紅了。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英子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就在她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在掌聲中,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標准,聲音也十分動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裡又想起了掌聲。英子很禮貌的向老師鞠了一躬,又向同學們深鞠一躬,然後,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奇怪的是,自從那次演講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那麼憂郁了,她和同學們一塊游戲、說笑,甚至有一次她還走進了學校的小舞廳,讓同學們教她跳舞。後來,英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數學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們學校參加了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還得了獎。
三年時光,匆匆而過,三年之後,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學破格錄取。後來,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我應該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那次掌聲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這才明白了英子變得開朗活潑的原因。從那以後,我學會了給人鼓掌,尤其是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其實,人都是需要掌聲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誰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聲,是一種尊重,更是對一個生命的鼓勵和肯定。

1.用「/」劃去加點字的錯誤讀音。
蜷縮(quán juǎn ) 歧視 (qí zhī )
驟然(zòu zhòu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美麗--( )突然--( )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個性格( )、( )的殘疾姑娘。
4.第二自然段,說說帶點詞語「早早」、「最後一個」寫出了英子怎樣的心理?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別抓住人物的( )、( )、( ),刻畫了英子的內心活動。
6.用直線劃出表示英子演講前後不同變化的句子。
7.文中為什麼把掌聲視之為「生命的掌聲」?

8.讀了文章後,你受到怎樣的啟發呢?

參考答案:
1、略
2、美麗--(漂亮 )突然--(驟然)
3、內向 憂郁
4、寫出了英子害怕同學們歧視自己殘疾的心理。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別抓住人物的(動作 )、(神態 )、(心理 ),刻畫了英子的內心活動。
6、用直線劃出表示英子演講前後不同變化的句子。
上課前,她早早的就來到了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
她不再那麼憂郁了,她和同學們一塊游戲、說笑,甚至有一次她還走進了學校的小舞廳,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7、因為掌聲給了英子第二次生命,正是因為這掌聲她知道了同學們並沒有歧視她,自己應該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正是因為這掌聲她變得開朗活潑,破格考入大學。所以文中那次掌聲是「生命的掌聲」!
8、從那以後,我學會了給人鼓掌,尤其是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其實,人都是需要掌聲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誰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聲,是一種尊重,更是對一個生命的鼓勵和肯定。

(五)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象 像)樣的小村莊。
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有一兩把很鋒(fēn fēng)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 顆顆)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煙消失在天空中……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 就)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qiē qiè),包括那(些 把)鋒利的斧頭。

1、劃去文中六個括弧里不恰當的字詞或注音。
2、從短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寫在括弧里。
近義詞:家家戶戶一一( )

反義詞: 擴大一一( )
3、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合適的解釋,在正確答案的序號字母上畫「√」。

(1)應有盡有: a.達到極端 b.完
c.全部 d.用力完成

(2)雨水奇多: a.驚異 b.稀罕
c.奇怪 d.特別、非常
4、(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大雨沒喘氣兒」是說大雨________________。

(3)「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________________。

(4)小村莊被毀滅的教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按 順序敘述的。
6、讀了這篇文你有什麼想法?( )。
參考答案:
1、略
2、各家各戶 減少
3、c d
4、根據短文內容作答。
(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之後的光禿禿土地。
(2)「大雨沒喘氣兒」是說大雨 在不停地下,一連下了五天五夜,雨下得大下得多。
(3)「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煙消失在天空中……
(4)小村莊被毀滅的教訓是:小村莊的人只砍樹,不栽樹,不計後果,自埋墳墓,自取滅亡。
5、短文是按 事情的發展 順序敘述的。
6、讀了這篇文你有什麼想法?
圍繞愛護樹木、愛護家園談想法即可。

(六)生日
小時候,總是記不住自己的生日。直到那一天,像往常一樣迎著夕陽,一路踢著小石子兒,頭上的小辮晃呀晃,遠遠望見小屋前佇立的母親那熟悉的身影,飛奔過去,摟住她的脖子。母親領我到飯廳,桌上已擺好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上面卧著兩個太平蛋。( ),我明白了,我的生日又到了。
母親也坐在桌旁,微笑著看我吃。那神情,彷彿過生日的是她,吃面的也是她。
( )桌上沒有香噴噴的蛋糕,明晃晃的蠟燭,( )母親眼中燃燒著的慈愛不正是那不滅的燭光嗎?
我的生日年年都要過,母親卻總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偶然母親也會在撕日歷時淺笑著說:「哎,昨天是我的生日!」
一年一年過去了,我在吃生日面和太平蛋中長大了一歲歲,而母親( )在充滿肥皂泡的洗衣盆邊和撕日歷時的驚嘆聲中度過她的一年年。漸漸地,我發現母親的兩鬢出現了細細的銀絲,如那熱騰騰的卧著太平蛋的細細的生日面。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一次也不曾為她自己過過生日。
( )見母親撕下那張記著生日的日歷,我( )在一旁默默地想,等明年這一天,我一定也要為母親煮一碗壽面,一碗卧著太平蛋的壽面。一次次,我總像忘記自己生日那樣忘掉母親的生日。
今年,我終於記住了。在焦急中盼來了母親的下班。
母親驚訝地望著那碗熱氣騰騰的壽面,我遞上一張賀卡,微笑著說:「媽媽,祝您生日快樂!」
母親默默地看著賀卡和壽面,抬起頭,眼中閃著幸福的光,拉著我的手,看了很久,說:「孩子,你長大了……」
母親坐在桌前開始吃我為她煮的壽面。我也坐在一邊看著母親。我忽然看見兩顆晶瑩的淚珠滑落在碗里。
我問:「媽媽,怎麼啦?」
媽媽笑著說:「我高興!」

