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說閱讀理解題
㈠ 100道簡愛名著閱讀題答案
《簡.愛》閱讀題
1、簡?愛在做( )期間,意外地獲得了( )的遺產。
2、羅切斯特太太是怎樣死的?
3、簡?愛最擅長的的技能是( )
4、《簡?愛》一書中( )和( )曾要與簡愛結婚。
5、簡?愛最終把兩萬英鎊的遺產與( )分了。
6、簡?愛在學校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是( )。
7、簡?愛在學校最喜歡的老師是( )
8、簡?愛最好的朋友死於( )。
9、簡?愛在( )做了家庭教師。
10、簡?愛逃出桑菲爾德庄園後被( )所救。
11、在桑菲爾德庄園,簡?愛勇敢地宣布了對已是盲人的( )的愛。
12、簡?愛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 ),工作是做( )的?
13、簡?愛為什麼沒有和羅切斯特結婚?
14、羅切斯特先生為什麼瞎了?
15、聖約翰為什麼要娶簡?愛?
17、簡?愛所教的孩子是誰?被誰所收養?
18年幼的簡?愛有一次被舅媽關入紅房子是為什麼?
19、簡?愛的舅媽一家為什麼不喜歡簡?愛?
20、羅切斯特為什麼說自己要和英格蘭小姐結婚,並且要簡離開?
21、《簡愛》的女主人公簡 愛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孤兒,她從小寄養在 家,遭到虐待,後來被送進慈善機關舉辦的寄宿學校—— ( )學校。畢業後,應聘來到( )庄園當家庭教師,與主人( )相互產生愛情,歷經曲折,最終和他結了婚。
22、簡 愛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 )精神,與表哥、舅媽以及學校校長對抗,長大後又以其獨立人格和勇敢個性贏得了羅切斯特的愛情。
23、簡 愛因婚事受阻而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你能說說是什麼阻礙了他們的婚姻嗎?
24、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25、《簡.愛》是英國作家( )的作品,是英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之一,成書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
26、《簡.愛》是一本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小說。作者以詩意與哲理的的筆觸,描寫了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簡.愛的成長經歷及情感歷程。請說說她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27、簡一無顯赫的家世,二無傲人的財富,三無出眾的容貌,在物慾橫流的功利社會,世俗有足夠的鄙視她的理由。但簡自尊、自強,她堅定且近乎固執地認為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她有權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
28、羅徹斯特雖富有而顯赫,卻是一個精神上的苦悶者、情感上的渴求者。同時,外表奇特甚至可以說是醜陋的他有是一個精神上的強大者
29、簡愛的作者是誰?
30、簡愛中,所闡明的主題是?
文段:
(以下文段是《簡愛》全書最經典的對白!)
羅切斯特:好朋友也會分手的,還是好好利用我們在一起不多的時間,在這兒靜靜的坐一會吧!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在這兒了,我有時候對你有一種奇妙的感覺,當你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的心和你的心完全完全聯系在一起了,緊緊地聯在一起了,如果把這種聯系切斷的話,我感到,我感到我的血會流出來,我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再活下去,你會忘了我嗎?
……
簡愛:你以為,因為我貧窮、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上帝沒有那麼多,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來就是如此
問題:
31、以上對白反應了主人公簡愛怎樣的品質?
32、通過這段對話,分析羅切斯特的形象
33、從以上文段分析小說《簡·愛》寫作特色
34、分析主人公結尾處「經過墳墓……」一句的內在含義
35、結合全書,談談你心目中簡愛是怎樣的人
36、有人認為,「《簡愛》的問世曾經轟動了十九世紀的文壇,在英國文學史上,被稱為一部經典傳世之作。」請根據你的閱讀,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37、簡愛小時候最愛讀的一本書?
38、舅媽經常把簡愛關在哪裡?她為什麼那麼害怕關在這里?
39、再蓋茨海德府唯一讓簡愛溫暖的是誰?為什麼?
40、當洛布赫斯特先生為簡愛怎樣做才能避免進地獄時,簡愛是怎麼巧妙回答的?表現了簡愛怎樣的性格?
41、簡愛從小就富有反抗精神,你能至少舉一例嗎?
42、簡愛怎麼向舅媽反駁自己不是「騙子」的?
43、作者怎麼描寫簡愛向舅媽復仇後的心理?你怎麼看待這時的簡愛?
44、在伍洛德給簡愛帶來溫暖友愛的是誰?最可惡的人是誰?為什麼?
45、你怎樣看待簡愛跟羅切斯特的愛情?
