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閱讀訓練及答案
『壹』 小說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和方法
語文小說閱讀的答題技巧如下:環境描寫的題型及答題要點。答出環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3、渲染氣氛。4、刻畫人物形象,襯託人物的性格、情緒。5、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真實。6、使主題更為突出、深刻。7要表現一定的新鮮感受或微妙情緒,做到情景交融,能夠給人以感染、啟發和美的享受。關於評價、體驗、感悟、啟示的問題。這類題往往是考查學生們對文學作品內涵的把握。需要結合自身經歷談體驗、感悟等。人物形象分析的題型及答題要點。1、答出描寫人物。2、答出這些方法的具體內容。3、針對具體內容分析人物特點,注意從外在的肖像特點到內在的心裡想法,再到精神品質。要分析全面,具體,不可泛泛而談。
『貳』 小小說【第一碗混沌】閱讀答案
一碗餛飩
酒樓里來了兩位客人,穿著不俗,看樣子是一對出來旅遊的夫妻。
服務員送上菜單。男的直接遞給女的:「你點吧。」女的看也不看:「來碗餛飩。」
男人發話了:「吃什麼餛飩,又不是沒錢。」
女人搖搖頭說:「我就是要吃餛飩!只要一碗!」服務員沖女人撇了撇嘴:「對不起,我們這里沒有餛飩。」
女人很意外:「怎麼會沒有呢?」酒樓老闆覺得很奇怪,小聲吩咐服務員:「到外面買一碗,回來多收一倍的錢。」 說完開始觀察這對奇怪的夫妻。
看到餛飩,女人的眼睛都亮了,輕輕攪拌著,好象捨不得吃,半天也不見送到嘴裡。
男人一把拿起菜單:「你愛吃就吃吧,我餓了一天了。」女人不急不慢,等男人點完了菜。才對服務員說:「你最好先問問他有沒有錢。」
男人氣紅了臉:「老子會沒錢?」邊說邊往懷里摸去,突然「咦」的一聲:「我的錢包呢?」
女人不慌不忙地說道:「錢包和手機我昨晚都扔到河裡了。這次帶出來所有值錢的東西,我都扔河裡了。我身上還有五塊錢,只夠買這碗餛飩了!」
男人瞪著女人:「你真是瘋了!身上沒有錢,那麼遠的路怎麼回去?」
女人卻一臉平靜:「急什麼?我們還有兩條腿,走著走著就到家了。」
女人繼續說:「二十年前,咱們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不也照樣回到家了嗎?那時侯的天,比現在還冷呢!」
男人不由地瞪直了眼:「你,你說什麼?」
女人嘆了口氣:「看來,這些年有了幾個錢,就真的把什麼都忘了。二十年前,第一次出遠門做生意,被人騙了個精光,經過這的時候,你要了一碗餛飩給我,我知道,那時候你身上就剩五毛錢了……」
男人一震,打量了四周:「這,這里……」女人說:「對,就是這里,那時它還是一間又小又破的餛飩店。」
男人默默低下頭,女人捧起面前的餛飩,撥了一大半到另一隻空碗里,輕輕推到男人面前:「吃吧,吃完了我們一塊走回家!」
男人很久才說了句:「我不餓。」女人眼裡閃動著淚光,喃喃自語:「二十年前,你也是這么說的!」
男人說:「你怎麼還不吃?」女人又哽咽了:「二十年前,你也是這么問我的。我記得我當時回答你,要吃就一塊吃,要不吃就都不吃。現在,還是這句話!」
男人默默無語,拿起了湯匙。不知什麼原因,拿著湯匙的手抖得厲害,舀了幾次,餛飩都掉下來。他終於將一個餛飩送到了嘴裡,使勁一吞,整個都吞到了肚子里。當他舀第二個的時候,眼淚突然「叭嗒」往下掉。
女人見他吃了,臉上露出了笑容,也拿起湯匙。餛飩一進嘴,眼淚同時滴進了碗里。這對夫妻就這樣和著眼淚把一碗餛飩分吃完了。
