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君小說閱讀
㈠ 你覺得瓊瑤小說的結局如何
又見一簾幽夢,本來也就是覺得這個小說三觀不正,但是看到了瓊瑤的生平,擦!活生生的自我帶入啊,紫菱就是她,綠萍就是她優秀的妹妹,楚濂是她妹夫。嫉妒妹妹,詛咒妹妹斷腿妹夫愛自己,呵呵,呵呵。
㈡ 《魔鬼一家人》txt全集下載
魔鬼一家人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三十萬
史春波第一次登門拜訪女友父母時就想殺了他們。
當時的場面相當尷尬。相當傷人自尊。
那兩個他希望成為自己岳父岳母的中年狗男女一左一右坐在自己面前,頻頻發問,輪番刁難,讓史春波很快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自己沒有愛因斯坦那樣的知識,沒有李嘉誠那多的錢,沒有毛岸英那麼一個父親,就趕快滾蛋!
未來岳父和自己女友一個姓,姓秦,叫秦科,是史春波他們廠的黨委書記,在地方,書記比帶「長」的官大,在工廠,書記比廠長小,但在史春波他們這樣一個一萬多人的廠子,書記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當得牛逼,他給女兒擇婿,那條件自然相當高,眼睛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在沒有上過清華大學的青年臉上瞧過,可是,一個俗不可耐的故事發生在了自己女兒身上,女兒愛上了一個青工。
青工就是青年工人,叫史春波,二十五歲,比自己的女兒秦婉君大兩歲,在秦科眼裡,年齡是史秦波和女兒唯一合適的地方。女兒是大學生,史春波是退伍軍人,女兒他爹是黨委……
有問題再找我
㈢ 有關納蘭容若的文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詞的情意寫真(安意如解讀納蘭詞)
作者:安意如 著
清代才子納蘭性德。被譽為「清初第一詞家」的納蘭性德,其人品與詞品都與南唐李煜有著驚人的相似,因此亦 被稱為「清朝李後主」。他的為人善良感性,堪稱痴情男人楷模;他的《飲水詞》曾掀起「家家爭唱」的場面,詞風清麗婉約,格高韻遠,被鄭振鐸奉為「纏綿清婉,為當代冠」。盡管他的詞作數量不多,因他的身份經歷所限,眼界也不算開闊,但這並不妨礙納蘭詞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其中尤以愛情(悼亡)詞最哀感頑艷,引人共鳴。 感性解讀納蘭情史。作為一代風流才子,納蘭的愛情生活被後人津津樂道,也有捕風捉影的各種流言。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歷程中,納蘭性德有著顯赫高貴的家世,驚人眼目的才氣,刻骨銘心的初戀情人,美貌聰穎的紅顏知己,深愛著的大家閨秀的妻子,婉轉溫存的妾室。此外,還有一群相待極厚的知心朋友。納蘭多情而不濫情,傷情而不絕情,愛情因而成為他詩詞創作的一大源泉。納蘭感性浪漫而又深情凄美的文字,表達出太多現代人深藏心底的一份對生命本身的熱情渴望,對至情至愛的至死不渝情結。 納蘭詞精華中的精華。納蘭詞現存348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本書精心挑選出《飲水詞》中的80多篇必讀詞作,以其廣博絕妙的才思、優雅清麗的筆調進行感性的點評,使讀者不必去刻板地通篇閱讀納蘭的所有詞作,就能窺見納蘭詞的靈動可愛之處和納蘭性德的人生經歷及豐富的內心情感。
(上面的,有那麼偏激么…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啊。真是……好歹他把納蘭普及到全國民眾范圍了。之前知道納蘭性德的都沒有幾個)
西風獨自涼
作者朴月,本名劉明儀,著名作家,曾出版散文集,歷史小說,兒童戲劇故事,傳記小說,詩詞名句賞析等,小說西風獨自涼獲台灣文藝協會小說創作獎,現任台灣歷史文學學會秘書長。
內容簡介
他出身滿清貴胄,他的父親明珠是康熙朝的權相,他少年科第,二十二歲授進士,他是皇帝愛重的貼身侍衛,他為名重一時的江南名士們傾心結納,他有才貌雙絕的紅顏知己,他有相敬如賓的如花美眷,他集天下可羨於一身,可是,他三十一歲,積郁而終,他留下一卷如魚得水、冷暖自知的詞集,他的詞凄怨哀婉,令人不能卒讀,他被稱為古之傷心人,為什麼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詞人納蘭的傳奇人生:西風獨自涼 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與表妹佩蓉相戀,招致父親明珠的反對,上言皇帝將佩蓉聘為公主塾師,無奈之餘,容若奉父母之命娶妻婉君,婉君雖賢,卻難擋容若對佩蓉的思念。後容若中進士,被選為御前侍衛,得以見到佩蓉,哪知皇上已有冊封佩蓉之心。而佩蓉難忘容若日漸憔悴,隨之含恨而死。容若為其苦心不能以身相殉,這時他悟及婉君對自己的好處時,婉君卻因失意成疾而病逝。 第一部分 密雲不雨,悶熱難常。納蘭相國府的後園,與什剎海銜接,以一座水亭,分隔內外。亭上,懸著一方小匾,是褚河南的筆法,題著「淥水亭」三個字。亭中陳設全不見奢華,與花園的雕欄玉砌比,格外顯得古樸雅緻。 第二部分 「真是做了兩年媳婦兒了,說起成親,不羞不臊的!蓉姊姊的事,你說反了,從太皇太後起,就沒人不記掛,只是,她自己倒像不食人間煙火的,全不理會人間事。太皇太後提過,她表示不樂意,再加上,也真是太皇太後說的,這世上到那兒找配得上她的?不就擱下了?」 第三部分 好夢而今已,被東風,猛教吹斷,葯爐煙氣。縱使傾城還再得,宿昔風流盡矣。須轉憶半生愁味,十二樓寒雙鬢薄,遍人間無此傷心地,釵鈿約,悔輕棄。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㈣ 經久小說58章怎麼被鎖了
