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國知青部落閱讀
❶ 哪裡有<中國知青部落>txt下載
我也在找 你找到請給下我吧 謝謝了
[email protected]
❷ 求關於知青的優秀小說。
小說:張承志的<<黑駿馬>>張賢亮的<<綠化樹>>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等,老鬼的<<血色浪漫>>也值得一看,近期比較吸引人的是都梁的<<血色黃昏>>風趣幽默中帶著感傷. 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帶「傷痕」性質的知青小說,寫苦難歷程,以血淚的控訴為特徵。主要作品:葉辛《蹉跎歲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時候》。第二階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歸」傾向的知青小說,寫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義,以對知青生活正面價值的肯定為特徵。主要作品: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張承志《黑駿馬》,王安憶《本次列車終點》。第三階段:80年代中期以後是具有「反思」性質的知青小說,以對人性扭曲的思考為特徵。主要作品:朱曉平《桑樹坪紀事》,張抗抗《隱形伴侶》,陸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陽》,老鬼《血色黃昏》,李銳《合墳》。 梁曉聲是知青小說的典型作家,他的創作多以知青題材為主,有人稱他的作品為「北大荒小說」,多描寫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實、動人的展示了他們的痛苦與快樂、求索與理想,深情的禮贊了他們在逆境中表現出來的美好心靈與情操,為一代知識青年樹立起英勇悲壯的紀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等,長篇小說《雪城》最為出色;後期作品開始探討現實與人性,長篇《浮城》以社會幻想的形式展現了作者對人類末世預測,十分深刻。其作大多被香港、台灣出版,並譯為英、日、法、俄等國文字。 自1979年起知青文學作品開始增多,而且與文革中的知青作品有了明顯分野。比如涉及到上山下鄉陰暗面及知青的悲慘遭遇。這時期影響較大的作品有竹林的小說《生活的路》,葉辛的小說《蹉跎歲月》及孔捷生的短篇小說《在小河那邊》。八十年代初和中期是知青文學的高峰,出現了一大批懷舊的作品。這些作品可分三類。第一是寫知青與農民,牧民等的情誼。代表作有張蔓菱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陳村的《我曾經在這里生活》及懿翎的《十三界》等。第二是表現知青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代表作有梁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及曉劍的《世界》和《青春夢幻曲》。張承志的作品《金牧場》等兼有以上兩類的內容。第三是寫知青回城後感到不盡如意而懷念鄉村或兵團生活,如陸星兒的《達紫香悄悄的開了》,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八十年代中後期,出現了一批用批判眼光反思上山下鄉運動及知青歷史的作品。比如孔捷生的《大林莽》,阿城的《樹王》,張抗抗的《隱形伴侶》以及李曉和王明浩的系列短篇小說。然而,把知青文學的發展概括為從傷痕到到舊到反思等是過於簡單化了。很多作品不能歸入這些類別,能歸入的作品也遠遠非這些類別能概括。比如老鬼的《血色黃昏》既有強烈的"傷痕"特點又表現了知青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即使同是表現知青理想主義的作品,不同作家也都強調的是不同的側面,表現的是不同的主題。另外如喬雪竹的《尋麻崖》,彭瑞高的《賊船》和阿城的《棋王》等都是極有特色又比較深刻的作品,但無法歸入以上任何類別。知青文學的內容實際相當豐富,從不同視角,不同側面反映了知青的獨特生活體驗,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的書遠遠不可能囊括的。 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轉向非知青題材。但是知青文學並未斷檔,反而有更多長篇問世。比如郭小東|的《中國知青部落》,趙維夷的《老插春秋》,芒克的《野事》,米琴的《芳草天涯》,劉軍的《噩戀》韓乃寅的《遠離太陽的地方》,李晶,李盈的《沉血》等.這些作品都展現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現過的知青生活內容和感情體驗。