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閱讀京本通俗小說

閱讀京本通俗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22 01:12:15

❶ 話本小說如何寫

話本小說是古代中國小說體裁名。屬於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流行於宋元時期,又稱宋元話本。
產生背景
編輯
話本,意思是說話的底本,又叫說話、詞話,自宋代開始流行說書的娛樂形式,其內容為說書人講唱各種題材類型的故事,其講唱內容的底本,即稱為「話本」。話本也可以閱讀,相當於21世紀的小說。
在宋代城市的大眾娛樂場所「瓦肆」中,有一種以講故事、說笑話為主的活動,即「說話」。「說話」分為四家,即小說、講史、說經、合生。四家中,小說、講史最為重要,影響也最大。我們所說的小說實際上就包括了宋代的小說與講史這兩種。
當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城市人口的劇增,通俗的民間文學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話本小說是宋代民間文學的代表,此小說話本是宋元間「說話」藝人的底本,是隨著民間「說話」技藝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形式。

話本分類
編輯
話本,就是說話人說話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講史和小說兩大類。前者是用淺近的文言講述歷史上的帝王將相的故事;後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話來講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講史話本有《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全相平話五種》等。這些話本以正史為主要依據,但也采入一些傳說、異聞等,同時也不免虛構,以增強吸引力。它們的情節往往較曲折,篇幅較長。元明清的歷史小說正是由此演變而成的。

藝術成就
編輯
宋代小說話本主要保存在《京本通俗小說》和《清平山堂話本》及「三言」中。一般為短篇故事,多表現現實生活,其中愛情和公案題材比較多。作品人物形象鮮明,頗具個性色彩,善於通過行動、對話表現人物性格和心理。女性形象塑造尤為成功,如《快嘴李翠蓮》中的李翠蓮、《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等。情節安排曲折生動,脈絡清晰,引人入勝。基本運用白話,通俗簡明,生動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代表作有《錯斬崔寧》、《碾玉觀音》、《志誠張主管》、《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碾玉觀音》通過出身貧寒被賣到郡王府的女奴璩秀秀為爭得自由,尋求美好生活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的描寫,表現了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女性對愛情的追求以及同封建統治者頑強斗爭的意志,歌頌了他們純潔、善良的心靈和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對下層人民的殘酷壓迫。作品情節曲折離奇,波瀾起伏。故事以鬼魂復仇結尾,深化了主題,既表現了秀秀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又寄託了人們惡有惡報的願望。小說中秀秀的聰明美麗、心靈手巧、直率潑辣、頑強機敏,崔寧的憨厚朴實、而又怯懦,咸安郡王的驕橫殘忍,郭排軍的狡猾奸詐,都表現得性格鮮明,栩栩如生。例如寫秀秀、崔寧在咸安郡王府大火逃出後相見的情形:秀秀道:「你記得也不記得?」崔寧叉著手,只應得喏。秀秀道:「當日眾人都替你喝彩『好對夫妻!'你怎地到(倒)忘了?」崔寧又則應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如何?」崔寧道:「豈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將起來,教壞了你,你卻如何將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說。」崔寧道:「告小娘子:要和崔寧做夫妻不妨,只一件,這里住不得了。」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秀秀咄咄逼人,大膽主動,相反,崔寧作為男性,卻始終處於守勢,憨態可掬。
魯迅先生曾經指出,宋元話本的出現「實在是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中國小說史的歷史變遷》)。確實,宋代話本小說與長期以文言文為語言的中國古代文學傳統完全不同,它是中國小說史上第一次將白話作為小說的語言進行創作,這是一個突出的進步。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話本小說以平凡人物為主,不再將非凡人物作為主要的塑造對象,這是中國小說進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標志。另外,宋代話本小說採取的是在「說話」這樣的場景里展開故事的敘述方式,這樣的敘述模式後來成了白話小說的經典敘述方式。以上幾個方面對於明清小說、白話小說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❷ (10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宋人話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變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王安石微服赴江


(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負擔;用人不當,出現了官吏擾民現象;新法引起了民間不滿。
(2)話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一定史料價值;話本屬於文學作品,有藝術加工成分,須用其他史料印證。

❸ 有誰能為我介紹幾本好書讀讀

萬物簡史.
果殼中的宇宙.
時間簡史.
二十四史.
企鵝的腳為什麼不會動.
曾國藩家書.
福爾摩斯探案集.
門薩系列.
本草綱目.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論語
全球通史
聖經
物種起源
資治通鑒
社會契約論
夢的解析
性愛與文明
資本論