放下湯匙,男人抬頭輕聲問女人:「飽了么?」
女人搖了搖頭。男人很著急,突然好象想起了什麼,彎腰脫下一隻皮鞋,手往裡面摸,沒想到居然摸出了五塊錢。他怔了怔,不敢相信地瞪著手裡的錢。
女人微笑地說道:「二十年前,你騙我說只有五毛錢了,只能買一碗餛飩,其實呢,你還有五毛錢,就藏在鞋底里。我知道,你是想藏著那五毛錢,等我餓了的時候再拿出來。後來你被逼吃了一半餛飩,知道我一定不飽,就把錢拿出來再買了一碗!」頓了頓,她又說道,「還好你記得自己做過的事,這五塊錢,我沒白藏!」
女人說:「你可別怪我,我只是想在分手前再和你一起餓一回。苦一回!」
男人居然號啕大哭,「我真被好日子沖昏了腦袋啊!回去我就把那張離婚協議書燒了。」
在旁觀看的老闆摸出了兩張百元大鈔遞過去:「既然回去就把離婚協議書燒了,為什麼還要走路回家呢? 當年那碗餛飩,就是我妻子做的。」
老闆回到辦公室,取出那張早已擬好的離婚協議書,怔怔地看了半晌……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小說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婚姻倫理問題,對讀者來說教益匪淺。
B.從全文看,酒店老闆叫服務員到外面買一碗餛飩,回來多收一倍的錢,充分反映了這個老闆唯利是圖的本質。
C.小說中的妻子為了報復提出離婚的丈夫,背著丈夫把這次帶出來的所有值錢的東西,統統扔進水裡。
D.這篇小說構思巧妙,別具匠心。小說利用特殊的地點來解決矛盾,二十年前二人在這里吃過餛飩,如今仍在老地方吃。不過性質不同,意義不一樣。
E.這篇小說寫得很成功,在語言上,沒有華麗的詞藻,人物語言生活化,符合小說中的人物身份。
(2)小說中「女人」具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3)小說中間部分寫二十年前這對夫妻曾在同一個地方吃過餛飩,這一情節在前文已埋下了伏筆,請找出並分析。(6分)
(4)有人認為,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夫妻二人,設計酒店老闆這個人物是多餘的,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參考答案:
(1)B、C(B項是為了與後文對比,深化主題。C項是為了教育丈夫)
(2)①機敏聰慧。為了使丈夫回心轉意,想出了再回餛飩館憶苦的主意。
②鍾情重義。十分珍惜與丈夫20年的婚姻感情。
③寬厚隱忍。對丈夫的背叛給…歷年中考小說閱讀訓練100則答案…反映中國人傳統的婚姻觀,也說明了人應具有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言之成理就行,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幾點中的任何兩點進行探究,觀點明確給4分,論述合理給4分)
請採納
『叄』 鄧石嶺小小說《信仰》閱讀理解答案
我對蔡老頭的態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答:由嘲笑轉變為敬重。因為蔡老頭改正了自己的錯誤,這讓我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聯繫上下文,說說「解決了,我的問題解決了」在文中的含義。
答:在文中含義是盡管上訪問題並沒有解決,但是把問題看開了,問題就不存在了,等於解決了。
小說多次寫到辦公室里的人「笑」,有何作用?