被鎖了的文章就是不讓免費閱讀了唄。應該是需要花錢購買才能夠閱讀的。
㈤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電影江湖五十載,金馬浮沉浪淘沙(1)
瓊瑤、胡金銓、歸亞蕾、徐楓
張艾嘉、柯俊雄曾合作的《我的爺爺》。
金馬獎過去半個世紀,從局限於台灣地區的獎項擴散至整個華語地區,已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之一,也是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和大陸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金馬獎更具開放性。40屆之前,參賽影片只要是「以華語為主要發音的影片」即可(這之後刪去「主要」兩字,只要片中有華語都可參加),且沒規定是否曾公映。這種開放性,讓大陸、台灣、香港甚至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出產華語片、電影人都有機會獲得肯定。
上世紀90年代,金馬獎變成完全由民間舉辦後,包容性和前瞻性也更具顯露出來。大製作、大明星可以捧杯,小成本文藝片、不知名演員也能獲獎。很多如今知名的電影人第一個獎項肯定就來自金馬。
翻看過去50年的金馬獎,就像是閱讀一本濃縮的華語電影史。我們既能看到時代精神和評獎標準的變遷,更能領略到每個時代電影人的卓越風采。 取自金門馬祖
1962年台灣官方為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在金馬獎的前二十年,由於評獎為官方主辦,獲獎人和電影多集中在台灣電影和香港國語電影。「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剛好也符合全球主要電影節名稱以「金」字為頭的潮流。前十屆,由於官方色彩濃厚,獲獎影片多由中央電影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等出產。不少影片也頗具意識形態色彩,也經常有官員參與頒獎。
電懋VS邵氏
上世紀60年代,剛好是邵氏兄弟和電影懋業(簡稱電懋)在香港乃至東南亞展開激烈競爭的年代。第一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星星太陽月亮》就來自於電懋,當時電懋的實力可以說略勝於邵氏,舉例說,1964年金馬獎曾停辦一年,一方面因是與第11屆亞洲電影節(今亞太電影節)撞車,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年電懋公司總裁陸運濤一行三十餘人在台中飛機失事罹難,當時這個事件震動華語電影圈。
1963年第二屆金馬獎,由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拿到6項大獎,是前十年囊括獎項最多的影片之一。可以說,在陸運濤罹難後,邵氏影業才開始了在華語影壇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地位。
李翰祥
作為華語影史的傳奇人物,李翰祥一生拍片無數,類型橫跨歷史、戲曲、奇情、風月、歌唱、恐怖等類型。第二屆金馬獎便憑《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拿到最佳導演在內6項獎,第四屆《西施》再包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第九屆憑《緹縈》獲最佳編劇。李翰祥雖不是金馬獎獲獎最多的電影人,但其作品的票房紀錄、引發的爭議、對兩岸三地電影工業的影響則無可置疑。
李行
從第三屆開始,李行導演共有《養鴨人家》(上圖)《啞女情深》《婉君表妹》《還我河山》4部影片獲得金馬獎,其中《養鴨人家》獲1965年第三屆金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開啟台灣電影健康寫實主義風潮。從此李行成為台灣導演扛鼎人物,晚年更是為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他是金馬50年歷史上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電影人(和杜琪峰並列為三次),而他導演的7部影片曾獲最佳影片,更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嶄露頭角