❹ 我國著名的古代話本小說有哪些請詳細列出,滿意的話會追加財富。

宋代小說話本主要保存在《京本通俗小說》和《清平山堂話本》及「三言」中。
一般為短篇故事,多表現現實生活,其中愛情和公案題材比較多。作品人物形象鮮明,頗具個性色彩,善於通過行動、對話表現人物性格和心理。女性形象塑造尤為成功,如《快嘴李翠蓮》中的李翠蓮、《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等。情節安排曲折生動,脈絡清晰,引人入勝。基本運用白話,通俗簡明,生動活潑,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代表作有《錯斬崔寧》、《碾玉觀音》、《志誠張主管》、《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等。

❺ 《京本通俗小說》有哪些特點

《京本通俗小說》它是現存最早的宋元小說話的本集,編者佚名,不過現存九篇,其中的「錯斬崔寧」和「碾玉觀音」都具有些影響的。

❻ 宋元時期的話本小說有什麼樣的基本特點

宋元話本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注重趣味性和虛構。

「說話」是「說話人」賴以養家活口的職業,所以必須盡一切可能來吸引聽眾。而聽眾聽「說話」是為了娛樂,要講得有趣味才拉得住他們。因此,趣味性就成了「說話」的第一原則。

第二,思想感情與市井民眾相通。

由於要使聽眾——市井民眾感到興趣,「說話人」不但不能採取說教的態度,並且不能使話本中人物的言行、感情「高雅」得讓市井民眾無法理解和接受。

而必須使聽眾對話本里的人物產生深刻共鳴,感同身受地關注其命運,從而興味盎然地傾聽「說話人」的演述。因此,話本中人物(除了大奸大惡者以外)的言行、感情也正是市井民眾在類似情況下所可能產生或嚮往的言行、感情。

第三,描寫趨於細膩。

現在所見元代刊印或編定的話本,有的敘事粗疏,只能勉強達意甚或詞不達意;有的則能顯示出大致的輪廓,偶爾也注意到細部;有的描寫相當細膩,但可能已經過明代人的加工。

(6)閱讀京本通俗小說擴展閱讀

話本的定義:

以口傳故事為藍本的文字記錄本,及受說話體式影響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後世統稱為「話本」,該稱謂可能唐已經出現。「話本說徹,且作散場」之類套語。可見「話本」含有故事文本之義。說明「話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格式化」。

話本的分類:

傳世宋元話本可分三類:

1.敘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藝人底本,如《三國志平話》等;

2.以說話藝人口述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記錄整理本,文字通順,描寫細致,敘事周祥,可能出自讀書人或書會先生之手,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等;

3.文人依據史書、野史筆記、文言小說等改編的通俗故事讀本,如《宣和遺事》等。

❼ 宋元時期主要的小說類話本有哪些

小說類話本影響最大,宋元小說類話本總數不下百種,但現存僅四五十篇,保留在《京本通俗小說》《清平山堂話本》等小說話本集,明代馮夢龍編的「三言」中,也有一批宋元小說話本。《京本通俗小說》是現存最早的宋元小說話本集,編者佚名,現存九篇,其中的「錯斬崔寧」和「碾玉觀音」較有影響。《清平山堂話本》是明代洪根編的宋元話本集,原書收60篇話本,故又名《六十家小說》,今存27篇,書中所收的「快嘴李翠蓮記」「董永遇仙傳」「羊角哀戰死荊軻」等都是著名的話本。

