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王氏之死在線閱讀

小說王氏之死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2-27 01:19:54

1. 《前朝__:_岱的浮____》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史景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密碼:ctme

書名: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作者:史景遷

譯者:溫洽溢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年份:2016-8-16

頁數:272

內容簡介: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

史景遷細數張岱心靈點滴

窺探亡國知識分子的內心轉折

同時瞥見晚明的精緻生活美學

張岱是明代散文大家,傳世名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堪稱晚明小品文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無憂,品茗、制茶、賞月、彈琴、斗雞、蹴踘、觀雪、狩獵、聽戲、吟詩、游湖、收藏、鑒賞,樣樣精通,生活圍繞在讀書與享樂間,光鮮快意。清兵入關後,年過五十的張岱遭逢人生重大轉折,位於杭州的別墅、紹興的家園、豐富的書畫古玩收藏,悉數毀於戰火。「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他帶著倖存的家人逸隱於紹興龍山,餘生力修明史,八十八歲方成《石匱書》,書成後不久亡故。

個人歷史與家國歷史相互映照、無法切割。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明史《石匱書》,還是《陶庵夢憶》里一幅幅簡約、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都鑲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在夢與憶的交錯擺湯間,隱隱浮現。如何透過回憶與書寫,扎實一個捉不回的夢?史景遷說:「他生於、長於龍山山麓,中年歸返龍山,只為將心中瞭然之事理個清楚。……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於是他決心盡其所能一點一滴挽回對明朝的回憶。」

張岱對曩昔紈褲生活的點滴追憶,召喚的終究是國破家亡的蒼涼與悲憤,以及知識分子在歷史巨變下,以書寫對抗遺忘的自覺。史景遷書寫張岱的一生、內心轉折及過往追憶的同時,更探討張岱身為知識分子,是如何藉由回憶以及修史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在得失之間,唯有捕捉消逝的回憶,以書寫對抗遺忘,才能坦然面對、甚或抵抗世事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這一點,無疑反映了歷史與書寫的本質與關系。

作者簡介: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二○○八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

譯者簡介

溫洽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世新大學,譯有《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前朝夢憶》等,校譯《太平天國》。

2. 推薦幾本好書

很多的。我喜歡並買了的有:饒雪漫《左耳1、2》(經典)《沙漏1、2、3》《甜酸》。小四《悲傷逆流成河》。蔡竣《天機1、2》(還有第三部)。幾米《失樂園》系列,寂寞上場了、童年下雪了、秘密開花了、魔法失靈了、奇跡迷路了(雖然文字很少,可很經典,反應現實社會)

3. 王氏之死的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觀察者
第二章 土地
第三章 寡婦
第四章 爭斗
第五章 私奔的女人
結局 審判
注釋
參考書目
……

4. 婦人王氏之死怎麼樣

這是本很薄的書,中間夾雜了對縣志等資料的還原,對蒲松齡文章的大段引用;平鋪直述,緩緩展開。斷斷續續讀完,沒有太多的閱讀快感,卻頗有沉浸於歷史中的感觸和收獲。 這是本畫面感很強的書,處於天災兵禍夾縫中的17世紀山東農村,可謂滿目瘡痍;無論農民地主鄉紳還是下級官員,都在自己角色的疾苦中掙扎著。那些鄉村中的舊俗和觀念,村民間的矛盾和暴力,與我人生前十幾年在小縣城中間或感受到的農村社會,有太多的相通之處。 他們數輩人在艱難中營生,一點小的風浪都可能將苦苦維持的孤舟傾覆;他們大都迷信神靈鬼混,但更多是從實用而非信仰角度出發;他們的圈子是封閉的,由道德習俗掌管群體的秩序,但對立面的事情卻常常發生;堅忍木訥和好狠斗勇的兩面性,往往都能在同一個個體身上找到。 幾千年過去了,他們和他們的生活幾乎沒有改變過;這個群體承受了巨大的苦難,成為各個帝國的最龐大的底座和犧牲品,隨著歷史流轉著。你可以說他們有野草般的生命力,卻不能忽略每個小人物命運的坎坷和無從拯救。 我悲觀的想,這就是宿命——於我們這些讀書識字生活在當下的人也一樣!只有在讀那些歷史書時,才有上帝般超脫的視角。 ~~~~~ 另外,翻譯的也不錯。

