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春衫已經穿破,誰來為我縫補呢?(1分)表達了在外漂泊的遊子思念家鄉、想念妻子的感情(2分)。這句話與上闋首句「年年社日停針線」相呼應,「年年」「著破」表明夫妻分離時間長,遊子由穿破的春衫想起縫制春衫的妻子,不禁悲從中來,淚沾春衫。(2分)
小題2:①反襯(或對比),雙飛的燕子和分離的人形成對比。用雙飛的燕子反襯夫妻分離的悲哀。(3分)②虛寫(或想像),漂泊在外的詩人,想像家中的情形:社日妻子停止做針線活,看見雙飛的燕子,而想念遠行在外的我。自己思念,卻從對方寫起,更顯思念之深。(3分)
『叄』 項脊軒志中悲妻子的部分為什麼回憶恩愛,沒有流露悲傷
作者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寫與妻子的感情深厚,是為了反襯自己失去妻子的悲傷,這樣寫,既突出了作者對妻子的感情,又能緊扣「悲妻子」的三悲中的一悲,表達了作者對失去妻子的痛心和對往日幸福生活的懷念。
『肆』 偉大的悲劇(節選)閱讀答案
第①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4分)
答:運用比喻、擬人(2分);描繪出暴風雪造成的險惡環境(1分);暗示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劇結局(1分)。
14.結合語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
(1)但他隨後又悲傷地、堅決地劃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的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 孀」。
答:「悲傷地」表現了他要與妻子永別時的痛苦(1分);「堅決地劃去」表現了他對處境的清醒認識(1分)。(2分)
(2)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答:「跪下來」表達了國王對英雄的沉痛悼念和崇高敬意。(2分)
15.聯繫上下文,說說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樓」的含義。(2分)
答:「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此時心中浮現的卻再也無法擁有的美好事物(2分)。如未答到「再也無法擁有」則扣1分。
16.請根據你對「偉大的悲劇」一詞的理解,聯系歷史或現實舉一個具體的例子。(3分)
答:事例具體(1分);結局應是悲慘的(1分);能體現崇高精神(1分)。
『伍』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心得50字
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捨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陸』 名著閱讀題
《駱駝祥子》閱讀練習
1.《駱駝祥子》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 ,_______ 族,_______ (籍貫)人,有_______的稱號。
2.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個人物形象。這部作品描寫來自農村的淳樸、健壯的祥子,到北平謀生創業,_______次買車又_______次失去,並終於墮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_______是《駱駝祥子》的基本線索,與祥子有著密切關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4.祥子是老舍筆下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勞動者形象,他本是農民,進城後以_______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車廠主_______的女兒。(遼寧省錦州市2004年中考題)
5.樣子的第一輛車被搶走以後,千辛萬苦積攢的准備第二次買車的錢被_______給洗劫了。
6.「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兒的打算獨自一個人混好,比登天還難」是________的感嘆。
7.《駱駝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後流落到_______拉車。
8._______的作品在中國現代小說藝術發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與茅盾、巴金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9._______被譽為「抗戰前夕中國最佳的長篇小說」。
10.虎妞的變態情慾,_______逼女賣淫的病態行為,以及小福子自殺的悲劇,對祥子來說,都是鎖住他的「心獄」。
11.《駱駝樣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馬亂中被搶走了車,卻冒險牽回了三匹_______。
12.在《駱駝祥子》中,既是剝削者又是被剝削者的是_______ 。
13.有一個人因一個不及格的分數,告發了曹先生,這個人是_______。
14.《駱駝祥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的外號。
15.祥子最大的夢想是_______。他買的第二輛車因_______而被賣掉。
16.1951年,老舍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_______」的稱號。
17.《駱駝祥子》中的_______是一個美麗、要強、勤儉的女子,後因生活所迫淪為娼妓,終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縊。
18.以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的長篇小說是________。
19.樣子的車被當兵的拉走後,他一直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就在祥子在茶館里等著去看夜場電影的曹先生時,他遇到了_______;他們的悲慘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給打破了。
20.他是一個「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的上等車夫,為了爭取起碼的生存權利而奮斗、掙扎,最終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這部作品叫《_______》,與人力車夫相關的兩位女性是_______和_______。
21.在《駱駝祥子》中,車廠老闆劉四爺的又老又丑的女兒名叫_______。
22.《駱駝樣子》是老舍最鍾愛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_______ 的故事。
23.《駱駝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祥子來自農村,他_______,祥子最大的夢想不過是_______。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他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慘敗告終。到小說結尾,祥子已經變成了_______。
24.《駱駝祥子》還寫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殘忍霸道的車主_______,大膽潑辣而有點變態的_______,一步步走向毀滅的_______,以及大學教授曹先生。
25.育才文學社欲以「曹操、孔乙己、祥子、安東尼奧」四個文學形象為例,開展一次「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研究性活動,該社同學要從下列書目中借閱的圖書是:______________。《水滸傳》《三國演義》《吶喊》《駱駝祥子》《儒林外史》《野草》《羊脂球》《莎士比亞全集》
26.樣子不拉劉四爺的車卻能住在人和車廠的原因是( )
A.劉四爺想招祥子為女婿B.祥子很勤勞,常幫劉四爺幹活C.虎妞愛上了祥子D.祥子死皮賴臉硬要住