答:每次「笑」的含義不同,通過「笑」的神態變化,表現故事情節。
『肆』 閱讀下面一篇小小說,完成後面題目。(11分)
【答案】
【小題1】①引出小說的情節發展,是情節的開端;②與下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形成鮮明對比;③創設靈魂迷失的典型環境。(一點1分)
【小題2】是「我」心理和情感發生變化的真實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靈魂受到洗禮,由防範到懺悔、到崇敬。
【小題3】A
D
【答案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小說情節的安排及其作用。小說開篇交待請老同學拍假電報,是情節的開端,引出小說的情節發展;這就與後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形成鮮明對比。「我」請老同學拍假電報是想回家探親,弄虛作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寫出「我」和老人在「靈魂」上的差別。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中的「我」心理情感的變化。一開始我對老人的請求「愛理不理」,是因為「我」對老人有誤解,認為老人是騙子。後寫「望著人流中的老人,我庄嚴地舉起了右手」,是因為「我」被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我」的靈魂受到洗禮,由防範到懺悔、到崇敬。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A(沒有運用反襯手法)D(並非指責,而是殷切的期望)
考點: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伍』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陸』 《七根火柴》閱讀題,求答案~
「七根火柴」為題,請把小說中直接寫到「火」和「火柴」的地方找出來,分
析一下它們的作用。
(理解)課文中五次直接寫到「火」和「火柴」,前兩次突出對火、對火柴的渴求,第三
次則由火柴體現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後兩次則強調火柴的價值與作用。小說以「火柴」
為線索,隨著線索由隱到明安排了曲折的情節,環環相扣,塑造形象,表現主題。
2.課文以「火柴」為故事線索,可以劃分為幾個段落層次?分別概括出每段的段意。
(理解)課文圍繞「火柴」安排情節,組織材料,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l-5):通過寫盧進勇的觀察和感受來描寫環境,表明了對火柴的渴望。
第二部分(6一22):無名戰士托盧進勇將火柴帶給大部隊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23-26):寫無名戰士奉獻的火柴所起的作用,給部隊帶來的溫暖。含蓄
地贊頌了無名戰士的品質。
3.課文以「火柴」為線索又是怎樣寫火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理解):「要是有堆火烤」——「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熱水」——「像~簇火焰在跳」
——「一個通紅的火堆----- 如「一簇簇的核火」——「熊熊的野火」,這「火」由火柴點燃,因
而火柴的意義和價值非同尋常,它是無名戰士赤誠的心,是革命事業的象徵。
說明:這是本堂課的重點,應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用線索巧妙地把材料組織在一起的
寫法,課後應做適當練習。
五、學生朗讀第一部分,教師提問:
文章是怎樣描寫盧進勇所處的自然環境的?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理解:第一部分中第二自然段是客觀描寫,第三自然段通過盧進勇的觀察和感受來
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草地氣候和環境的惡劣,烘托出火和火柴的無比珍貴。另一方
面,盧進勇活動的環境也是無名戰士活動的環境,所以這段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是為無名
戰士的出場和他的英雄行為作鋪墊。
六、學生快速閱讀第二、三部分,教師提問:
1.第二部分安排了幾個情節?
理解:三個情節:呼喚戰友、拒絕幫助、託付火柴。
2.課文對無名戰士的描寫是從哪些方面描述的?(學生在課本上畫出詞句。)
(理解):課文從聲音、肖像、動作、語言等方面表現出無名戰土在身體極度虛弱的
情況下,竭盡所能來保護七根火柴,同時也通過抓住這些震撼人心的人物語言和動作的
描寫,烘托出無名戰士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以及他內心世界的崇高與美。第三部分有三段,每一段都怎樣體現了無名戰士託付火柴的巨大意義?
理解:①「盧進勇走得特別快」,含蓄地點明無名戰士的崇高品格給予他的巨大鼓
舞和力量。②寫黃火,寫火柴給部隊帶來的生機和活力,暗示了火柴的巨大意義,從
側面贊頌了無名戰士的精神。③寫盧進勇遞交火柴時的細節,顯示出火柴的不同尋常
和重大價值,重現無名戰士的崇高形象。
七、結合課後練習二,讓學生展開充分討論。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為什麼?
