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張愛玲小說金鎖記在線閱讀

張愛玲小說金鎖記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1-07-20 22:53:06

1. 《金鎖記》解讀(張愛玲)

你再想想,她為什麼變態?為什麼心理扭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不就是你看到了語言背後的東西了嗎?

2. 張愛玲的金鎖記txt電子書下載

額……前兩天考試我好不容易找到的……但是我想貼上來他顯示字數太多,不行,你qq多少?傳你好了。

3. 張愛玲《金鎖記》小說主題。

《金鎖記》寫於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張愛玲在本書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了現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她在她那創作的年代並無任何前衛的思想,然而卻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主人公曾被作者稱為她小說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為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作者將現代中國心理分析小說推向了極致,細微地鏤刻著人物變態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話語產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金鎖記》在敘述體貌上還借鑒了民族舊小說的經驗,明顯反映了類似《紅樓夢》之類的小說手法已被作者用來表現她所要表現的華洋雜處的現代都市生活。

4. 張愛玲的《金鎖記》主要內容是什麼

《金鎖記》是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中篇小說,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親手毀掉自己兒女的幸福。

姜公館的二奶奶曹七巧以十年的青春熬死了殘廢的丈夫,爭得大庄財富,從此成為黃金的奴隸,心理變態,她壓制情慾,無情地趕走了她原來鍾情的小叔子,又屢次破壞了兒女的婚姻。她逐漸成了撲滅人間幸福和美的喪失人性的女妖。作品通過對她典型性格的描述,真實塑造了一個由金錢而導致人格裂變的曹七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金錢對人的靈魂的腐蝕和對人的本性的扭曲,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長安,七巧的女兒。七巧讓長安裹小腳,淪為親戚朋友的笑柄。當長安上學時,卻又在七巧的無理取鬧後放棄上學。當長安年齡越來越大,好不容易和童世舫有了愛情,七巧卻變著法讓長安吸上大煙,敗壞女兒名聲,最終這樁婚事也失敗了。

(4)張愛玲小說金鎖記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金鎖記》在情節的安排上,人物的設置上,頗有借鑒古典小說《紅樓夢》的色彩。在情節上,它講究巧合、波折和首尾照應;在人物的設置上,多在古色古香的環境氛圍中來寫現代人的精神氣質,帶有強烈的市井色彩。

《金鎖記》中涉及的喻象分為日常事物、古代事物、時尚事物等等。日常事物是指生活中的尋常事物,如風、太陽、淚珠等,共 35處,約佔68.6%;古代事物是指中國古代傳統的事物,如夜漏、臉譜等,共8處,約佔15.7%;時尚事物是指在作者生活的時代從外國引進的時尚的事物,例如電影配音機,霓虹燈等,共6處,約佔11.8%。

其他類型的比喻有6處,約佔11.8%。其中以日常事物作為喻體的比喻占的比重最大,這也正體現出張愛玲平民化、世俗化的風格。從這些比喻中可以看出《金鎖記》中的喻體主要具有世俗化、古典化、圖像感的特點。

5. 張愛玲《金鎖記》小說研究,八千字~~~~請各位高人,幫幫忙~~~~~~~小女子不勝感激!!!!!謝謝了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贊譽,傅雷先生譽之為「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年少曾讀,體會不深,近日重讀,拍案叫絕,再三回味,越愛不釋手。我以為,和張愛玲其他的小說篇章比起來,這篇《金鎖記》可以說是張愛玲頂峰之作,無論從技巧上還是思想上,都能體現張愛玲的天賦所在,尋常人是無法企及的。

