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開國小說在線閱讀
A. 漢朝開國功臣的結局都是怎樣的
西漢的開國功臣中,除了一部分有反跡和被人告發有謀反的,皆得善終。
陳平為什麼要使這么陰毒的計策?因為當時的漢軍,已是沒有什麼法了,劉邦幾次三番地叫韓信帶兵來營救自己,韓信就是不來,劉邦派使向項羽請和,項羽原本要答應,但被亞父范增給攔住了,劉邦已是走投無路,要麼像子嬰一樣等死,要麼就想辦法逃出生天卷土重來。
毫無疑問,相信自己貴不可言的劉邦必然會選擇後者,而後者,是對整個漢集團都有利的選擇,只要劉邦不死,漢集團就能保持穩定,就能再次與項羽對壘。
對於當時已經先後背過二主、出身又低的陳平來說,幾乎沒有再投奔第四個主公的可能了,所以,只有讓劉邦逃出去,自己才有可能「得宰天下」,只有「得宰天下」,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無論是陽謀還是陰謀,保住劉邦命的計謀,就是好計謀。
B. 雪小禪的作品只要是他寫的就可以,希望全部列出書名
散文集:《煙雨桃花》《禪心百合》《我為了我》
短篇小說集:《看我青蛙變王子》《像冰一樣疼,像火一樣藍》《一地相思兩處涼》
長篇小說:《煙花亂》《愛戀飛越法蘭西》 《無愛不歡》, 《刺青》
其它作品:《鞦韆架》《歡未央》《她依舊》 《愛情禪》
2009年最新書:《戲子》《剎那記》《我愛你,再見》《啊,青春》
2010上市長篇小說《十年》散文集《煙花那麼涼》 2010年4月,出版全10冊的《指尖微涼青春短篇小說集》 《絕色》《一地相思兩處涼》
C. 西漢開國武將功臣
1酇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復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21淮陰侯韓信 22蒯成尊侯周緤 23都昌庄侯朱軫 24厭次侯元頃 25成敬侯董渫 26故城庄侯尹恢 27阿陵頃侯郭亭 28廣嚴壯侯召歐 29河陽庄侯陳涓 30蓼夷侯孔聚 31費圉侯陳賀 32平悼侯沛嘉 33武強庄侯庄不識 34隆慮哀侯周灶 35台定侯戴野 36貰齊侯呂 37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38芒侯昭 39柳丘齊侯戎賜 40斥丘懿侯唐厲 41東武貞侯郭蒙、高苑制侯丙倩 42樂成節侯丁禮 43宣曲齊侯丁義 44魏其庄侯周定 45昌武靖信侯單寧 46絳陽齊侯華無害 47曲逆獻侯陳平 48東茅敬侯劉釗、菌庄侯張平 49復陽剛侯陳胥 50猗氏敬侯陳速 51祁轂侯繒賀 52鄢陵庄侯朱濞 53博陽節侯周聚 54平定敬侯齊受 55故市侯閻澤赤 56任侯侯張越 57汁方肅侯雍齒 58柏至靖侯許溫 59辟陽幽侯審食其 60高京侯周成 61安平敬侯諤千秋 62留文成侯張良 63南安庄侯宣虎 64平棘懿侯林執 65北平文侯張蒼 66肥如敬侯蔡寅、襄平侯紀成、高粱共侯酈疥 67安丘懿侯張說 68陽夏侯陳豨 69朝陽齊侯華寄 70彭簡侯秦同 71清簡侯空中 72強簡侯留勝 73寧陵夷侯呂臣 74祝阿孝侯高邑 75煮棗靖侯赤 76梧齊侯陽成延 77堂陽哀侯孫赤 78寧庄侯魏速 79張節侯毛澤 80紀信匡侯陳倉 81新陽胡侯呂清、棘陽庄侯杜得臣 82高胡侯陳夫乞 83陽河齊哀侯其石 84龍敬侯陳署 85下陽庄侯冷耳 86堂邑安侯陳嬰 87陽信胡侯呂青 88營陵侯劉澤 89廣阿懿侯任敖 90戚圉侯季必 91旬頃侯溫疥 92磨簡侯程黑、高陵圉侯王周 93武原敬侯衛胠 94吳房庄侯楊武 95繁庄侯強瞻 96汾陽庄侯靳強 97棘丘侯襄 98深澤齊侯趙將夜 99宋子惠侯許瘛 100閼氏節侯馮解敢 101中水庄侯呂馬童 102杜衍庄侯董翳 103赤泉庄侯楊喜 104涅陽庄侯呂勝 105谷陵定侯馮奚 106甘泉侯王竟 107須昌貞侯趙衍 108長修平侯杜恬 109昌圉侯盧卿 110成陽定侯奚意、平都孝侯劉到 111平州共侯昭涉掉尾 112壯敬侯許倩 113邔庄侯黃極中 114共庄侯盧罷師 115開封閔侯陶舍 116臨轅堅侯戚鰓 117禾成孝侯公孫耳 118東陽武侯張相如 119陽義定侯靈常 120軑侯利倉 121平皋煬侯項它 122土軍武侯宣義 123汲終侯公上不害 124槀祗侯陳錯 125中牟共侯單父聖 126戴敬侯秘彭祖 127德哀侯劉廣 128上邳侯劉郢客 129朱虛侯劉章 130衍簡侯翟盱 131慎陽侯欒說 132期思康侯賁赫 133便頃侯吳淺 134義陵侯吳程 135桃安侯項襄 136沅陵頃侯吳陽 137陸梁侯須毋138離侯鄧弱139江邑侯趙堯140射陽侯項纏141周呂令武侯呂澤142建成康侯呂釋之143羹頡侯劉信144合陽侯劉仲145沛侯劉濞