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多部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獲金馬獎,除《啞女情深》《婉君表妹》外,還有《煙雨蒙蒙》《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等多部影片獲得表演獎項。進入70年代後更多瓊瑤小說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成就華語影視圈長達近五十年的瓊瑤傳奇。
與張徹一起開創華語新派武俠片的胡金銓,也在這個階段嶄露頭角,從演員起步的他憑借自編自導的《大地兒女》《龍門客棧》分獲第四屆、第六屆金馬獎最佳編劇。而更大的肯定在之後,1979年憑《山中傳奇》獲16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直到今天歸亞蕾還活躍在華語電視屏幕。年近七十的她出道甚早, 1965年22歲的她主演首部電影《煙雨濛濛》,1966年獲第四屆金馬獎影後。後主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1970年的《家在台北》,於第八屆金馬獎再獲影後。 二秦二林
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以瓊瑤小說為代表的愛情文藝片成為主流,這些電影里的俊男美女迅速成為超級紅星,曾出現過一道人稱「二秦二林時代」的亮麗風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這四位俊男靚女在銀幕上演繹出一樁樁動人的愛情故事;銀幕外也有精彩的感情戲。
秦祥林最早走紅,主演了《一簾幽夢》《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1975年他在第十二屆金馬憑《長情萬縷》獲得影帝,1977年第十四屆金馬憑《人在天涯》再獲影帝。不過與秦祥林相比,秦漢的金馬履歷就沒那麼輝煌了,秦漢唯一一次拿金馬獎卻不是瓊瑤電影,而是1978年李行導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飾演殘障人士鄭豐喜。不過與這些演藝生涯比起來,觀眾似乎更熱衷當年兩人「爭奪」林青霞的八卦,而相較於林青霞,林鳳嬌在最走紅的年代(1982年)嫁給了成龍大哥,從此相夫教子。
徐楓
從一代俠女到國際知名製片人,徐楓在華語電影史上算是不多見的傳奇女子。17歲出演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成名,1976年憑借在《刺客》中的出色表現,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影後,1980年在第十七屆金馬獎上憑《源》再獲影後。嫁給香港富商湯君年後,徐楓轉而成為製片人,成就更大。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滾滾紅塵》,唯一在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的華語片《霸王別姬》。
柯俊雄
柯俊雄是台灣電影界「勞模」,出演200多部電影,類型橫跨愛情、動作、歷史等。1979年柯俊雄憑《黃埔軍魂》獲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99年自導自演《一代梟雄:曹操》在三十六屆金馬獎再獲影帝。闖盪香港影壇期間,他參演的《江湖最後一個大佬》等在很多錄像廳青年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不過坊間更愛聊他的「江湖」傳聞,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欲女舒淇出道」和「斗毆古龍之死」。
張艾嘉
作為華語電影圈不可多得的全能女性電影人,張艾嘉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影,入圍過導演、女主角、女配角、原著劇本、改編劇本等多種獎項,甚至還擔任過金馬獎主持人,七次入圍最佳女主角也抱回兩座金馬影後。1981年第十八屆金馬獎憑《我的爺爺》獲金馬影後,1986年第二十三屆因《最愛》再獲影後。
-嶄露頭角