(這是本堂課重點,在學生發言完畢後,教師應作評析、小結。)
理解:主人公是無名戰士。判斷小說的主人公是誰,應依據小說的主題而定。小說
的主人公是最能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最能表現小說主題的人物,而不是依筆墨的多少
而定。
這篇小說表面上看,掉隊後又趕上部隊轉交火柴的盧進勇用筆頗多,像是主要人
物。但從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以及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性格來看,無名戰士更能體
現作者的創作意圖。而盧進勇只是為了更好地烘托無名戰士而塑造的線索人物。
八、歸納寫作特點。
1.以小見大的寫法。
火柴雖小,從中卻體現出革命戰士崇高的品質,王願堅解釋「創作者有了豐富的生
.去感受,然後從中選取了一個看來不大的東西,努力開掘、提煉,寫出了這個東西的內
。R,寫出了這個叫。的』和『大的』(即整個社會生活)的聯系。這就是常說的『以小見大』。」
2.緊扣七根火柴這條線索推動情節發展的寫法。
3.映襯手法的運用。
盧進勇不是小說的主人公,但在小說中卻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將無名戰士的高
人形象映襯出來。
4自然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對於這些特點,要結合課文細心體會,真正領悟了才能在寫作時借鑒。
九、課外作業:
1.安排課本劇,指導學生抓住細節安排場景。
2.體會以小見大的寫法,訓練學生從生活中選取一個看來不大的東西,努力挖掘、
提煉,寫出這個東西的內涵。
板書設計: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盧進勇無名戰士無名戰士部隊盧進勇
需有堆火烤需大堆託付火柴點燃髯大交火柴
用上火柴
『柒』 永遠的蝴蝶閱讀題答案
永遠的蝴蝶
(台灣)陳啟佑
那時候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爍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我們就在騎樓下躲雨,看綠色的郵筒孤獨地站在街的對面。我白色風衣的大口袋裡有一封要寄給南部的母親的信。櫻子說她可以撐傘過去幫我寄信。我默默點頭。
「誰叫我們只帶來一把小傘哪。」她微笑著說,一面撐起傘,准備過馬路幫我寄信。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我的眼鏡玻璃上。
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上,好像一隻夜晚的蝴蝶。
雖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這簡單的行動,卻要教我終身難忘了。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裹著滾燙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沒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這時她只離我五公尺,竟是那麼遙遠。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生命里來。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然而我又看到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靜靜地過馬路了。她是要幫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寫給南部母親的信。我茫然站在騎樓下,我又看到永遠的櫻子走到街心。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而那封信是這樣寫的,年輕的櫻子知不知道呢?「媽媽:我打算在下個月和櫻子結婚。」
訓練題及答案解析:
1.小說以「雨」開篇,並以「雨」貫串全文,這樣寫的作用是(至少答出兩條,每條答案不超過15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作品構思的鑒賞。悲劇因雨而生,小說開篇寫雨,正是對不幸和災難起因的一個交代。櫻子遭遇不幸後,又寫「更大的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濺到生命里,成為「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顯然,貫串全文的「雨」已成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並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
「答案)(1)交代「雨」是不幸和災難的起因;(2)以「雨」為淚水和痛苦的象徵;(3)造成籠罩全文的陰冷氛圍。
2.小說最後再次描寫了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的特徵,並交代了給母親信的內容,這樣寫的作用是(至少答出兩條,每條答案不少於15字)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l此題考查對作品構思的鑒賞。櫻子「穿著白色的風衣,撐著傘」過馬路的形象,伴著「我」的痛苦和思念已深深刻在「我」心中,小說再次描寫這一形象,是為了突出我「對櫻子的深切懷念和愛戀。小說最後交代給母親信的內容,這樣構思,既增加了小說的悲劇色彩,又照應了前文,可謂匠心獨運。
(答案](1)使櫻子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2)表達了「我」對櫻子永不磨滅的愛;(3)照應前文。
