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文心雕龍第422文學小說閱讀網

文心雕龍第422文學小說閱讀網

發布時間: 2022-03-21 11:44:33

⑴ 《文心雕龍》的作者叫劉什麼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

該書成書於齊代,書名是「文章寫作精義」的意思。全書共五十篇,分為四個主要部分,以《原道》、《征聖》、《宗經》、《正緯》、《辯騷》五篇為總論,論「文之樞紐」,是全書理論的基礎。


價值

此書基本思想在各部分表現得非常明確,構成了全書相當完整的體系。所以清代著名學者章學誠稱贊這本書「籠罩群言」,「體大而思精」。它總結了南朝齊以前中國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豐富經驗,開創了中國文學批評的新紀元。

即使在今天,其中不少精深之見,仍然很值得重視。但由於劉勰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過於尊崇儒家經典,書中難免有一些局限之處。今人範文瀾有《文心雕龍校注》最詳瞻,1951年中華書局出版(上下冊)。另有周振甫選譯三十五篇,分上編十篇,下編二十五篇,亦可參考。

⑵ 文心雕龍寫的最好的是哪幾章

呵呵,樓主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文心雕龍除了總序部分的五篇要稍遜些(單從文學的角度看,如果從思想性或者從龍學整體結構上來看,這五篇也是至關重要的),其餘的文體論、創作論、鑒賞論等各部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定要分優劣,建議看牟世金的選本《文心雕龍精選》,裡面選了十四篇對文學批評來說相對更重要些的

⑶ 文心雕龍的作者

《文心雕龍》 又名:《文心圖雕龍》 古代文學理論著作。劉勰撰。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501~502)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魏晉時期﹐中國的文學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到南北朝﹐逐漸形成繁榮的局面。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批評在其歷史發展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既為《文心雕龍》的出現准備了條件﹐也在《文心雕龍》中得到了反映。 [編輯本段]內容 南朝劉勰所著《文心雕龍》是部「體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寫作理論巨著。全書分五十篇,內容豐富,見解卓越,皆「言為文之用心」,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寫作上的各種問題。尤為難得的是對應用寫作也多有論評。粗略統計,全書論及的文體計有59種,而其中屬於應用文范疇的文體竟達44種,占文體總數的四分之三。(《應用寫作》雜志1996年第4期,《<文心雕龍>的應用寫作論》) 《文心雕龍》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書包括四個重要方面。上部﹐從《原道》至《辨騷》的5篇﹐是全書的綱領﹐而其核心則是《原道》﹑《徵聖》﹑《宗經》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於道﹐稽諸於聖﹐宗之於經。從《明詩》到《書記》的20篇﹐以「論文序筆」為中心﹐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以有韻文為對象的「論文」部分中﹐以《明詩》﹑《樂府》﹑《詮賦》等篇較重要﹔以無韻文為對象的「序筆」部分中﹐則以《史傳》﹑《諸子》﹑《論說》等篇意義較大。下部﹐從《神思》到《物色》的20篇(《時序》不計在內)﹐以「剖情析采」為中心﹐重點研究有關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是創作論。《時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則主要是文學史論和批評鑒賞論。下部的這兩個部分﹐是全書最主要的精華所在。以上四個方面共49篇﹐加上最後敘述作者寫作此書的動機﹑態度﹑原則﹐共50篇。

⑷ 《文心雕龍》作者是

  •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劉勰《文心雕龍》的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其解《序志》雲:「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環淵)《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 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采道家,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文心雕龍》還系統論述了文學的形式和內容、繼承和革新的關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學創作構思的過程中,強調指出了藝術思維活動的具體形象性這一基本特徵,並初步提出了藝術創作中的形象思維問題;對文學的藝術本質及其特徵有較自覺的認識,開研究文學形象思維的先河。全面總結了齊梁時代以前的美學成果,細致地探索和論述了語言文學的審美本質及其創造、鑒賞的美學規律。

⑸ 文心雕龍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dh0w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

⑹ 文心雕龍 作者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作的一部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於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劉勰《文心雕龍》的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其解《序志》雲:"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環淵)《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⑺ 讀文心雕龍的目錄列表