1. 把下面各詞確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弧里。
每回……總…… 總是
雖然……但是…… 於是
2. 從文中摘錄一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母親吃生日面的時候為什麼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寫出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
5. 從你積累的古詩中,選出一首描寫母親的詩,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把下面各詞確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弧里。
於是
雖然……但是……
總是
每回……總……
2、 從文中摘錄一句比喻句。
漸漸地,我發現母親的兩鬢出現了細細的銀絲,如那熱騰騰的卧著太平蛋的細細的生日面。把兩鬢細細的銀絲,比作細細的生日面。
3、 母親吃生日面的時候為什麼哭了?
高興的淚,激動的淚,以前都是媽媽為我想著過生日,現在是我想著為媽媽過生日,從媽媽的愛中我懂得了愛媽媽。媽媽為我的懂事,為我的長大高興地哭了。

4、 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小時候,我總是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可媽媽總是能記住給我過生日。
5、 從你積累的古詩中,選出一首描寫母親的詩,寫在下面。
如: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七)

傳達室徐大伯的(厲 歷)害在我們學校小有名氣。
期末考試前,學校明確了一條(歸 規)定:任何學生都不準把食物帶入學校內,以此杜(決 絕)上課時不時發出的「咂吧咂吧」聲。這下,徐大伯越發認真了。
大清早,徐大伯便叉(chǎ chà)開雙腿穩穩地立在院門口,滿是青筋的大手垂在背後,顯出幾分威嚴。他認真地盯著每一位進出的同學——「喂,把嘴裡的口香糖吐(tǔ tù)了(再 在)進去!」那些正鼓著腮幫子大嚼特嚼的同學只好不(干 甘 敢)心地吐了口香糖;「咦?你怎麼把牛奶帶進來了?」這位企圖矇混過關的同學只好在校門口把牛奶喝掉。唉,這徐大爺也太不通人情了!
這么一來,嘴饞的女同學們課余時候便少了享受瓜子、話梅的快樂,於是她們撒著(嬌 驕)要徐大伯打個「馬虎眼」,可徐大伯相當認真:「這是原則問題!」還有那些一向懶散的男同學,因為不能在早晨的校園里吞咽麵包或大餅油條,也厚著臉皮要徐大伯「放一碼」。可徐大伯(毫 豪)不通融,「不行就是不行!」男同學無(計 記)可施。
奇怪的是,這么一個不通情理的人,大家卻都很喜歡他。

1、劃掉( )內不正確的音節或漢字。
2、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橫線上。
3、假如你是一個被徐大伯「管」的學生,你當時心裡會怎麼想?寫一個心理活動片段。

4、你怎麼評價傳達室徐大伯這個人?

參考答案:
2、不脫離文內容,不脫離文主旨即可。
3、要點:寫清當時的情況
寫出心理活動
4、要點:用概括的語言評價人物。
不脫離文內容,不脫離文主旨。
如:傳達室徐大伯是一個做事認真,講原則,對待工作鐵面無私的人。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講情面的人。大家喜歡厲害的徐大伯。

