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曾國番閱讀
1. 《曾國藩家書》文言文閱讀答案和翻譯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難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馬上
B.余忝竊將相 竊:謙詞,私自,私下
C.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對渠之詞氣 渠:第三人稱「他」
D.時時自惕 惕:勉勵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閱讀答案附翻譯
[1] [2] [3] [4] 下一頁
3.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能體現曾國藩「修身自惕」的一項是( ) (3分)
①每苦於不自見,苦於不自知。
②余則謂樹堂面色亦拒人於千里之外。
③吾家亦盈時矣。
④吾與諸弟當設法自概之。
⑤以後宜於此四端,痛加克治。
⑥常恐祖宗留詒之福,自我一人享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雪琴和沅弟之間出現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於他們的聲音和臉色表現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卻一點也感覺不到。作者現身說法,給他們講清了這個道理。
B.雖然曾家正處鼎盛之際,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話把 「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的規律告訴子弟,表示與他們一起以「廉、謙、勞」持家。
C.沅弟花錢隨意,大手大腳;季弟不作匯報,擅自招兵;書信來往,言詞不和;仆從隨員的面色言語,頗有氣焰。所有這些,作者都直接給予了批評和教育。
D.本文雖然有避害遠禍、自保富貴的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謙、勞」始終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為官之道,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深沉的傳統文化內涵。
5.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凡目能見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3分)
(2)觀此二者,則沅弟面色之厲,得無似余與樹堂之不自覺乎? (3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難遽期其水乳 遽:立刻,馬上
B.余忝竊將相 竊:謙詞,私自,私下
C.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對渠之詞氣 渠:第三人稱「他」
D.時時自惕 惕:勉勵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項是
A.待他人之來概而後悔之 /拔劍撞而破之
B.不待天之來概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C.則與別處書函更可知矣 /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
D.余以名位太隆 /焉用亡鄭以陪鄰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閱讀答案附翻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3.下列各組中,均能體現曾國藩「修身自惕」的一項是
①每苦於不自見,苦不自知。②余則謂樹堂面色亦拒人於千里之外。③吾家亦盈時矣。④吾與諸弟當設法自概之。⑤以後宜於此四端,痛加克治。⑥常恐祖宗留詒之福,自我一人享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雪琴和沅弟之間出現了很深的嫌隙,原因在於他們的聲音和臉色表現拒人千里之外,而自己卻一點也感覺不到。作者現身說法,給他們講清了這個道理。
B.雖然曾家正處鼎盛之際,但作者居安思危,他借管子的話把「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的規律告訴子弟,表示與他們一起以「廉、謙、勞」持家。
C.沅弟花錢隨意,大手大腳;季弟不作匯報,擅自招兵;書信來往,言詞不和;仆從隨員的面色言語,頗有氣焰。所有這些,作者都直接給予了批評和教育。