❽ 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趨勢

一、小說的源頭——神話傳說早期的神話故事就有《山海經》、《穆天子傳》等。古代社會生活不發達,神話傳說反映了初民與自然的斗爭,同時有著奇幻的想像和離奇的故事,塑造了許多神話人物形象,這些都成了後代小說發展的土壤和養分。另一方面,先秦的歷史散文和歷史著作為魏晉的志人小說提供了藝術手法和形象基礎。如先秦的《左傳》、《國語》、《戰國策》等多是紀錄人物行事的,在講述故事、刻畫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處。《論語》、《孟子》、《莊子》等多記錄人物言論,通過語言展開故事事件、描摹人物,這種方法為《世說新語》所吸收。二、魏晉小說——志人志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小說的形成時期。從內容說,分為談論鬼怪神魔的「志怪小說」和記錄人物的逸聞趣事的「志人小說」。魏晉時期大量產生志怪小說,著名的作品有《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遺記》、劉義慶的《幽明錄》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寶的《搜神記》。在藝術上,魏晉志怪小說多取材於非現實的故事題材,顯示出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在故事結構上多數粗陳梗概,也有一些結構比較完整,描寫比較細致,初具短篇小說的規模,並且出現了比較鮮明的人物形象。它對唐代的傳奇影響很大。「志人小說」出現在東漢末年的清議品評人物的社會風氣基礎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它主要記錄當時士族統治階級人物的逸聞趣事,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說:「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三、唐人小說——唐傳奇唐代小說被後人稱為唐傳奇,是小說成熟的標志。從此小說正式形成自己的規模和特點,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唐傳奇的產生與社會環境有密切的聯系。隨著當時城市經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市民階層,為了滿足市民的文化需要進而產生了「市人小說」。同時唐代科舉發達,許多詩人和歷史家都加入了小說創作的隊伍,形成了各種文學體裁和文學形式的交互影響和融合。唐傳奇的小說作品多收錄於《太平廣記》,其中名篇很多,如《古鏡記》《枕中記》《南柯太守記》《任氏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唐傳奇體制短小,但有長篇小說的規模,比較全面地採用了史傳文學的手法,把一個人的前後完整的一段生活或一生描述下來,情節曲折,大膽想像,細致刻畫了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內心生活。唐傳奇還以簡潔、准確、豐富、優美的語言把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現力發揮到了很高的地步。四、宋代小說——話本小說發展到宋代,隨著城市說唱文學的成熟,以民間「說話」藝術為基礎發展了話本小說樣式。話本有不同於傳奇的體裁特點:正文之前有詩詞或一兩個小故事,即入話;為渲染故事或者人物風貌,故事中間可以加入詩詞或者駢文;話本結尾的地方又用詩句總結全篇勸誡聽眾。宋元話本的小說包括《京本通俗小說》的全部,《清平山堂話本》的大部分。小說話本以愛情、公案兩類作品為最多,愛情類以《碾玉觀音》和《鬧樊樓多情周勝仙》成就較高;公案類以《錯斬崔寧》和《宋四公大鬧禁鬼張》較為出色。話本故事情節統一,注意情節的生動感人,布局巧妙,引人入勝。其次,話本小說開始運用典型細節來刻畫人物性格,而且還精於人物內心活動的描寫。話本小說有時還通過富有戲劇性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特徵。話本小說總的說來,在故事結構、人物刻畫上的特點表現了古典小說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成熟。五、明代小說繁榮——明擬話本和章回小說明代文人對宋元話本由喜愛而編輯、加工、模仿話本寫作,這就出現了專供案頭閱讀的文人模擬的話本,稱之為擬話本。擬話本的代表作品有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及凌 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擬話本。元末明初出現了一批章回小說名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神魔小說《西遊記》,世情小說《金瓶梅》,俠義小說《水滸傳》。這類小說體制宏大,融合歷史、傳說和現實生活的寬廣社會生活畫面,反映復雜的社會思潮和人文思想;故事從短小到長篇,人物從簡單到復雜,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採用了多種刻畫方法,塑造了許多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情節曲折,結構復雜,並且具有一定的敘事模式,為清代的長篇小說繁榮打下了基礎。六、清代小說雙峰——短篇精粹《聊齋志異》和長篇巨制《紅樓夢》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創造性地繼承了魏晉志怪小說、唐傳奇的優秀傳統,並且能用唐傳奇的手法寫志怪,既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又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成為我國短篇文言小說之最。《聊齋志異》在思想內容上正如作者所言「集腋成裘,妄續幽明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奮之作;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它是一部有所寄託的表達理想和人民願望的短篇集;從藝術上說,能夠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結合在一起,深刻地表達了現實生活和美好理想之間的矛盾;其次,塑造了一系列的有現實基礎和生活環境的鮮明個性的人物,比如行動嚴謹的青鳳,性格開朗天真爛漫的嬰寧,不知樂愁的小謝等;再次,善於描寫細節並把人物性格語言和生活融為一體。《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的不朽巨著,反映了清代整體的社會生活,稱為「時代的鏡子」。曹雪芹善於選擇生活素材,如臨其境般逐日描摹了當時社會生活,並且用各種手法塑造了典型人物。人物分主次,性格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人物通過不同情節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全方位刻畫,層層深入重點突出。次要人物則抓住重點個性通過特定的情節突出表現;《紅樓夢》還善於把人物的內心情感與故事情節的發展進程和自然環境結合起來,烘託人物渲染情節;小說還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心理描寫凸現出來,描摹細膩入微,反映心靈辯證法。在結構上比以往的小說更加完備,更加宏偉,更加嚴密。全書以寶黛愛情為主線,以賈府為生活空間,將各種人物事件錯綜復雜地連接在一起,彷彿像生活本身一樣復雜多彩。它的語言也達到了古代文學的頂峰,簡潔而純凈、准確而傳神、樸素而多彩。《紅樓夢》對民族文學的傳承是多方面的,同時對後代文學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它是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不可企及的高峰。魯迅先生說:「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❾ 話本小說的頭回有何作用

