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小說推薦
A. 王安憶的中篇小說有哪些
* 中短篇小說集
《雨,沙沙沙》《黑黑白白》《流逝》《尾聲》《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小鮑庄》《烏托邦詩篇》《荒山之戀》《傷心太平洋》《海上繁華夢》《香港的情與愛》《叔叔的故事》《人世的沉浮》《隱居的時代》《憂傷的年代》《化妝間》《兒女英雄傳》《剃度》《現代生活》《文工團》《月色撩人》……
其他主要作品
* 長篇小說
《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富萍》《上種紅菱下種藕》《桃之夭夭》《遍地梟雄》《啟蒙時代》《天香》。
*散文隨筆集
《蒲公英》《獨語》《走近世紀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車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憶散文》《窗外與窗里》《漂泊的語言》《母女同游美利堅》(與茹志娟合作)《街燈底下》……
*文論集
《故事與講故事》《心靈世界》《小說家的十三堂課》《我讀我看》《王安憶說》《華麗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王安憶讀書筆記》《王安憶導修報告》《對話<啟蒙時代>》(與人合著)《對話錄》(與人合著)等。
*電影電視話劇
電影《風月》由王安憶編劇。
長篇小說《長恨歌》除了由香港知名導演關錦鵬拍攝成電影外,還被拍成了電視劇,排演了話劇。
B. 王安憶有哪些小說
《雨,沙沙沙》、《流逝》、《小鮑庄》、《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
C. 介紹幾部好看的小說,不要言情不要名著。像余華《活著》王安憶《長恨歌》這種類型的。不要太膚淺..
推薦一下 《白鹿原》,最近還被改成電視劇,很不錯的長篇巨制
還有 虹影的《飢餓的女兒》,屬於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那種,還有《上海之死》
東野圭吾的作品《白夜行》《嫌疑犯X的獻身》
《那一曲軍校戀歌》
路遙《平凡的世界》
D. 王安憶的主要作品有什麼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69屆初中生》
《黃河故道人》
《流水三十章》
《米尼》
《紀實與虛構》
《長恨歌》
《富萍》
《上種紅菱下種藕》
《桃之夭夭》
《遍地梟雄》
《啟蒙時代》
《天香》
小說集
《雨,沙沙沙》
《黑黑白白》
《流逝》
《尾聲》
《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
《小鮑庄》
《烏托邦詩篇》
《荒山之戀》
《傷心太平洋》
《海上繁華夢》
《香港的情與愛》
《叔叔的故事》
《人世的沉浮》
《隱居的時代》
《憂傷的年代》
《化妝間》
《兒女英雄傳》
《剃度》
《現代生活》
《文工團》
《月色撩人》
《眾聲喧嘩》
散文
《蒲公英》
《獨語》
《走近世紀初》
《旅德的故事》
《乘火車旅行》
《重建象牙塔》
《王安憶散文》
《窗外與窗里》
《漂泊的語言》
《母女同游美利堅》
《街燈底下》
文論集
《空間在時間里流淌》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波特哈根海岸》
《故事與講故事》
《心靈世界》
《小說家的十三堂課》
《我讀我看》
《王安憶說》
《華麗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
《王安憶讀書筆記》
《王安憶導修報告》
《對話〈啟蒙時代〉》(與人合著)
《對話錄》(與人合著)
E. 關於王安憶小說
私人比較喜歡她。。。
不過她的其它小說似乎和長恨歌的風格出入較大。。。
-
嗯,
米尼。。。
也改編成電影了,和原著出入較大。。。
-
私人很喜歡她的一部中篇——流逝。。。
很有一部短篇集——稻香樓。。。裡面的一篇閨中,能找到長恨歌的影子。。。
-
樓主,好到處去搜搜書評看看。嗯。
F. 王安憶的小說代表作是什麼
有獎勵
王安憶的小說代表作是什麼?
