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紅旗譜小說閱讀答案

紅旗譜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7-21 23:47:17

A. 《紅旗譜》小說有何思想意義

<紅旗譜>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斗爭,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
以上是《紅旗譜》的主要內容,下面是他的主題思想:整部作品凸顯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另外,綜合作品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該書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敬請參考!

B. 《紅旗譜》txt全集下載

紅旗譜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卷【分卷閱讀】 第一節
紅旗譜最新章節TXT----- 平地一聲雷,震動了鎖井鎮一帶四十八村:「狠心的惡霸馮蘭池,他要砸掉這古鍾了!」
那時,小虎子才十五歲,聽得鎮上人們為這座古鍾議論紛紛,從家裡走出來。宅院後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廟,廟台上有兩棵古柏樹。這座銅鍾就在柏樹底下,戳在地上有兩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響,伸開臂膀一撞,紋絲不動。
根據老人們傳說,這座鍾是一個有名的工匠鑄造的。鍾上鑄滿了細致的花紋:有獅子滾綉球,有二龍戲珠,有五鳳朝陽,有捐錢人家的姓名住址,還有一幅「大禹治水圖」。鄉村裡人們喜歡這座古鍾,從大堤上走過,總愛站在鍾前仔細看看,伸手摸摸。年代遠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鋥明徹亮,如同一面銅鏡,照得見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霧露,雨後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長了一層綠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聽得說,要為這座古鍾掀起……

C. 紅旗譜的內容簡介

電影《紅旗譜》根據梁斌同名小說改編。在冀中平原滹沱河畔的鎖井鎮,惡霸地主馮蘭池為霸佔48村的公產,陰謀砸碎作為公產憑證的古鍾,農民朱老鞏挺身而出,反抗地主的無理侵佔。但馮蘭池依仗強大的封建勢力,砸碎了古鍾。朱老鞏因斗爭失敗,一氣病死,女兒受辱自盡,幼兒虎子——朱老忠被迫逃離家鄉。25年後,流落關外的虎子懷著一顆復仇的心,帶著全家返回家鄉。這震動了地主馮蘭池,他悔恨當初沒有斬草除根,於是又設毒計,將朱老忠的兒子大貴抓去當兵。朱老忠聞訊奔到院中,拿起鍘刀要去找馮蘭池報仇,忽然想起當年父親護鍾慘死的情景,決定暫時吞下這口氣。朱老忠的朋友伍老拔是地下黨員,在他的引導下,朱老忠結識了地下黨領導人賈湘農,並走上革命道路。在黨的關懷教育下,朱老忠認清要報仇,只有走革命道路。朱老忠年幼時的窮兄弟嚴志和的兩個兒子江濤、運濤及受苦的農民兄弟,在朱老忠的帶動下,在鎖井鎮展開了革命工作。由於革命形勢的發展,運濤被派往黃埔軍校學習,參加了北伐。北伐戰爭鼓舞著鎖井鎮農民,地主則萬分恐慌。蔣介石叛變革命,革命轉入低潮,運濤被捕。朱老忠帶著江濤前去探望,朱老忠從運濤那裡受到更深刻的革命教育,向賈湘農表示了入黨的願望。在黨的培養下,朱老忠成為一名無產階級戰士。馮蘭池返鄉後,比以前更加猖獗,他和反動政府的縣長狼狽為奸,在年關時節利用權勢勒索農民,設「割頭稅」,包收稅款,禁止農民設立殺豬鍋。在黨的領導下,朱老忠率領鎖井鎮的農民群眾展開轟轟烈烈的斗爭。朱老忠的兒子大貴也從國民黨軍隊中逃回家鄉,和父親一起參加到斗爭的前列。馮蘭池不甘失敗,驅車到縣城,企圖利用反動政權勢力鎮壓群眾。朱老忠率群眾尾追而來,砸毀稅局沖進縣衙門。反動政府的縣長在群眾強大的壓力下,不得不宣布免除「割頭稅」,農民的斗爭狠狠打擊了地主馮蘭池。農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斗爭終於取得勝利。

D. 紅旗譜主要內容有哪些

《紅旗譜》主要內容: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30年後的初春,當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懷著復仇的強烈願望返回了故鄉。在保定火車站,他遇到了童年的夥伴嚴志和。嚴志和不堪忍受馮蘭池的壓迫,正要去闖關東。

朱老忠勸說嚴志和:天塌下來有我朱老忠接著,大丈夫報仇,十年不晚,咱擰成一股繩和馮老蘭干,非報這份血仇不可!朱老忠回到家鄉的消息傳到馮家大院,馮老蘭十分驚恐,他的兒子馮貴堂勸他對村民施行小恩小惠。

這年秋天,嚴志和的大兒子運濤、江濤,朱老忠的兒子大貴、二貴在地里勞動時,逮到一隻非常名貴的脯紅鳥,他們希望以鳥換車馬。馮老蘭見到這只鳥後,非常渴望得到這只鳥,但卻遭到了孩子們的拒絕。

