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無盡小說免費閱讀
㈠ 梁鳳儀都寫過哪些小說
梁鳳儀,1949年1月17日生於香港,原籍廣東新會。香港財經作家、企業家。作為知識女性,梁鳳儀曾在香港和英美等地修讀過文學、哲學、圖書館學及戲劇學,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
1989年,梁鳳儀推出第一部小說《盡在不言中》被人熟知。而後,陸續出100本書,共計1000萬字,其中有:
《盡在不言中》
《芳草無情》
《風雲變》
《豪門驚夢》
《我心換你心》
《千堆雪》
《驕陽不再》
《白雲無盡時》
《醉紅塵》《九重恩怨》
《花魁劫》
《信是有緣》
《鎖清秋》
《惆悵還依舊》
《飛越滄桑》
《異邦紅葉夢》
《笑春風》
《昨夜長風》
《誓不言悔》
《激情三百日》
《花幟》
《日落紫禁城》
《西風逐晚霞》
《籬下的歲月》
《滄波萬里風》
《深情似往時》
《沖上九重天》
㈡ 依依惜別的詩句
依依惜別的詩句(一)
渭城曲【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依依惜別的詩句(二)
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靜靜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芙蓉樓送別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江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依依惜別的詩句(三)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依依惜別的詩句(四)
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沈沈楚天闊。
擴展閱讀:送別詩句、送別詩歌、送別古詩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2、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3、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4、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山中送別》)
5、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唐.王維.《送別》)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
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9、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唐.王之渙.《送別》)
10、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望採納,謝謝!
㈢ 送別一詩的全文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
白雲無盡時。
《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不知你要的是古詩還是被寫成歌的那首,都打出來了,希望能幫到你哦,
(*^__^*) O(∩_∩)O ↖(^ω^)↗
㈣ 王維《送別》的全文
送別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送別》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是首送友人歸隱的詩,採用問答的方式從友人口中說出歸隱的原因,也表現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詩人對友人關切愛護,既勸慰友人又對友人的歸隱生活流露出羨慕之情,說明詩人對自己的現實也不很滿意。全詩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但最後兩句卻頓增詩意,可謂詞淺情深,蘊含著不盡的意味。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麼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裡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里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鬱抑不平。至於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像空間。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後,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是無窮無盡的。這里明說山中白雲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這兩句意蘊非常復雜、豐富,詩的韻味很濃。句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實的憤懣,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嚮往。似乎是曠達超脫,又帶著點無可奈何的情緒。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親切。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間斗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徵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心世界的復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雲無盡時」這一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㈤ 有沒有腦筋急轉彎或者謎語的答案是成語的
......(成語)不言而喻
「抽得這紙讖語,還是扯了為好」·梨花格(成語)見異思遷
「大鍋飯」之說(成語)混為一談
「乾杯!」「好!」(成語)曲盡其妙
「還憶讀書聲」(成語)念念不忘
「李逵,把宋江叫來!」(成語)呼風喚雨
「良人罷遠征」(成語)萬夫不當之勇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成語)道旁苦李
「七·一」活動(成語)周而復始
「窮」(成語)引而不發
「日心說」不可變易(成語)一言為定
「三寸金蓮橫量」·卷簾格(成語)微不足道
「太」字與「仿」字的不同(成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天涯若比鄰」(成語)說長道短
「我猜中啦!」(成語)自鳴得意
「我要離開巴黎回國了.」「願同行!」(成語)言出法隨
「我也能猜出幾分」(成語)自鳴得意
「楊、范兩位光明左右使,這里便是當年陽教主所站之處」(成語)逍遙自在,頂天立地
「有錢走遍天下」(成語)言之無文其行不遠
「孕婦捧腹」猜什麼(成語)打抱不平
「站住
㈥ 桫欏雙樹寫的小說 浮生物語里 停步飲君茶,一夕浮生夢,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㈦ 白雲無盡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白雲無盡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白雲無盡
作者:高屾屾
《白雲無盡》人物摘要
更新時間2012-5-6 15:28:56 字數:1192
石川楓說:「我和佳妍自己之間的距離這輩子都他媽的無法跨過。無數次幻想,時光倒退幾百年、幾千年。沒有進化論,沒有生物學,世俗還不是一道隔開我和她的天塹。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愛她,娶她。這份愛,很醜陋,是不是。可你有愛她的身份、資格和能力,不要辜負她。否則,我就用手中的槍斃了你。」他的聲音徹骨悲涼,心痛如斯。
不是他不愛,他很愛很愛許佳妍,但是他不能愛,那麼他願意一生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如果祖國需要,隨時准備為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他想,他的墓碑上會寫著:請告訴我的親人,為了完成他們的囑托,我躺在這里。
這輩子是不行了,如果有下輩子,石川楓毫不猶豫,他還做許佳妍的哥哥。他怕不做她哥哥,茫茫人海他們沒有再相遇的緣分,不做哥哥,就沒有辦法靠近她。
她是一朵芙蓉花,他以為自己在澆花,他以為許佳妍傲世無雙。他的心埋沒在塵埃里默默守護著她。她給了他期許,給了他愛,給了他勇氣。可尚雲程還回去什麼呢?他想愛她,永遠愛她。可是事實呢?尚雲程親手把這個世界上他最想揉入血骨愛的人推進地獄。他無心,卻罪不可恕。他痛到哭不出來,因為即使他哭出血淚,可能也回不到從前了。尚雲程停留在失去最愛和內疚的絕望里,他等待亦掙扎。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為什麼有些東西在擁有的時候已經開始失去了呢?