3.開始寫「小雨點」濺到眼鏡上,之後寫「更大的雨點」濺到眼鏡上,其作用是:(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細節描寫的作用。兩個細節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前一個細節無感情色彩,是後一細節的襯托。同樣是「雨點濺在我的眼鏡上」。但後一個「雨點」更是濺到生命里的痛苦和淚水。看似寫景,實是寫情,寫「我」的內心痛苦。
[答案]通過寫景來抒情,展現了內心深處的極大痛苦。
4.下列幾種說法。與原文不一致的兩項是: ( )
a.文中最能表露「我」悔恨心情的一句話是「為什麼呢?只帶一把雨傘?」
b.「雖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這句話表現了「我」失去戀人的痛苦、凄涼、空虛的心境。
c.小說三次寫到「站在騎樓下」,作用是顯示「我」的思緒的流程和層次。
d.把櫻子比喻成蝴蝶有兩個原因,一是飛的動作,二是櫻子長得像蝴蝶一樣的外貌。
e.題目叫「永遠的蝴蝶」,就是說蝴蝶是永恆的,我愛蝴蝶,我也愛櫻子。
[解析]此題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d項「長得像蝴蝶一樣的外貌」不是把櫻子比喻成蝴蝶的原因,e項對題目含義的理解不正確。
(答案)d、e
賞析:
蝴蝶飄飛 亦美亦痛——《永遠的蝴蝶》賞析
《永遠的蝴蝶》就像一支低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來,委婉動人。讀罷此文,腦海中一直浮現著這樣一個場景:陰雨中,櫻子如蝴蝶般輕輕飛了起來,又緩緩落到了街面上。雨是冰涼的,街面是濕冷的,蝴蝶的飄飛是凄美的,又是令人傷痛的。作品寫了櫻子在雨中穿過馬路幫「我」寄信,不幸橫遭車禍罹難,情節極其簡單,卻寫得催人淚下,感人肺腑,我想是有以下三點原因的。
第一,情感表達上,內情與外景完美結合。一切景語皆情語,自然環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洶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強化了自然環境。
全文籠罩在一片陰雨的氛圍中,伴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情感的深入,雨的悲劇氛圍也是愈來愈濃厚的。開篇寫雨,「那時侯剛好下著雨,柏油路面濕冷冷的,還閃著青、黃、紅顏色的燈火。」各色燈火,映出了一對年輕人情投意合的美妙情感世界,而陰雨的氛圍、濕冷的柏油路則奠定了全文悲劇的情感基調。接著寫雨是「從她傘骨滲下來的小雨點濺在了我眼鏡玻璃上。」「我」不會想得到這竟是櫻子對「我」的最後的一點親意,也是「我」生命中關於櫻子的最後一絲回憶,故「我」對這細微的小雨點是滿懷眷戀的。目睹櫻子遇難後,「更大的雨點濺到我的眼鏡上,濺到我的上命里來。」可再也不是頃刻前櫻子傘上的雨點了,它們是殘酷的打擊,「濺到我的生命里」,將打擊「我」的一生。「其實雨下得並不大,卻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場雨。」至此,雨境與心境交融,哀痛之情達到了極致。雨是這場災難的象徵,也是人物內心痛苦的象徵。
此外,「濕冷冷」的街面以及「孤單地站著」的郵筒,在「我」眼裡,它們似乎都冷酷無情地看著這一切,也許它們早就預知了災難,卻並沒有給他們一個預兆,並沒有去挽救他們。「雖然是春天,好象已經是秋天了。」這也是「我」當時對環境的一種主觀感念,腦中一片糊塗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無動於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種異樣的失重,季節開始顛倒,世界開始傾覆。外物與內情的相互融合,產生了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第二,修辭藝術上,反復與反差巧妙結合。作品所運用的反復修辭並不只是單純的反復,而是與反差效果巧妙結合,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例如作品三次提到「騎樓」,從兩個人的騎樓,充滿著溫暖的氣息,到遭受飛來橫禍,「茫然」的一個人的騎樓,到心存櫻子還活著的幻想,等她寄信回來的一個人的騎樓,騎樓反復出現,內容卻各不相同,相互觀照,形成了一種反差。作品還兩次提到雨點濺到眼鏡上,情感上卻是溫情與打擊的反差;數次提到濕冷冷的街面,與「我」眼裡滾燙的淚水形成反差。
作品中最明顯的反復最強烈的反差要數寄信了。寄信是故事的起因,亦是悲劇的導火線,故在作品中一再提及,出現了六次,貫穿故事情節的始終。這是一封「要寄給在南部的母親的信」,善良體貼的櫻子正為寄這封信的小事而罹難,「我」哽咽難言,一再喃喃自語「她只是過馬路去幫我寄信」,「她是要幫我寄信的」,作品最後才揭示信的內容:「媽:我打算下個月和櫻子結婚。」全文就在這里結束了,既解開了懸念,又把人物的悲痛之情推向了高潮。偏偏是這樣的一封信,偏偏櫻子為寄這樣一封信而遭難,偏偏櫻子不知道這樣一封信的內容。反復中,悲劇意味漸次深入,同時構成了前後的強烈反差,「我」本欲給櫻子驚喜,櫻子卻正為她所不知的驚喜而身亡,留給「我」的只有無盡的悲痛,「結婚」與死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可以想見,「我」是悲上加悲,痛徹心扉的,而讀者也不禁為之扼腕,深深嘆息。
第三,意象塑造上,蝴蝶給人一種凄美的震撼。春暖花開的時節里,蝶舞翩翩帶給人一種快樂的美感,然而作品中的蝴蝶,它的飄飛帶給人的是一種凄美的痛感。
把櫻子比作蝴蝶,是藝術的加工,也是作品人物情感的需要。「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緩緩地,飄落在濕冷的街面,好像一隻夜晚的蝴蝶。」用蝴蝶的漂落形容櫻子的死,是幃飾的修辭,也是「我」不能接受這殘酷的事實,而把死看得異常的美。在作者筆下,在「我」眼裡,櫻子的死被詩意化了。對於櫻子,她蝴蝶般的飄落,那麼的寧靜,那麼的安詳,痛似乎不存在了;對於「我」,蝴蝶的飄落是一種美麗的隕落,何等的眷戀,何等的悲痛!