馮老蘭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指使人將大貴抓去當壯丁。朱老忠明知是報復,但強壓住心中的憤怒,想實現一文一武的復仇計劃,忍痛割愛,讓大貴去當兵。

第二年春天,出外做工的運濤偶遇中共地下縣委書記賈湘農,在其引導之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共產黨就是窮人黨,並開始在村裡宣傳革命道理,與他相愛的姑娘春蘭大膽地穿起了綉有「革命」二字的衣服。二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不懷好意的馮老蘭為了娶春蘭「做小」,乘機中傷。大家非常生氣。

大革命的洶涌澎湃,運濤受黨派遣南下參加了北伐軍。臨行前,他與春蘭海誓山盟,依依昔別,運濤在北伐軍中任見習連長,給家裡的第一封信報告了北伐軍節節勝利的大好消息。第二封信卻告訴家人,他已於1928年4月被捕,被關押在濟南監獄。

嚴志和為了探監,賣了二畝寶地,正欲起程,運濤的奶奶得知了孫子被捕的消息,暴病而死。嚴志和的精神幾乎崩潰,一病不起。朱老忠幫助嚴志和辦完了喪事,又陪江濤到濟南探監。他們見到了以政治犯身份被判無期徒刑的運濤。

運濤告訴他們,他是堂堂正正的共產黨員,是被背叛革命的蔣介石投入大牢的。此時已是共青團員的江濤決心像哥哥一樣,為階級的解放而斗爭。

1929年冬天,中國共產黨保定特委賈湘農和江濤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根據廣大農民的要求,在年關發動群眾抗捐抗稅,組織農民進行反割頭稅斗爭。按照特委部署,江濤回到所井鎮,發動群眾。朱老忠、朱老明、朱老星、嚴志和、武老拔以及當兵歸來的大貴都積極投入到斗爭之中。

臘月二十五大集那天,按照賈湘農的指示,鎖井鎮的農民在江濤的帶領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張嘉慶帶領糾察隊擔任保衛,朱老忠等人緊緊地護衛著江濤、賈湘農。江濤、大貴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縣政府迫於壓力,屈服了。

反割頭稅斗爭取得了勝利,農民認識到了組織起來的力量,紛紛要求加入農會。朱老忠、嚴志和、大貴等在斗爭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4)紅旗譜小說閱讀答案擴展閱讀:

1943年在邊區文聯工作時,梁斌又將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擴充為中篇(發表在《晉察冀文藝》上時改名為《父親》),朱老忠形象明顯有了很大變化,在這個中篇里,嚴知孝這個人物出現了。

此外,五幕話劇《五穀豐登》和短篇小說《抗日人家》,也是圍繞這些相關題材的文學創作,它們也從不同側面強化了《紅旗譜》中的人物與事件,共同建構起了《紅旗譜》故事情節的主體思路。

1943年以後,梁斌奔波於緊張的戰地生活,較長時間內放下了創作,直到1953年,他才重新拿起筆來,全面去構思長篇小說《紅旗譜》。

為了能夠使《紅旗譜》具有歷史真實感,梁斌不僅為了增加生活體驗而南下參加農村土改,而且還多次去拜訪當事人和重遊革命故地,聽到了更多關於「反割頭稅運動」和保定「二師學潮」的民間傳說。

梁斌寫《紅旗譜》的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幾乎沒有遇到多大的創作阻礙,洋洋數十萬言的文稿短時間內便得以完成。

1956年,梁斌信心十足地把書稿交給了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蕭也牧和張羽在仔細閱讀之後,發現作品描寫革命斗爭的主題很好,既符合對新中國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出版宗旨,而小說中的傳奇色彩又能夠獲得廣大青年讀者的閱讀興趣,但是他們同時也認為稿件本身的藝術質量卻還遠未達到一部紅色經典的出版要求。

於是,張羽看完初稿後給梁斌回了一封長信,他從「第一讀者」的角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修改意見。梁斌在張羽和蕭也牧的鼓勵之下,再次回到河北去拜訪當年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對《紅旗譜》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進行了更為嚴格細致的重大修改。

E. 「梁斌《紅旗譜》」當代文學作品分析

《紅旗譜》人物性格及語言特色分析
2018-06-26 6頁 5.0分
用App免費查看
《紅旗譜》人物性格及語言特色分析

通過閱讀教材得知,《紅旗譜》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但對這部作品的認識,起初只局限在教材的簡單描述上。不過觀看了《紅旗譜》這部電影,對這部作品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在電影《紅旗譜》中,講述了三個主要事件,即朱老鞏大鬧柳樹林,脯紅鳥事件和反割頭稅運動。這三個事件以冀中農民的生活為背景,圍繞農民與地主的階級矛盾展開,藉助方言和俗語,生動、有力地塑造了朱老鞏、朱老忠、嚴志和、江濤、運濤等人物形象,思想內容也由家族仇恨上升到了階級斗爭。

