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說推薦書單
⑴ 關於唐代的書籍有哪些
1.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2.新唐書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
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本書勝過《舊唐書》的地方。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
3.舊唐書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
《舊唐書》的修撰離唐朝滅亡時間不遠,資料來源比較豐富。
4.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本書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餘回,五百多萬字,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作者是民國演義小說家蔡東藩。
5.細說大唐
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細說大唐大全集》講述了唐從建立到滅亡的近300年歷史,記錄了大唐帝國的興亡滄桑,展現了唐朝的勃興與衰落。
本書通過對唐朝近300年間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顧反思,。一書在手,遍閱大唐王朝恢弘壯麗的歷史;盡覽大唐帝國近300年的盛世傳奇。
唐朝的文化:
文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的顏康成),和781年三元狀元。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詩人。
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致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
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洛陽、長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並成「隋唐」。
⑵ 唐詩宋詞的書籍有哪些,推薦幾本書。
《唐詩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宋詩選注》,錢鍾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唐宋詞選》,夏承燾注,中華書局出版;《宋詞選》,胡雲翼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⑶ 關於唐朝的書籍
1.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2.新唐書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
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為這是本書勝過《舊唐書》的地方。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
3.舊唐書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
《舊唐書》的修撰離唐朝滅亡時間不遠,資料來源比較豐富。
4.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本書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餘回,五百多萬字,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作者是民國演義小說家蔡東藩。
5.細說大唐
唐朝(公元618年一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細說大唐大全集》講述了唐從建立到滅亡的近300年歷史,記錄了大唐帝國的興亡滄桑,展現了唐朝的勃興與衰落。
本書通過對唐朝近300年間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回顧反思,。一書在手,遍閱大唐王朝恢弘壯麗的歷史;盡覽大唐帝國近300年的盛世傳奇。
(3)唐朝小說推薦書單擴展閱讀:
唐朝的文化:
文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的顏康成),和781年三元狀元。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謂是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詩人。
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像,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致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
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洛陽、長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並成「隋唐」。
參考資料網路-唐朝
⑷ 推薦幾本好書歷史的。
開放人文叢書:
槍炮、病菌與鋼鐵
--------人類社會的命運
美 賈雷德 。戴蒙德
此書獲得1998年美國普利策獎和英國科普書獎
⑸ 有沒有什麼關於唐朝歷史的書推薦能像《明朝那些事》一樣的佳作最好。
要是看正史,就看《新唐書》、《舊唐書》
小說歷史、演義之類的力薦龍耳東的《大唐太子李建成》,易中天推薦的《唐史演義》
清朝蔡東藩的《隋唐演義》。
⑹ 歷史學推薦書單
歷史學推薦書單,第一部分歷史學一、基本閱讀書《論語譯注》中華書局《孟子譯注》中華書局《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左傳》中華書局《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資治通鑒》中華書局點校本《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治史三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年。(英)著、陳恆譯《歷史是什麼》商務印書館2008年《萬曆十五年》《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中國歷史研究法》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書目答問》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多種版本《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華書局、三聯書店本《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中國歷史通論》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年20.《劍橋中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三聯書店2005年版《洋務運動史》
⑺ 推薦有關歷史的書籍.
講歷史的有資治通鑒,三國志,論語,上下五千年,大唐西域記.小說有十年之目睹怪現狀,官場現形記,聊齋,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世界或中華上下五千年
正說清朝十二帝
正說明朝十六帝
帝國政界往》(有宋朝和明朝兩本)
《史記》《春秋》《漢書》《資治通鑒》
雜志百家講壇
你還需要什麼去這個網站看看
http://www.tianyabook.com/index.htm
⑻ 中國古代文學推薦書目
1、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有兩源,現實主義和浪漫;
《詩經》分為風雅頌,
反映現實三百篇;
手法牢記賦比興,
名篇《碩鼠》與《伐檀》;
浪漫主義是《楚辭》,
《離騷》作者為屈原;
先秦散文有兩派,
「諸子」、史書要記全;
儒墨道法屬諸子,
各有著作傳世間;
儒家《論語》及《孟子》,
墨家《墨子》見一斑;
道家《老子》及《莊子》,
法家韓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
分為「國別」和「編年」;
前者《國語》《戰國策》,
後者《春秋》與《左傳》。
2、兩漢魏晉南北朝
兩漢魏晉南北朝,
詩歌成就比較高;
「樂府雙壁」人稱贊,
建安七子推「三曹」;
田園鼻祖是陶潛,
「採菊」遺風見節操;
《史記》首開紀傳體,
號稱「無韻之離騷」;
班固承續司馬意,
《漢書》斷代創新招;
賈誼雄文《過秦論》,
氣勢酣暢沖雲霄;
「出師」二表名後世,
《桃花源記》樂逍遙;
辭賦盛行多空洞,
張衡《二京》似驚濤;
文學批評也興起,
《文心雕龍》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
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
唐代鼎盛累如山,
「初唐四傑」不平凡;
王楊盧駱創格律,
律詩、絕句要記全;
浪漫詩人推李白,
一路高歌《蜀道難》;
現實主義有杜甫,
「三吏」「三別」不一般;
樂天倡導新樂府,
「琵琶」「長恨」留名篇;
田園詩派有王孟,
高、岑詩歌唱塞邊;
中唐李賀多奇麗,
賈島「推敲」傳世間;
晚唐崛起「小李杜」,
此後衰敗如塵煙;
韓、柳古文創新體,
《阿房宮賦》唱千年;
唐代傳奇已成熟,
代表作推《柳毅傳》。
4、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詞泱泱,
分成婉約與豪放;
柳永秦觀李清照,
風花雪月多感傷;
蘇軾首開豪放派,
「大江東去」氣昂昂;
愛國詩人辛棄疾,
「金戈鐵馬」勢高揚;
三蘇王曾歐陽修,
繼承韓、柳寫文章;
范公作品雖不多,
《岳陽樓記》放光芒;
南宋詩人陸放翁,
《示兒》猶念復家邦;
人生自古誰無死?
後世感懷文天祥;
編年通史第一部,
《資治通鑒》司馬光;
《夢溪筆談》小網路,
作者沈括美名揚。
5、元明清
元代散曲分兩種,
小令套數各不同;
雜劇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關漢卿;
竇娥悲劇傳千古,
人物形象最鮮明;
其餘三家鄭馬白,
還有《西廂》留美名;
明清戲劇精品多,
《桃花扇》及《牡丹亭》;
長篇都是章回體,
「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齋志異》多流行;
尚有短篇擬話本,
編訂「三言」馮夢龍;
方苞開創姚鼐繼,
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龔自珍,
《己亥雜詩》勸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