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小說閱讀
❶ 《斯蒂芬·金: 手機》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斯蒂芬·金: 手機》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CLXbR_2Jbh47YyixvsOLIA
簡介:斯蒂芬·金所著的一部恐怖小說:某天,手機發射出的脈沖像殺人機器一樣把人變成行屍走肉,在面對這樣的世界時,我們該怎麼辦?
❷ 關於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作品求大神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 《燃燒森林》 《亞特蘭蒂斯之心》 《火魔戰車》 《秘窗》 《綠里奇跡》 《閃靈》 《危情十日》 《瘦到死》 《貓眼看人》 《惡夜飛魔》 《納粹追凶》 《世紀邪風暴》 《劫夢驚魂》 《異度空間》 一共十五部 斯蒂芬·金 生平簡介 美國恐怖小說作家中有斯蒂芬·金,就像中國武俠小說作家中有金庸一樣,兩者都是峰巔人物,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斯蒂芬·金是當今世界上讀者最多、聲譽最高、名氣 最大的美國小說家,在美國及歐洲,他的名字幾乎是婦孺皆知。金的每部小說發行量都在 100萬冊以上,在80年代美國最暢銷的25本書中,他一人便獨佔7本。自80年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小說類上斯蒂芬·金的小說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因此,他被青年一代奉為「恐怖小說之王」。在1996年的9、10月份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上 ,金的恐怖小說《綠里奇跡》又居第一。 要了解一個作家的作品,應該了解他的生活經歷和背景。因為作家的寫作常常融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 1999年,斯蒂芬·金已創作暢銷圖書30多部。當年的6月,他不幸遭遇車禍。不久身體康復後,他將自己在心中醞釀已久的非小說類作品——《撫摸恐怖—— 我的創作生涯》一稿續寫完成 並出版。 ①該書第一次全面講述了作家的童年、青年、大學和愛情生活以及神秘的創作經歷。這對世界上無數的恐怖小說迷們認識斯蒂芬·金是有所幫助的。 斯蒂芬·金於194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他兩歲時父親有一天「出去買煙」,從此一去不返,後來聽說是到剛果當了僱傭軍。總之他母親成了寡婦,為了養家吃盡了苦頭。金從小肥胖異常,姿勢可笑,童年時沒有留下什麼美好的回憶,惟一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他5 歲時在鐵道邊玩耍,眼見一個小夥伴被火車頭碾成了肉醬。14歲那年,他在家中閣樓上發現了一個小箱子,裡面是他父親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說和科幻作品,金在閱讀之餘便也舞文弄墨起來,在緬因州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時還在校刊上發表了幾篇習作。畢業後他白天在汽車修理站工作,晚上寫一些神鬼古怪的恐怖小說。他工資菲薄卻嗜酒如命,寫出來的東西又沒有人要,全家生活拮據,捉襟見肘。為此他通宵難眠,心中的怒火只有在撲向打字機寫恐怖故事時才得以宣洩。可是他買不起稿紙,只能把字打在牛奶發票的背面。 1973年他時來運轉,受到了出版商的垂青。他的長篇小說《凱莉》的精裝本發行了13000 冊,後來又改編成電影。他的名字上了《紐約時報》,被譽為「現代恐怖大師」。他預支了2500元的稿費,從此閉門寫作。在以後的日月里,金平均每兩年出版一兩部小說,作品的發行 量驚人,只有《聖經》可與之相比。到1979年他32歲時,已經成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富翁。他不喜歡聽家鄉電台的迪斯科樂曲,便乾脆把電台買了下來,隨心所欲地播放他愛聽 的搖擺舞曲。 金的作品數量之多、想像力之豐富,對讀者來說始終是一個謎。其實他從不冥思苦想,而是靠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觸發靈感。