話本小說無論篇幅長短,一般都以詩詞韻文----最初似乎只運用詩句,所謂「定場詩」,其後發展到也用其他韻文形式----作為開端,這種定場詩或者之後的韻文,當時被稱為「入話」。在詩詞韻文之外,有直接切入正話的,也有先敘述一則與正話相反或相類的故事,然後再導入正話的,通常以後者居多。這種與正話相反或相類的故事,則被稱為 「頭回」。
「頭回」是宋說話人的專門術語,其後在明人的筆記里也有同樣出現,有時候稱為「得勝頭回」。明人朗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二就有「故小說『得勝頭回』之後即雲話說趙宋某年」10一說。此處說的得勝頭回,有學者考證可能源於宋代「說話人開場時,也用鼓板吹樂,因為吹的是〔得勝令〕,所以叫做『得勝頭回』」11 。
關於入話與頭回是不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歷來研究話本小說體制的學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程毅中先生認為,「入話是所有話本都有的,而頭回卻只有少數幾個話本才有」 12。本文認為頭回與入話兩者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表現形式存在差異,一個是韻文,一個是韻散結合並蘊含情節,但其概念上可相互通用。入話與頭回都是相對於正話存在的,都是為了襯托正話的內容,起著渲染說話氣氛,激發聽眾興趣的作用。早期的入話、頭回完全是為了拖延正話開場時間,等待聽眾到齊。在明人的理解當中,頭回與入話本來是一回事。在他們創作的擬話本中,只將入話兩字換成「詩曰」而已,接下來也有一則與正話相反、相類的故事,他們稱為「權做個得勝頭回」。之所以說「權做個」,後人推測是因為說話人說話的場地發生了變化,由空曠的戶外搬進了相對固定的室內,也有了相對固定的聽眾,因此他們不再需要利用鑼鼓開場吹〔得勝令〕來招徠聽眾了,「也許狃於鑼鼓開場的習慣,對於這種改革有所不滿,才明白交代出『權做個得勝頭回』七個字,說明這是用來代替『得勝頭回』的」13。
由於不同於講史類話本,小說類話本受篇幅局限,說話人難以藉助說話內容的豐富曲折來製造懸念,因此他們更注重說話的開場,對入話十分講究,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入話形式,概括來講,大致有三種:
一種是在開首就切入正話。今天在我們所見的《京本通俗小說》里,只有第十一卷《菩薩蠻》一則,它以一首七絕作為定場詩,隨後直接切入正話,而其他六篇都是在正話之前先引詩詞韻文作為入話的。可以推斷以這種簡單形式入話的話本小說不多見,在明擬話本中則更少見了。
一種是將篇首後的詩詞多首連用,以此入話,這種入話形式比較普遍。《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的入話是蘇東坡的一首七絕「湖光瀲灧晴偏好,山色溟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之後,說話人道,「此詩乃蘇子瞻所作,單題西湖好處。言不盡意,又作一詞……」,接著道「說不盡西湖好處,吟有一詞雲……」,再道「這幾處雖然是真山真水,怎比西湖好處……」,再繼一詩,緊接著再聯一詞,且表西湖晨、昏、晴、雨。復道「又有小詞,單說西湖好處……」然後才切入正話,「今日說一個後生,只因清明,都來西湖上閑玩,惹出一場事來。」短短一則1200餘字的入話,詩詞韻文,將西湖景緻描繪得淋漓盡致,極好的起到了渲染環境,鋪墊正話的作用。
這種形式還有以「復吟一絕」、「復吟一詞」的套數出現,接二連三,反復吟詠,從而使得作為市井伎藝的話本小說也頗得文人雅趣。當中也有比較極端的情況,典型的要算《京本通俗小說》第十卷《碾玉觀音》。定場詩之後,說話人將十多首原本與正話並無多少直接關聯的詩詞接連引用。他是這樣安排入話的:

「山色晴嵐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
東郊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堤上柳,未藏鴉,尋芳趁步到山家。
隴頭幾樹紅梅落,紅杏枝頭未著花。
這首《鷓鴣天》說孟春景緻,原來又不如仲春詞做得好。
每日春樓醉夢中,不知城外又春濃。
杏花初落疏疏雨,楊柳輕搖淡淡風。
浮畫舫,躍青驄,小橋門外綠陰籠。
行人不入神仙地,人在珠簾第幾重。
這首詞說仲春景緻,原來又不如黃夫人做得季春詞又好。
先自春光似酒濃,時聽燕語透簾櫳。
小橋楊柳飄香絮,山寺緋桃散落紅。
鶯漸老,蝶西東,春歸難覓恨無窮。
侵階草色迷朝雨,滿地梨花逐曉風。
這三首詞,都不如王荊公看見花瓣兒片片風吹下地來,原來這春歸去,是東風斷送的;有詩道……」14

按照這種方式,說話人接下去接連引用蘇東坡、秦少游、邵堯夫、朱希真、蘇小妹及王岩叟等人有關春歸無覓的詩詞。說話人這樣安排,從體制上講,難免失之過重,給人堆砌之感。
從宋代一些野史筆記中我們了解到,宋代說話人不僅是小說底本的說講人,他們為了說講的需要,實際上還必須通曉韓柳之文、歐蘇之詞。就《碾玉觀音》這則入話而言,說話人之所以引用一系列文人詩詞,是他們在無法運用恰當的白話散文來描述的語境下,自然對傳統的韻文採取拿來主義。明末凌濛初在其《拍案驚奇》的凡例中寫道,「小說中詩詞等類,謂之蒜酪,強半出自新構,間有採用舊者,取一時切景而及之,亦小說家舊例,勿嫌剽竊」15。其中「亦小說家舊例」句,可以推斷出宋元話本小說中「採用舊者,取一時切景而及之」的風氣之熾,以至今日說明,免有「剽竊」之嫌。也有個別話本小說的頭回,明顯可以看出是說話人在故意拖延時間。《京本通俗小說》第十二卷《西山一窟鬼》中,說話人先以託名沈文述的一首《念奴嬌》為入話,然後不厭其煩,對詞中句子逐一考證,凡十八句,讀來異常沉悶,這種情況至明擬話本似有改變。戴不凡先生在考證《金瓶梅》書作者時這樣評價《金瓶梅》,「小說每回均有詩詞,提示、暗喻、概括或評論本回內容;此等詩詞,有極清新、妖麗、尖酸刻薄者,均非泛泛」, 16顯然較前人適度得當多了。
入話最後一種形式是在篇首詩詞韻文之後,敘述和正話相反或相類的故事。宋人稱之「得勝頭回」。
我們了解到頭回的運用發軔於宋元。《清平山堂話本·簡帖和尚》開卷在一闋《鷓鴣天》之後,說話人講了個宇文授與其妻子錯封書信的故事作為頭回,然後說話人「下來說底便是『錯下書』。有個官人,夫妻兩口兒正在家坐地,一個人送封簡帖兒來與他渾家。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底小說來。」遂引出正話。《錯斬崔寧》一篇,說話人在說講正話前,以魏鵬舉夫婦相戲失官的故事作為頭回。話本中道,「這便是一句戲言,撒漫了一個美官。今日再說一個官人,也只為酒後一時戲言,斷送了堂堂七尺之軀,連累兩三個人,枉屈害了性命……」。
雖說頭回是宋說話人的專門術語,但是「頭回」一詞在宋元話本小說里卻很少見到,今所見《清平山堂話本》中僅有《刎頸鴛鴦會》一則和《京本通俗小說》第十五卷《錯斬崔寧》一則,刻作「笑耍頭回」和「得勝頭回」,相反大量出現在明擬話本當中。《清平山堂話本》收錄的《合同文字記》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三《張員外義撫螟蛉子包龍圖智賺合同文》故事原本出自一轍,後者除了情節方面稍有變化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多了一則「頭回」。
頭回在具體的話本小說里有著不同的提法,或「得勝頭回」或「笑耍頭回」,有的提作「做個頭回」,並無定式,原因可能是受到原話本小說口耳傳播形式的影響,不過作用都是說話人用來敘述一樁與正話相類、相反的故事,起到鋪墊渲染正話的效果。
到了明代擬話本階段,小說家對頭回的運用已經駕輕就熟。