徐克金馬獎從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前瞻性屢屢被時間證明。1981年剛滿30歲的徐克在第十八屆金馬獎憑《鬼馬智多星》獲最佳導演,至今他仍是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導演獎獲得者。這之前他的《諜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開創了香港新浪潮,但始終未獲獎項肯定。金馬的鼓勵讓徐克更加銳意創新。 新浪潮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金馬獎的開放性也為這時期香港電影給足肯定,包括周潤發、梅艷芳、周星馳、張曼玉、成龍、王家衛等明星、名導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興起,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導演脫穎而出。尤其在1989年的第二十六屆金馬獎上,最具標志性的便是侯孝賢和他的《悲情城市》,影片在獲得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的同時,獲得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也開啟了華語導演的歐洲電影節拿獎的風潮。《悲情城市》題材上直面台灣敏感的「二二八」事件,間接推動了台灣電檢制度的松動。該片不但奠定了侯孝賢個人風格,也開啟了台灣新電影輝煌之路。
楊德昌
1986年第二十三屆金馬獎上,戰勝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獲得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叫《恐怖分子》的電影。該片由楊德昌執導,時年39歲的他才執導過三部電影。《恐怖分子》是他第一部多主人公電影,他用現代變革的眼光來看待台灣都市的文化變遷與人情世故,偏重理性剖析,極具批判意識。1991年,楊德昌帶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圖)更成為他職業生涯代表作,當年在第二十八屆金馬獎再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這部長達4個小時的史詩作品,也讓楊德昌為西方評論家所知。可惜的是,他於2000年憑借《一一》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迎來事業高峰卻罹患直腸癌,藝術生命戛然而止,2007年離世。
侯孝賢
如果要評選近三十年最能代表台灣本土導演,侯孝賢排第二,沒人敢說排第一。李安更多的作品在美國創作,楊德昌則以拍片慢著稱。侯孝賢1973年以場記身份踏入電影圈,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5年第三十二屆《好男好女》再獲最佳導演肯定。金馬獎肯定的只是侯孝賢作品的一部分。
無論是《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還是自傳性的電影《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都引領過風潮。而台灣三部曲(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確立了他的大師地位。如今的侯孝賢已成為台灣電影領導者,擔任金馬執委會主席幾年來,已將該獎項做成華語電影界影響力最大的盛會。
李安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是電影導演人才輩出的一年。當時和王家衛、楊德昌同時提名最佳導演的還有李安和關錦鵬。1991年李安是以處女作《推手》(上圖)參賽,該片讓郎雄獲得金馬影帝,王萊獲得最佳女配角的肯定。躲在背後的李安似乎被人忽視,但就是這部片開啟了李安的電影夢。1993年第三十屆金馬獎上,他以《喜宴》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2000年《卧虎藏龍》獲得最佳影片肯定、2007年《色,戒》再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成名於金馬的李安,如今享譽全球影壇,擅長於中西文化融合的他,兩度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定,也是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人。金馬50周年之際,這位台灣電影影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導演擔任評審團主席,金馬獎重新向更開闊的視野出發的意味異常濃烈。
-港星「翻身」
周潤發
1985年二十二屆周潤發憑借《等待黎明》首次拿到金馬影帝,這是他結束和電視台的合約,專心電影領域後獲得的第一個肯定。對於片中主演周潤發而言,《等待黎明》雖然不是他演藝生涯的分水嶺,但也重要。在這部寫盡悲情之能事的影片中,他的演技成功突破了以往的瓶頸。自此,星路逐漸走出低谷步入高峰。1987年二十四屆金馬獎上,周潤發憑《秋天的童話》再獲影帝肯定。
成龍
誰是金馬史上首個蟬聯影帝的人?梁朝偉、周潤發,不,是成龍。1992年作為台灣女婿的他在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憑《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稱帝,第二年再憑《重案組》稱帝。盡管成龍當時紅遍亞洲,但動作片一直是商業片的代表,經常和電影獎無緣,金馬將成龍納入視野,也是這個老牌電影獎從固守藝術和思想性,向擁有越來越多受眾的商業電影妥協的一種轉變。