還有一些中短篇也極具獨特視角。比如王小坡的《黃金時代》解剖了知青所處的政治環境,李銳的《黑白》表現了知青理想主義的虛幻成份,劉醒龍的《大樹還小》從老鄉的角度寫知青。九十年代的知青作品頗有內容,然而都沒引起大陸評論界特別注意。就連2000年出版的最新研究知青的專著,姚新勇的《主體的塑造與變遷:中國知青文學新論(1977-1995)》,主要論及的也大多是八十年代小部分較有名氣的知青作家的作品。原因之一是,九十年代"知青題材"在大陸已經"過時"。代之而起的寫改革,反貪,性愛,婚外情等等的作品吸引了讀者和評論界的注意。 九十年代更受矚目的是大量涌現的知青回憶錄以及報告文學。後者最出名的是鄧賢的《中國知青夢》。該書揭露了大量雲南農場知青受迫害,被虐待的事實。此外還有白描的《蒼涼青春》和結集出版的系列書-《中國知青情戀報告》等。回憶錄有姜昆主編的《中國知青回憶錄》三卷本。其它較出名的有專寫北大荒兵團的《北大荒風雲錄》,專寫內蒙兵團的《草原啟示錄》,陝西插隊知青的回憶錄--《情系黃土地》和《回首黃土地》,山西知青的回憶錄--《老插話當年》,女知青回憶錄--《青春方程式》以及《輝煌的青春夢》,《我們曾經年輕》,《苦難與風流》等等,舉不勝舉。回憶錄中有不少出色的,可入文學的作品,比如王新華的《野草》(載《回首黃土地》)。但大多數比較簡單,粗糙。這些報告和回憶錄為研究知青史和上山下鄉運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也為知青一代百年之後的知青文學提供了素材。有人總結知青文學的三大主題是:青春無悔,蹉跎歲月,劫後輝煌。這倒是可以基本概括大部分回憶錄,但遠遠不能概括知青的文學作品。沒有任何一部文學作品是僅僅表現這三大主題的。有人認為知青回憶錄的大量出現是因為很多知青不滿意知青文學對知青生活的歪曲。這也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實際上,回憶錄可能有記憶誤差,嚴肅的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倒可能更真實,更本質,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知青生活。但總的說來,已發表的知青文學作品中比較有份量的長篇不多。表現插隊生活的文學作品數量相對來說遠遠不足。當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青插隊,不到百分之二十的知青去農場。但比較有影響的文學作品大多是寫農場知青的。知青文學的最新發展是2000年九月出版的《中國民間備忘文本》系列,六本非虛構長篇著作。其中《羊油燈》和《落荒》實際上是自傳體小說,兩部書寫的是在同一地點插隊的同一撥人。《落荒》中第一次出現了知青野心家的形象。《無人部落》和《狼性高原》寫青海兵團的知青,也是以前知青文學中從未涉及的。紀實小說《泣紅傳》寫文革前下鄉知青在文革中的經歷。《審問靈魂》是知青作家根據別人經歷寫的紀實小說。這套書還在不斷擴充充發展。今年年底將出第二批書。據說,第二批書的質量更高。這套由著名知青編輯岳建一策劃編輯的叢書,對推動知青文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知青文學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這套書的推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使知青文學再度引起人們注意。並且這套書的繼續發展也鼓勵知青中的非專業作家從事知青文學的寫作。有強烈使命感的岳編輯特別強調這套書的歷史、政治意義。他希望知青文學真實反映歷史,在進行深刻的歷史反省和自我反省的基礎上為重鑄民族靈魂而作出貢獻。這套紀實文學叢書雖然著重再現歷史和當時的政治文化,但其意義遠遠超出歷史、政治的范疇。因為文學作品與歷史書不同,是以描寫人物形象為主,並著重反映人的思想感情。這套叢書中的一些著作相當深刻地表現出人的復雜性,多面性,矛盾性。也表現出知青對上山下鄉那段經歷的復雜感受
❸ 哪位好心人有中國知青部落的下載地址 急求
http://dzvnet.megajoy.com/teleplay/vod_detail.aspx?Channel_Id=3&Program_Id=31104
❹ 上海知青部落txt全集下載
上海知青部落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上海知青部落 第八章 折翅孤雁
第八章
折翅孤雁
這一年農場又到了七個連隊。而他們已不愁沒有菜吃了,連隊抽了一個排,去幫新來的連隊開荒去了,冬灌工作全落在她們四排了,冬灌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明年冬小麥的收成,要搶在封凍停水前,給地里,都要放一遍水,一連上了幾天夜班,要查水,袁夢珠已感到很累了。
那天,她睡得正香,已是班長的「小浦東」來了,她趕緊起床,該交接班了。「排長,你今晚可以不要去了,只要水再大一點,今晚十二點前可以放完了,你晚上也太累了。」『小浦東』說。