D. 《胯下之辱》全文是什麼
全文如下:「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E. 《漢朝那點破事兒》最新txt全集下載
漢朝那點破事兒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漢朝那點破事兒
作者:解家小寶
第一章 神仙轉世成流氓
更新時間2009-8-4 17:42:12 字數:3093
a前言
兄弟我是沒有什麼學問的(就連這句話都是盜版的人家梁啟超的)兄弟我只是了解一些歷史知識,要和大家分享,分享一下幾千年前的漢朝歷史。希望想了解的朋友能多多捧場。
兄弟我還是有點學問的(這句也是梁啟超的)比起那些不認祖宗的人好多了,比起那些不承認歷史錯誤的人好多了,比起那些******好多了。
第一卷
三條龍
要說漢朝的歷史,就不得不說漢朝的開國皇帝,要說漢朝的開國皇帝,就不得不說劉老三,要說劉老三,就不得不說他的出生。
那就讓我們看看他的出生吧!
「啪」的一聲霹靂,把劉老頭兒嚇了一大跳,接著,當他看到躺在河邊睡覺的老伴兒的時候,他嚇了更大的一跳。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他認為自己是在做夢,不過他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在在做夢。
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他竟然看到老伴兒身上盤繞著一條火紅火紅的大蟲!它長著長長地觸須,大大地眼睛,還有那在如此陰暗天氣下依然閃閃發亮地鱗片。「天啊,這是********這是一條******,劉老頭兒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來,『這是一條*****龍!』
「撲通」一聲,劉老頭兒栽在地上,(這是由於腦充血引起的),沒了知覺。幾個小時後,劉老頭兒慢慢蘇醒過來,他慢慢地睜開眼睛,當他發現了眼前一臉焦急的老伴時,臉上立即現出驚駭的表情來,接著又暈了過去。……
應該是全本了
F. 周亞夫軍細柳全文翻譯
西漢司馬遷的《周亞夫軍細柳》全文翻譯: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的侵入漢朝的邊境。於是,朝廷派遣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守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守在棘門;委派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守在細柳,以防備胡人的侵擾。
皇上親自到軍營去慰勞將士。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隊,皇帝的車馬長驅直入,沒有人阻攔。將軍及將士們都騎著馬來迎送。不久到了細柳的軍營,就看到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劍出鞘,開弓搭箭。
皇帝的先行人員到了軍營前,不讓他們進去。先行的人說:「皇上馬上到了。」鎮守在軍營的將領說:「將軍有命令:『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命令。』」過了不久,皇上駕到,也不讓入軍營之中。
於是皇上就派去使者拿著皇上的符節去告訴將軍:「我要進軍營去慰勞將士。」周亞夫這才命令打開軍營大門。守營門的官兵對跟隨皇上的武官說:「將軍有規定,軍營中不允許縱馬賓士。」於是皇上也只好放鬆了韁繩,讓馬慢慢的行走。
皇帝到了軍營,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然後說:「穿戴盔甲的將士不能行跪拜禮,請允許我用軍禮參見。」皇上被此舉動感動,馬上神情嚴肅的俯身到在車前橫木,派來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勞軍的禮儀完畢之後離去。
皇帝出了細柳軍營的大門,很多的大臣都感到驚詫。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棘門的軍營,簡直就像兒戲一般,那裡的軍營完全會被偷襲和被敵人俘虜的,至於周亞夫,難道能有人敢偷襲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許久。