王家衛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上,贏了楊德昌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人叫王家衛,當時他的參賽作品叫《阿飛正傳》。許多年回頭來看,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公平的。王家衛是現在香港乃至華語影壇最負國際盛名的導演,獨樹一幟的敘事和影像美學,建立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影響到不少國外導演。王家衛曾五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雖只有《阿飛正傳》獲獎,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部部都能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王家衛再攜《一代宗師》而來,被譽為獲獎大熱門。
張曼玉
1989年,《三個女人的故事》戰勝《悲情城市》獲最佳影片,這部影片導演在之後也大放異彩,他的名字叫關錦鵬,但更重要的是25歲的張曼玉那年憑此片獲得金馬女主角,從此開啟了這位香港女星獲獎之路。在這之後,張曼玉分別在第二十八屆《阮玲玉》第三十四屆《甜蜜蜜》、第三十七屆《花樣年華》獲得女主角肯定,同時也在香港拿到金像獎女主桂冠。至今,張曼玉還是金馬歷史上唯一四奪女主角的女演員,男主角都沒有出現四冠王。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她還憑借《滾滾紅塵》獲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周星馳
1988年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頒給了周星馳,這個香港電影圈的新人在參演這部影片之前,只是個多年跑龍套的電視劇臨時演員、兒童節目主持人,這個獎項似乎象徵著「多年媳婦熬成婆」。從此他的電影片約開始變多,1990年的《賭聖》小兵立大功在港台創下票房佳績,這之後三年他連演三十多部喜劇片,奠定了獨樹一幟的「無厘頭」風格。在第一次獲金馬17年後,2005年周星馳憑《功夫》在第四十二屆金馬拿下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本土低潮
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頻繁,這十年大陸電影開始進軍金馬獎,姜文、陳沖等導演揚威金馬獎,而劉燁、李小璐和秦海璐等演藝生涯的開端也來自於金馬獎的肯定。而這十年台灣本土電影開始陷入低谷,除《美麗時光》《愛情萬歲》《卧虎藏龍》外,最佳影片都由香港和大陸電影獲得。這十年中,杜琪峰和梁朝偉後程發力,開始三奪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的歷程。而《卧虎藏龍》更是在全球掀起華語武俠片風潮。 梁朝偉
1994年出道12年的梁朝偉,終於憑借《重慶森林》摘得金馬男主角,這是他第一次獲得主角類的獎項。這個獎似乎打通了梁朝偉的任督二脈,他開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拿男主角、金馬獎三度奪魁的歷程,均創造兩個獎項的最高紀錄。而2000年憑《花樣年華》拿到戛納電影節男主角,更是讓他得到國際聲譽。金馬50他再度憑《一代宗師》入圍男主角,對手是梁家輝、李康生和王羽等,這次他會將金馬紀錄再度提高嗎?
蔡明亮
1994年似乎是蔡明亮年,那一年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愛情萬歲》連拿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31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蔡明亮是繼侯孝賢、楊德昌和李安之後,又一位在歐洲電影節享有盛譽的台灣導演。他之後的作品《河流》《不散》《你那邊幾點》《天邊一朵雲》等都有不錯的聲譽,但因對評委會看法有異議,曾攜《洞》和《黑眼圈》兩度退出金馬獎評選。2013年他的威尼斯參賽作品《郊遊》再度參與金馬,不知結果如何。
杜琪峰
2000年杜琪峰《槍火》首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對手有《卧虎藏龍》的李安、《花樣年華》的王家衛,最終他突圍而出,此時他已出道二十年。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頹勢盡顯,但杜琪峰卻越拍越順手,2004年憑借《大事件》、2012年憑借《奪命金》又兩次獲得最佳導演,和李行導演並列金馬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人。更重要的是,通過杜琪峰的電影,劉德華、劉青雲也是在事業奮斗多年後終於獲得金馬男主角的肯定。