縱使蝴蝶的飄落已經淡化了血腥的空氣,「我」也從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安慰,然而悲劇的意味依然存在,因為蝴蝶本身就是一個凄美的意象。蝴蝶一方面具有美麗動人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帶有深深痛楚的內涵。作品把櫻子比作蝴蝶,是因為在「我」心目中,櫻子就如蝴蝶般的美麗可愛。蝴蝶的美更在於它所蘊涵的一種情感美。蝴蝶這種有翅膀的精靈,容易讓人聯想到飛翔,因此不難理解,「我」對心目中的蝴蝶——櫻子是寄託了美好的愛情理想的,那就是:在鮮花燦爛的春光里,和櫻子像蝴蝶般比翼雙雙飛。然而,蝴蝶美麗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種深切的生命之痛——始於破繭之痛,終於成灰之痛。美麗地痛苦著,正是作品中的蝴蝶呈現出來的凄美意象。一場無情的車禍,蝴蝶飄然而去了,愛情的理想被擊碎了,留給「我」的,只有永遠的悔恨,極度的悲痛以及無限的寂寞。這是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令人讀之黯然。蝴蝶的飄落,其凄美其悲壯正如《雨蝶》這首歌里所唱的:「……就算流干淚傷到底心成灰也無所謂/我破繭成碟/願和你雙飛/只怕你一去不回……我向你飛/雨溫柔地墜……」蝴蝶的凄美意象帶給人的深深震撼,正是作品顯著的成功之處。
永遠有多遠?佛雲:一剎便是永恆。櫻子手握一信,在陰雨中在拔尖聲中輕輕飛起,繼而緩緩飄落的瞬間,便是永恆,也是永遠,櫻子從此定格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永遠的蝴蝶」。
《永遠的蝴蝶》技巧賞析
讀過這篇小說的人,幾乎都要產生一種心靈的共鳴和震顫,它也因此成為中國當代小小說中的經典。小說只有500多個字,故事很簡單,也沒有什麼懸念,各種各樣的車禍我們在電視、報紙和網路上見得多了,為何這篇小故事會如此打動人心,經久彌衰?細讀這篇小小說,發現其中卻是大有創作技巧在的,正是作者有意或無意地藉助這些不著痕跡的創作技巧,讓一個原本平淡無奇的故事產生一震憾心靈的力量。
技巧之一:不著痕跡地在讀者心中塑造出櫻子溫柔美麗的形象,讓人對主人公的命運更加同情,讓悲劇更具震憾力。
櫻子長得什麼樣,什麼身材,具有什麼性格,作者一句也沒說。她出場後只說了一句話,「誰叫我們只帶一把小傘呢」。做了兩個動作,一個是說話時對我的「微笑」,一個是「隨著一陣拔尖的煞車聲,櫻子的一生輕輕地飛了起來」。只到篇末了我們才從「我」被驚呆的念叨中知道原來櫻子穿著和「我」一樣的白風衣。