46、你認為書中寫得最精彩你最喜愛的片段是哪裡?請摘抄並為我們作簡要分析,與大家
分享吧。
47、假如你是簡愛,會怎樣?盡情抒發感想吧。
48、簡述《簡愛》情節
49、簡介《簡·愛》主題
50、簡·愛為什麼沒有和羅切斯特結婚?
51、羅切斯特先生為什麼瞎了?
52、聖約翰為什麼要娶簡·愛?
53、簡·愛所教的孩子是誰?被誰所收養?
54、年幼的簡·愛有一次被舅媽關入紅房子是為什麼?
55、簡·愛的舅媽一家為什麼不喜歡簡·愛?
56、羅切斯特為什麼說自己要和英格蘭小姐結婚,並且要簡離開?
57、如何看簡·愛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
58、簡·愛因婚事受阻而離開了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你能說說是什麼阻礙了他們的婚姻嗎?
59、為什麼說羅徹斯特一個精神上的強大者?
60、簡·愛離開羅切斯特後,聖約翰曾向她求婚,要求她與自己一起去印度傳教,簡為什麼拒絕了他?
61、簡為什麼到了桑費爾德庄園?
62、婚禮前夜,簡做了一個什麼夢?
63、聖約翰准備去印度傳教,臨行前向簡求婚,但他坦率地告訴她,他要娶她並不是因為愛她,是因為什麼,簡的態度是怎樣的?
64、「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這是簡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從中讀出什麼
65、《簡.愛》中簡.愛為何離開桑菲爾德庄園?
66、羅切斯特開始給簡•愛的印象是:
67、簡愛在舅媽里德太太家的地位,連使女都不如,受盡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但她不甘受欺侮,哪件事最能表現她的反抗精神?
68、簡·愛被舅媽送到哪裡去了?她在那裡最恨的人是誰?為什麼?
69、簡·愛在孤兒院唯一的快樂和溫暖來自哪?給她打擊最大的是什麼?
70、簡愛為什麼要離開她 所愛的羅徹斯特先生?
71、簡·愛為什麼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
72、簡·愛雖然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強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認為是什麼?
73、最終簡愛在什麼情況下,與羅徹斯特結合在一起?
74、羅徹斯特先生為什麼不離開他的瘋妻子?
75、羅徹斯特先生在認識簡愛前,為什麼放盪不羈,尋歡作樂?
76、簡•愛離開新義塾去尋找其他工作的原因是:
77、從《簡•愛》這本書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78、簡·愛經歷了哪些挫折與磨難?她又是如何對待的?
79、什麼樣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試結合這篇小說,談談你的看法。
80、英國文學家( ),因成功地創作了小說( )而當之無愧地跨入了世界著名文學家之列。
81、這部小說以( )敘述,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親切感人。
82、主人公( )是孤女,成年後到( )貴族庄園當( )。
83、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卻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東家( )的尊敬和愛戀。
84、簡·愛的人生追求由兩個基本「旋律」構成。首先( ),是浪漫主義文學傳統的精神女兒。其次追求( )。
85、「( )」和「( )」是貫穿小說的比喻。
86、( )和( )是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87、( )和( )是女主人公的兩個基本動機。
88、在桑菲爾德庄園內簡負責教的對象是( )。
89、簡·愛離開後,在桑菲爾德府發生的火災中,這把火是她的妻子( )放的。羅切斯特受到了怎樣的傷害?( )她的瘋妻又如何了?( )
90、聖約翰受洗禮時取的名字叫( ),他的母親是簡的( )。
91、簡·愛是以 身份應聘到 的,她的學生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 ,並不是 先生的女兒。
92、除了羅切斯特先生外,還有一個人也差點走進簡·愛的心,這個人是 但他實際愛的只有 。
93、在桑菲爾德庄園的聚會中,羅切斯特先生扮演了什麼人來試探簡·愛
94、、《簡.愛》中簡.愛與羅切斯特先生的結局是( )
A、分手B、永未見面C、終成眷屬D、互相憎恨
95、對( )的渴念和對( )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簡.愛的兩個基本動機。
96、主人公簡.愛成年後在桑菲爾德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最後又到了( )貴族庄園當家庭教師。
97、、( )阻止了簡·愛和羅切斯特的婚姻。
98、小說以羅切斯特第一次婚姻以及和( )的交往,諷刺了以( )為基礎的愛情和婚姻。
99、《簡.愛》成功塑造了( )( )( )的婦女形象。
100、簡孤兒院,從這里可以看出她的( )個性。
這是題!