27.關於《駱駝祥子》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駱駝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說。
B.《駱駝祥子》的語言俗白、親切。
c.《駱駝祥子》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優秀的長篇小說。
D.《駱駝祥子》的語言是從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語中提煉出來的文學語言。
28.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請你談一談閱讀《駱駝祥子》這部小說最深的一點感受,並簡要介紹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
①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祥子前後有什麼變化?你認為造成祥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0.老舍的作品中用了許多老北京話,試舉出幾個例子。
答案:
1.老舍;舒慶春;滿;北京;人民藝術家2.《駱駝祥子》;三;三3.祥子與車;虎妞4.拉車;劉四爺5.孫偵探6.老馬7.北平8.老舍9.《駱駝祥子》10.二強子11.駱駝12.虎妞l3.阮明14.祥子;駱駝l5.有一輛自己的新車;給虎妞辦喪事。16.人民藝術家l7.小福子l8.《駱駝祥子》19.拉車的一老一少(拉車的老者和他的孫子小馬JL)20.駱駝祥子;虎妞;小福子21.虎妞22.人力車夫23.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擁有一輛自己的車;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24.劉四;虎妞;小福子25.《三國演義》、《吶喊》、《駱駝祥子》、《莎士比亞全集》26.B 27.c 28.感受:略。情節示例:①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祥子給車夫老馬爺孫倆買羊肉包子充飢。(《駱駝祥子》)②格列佛把敵國的戰艦拖入利立浦特國的海港,幫助利立浦特國打敗了敵人。(《格列佛游記》)29.祥子開始是「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而後來變成了「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這是由封建社會黑暗腐朽的社會制度造成的。30.如交車租叫「車份兒」,晚上出車叫「拉晚兒」,吃的食物叫「嚼穀」等
『柒』 閱讀韓愈《祭十二郎文》回答以下問題: (1)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分別講述了什麼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學家韓愈一篇對其侄十二郎所寫的祭文。文章既沒有鋪排,也沒有張揚,作者善於融抒情於敘事之中,在對身世、家常、生活遭際朴實的敘述中,表現出對兄嫂及侄兒深切的懷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白話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後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並派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
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麼模樣,只有依靠兄嫂撫養。哥哥正當中年時就因與犯罪的宰相關系密切而受牽連被貶為韶州刺史,次年死於貶所 。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老家安葬。隨後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仃,也未曾一天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後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韓家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子曾經撫摸著你的頭對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
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四年以後,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吊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輔佐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家鄉,等在那裡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願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東野到你那裡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發花白,牙齒松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能料到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
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哥哥有那麼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後了呢?你那麼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麼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後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的,現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
雖然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發,全要變白了,松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後有知,那麼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我死後無知,那麼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後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
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麼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於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現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後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後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這樣以後,才算了卻我的心願。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屍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後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裡有盡頭呢?從今以後,我已經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余年。教養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願如此而已。
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希望享用祭品吧!
