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考點解讀
⑴ 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全面解讀
你好,我任教語文將近11年,關於語文閱讀理解的學習方法,要抓住兩個個重點。
1、閱讀理解主要考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閱讀包含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力、整理歸納分析能力等,語文、英語閱讀在閱讀速度、歸納提取重點兩個方面表現得更明顯。
由於大家平時對快速閱讀接觸不多,可以通過直接訓練,訓練大腦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去年,有學者推薦《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作為假期學生學習計劃中,以為軟體練習30個小時就能使閱讀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學習每天練習1-2個小時,兩個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鍾左右的閱讀速度會達到3000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力也相應的快速提升。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從事腦心理研究的專家朱法良的高度認可,目前我們學習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課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2、為了節省時間在做閱讀的時候應該切忌:
(1)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會導致閱讀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閱讀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超級速讀訓練同時就順帶訓練了記憶,而超級記憶部分的思維導圖對全面閱讀文章後,抓出文章脈絡和重點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著學習一下。
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
⑵ 2013高考語文試題文學類文本閱讀的一個疑問
《峽谷》的主題有「西部」內涵與色彩:
峽谷本身與騎手皆有荒蠻(寂靜)、雄強(野性)、原始(粗獷)這類品格,但同一般的「西部」題材表現(尤其是曾經的美國西部題材)不一樣。
一般的西部表現較多情況下會選擇包含「文明與野蠻」內涵的矛盾/張力結構,借對比、借強弱以及借沖突結果顯現某種觀念(傾向「文明」的秩序,或者傾向「原始」的自由等等)。
與上述一般方式不同,《峽谷》所要表達的「主旨」同作者阿城的一貫風格一致,顯示的是人與自然的融合,即所謂「天人合一」思想:人與環境並不構成沖突,而是同性、同向、同質意義上的。這就是說,小說標題為「峽谷」,小說的主旨也就只能是峽谷(而不可以說成是人或騎手),因為作品裡面來看,首先突顯的就是峽谷,之後的鷹、騎手、肥臉漢子、馬,包括日光、風、布旗、聲音等等全部要匯聚於「山被直著劈開」而成峽谷所構建的此地此境。……簡單說,《峽谷》要表達的主旨在於靜穆、頑強、粗獷、綿厚、質朴的,有原始色彩的「生命力」,這「生命力」不簡單地只屬於其中的人(騎手、漢子)或者鷹、馬,同樣屬於峽谷、布旗;而且,最重要的是,屬於這一切所構成的整體。
因此,「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但幾乎一半篇幅是在寫峽谷。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這種問題本身可以視作假命題:它內部包含一種狂妄的「人」的觀念:人是「主體」、是「主宰」、是征服者等等。說「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騎手」也許沒錯。但是它容易誤導閱讀者(其實作為考題已經在強迫讀者)朝一個錯誤的方向尋求答案,這個錯誤的方向就是「小說的主旨要通過這個人(騎手)完成表現」。那麼,這樣的語文考試,……
⑶ 高中語文小說閱讀考點梳理!
小說也是高考文學作品閱讀的重點考查文體,古典小說、現代小說、短篇小說或長篇小說(節選)都是考查的范圍。
高考重點考查考生對小說的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從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主題、語言內涵、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同時,注意考查考生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鼓勵考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閱讀和創意性的解讀。
1.體察小說人物
體察人物形象可以從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細節等角度審視,也可以將其放在具體的環境、情節里審視,還可以從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評價的角度去審視。【典型例題】結合作品,請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廣東卷)【相關文段】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並沒有顯示出什麼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麼。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
……
人們一致認為,對於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後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河《第三條岸》)
【解題指導】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側面,這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人物。這里作者將「母親」放在「父親」故事的主線上展示她的個性,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待「父親」的行為態度,「語言」與「行為」上是有所不同,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側面。
【參考答案】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2.分析小說主題
小說主題的分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誰?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樣的品質,作者對其有何評價?③人物之間的關系(映襯、對比、沖突),為什麼這樣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小說題為「侯銀匠」,說明他是小說的主人公。小說寫了侯銀匠一家人的生活,表達了社會下層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親情,表現他的勤勞、精細,還有內心的寂寞、凄苦,這便是小說的主題。根據選材為主題服務的原則,總體上我們可以說,寫侯菊的筆墨,也是為了寫侯銀匠(用映襯、烘托之法),也是為了突出主題。
(2)從情節入手:從情節透視人物命運、作者情感傾向等,進而探究小說的主題。
(3)從時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傳》、《風波》等小說的主題,都要將其置於辛亥革命失敗這一大的背景下來思考。
