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殺人小說
『壹』 推薦幾部密室殺人的推理小說
卡爾的《三口棺材》是密室體裁的代表作,包含密室講義。島田莊司的《斜屋犯罪》和東野圭吾的《放學後》也是密室經典。
『貳』 有什麼好看的懸疑殺人的小說同學要過生日了,送一本這種類型的書,有什麼好的推薦的
其實樓下推薦的都是純懸疑的書籍,而且大多都充斥著各種死亡、分屍,除非你那個同學本身就很喜歡這類小說,否則是不適合作為生日禮物送出去的。我建議你送一些比較精彩、沒那麼陰暗的懸疑小說,比如《奇風歲月》、《追風箏的人》、《布穀鳥的呼喚》、《所羅門的偽證》。尤其是前兩本,懸疑和成長兩大元素並存,作為生日禮物是極好的。
『叄』 有什麼連環殺人的小說啊
推薦你看這些:
綾辻行人的館系列,所有作品都發生在密閉的建築內,是敘述性詭計的巔峰之作:
十角館の殺人 1987.09 講談社 (《十角館殺人預告》)
水車館の殺人 1988.02 講談社 (《水車館幻影》)
迷路館の殺人 1988.09 講談社 (《迷宮館的誘惑》)
人形館の殺人 1989.04 講談社 (《偶人館之謎》)
時計館の殺人 1991.09 講談社 (《鍾表館幽靈》)
黒貓館の殺人 1992.04 講談社 (《黑貓館手記》)
黑暗館の殺人 2004.09 講談社 (《黑暗館不死傳說》)
驚愕館の殺人 2006.03 講談社 (《驚愕館殺人童話》)
奎因,與阿加莎齊名的推理大家,他的國民系列和悲劇系列是我的最愛:
The Roman Hat Mystery,(《羅馬帽子之謎》)1929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1930
The Dutch Shoe Mystery,(《荷蘭鞋之謎》)1931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希臘棺材之謎》)1932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埃及十字之謎》)1932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美國槍之謎》)1933
The Siamese Twin Mystery,(《孿生之謎》)1933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中國橘之謎》)1934
The Spanish Cape Mystery,(《西班牙海角之謎》)1935
(雷恩系列,最初以「巴納比•羅斯」名義出版)
*The Tragedy of X,(《X的悲劇》) 1932
*The Tragedy of Y,(《Y的悲劇》) 1932
*The Tragedy of Z,(《Z的悲劇》) 1933
*Drury Lane's Last Case,(《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1933
卡爾,密室之王,與阿婆和奎因號稱推理小說三大家,我推薦以下三本密室殺人巔峰之作:
三口棺材、猶大之窗、歪曲的樞紐
島田,日本新本格派推理的領軍人物,他的殺人手法天馬行空,令人慾罷不能:
占星術殺人魔術、斜屋犯罪
『肆』 主角是專門製造意外事故殺人的 小說
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我表揚他。主角是專門製造意外事故殺人的 小說。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我表揚他。
『伍』 推理小說合作殺人類型推薦
《洛杉磯BB連續殺人事件》《嫌犯X的獻身》《神探伽利略》《宿命》
《火車》《龍眠》
《本陣殺人事件》《惡魔吹著笛子來》《獄門島》
《偶人館之謎》《黑貓館手記》
《異邦騎士》《占星術殺人魔法》
『陸』 兇殺小說推薦幾本
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集》
日下圭介《黑色的葬禮》
鯰川哲也《螞蟻》
庫里斯特.布朗德《在自宅暴死》
b.古勞拉《奇怪的痕跡》
艾萊.坤《西班牙峽谷之謎》
迪克森.卡《貴婦之死》《大鍾里的屍骨》
丁古森.卡《死鍾》
弗雷明格《渾身是表的人》
艾拉里.坤《商人的非洲冒險旅行》
『柒』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連環殺人案小說
心理罪,
沉默寡言的大學生方木,突然被警方扯入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案件中,而他憑什麼隨口就說出了逍遙法外的兇手的真正面目?