「白天你們通知四連,開渠放水了嗎?」她問。
「通知了,他們開渠了。」她答。
「開了幾條渠?」她又問。
「三條,這樣我們可以大一點,早點放完,水可以早點打給他們。」
「你胡鬧!」袁夢珠一聽就有點生氣,她說:「水大了,你可以放跑馬水,沒放透,明年麥子不想收了,水位高了,龍渠垮了怎麼辦?你呀你,快帶人去查一下,一坎土鏝下去,下面不見水得要重放,……
❺ 郭小東的主要著作
長篇小說:《中國知青部落》三部曲:《1979.知青大逃亡》、《青年流放者》、《暗夜舞蹈》;《非常迷離》、《非常迷惑》;
中篇小說集:《雨天的曼陀羅》;
散文集:《南方的憂郁》、《知青人信札》;
評論集:《諸神的合唱》、《轉型期文學風度》;
專著:《中國當代知青文學》、《逐出伊甸園的夏娃》等。
2010年,郭小東教授的長篇小說《1966年的獒》、文學評論集《想像中的時間》分別由鳳凰出版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6年的獒》是郭小東教授第10部長篇小說.該小說系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在2008年7月9日—9月2日期間於《羊城晚報》連載,名為:《飲馬灘,少年與狗》。小說掀開了「文革」親歷者的心靈檔案,如實記錄在大環境下一個15歲孩子屈辱的感受,以詩意般的語言講述夫妻仳離、父子反目、摯友背叛、同窗偷渡等帶給親歷者難以撫平的創傷。作者「不想臧否那個年代,更想窺探那個年代人心的秘密。小說里每個過去時代的人,最後都迷失在時光中。」
《想像中的時間》是《新中國60年廣東文學精選叢書》31部的其中一部,該書言說重大的文學史現象及事件,如中國知青文學創作於評論、中國文學的敏感話題、文學的現代性、魯迅的現代主義定位、文學的焦慮與時間等,檢視並回想文學創作過程的理論與實踐,如生命的文學追問與詰疑。《新中國60年廣東文學精選叢書》由廣東作家協會組織編輯出版,叢書收入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較具影響力或代表性的作品,是嶺南文學成果的一次展示。
著作最新版
2012年武漢大學中國知青文庫出版並收錄了郭小東四部作品——《暗夜舞蹈》、《七月肖邦》、《中國紀事》和《走失的小酒館》。
❻ 魯迅文藝獎的歷屆獎項
時間:1983年8月(入選作品的時間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至1982年6月)
1981年底,魯迅文藝獎設立。此獎項的設立旨在推動廣東省文藝創作,繁榮廣東省的文藝事業。首屆魯迅文藝獎總結了三中全會以來,廣東文藝界的創作成果,共評出一等獎7件、二等獎24件、三等獎23件,共54件。
1981-1983
歐陽山柳暗花明長篇小說一等獎花城出版社1981
陳國凱代價長篇小說二等獎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蕭 玉大風口長篇小說二等獎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0
楊干華驚蟄雷短篇小說三等獎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
呂 雷火紅的雲霞短篇小說三等《人民文學》1982.1 時間:1986年10月(入選作品的時間從1982年7月1日至1985年12月31日)
共有116件作品、節目或個人獲獎。
1984-1985
陳殘雲熱帶驚濤錄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83
劉斯奮白門柳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
陳國凱好人阿通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84
孔捷生大林莽中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85
何卓瓊總工程師的日常生活中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85
秦 牧秦牧自選集散文集花城出版社1984
黃秋耘黃秋耘散文集散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楊羽儀水鄉茶居散文集花城出版社1985
韋 丘青春和愛情的故事詩歌集花城出版社1984
洪三泰孔雀泉詩歌集 花城出版社1984
郭光豹深沉的戀歌詩歌集 花城出版社1983
謝望新、李鍾聲嶺南作家漫談評論集 花城出版社1984
岑 桑美的追尋評論集花城出版社1983
蕭 殷榮譽獎 時間:1988年8月(入選作品的時間從1986年1月至1987年年底)
1986-1989
張 欣不要問我從哪裡來小說集海峽文藝出版社1989
林經嘉急流小說集花城出版社1987
張 波太陽方隊小說集昆侖出版社1989
史光柱我戀詩集花城出版社1987
李汝倫紫玉蕭集詩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