D.本文雖然有避害遠禍、自保富貴的傾向,但作者提出的「廉、謙、勞」始終是值得肯定的做人之德、為官之道,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深沉的傳統文化內涵。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
(1)凡目能見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3分)。
(2)觀此二者,則沅弟面色之厲,得無似余與樹堂之不自覺乎?(4分)
(3)余謂天之概無形,仍假手於人以概之。(3分)
答案
【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C
【小題4】C
【小題5】 (1)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之遠,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3分。「凡」「而」「其」各1分)
(2)看這兩個例證,那麼沅弟臉色的嚴厲,不是像我與樹堂一樣自己不明白嗎?(4分。「二者」「厲」「覺」「得無……乎」各1分)
(3)我說天刮平是無形的,還是假借人的手來刮平。(3分。「概」「仍」「假」各1分)
解析:
【小題1】D(惕:警惕,謹慎小心)
【小題2】A(A連詞,均表承接。B均為助詞,取獨/的。C均為連詞,那麼/轉折。D均為連詞,因為/來)
【小題3】c(①說明自知之難的現象。②是作者舉他人不自知的例子。⑤是教導他弟弟的話)
【小題4】C(「沅弟花錢隨意,大手大腳」錯,作者批評的是沅弟在銀錢的支取與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潔,而不是批評他不節儉。)
【小題5】見譯文
參考譯文: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閱讀答案附翻譯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雪琴和沅弟之間的嫌隙已很深,短時間難以使他們水乳交融。沅弟所批的雪琴信稿,有對的地方,也有不當之處。弟弟說雪琴聲色俱厲。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睫毛。聲音面貌方面表現出拒人千里之外,往往就苦於自己看不見自己,苦於自己不了解自己。雪琴的嚴厲,雪琴自己不知道;沅弟的聲色,恐怕也未嘗不嚴厲,只不過自己不知道罷了。曾經記得咸豐七年冬天,我埋怨駱文耆待我太薄,溫甫說:"哥哥的臉色,也常常給人難堪。"又記得十一年春,樹堂深怨張伴山簡傲不敬,我就說樹堂臉色也拒人於千里之外。看這兩個例證,那麼沅弟臉色的嚴厲,不是我與樹堂一樣,自己不明白自己嗎?刮平,由宣帝刮平;諸葛恪盈滿了,由孫峻刮平,由吳主刮平。等到他人來刮平然後後悔,那就悔之晚了!
我家正在豐盈的時時際,不等天來刮平,也不等人來刮平,我與各位弟弟應當設法自己刮平。自己刮平的道理怎麼講?也不外乎清、慎、勤三個字罷了。我近來把清字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尤為明白淺顯;確實有下手做的地方。沅弟過去對於銀錢的收與支,往往不很慎重,朋發們譏笑你看輕你,那根子就在這里。以後應該不隨便取分毫,不寄錢回家,不多送親族,這是廉字工夫。謙字存在內心的別人不知道,但表現在外面的,大約有四方面:一是臉色,一是言事,一是書信,一是從屬員。沅弟一次招兵六千人,季弟並沒有報告明白,自招三千人,這在別的統領是斷斷做不到的,在弟弟尚能做到,也還算順手。而弟弟每次來信,索取帳棚、火葯等物,經常帶諷刺的詞句,不平的話語,對愚兄寫信還這樣,那麼給別人的書信就更可見一斑了。沅弟的僕人隨員,很有氣焰,臉色言語,與人應酬接觸之時,我沒有看見,而申夫曾經說過往年對他的語氣,至今感到遺憾! 以後宜在這西個方面痛加改正,這就是謙字功夫。每天臨睡乏時,要默默的數一下當天有幾件事操心,幾件事費力,而更要努力去做,這是勞字的功夫。
我因名聲太大、地位太高,經常害怕祖宗積累遺留給我輩的福澤,由我一個人享受殆盡,所以用勞、謙、廉三字,時刻警醒,也願兩位賢弟用以警醒,並且就用它們來刮平自己。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閱讀答案附翻譯
2. 推薦關於曾國藩的書籍
1、唐浩明《曾國潘》
2、張宏傑《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3、唐浩明《唐浩明點評曾國藩家書》
4、易孟醇《曾國藩傳》
5、曾國藩《曾國潘家書》

知識拓展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3. 請問唐浩明的《曾國藩》三部曲,好在哪裡(未親身讀過的請勿擾)
就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簡單說一下
