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小說沸騰的群山
① 有哪些著名的紅色書籍
紅色經典系列:《紅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戰斗的青春》、《敵後武工隊》、《平原游擊隊》、《保衛延安》、《紅旗譜》、《暴風驟雨》、《三家巷》、《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播火記》、《沸騰的群山》、《艷陽天》、《晉陽秋》、《風雲初記》、《紅日》
② 對五六十年代的現代歷史題材創作影響最大的創作模式是
這個模式是《子夜》模式,有關的詳解如下:
一、簡介這個模式:
《子夜》處處表現出作者藝術思維機制中生硬的「二元對立」的模式。機械的辯證觀念,將整個混沌無序的表象世界簡單地納入有序的「二元」:新與舊、正與反、唯物與唯心、左與右、非此即彼,先進與落後、革命與反革命、改革與保守、非「我」即「敵」。《子夜》中的每個人物形象都是一種符號,每個人物都代表一個階級和階層,每個人的命運都代表著這個階級和階層的命運。每一組人物又都構成一組敵對勢力。正因如此,《子夜》的人物形象大都顯得平板而無立體感、缺少個性和生動豐富性。茅盾寫《子夜》時匯集了當時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主要矛盾,構成一幅「全景圖」。可在這些圖畫的塊與塊之間的縫隙里,卻缺少能夠將它們焊結為一個整體藝術框架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審美激情。巴爾扎克自稱「我搜羅了許多事實,又以熱情作為元素,將這些事實如實摹寫出來。」茅盾將巴爾扎克執意追求的史詩精神理解為簡單地反映歷史、描繪歷史、再現時代生活的「全景圖」。而史詩精神,反映在作家的創作過程中就是他對人類命運的深邃博大的思索,對人類精神的藝術探求、對人性的整體把握。這種流盪在巴爾扎克長篇巨制中的史詩精神,中國現當代作家至今尚未具備。
二、這個模式對以後的作家創作的影響解析如下:
正是《子夜》當中的這個觀念的模式,給後來者提供了一個迷人的陷阱。加之特定歷史條件下出台的「政治標准」更制約了作家的審美個性,迫使作家們硬著頭皮闖入他們不熟悉的領地。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柳青的《創業史》,浩然的《艷陽天》。這些小說如出一轍,基本上都是先確定主題,再帶著主題下去「深入生活」、收集裁剪素材並拼湊人物。到文化大革命中,更出現了領導出主題、群眾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三結合」創作捷徑。像要求讀者牢記階級斗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虹南作戰史》這類的非文學作品屢見不鮮。再看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版的一些長篇小說中的「內容說明」。《沸騰的群山》(1965年版):這部長篇小說,
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東北工業戰線上的斗爭生活。《金光大道》(1972年版):作者……描繪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斗爭生活。《翻身記》(1978年版):這部長篇小說,是反映解放斗爭初期華北解放區轟轟烈烈的土改斗爭生活的。如果這些「內容說明」中對「斗爭」的強調是那個特定時代的專用術語,那麼當我們看到《新星》(1985年版)的「內容說明」又作何感想:年輕的縣委書記李向南…遇到了強大的傳統保守勢力抵抗和壓制,…斗爭還只剛剛開始,李向南堅信自己必勝……無語了吧?最近翻閱《塵埃落定》,感覺依然沒有走出老一輩作家思維的圈子,失望的很。
③ 求小說,不大好找啊,發郵箱謝謝
書海滄生《十年一品溫如言》
④ 沸騰的群山拍成電影後叫什麼
小說沸騰的群山改編成電影,依然叫「沸騰的群山。」
電影《沸騰的群山》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於1976年出品。該片由干學偉、李偉、陳方千,聯合執導,張連文、石寶光、梁志鵬、陸連明、趙萬德、吳素琴等領銜主演。
1948年秋,礦工出身的營指揮員焦昆率領部隊解放了遼南孤鷹嶺礦區,並擔任恢復礦山、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的任務。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遇到國民黨殘余和潛伏特務的破壞,階級敵人散布謠言,製造井下塌方事故,妄圖使恢復建設停下來。技術人員出身的礦長邵仁展,看不到群眾的力量,而且把階級敵人造成的事故視為焦昆蠻乾的結果。焦昆依靠群眾,戰勝了敵人的一次次的進攻,活捉了匪首和特務。事實使礦長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礦山恢復了生產,支援了前線。
《網路》
⑤ 跪求《沸騰的群山》百度網盤免費在線觀看,張連文主演的
鏈接:
提取碼:i3gj