《周亞夫軍細柳》原文: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
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6)西漢開國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1、《周亞夫軍細柳》賞析:
《周亞夫軍細柳》中作者以對比、反襯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治軍嚴謹、剛正不阿的將軍形象。「細柳」也成了後人詩文中形容軍中常備不懈、軍紀森嚴的常用典故。
文章重在刻畫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寫周亞夫的地方並不多,而是把大量筆墨用在霸上、棘門軍與細柳軍的對比上,用在描寫細柳軍的嚴明軍紀上。這些側面描寫有力地烘託了周亞夫這個人物形象,如:細柳軍將士言必稱「將軍令曰」、「將軍約」,人物雖未出場,卻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將軍」的威嚴和風范。
兩處對周亞夫的正面描寫雖著墨不多,卻如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作者並沒有過多地正面描寫周亞夫的言行,而是通過描寫漢文帝慰勞軍隊將士這一場面,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藉助對比襯托的手法,鮮明地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文中周亞夫「真將軍」的風范是通過多次對比體現的。通過漢文帝慰勞守軍的故事,表現了周亞夫的忠於職守和治軍嚴明。 先寫漢文帝到霸上和棘門軍營的情況,與後面寫漢文帝在細柳軍營遇到的情況作對比,突現細柳軍營軍紀嚴明。再一處對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門軍中策馬驅車「直馳入」;而在細柳軍營,「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由此可以看出,周亞夫治軍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從。第三處對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門軍營時,「將以下騎送迎」,眾將士受寵若驚,竭盡逢迎之能事以討好漢文帝;而周亞夫卻「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相比之下更顯出周亞夫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性格特點。
2、《周亞夫軍細柳》創作背景:
絳侯周勃是漢朝開國功臣。呂後家族威脅到劉氏王朝時,他與丞相陳平共謀誅諸呂,立漢文帝。周亞夫是周勃之子,先為河內守,因他的兄長絳侯周勝之有罪,他被封為條侯,延續絳侯的後代封號。
歷經文帝、景帝兩朝,曾任河內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職。以善於將兵、直言持正著稱。後因得罪景帝下獄,絕食而死。這篇文章即記載他為河內守駐軍細柳時的一段事跡。
3、《周亞夫軍細柳》的作者:
作者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G. 西漢開國功臣排名
西漢開國功臣前一百名排名
1.酇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復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21淮陰侯韓信
22蒯成尊侯周緤
23都昌庄侯朱軫
24厭次侯元頃
25成敬侯董渫
26故城庄侯尹恢
27阿陵頃侯郭亭
28廣嚴壯侯召歐
29河陽庄侯陳涓
30蓼夷侯孔聚
31費圉侯陳賀
32平悼侯沛嘉
33武強庄侯庄不識
34隆慮哀侯周灶
35台定侯戴野
36貰齊侯呂
37海陽齊信侯搖毋餘
38芒侯昭
39柳丘奇侯戎賜
40斥丘懿侯唐厲
41東武貞侯郭蒙、高苑制侯丙倩
42樂成節侯丁禮
43宣曲齊侯丁義
44魏其庄侯周定
45昌武靖信侯單寧
46絳陽齊侯華無害
47曲逆獻侯陳平
48東茅敬侯劉釗、菌庄侯張平
49復陽剛侯陳胥
50猗氏敬侯陳速
51祁轂侯繒賀
52鄢陵庄侯朱濞
53博陽節侯周聚
54平定敬侯齊受
55故市侯閻澤赤
56任侯侯張越