張愛玲善於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為了攀附權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著勇敢剛強直爽的一面,突然進入了死氣沉沉、勾心鬥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著一個廢人,這個矛盾註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在姜家她處處遭到排斥和冷眼,因此她不斷反抗,在別人眼中,她惡名昭著。後來丈夫和老爺相繼死後,姜家分了家產,七巧終於得以脫離封建家族的桎梏——張愛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鎖——帶著兒女搬到外頭住。在七巧的下半生,雖然沒有了壓抑的生活,而且有了經濟基礎,可是她的後半生過得並不如意。舊時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三爺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猶豫揭穿了他的騙財的把戲,把自己生命中唯一一點的愛情葬送了;兒女長大要成婚出嫁了,可是七巧偏要和兒媳過不去,終於氣死了兒媳;女兒三十歲了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對象,七巧偏從中破壞……最後,這么一個不幸的女人終於在鬱郁中死去,結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張愛玲的小說受到傳統小說影響很大,這篇《金鎖記》尤其明顯,單從技巧上來說,許多地方可以看得出《紅樓夢》的影子來。比如人物描寫方面。寫七巧,小說一開端並不直接就寫,而是通過兩個下人的床頭閑話點出,把這個家族的人物關系和大致的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和《紅樓夢》借冷子興賈雨村之口道出榮寧二府的興衰故事一樣異曲同工。

在兩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後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後冷言閑語,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語,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鋪墊之後,七巧終於出場,一開始就寫她因為替二小姐雲澤作媒,氣得二小姐哭,三言兩語之下,完全通過語言和動作來表現七巧的獨立個性,還把姜府的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交代得相當清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側面描寫,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關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圓滿清楚,張愛玲生花妙筆,讓我贊嘆。

其實這種側面交代的方法在小說中應用得很廣。最妙一筆是在後面,當寫到七巧約准女婿童世舫見面,要拆散他們,在童的眼中,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印象是「直覺地感到那是個瘋子」,而小說在寫七巧老年的時候,一處都沒有正面去刻畫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後才借旁人的眼睛點出,妙筆如斯,再次嘆服。

其外,小說跨度三十年,寫人物和事情的變遷,《金鎖記》裡面用的方法更是奇妙。比如小說最後,七巧把手上的鐲子往手臂上推,那鐲子在年輕圓潤的時候是絲毫推不上的,可是到了老年,油盡燈枯,鐲子能一直推上腋窩,這金鐲子好比一把枷鎖,三十年的壓抑和蒼涼無奈,就在這一推之間,纖毫畢現,實在是點睛之筆!

張愛玲在小說不斷的提到「月亮」,月亮是蒼涼的寂寞的象徵,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物內心變遷的見證,如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象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示著一個沒落的時代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象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亮;「彰影綽綽烏雲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象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雲,象是黑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兒媳眼裡的太陽。月圓月缺,正是人物命運的象徵。

七巧的悲劇命運是通過一系列矛盾展開的,小說正是通過一系列的戲劇沖突牢牢抓住讀者的心。一開始,一個出身低微的女子置身於封建大族,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也是人物不幸的命運的開始。然後再通過七巧和妯娌間的矛盾、七巧和三爺季澤的矛盾、七巧和兒女們的矛盾,一環扣一環,結構嚴謹,故事,就在一幕幕矛盾中開展來。

七巧表面潑辣強悍,對人性極端不信任,但是,骨子裡還是嚮往著幸福,她在寂寞的時候時常想起昔日和自己打情罵俏的豬肉販,甚至,她大膽追求著三爺季澤。但是,想像終究是想像,而三爺也因著她的狼籍名聲而不敢沾染。在幸福喪失之後,她唯一等待的就是獨立出去。

晚年的七巧不斷的和自己兒女斗爭,其實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氣死兒媳,因為在他們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們的性生活,因此近似變態地加以報復,這正是因為她沒有得過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兒的婚事,因為她對男人已經是一律敵視的態度,因為她就是被自己所愛的男人欺騙,這幾近心理變態了……整篇小說,從表入里,從正到側,手法如此奇妙,七巧在張愛玲筆下,已然不是紙上人物了,而是寫得活了,這樣的功力,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