《沸騰的群山》
導演:陳方千、干學偉、李偉
編劇:陶重華、劉鍾威
主演:張連文、石寶光、徐長有
類型: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76-01-31(中國大陸)
片長:107分鍾
又名:Feitengdequnshan
1948年,人民解放軍進軍遼南,國民黨殘匪炸毀孤鷹嶺礦山大部分設備後,狼狽潰逃。當時,東北全境尚未解放,暗藏的土匪和特務不斷製造各種事端,剛接手的礦區一片凄涼。指揮員焦昆(張文飾)是礦工出身,他深知,要想恢復生產,就必須依靠廣大群眾,他發動護礦積極分子和出身貧苦的工人,搶修被敵人損壞的開礦設備,盡全力保障鋼廠礦石供應。與此同時,階級敵人也在加緊破壞活動,他們在礦工中製造謠言,盅惑不明真相的群眾鬧事,並在礦井下製造塌方事故,千方百計阻撓正常生產。礦長邵仁展(陸連明飾)做事主觀武斷,聽不得群眾意見,他把所發生事故的責任全部推到焦昆身上......
⑥ 作家李雲德的簡介
李雲德,男,中共黨員。1929年出生於岫岩縣哨子河松樹溝人,1947年參加東北民主聯軍,歷任遼南軍區一軍分區戰士、班長。1951年畢業於解放軍測繪學校地形測繪專業。解放軍軍委測繪局測繪員, 1952年轉業到鞍山鋼鐵公司工作,歷任鞍鋼地質勘探公司技術員、黨委秘書,鞍鋼黨委宣傳部幹事、科長,鞍山市文化局創作組創作員,鞍山市文聯副主席,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遼寧省鞍山市連續四屆人大代表,遼寧省連續兩屆省人大代表,遼寧省連續三屆省文聯委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鞍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從1954年開始堅持業余文學創作,並在當年在《遼寧日報》上發表處女作《雞蛋》。1956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集《生活第一課》,1963年,他的長篇小說《鷹之歌》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後來又與作家於殿學共同創作了長篇巨作《沸騰的群山》(一、二、三部),成為他的代表之作,在全國產生影響,奠定了作家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作品由島田政雄譯成日文,日本東方書店出版發行。他的作品以自己從事和熟悉的地質勘探和礦山為素材,當時,這類作品全國尚屬罕見,反映礦山的長篇巨著在中國也是首次。他的作品在國內外產生一定影響,他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理事、遼寧省文聯委員、鞍山市文聯副主席,從1954年至今,40多年來耕耘不止,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從未停筆,共創作出版10多部書,發表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劇本、散文幾十篇,是全國多產卓有成就的著名工人作家之一。現居住於遼寧省鞍山市。
⑦ 沸騰的群山的出版概況
連環畫《沸騰的群山》是根據李雲德同名小說改編的,連環畫分一、二、三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供稿:鞍山市宣傳組,改編:李興柞,繪畫:吳福佳、蔡國棟。開本:787X1092毫米 64。
第一集印張:2X5/8,統一書號:8027.5796,定價:0.19元,1973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第二集印張:2X9/16,統一書號:8027.6077,定價:0.18元,197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11000000。
第二集印張:2X3/8,統一書號:8027.6025,定價:0.19元,197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印數:890000。
⑧ 誰有《沸騰的群山》這本書
我看過《沸騰的群山》連環畫版本。
⑨ 推薦六七十年代好的文學作品
六七十年代港台的文學發展的不錯,像瓊瑤的言情小說、古龍的武俠小說等等,內地的文學受到了太多限制。個人推薦李碧華的書,我覺得她可以算上當代的文學奇才,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比如《古今大戰秦俑情》、《胭脂扣》、《青蛇》等等。古龍也是我很欣賞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說不但是說武俠,也講述了很多人世間永恆不變的真理,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能打動人心。那個年代的文學大家的文字功力都很深厚,不管是通俗文學還是其他的文學都是值得我們去研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