尚雲程本哭了,他本來就就單……
以上
㈧ 白雲無盡時——梁鳳儀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白雲無盡時》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白雲無盡時》是1997年3月明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鳳儀。
㈨ 小說中經常用到的對聯
1.轉自<<瀟然夢>>
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下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上聯:千金難買千金笑。
下聯:萬歲易得萬歲心
上聯:山竹無心,空生幾對枝節
下聯:河藕有眼,不沾半點污泥
上聯:門辟九霄昂步三天勝跡
下聯:階崇萬級俯臨千障奇觀
上聯:雙塔隱隱,七級四面八角
下聯:孤掌搖搖,五指三長兩短
上聯:南嶽峰,峰上楓,風吹楓動峰不動
下聯:北河橋,橋下樵,瞧見憔行橋不行
上聯:倚椅依桐同望月
下聯:等燈登閣各攻書
上聯:凍水灑窗,東兩點,西三點
下聯:切瓜分片,橫七刀,豎八刀
上聯: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下聯: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
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下聯:賽詩台,賽詩才,賽詩台上賽詩才,詩台絕代,詩才絕代。
2.[金庸]
書劍起風雲,江湖寂寞誰堪論?
鹿鼎止干戈,天下幾人不識君。
[古龍]
愛似流星,與誰共、天涯一輪明月?
寂寞如雪,無人解、邊城幾度風情。
[溫瑞安]
人生何處不江湖;說武、說義、說英雄、誰是英雄?數栽而後,此情已歿;
江湖生涯原是夢;心醒、酒醒、夢不醒、夢歸何處?千年以降,斯水尤寒。
[司馬翎]
刀影千幻,白鶴高飛,霧雨迷離如一夢,世態翻覆似波瀾;傷耶?怨耶?不驚弱水三千遠,夢斷雲山多少路
摘星懸情,焚香論劍,紅塵俗子不足論,滄海誰人堪知已?悲矣、嘆矣,天關浩盪羽難渡,由來才絕不經年
[奇儒]
游遍三山五嶽,哥哥說、行雲本無定勢;
踏盡塞北江南,妹妹曰、流水應有常形。
[慕容美]
燭影搖紅題舊夢,芙蓉解語話詩情.
[李涼]
累了吧?不如聽我戲戲江湖
醒了沒?何妨看看本尊分身。
3.彈指紅顏老,獨孤伴青燈.-獨孤求敗
甘灑碧血留丹心,淡漠生死終不悔-碧血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七本書
㈩ 燈謎算不算語言的藝術
燈謎是語言的藝術,這是不爭的事實。
燈謎的源頭是隱語,隱語是古代的語言藝術。隱語的產生,是當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創制出來的。夏桀暴虐,民怨沸騰,老百姓不敢明謗,就用「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書經》)這樣的民謠式的隱語發泄怨怒之情,來反抗夏桀的暴虐。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候稱霸,戰亂頻發,君王飛揚拔扈,不愛聽逆耳忠言。如「楚庄齊威,性好隱語」(《文心雕龍》)。所以臣民必先順其所好,利用隱語向統治者勸諫,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在政治生活中和社會生活中,有些不可直接告人的事,往往也用隱語的方式,掩人耳目,而達到暗中通情的目的。隱語因此而興起。
劉勰在《文心雕龍》里就隱語所起的作用總結道:「隱語之用,被於紀傳,大則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就是說:「大則可以興邦治國,培育品德,次者則可以糾正過失,弄清是非」。例如:「海魚」、「龍尾」、「大鳥止阜」、「麥麴河魚」、「呼庚呼癸」等。
隱語以積極修辭的手法,將不能直接說出來的事物用婉轉的語言表達出來,現代語言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委婉語詞」即是一種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如眾所周知的「大鳥止阜」即後來成為成語「一鳴驚人」,就是在眾大臣都不敢勸諫楚莊王的情況下,以隱語特有的方式,用婉轉的語言形象的描述說出了楚莊王三年蒞位「無令發、無政為也」的情況,使楚莊王頓然覺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勵精圖治,成為當時強國。