『捌』 偉大的悲劇 閱讀答案 快快快!!!!!!!
21.《偉大的悲劇》
詞語理解:
拽zhuài:拉。
堅持不懈xiè:堅決保持.維護或進行,不鬆懈。
戰栗lì:顫抖。
聞所未聞:聽到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勞tú:無益的耗費勞力。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也說露宿風餐。
奪眶而出kuàng:因為情感的觸動眼淚一下子湧出。
精疲力竭jié: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
悶悶不樂mèn: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裡不快活。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滿意的樣子。
履行lǚ: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怏怏不樂yàng: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姍姍來遲shān:形容來得很晚。
憂心忡忡chōng:憂愁的樣子。
吞噬shì:吞食;並吞。
語無倫次lún:話講得很亂,沒有層次。
羸弱léi:瘦弱。
千辛萬苦: 形容極多的艱辛勞苦
耀武揚威: 炫耀武力,顯示自己的威風
偉大的悲劇復述:
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險家。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課文寫的是這場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閱讀後想想:勝利和失敗,在這里該怎樣定義?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險家。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課文寫的是這場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的悲壯覆沒。閱讀後想想:勝利和失敗,在這里該怎樣定義? 1912年1月16日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啟程,出發得比平時更早,為的是能早一點看到無比美麗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們早早地從自己的睡袋中了出來。到中午,這五個堅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們熱情高漲地行走在荒無人跡的白色雪原上,因為現在再也不可能達不到目的地了,為人類所作的決定性的業績幾乎已經完成。可是突然之間,夥伴之一的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可能已經有人在這里樹立了一個路標。但現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這一點。他們的心在戰栗,只不過還想盡量安慰自己罷了就像魯濱孫在荒島上發現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腳印一樣。其實,他們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們之先到過這里了。 沒過多久,他們發現雪地上插著一根滑雪桿,上面綁著一面黑旗,周圍是他人扎過營地的殘跡滑雪板的痕跡和許多狗的足跡。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阿蒙森在這里扎過營地了。千萬年來人跡未至,或者說,太古以來從未被世人瞧見過的地球的南極點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即一個月內兩次被人發現,這是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最不可思議的事。而他們恰恰是第二批到達的人,他們僅僅遲到了一個月。雖然昔日逝去的光陰數以幾百萬個月計,但現在遲到的這一個月,卻顯得太晚太晚了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勞,歷盡千辛萬苦顯得十分可笑,幾星期、幾個月、幾年的希望簡直可以說是癲狂。「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在這些夢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淚水從他們的眼睛裡奪眶而出。盡管精疲力竭,這天晚上他們還是夜不成眠。他們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走著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後路程,而他們原先想的是:歡呼著沖向那裡。他們誰也不想安慰別人,只是默默地拖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軍上校和他的四名夥伴到達極點。由於他已不再是第一個到達這里的人,所以這里的一切並沒有使他覺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這塊傷心的地方。「這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這就是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關於極點的全部描寫。他們在那裡發現的惟一不尋常的東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對手造成的,那就是飄揚著挪威國旗的阿蒙森的帳篷。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它的佔領者還在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著這個不相識的第二名的到來,他相信這第二名一定會隨他之後到達這里,所以他請他把那封信帶給挪威的哈康國王。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他們怏怏不樂地在阿蒙森的勝利旗幟旁邊插上英國國旗一面姍姍來遲的「聯合王國的國旗」,然後離開了這塊「辜負了他們雄心壯志」的地方。在他們身後刮來凜冽的寒風。斯科特懷著不祥的預感在日記中寫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回來的路程危險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極點的途中只要遵循羅盤的指引,而現在他們還必須順著自己原來的足跡走去,在幾個星期的行程中必須小心翼翼,絕對不能偏離自己原來的腳印,以免錯過事先設置的貯藏點在那裡儲存著他們的食物、衣服和凝聚著熱量的幾加侖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每走一步都憂心忡忡,因為一旦偏離方向,錯過了貯藏點,無異於直接走向死亡。況且他們體內已缺乏那種初來時的充沛精力,因為那時候豐富的營養所含有的化學能和南極之家的溫暖營房都給他們帶來了力量。 當初,他們一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現在,他們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皮膚不受損傷、為了自己終將死去的肉體的生存、為了沒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爭。