(八)我 能 行
「我能行!」這句話常掛在我嘴邊,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
上星期日,我去參加北京市作文比賽。賽前一個星期,我就當著全家面前聲明:「比賽那天我要自己去,用不著誰送。我能行!」這下可急壞了爸爸媽媽。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送我,都被我一次一又一次拒絕。星期六晚上,爸爸媽媽要做最後一次努力——和我談判。二位說了兩大車話,而最後,我還是用最簡練的兩個字——「不用」——拒絕了。
星期天早晨,媽媽不厭其煩地叨嘮著乘車路線及注意事項。我聽得實在不耐煩:「哎呀呀,媽,我能行!」
來到考場,見不少同學正緊皺雙眉,聽著雙親考前的教導。我不禁暗暗慶幸:哈哈,我可再不用受這份苦了。許多教師、家長見我一人走來,都向我身後張望找「誰」?爸爸媽媽?嘻嘻,我把他們落在家裡了!
上次春遊爬山,那些可惡的男生故意找一條彎彎曲曲又陡極了的山路。半路上,我們女生有的摔了五個跟斗,有的唱哀樂似的哼唧著。一個男生假作關心地來諷刺我:「小周穎,不行了吧?」「我?」我咬咬嘴唇,瞪了他一眼,「胡說,我當然行。」又走了一段,山更陡了。還是那個男生,伸手要拉我。我才不要他拉,我自己能行。終於,我搶在那個男生前面,第一個到達了山頂。山頂上,又是那個男生:「小周穎,你還真行。」 聽著這話,我心理還真是高興!
在改選會上,我說——我能行!
在和班上力氣最大的男生扳手腕時,我還是說——我能行!

1.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口頭禪——
不厭其煩——
2.在段首用△給短文分成四段。
3.短文重點寫了幾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4.這篇文章寫出了小作者的什麼特點?

參考答案:
1.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口頭禪——平時最愛說的話。
不厭其煩——說過多少遍也不嫌麻煩。
2.給短文分成四段 一(1自然段)二(2、3、4自然段)三(5自然段)四(6、7自然段)
3.短文重點寫了幾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2件事
一件事是:星期天,我自己一個人去參加北京市作文比賽。
另一件事是:春遊爬山,我不用別人幫,第一個到達了山頂。
4.這篇文章寫出了小作者的什麼特點?
自信、獨立、好強。

10. 《二十年後》(歐亨利)全文

全文:

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颼颼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10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裡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這兒沒有出什麼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只是在這兒等一位朋友罷了。這是20年前定下的一個約會。你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你講講。大約20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佔的地方,原來是一家餐館……」

「那餐館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說。

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亮光,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共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這個城市裡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

當時,我正准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到西部去謀生。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20年後的同一日期、同一時間,我們倆將來到這里再次相會。」

「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說,「你們分手以後,你就沒有收到過你那位朋友的信嗎?」

「哦,收到過他的信。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 說,「可是一兩年之後,我們就失去了聯系。你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的。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啦。」

說完,男子從口袋裡掏出一塊小巧玲球的金錶。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九點五十七分了。」

他說,「我們上一次是十點整在這兒的餐館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當然羅!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這些年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又是一陣冷贈颼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警察准備離開這里。

「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如他不準時趕來,你會離開這兒嗎?」

「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他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一定會來到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

「再見,先生。」警察一邊說著,一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了,空盪盪的。

出處:出自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二十年後》。

(10)吉米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862年,美國林肯總統在《宅地法》中規定,任何公民只需交15美元的證件費,便可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相當於160英畝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連續耕作五年以上就可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這一措施民主地解決了獨立戰爭期間的土地問題,同時激發了美國人勤勞創業、發財的熱情。

這時的人們純朴、勤勞、勇敢,充滿活力和生氣,他們彼此重義氣、講交情,盡管他們在對付滿腔怒火的印第安人時也干盡了野蠻的掠奪、殺戮等強盜行徑,正如在西部文學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

但也許是遠離城市,西部資產階級內部尚未染上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惡習,或者說為對付險惡的自然環境他們尚未顧及內部的傾軋和吞並。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美國,處於資本主義飛速發展階段,出現了資本集中和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同時,中小資產階級的破產及失業大軍的不斷擴大,使美國社會的階級矛盾不斷尖銳化和表面化。

美國南北戰爭以前的文學,由於受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理想所鼓舞,作家們多用浪漫主義手法進行創作;戰後的文學,由於生活理想的破滅,作家們多以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生活。歐·亨利就是這些理想破滅了的作家中的一個,其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

歐·亨利當過牧童、葯劑師、辦事員、制圖員、出納員等。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在他優秀的作品中,對資本主義腐朽的制度、猙獰的法律、虛偽的道德、庸俗的生活等各個方面的丑惡現象,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諷刺和批判。


熱點內容
聽書吧免費聽書網 發布:2025-05-23 07:14:38 瀏覽:501
綠淺的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23 07:09:12 瀏覽:870
類似極品捉鬼師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3 07:07:45 瀏覽:986
中醫體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3 07:01:03 瀏覽:84
末世小說排行榜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5-23 06:53:40 瀏覽:519
鄉村艷婦免費完本小說下載 發布:2025-05-23 06:27:35 瀏覽:437
魔獸爭霸競技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23 06:06:45 瀏覽:526
魔獸大陸系統流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5-23 06:05:07 瀏覽:737
女主叫林霏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23 05:59:07 瀏覽:616
外國言情小說免費閱讀邊地勛爵 發布:2025-05-23 05:33: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