看到垃圾堆的舊冰箱里有隻死鳥,他會想像人們發現冰箱里凍死一個孩子時的驚人效果;看到超級市場里一位顧客舔自己的手指,他便設想一個人若是切割自己的肢體可以忍耐到什麼程度,從而寫出一個現代魯濱遜在荒島上靠吃自己的肢體充飢的恐怖故事……他小說的魅力不在於描寫恐怖,而是用懸念和暗示來激發讀者的想像力,以至於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佳的效果是讀者在閱讀他的小說時因心臟病發作而死去 。 斯蒂芬·金對愛倫·坡等恐怖小說的先驅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也受到現代恐怖電影及電視的啟迪。但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最主要的是他善於把離奇古怪的恐怖故事和城市小鎮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給都市的平庸生活帶來刺激,從而與人們世紀末的焦慮形成心靈上的共鳴。生活中誰沒有恐懼感?誰不怕死神光臨?有的心理學家認為,越是讀斯蒂芬·金的小說,越是在精神上經歷恐怖的幻覺或場面,便越能激發出與生俱來的恐懼感。這種理論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但是金的小說的確反映了人們被恐懼和死亡所纏繞的焦慮心理,而且更把市井平民寫成與恐怖的惡魔搏鬥的英雄,使平庸之輩在心理上獲得一種虛幻的滿足,因此尤其受到追求刺激和幻想的年輕人的青睞。加上80年代後科幻小說盛極而衰,金的恐怖小說生逢其時,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大量的讀者。此外他的每部小說都是好萊塢拍電影的搶手貨,也成為馳名世界 的捷徑。 盡管對斯蒂芬·金作品的價值向來存有一些非議,甚至有作家對其不屑一顧,但廣大讀者對他作品的追捧和厚愛則是不可改變的事實。2003年,斯蒂芬·金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斯蒂芬·金的寫作技巧與獨特的風格是驚人的。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在讀他的《黑暗的另一半》時,就像你躺在一張吊床上,吊床兩頭被不斷拉伸,直到吊床的繩子突然斷 了,吊床落地,小說的故事也到此結束。金的恐怖故事種類很多,有鬼怪的、分屍的、復仇的等等,從有形到無形的,其創作無所不包。讀他的小說時,你會感到恐怖從字里行間滲出來 ,你抬起頭,它會從窗外望進來;你閉上眼,會突然感到下面的椅子在晃動,好像要散架,會不會有什麼鋒利的刃在地板下等著你?金有一點和一般暢銷小說作家不同,就是他很少和自己的讀者接觸,他曾心情復雜地承認:「我不知道喜歡看我小說的都是些什麼人。」 斯蒂芬·金主要是創作長篇小說,有10多部已改編為電影。而他創作的近50多篇中、短篇小說同樣不俗。短篇小說集《世事無常》是他第三本短篇小說集面世9 年後的精品結集,想像力的豐富和恐怖氛圍的營造同樣折磨讀者脆弱的心靈。斯蒂芬·金又一次向世人展 現了他駕馭短篇的創作才華。 斯蒂芬·金現象隨其小說的暢銷而興起,甚至已經「由虛構變成了現實」。波士頓的一個女孩子,模仿《凱莉》中的情節,在廚房裡用刀叉殺死了她的母親;在巴爾的摩,一位婦女邊等車邊讀金的小說,忽被一流氓調戲,她立即按小說里的描寫如法炮製,從兜里掏出水果刀向他猛撲過去,使他一命嗚呼;在佛羅里達州,一個有同性戀癖好的醫生死在家中,血肉模糊,牆上用血寫成了「謀殺」二字。金得知後大為光火,認為對兇手應該審判兩次:一次判他謀殺罪,一次判他剽竊罪,因為兇手殺人留字的方式是從金的小說《閃靈》里學來的。 斯蒂芬·金寫了這么多恐怖小說,照理說應該是個膽大包天的硬漢了,其實恰恰相反。他膽小如鼠,並且害怕黑暗,晚上不亮燈就睡不著,「總是害怕自己驚醒過來,感到有一隻潮乎乎的手抓住我的腳脖子」。他也很迷信,怕街角的黑貓,怕13這個不祥的數字,如果打字打到第13頁,他一定要拚命打下去直打到頁碼數字吉利為止。不過與鮮血和挖出的內臟相比,他最怕的還是不能寫作。他寫作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發泄從童年時代起蘊藏在心中的仇恨和憤怒,所以他身不由己,欲罷不能。一旦停止寫作,他就會失去理智,「我害怕自己變成瘋子」。 他的寫字台上放著一個讀者寄給他的禮物:一個大玻璃圓球罩著一個張著血盆大嘴的響尾蛇頭,每天上午他面對這件禮物寫作1500字。他還沒有發瘋,至少現在還沒有。 他是否心理變態或精神失常,心理學家日後自有分曉。不過在我 們看來,在科學技術充分發達的今天,文壇上竟會出現這種近於瘋狂的斯蒂芬·金現象,的確值得深思的。 目前,斯蒂芬·金及全家住在緬因州的一棟古老的房子里,鐵門深鎖,神秘、陰森、殺氣、鬼怪而嚇人。也許恐怖作家的生活,本身就帶有恐怖之感吧!