「這話丟過一邊,如今且說一個……」17
「故把銜環之事,做個得勝頭回」18
「而今更有一段話,又只因一句戲言,致得兩邊錯認,得了一個老婆。全始全終,比前話更為完美」19

因為頭回本身是一則完整的故事,因此說話人有將頭回作為一個獨立的話本小說。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神偷寄興一枝梅俠盜慣行三昧戲》的頭回被作為《神偷運智賺府尹》的話本小說。同樣,一個獨立的話本小說也可能被引作其他話本的頭回。如《清平山堂話本》收錄的《風月瑞仙亭》被《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引作頭回。
以上所述三種入話形式,不僅出現在話本小說,擬話本小說中也如此,是話本小說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❿ 話本的話本概念

話本是「說話人」說話所依據的底本,原只是師徒的「說話」的書面記錄。並不是讓人看的書面著述,原為口語體,現改編成可供閱讀的話本小說了。隨著宋代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居民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不僅有眾多的官吏和士兵,還聚集著大量的商人和工匠,形成了一個新的市民階層。各種民間伎藝都向城市匯合,以適應新的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北宋東京、南宋臨安等大城市裡,有著數十座稱為「瓦舍」或「瓦子」的綜合性的游藝場,每座「瓦舍」中,又有若干座「勾欄」(類似後代的戲院),分別上演雜劇、諸宮調和「說話」等各種伎藝。南宋時,「說話」通常分為「小說」、說經、講史和合生四家。
「小說」又稱「銀字兒」,專講短篇故事,題材非常廣泛,舉凡愛情、公案、神怪,以及歷史故事等,幾乎無所不包。「小說」題材包括胭脂、靈怪、傳奇、公案等,現存45篇。
說經,包括「說參請」、「說諢經」,專講宗教故事。說經,其原意是演說佛書。今存的宋元說經話本,只有無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這部作品,卷末有「中瓦子張家印」款一行,或斷為宋刊,或疑為元刻。至於「詩話」一體,王國維在所作「跋」語中說:「其稱詩話,非唐、宋士夫所謂詩話,以其中有詩有話,故得此名。」
《取經詩話》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名卷分若干段,數量不等,凡17段。每段均有標題;其末尾必有詩一首或二、三首,總括該段故事內容,揭示佛法無邊、信佛則逢凶化吉的宗旨。就「詩」與「話」的關系看,「話」是主體,演說蘊含佛理的故事;「詩」是一種輔助手段,便於聽眾或讀者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取經詩話》敘述唐僧一行六人,往西天求請大乘佛法。上路不久,遇見一 「白衣秀才」,自稱:「我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我今來助和尚取經。」於是,取經隊伍由六人增至七人,但除唐僧、猴行者外,其餘諸人並無名姓稱謂。猴行者神通廣大,已成為故事的主角。各段故事有詳有略,其中不乏精彩的片段。如「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講師徒一行進入樹人國,唐僧命小行者去買菜,小行者被人用妖法變作驢子,猴行者前往解救,將作法者的妻子變作「一束青草,放在驢子口伴」。兩相鬥法,結果,作法者不敵猴行者。又如「過長坑大蛇嶺處第六」講猴行者降伏白虎精,描述生動,情節奇異。然而,因是「說經」的緣故,有些地方顯出深厚的說教意味,如「入香山寺第四」,稱蛇子國的大蛇小蛇皆有佛性,故它們「見法師七人前來,其蛇盡皆避路,閉目低頭,人過一無所傷」。這樣的情節,平淡呆板,了無趣味。總之,《取經詩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說經話本的風貌,也反映出中土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融會的情況。
講史,專說歷史故事。「講史」是演義歷史小說,篇幅比小說話本長,是中國長篇小說的開端,現存《大宋宣和遺事》和「全相平話五種」——《武王伐紂平話》《七國春秋平話》《秦並六國平話》《前漢書平話》《三國志平話》。