具體的小說
我來答有獎勵共1條回答
心動灼栽LV.52017-10-14
王安憶,上海人, 1954年生於南京,次年隨母親茹志鵑遷至上海讀小學,初中畢業後1970年赴安徽淮北農村插隊,1972年考入徐州地區文工團工作,1978年回海,任《兒童時代》編輯。1978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1987年進上海作家協會專業創作至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庄》、《小城之戀》、《錦銹谷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69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話》、《叔叔的故事》、《我愛比爾》、《長恨歌》等長篇小說。喜宴 妹頭 冬天的聚會《富萍》及其他 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等,兒童文學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論著《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等。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98年並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2001年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傑出的華文作家」稱
G. 請問各位看過王安憶作品的,她的哪部小說最著名
最經典的當然是《長恨歌》嘍
長恨歌
作者: 王安憶
頁數: 384
定價: 20.0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簡介: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想來都是命里註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女兒的男同學發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
H. 王安憶都有哪些作品
王安憶,當代著名女作家,是作家王願堅和茹志鵑的女兒。王願堅的代表作品有小說《七根火柴》《黨費》等,茹志鵑的作品集有《百合花》《靜靜的產院》《高高的白楊樹》等。
王安憶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流逝》《小鮑庄》《錦綉谷之戀》《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等,另有長篇小說《紀實與虛構》《69屆初中生》《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表現他們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達到平中見奇的藝術效果。「理解」與「愛」是她的創作宗旨。她的早期作品多側重於感情的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致。
《雨,沙沙沙》、《阿蹺傳略》等系列作品,取得公眾的注意。這些作品主要是以平實細膩和充滿傷感的文筆,描寫大陸自文革後生活的轉變。
她的其他長篇,如《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千言萬語,卻被批評為「流水賬」。及至九十年代,王安憶終能以《叔叔的故事》大放異彩,隨後的《長恨歌》和《紀實與虛構》等,亦證明她駕馭長篇說部、想像家國歷史的能力。
既是文學評論家,亦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經描述王安憶創作的三個特徵,分別是對歷史與個人關系的檢討;對女性身體及意識的自覺;對「海派」市民風格的重新塑造。而《紀實與虛構》可說是集三者的大成。
在小說中,作者意圖為自己的家族尋根探源,但卻與蘇童、余華、葉兆言、李銳等不同,舍父系族裔命脈於不顧,反之轉而探勘早已佚失的母系家譜;至於其創作和探源的據點則在上海,一個由外來者匯聚而成的都會,一個不斷遷徒、變易和遺忘歷史的城市。
書中內容共分十章。單數章講述作者,即敘述者在上海成長的經過,從幼年遷入、求學、文革、流放、歸來到成婚;至於雙數章節,則追溯其母家族在中華民族史上的來龍去脈。最後在第十章,家史在民族史中的線索與個人在國家史中的歷史記錄,合而為一,並歸結到作者對創作歷程的反思。
當提到王安憶的長篇小說《長恨歌》,有時難免令讀者以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的小說版。其實兩者並沒有一點兒關系的!
小說中最令人觸目的是主角王琦瑤的出場。作者花費篇幅來描寫上海的弄堂、流言、閨閣、鴿子,目的只有一個:襯托王琦瑤像是吸盡黃浦精華的結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膚之親似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積著油垢的廚房後窗,是專供老媽子一里一外扯閑篇;窗邊的後門,是供大小姐提著書包上學堂讀書,和男先生幽會的……」細致和屬於女性的筆觸,具體描寫弄堂的一切。
事實上,在王安憶發表了《長恨歌》後,便有學者或文學評論將之歸類為張愛玲的「延續」,試想像著如葛薇龍、白流蘇、賽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華民國的上海轉移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上海,一群曾經過著聲色的男女,如何在誇張禁慾的政權里,度過餘生。
當然,王安憶的《長恨歌》並非全沒有缺點,其缺點亦正如其優點,就是《長恨歌》只是將張愛玲沒有全面寫出的上海風情給予全面集中的描寫,意即是成功地借鑒了別人的創意,非常流暢的將別人零碎描寫的東西集中起來全面描寫;可是,這些描寫卻非作者的原創,換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當然,客觀來說,王安憶的描寫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顯出其駕馭長篇巨著的能耐!
I. 推薦幾本王安憶不錯的小說
王安憶(女)(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縣,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鵑的次女。
1955年隨母移居上海。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學,1967年入向明中學讀初中。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隊。1972年考人江蘇省徐州地區文工團,在樂隊拉大提琴,並參加一些創作活動。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1978年調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任編輯。1980年曾入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學習。因發表短篇小說《雨,沙沙沙》(《北京文藝》1980年6期)等雯雯系列小說而引人注目。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後擔任中國作協理事。上海作協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鮑庄》、《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等,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車終點》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流逝》、《小鮑庄》分獲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作品在海內外都有較大影響。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為題材,表現其人生的追求和嚮往,以心理描寫見長。80年代中期以後則著力於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戀」等。90年代以後開始追求新的敘事風格,以《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等為代表,她用現實世界的原材料來虛構小說,以小說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漸平庸的客體世界,營造體現知識分子群體傳統的精神之塔。近來語言變化更為明顯,由簡潔而趨擁擠,如《長恨歌》等,對上海這個城市作細致入微的繁復的描繪。
《雨,沙沙沙》、《流逝》、《小鮑庄》、《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聖祭壇》、《烏托邦詩篇》、《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
J. 誰推薦一本好看的小說
您好,好看的小說有很多,但是每個人對好看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主要看您喜歡什麼題材和類型的。我先說幾本我個人喜歡的給您,你可以追問我的時候告訴我您喜歡什麼題材類型的,如果我恰好有看過的可以給您推薦。
1、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很經典的反偵察小說。
2、王安憶《長恨歌》王安憶很會寫景,上海的風情萬種在她筆下別有一番味道,人物的悲歡離合都融合在了背景里。
3、蕭紅《呼蘭河傳》她確實是在寫故鄉,和王安憶正好相反,她的這部故鄉傳記,都流淌在了人物的悲歡里。
4、亦舒《喜寶》《玫瑰的故事》如果您喜歡女性作家的作品,或者是說你喜歡言情小說,我覺得與其看那些瑪麗蘇式的幻想式爛大街作品,倒不如考慮看看亦舒,女性的視角女性的立場,但是不會被局限,在她的筆下,女人是要通過自己的成長來完成一個人的完整。價值觀我很認同。
5、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相反的,男性視角男性立場下,愛情的各種可能性存在形式。
先給您推薦這5部,希望可以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