❸ 史蒂芬—金 的所有小說名
<<卡麗>>、<<閃靈>>、<<克里斯丁>>、<<賽勒姆之地>>、<<火種>>、<<寵物墓地>>、<<悲慘>>、<<靠著我>>、
<<屍體>>、<<夜遊人>>,<<綠色奇跡>>、《黑暗城堡》、《一袋骨頭》、《危情十日》、《鬼店》、《肖申克的救贖》、《魔女嘉莉》、《玉米田的小孩》、
《亞特蘭蒂斯之心》、《伴我同行》、《貓眼》《死亡禁地》、《綠里》、《房間中的女人》等。
❹ 史蒂芬.金的作品
這個嘛,還真沒細心數過。就目前我所看過的大師的作品有以下幾部:
《肖申克的救贖》(裡麵包含了《納粹高徒》,《屍體》和《呼-吸-》)
《死光》,《神秘火焰》,《傑羅德游戲》,《寵物公墓》,《黑暗的另一半》以及《黑暗塔》系列的《蘇珊娜之歌》。現在書市上找斯蒂芬金的書真的很難,以前我在溫州的新華書城展開地毯式的搜索,才找到兩本大師的作品。
另外我想看但沒看過的有《閃靈》,《綠里》,《屍骨袋》,《魔女嘉麗》,《死亡區域》,等等。
剛才又去網路里看了一下,大師的作品大概有六七十部之多,難怪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應該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說」。
另外根據斯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值得一看,我本人看過的有被成為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贖》,《閃靈》,《迷霧》,《綠里奇跡》。
最後,如果樓主是一位斯蒂芬金迷,那不妨去網路看看,
http://ke..com/view/181697.htm
因為瘋狂的痴迷於大師的小說,所以我早已把這個網頁添加到收藏夾里了,另外,如果樓主想就斯蒂芬金和我討論討論的話,就給我留言吧。這里人多,不方便留QQ號,請見諒!
❺ 求史蒂芬金全套原版小說
進入http://rapidshare.com/files/16254978/A8A0623D-25F0-40ce-81F8-E48590F70039.rar點free user,等40秒,就可以下載了。有的是.lit版本的,需要Microsoft reader閱讀。共130本Stephen King的小說。解壓密碼:books_for_all
❻ 求史蒂芬金TXT版小說
這位朋友你好,如果你的手機是安卓或者ios系統,目前你可以下載宜搜新推出的宜搜+app,也許你可以在宜搜+里搜索下載到有關「史蒂芬·金」的小說的,宜搜+裡面的小說分類跟原宜搜小說分類一樣,並且提供離線下載,你可以將您喜歡的小說先進行緩存,之後再進行下載,同時宜搜+還提供新聞、小說和圖片的閱讀與下載,並且支持一鍵分享到微博、微信等,更人性化,同時也為你節省流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如果滿意請採納。晚上好, 祝愉快。
❼ 我應該按什麼順序閱讀斯蒂芬•金的書
親愛的讀者,這取決於你。
如果你特別喜歡恐怖片,我認為這不會有太大區別,盡管按順序閱讀這些書會讓你了解到作者的風格多年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果你確實對作者的思想感興趣,或者對恐怖題材以外的題材感興趣,那就一定要按順序閱讀金的作品,從第一本小說開始(有幾本是以理查德·巴赫曼(Richard Bachman)的名字寫成的),一直讀到現在。
1999年,金外出走在高速公路旁時發生了一場車禍。他受了重傷,恢復很長時間。在他的小說中加入這些元素似乎對他起到了治療作用。作家經常受到警告,在小說中不要寫自傳。金是一個能夠打破規則的成功作家。他做這件事的時候,我並沒有太在意。所以請注意,你會在1999年後的一些書中注意到這一點。
總之,金的所有作品都值得一讀。你是否想要按順序閱讀或有選擇性地閱讀取決於你喜歡什麼類型以及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恐怖游戲。
❽ 斯蒂芬·金有哪些長篇小說
《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
《燃燒森林》
《亞特蘭蒂斯之心》
《火魔戰車》
《秘窗》