是邪惡的幽靈繼續作祟還是另有更加可怕的人魔?當魔鬼肆無忌憚地奪去方木身邊一個個朋友的生命,方木又將如何面對這公然的挑釁,「畫」出魔鬼的樣子?
『捌』 誰知道一些恐怖的殺人小說
台灣的恐怖懸疑類小說的發展比內地早若干年,原本以為他們會寫得好一些,可看了兩本曾被台灣文學界追捧的恐怖小說,感覺很失望。一本是《網路凶鄰》(作家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另一本是《請把門鎖好》(台灣皇冠出版公司2002年1月出版,作家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作者都是既晴。後者曾獲得第4屆皇冠大眾小說獎百萬首獎,台灣眾多名作家李昂、侯文詠、張曼娟、廖輝英等都給予極高評價,寫過《殺夫》的李昂甚至驚呼:「好看得不得了」。——看來無原則的吹捧並不是只有內地才有的現象啊。
先看的是《請把門鎖好》,這是被倪匡譽為「精彩絕倫」、「爐火純青」的作品。老實說它的開頭吸引了我。小說由一隻碩大的老鼠,引出樓上房間的一具被啃嚙干凈的腐爛屍骨。細膩合理的推理,罪案現場的恐怖詭異描寫,讓我感到了毛骨悚然。但是真正進入小說的核心部分,便暴露了情節設置的荒誕和虛假。死者是被捆綁的,房間又是從裡面反鎖,兇手是怎麼入室殺人並逃脫的?難道是鬼?小說運用了諸如招魂、催眠和夢游等多種被內地作家用濫的恐怖招數偵破解謎,尤其寫到招魂術,小說將500年前的一本西方神秘學家的著作不厭其煩轉貼到故事中,試圖加重小說古老神秘的色彩,但給我的感覺卻是枯燥而沒有新意。當然,小說的結尾交待,故事其實可能是一個精神錯亂的警察的臆想,但是作為小說的主幹部分完全依賴這種虛幻的甚至牽強的編排,讓人看後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字——假。
《網路凶鄰》也是有個不錯的開頭。作者對網路引發的「網癮症「問題,以及網路世界中,人所扮演的身份的隨意更換,還有黑客對他人的窺視與操縱等等,都做了細致而深入的研究。雖然,這些特殊的神秘而危險的可能性確實讓人對網路虛擬空間有新的思考和憂慮,但是由一個女孩的「自焚」引出了一系列事件的展開卻令我感覺不知所雲。專業煩瑣的網路技術用語,枯燥乾巴而又故弄玄虛的推理分析和故事演進,讓人實在不堪卒讀。
《請把門鎖好》最大的失敗源自故事本身的虛與實的敘事邏輯的矛盾。小說的開頭給我們設置了一個很絕的謎局,這個謎局實際上是個幾乎無法破解的死局,因為在那樣一個封閉的房間中,人是很難實施作案的,即使作案也無法逃脫。這就是西方推理小說中的經典的「密室殺人」難題,而解開這個難題恰恰是考核一部小說好壞成敗的關鍵。也許是作者破解密室招數的枯竭,也許是作者想故意製造一種恐怖神秘的氛圍,於是只好藉助第六感和第四維空間的想像和所謂「招魂」來應對。這當然都無可厚非,但是作者在現實世界與靈異世界的敘事轉換當中,沒有進行合理的鋪墊和過度,結果就造成了故事內在邏輯的斷裂,前後形成兩個邏輯,彼此又不搭,就產生了虛假甚至可笑的閱讀效果。
虛實的交替與結合是恐怖小說寫作並區別其他類似小說的重要特性和關鍵,一般來說真正好的恐怖小說應該是虛與實的完美契合,所謂「虛」就是想像的不真實的世界,而「實」則是現實的真實的世界。如果分開來看,「虛」應該更接近幻想類的小說,比如玄幻、哥特等等,而「實」一般是推理、偵探等這種相對真實的社會性的小說。恐怖小說的難點在於它兩者兼而有之,並且結合的天衣無縫,保持小說敘事邏輯的整體性和內在的轉換。很多恐怖小說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往往就牽強附會,使讀者在讀到最關鍵的部分突然由於某個環節的紕漏而破壞了整個故事的氛圍和力度。