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與其說盼望著回家,毋寧說更害怕回家。 閱讀那幾天的日記是可怕的。天氣變得愈來愈惡劣,寒季比平常來得更早。他們鞋底下的白雪由軟變硬,結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釘上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著他們已經疲憊不堪的軀體。他們往往一連幾天畏縮不前,走錯路,每當他們到達一個貯藏點時,就稍稍高興一陣,日記的字里行間重新閃現出信心的火焰。在陰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他們的英雄氣概不能不令人欽佩。最能證明這一點的莫過於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他還在繼續進行著自己的科學觀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載重外,還拖著16公斤的珍貴岩石樣品。 然而,人的勇氣終於漸漸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銷蝕。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無情的,千萬年來積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靈似的召喚來寒冷、冰凍、飛雪、風暴使用這一切足以毀滅人的法術來對付這五個魯莽大膽的勇敢者。他們的腳早已凍爛。食物的定量愈來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頓熱餐,由於熱量不夠,他們的身體已變得非常虛弱。一天,夥伴們可怕地發覺,他們中間最身強力壯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邊不走了,嘴裡念念有詞,不停地抱怨著他們所受的種種苦難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覺。從他語無倫次的話里,他們終於明白,這個苦命的人由於摔了一跤或者由於巨大的痛苦已經瘋了。對他怎麼辦?把他拋棄在這沒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毫不遲疑地迅速趕到下一個貯藏點,要不然……從日記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麼辦。2月17日夜裡1點鍾,這位不幸的英國海軍軍士死去了。那一天他們剛剛走到「屠宰場營地」,重新找到了上個月屠宰的矮種馬,第一次吃上比較豐盛的一餐。 現在只有四個人繼續走路了,但災難又降臨到頭上。下一個貯藏點帶來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儲存在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們必須精打細算地使用這最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們必須盡量節省熱能,而熱能恰恰是他們防禦嚴寒的惟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他們膽怯地睜著眼睛不能入睡,他們幾乎再也沒有力氣把氈鞋的底翻過來。但他們必須繼續拖著身子往前走,他們中間的奧茨已經在用凍掉了腳趾的腳板行走。風颳得比任何時候都厲害。3月2日,他們到了下一個貯藏點,但再次使他們感到可怕的絕望:那裡儲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現在他們真是驚慌到了極點。從日記中,人們可以覺察到斯科特如何盡量掩飾著自己的恐懼,但從強制的鎮靜中還是一再迸發出絕望的厲叫:「再這樣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們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勞累了」,或者「我們的戲將要悲慘地結束」。最後,終於出現了可怕的自白:「惟願上帝保佑我們吧!我們現在已很難期望人的幫助了。」不過,他們還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咬緊牙關,絕望地繼續向前走呀,走呀。奧茨越來越走不動了,越來越成為朋友們的負擔,而不再是什麼幫手。一天中午,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他們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奧茨不僅感覺到,而且心裡也明白,這樣下去,他會給朋友們帶來厄運,於是作好了最後的准備。他向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要了十片嗎啡,以便在必要時加快結束自己。他們陪著這個病人又艱難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後這個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們將他留在睡袋裡,把自己的命運和他們的命運分開來。但他們堅決拒絕了這個主意,盡管他們都清楚,這樣做無疑會減輕大家的負擔。於是病人只好用凍傷了的雙腿踉踉蹌蹌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營地。他和他們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來,他們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號的暴風雪。 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對朋友們說:「我要到外邊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時候。」其餘的人不禁戰栗起來。誰都知道,在這種天氣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著什麼。但是誰也不敢說一句阻攔他的話,也沒有一個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別。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現在只有三個疲憊、羸弱的人吃力地拖著自己的腳步,穿過那茫茫無際、像鐵一般堅硬的冰雪荒原。他們疲倦已極,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著迷迷糊糊的直覺支撐著身體,邁著蹣跚的步履。天氣變得愈來愈可怕,每到一個貯藏點,迎接他們的是新的絕望,好像故意捉弄他們似的,只留下極少的煤油,即熱能。3月21日,他們離下一個貯藏點只有20公里了。但暴風雪颳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們無法離開帳篷。每天晚上他們都希望第二天能到達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糧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第二個明天。他們的燃料已經告罄,而溫度計卻指在零下40攝氏度。任何希望都破滅了。他們現在只能在兩種死法中間進行選擇:是餓死還是凍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個人在小小的帳篷里同註定的死亡進行了八天的斗爭。