范若丁暖雪散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楊羽儀怪客散文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林賢治人間魯迅傳記文學花城出版社1986
杜 峻地獄的回聲報告文學集花城出版社1989
司馬玉裳當代雜文選粹·司馬玉裳之卷雜文集 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 時間:1992年11月。
共有88件作品、節目或個人獲獎。
1990-1991
楊干華天堂掙扎錄長篇小說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余松岩地火俠魂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
郭小東中國知青部落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90
江靜波師姐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90
劉斯奮子民們長篇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陳秉安、胡戈、梁兆松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謎報告文學海天出版社1991
韓 笑松江浪詩集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0
謝望新落潮之後是漲潮評論集花城出版社1989
殷國明藝術形式不僅僅是形式論著浙江文藝出版社1988
黃偉宗歐陽山創作論論著花城出版社1989
廖紅球南來的熱風報告文學花城出版社1990 時間:1996年5月。
共有60作品、節目或個人獲獎。
1992-1995
程賢章神仙·老虎·狗長篇小說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筱 敏理想的荒涼散文集中原農民出版社1994
李汝倫和三個小猢猻對話散文集群言出版社1993
章 明章明雜文隨筆選雜文集花城出版社1993
彭名燕世紀貴族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楊苗燕 別等我在老地方評論集花城出版社1995
鍾曉毅穿過林子便是海評論集 花城出版社1995
譚庭浩站在城頭看風景評論集花城出版社1995 時間:1998年8月。(入選作品的時間從1995年7月至1998年年底)
附獲獎名單(民間文學):
共有63作品、節目或個人獲獎。
1996-1998
劉斯奮雞鳴風雨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98
余松岩虹霓長篇小說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程賢章圍龍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1998
鄒月照告別殘冬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張 檸敘事的智慧文學評論集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
關飛、林曉東、曉籟、程學源百年期待長詩花城出版社1997
陳俊年初夜散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筱 敏風中行走散文集作家出版社1998 時間:2006年9月1日頒發。評選的作品是1999年至2004年創作生產的作品。
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全省申報參評的867個作品進行了嚴格評審,最後決出藝術類作品63個(部)、文學類作品35部獲獎。
1999-2004
龍 吟萬古風流蘇東坡(第三部《人傑》長篇小說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金 岱精神隧道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陳國凱大風起兮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2001
張 梅破碎的激情長篇小說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郭小東非常迷離長篇小說花城出版社,2002
彭名燕楊門家風長篇小說 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李科烈山還是山長篇小說
曹征路那兒中短篇小說 《當代》,2004.10
南 翔博士點中短篇小說 《中國作家》,2001.8
呂 雷大江月圓中短篇小說 《作品》,2002.9