其一:唐浩民算是研究曾國藩這方面比較權威的作家,所以他寫的三部曲廣為流傳,就內容而言,我覺得應該以看細節為主。曾國藩此人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功夫極深,正是從一些小事,一些細節來感受,品味。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很真實,對話很符合古人的習慣,描寫也是非常細致,常常在一些細節之處讓人有很多感觸。
其二:關於權力斗爭,陰謀權術不可能像架空歷史那樣寫的扣人心弦,自認為歷史上的權力斗爭也會有,但不會像有些網路小說寫的那樣驚世駭俗。況且此書前半部分主要寫的曾國藩操辦團練,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半部分主要寫他繼續為國盡忠,興辦洋務之事。所以距離權力斗爭有些距離,但是也有一些權臣之間的斗爭,只不過並非主體。況且太平天國運動前曾國藩就已名揚四海,所以才能聚集起一堂文臣武將與太平軍斗爭;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曾國藩之名更可謂是如日中天,更有很多人勸他推翻滿清,自立為王,只不過曾老一生奉行忠君敬上,卻是從未動過反清的念頭,而且平定太平軍後自己又主動裁軍以示忠心。所以要說當時有人和曾國藩有權力沖突還真找不出幾個。
其三:就曾國藩其人,當時那個年代,且身居高位,說他愚忠,死板等等這些都是情有可原,但他一生卻是修身養性,識人用人,愛國愛民,無愧於心。《黑雨》文末有一段曾老總結自己的一生,自覺帶兵打仗他是外行,舞文弄墨也沒幾篇拿得出手,德行勛業也只能望古人之項背,說起來識人之明卻是長項。在我看來曾老擅於識人用人確是不虛,但最大的成就還是修身養性之道,真正做到了「隨心所欲不逾矩」。為人處事自有原則,恪守一生,更難得的是讓人信服,不愧「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之稱。
以上皆為愚人拙見,也只是從幾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感受,但願能夠有些用處。
4. 曾國藩全書在線閱讀
想看他的所有書籍的話 你可以直接用手機自帶的瀏覽器上面搜索想看的名字 這樣就會有出來的結果資源
5. 想找幾本曾國藩的書看,誰能給我推薦幾本好書謝謝
曾國藩留世親著的有三本書:《挺經》,《曾國藩家書》,《冰鑒》。 《挺經》講的是如何做事,做人,不像現在的那些勵志書籍講的明明白白,書中給的故事和道理都需要自己的思考,自己領悟。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為官鼎盛時期寫給家裡人的信的輯錄,從中可看出曾國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冰鑒》,曾國藩描述了畢生識人心得體會,其實就是一本他個人對面相學的體會和研究報告。 另外,推薦由唐浩明寫的歷史傳記類小說《曾國藩》,通俗,可讀性強,藝術地再現了曾國藩平凡且輝煌的一生。
6. 北平無戰事王蒲忱經常看的曾國藩的一本什麼書
嗯,如果你第一次看關於曾國藩的書,推薦你從唐浩明的曾國藩這套書看起,這是一本小說,作者寫了八年,這本書寫透了曾國藩的一生,他如何脫穎而出?又如何在巔峰時保全了自己?婉清,人才濟濟,曾國藩一開始並不起眼,然而,憑借知人知名的眼力審時度勢的遠見,是胡亂的作風
7. 曾國藩 正經 在線閱讀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8. 小說曾國藩(血祭 野焚 黑雨)哪個版本好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要好,是最早的版,不過在網上購買要小心,很多封面與內容都不要樣.
9. 想看有關曾國藩的書,請問有好推薦嗎
首推《唐浩明點評曾國藩家書》。
唐浩明是研究曾國藩的專家,我正是讀了唐浩明先生著的歷史小說《曾國藩》才開始對曾國藩這一中興名臣有了濃厚的興趣與敬仰。
看《唐浩明評曾國藩家書》這本書,主要是看唐浩明的評點,畢竟是白話文,容易理解,看得快。涉及到評點的內容再回頭去家書里尋找相關的片斷,也挺好。所以讀書筆記摘錄的內容主要是唐浩明的評點。、
其次看《曾國藩三部曲》,是關於曾國藩的歷史紀實小說
第三是《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這些都比較原汁原味,但是初看有點難懂,所以把它順序排在第三。
10. 唐浩明的曾國藩長篇小說到底如何請親自閱讀過的人談下感受
還可以。基本事實大體靠得住。但內容以軍政為限。沒有涉及曾國藩文學、書法等方面的藝術成就,以及治家、交友、治學等傳統儒家理念。至於小說的藝術成就,如人物形象刻畫,情節的跌宕起伏(客觀上受史實限制)等,尚難稱之為一流。
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