3月29日,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於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就在這樣的時刻,斯科特海軍上校回想起了與自己有關的一切。因為只有在這種從未被人聲沖破過的極度寂靜之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斯科特海軍上校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用凍僵的手指給他所愛的一切人寫了書信。 斯科特海軍上校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記到他的手指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他希望以後會有人在他的屍體旁發現這些能證明他和英國民族勇氣的日記,正是這種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記寫到最後一刻。最後一篇日記是他用已經凍傷的手指哆哆嗦嗦寫下的願望:「請把這本日記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隨後又悲傷地、堅決地劃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裡的夥伴們等待了好幾個星期,起初充滿信心,接著有點憂慮,最後終於愈來愈不安。他們曾兩次派出營救隊去接應,但是惡劣的天氣又把他們擋了回來。一直到南極的春天到來之際,10月29日,一支探險隊才出發,至少要去找到那幾位英雄的屍體。11月12日,他們到達那個帳篷,發現英雄們的屍體已凍僵在睡袋裡,死去的斯科特還像親兄弟似的摟著威爾遜。他們找到了那些書信和文件,並且為那幾個悲慘死去的英雄們壘了一個石墓。在堆滿白雪的墓頂上豎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21 偉大的悲劇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只要對南極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0月,他們在紐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准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可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於是,斯科特一行於11月1日匆忙出發,「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於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五個星期。最後,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五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飢寒交迫,體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與嚴寒搏鬥了兩個多月,最後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研究南極探險史的科學家指出,阿蒙森的勝利和斯科特的失敗,並非在於兩者的計劃周密與否,而在於前者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制訂計劃,後者則憑推理設想來制訂計劃。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禦南極的嚴寒,惟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進,於是他用了20條膘肥體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去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則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了,矮種馬凍死,使這支隊伍過早地接受了嚴峻的挑戰——在以後的時間里,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這樣前進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滅頂之災也就成為必然了。但作者茨威格卻對這些科學問題忽略不計,而是飽含感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奮。
這篇傳記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卷、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像而寫成的。因原作篇幅過長,選作課文時,刪去了前面寫斯科特一行的探險准備和出發去南極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們從南極絕望而歸以至悲壯覆滅的部分。這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全文的主旨、斯科特的精神、精彩的語句,大多集中在這一部分。
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理清故事情節。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一方面,作者描寫氣候的惡劣,探險隊與嚴寒的搏鬥;另一方面,寫探險隊員犧牲的詳情。先是被認為最身強力壯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裡死去。接著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而獨自走向暴風雪——像一個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最後,三個「疲憊、羸弱」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著死亡的到來,「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把握了以上「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對課文的內容也就基本了解了。
2.關注令人難忘的細節。比如,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佔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並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為他完成的業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再如,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並拖著16公斤的珍貴岩石樣品!又如,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盡快結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而最後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這樣的情節,相信會感動所有的人!