通篇讀完,也許大多讀者和我一樣,非但不會對七巧種種變態行經感到厭惡,而是會感到一種直徹心骨的蒼涼的悲哀和同情。七巧其實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子,年輕的時候,她也會和街上的走販眉來眼去,享受著生活的快樂;同時她也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女子,你看她,盡管大哥把她帶到火坑了,她後來再見大哥,哭鬧過後,一樣塞了許多貴重禮物送給大哥帶回,這時她仍然有溫情的;她的情人季澤被她罵走後,她不也會躲在窗戶背後看著愛人倉皇而去的背影嗎?那時她心中還有愛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間也仍然懷念年輕時候的溫柔。這樣,這個人物也活了,我們也對她絲毫沒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愛的,也是不幸的。

張愛玲,確實是個奇女子。不但是她的經歷,還奇在她的文章。願一讀再讀,細細把玩,趣味無窮。

6. 張愛玲小說《金鎖記》

《金鎖記》寫於1943年,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在本書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了現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她在她那創作的年代並無任何前衛的思想,然而卻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主人公曾被作者稱為她小說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為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

作者將現代中國心理分析小說推向了極致,細微地鏤刻著人物變態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話語產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金鎖記》在敘述體貌上還借鑒了民族舊小說的經驗,明顯反映了類似《紅樓夢》之類的小說手法已被作者用來表現她所要表現的華洋雜處的現代都市生活。

7. 張愛玲的《金鎖記》

你要寫社么樣的論文呢?
張愛玲的文章通常會有兩個視點,一個是人間視點,另一個是在上邊的視點,超越了人間的視點.人間視點讓張愛玲的文章看起來雖然冷酷無情但是細細品來卻發現她對她小說里的人物充滿了關懷和對平凡的人間充滿了愛.另一個視點讓她不沉浸在自己創造的人物里,讓小說上升了到了另一個高度。
金鎖記,可以說是她小說的一個高點,裡面的生活是她所熟悉的生活,裡面的人物是她所熟悉的人物.她在向世人展示著那樣一個扭曲的世界,那是我們平凡的人們無法想像也永遠無法觸及的滿清的遺老遺少的世界.她沒有沉浸在那個世界裡,而是從這個現象里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七巧的改變不只是社會的悲哀同時也是也人類劣根性無法根除的一個證據.
不知道你的切入點和想寫的點在哪裡,只是草草的介紹了一下,你可以去看看張愛玲的平生就會有更多的可以寫的了.

8. 張愛玲:《金鎖記》、《傾城之戀》原文或網址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與代表作。白流蘇和范柳原這一對現實庸俗的男女,在戰爭的兵荒馬亂之中被命運擲骰子般地擲到了一起,於「一剎那」體會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之間的「一點真心」……本書還收錄了張愛玲1943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z/03-zhang-al/026.htm
《金鎖記》是張愛玲寫於1943年作品,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慾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3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

張愛玲在本書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了現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她在她那創作的年代並無任何前衛的思想,然而卻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主人公曾被作者稱為她小說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為了報復曾經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

作者將現代中國心理分析小說推向了極致,細微地鏤刻著人物變態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話語產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金鎖記》在敘述體貌上還借鑒了民族舊小說的經驗,明顯反映了類似《紅樓夢》之類的小說手法已被作者用來表現她所要表現的華洋雜處的現代都市生活。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z/xiandai/xd_35.htm

9. 閱讀張愛玲小說金鎖記

…你是要讀後感嗎

熱點內容
流雲小說推薦吧 發布:2025-05-17 00:26:23 瀏覽:81
花心大少小說閱讀 發布:2025-05-17 00:24:31 瀏覽:235
女主姓沐的頂級殺手校園小說 發布:2025-05-17 00:17:19 瀏覽:464
太匆匆小說霓裳淚全文 發布:2025-05-17 00:12:52 瀏覽:679
飛言情小說網99 發布:2025-05-17 00:07:54 瀏覽:670
言情小說百度貼吧福利 發布:2025-05-16 23:55:30 瀏覽:357
推薦有肉有文筆穿越小說 發布:2025-05-16 23:53:59 瀏覽:878
熬夜看八遍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6 23:45:31 瀏覽:323
藍天之下飛雲之上免費小說 發布:2025-05-16 23:38:22 瀏覽:849
武術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6 23:31:22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