5. 王氏之死怎麼樣

《王氏之死》風格獨特,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研究專著,也不便歸入歷史小說。該書的主要資料來源也頗有意思,《郯城縣志》、《福惠全書》和《聊齋志異》,一本縣志,一本官員個人回憶錄,一本志怪小說,縣志提供大量數據與歷史大事件,回憶錄記敘了微觀事件與人物,《聊齋》中的故事則豐富細節,映襯實際過發生的史事。正如該書的副標題「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那般,《王氏之死》一改正史中那樣的王侯將相史,從史料中剝絲抽繭,刻畫出一個個在歷史上曾鮮活存在過的市井平民小人物,書雖以「王氏之死」為題,但真正涉及王氏的也就十來頁篇幅,王氏只是書中描寫的眾多平民中的一個,這些基層或者說底層民眾,之前根本就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王氏之死》則向人們講述了這些人在17世紀中期明末清初那個時代背景下,面對天災、盜匪、苛稅、朝代更替、法律與道德審判之下郯城士紳百姓的種種遭遇與表現。 薄薄的一本書看得不費力,讀著小人物們的故事更是「哀民生之多艱」,生存著實不易呀,順帶還讀了許多精彩的聊齋故事,也佩服作者的史學修養,任何細節均有出處而不臆斷。 白璧微瑕,一要吐槽下校隊,書中不下十處的「不」字居然變成了「下」字;再就是文言翻譯成英文後又翻譯成白話,有些地方實在不符合漢語習慣,讀著怪怪的,不過幸好可參照著書後附錄原文看。

6. 王氏之死的內容簡介

《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篇幅不大,再現的是清初山東郯(tan)城、淄川農村人民的貧苦生活。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壓,與人私奔,最後卻慘死在丈夫手下。《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作者則一向偏重在文學性的敘事,試圖通過高超的敘事技巧和敏銳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後,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時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資料而論,《郯城縣志》和其他幾個地方的方誌,是《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的重要依據。《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使用的第三種資料《聊齋志異》,屬於虛構的小說,作者大量使用來建構清初山東地方民眾的心靈圖像,從今天文化史研究的立場看來,這種歷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並治一爐的手法,反而顯現了作者的創意和先見之明。通過一幅幅鮮明的圖像和具體的描述,我們才真正進入我們曾經靠著抽象的概念徘徊其外的鄉村世界,真正走進這些人的生活和他們的苦難與夢幻之中。

7. 王氏之死的作者簡介

史景遷,世界著名漢學家,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於英國,曾受教於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從他取名蘊含景仰司馬遷之意可見他對此專業的熱愛)。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並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他的觀察和研究結果,他的作品敏銳、深邃、獨特而又「好看」,命名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為成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