3.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作者所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是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來寫這一場悲劇的,對英雄的贊嘆溢於言表,有時作者直接站出來議論:
在陰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他們的英雄氣概不能不令人欽佩。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些直截了當的議論,是作者行文時實在無法壓制自己感情的表現,使人想起報告文學的表達手法。
二、問題研究
1.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這可以從課文的最後兩句話中找到答案:「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按照這個價值標准,茨威格當然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意義,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2.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具體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斯科特一行在與阿蒙森的競爭中失敗了,但他們勇於承認失敗,並願意「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如果將此事置於一個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堅毅,執著,為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在刪節部分,對斯科特的這一性格特點有充分的交代:
從照片上看,他的臉同成千上萬的英國人一樣,冷峻、剛毅。臉部沒有表情,彷彿肌肉被內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灰色的眼睛,閉得緊緊的嘴巴。面容上沒有任何浪漫主義的線條和一絲輕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慮世界實際的思想。
他出徵到過印度,征服過許多星羅棋布的島嶼,他隨同殖民者到過非洲,參加過無數次世界性的戰役。但不論到哪裡,他都是一副同樣冷冰冰的、矜持的面孔,帶著同樣剛強的毅力和集體意識。
課文中,寫他們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實上,沒有對探險的執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是不可能從事這項事業的。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當當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探險需要團結協作精神,在關鍵的時刻為了保護同伴,有時要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一點斯科特和他的隊員都做到了。
無私的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息,考慮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他最後的遺書不是為死後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信寫得如此鎮靜,絲毫不像一個行將離世的人!斯科特是懷著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3.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練習說明
一、閱讀課文,向同學復述這個故事,並說說其中的哪些細節最讓你激動難忘。
設題意圖有二,一是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練習口語表達;二是抓住課文精華,反復咀嚼,品味其中含義。
解題思路:可分小組,讓同學相互復述故事,再各自推舉一人到講台前復述。不一定推舉最活躍的、口才最好的同學,而是推舉最需要鍛煉的同學上台復述。課文中哪些是最令人激動難忘的細節,不同的學生也許有不同的答案,要讓他們自己去找,並說出理由。
二、聯繫上下文,體味下列語句的含義,討論括弧里的問題。
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作者在這里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國旗怎麼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里表現出斯科特內心什麼樣的復雜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斯科特為什麼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
(聯繫上下文看,「內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
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這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關注課文中那些意味深長的語句,引導學生閱讀一篇課文時要能抓住關鍵語句。
參考答案:
1.在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後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但事實上作者本人並不這么認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的觀點。
