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文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
⑴ 預習課文理解小說情節要做什麼
摘要 找出線索,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 。一般而言,故事情節從發生到結局,前後是有著某種內在聯系的,這種內在聯系也就是貫穿在整個作品中的情節線索。只要找到了這條貫穿整個作品的線索,情節的來龍去脈也就容易把握了。這當是我們鑒賞情節的首要任務。不過,小說情節線索並不是指我們一般所說的時間線索或空間線索,而是指作品裡的基本矛盾沖突所構成的情節發展線索。
⑵ 周進中舉(節選) 閱讀題答案 1.根據短文內容,梳理小說情節,填寫下表.2
樹攔腰砍斷,以後的新枝就會從四周抽出來.」於是,我們砍下了主枝,這一根主枝就一直被媽媽放陽台沒動過.
過了一個月,媽媽又買了一盆花放在陽台,看到這根樹枝很佔地方,就讓我扔掉.我一看,只見這根樹枝上的葉子都還碧綠碧綠的,扔了真是可惜.於是,我和爸爸就將這根樹枝栽在了樓下草坪的角落裡,而那時已是深秋季節.
過了幾個星期後的一天,我突然發現這根樹枝上原本耷拉下來的葉子又豎了起來.並且也長高了不少,裡面有新芽抽了出來.
有一天放學後,我發現這棵小樹從中間被折斷了,而前幾天又沒什麼大風大雨,可能是園丁認為這不是他栽的樹便把它折斷了.挖出這棵樹,只見原來光禿禿的底部已經長出了許多刺蝟一樣的根.「可惜啊.」爸爸說,「看來這棵樹生命力還挺強的,我們重新種回去說不定還能活.」於是,爸爸又把這棵小樹種到了灌木叢旁.
也許是春姑娘的召喚,加上它自身的努力,這棵小樹竟又神奇般地「起死回生」了,一陣微風吹過,小樹又搖著它那綠油油的葉子向我招手,好像在感謝我們給了它生命. 如今,這棵小樹已經長得更加茂盛了.而在這期間,它又經歷了一個嚴冬、三場台風,可它都挺了下來,頑強地戰勝了這些自然災害.
我愛這棵小樹,因為它的頑強,正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我們從小到大,從大到老,歷經了無數艱辛和挫折,如果我們在困難年前屈服的話,等待我們的將是什麼?不會是燦爛的明天,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不畏艱險,不怕困難,一次又一次在困難面前重新站起來,一次比一次堅強,只有不停地鍛煉自己,美好的未來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⑶ 請梳理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的故事情節,並簡要地概括出來
主人公魯賓遜在青年時代不安於平庸的小康生活,違背父親的勸告,私自逃走,到海外經商。在途中他被摩爾人所擄,做了幾年奴隸,後來他逃亡巴西,成了種植園主,因為缺乏勞動力,他於是到非洲去購買奴隸。途中遇難,他獨自漂流到南美洲附近的一個荒無人煙的島上。在島上,他生活了28年,他首先戰勝了憂郁失望的心情,從破船上搬來槍械和工具,依靠勞動改善了自己的環境。他獵取食物,修建住所,製造各種工具,種植谷類,馴養山羊,表現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撓的毅力。獨自生活多年後,他遇見一些土人到島上來舉行人肉宴,他從他們手中就出一個將要被殺的土人,把他收為自己的奴隸,取名星期五。最後,他幫助一個艦長制服了叛變的水手,搭乘艦長的船返國。他又獲得歷次冒險所積累的財物,成為巨富,並派人到他所經營的荒島,繼續墾殖和經營。
⑷ 認真梳理小說《草房子》的故事情節,並簡要的概括出來
《草房子》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度過了六年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校園生活,親眼目睹或直接演繹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純潔無瑕的情意,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後瞬間閃耀出的人格光輝,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清楚而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裡。
⑸ 《裝在套子里的人》梳理小說的情節,概括其內容
一、關於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既來源於現實生活更高出現實生活,其中虛構和想像是重要的藝術手法。在課文的第一段,作者已經明白曉暢地揭示了別里科夫的性格特徵,首先是「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裡,也穿上雨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顯然這是不符合現實生活的誇張;接著是更進一步向細節延伸: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這也是在照應題目。然後作者總結到:總之這人總想把自己包在殼子里,彷彿要為自己製造一個套子,好隔絕人世,不受外界影響。現實生活刺激他,驚嚇他,老是鬧得他六神不安。到第一段結束,別里科夫的性格特徵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膽小、怯懦、保守……而這種明顯的人物性格特徵正是通過作者的層層精心設計、不斷反復地虛構和想像形成的。這種手法的好處在於突出鮮明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臉譜化、單一化缺少豐富性。
在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中敲鍾人卡西莫多顯然也是虛構的人物形象,但與課本不同的是,雨果形成了卡西莫多身體與靈魂的巨大反差,通過這種對比使得敲鍾人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也更震撼人心。
二、主旨與為什麼
