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閱讀中理解句子含義類題目

小說閱讀中理解句子含義類題目

發布時間: 2022-03-03 16:49:40

① 怎麼答,語文現代文閱讀的理解含義題

樓主一定要採納我的答案啊!!!好不容易打上去的字啊!!!!!!他人不許抄襲

我現在上初中了,我可以將我的學習方法推薦給你
一:語文的基礎知識要掌握
包括:字、詞、句......
要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可以在平時自己常出錯的字記錄在一個本上,集中糾正
說到語文閱讀,可以說是初中和小學階段極為關鍵的一塊,語文學好了,暢遍天下就沒煩惱
而且在中考和小升初考試中,閱讀理解占很大的分值,到了初中語文想上90分,那可就是天才了,總之就是很難考高分,不如多買些短文的題來看看。我給你推薦一本,我用過的很好的,叫型概念作文(裡面有記敘文)很好理解,有點撥,聰明的人一看就懂,但不能答太多,要答到點上,一般的考試如果一道小題為三分就要打三個方面的內容。還要認真的閱讀短文三至四遍,將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分析透徹,將其中的含義理解透,還要認真寫題,審題,不能想當然,想什麼就寫什麼,要認真思考,想好了才往上寫!!!切記

② 語文現代文閱讀中的解釋句子含義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的題怎麼答

一、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
具體回答格式參照樓上。

③ 做語文閱讀題的時候,如果做好有關理解句子含義的題和賞析句子的題

參考網路文庫
概念解說: 1、什麼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謂「重要的句子」是就它們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①從作用上說,指那些能點明主旨的語句,或能顯示脈絡層次的關鍵性語 句,即人們常說的「文眼」。 ②從語句特點上說,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總結句、過渡句, 理解對文脈的推進與轉接有關鍵作用的句子。 ③從內容上說,指那些內涵較為豐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導性的語句。 ④從表達上說,指那些比較含蓄的有深層含意的語句。 ⑤從結構上說,指那些結構比較復雜,對理解文意有直接影響的語句。 此外,從出現的頻率說,反復出現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所謂「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層次意思: ①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 ②句內意義,即句子的語境意義(臨時意義)。 ③句外意義(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產生的意義。 3、理解文中的句子與理解文中詞語的關系: 詞語是基礎,句子是擴展,兩者是緊密相關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實 際上離不開信息的篩選,所以,有時考查會把三者結合起來。 三、方法指津: 1、分析句子的切入點: ①從分析句子的修辭手法入手; ③從分析句子的結構入手; ②從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入手; ④從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2、解釋句子的方法: ①摘錄法:顧名思義,就是選摘原文原句來作答。 ②濃縮法:在原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按照題目規定的字數,將其「濃縮」為 合乎規范的句子作為答案。 ③改寫法:依據題目,將原文中的某個或幾個句子,作點改動,使其合乎答 題的要求。 ④拼接法:將分散在文章各處的某些句子,有機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滿 足答案的要求。
⑤仿寫法:依照文章中的某個句子的形式,再造一個形式上與其相似而內容 上又合乎提問要求的句子,使之成為答案。 ⑥活譯法 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簡答題 可以採取翻譯 : , (活 譯)的方法來詮釋它,說出這個比喻的本體,等於就找到了答案。 ⑦分析法:對於分析句子層次、分析某個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層次、分析 某種寫法的意義的試題,這種方法最管用。回答時,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擬 答案。 ⑧綜合法:也就是綜合運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

④ 語文閱讀題里的理解句子含義的題怎麼做啊

聯繫上下文做題啊,告訴你一個技巧,你看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就不會做錯了

⑤ 高考語文閱讀中如何做理解句子的題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准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朴、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復。

(二)「情」、「景」關系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⑥ 現代文閱讀中,理解句子含義的答題思路

一、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

⑦ 如何答語文閱讀理解題中的含義類的題

理解,是閱讀文章的第一步,理解句子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理解句子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中考現代文閱讀題中的必考題型。如何准確理解句子,正確解答這類試題呢?下面分別從試題題型和解答方法兩方面作以探析。

理解句子類題型

一、理解句子含義。所謂理解句子含義,指的是既要說出句子的表層意思,又要說出句子的深層意思。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

上文中畫線句子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揣摩下列各句,說說你對句子的理解;揣摩文中畫線句子,回答問題。

二、理解句子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過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來表達基本意思和情感的。

三、談談自己的體會。這類句子多是文章的論點、觀點、議論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觀題出現。

四、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達作用。這類句子多是在文章結構中起著關鍵作用,比如過渡銜接、前後照應、揭示主旨、升華主題等。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文中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請從第x段摘抄與第y段中畫線部分照應的文字。

五、指出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及作用。《考綱》要求初中生識別:比喻、擬人、誇張、設問、反問、引用、對比等八種修辭方法。考生對這八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和形式掌握不好,是無法解答這種題的。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請指出語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根據理解句子題目所考查方面多少的不同,可分為單一題型和綜合題型兩大種,在解答時要具體區分,分別對待。 理解句子解答法

對文章中具體句子含義的理解必須把句子放在文章具體語境中來辨析,通過對具體句子前後句含義的分析,來弄清所問語句的含義。一般來說,對所要解釋的具體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後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變通一下即可。

例如:《哈爾威船長》中有這樣一個句子:「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從字面上看,這個句子很簡單,沒有難懂的詞。我們在分析這個句子所在的語段後,就辨析出:哈爾威船長是一位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英雄。當然,這樣的理解還是不到位的,因為忽略了「又一次」這一關鍵點。通過對上文的閱讀,明白了句子的深層含義:哈爾威船長一生都嚴格要求自己,履行做人之道。在災難突然到來的時候,他選擇了以身殉職,再一次體現了他忠於職守、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這樣的理解就深入到位了,只要用自己的語言組織一下答案就可以了。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要從前後句中找准所能答題的句子,切不可來個全句照抄,認為只要多答,就能答到點子上。二是在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答案時,一定要語言簡潔、扼要、連貫,切不可有語病。