小引

劉勰身世與士庶區別問題
《滅惑論》與劉勰的前後期思想變化
劉勰的文學起源論與文學創作論
《文心雕龍》創作論八說釋義小引
釋《物色篇》心物交融說——關於創作活動中的主客關系
〔附釋一〕 心物交融說「物」字解?
〔附釋二〕 王國維的境界說與龔自珍的出入說
〔附釋三〕 審美主客關系札記
釋《神思篇》杼軸獻功說——關於藝術想像
〔附釋一〕 「志氣」和「辭令」在想像中的作用
〔附釋二〕 玄學言意之辨撮要
〔附釋三〕 劉勰的虛靜說
釋《體性篇》才性說——關於風格: 作家的創作個性
〔附釋一〕 劉勰風格論補述
〔附釋二〕 風格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
釋《比興篇》擬容取心說——關於意象: 表象與概念的綜合
〔附釋一〕 「離方遁圓」補釋
〔附釋二〕 劉勰的譬喻說與歌德的意蘊說
〔附釋三〕 關於「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的一點說明
〔附釋四〕 再釋《比興篇》擬容取心說
釋《情采篇》情志說——關於情志: 思想與感情的互相滲透
〔附釋一〕 《辨騷篇》應歸入《文心雕龍》總論
〔附釋二〕 文學創作中的思想和感情
釋《鎔裁篇》三準說——關於創作過程的三個步驟
〔附釋一〕 思意言關系兼釋《文心雕龍》體例
〔附釋二〕 文學創作過程問題
釋《附會篇》雜而不越說——關於藝術結構的整體和部分
〔附釋一〕 文學創作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附釋二〕 整體與部分和部分與部分
釋《養氣篇》率志委和說——關於創作的直接性
〔附釋一〕 陸機的應感說
〔附釋二〕 創作行為的自覺性與不自覺性
附錄
《文心雕龍創作論》初版後記
《文心雕龍創作論》第二版跋
《文心雕龍講疏》日譯本序

⑻ 《文心雕龍》的作者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部宏偉巨制,對文學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鑒賞、作家人品、文學語社會變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劉勰的文學觀,以儒家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對人物和作品的評點,見解精闢,開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作品風格剛健,富有詩意。

⑼ 文心雕龍的作者是誰

劉勰。

《文心雕龍》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文學理論著作,成書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年至二年間。

《文心雕龍》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兩編,各二十五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個部分。

總論含上編的《原道》至《辨騷》五篇,明確提出文學批評的根本原則,是全書的「文之樞紐」。文體論含上編的《明詩》至《書記》二十篇。其中前十篇是論有韻之文,後十篇是敘無韻之筆。


藝術特點

作為一部論述文學批評理論的著作,《文心雕龍》的論述語言頗具特色,首先便是語言精練,論述深刻。

作者不論是在闡述相關的文學理論還是在梳理不同文體的流派時,都善於運用十分精簡的語言進行論述,以便將深刻難懂的理論或復雜的流變過程以簡明清晰的筆法呈現出來,易於理解。與此同時,又能做到筆法雖簡卻論述深刻,也就是運用簡潔的語言將文學理論解釋得深刻到位,而非簡單地流於表面。

《文心雕龍》本身也是一部獨立成書的優秀文學著作,不僅體現在涉及文學創作的篇章中極具價值的獨創性觀點,也體現在論述語言上。

其論述語言對仗嚴格,聲律工整,體現出極高的文學性。劉勰擅長使用富有文學性的語言進行古典文學批評理論的論述,具體體現在《文心雕龍》的篇章中存在大量的駢文語句,辭藻華麗,讀來朗朗上口。

熱點內容
蝶夢麗影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22 09:45:07 瀏覽:145
完結西方魔法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22 09:38:20 瀏覽:29
明朝小說完本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09:37:32 瀏覽:114
武動乾坤聽書下 發布:2025-07-22 09:36:54 瀏覽:707
女主是一隻白狐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2 09:14:13 瀏覽:37
暗黑黑暗類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09:09:05 瀏覽:972
圖片自拍亞洲歐美小說校園另 發布:2025-07-22 09:01:48 瀏覽:676
小說言情論壇 發布:2025-07-22 08:56:51 瀏覽:795
少帥每天都在吃醋小說免費閱讀全集 發布:2025-07-22 08:55:18 瀏覽:486
推薦三體小說的理由 發布:2025-07-22 08:38:08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