一、《紅旗譜》的人物性格

1、朱老忠

朱老忠的性格既可以說是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加深逐漸完善的,也可以說是隨著故事情節的一步步發展而逐漸豐滿起來的。他的性格起初表現為:勇於擔當、堅韌、豪爽、講義氣、樂於助人,牢記仇恨;後來在他的性格中又融入了更多處事的謀略和方法,更加重視團結的力量,變得於是更加沉著。這種性格的豐富性轉變是以遇見賈湘農為分水嶺的。

故事以「朱老鞏大鬧柳樹林」為開端,雖然集中描繪的是朱老鞏的所作所為,但對塑造朱老忠這個人物來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由於虎子親眼看到了父親朱老鞏和馮老蘭得沖突,不久便吐血身亡,使虎子從小就身陷強烈的階級沖突之中,對馮蘭池充滿的了仇恨。當馮蘭池的手下要和父親朱老鞏發生沖突的時候,虎子迅速擋在父親身前,說:

「誰要動我爹,我和他拼了」。簡單的一句話體現了他的勇於擔當。

由於馮蘭池要對朱家斬草除根,迫使虎子只好隻身一人去闖盪。時隔二十五年後,在外經過一番歷練的虎子成長為如今的朱老忠。當他在火車站遇見嚴志和時,第一次對無助、想要逃避的嚴志和說出了「出水才看兩腿泥呢」這句話。這句話可以說是朱老忠的代表性話語。朱老忠曾多次說過這句話,其意義也是多重的。

在回家的路上,提及為父報仇的事情,朱老忠十分堅定地說:「一輩子的仇,十輩子忘不了」、「我不行,還有我兒子、孫子」。從這一點可知,朱老忠已經將對馮蘭池的仇恨融進了血液之中。

在脯紅鳥事件中,馮蘭池抓了大貴,嚴志和說:「還是救人要緊吶,還是托個人情吧,花多少錢,咱們大夥想法子。」朱老忠卻說:「這不是咱們的家教,憑著我五尺漢子,我捅不了他。」說完朱老忠便沖出屋門,拿起院里的鍘刀,挺立在院子中,眼裡充滿憤怒

F. 紅旗譜的故事梗概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6)紅旗譜小說閱讀答案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G. 《紅旗譜》中這幾個字分別代表著什麼

《紅旗譜》自出版以來,一向被譽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運動的壯麗史詩,如果將《紅旗譜》三部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它也確是一部具有史詩氣度的小說。作者曾說,他寫這部小說,一開始就明確主題是寫階級斗爭。因此《紅旗譜》一開篇便是一種震撼性的敘述,擺開了兩個階級生死沖突的陣勢:平地一聲雷,震動了鎖井鎮一帶四十八村: 「狠心的惡霸地主馮蘭池,他要砸掉這古鍾了!」而第三部《烽煙圖》的結尾,則將被壓迫階級不屈不撓的反抗推向了一種源遠流長綿延不絕的時空:夜深了,遠遠傳來滹沱河裡嗚嗚咽咽的流水聲,那是滲徹人心的、幾千年來永恆不變的、被壓迫人民的心聲!那是幾千年來,永恆不變的、反抗的力量!這種驚心動魄淵源深厚的壓迫與反壓迫的階級斗爭,在小說中主要是以冀中平原鎖井鎮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沖突為基本情節展開的。而階級斗爭的嚴酷事實則將鎖井鎮劃分為以朱老忠、嚴志和兩家為代表的農民階級跟以馮蘭池家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兩大敵對陣營。當然,這不僅是一般的地主農民之間的階級斗爭,它是作者立足於新的時代理念,對民主革命時期農民歷史命運以及中國革命史所進行的藝術概括

H. 《紅旗譜》小說中描寫了這一地區哪些民俗民風請從小說中舉例說

我後期補的小說描寫債券的農民看風俗的話,可以在小說中第三自然段對說出來的主要原因

熱點內容
高三勵志小說言情 發布:2025-09-22 21:31:41 瀏覽:832
等待光碟小說閱讀 發布:2025-09-22 21:31:39 瀏覽:837
好看的手機小說閱讀app排行榜2015年 發布:2025-09-22 21:19:03 瀏覽:442
畫吟千秋淺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9-22 21:11:21 瀏覽:383
華語言情小說2015 發布:2025-09-22 21:05:20 瀏覽:111
言情經典小說微盤 發布:2025-09-22 20:36:26 瀏覽:825
言情小說投稿短篇 發布:2025-09-22 20:26:41 瀏覽:406
警察流氓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9-22 20:26:40 瀏覽:617
現代穿越多肉完結小說 發布:2025-09-22 20:15:40 瀏覽:486
破案言情推理小說古代 發布:2025-09-22 20:14:44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