8. 王氏之死:背後的小人物。觀察者。 總結

《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是通過地方史籍、官紳筆記和傳奇故事的內容,經過巧妙摘取和匠心安排之後,合成了一個既充滿感情色彩,人物有血有肉,又冷峻直面,針砭刀剖的現實案例,生動描述出明清嬗替之季中國農村的嚴酷生存狀態。②全書可分三部分,前沿為第一部分,1—4章為第二部分闡述了人民多災多難,農民的辛勤耕耘和繳納租稅,以及地方豪族與政府之間的矛盾斗爭等。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結語即王氏之死。第一部分——前沿主要陳述了著作這本書所用的資料。第一種資料為1673年馮可參所編的《郯城縣志》。馮曾擔任過知縣,但僅僅任職兩年因處理縣內帝國驛站的馬匹及財政不力而免職。「他窮匱潦倒的留在郯城,靠當地士紳的施捨和寫作賺來的錢為生。」(p22)。或許由於他在郯城一些郁悶的經驗,才非常坦白的寫下這個地區的不幸遭遇、居民的貧困以及當地士紳在紓解困境上的無能。第二種資料是知縣黃六鴻於1690年所編纂的一本關於縣官生涯的個人回憶和官箴—《福惠全書》。「黃是一位格外敏銳的觀察者,重視細節,並對准確有一種偏執:在他寫官箴時,常會寫出某一特定事件發生的正確時刻或日期(陰歷)……完全正確無誤」(P17)。第三種資料是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小說界的翹楚和前兩種資料大異其趣。馮和黃主要關注的是人的憤怒和不幸的領域,但在另一些精神領域如寂寞、性愛、夢想卻鮮有問津,而《聊齋》癲痴於這些領域,從而補苴馮、黃之罅漏。此外作者在前沿還提出採用蒙太奇③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共有4章內容。第一章:觀察者。就是指馮可參、黃六鴻、蒲松齡三人懷著復雜沉重心情洞見芸芸眾生,並用他們如椽大筆記載下他們的所見所聞。首先指出17世紀的郯城時乖運蹇,天災人禍紛至沓來。如滿洲兵屠殺擄掠,盜匪的戕殺肆虐。蝗蟲的吞噬,乾旱連綿,地震的爆發等。郯城人民已處於滅絕的邊緣上,餓殍遍地,甚至出現「食夫食兄食妻,自延其命」的現象④。由於一連串的不幸打擊,人民對儒學的服膺已經動搖,精神極度頹廢萎靡,家庭暴力和自殺案例隨處可見,黃指出「家人父子,頃刻變為寇讎,鄰里親朋,樽俎可興干櫓。懸梁自縊,無日不聞,刎頸投河,間時而有」(P30)。
第二章 土地。介紹了郯城農民在土地上的辛勤耕耘、完糧納稅的狀況,以及政府對百姓巧立名目,刮地三尺。而地主們千方百計瞞天過海,逃避賦稅。有的地主甚至利用「包攬制度」來接別人賦稅責任,以便得到威望和忠實的追隨者。結果農民在土地上沐風櫛雨,宵衣旰食的勞作,換來的卻是饔飧不繼,空空如也。
第三章 寡婦。本章主要介紹的寡婦生活的困惑和沉重的壓力。根據《大清律》規定「其(婦人)改嫁者,夫家財產及原有妝奩,並聽前夫之家為主」(p88)。政府的本意是讓寡婦對亡夫永誌不忘,但實際上卻使寡婦處於進退維谷的境界。如果改嫁就忤逆了官府所提倡的貞潔烈女觀,很多人對改嫁的寡婦施以白眼。如果不該嫁,則常受到夫家近支的淫威恐嚇,逼迫她們改嫁以便覬覦寡婦財產。在本章里,作者對一件令人發指,慘絕人寰的案例作了鞭辟入裡的深描。彭氏——丈夫陳太幀早逝,和年幼的兒子陳連相依為命。陳連在一家私塾讀書。而她丈夫的堂侄陳國相、陳國連、陳國璘三兄弟早已對彭氏的財產垂涎已久。於是不擇手段的逼迫彭氏改嫁。如牽走彭氏的牛,甚至乾脆直接闖進彭氏的家,企圖把他攆走。但是倔強執著的彭氏發誓不改嫁,但衣冠禽獸的陳相國三兄弟仍不死心,萌生出一條毒計:殺死陳連。因為《大清律》有一條規定;「婦人夫亡無子守志者,合承夫分,須憑族長擇昭穆之人繼嗣。」陳相國之流想當然認為陳連死後,陳氏兄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彭氏的財產了。如何殺掉陳連而受到最小的懲罰呢?陳相國突然靈光一現,又有了主意。陳相國的父親陳平被滿洲人戕殺,屍體一直沒有找到。於是他子虛烏有,誣陷陳連的父親殺害了他,他要為父報仇,殺死陳連。因為《大清律》有一條規定「若祖父母、祖母為人所殺,而子孫擅殺行凶人者,杖六十;其即時殺死者,勿論。」陳相國自作聰明認為,兒子為父親報仇,應該受到官方的寬大處理。他的計劃看起來天衣無縫,其實紕漏百出。首先他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陳連的父親殺死了他的父親;其次,你27年再報仇完全過了法律追訴期;再次法律規定,你可以找仇人報仇,但是不能找仇人兒子報仇。最後,知縣以「毆打小功親屬致死」,被判絞刑。也許這樣的悲劇在社會中屢見不鮮,但是總是一個疑惑縈繞在心中;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殘酷暴虐,良心泯滅而絲毫不恤親情?也許是人得貪婪的本性使然;也許是專制體制的暴戾和病態。體制的暴虐常引起人民的暴虐,體制的病態常引起人民的病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社會環境把個人理智上的自由壓縮在極小的限度之內,人得廉潔和誠信也只能長為灌木,不能形成叢林⑤。」也許是人民太多的不幸和貧窮。太多的不幸、貧困往往造就出心靈畸形的人民,常常孵化出輕率、魯莽以及幾乎無法處理的突發和不理性的暴力。看來儒學所提倡的尊卑貴賤等級制度在中國能桴鼓相應、踵事增華並發揮的淋漓極致,但是儒學所提倡的仁義誠信沒能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第四章:爭斗。本章講的難以駕馭的豪族與官府之間的矛盾沖突。書中縷述了王三在郯城財大氣粗,並擁有私人家丁,屬於典型的「盜戶」。平日王三和他的兒子跋扈專橫,人們對之側目而視。但是偏有桀驁不馴、的農民李東振僅因為土地問題和他發生沖突,還罵他是土匪。王三惱羞成怒,派人暗殺了李東振和他的三個兒子。最後黃知縣歷經波折,劍及屨及終於有驚無險得把王家繩之以法。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私奔的女人和結語:審判。首先作者根據史料列舉了一些貞潔烈女。但是,社會是個「萬花筒」,斑駁陸離。並不是每個女人都願意做貞潔烈女。王氏就是其中之一。王氏不堪忍受生活之苦與一男子私奔,最後被她丈夫任某活活掐死。
下面我想從宏觀上對這本書闡述我的一些皮相之論;
首先作者構思穎異,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獨具慧眼得把一些微不足道的素材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和新穎的想像力拍攝出一幅幅凄惻真實的畫面,使整個古老縣城活靈活現,呼之欲出。並隨之鏡頭的推移視野逐漸清晰具體:由對明末清初的可見一斑,到郯城人民生存狀況,再到王氏之死,像連綿漪瀾逐層瀲灧開來。從而體驗作者駕馭語言和文章結構的出神入化的能力。
其次,本書把文學性和歷史性嚴絲合縫,相得益彰,融文學和歷史為一爐,使二者處於恰當的「黃金分割點」上。如果說它是小說,它有大量的史料作依託,言之鑿鑿;說它是一本學術專著,而又那麼引人入勝,扣人心弦。一定程度上,他繼承了司馬遷的寫史風格。