2.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的是斯科特和夥伴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裡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真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3.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4.聯繫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它們與現實的嚴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這樣寫更加突出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沖擊。
5.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贊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三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下了一封絕命書。下面摘錄的是這封信的一部分。閱讀後結合課文內容(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外查找有關斯科特的其他資料),寫一篇閱讀筆記。
(短文略)
設題意圖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探險家斯科特的崇高獻身精神,加強課外語文活動,練習片段寫作。
處理建議:有條件的,盡量讓學生接觸一些課外資料,或者教師發給一些閱讀材料;沒有條件的,可就在閱讀課文和練習中所附材料基礎上,寫一點閱讀筆記。
他給他的朋友寫信。他談到自己時非常謙遜,但談到整個民族時卻充滿無比的自豪,他說,在這樣的時刻,他為自己是這個民族的兒子——一個稱得上兒子的人而感到歡欣鼓舞。他寫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個偉大的發現者。但是我們的結局將證明,我們民族還沒有喪失那種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他在臨死時還對朋友作了友好的表白,這是他在一生中由於男性的倔強而沒有說出口的話。他在給他的最好的朋友的信中寫道:「在我一生中,我還從未遇到過一個像您這樣令我欽佩和愛戴的人,可是我卻從未向您表示過,您的友誼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因為您有許多可以給我,而我卻沒有什麼可以給您。」
他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一封信是寫給他的祖國的。他認為有必要說明,在這場爭取英國榮譽的搏鬥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卻無個人的過錯。他一一列舉了使他遭到失敗的種種意外事件,同時用那種死者特有的無比悲愴的聲音,懇切地呼籲所有的英國人不要拋棄他的遺屬。他最後想到的仍然不是他的命運。他寫的最後一句話講的不是關於自己的死,而是關於活著的他人:「看在上帝面上,務請照顧我們的家人!」以下便是幾頁空白的信紙。
(摘自《奪取南極的斗爭》,舒善昌譯)
三、天上有星光(趙延)
斯蒂芬·茨威格因小說而名揚四海,我卻熱愛他寫的傳記。我們的心靈正日復一日地被沙塵包裹起來,變得堅硬結實,變得世俗功利,反省自心的空閑與心境是越來越少了。我懷著崇敬的目光看著茨威格,看他如何把人心最本原的東西捧出來托到高處,令它璀璨放光。原來人竟可以堅強如斯、無畏如斯、慷慨如斯、高貴如斯。中國的南禪有「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之說,茨威格的傳記也可稱是直指人心了,當然,南禪是講求不立文字的。
一向以來,我們的記憶中便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說,歷史便是為他們而寫的,縱然偶爾有幾個特例,如項羽、李自成,也是因為他們曾經威風八面風光無限過。
『玖』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軀干魁偉,故人咸曰「長西瑛」雲。一日,方與妻對
小題:A 小題:C
『拾』 貧賤夫妻的痛苦,在於他們必須經歷哪三重悲哀的考驗
元稹的《遣悲懷》里,正文是這樣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它的解釋為“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共苦夫妻死別更覺哀痛”,表達的是人生訣別時刻對妻子的極其不舍。 後人卻越來越多的引用最後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寓示著“沒有經濟基礎的夫妻日子太艱難”,在很多人的解釋里,所謂“百事哀”無非就是過日子時的各種經濟上的窘迫,特別是在現實的當下,貧賤夫妻的痛苦,在於他們必須經歷“三重悲哀”的考驗,跟隨明一悅讀來盤點下吧,如果你已經步入婚姻,是否也經歷過這三重悲哀呢? 
【貧賤夫妻必須經歷的第三重考驗:三觀不合】 相愛時,沒有人會注意兩個人之間是否三觀相合,甚至總是願意去發現對方身上的閃光點。 然,婚姻是現實的,成為夫妻以後,日子越過越差,縱然努力也總是坎坎坷坷,女人瞧不起男人的不作為,男人反認為是女人不持家,爭來吵去,看似為錢,實則是三觀不合。 婚姻想要長久,經濟固然不是唯一指標,但三觀必須相合,三觀相合,哪怕一窮到底,兩個人心裡也是滿足的。三觀若是不合,就算經濟上不再窘迫,思想上也早已經遠離。明一認為,夫妻三觀是否相合,決定著這場婚姻能否持續,不管是富庶還是貧賤。 貧賤夫妻的痛苦,在於他們必須經歷“三重悲哀”的考驗,而對於貧賤夫妻來說,三觀是否相合更是他們必須經歷的一重考驗,三觀不合才是最大的痛苦。
熱點內容
星軒的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29 02:41:16
瀏覽:408
蛇王類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9 02:23:59
瀏覽: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