隨著歷史的演進,隱語由民間的口頭文學進入文人士大夫及宮廷,經文人的加工創新而成為文義謎——燈謎。
現代燈謎已經不囿於文人士大夫的范圍,其作用也不止於暗中通情、勸諫諷諫等,但它的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融入廣大的民眾之中。由於其強烈的民族語言的藝術性,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廣為傳播。
現代燈謎的語言藝術,經過歷代文人的加工、創作、整理、總結,逐步完善,成為有系統的理論,有條理的表現手法,有其獨特的語言藝術,是文字學和邏輯學的邊緣學科。燈謎謎面以「積極修辭」的手法來修飾扣合謎底,以文字學中的一字多義及偏旁、部首、字形的分析組合等的特點,運用燈謎別解的方法,邏輯的推理或逆向推理等,構成一則完整的燈謎,其用心工巧,不啻一短篇文字作品,所以有許多大學教授與學者稱燈謎為超短篇文學作品(其為「超短」,是指文字之簡潔,而可成「篇」,是其內涵和容量)。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猜唐詩目二,「哀江頭、送別」。謎面擷取宋代柳永名詞「《雨霖鈴》•寒蟬凄切」中第三句。這是一首描寫離情的詞,首二句點明時間、地點、景物、將別;至「執手相看」無語中更將送別之情描述得柔腸百結,傷心失魄,哀傷難禁;接著由「念」字帶起,設想別後道路「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下半闕描述別後推想,從嘆息自古至今離別之可哀。「更那堪」句又推進一層。接下來「今宵」二句,又是推想,柳岸、曉風、殘月,愁酒初醒,景物依舊,佳人何在。「此去」二名再推想到別後寂寞,美好年華虛度。「便縱有」二句,則層層深入,哀嘆後會難期,風情向誰訴說,正是離情別緒哀怨無盡,余韻長繞。綜觀全詞,多是寫景抒情,唯有「執手相看」句是描述人的動作形態,也是送別的點睛之筆,並由「無語凝噎」而推出下面的層層設想,將離別的哀怨闡述得淋漓盡致。謎面用此句擊動上句「方留戀處、蘭舟催發」。緊扣謎底「江頭」、「送別」、「竟無語凝噎」則擊動下面的層層推想,突出了江頭送別的哀傷之情。謎底為杜甫的《哀江頭》和王維的《送別》詩,並由此傳遞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王維送別友人歸隱南山陲的惜別之情,友人的無奈,夾雜著作者的羨慕之心以及對現實的不滿,同歸於「白雲無盡時」。似這類的作品在燈謎的海洋里不勝枚舉,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記了。一則好的燈謎,且不說燈謎表現手法的技巧,謎面與謎底所傳遞的信息量之大,不亞於寫一短篇小說,而且是在不同的時代,闡述不同的事物,在短短的一則燈謎之中,承載著許許多多山川景色、人物情懷、歷史典故。只有燈謎能夠將各朝各代、風馬牛不相及之事物聯系起來。可見,一則燈謎所蘊含的信息之大,是任何同樣多篇幅的文學作品所不能比擬的,這也是燈謎的語言藝術所特有的特性。泰國謎家林仲傑先生在《典謎淺識》一文中說得好:「有稱燈謎為超短篇之文藝作品,蓋以一道燈謎的,從底到面,等於一段故事敘述,其內涵、情節,不讓於長篇小說,或少則為數十字之小小說,……。」當然,對於當前某些純為謎底拆字而堆砌成謎面的作品(有的也可以成謎),等於拆了一大堆零部件,零散地拋給猜眾,讓其重新整合並接,且謎面又味同嚼臘,就是破底亦趣味全無,這樣的謎作,其內涵則不可與會意運典的謎作同日而語,所以近代謎聖張起南說:「謎以會意為正宗」,即是從文學性、藝術性的角度來講的。
綜上所述,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燈謎何嘗不是語言的藝術,它同樣需要「積極修辭」去描述一件事物,就是運用典故,更是「積極修辭」的重要表現手法。近體詩的七言、五言律絕,均要求平仄協調,葉韻工穩,特別是唐代的詩歌,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燈謎也有已成定論各種表現手法,即燈謎的法門、規則。文學大師秦牧曾說:「要馴服文字這頭野獸」,將文學中的語言文字比喻為「野獸」,可見駕馭文字的難度。而燈謎歷來被稱為「燈虎」,猜燈謎稱為「打虎」,其難度可見一斑。古今文人對語言藝術的認同是如此一致,因此說,燈謎應是文學中的一個分支,一個獨特的門類。
作為謎人,要努力學習繼承前人的優秀文化,去蕪存精。要充分認識到符合格律的不一定是好詩,可以成謎的燈謎不一定是好謎,這就是要求謎人要嚴格要求自己,創作更多藝術含量高的作品,以提高燈謎的文學品位,讓燈謎這朵中華傳統文化的奇葩煥發時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