《綠里奇跡》
《閃靈》
《危情十日》
《瘦到死》
《貓眼看人》
《惡夜飛魔》
《納粹追凶》
《世紀邪風暴》
《劫夢驚魂》
《異度空間》
一共十五部
1 斯蒂芬·金 生平簡介
美國恐怖小說作家中有斯蒂芬·金,就像中國武俠小說作家中有金庸一樣,兩者都是峰巔人物,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斯蒂芬·金是當今世界上讀者最多、聲譽最高、名氣 最大的美國小說家,在美國及歐洲,他的名字幾乎是婦孺皆知。金的每部小說發行量都在 100萬冊以上,在80年代美國最暢銷的25本書中,他一人便獨佔7本。自80年 代以來,歷年的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小說類上斯蒂芬·金的小說總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 。因此,他被青年一代奉為「恐怖小說之王」。在1996年的9、10月份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上 ,金的恐怖小說《綠里奇跡》又居第一。�
要了解一個作家的作品,應該了解他的生活經歷和背景。因為作家的寫作常常融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
1999年,斯蒂芬·金已創作暢銷圖書30多部。當年的6月,他不幸遭遇車禍。不久身體康復後,他將自己在心中醞釀已久的非小說類作品——《撫摸恐怖——我的創作生涯》一稿續寫完成 並出版。�①該書第一次全面講述了作家的童年、青年、大學和愛情生活以及 神秘的創作經歷。這對世界上無數的恐怖小說迷們認識斯蒂芬·金是有所幫助的。�
斯蒂芬·金於194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他兩歲時父親有一天「出去買煙」,從此 一去不返,後來聽說是到剛果當了僱傭軍。總之他母親成了寡婦,為了養家吃盡了苦頭。金 從小肥胖異常,姿勢可笑,童年時沒有留下什麼美好的回憶,惟一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他5 歲時在鐵道邊玩耍,眼見一個小夥伴被火車頭碾成了肉醬。14歲那年,他在家中閣樓上 發現了一個小箱子,裡面是他父親收藏的一些恐怖小說和科幻作品,金在閱讀之餘便也舞文 弄墨起來,在緬因州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時還在校刊上發表了幾篇習作。畢業後他白天在汽車 修理站工作,晚上寫一些神鬼古怪的恐怖小說。他工資菲薄卻嗜酒如命,寫出來的東西又沒 有人要,全家生活拮據,捉襟見肘。為此他通宵難眠,心中的怒火只有在撲向打字機寫恐怖 故事時才得以宣洩。可是他買不起稿紙,只能把字打在牛奶發票的背面。�
1973年他時來運轉,受到了出版商的垂青。他的長篇小說《凱莉》的精裝本發行了13000 冊,後來又改編成電影。他的名字上了《紐約時報》,被譽為「現代恐怖大師」。他預支了2500元的稿費,從此閉門寫作。在以後的日月里,金平均每兩年出版一兩部小說,作品的發行 量驚人,只有《聖經》可與之相比。到1979年他32歲時,已經成了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 富翁。他不喜歡聽家鄉電台的迪斯科樂曲,便乾脆把電台買了下來,隨心所欲地播放他愛聽 的搖擺舞曲。�
金的作品數量之多、想像力之豐富,對讀者來說始終是一個謎。其實他從不冥思苦想,而是靠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觸發靈感。看到垃圾堆的舊冰箱里有隻死鳥,他會想像人們發現冰箱里凍死一個孩子時的驚人效果;看到超級市場里一位顧客舔自己的手指,他便設想一個人若 是切割自己的肢體可以忍耐到什麼程度,從而寫出一個現代魯濱遜在荒島上靠吃自己的肢體 充飢的恐怖故事……他小說的魅力不在於描寫恐怖,而是用懸念和暗示來激發讀者的想像力,以至於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佳的效果是讀者在閱讀他的小說時因心臟病發作而死去 。�
斯蒂芬·金對愛倫·坡等恐怖小說的先驅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也受到現代恐怖電影及電視的啟迪。但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最主要的是他善於把離奇古怪的恐怖故事和城市小鎮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給都市的平庸生活帶來刺激,從而與人們世紀末的焦慮形成心靈上的共鳴。生活中誰沒有恐懼 感?誰不怕死神光臨?有的心理學家認為,越是讀斯蒂芬·金的小說,越是在精神上經歷恐 怖的幻覺或場面,便越能激發出與生俱來的恐懼感。這種理論是否正確姑且不論,但是金的 小說的確反映了人們被恐懼和死亡所纏繞的焦慮心理,而且更把市井平民寫成與恐怖的惡魔 搏鬥的英雄,使平庸之輩在心理上獲得一種虛幻的滿足,因此尤其受到追求刺激和幻想的年 輕人的青睞。加上80年代後科幻小說盛極而衰,金的恐怖小說生逢其時,輕而易舉地獲得 了大量的讀者。此外他的每部小說都是好萊塢拍電影的搶手貨,也成為馳名世界 的捷徑。�
盡管對斯蒂芬·金作品的價值向來存有一些非議,甚至有作家對其不屑一顧,但廣大讀者對他作品的追捧和厚愛則是不可改變的事實。2003年,斯蒂芬·金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斯蒂芬·金的寫作技巧與獨特的風格是驚人的。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在讀他的《黑暗的另一半》時,就像你躺在一張吊床上,吊床兩頭被不斷拉伸,直到吊床的繩子突然斷 了,吊床落地,小說的故事也到此結束。金的恐怖故事種類很多,有鬼怪的、分屍的、復 仇的等等,從有形到無形的,其創作無所不包。讀他的小說時,你會感到恐怖從字里行間滲出來 , 你抬起頭,它會從窗外望進來;你閉上眼,會突然感到下面的椅子在晃動,好像要散架,會 不會有什麼鋒利的刃在地板下等著你?金有一點和一般暢銷小說作家不同,就是他很少和自 己的讀者接觸,他曾心情復雜地承認:「我不知道喜歡看我小說的都是些什麼人。」�
斯蒂芬·金主要是創作長篇小說,有10多部已改編為電影。而他創作的近50多篇中、短篇小說同樣不俗。短篇小說集《世事無常》是他第三本短篇小說集面世9年後的精品結集,想像力的豐富和恐怖氛圍的營造同樣折磨讀者脆弱的心靈。斯蒂芬·金又一次向世人展 現了他駕馭短篇的創作才華。�
斯蒂芬·金現象隨其小說的暢銷而興起,甚至已經「由虛構變成了現實」。波士頓的一個女孩子,模 仿《凱莉》中的情節,在廚房裡用刀叉殺死了她的母親;在巴爾的摩,一位婦女邊等車邊讀 金的小說,忽被一流氓調戲,她立即按小說里的描寫如法炮製,從兜里掏出水果刀向他猛撲 過去,使他一命嗚呼;在佛羅里達州,一個有同性戀癖好的醫生死在家中,血肉模糊,牆上 用血寫成了「謀殺」二字。金得知後大為光火,認為對兇手應該審判兩次:一次判他謀殺罪 ,一次判他剽竊罪,因為兇手殺人留字的方式是從金的小說《閃靈》里學來的。
斯蒂芬·金寫了這么多恐怖小說,照理說應該是個膽大包天的硬漢了,其實恰恰相反。他膽小如鼠,並且害怕黑暗,晚上不亮燈就睡不著,「總是害怕自己驚醒過來,感到有一隻潮乎乎的手抓住我的腳脖子」。他也很迷信,怕街角的黑貓,怕13這個不祥的數字,如果打字打到第13頁,他一定要拚命打下去直打到頁碼數字吉利為止。不過與鮮血和挖出的內臟相比,他最怕的還是不能寫作。他寫作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發泄從童年時代起蘊藏在心中的仇恨和憤怒,所以他身不由己,欲罷不能。一旦停止寫作,他就會失去理智,「我害怕自己變成瘋子」。�
他的寫字台上放著一個讀者寄給他的禮物:一個大玻璃圓球罩著一個張著血盆大嘴的響尾蛇頭,每天上午他面對這件禮物寫作1500字。他還沒有發瘋,至少現在還沒有。 他是否心理變態或精神失常,心理學家日後自有分曉。不過在我 們看來,在科學技術充分發達的今天,文壇上竟會出現這種近於瘋狂的 斯蒂芬·金現象,的確值得深思的。�
目前,斯蒂芬·金及全家住在緬因州的一棟古老的房子里,鐵門深鎖,神秘、陰森、殺氣、鬼怪而嚇人。也許恐怖作家的生活,本身就帶有恐怖之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