又如:《故鄉》中的一句,「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牆的四角的天空。」「他們」,指誰,前句有交待,是「我往常的朋友」,而「我」,在第二節中寫道「我正是一個少爺」,所以「他們」,是指和「我」一樣的少爺。這句話寫在閏土講述許多「新鮮事」之後,又明白了「他們」指誰,就不難理解「高牆」與 「四角的天空」不是字面所指,而是指封建家庭的束縛,從而寫出「我」對閏土的羨慕,對自己生活在封建束縛之中的不滿情緒。

理解句子要瞻前顧後,審讀語境,這既是理解句子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則。

把握中心整體領悟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為無論記認、敘事、狀物或抒情,都是為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過文章內容所表達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一般說來,需要我們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針對全文說的,這就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對全文的理解作為理解句子的依託。我們說,通覽全文,把握中心,整體領悟,是正確解答這類題目的基礎。

例如:《生命常常如此之美》一文,文後第三題:認真品味畫橫線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聽著她絮絮的溫語,我就會感到一波波隱隱的暖流在心底盤旋。」她是賣菜人,我是買菜人,只是因路過相遇而數次寒暄,便有溫暖之感,這該如何理解才合情合理呢?聯系文章的中心,我們知道:本文記敘了「我」和三個普通勞動者交往的故事,表現了蘊涵在他們身上樂於助人、心地善良的優秀品質。作者告訴人們的是:要善於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美,美在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和勤勤懇懇的工作中。那麼這句話便可以理解為:這個普通的賣菜婦人和我拉家常,使我對她產生了親近的感覺,從而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溫暖。

又如:在《小橘燈》中,作者寫到小橘燈發出「朦朧的橘紅的光」,初一看,這句話沒什麼深意,但你從全文來看就不同了,這句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還象徵著那個做小橘燈的姑娘有著美好的心靈。這層含義,單單在這個句子中是看不出來的,應從全文著眼才能體會得到。

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於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著眼於全文的中心,從整體上領會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抓關鍵詞揣摩句意

關鍵詞,是在句子中起關鍵作用、核心作用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詞往往是些動詞、形容詞、數詞、副詞等,或是定、狀、補等修飾成分,它們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質或狀態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過抓關鍵詞,運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來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達效果和目的。

例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清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句中「浮、洗、籠」這三個動詞,寫出了月光從上而下朗照荷塘、霧氣從下而上輕盈升騰那種醉人的朦朧的飄飄欲仙的情景,描繪出了荷花荷葉在月下霧中特有的乳白的顏色和嬌媚欲滴的姿容、輕柔飄渺的狀態。達到了讓讀者如親臨荷塘、見到那迷人的月下荷塘美景一般的效果。理解句子,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深刻難懂的語言,本質上是一種「替換」。我們在理解句子的時候,可以給句子換一種說法,用自己的語言庫里的語言去理解句子。應這樣思考:這句話就是我們平時講的什麼話?句子中這個詞可以換上我們平時說的哪個詞?

又如:《哲學家的最後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要想根除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鏟除靈魂里的雜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在理解這個句子的時候,可以用一個詞語去替換「靈魂里的雜草」。經過分析,找到了許多可以替換的詞語,如「不良的思想」、「壞思想」、「不健康的想法」、「邪念」等等。通過替換詞語,整個句子的含義就顯而易見了。

辨析修辭思考意圖

文中的句子,往往採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而運用特定的修辭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辭方法,有助於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和作用。

例如:《提醒幸福》一文中對幸福有以下的描述: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的訓練。

簡而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少。

從修辭入手理解畫線句的含義,該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金鬃毛」比喻「幸福」。正確答案應該是:人們經常擁有幸福。

又如:《蘇州園林》中的語段閱讀題:「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寫得好不好?請說說你的看法。

解答這道題,首先要弄清「寂寞」一詞的含義,它的本義是指人在冷清的環境中感到孤單,而這里是用來形容樹的;從修辭的角度看,這句用了「擬人」的手法;句中的「這」,它指代上文三種樹形成的景緻;最後聯繫到這一段文字的說明重點。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個句子寫得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園林中的落葉樹與常綠樹以及花時不同的花樹相互映襯的景緻寫活了,形象地說明了蘇州園林栽種樹木著眼於畫意的特點。

理解句子,就是對句子深層意思的領會,對句子所用修辭方法的理解,對句子在文中表達作用的分析,對作者用意的解說。

因此,考生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審讀具體語言環境,聯系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考關鍵語句的,辨析修辭方法及作用,仔細揣摩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只要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准確理解句子的含義,正確解答「理解句子含義」這類試題了。

熱點內容
不懂事小說閱讀欄良 發布:2025-08-18 07:36:13 瀏覽:98
經典總裁小說推薦言情 發布:2025-08-18 07:21:20 瀏覽:460
有上位神的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8-18 07:17:37 瀏覽:507
被校草的信息素綁定了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8-18 07:12:52 瀏覽:330
和傲嬌竹馬官宣了免費全文閱讀小說 發布:2025-08-18 06:59:31 瀏覽:568
修神經典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8-18 06:49:17 瀏覽:681
有沒有好看的系統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8 05:55:11 瀏覽:179
求古代言情寫寵妃的小說 發布:2025-08-18 05:50:02 瀏覽:984
暗戀的校園小說名 發布:2025-08-18 05:43:54 瀏覽:573
古代言情虐心催淚有肉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8 05:34:00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