(4)從描寫手法切入,即從小說對比、象徵、細節描寫等藝術手法入手探究主題。如孫犁的小說《囑咐》寫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飛行和太陽光沖開濃霧的情景,就不僅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象徵著人民解放事業的飛速發展、分離的暫時性和勝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說情節
理解小說情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情節的發展階段: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2)把握情節的意義,透視情節表達的思想本質。
(3)把握情節安排上的特點、藝術構思的巧妙(伏筆、照應,懸念,巧合,誤會,陡轉,抑揚)。
(4)分析某一情節在人物塑造、故事發展、表達主題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節作用」類的題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慮某個情節與全文中相關情節的關系。如,這道題題干對思考點進行了明確的限定,即「對全文情節展開有什麼作用」,顯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節與下文的關系,並能從這個關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節的匠心。如小說《侯銀匠》第二段就表達手法而言屬於概述,就全文情節展開而言起交待(鋪墊)作用。小說後面的情節寫侯銀匠如何愛女兒,女兒怎樣聰明能幹,都有據可依。這也是小說的常見技巧之一。
二是考慮情節與主題的關系。如《駱駝祥子》中暴雨狂瀉,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著頭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節,反映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凄苦生活、悲慘命運。
三是考慮情節與人物性格的關系。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給讀者以武松會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著安排哨棒打斷,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邊,兩手揪住老虎頭皮,按在地上,提起鐵般拳頭,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竅流血的情節,有力地彰顯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學會創意解讀
鑒於高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即便是探究題,也會在給學生選擇機會的同時,對回答問題的角度、思考范圍等進行適當的限制。解答這類試題,考生應該在題干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角度,這樣更有利於實現有創意的解讀。
【典型例題】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後」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於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⑷ 高考社科類閱讀考點
解讀人:大連八中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王翠敏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變化:語言表達要求略有變動 2010年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和去年基本上是一樣的,包括要求背誦的篇目等等,都基本與去年相同。可以提出的一點變化就是語言表達一項中「簡明、連貫、得體」的要求和「准確、生動、形象」的要求變換了位置,原來「簡明、連貫、得體」的要求放在後面。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應對:堅持常規復習 有的同學認為換了位置,是不是就說明對一些具體要求要更重視,放在後面的要求就可以適當放鬆,實際上僅僅是位置有所調換,並不能說明問題。所以,考生仍要按常規復習,不能受此影響。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備考提示:注重查缺補漏 事實上,高三考生復習到這個階段,已經是第二輪的高考復習。第二輪復習重在查缺補漏。同時,當考生手中拿到高考大綱和考試說明時,對所要考的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已經了解,考生應該據此復習。在這個階段,高考語文科考試的形式、結構、卷面已經基本確定,考生也可以找一些相似的卷子進行模擬練習。 解讀人 沈陽二中高三語文教師 何姝麗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變化 2010年語文《考試說明》和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上,相關詞彙順序發生了變化。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復習攻略 目前,語文的復習多半已進入「二輪復習」。何老師建議考生要做三方面的復習攻略。首先是基礎方面,需要考生查找自己知識點的漏洞,可以通過限時做題來發現自己知識點上的漏洞。然後,針對漏洞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做一個彌補的復習措施。 在閱讀部分,要注意答題技巧。可以從2009年的各個省市的題型出發,總結考題中的出題點,通過研究答案的設置來針對不同的題型,獲得有效給分點。現代文閱讀中,目前的考卷要求是「二選一」,有兩個文本類型:第一個是文學作品閱讀;第二個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側重復習,從去年的考題經驗來看,文學類作品相對較難,同時得分點也不容易把握,而實用類文本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題型的設置也相對容易一些,可以建議考生在訓練中對此有所側重。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分值所佔比重很大。相對來說,得分也比較容易,但得高分就難了。對此,建議考生首先要做到書寫工整,不要出現錯別字,要在作文的開頭和結尾「下功夫」,爭取做到精彩。另外,從去年遼寧省的作文題來看,尤其注重審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特別要提醒考生的是,作文不要套作。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組語文教師 董維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精解:客觀閱讀復習分清主次 就全國高考大綱來看,今年語文科目命題范圍變化不大。全國高考大綱要求的客觀閱讀推斷題、標點符號題,並未出現在去年遼寧省的考卷中,今年應該也不會考。文學類文本閱讀還是會延續主考小說文體,實用類文本閱讀主要考查傳記文體。董老師提醒考生,客觀閱讀題的訓練要以社科類文章為主。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命題預測:作文命題關注現實 近幾年全國高考作文命題越來越靈活,常常考查考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看法,比如對闖紅燈、明星代言等問題的理解與態度,主要引導學生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備考提示:建議考生做到三點:把握答題要點,理清文章思路,正確掌握答題方法。在平時的復習中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對一個事件做出正確、理性的判斷,調整好心態,積極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