課後研討與練習中問,他為什麼要把自己裝在「套子」里?這個題目並不容易,第一段中有「現實生活總刺激他,驚嚇他,老是鬧得他六神不安」從外在的原因分析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種種變化使他難以接受。從內在的原因來看第五段寫出了別里科夫的極端膽小,這是內在的性格原因,教參里提起的沙皇專治,在文本中難以直接找到,因而介紹就可,不必強求學生上綱上線。通過這一題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明白作者是通過別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來表現一類人的整體特徵,因而在結尾才會如此結尾。
三、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與情節安排
課文以「我」為角度展開敘述。「我」是別里科夫的室友、同事。「我」這一敘事角度有以下優點:
①雖然是有限視角,但符合讀者了解人物的真實情況,更容易營造講故事的敘述氛圍。
②「我」作為與主人公不同的存在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例如課文中的「我」顯然是作者意圖的表現。
情節安排上,課文有意識地營造了突轉。
課文第六段: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這個情節設計是匠心獨運之處。因為有個這個設計,才有了後文與科瓦連科的沖突,才使得前面由「我」敘述的略顯枯燥的交代轉入了豐富細膩的描寫。才使得別里科夫在與新派老師的對抗有了象徵意義。才使得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細膩。
這都是學生習作中可以借鑒之處
⑹ 如何梳理、概括小說的情節
第一:了解背景時代,開頭的第一句話就可以用小說的背景來概括;
第二:了解主要人物,例如男主角和女主角,以及一些較重要的配角們;
第三:了解主要講的什麼事,用幾句話概括,
這樣基本上按照這條線索,就可以梳理出小說的大概情節了
⑺ 如何梳理故事情節
情節類的具體題目類型
1 情節梳理: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或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 情節鑒賞:②某一情節的特點和作用分析;
③情節的高潮或結尾作用的理解;
④小說的敘述故事情節過程中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的使用;
3 情節探究:
⑤哪一個情節最吸引你;
⑥情節的合理性探究等。
1 、關於情節的概括
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
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溫馨提示
(1)解題時用「首先—接著—然後—最後」等字樣編織。
(2)用主謂句,以主人公為敘述角度敘述。
(3)模式,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人做了什麼事。
2、關於情節的鑒賞--作用題
題型有:
(1)文中寫了XX情節在小說中起到什麼作用?
(2)某情節對全文情節的展開有什麼作用?請具體說明。
溫馨提示:分別從小說的整體情節、人物的塑造、主題的表現三個角度思考。
知識儲備:情節的作用
⑴對整個故事情節的構成上的作用:
一般來說是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使整篇小說情節波瀾起伏;
照應前文XX情節;
為後面的XX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⑵對整個故事情節人物塑造的作用:
或刻畫了人物XX更加鮮明的性格,
或表現了XX的人物性格;
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3)對表現主題的作用:其作用一般來說是點題或突出主題、升華主題。
3 關於情節探究題基本內容
(1)關於某個情節設置或安排的處理,你是否贊同,並說明理由;
(2)探究作者情節如此安排的理由。
溫馨提示:分別從小說的整體情節的安排技巧、人物的塑造方法、主題的表現三個角度思考探究。
⑵情節安排基本技巧
①順敘:按時間(空間)順序來寫,情節發展脈絡分明,層次清晰。
②倒敘:不按時間先後順序,而是把某些發生在後的情節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後再按順序敘述下去的一種方法。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③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④補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照應上下文。
⑤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⑻ 「界河」語文閱讀短文:請用簡明的語言梳理這篇小說的情節脈絡
他違抗禁令下河洗澡,發現敵人後兩人爭相上岸,他先上岸卻不忍心開槍,反而被對方擊中
⑼ 小學梳理故事情節的方法
方式一:根據結構來梳理
可以先給文章各段落標上序號,然後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來切分文章層次,進而梳理情節。
2
方式二:根據場面來梳理
一般一個場面可以梳理為一個情節。小說中的場面就是不同時間下人物活動的場所。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就可按照林沖活動的地點概括情節:酒店遇故交、市場買刀尋敵、看管草料場、風雪夜山神廟復仇。
3
方式三:根據線索來梳理
線索是貫串整個作品情節發展的脈絡,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種情感、某個事件,還可以是時間、空間。閱讀小說時抓住線索是把握小說故事發展的關鍵。線索有單線和雙線兩種。雙線一般分明線、暗線兩種。高考考查的小說,往往簡單,線索也趨向於單線式結構。比如:根據事物線索來梳理,小說《項鏈》中的線索是項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