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高考小說閱讀長凳

高考小說閱讀長凳

發布時間: 2022-03-04 00:26:26

Ⅰ 高考小說閱讀有哪些題型

1、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題包括 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等各種文體類型。
2、 閱讀題解題時對於自然科學類的一般能從上下文中找到答案,往往剩最後一個需要推敲。有的就是明顯錯誤的。社科類的要讀個兩三遍,讀完一遍應該就能解決幾個問題,剩下幾個有兩個選項不能決定的,實在推不出來就按第一印象,別在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Ⅱ 高考小說閱讀收養答案

參考答案:
1.①初看以為是殘樹朽干(1分),後來才明白是一塊樹化石(1分)。
②突出這塊石頭外形的奇異(1分),為下文寫石頭與我「默默地相對」、石頭與我對話做鋪墊(1分)。(意思對即可)
2.①這句話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1分),彷彿樹化石也具有人的特徵,能夠觀察與思索(1分)。
②不矛盾(1分)。這句話表現內心的覺悟(1分),心情(生命)也由「躁動」變為「恬靜」了(1分)。(意思對即可)
3.①人類還存在著醜陋的一面(1分),但人類的智慧和善良是那樣美麗,使人類生機盎然(2分)。
②生命的個體是微不足道的(1分),但每個個體都要珍惜自己生命的權力與尊嚴(2分)。(意思對即可)
4.「理解」:人生所做的貢獻,其意義遠遠超過其生命的年限。(意思對即可)(2分)聯系人或事必須是現實生活中的,必須與「生命大大長於自己年輪」這句話的含義相一致。(3分)

Ⅲ 《長凳》曹春雷閱讀理解答案

11.(1)選A得3分,選E得2分,選C得1分。C.「主要是反映了村民的自私自利,貪小便宜」錯,主要是反映了村民的貧窮和在貧窮面前的麻木。B.「這體現了他的窩囊」錯,寶田不索要長凳是因為長凳畢竟是三麻撈起的,放在三麻家中自己也沒有辦法。D.認識片面,歸因錯誤。
(2)①這樣寫既照應小說標題,又突出全文線索,使故事情節更加集中、緊湊;②有助於人物內在情感和深層心理的發掘與表現,如突出塑造了三麻友愛、善良、講信用的形象;③使故事既有生活氣息,又有時代特點。反映了那個貧窮的時代,表現了人物在貧窮中的無奈和貧窮中的善良。(每點2分)
(3)①先看到長凳在水中漂浮,很是心動;②三麻將長凳撈起並帶回家,寶田有點不甘心,覺得長凳應該是自己的;③認識到三麻比自己更需要這張長凳,寶田雖然不好說什麼,但對長凳一直念念不忘,心裡也似乎一直不平;④三麻為給寶田撈長凳送了命,寶田心中痛苦,追悔莫及。(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4)示例一:同意,「我」是個與小說沒什麼關聯的人物。①從情節來看,只有開頭第一段和後記提到了「我」,「我」的故事游離於中心事件之外,顯得突兀;②從人物塑造來看,「我」的形象並不突出,也沒有對其他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太多的作用;③小說的主題是反映了在貧窮的時代人們的無奈和善良,三麻和寶田兩家人的故事已足以鮮明深刻地表現主題思想,「我」的故事作用不大。
示例二:不同意,「我」在小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①從情節來看,「我」是小說故事情節的敘述者和見證者,且第一人稱敘述,使小說顯得更真實親切,便於抒發感情;②從人物塑造來看,「我」也和三麻、寶田一樣經歷了那個貧窮的時代,經歷了「撈浮」,是組成人物群像的要素;③「我」的故事使小說的主題在悲憫之外又增反思,以「我」的感悟「我們撈到了很多東西,但我們依然貧窮」帶出新的思考,言簡義豐,引人深思,豐富了小說的主題。

Ⅳ 《長凳》曹春雷寫的!閱讀答案!