桂綸鎂
在第49屆金馬獎中,以《女朋友。男朋友》獲最佳女主角,也是繼舒淇得獎7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戴立忍
2009年第46屆金馬獎上,由演員轉導演的戴立忍憑借《不能沒有你》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影片涉及台灣最底層貧民生活,對社會關懷的態度得到評委會肯定。而業界也認識到了戴立忍身上具備表演、編劇、導演多重才華。
鈕承澤
和魏德聖一樣,鈕承澤也是台灣導演「觸底反彈」的代表人物,2010年他導演的《艋舺》讓台灣本土片重新進入春節檔,並取得票房佳績。他本人雖未獲金馬獎肯定,但卻推出阮經天、趙又廷等新一代台灣男演員。與大陸合拍的《愛》也在兩岸都贏得市場認可。 觸底反彈
進入2004年之後,華語電影圈生態再次發生較大的改變。由於大陸電影市場的興起和香港電影市場的衰落,內地、香港合拍片數量增多,也讓這些影片慢慢占據金馬獎舞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融合呈現前所未有的高潮。從2008年開始,台灣本土電影以《海角七號》《艋舺》為代表的影片開啟「觸底反彈」的態勢。
阮經天
在第47屆金馬獎中,以《艋舺》獲最佳男主角,也是繼柯俊雄得獎11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陳可辛
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產量下降比較快,陳可辛是少量能保證出品數量和質量的導演。1996年的《甜蜜蜜》讓他在香港金像獎拿到最佳導演肯定,但金馬獎的肯定則要遲到10年。2006年43屆金馬獎上,憑《如果·愛》獲得最佳導演認可。頒獎當晚當時他正在北京籌備《投名狀》,劇本剛被投資方否定,正處於極度絕望中的他接到頒獎人吳君如打來的電話,可謂「雪中送炭」。巧合的是,兩年後的45屆金馬獎上,《投名狀》為陳可辛贏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郭富城
如今總結娛樂圈「咸魚翻身」的例子時,郭富城總是會第一個入選。2005年他在《三岔口》中的頹廢演出,為其贏得第42屆金馬獎影帝,讓他迎來演藝生涯第二個春天。從那之後,郭富城在表演方面似乎開竅,連續出演多部頗有挑戰性的角色,更於2006年借《父子》蟬聯金馬影帝,成為成龍之後第二人。
鍾孟宏
台灣新生代導演中,鍾孟宏是最受歐洲電影節肯定的。49歲的他只有三部作品,《停車》獲2008年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第四張畫》獲2010年最佳導演獎、《失魂》入圍金馬50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代表台灣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爭。鍾孟宏的作品比較擅長對准城市人的黑暗面,和鈕承澤、魏德聖主攻類型片不同,鍾孟宏似乎更像是楊德昌、蔡明亮這類的導演。
劉德華
被譽為華語電影圈勞模的劉德華,2004年在第41屆金馬獎終於獲得最佳男主角,這是他2000年《暗戰》和2004年《大隻佬》兩獲香港金像獎男主角後,演技得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全面肯定。2004年的金馬男主角對劉德華意義很特殊,因為前一年他和梁朝偉因《無間道》同時入圍,不僅輸給後者而且還被主持人蔡康永調侃;2012年劉德華因《桃姐》再獲得影帝時,已學會自我調侃:「我就自己付錢拿影帝。」(《桃姐》有劉德華的投資)
㈥ 怪物合成大師txt百度雲_小說全文最新章節在線閱讀免費
鏈接:https://pan..com/s/12a1hkHgnGWIGEodllWckUQ
《怪物合成大師》
作者:諸葛婉君
「快跑啊,我們自由了!」
林克一睜眼就看到無數裹著粗麻衣身體瘦弱的人,如同脫韁的野馬瘋了似的從高壓電網缺口逃離。
林克大腦一陣刺痛,腦海中突然多了不少記憶。他最近的記憶就是自己在維修用了六年的老化游戲艙,突然渾身痙攣眼前一黑,等再次睜眼就來到了眼前這個地方。
「這里……好像是《命運》……」林克揉著太陽穴呢喃自語。
沙漠古代遺跡周身搭著腳手架,蓋起了土黃色幕布,遮擋的嚴嚴實實。唯一露出來的是一個兩米多高的地宮入口通道。
瓊瑤寫的一系列言情小說。代表作有《煙雨蒙蒙》《還珠格格》《一簾幽夢》《庭院深深》等,眾多部經典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 瓊瑤以其意境優美的文風、曲折動人的故事、純情浪漫的情懷吸引了眾多讀者,影響了一代人的戀愛觀。她筆下那些痴情、詩意、感人至深的故事風靡一時,成為華語言情文學經典,影響至今。
㈧ 求好看的小說
總裁類的會比較虐,像撒旦總裁追逃妻、隱婚總裁(虐到不行,讀者紛紛留言罵男主,導致作者不得不把溫柔的男二直接推上了男一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