57汁方肅侯雍齒
58柏至靖侯許溫 `
59辟陽幽侯審食其
60高京侯周成
61安平敬侯諤千秋
62留文成侯張良
63南安庄侯宣虎
64平棘懿侯林執
65北平文侯張蒼
66肥如敬侯蔡寅、襄平侯紀成、高粱共侯酈疥
67安丘懿侯張說
68陽夏侯陳豨
69朝陽齊侯華寄
70彭簡侯秦同
71清簡侯空中
72強簡侯留勝
73寧陵夷侯呂臣
74祝阿孝侯高邑
75煮棗靖侯赤
76梧齊侯陽成延
77堂陽哀侯孫赤
78寧庄侯魏速
79張節侯毛澤
80紀信匡侯陳倉
81新陽胡侯呂清、棘陽庄侯杜得臣
82高胡侯陳夫乞
83陽河齊哀侯其石
84龍敬侯陳署
85下陽庄侯冷耳
86堂邑安侯陳嬰
87新信胡侯呂青
88營陵侯劉澤
89廣阿懿侯任敖
91旬頃侯溫疥
92歷簡侯程黑、高陵圉侯王周
93武原敬侯衛胠
94吳房庄侯楊武
95繁庄侯強瞻
96汾陽庄侯靳強
97棘丘侯襄
98深澤齊侯趙將夜
99宋子惠侯許瘛
100閼氏節侯馮解敢
H. 西漢開國後,哪些人被封爵了,各擔任的職位是什麼.死了的和活著的都要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和《漢書·高惠高後功臣侯者表》中有。
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後,對功臣按照功勞大小排列了名次。總共有200位左右,其中涉及劉幫家族的歸入宗室和外戚,並不列入《功臣表》中。
總的來說,漢高祖時期的開國功臣對漢初的政治影響很大,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初年,國家政權的主要職位大多為這些人或這些人的後代把持,他們與皇帝為首的皇族、皇後家族的外戚勢力鼎足而三。直到漢景帝初,國家的丞相(相國)多為這些人所把持。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以強硬的手腕廢掉了大批開國功臣的侯國封邑。
漢初開國功臣位次(只列前十位)如下:
1、贊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驁(注水的,一方面承襲了老爸趙王張耳的功勞,另一方面是呂後為她的寶貝閨女婿硬要的)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侯奚涓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穎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漢初出任丞相的功臣主要有:
1、蕭何:高祖至惠帝初任相國
2、曹參:惠帝時繼蕭何任相國
3、王陵:安國壯侯,功臣排名第十二,惠帝時曹參去世後出任右丞相,陳平任左丞相,為其副手。
4、陳平:曲逆獻侯,功臣排名第47位,相國曹參去世後,出任左丞相,為右丞相王陵的副手。王陵罷相,其出接任右丞相,審食其出任左丞相為陳平副手。審食其不問事,陳平實獨任丞相之職。文帝即位,周勃出任右丞相,陳平復為左丞相。周勃罷相,陳平獨任丞相。
5、審食其:辟陽侯,王陵罷相,陳平出任右丞相,審食其出任左丞相,但主要是侍侯呂後,不主政。文帝時期為淮南王劉友所殺。
6、周勃:惠帝、高後時期為太尉,文帝即位後出任右丞相,不久罷相。陳平去世後,周勃復為丞相,不久再次罷相。
7、灌嬰:布販出身,劉邦為沛公時為中涓,後以軍功為昌文君。劉邦為漢王時,出任郎中,接著出任中謁者,後為中大夫令,掌管漢軍騎兵。後升為御使大夫,率軍從韓信定齊。項羽敗逃,灌嬰率騎兵追擊項羽,斬殺項羽於東城。劉邦稱帝後,出任車騎將軍。呂後死,出任大將軍阻擊齊軍。文帝即位,因平定諸呂有功被封為太尉。周勃二次罷相,出任丞相。一年後病逝。
7、張蒼,北平侯,漢高祖功臣第65,戰國時期荀子的學生,秦朝時為柱下吏,有罪,逃回家鄉。漢高祖過廣武,參加了劉邦軍隊,成為劉邦手下的將領,後以常山太守率軍攻趙,虜趙相陳餘,為代相。後遷為趙相。燕王反,張蒼復為代相,率軍從劉邦平叛,以軍功被封為北平侯。蕭何為相國,張蒼以明習歷算出任蕭何副手,但任計相四年,後為淮南相。高後時出任御使大夫。丞相灌嬰去世,張蒼出任丞相。
8、申屠嘉:漢文帝後元二年,張蒼免相,申屠嘉出任丞相。申屠嘉為漢高祖功臣中年齡較小的一位。以材官蹶張,就是擔任用腳蹬開弩箭射殺敵軍的小兵。楚漢戰爭中,因功升為隊率,相當於現在小班長。後來參加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叛亂,被封為都尉。惠帝時期,為淮陽太守。文帝十六年升為御使大夫。
I. 胯下之辱全文的古文翻譯。。。謝謝了。
翻譯:
淮陰有一個年輕的屠夫,他侮辱韓信,說道:「你雖然長得高大,又喜歡帶劍,但內心卻是很懦弱的啊。」
並當眾侮辱他說:「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仔細注視他一會,俯下身子從對方的胯下爬過去。集市上的人都譏笑他,以為韓信的膽子真的很小。
原文: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③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9)西漢開國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相關人物: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卻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後經蕭何保舉拜為大將,而韓信也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
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之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在劉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
之後派兵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騎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後奪去韓信兵馬命其拿下齊國, 之後韓信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韓信開始進攻楚國,項羽被迫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 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反被項羽擊敗。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自刎。
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後被人誣告謀反而貶為淮陰侯。 後呂後與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胯下之辱
J. 西漢與東漢的開國君主
西漢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豐邑人(現在江蘇豐縣)中陽里人,漢族,字季,原為地痞無賴,後買官當上泗水亭長。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農民戰爭中起義,後趁關中兵少趁虛入。數敗於項羽,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勝項羽後建國時,國號定為「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國冒頓單於包圍數月,被迫求和。在位後大殺功臣,激起英布謀反並被擊成重傷,旋歸天。為了和後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別,歷史上稱為「西漢」。
東漢開國君主:光武帝劉秀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東漢開國皇帝,即漢光武帝。南陽蔡陽人。父劉欽曾任濟陽、南頓縣令母樊嫻都。座駕:白龍馬,兵器:龍泉劍,成名之戰:昆陽之戰
劉秀是西漢皇族,漢高祖九世孫。秀九歲喪父,寄養叔父劉良家。早年從事農業生產。新莽天鳳三年(16),到長安求學,拜中大夫許子威為師。後因資用拮據,回到家鄉。地皇三年(22),農民起義軍蜂起,與其長兄劉縯率領和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棗陽)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軍編為六部,擊殺王莽南陽守將,又擊敗王莽大將嚴尤、陳茂,進軍圍宛,聲勢大振。地皇四年(23),新市、平林諸將擁立劉玄做漢帝,號更始帝。是年劉縯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