合生,也作「合笙」,滑稽而含玩諷的稱「喬合生」。有人認為可能是兩人演出,一人指物為題,一人應命說詠,據說與起令隨令相似,形式靈活,似乎並無故事情節,近似現代的相聲。此外,還有「說諢話」(說逗笑的話)、「商謎」(猜謎)。由於合生、說諢話和商謎等無話本傳世,其演出形式與作品內容已無從確知。 從上古時代開始,廣大民眾就利用勞動的餘暇時間,口頭講述神話、傳說與故事,以滿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公元八世紀的唐朝中期,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在民間敘事文學的基礎之上,陸續產生了一些講唱藝術。唐朝講唱藝術有講經、論議、變文、說話、俗賦、詞文等,每一種都形成了特定的體制。其中「說話」一詞乃是講故事的意思,這種藝術形式以散說與念誦為主,以歌唱為輔,後代稱做「說書」。
現在不少人籠統地把講唱藝術稱做「說書」(或稱「說話」),但嚴格說來,說書只是講唱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還有些單純唱曲的講唱藝術,不能納入說書的范圍。
據現存文獻,話本一詞最早出現於唐《韓擒虎話本》,該文篇末有「畫本既終,並無抄略」之語,有學者據此認為「畫本」即「話本」,「畫」「話」系同音假借;也有學者認為「畫本」一詞中的「畫」在唐宋時為圖畫之意,因後來說唱文學擺脫變文的影響不再配圖時,「畫本」一詞就轉化為「話本」了。然「話本」一詞至今仍未有較為統一的意見。而文體意義上的「話本」「擬話本」概念,最早是由魯迅先生提出來的。
參考資料:
羅筱玉:《宋元講史話本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宋元時代的講唱藝術,枝繁葉茂,蔚為大觀。廣大群眾聆聽民間藝人講唱之餘,還希望藉助書面形式閱讀這類故事。
於是,一些下層文人把藝人所講的故事內容記錄下來,並整理出版,像《碾玉觀音》、《錯斬崔寧》一類話本,就可能吸收了講唱藝人中「小說家」的創作成果。
其他的取材來源
還有一些下層文人,按照講唱藝術的格式,改編史書、文言小說或其他前人著作,如話本《老馮唐直諫漢文帝》取材於《史記??馮唐列傳》;話本《藍橋記》則是唐代文言小說《裴航》的刪節本。 另外,像《西湖三塔記》、《刎頸鴛鴦會》、《花燈轎蓮女成佛記》等話本,則可能來源於陶真、鼓子詞或寶卷。
總之,「話本」是由講唱藝術衍生出來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與講唱藝術一脈相承,並且保留著十分清晰的講唱藝術痕跡。 中國通俗小說的萌芽
中國文言小說以唐傳奇文為成熟的標志。而中國通俗小說則形成於宋、元、明時代,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敦煌遺書中的《廬山遠公話》、《孔子項托相問書》、《葉凈能詩》、《李陵蘇武執別詞》,以及原題已經佚失的韓擒虎故事、唐太宗入冥故事與秋胡故事等,應當看作是通俗小說的萌芽。
通俗小說的先驅
明朝嘉靖年間以前出版的宋元短篇話本,包括《紅白蜘蛛》以及《六十家小說》中的宋元作品,雖然從總體上看還相當粗糙和幼稚、不成熟,但已完成了從民間藝人口頭創作向文人書面文學的過渡,它們乃是短篇通俗小說的先驅。
《京本通俗小說》與《三言》中的宋元作品,已經由明朝文人作了較多的加工潤飾,描寫很細致,人物個性鮮明而充實,甚至有了單獨的環境描寫與心理刻劃。這些作品包含著文人較多的獨立創作成分,它們與明朝後期產生的短篇話本相似,可以稱作成熟的短篇通俗小說。

熱點內容
武則天被殺小說閱讀 發布:2025-10-20 08:47:34 瀏覽:268
恐怖的直播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20 08:36:38 瀏覽:405
言情小說虐文的作者 發布:2025-10-20 08:34:52 瀏覽:788
都市後宮搞笑流完本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20 08:33:14 瀏覽:477
腹黑少爺小甜妻小說免費 發布:2025-10-20 08:12:42 瀏覽:240
基地游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20 08:12:36 瀏覽:361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小說txt書包網下載 發布:2025-10-20 08:11:55 瀏覽:451
校園任務小說恐怖 發布:2025-10-20 08:04:13 瀏覽:532
男穿女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20 07:34:55 瀏覽:504
推薦完本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20 07:31:13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