櫻子的出場是短暫的,離開也是急驟的,留給讀者的印象是模糊的,但是她為何能傳遞給讀者一種美的形象呢?讀者不要被作者蒙蔽了,事實上他整篇都在寫櫻子的美。一是通過環境描寫描寫反襯,寫雨天柏油路的濕冷,路面上閃爍的青黃紅的燈火,不但是為了襯托悲劇氣氛,也是在反襯櫻子這雨中白風衣的美。二是通過語言、動作細節描寫表現,櫻子冒雨幫我寄信,走前的微笑,是柔情,也是對「我」深摯的愛。三是通過「我」的視角來表現,從「我」追述語言中透出的對櫻子的深愛,通過在「我」眼中櫻子臨死前象蝴蝶一樣輕輕的飛舞,都烘托出了櫻子的美。四是通過給櫻子賦予美的外殼來表現,「櫻子」這個美麗的名字,她的白風衣,在這樣一個濕冷的雨中,都是溫暖的,美麗的。以上種種技巧渾然一體,相互輝映,把英子的美無聲滲透的讀者心中,那麼英子的死,就自然有了震憾人心的效果了。
技巧之二:成功的環境描寫,增加了悲劇氣氛。
無聲的雨,是貫穿小說始終的音樂,那聲車撞飛櫻子後凄厲的煞車聲,是這段音樂中的變奏。配樂有了,我們再看這背景畫面,是統一凄幽的、濕冷的、暗淡的,連路燈光都是迷離的,因為這是疼痛者「我」的追述,這中間惟一的一抹亮色,就是櫻子的白風衣,這白風衣最終像蝴蝶一樣輕輕飛了起來,讓我們的心裡感到絲絲的疼。
技巧之三:作品主題觸動了人心那面對未知命運無奈而恐懼的弦。鋼筋混凝的城市,車來車往的街道,穿行其中的生命是如此微小與脆弱。櫻子車禍現場離「我」只有五公尺,而「我」卻眼睜睜看她被撞得飛了起來毫無辦法;作為「我」的未婚妻的櫻子的生命幾秒鍾前還那麼鮮活,對我微笑,轉眼就從這個世界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連同她那份美麗的愛情。人的生命,豈不就象我們眼中的蝴蝶一樣,雖然美麗,卻脆弱不堪一擊?
另外,這篇小小說在敘述上也很有技巧,不是一上來就把人物、事件的什麼東西都交待清楚的,都是在逐步的敘述中展現,如櫻子是什麼人,櫻子穿什麼衣服,櫻子在什麼地方出了車禍等等,都是在後邊看似語無倫齒的述說中展現出來的,這樣就避免了開頭的拉雜,而車禍後看似反復重復,語無倫齒的敘述反而真切表現了「我」的心理,也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捌』 小小說閱讀傘閱讀答案
1、本文運用順敘的方法。
2. 本文以(傘)為線索,記敘了在冷風驟雨的天氣里,公共汽車車廂玻璃破了以後,售票員和乘客(用傘堵住破窗)的事。
3..「大漢」「面帶歉意」的原因是:把姑娘的傘弄破了。姑娘卻朝「大漢」「感激地笑了」的原因是:大漢幫助她用傘把破窗堵住了。
4.閱讀文中畫線部分,想一想:「大漢」為什麼要「欺騙」盲人夫婦?乘客們為什麼又「都善意地笑了」?