傳統的推理小說一般是展示犯罪和線索、調查案情、公布調查結果,最後解釋案情發生原因和經過,它的敘事結構一般是非常條理和理性化的。為了使案情復雜化,小說經常人為地設置謎團和多重的線索,讓讀者在與作者破解謎案的過程中體驗邏輯推理的樂趣,這是一種智力的游戲,比較典型的範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而恐怖小說則不然,它更多的是通過懸念和渲染將讀者引入焦慮、死亡和威脅的狀態,使人從心理上產生一種恐懼感,從這一點上說,恐怖小說是混沌的非理性的產物,它更像一場可怕的噩夢,斯蒂芬·金的小說正是這類小說的樣板。
當然,近年的恐怖小說寫作正在悄悄地往懸疑方面轉化,這其實是引入了推理小說因素的結果,它利用推理、懸念來增加故事恐怖驚悚的氛圍,使情節更加撲朔迷離。比如在世界范圍內火得不得了的小說《達·芬奇密碼》,還有國內的恐怖小說家鬼古女、蔡駿等都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是《達·芬奇密碼》的出現也產生了可怕的負面效應,它幾乎讓中國的恐怖小說家們一夜之間失去了自信,出現了一批忠實的模仿者和擁躉,作品中無不充斥著「繪畫」和「密碼」之類的道具,並樂此不疲。這使我想起80年代的中國小說界,隨著《百年孤獨》和博爾赫斯的引入和走紅,我們的作家都步調一致地開始用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的腔調說話和寫作,結果正如李陀先生所說:我們生生把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模仿糟蹋成了二流作家。而中國文學也就是在那個時期開始繞了一段很大的彎路。所以說,西方的恐怖小說只是我們寫作的一個標桿,不應該是批量生產的模子。
二次大戰後美國恐怖文學為什麼走入了低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題材和手法的重復,內容脫離現實,情節荒誕不經,使讀者感到了厭倦。今天,面對還沒有達到方興未艾程度的國內恐怖小說,我也充滿了憂慮。作品內容和構思的重復,手法的單調和盲目的模仿和彼此跟風,正阻礙和危害著國內恐怖小說的發展。——難道我們的小說里除了精神分裂、心理暗示、催眠、夢游以及招魂術之外,就沒有別的可寫了么?此時,我不得不又要提一下斯蒂芬·金,70年代以後美國的恐怖小說開始了一次全面的復興,以斯蒂芬·金、安妮·賴斯(作品有《夜訪吸血鬼》、《肉體竊賊》)為首的一批天才作家在繼承傳統恐怖小說遺產的同時,緊密聯系美國社會發生的一些問題和變化,在手法上又吸收和借鑒了純文學以及其他類型小說的若干要素,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當代恐怖小說的模式。小說將傳統恐怖小說中的鬼魂、活屍、吸血鬼、人狼等超自然的成分做了現實化的處理,使傳統的一些恐怖原型和因素與現實社會的新問題甚至某些重大的事件聯系起來,從而擴大了作品的社會容量。小說比以往更加註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著力描寫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個人所承受的不尋常的壓力和恐懼,由此真正掀起了西方恐怖小說創作的高潮。
恐怖小說(包含所有類型小說)其實是商品,它的真正發展和興盛取決於讀者的閱讀需要。如果說幾年來國內恐怖小說有了些氣候和市場,完全是因為有一大批的迷戀恐怖懸疑文學的讀者,但是,雖然我們常恭維讀者是上帝,有寬宏大量之心,但是讀者也可以變成撒旦,他(她)同樣具有強大的破壞力,這種力就是厭倦和拒絕。從國內十幾年圖書市場和文學創作的歷史來觀察,任何一種文學類型,一旦不思進取而且形成泛濫和潰瘍的時候,它就會被人們無情地遺忘和唾棄,恐怖小說更是如此。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