曹春雷
那條長凳,原來是以一棵樹的形式存在著的。是棵棗樹,站在老家院門前。後來村裡要修門前的街,樹礙著,爹便砍了,左看右看,覺得這木材不能浪費了,便做成了這條長凳。爹是個業余的木匠。
鄰人來,笑說爹做的長凳丑。但他卻喜歡得很,當成寶貝,圍著凳子撫來摸去,咯咯地笑。那時他小,才三四歲,不及凳子高。
爹從田裡回來,如果天氣好,就把長凳搬到院子里,坐下,然後喊他坐在身邊,一起看院子里奔跑的雞,還有籬笆邊上的花。鄰人來串門,笑說,哎吆,這爺倆,凳子上一邊一個,大模子刻出個小模子來。爺倆便一起笑,連笑容都一模一樣的。
他並不是安安穩穩地就那麼坐著。有時他溜下凳子,踩著父親的鞋,爬上膝蓋,再抱住脖子,打鞦韆,或者從後背攀上去,騎在爹脖子上,嘴裡喊著「駕、駕、駕」——騎大馬。父親也配合著,作出奔跑的姿勢。偶爾還仰頭,作出嘶鳴狀。
村裡有時放露天電影,爹便搬了長凳去村南的河灘。他坐在凳子上,前面人頭擋著,看不到,爹就讓他騎在脖子上,有時看著看著他就睡著了,一泡尿就嘩啦啦灑了下來。
他讀小學後,比長凳高了,自個兒能坐上去了。但父親卻去了外地打工。他常常獨自坐在院子里的長凳上,兩腿搖來晃去,看柿子樹上的鳥飛來,又飛走。一朵花開了,一朵花敗了。
爹兩三個月回來一次,在家也閑不住,對土灶啊雞舍啊羊圈啊修修補補,再就是到田裡種地收莊稼。像個陀螺似的,總是轉來轉去,停不下來。他坐在長凳上喊:「爹,你坐一會兒。」他想給爹自己說說學校里的新鮮事。正忙著的爹扭頭看看他,說:「好嘞,兒子,馬上來。」但爹始終沒能在長凳上坐一會兒。
長凳的另一側,總是空著。
後來,他到外地讀書。父親依舊在外地打工。偶爾回去,父親也不在家。他擦凈長凳上的灰塵,自己在院子里坐上一會兒。
爹在他讀大學後,因為腰疼,終於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喂豬。假期他回去,如果天好,爹就搬出長凳到院子里,招呼他一起坐下,想聽聽他在大學里的新鮮事。但他忙著要去找發小或同學玩,就說:「爹,我回來時再陪你坐。」但幾乎每次回來,都已是天黑。有次母親偷偷告訴他,你爹啊,在院子里一直等你等到了太陽下山。
有時即便是不出門,他玩游戲。除了吃飯、上廁所、睡覺,其餘時間都把自己黏在電腦前。爹有時會過來默默看一會兒,再無聲走開。
畢業參加工作後,他回家的次數少了,每年只在春節回家。在家時他忙著走親訪友,時間根本就不夠用。那幾天里,如果陽光好,爹依然會搬出長凳,在院子里一個人坐著。有時望著要出門的他,欲言,最後卻又不語。
他終於能再和爹一起坐在長凳上,是在爹突然得了腦血栓後。得病後,爹步履蹣跚,行動遲緩。他請假回家照顧爹。
正是冬日。他搬長凳到院子里,靠牆放著,讓爹偎著牆曬太陽。但爹怎麼也上不去長凳。最後他攙著,勉強上去了,卻坐不穩。
他找來鋸,將四條腿鋸得很短。這樣再扶爹坐下。
肩並肩坐著。爹的話卻少。說不了幾句,一歪頭,靠著他的肩,睡著了,起了微微的鼾聲。他用自己的外套裹住爹。然後就那麼坐著,坐著……。
他希望能一直那麼坐下去。

Ⅳ 高考小說閱讀小說展開故事情節的方式有哪些

高考小說閱讀情節安排的方式及作用:
1、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
2、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作用是使結構緊密、完整。
3、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後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製造懸念的作用。
4、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還有出人意料式、悲劇、喜劇式等。
5、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小說因素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如《葯》中的「人血饅頭」、《故鄉》中的「我」等。

Ⅵ 歷屆高考小說閱讀真題

http://wenku..com/view/080fb3116c175f0e7cd13787.html
近幾年的高考題

http://wenku..com/view/18a45f649b6648d7c1c74671.html
一份參考資料,不少好題

Ⅶ 高考小說閱讀常見題型及解題技巧是什麼

1、拿捏詞義的輕重

近義詞雖然表達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現事物的某種特徵或程度上,往往有輕重之別。辨析時就要注意區別。

例如:「損壞」「毀壞」「破壞」其表現的程度就層層升級,依次加重。再如:「陌生」與「生疏」,兩個詞都有「不熟悉」的意思。但「陌生」表示對一個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觸而不熟悉;

「生疏」則可表示對一個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經有過接觸,因相隔時間長變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觸時間不長次數不多所以不熟悉。

2、限定詞義的范圍

有些近義詞雖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圍卻有大有小,這種分別也是辨析近義詞的一個標准。

例如:「邊疆」「邊境」「邊界」范圍是越來越小。「邊疆」指遠離中心的地方,靠近國界的領土,范圍大,同時這個概念比較抽象;「邊境」指靠近國界的地方,范圍較小,同時這個概念比較具體。「邊界」僅指一條界限,范圍最小。

3、揣摩詞義側重

有些近義詞雖指意義相似,但由於詞素構成不同往往所指的側重點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與「景點」,「景色」側重指景象、情景。「景點」側重指景物的地點。再如:「詭辯」與「狡辯」都指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

4、分清詞性和語法功能

近義詞一般詞性相同,但也有詞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例如「誕生」與「誕辰」,前者為動詞,後者為名詞,詞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也有因詞性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同,如「突然」(形容詞),「猛然」(副詞)。

5、語感與第一印象

選詞填空題還考察學生的日常詞彙和語言積累,許多固定搭配或者約定俗成說法,憑借語感即可做出答案。

學生在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積累,不要耗費兩大量時間迂迴於一道試題。此外,有些詞語習慣搭配我們也需要注意,這些就是考察學生的詞語積累了。

Ⅷ 高考小說閱讀的技巧

高考小說閱讀的技巧

解答高考小說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 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詩歌鑒賞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
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了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注釋(可以藉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
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熱點內容
盡餘生白槿湖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8 00:23:58 瀏覽:499
小說嫁給愛情全文 發布:2025-08-18 00:08:46 瀏覽:288
免費全本小說網紅鬼主播 發布:2025-08-18 00:01:34 瀏覽:210
寫南北朝與北齊歷史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7 23:52:58 瀏覽:766
黑暗流完結小說書單 發布:2025-08-17 23:42:53 瀏覽:27
異界主角關於鳳凰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7 23:35:16 瀏覽:89
腹黑男小說排行 發布:2025-08-17 23:31:35 瀏覽:820
明末清初中篇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7 23:06:29 瀏覽:790
好看的軍旅小說言情女 發布:2025-08-17 23:00:20 瀏覽:120
求校園黑道小說女主 發布:2025-08-17 22:59:28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