9.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史景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7xc6

書名: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作者:史景遷

譯者:阮叔梅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2000

內容簡介: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中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文化刺激與回應的書。當西方遇見東方,會磨擦出甚麼樣的火花?名漢學家史景遷把西方從十三世紀到二十世紀作家筆下新奇多樣的中國,盡皆蒐羅在這本足以見證其間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當中。透過這面「西洋鏡」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來西方人對中國之記錄與幻想、洞察與偏見。「無論是中國在西方引起的強烈情感,一波又一波嘗試描述並分析這個國家及其人民的企圖,或是西方人對有關中國消息的強烈興趣,都明確道出了這個國家所散發的魅力。」

作者簡介: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漢學家,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於英國。曾受教於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並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與研究結果。他的作品敏銳、深邃、獨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成為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代表作有《康熙》、《王氏之死》、《太平天國》、《追尋現代中國》等。

10. 如果讓你向陌生人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什麼呢

推薦一本最近剛讀完的書《大國海盜》,雖然只是一本書,而不是像《明朝那些事兒》、《大秦帝國》等是系列書籍,但個人認為精彩程度不亞於其他同類書籍。

熱點內容
溫情祁夜小說全文 發布:2025-08-21 15:07:42 瀏覽:641
現實升級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1 14:58:00 瀏覽:789
花前月下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8-21 14:51:41 瀏覽:606
推薦搞笑的軍婚小說 發布:2025-08-21 14:50:38 瀏覽:916
2013年優質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1 14:49:06 瀏覽:365
小說野香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1 14:42:16 瀏覽:637
好看肉多鬼夫小說 發布:2025-08-21 14:36:40 瀏覽:303
穿越到盜墓的無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1 14:23:51 瀏覽:820
女主火影同人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1 14:21:52 瀏覽:303
小說男主名字有個麓 發布:2025-08-21 14:17:46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