答:因為大漢「欺騙」盲人夫婦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婦知道實情後內心不安;而乘客們也理解大漢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
5.文的情節可分為3個部分 可分為 震飛玻璃---堵住洞口---傳下暖意。
6.聯系全文,可見文章結尾處的「暖意」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的關系。
『玖』 現代文小說閱讀訓練(有答案)
父親的救援
張銘書
⑴1992年,我在地區高師讀書,父母親在老家種田。父親為貼補家用,不顧多年腰疼的老毛病,農忙之餘幫人跑起了長途貨運。這年父親已46歲。
⑵正是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所有的細節。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陰歷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著雨的時候,父親從外地跑車回來。剛一進村,就看見村支書迎頭擋在車燈前面,朝父親一個勁兒地擺手。父親趕緊剎車。支書一臉焦急地說:「快!你娃出事了!」原來他剛剛從電視里插播的緊急通告里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市一院,司機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錢,另有一本學生證,望家人緊急聯系。學生證上寫著我的名字,所以支書便急吼吼地來找我父親。
⑷父親的臉迅速變得煞白,他蹲在車下先抽了兩分鍾煙,然後抬頭問支書:「你家裡還有多少錢?」支書說:「也不太多。」父親說:「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親身上還裝著代收的幾千元貨款。
⑸父親不敢讓我母親知道,家也沒回,當即發動車,准備直奔市一院。車開到鎮子上,不敢再開了,因為手抖得太厲害。就從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戰友,幫忙駕車直撲市裡。從小鎮到市區僅八十公里,一個小時後就到了。
(6)主治醫生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繳錢:「傷情非常嚴重,需立即手術,如果再晚幾個小時聯系不到家人,雙腿將很難保住。」
⑺父親再也隱忍不住,眼淚嘩一下傾倒了滿臉。他跌跌撞撞地趕緊往繳費處跑。【示例:「再也」、「眼淚嘩一下傾倒」、「跌跌撞撞地趕緊」、「跑」等詞,寫出父親在得知「我」傷勢如此嚴重後的巨大悲痛,再剛強的父親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擊。】
⑻從繳費處回來,父親不顧護士的攔阻,硬闖進急診室。
⑼父親看到的是一張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過去。父親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發現這個小伙並非他兒子——也就是說,並不是我。父親從裡面退出來,反復端詳從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張學生證,學生證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沒有錯呀。父親迷惑了。
⑽這時來了幾名警察,警察告訴父親,這個小伙的身份剛剛弄清了,原來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車上偷了幾個學生的東西,被人發覺後就跳車狂奔,他做賊心虛,已經把所有追趕的人都甩掉了,還是不停地飛跑,結果就跑到了一個車輪下了。
⑾【A】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虛脫得一身大汗,癱坐在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再也站不起來。
⑿這時,父親的戰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兒子,你繳的住院押金怎麼辦?」
⒀父親說:「當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兒子,還害得差點嚇死我,哪能再給他白扔錢?」
⒁父親就到收費處去退錢。收費處讓父親找主治醫生開退費說明。主治醫生刷刷幾筆就開好了。
⒂父親卻猶豫起來,說,算了,這錢我不退了,你們接著給他治吧,長得那麼漂亮的小夥子,要是少了兩條腿多可惜呀,他家裡應該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會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術順利進行。
⒄此時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親想來學校找我,又怕打攪我睡覺,就和戰友在車里胡亂擠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來學校,看見我後,沖上來就緊緊抱了我一下。父親一貫性格剛強,平時很少流露感情,這次擁抱,還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恢復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陽光燦爛。他尋到我家,給我父親磕了仨響頭,非要認我父親為乾爹。
⒆我父親擔心他再學壞,就讓他跟自己學開車。
⒇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已成為本市運輸業非常叫得響的一位老闆,去年,還被市裡評為「年度最具愛心十大人物」之一。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1期)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內容。(3分)
▲
11.文章第15段說「父親卻猶豫起來」,結合上下文,說說父親猶豫的原因。(3分)
▲
12.仿照對文章第7段畫線句的評注,從文中另外兩處畫線的句子中選擇一處,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評注。(3分)
我選( ▲ )處,評註:
▲
13.文中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
14.聯系全文,小說標題「父親的救援」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
▲
10.(3分)父親決然救援一個偷了自己兒子錢出車禍的小偷,並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對即可。)
11.(3分)父親想到了小夥子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得失去兩條腿,他的未來要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想到小夥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夥子的遭遇也會疼得心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引用原文亦可。)
12.(3分)示例:我選【A】句,評註:「才」、「虛脫」、「癱坐」、「再也」等詞寫出了真相大白後,父親緊綳的心弦一下子松開了,驚人的狂喜和驚人的打擊給父親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如此巨大。
我選【B】句,評註:「才」、「沖上來」、「就」、「緊緊」等詞寫出父親見到安然無恙的「我」內心的狂喜,這劫後重生的巨大幸福感使一向剛強的父親不禁真情流露。(評注角度不限,理解正確即可。)
13.(3分)勤勞、寬容(有愛心、善良)、愛家人。(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4.(4分)一指父親用借來的錢救了小夥子的生命;二指父親用他的寬容和愛心拯救了小夥子的靈魂(精神)。(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