曾明了黑嘎中短篇小說 《小說選刊》,2001.4
鮑 十子洲的故事中短篇小說《電視,電影,文學》,2000.5
鄒月照發財中短篇小說 《作品》,2001.10
汪 晟子非魚中短篇小說 《小說選刊》,2004.10
趙 琪援軍中短篇小說 《解放軍文藝》2000.10
金敬邁 好人鄧練賢報告文學《作品》,2003.6
李壽和共和國沒有開閘報告文學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9
吳東峰開國將軍軼事報告文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何卓瓊本是同根生——粵港澳警務合作回眸報告文學《天南》,2004.9
伊 始天地良心報告文學《作品》,2003.6
劉 虹劉虹的詩詩 集 重慶出版社,2004
郭玉山在刀刃和花朵上夢游詩 集花城出版社,1999
謝湘南零點的搬運工詩 集華夏出版社,2000
唐德亮蒼野詩 集 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
安文江 安文江專欄雜文選散文、雜文集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
筱 敏成年禮散文、雜文集 太白文藝出版社,2001
李蘭妮雨中鳳凰散文、雜文集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程賢章我說紅樓散文、雜文集花城出版社,1999
陳志紅反抗與困境——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中國文學理論、評論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游焜炳解讀與選擇文學理論、評論花城出版社,1999
艾 雲用身體思想文學理論、評論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錢超英「詩人」之「死」:一個時代的隱喻文學理論、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梁鳳蓮嶺南文學的文化見證文學理論、評論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
鄺金鼻鄺金鼻兒童文學集·寓言童話卷兒童文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趙小敏HI,我們的森林兒童文學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這次是魯迅文藝獎在停辦10年之後第二次頒獎。
2009年11月3日頒發,長篇小說《蒼天厚土》等29件文學類作品及82件藝術類作品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藝術獎。
部分獲獎作品
蔣述卓《詩詞小札》(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3月版)
陳志平專著《黃庭堅書學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10月版)
❼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知青文學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是什麼
20世紀80年代後期,有關知青文學題材的作品有張抗抗的長篇《隱形伴侶》,陸天明的長篇《桑那高地的太陽》,郭小東的長篇《中國知青部落》,鄧賢的紀實性長篇《中國知青夢》,陳凱歌的自傳性作品《龍血樹》,以及20世紀90年代知青的回憶錄《回首黃土地》、《草原啟示錄》、《魂系黑土地》、《劫後輝煌——在艱難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屆、共和國第三代人》等。
❽ 知青作家有哪些
比較出名的有這幾個:葉辛《蹉跎歲月》,叢維熙《北國草》,梁曉生《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張承志《黑駿馬》,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總述:
中國知青小說
第一階段: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帶「傷痕」性質的知青小說,寫苦難歷程,以血淚的控訴為特徵。 主要作品:
葉辛《蹉跎歲月》
竹林《生活的路》
孔平《晚霞消失的時候》
第二階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歸」傾向的知青小說,寫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義,以對知青生活正面價值的肯定為特徵。主要作品: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
張承志《黑駿馬》、《金牧場》
王安憶《本次列車終點》
第三階段:80年代中期以後是具有「反思」性質的知青小說,以對人性扭曲的思考為特徵。主要作品:
朱曉平《桑樹坪紀事》
張抗抗《隱形伴侶》、《分界線》
陸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陽》
老鬼《血色黃昏》
李銳《合墳》。
老鬼的《血色黃昏》
第四階段: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轉向非知青題材,但是知青文學並未斷檔,反而有更多長篇問世和有特點的中篇,展現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現過的知青生活內容和感情體驗。經過歲月沉澱,思考更為深刻。主要作品:
郭小東《中國知青部落》
趙維夷《老插春秋》
芒克《野事》
米琴《芳草天涯》
劉軍《噩戀》
韓乃寅《遠離太陽的地方》
李晶,李盈《沉血》
王小波《黃金時代》
李銳《黑白》
劉醒龍《大樹還小》
同時,在九十年代,還大量涌現出知青回憶錄以及報告文學,主要有:
鄧賢的《中國知青夢》
白描《蒼涼青春》
黃堯 等《輝煌的青春夢》
金大陸《苦難與風流》
章德寧、岳建一 主編《中國知青情戀報告》
姜昆 主編《中國知青回憶錄》
《北大荒風雲錄》編輯委員會《北大荒風雲錄》
《草原啟示錄》編委會《草原啟示錄》
陝西插隊知青的回憶錄《情系黃土地》、《回首黃土地》
山西知青的回憶錄--《老插話當年》
武漢知青回憶錄《我們曾經年輕》
女知青回憶錄--《青春方程式》
❾ 好看的知青小說有哪些
孔捷生的《在小河那邊》《南方的岸》
甘鐵生的《聚會》
阿薔的《網》
葉辛的《蹉跎歲月》
張抗抗的《夏》《北極光》
史鐵生的《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這一個有爭議)
王安憶的「三戀」(小城、荒山、錦綉谷)《本次列車的終點》
梁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
張承志的《騎手為什麼不唱歌》《黑駿馬》《北方的河》
郭小東的《中國的知青部落》
鄧閑的《中國知青夢》
老鬼的《血色黃昏》
❿ 誰知道一些比較經典的知青文學的書啊。。。。
比較出名的有這幾個:葉辛《蹉跎歲月》,叢維熙《北國草》,梁曉生《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張承志《黑駿馬》,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總述:
中國知青小說
第一階段: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帶「傷痕」性質的知青小說,寫苦難歷程,以血淚的控訴為特徵。 主要作品:
葉辛《蹉跎歲月》
竹林《生活的路》
孔平《晚霞消失的時候》
第二階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歸」傾向的知青小說,寫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義,以對知青生活正面價值的肯定為特徵。主要作品: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
張承志《黑駿馬》、《金牧場》
王安憶《本次列車終點》
第三階段:80年代中期以後是具有「反思」性質的知青小說,以對人性扭曲的思考為特徵。主要作品:
朱曉平《桑樹坪紀事》
張抗抗《隱形伴侶》、《分界線》
陸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陽》
老鬼《血色黃昏》
李銳《合墳》。
老鬼的《血色黃昏》
第四階段:九十年代,大多已成名的知青作家轉向非知青題材,但是知青文學並未斷檔,反而有更多長篇問世和有特點的中篇,展現了以前知青作品中未出現過的知青生活內容和感情體驗。經過歲月沉澱,思考更為深刻。主要作品:
郭小東《中國知青部落》
趙維夷《老插春秋》
芒克《野事》
米琴《芳草天涯》
劉軍《噩戀》
韓乃寅《遠離太陽的地方》
李晶,李盈《沉血》
王小波《黃金時代》
李銳《黑白》
劉醒龍《大樹還小》
同時,在九十年代,還大量涌現出知青回憶錄以及報告文學,主要有:
鄧賢的《中國知青夢》
白描《蒼涼青春》
黃堯 等《輝煌的青春夢》
金大陸《苦難與風流》
章德寧、岳建一 主編《中國知青情戀報告》
姜昆 主編《中國知青回憶錄》
《北大荒風雲錄》編輯委員會《北大荒風雲錄》
《草原啟示錄》編委會《草原啟示錄》
陝西插隊知青的回憶錄《情系黃土地》、《回首黃土地》
山西知青的回憶錄--《老插話當年》
武漢知青回憶錄《我們曾經年輕》
女知青回憶錄--《青春方程式》
參考:
http://dict.you.com/w/bk%3A%E7%9F%A5%E9%9D%92%E5%B0%8F%E8%AF%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