㈡ 求多篇適合高三練習的外國小說閱讀語段(最好附答案)
美好的聲譽
文/比爾·蓋瑟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這正是大學的暑假期間,在我兒子前途未卜的時候。我真想向他說些什麼。
休息時,本吉環視著我那15英畝的土地,有溪流,有樹林,還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
「這地方真美。」他說,顯出沉思和迷戀。
於是,我就將這片土地的來歷告訴了本吉。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蘇珊娜出生不久,格洛麗亞和我在我長大的那個鎮上教書。我們很需要一塊土地來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鎮南面農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歲的退休銀行家尤爾先生的土地。他有許多土地,但一塊也不賣。他總是說:「我已對農夫們許諾,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盡管如此,格洛麗亞和我還是到銀行拜訪了他。他依舊在銀行里消磨退休的歲月。我們走過一扇森嚴可畏的桃花芯木製的門。進入一間光線暗淡的辦公室。尤爾先生坐在一張辦公桌後面,看著《華爾街日報》。他幾乎沒有挪動一下,只從他那副眼鏡上方看著我們。「不賣,」當我告訴他我們對這塊土地感興趣時他自豪地說,「我已經將這塊土地許諾給一個農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點緊張不安地回答,「但是我們在這里教書,也許你會賣給打算在這里定居的人。」他噘起嘴,瞪著眼看著我們,「你說你叫什麼名字?」
「蓋瑟。比爾·蓋瑟。」
「嗯!和格羅費·蓋瑟有什麼親戚關系嗎?」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爺爺。」
尤爾先生放下報紙,摘下眼鏡,然後他指著兩把椅子。於是我們就坐下來。「格羅費·蓋瑟是我農場里曾經有過的最好的工人。」他說,「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乾的事都幹了,用不著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機要修理,讓它擱著,他覺得不好受。」尤爾先生眯縫著眼,眼神中流露出遙遠隱約的記憶,「你說你要什麼,蓋瑟?」
我又將買地的意思對他說了一遍。
「我想一想,你們過兩天再來。」
一周後我又到他的辦公室。尤爾先生說,他已經考慮過了。我屏住氣息。「3800美元怎麼樣?」他問。以每畝3800美元計,那我要付出約6萬美元,這不明擺著是拒絕嗎?「3800美元?」我喉嚨里彷彿梗塞著什麼。「不錯,15英畝賣3800美元。」我無限感激地接受了。
將近30年後,我和本吉漫步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本吉。」我說,「這全都因為一個你從未見到過的人的美好的聲譽。」
在爺爺的喪禮中,許多人對我說,爺爺寬容、慈祥、誠實和正直。這使我記起了一首詩:「我們要選擇的,是美好的聲譽,而不是財富,是愛的恩澤,而不是金銀財寶。」美好的聲譽就是爺爺蓋瑟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希望本吉將來在這片溫柔的地上散步時,也將這個故事告訴他的兒子。」
(選自《青年文摘》2006年第2期)
12、小說第一節,比爾·蓋瑟想對兒子說些什麼?他為什麼選擇在兒子前途未卜的時候講這個故事?(6分)
答:
13、小說在第五、第六兩節為什麼極力渲染銀行家尤爾先生不肯賣土地?(4分)
答:
14、先概括小說主人公爺爺的品質,再分析小說為什麼沒有直接描寫爺爺的音容笑貌,而是通過其他人的語言來介紹他的人品和聲譽。(8分)
答:
15、分析小說結尾所引用的那首小詩的作用。(4分)
答:
12、想對兒子說這片美麗的土地的來歷;(3分)兒子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希望他能有正確的價值觀,繼承爺爺的美好品質。(3分)
13、與下文尤爾先生不僅賣土地而且低價出賣的情節形成對比,(2分)從而證明爺爺的美好聲譽在這件事中起了巨大作用。(2分)
14、勤勞、寬容、慈祥、誠實、正直;(5分)通過他人之口介紹爺爺的品質更真實可信,更能表現一個美好聲譽的廣泛影響。(3分)
15、作用:升華文章的主題和情感;(2分)照應開頭。(2分)
(一)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時來到醫院大門口左側的台階上,鋪下一張報紙,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那是一本很厚的書。她的面前是一個花壇,紅色的鬱金香正在燦爛地開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時候,能看到她的那雙大眼睛,平靜而且清澈。雖然病號服並不合體,但並不能掩蓋住她典雅的氣質。她很友善,每當有人找她問事的時候,她都表現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師或幼兒園阿姨。
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整整齊齊把那張報紙疊好,轉身走進了大樓。
樓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個點兒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視的日子。電梯剛停下,人們爭著擁了進去。電梯馬上就有了反應,發出「受不了」的報警聲。最後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樣很多,不過還好,電梯沒有報警。人們紛紛選擇自己要去的樓層數。有個農民模樣的大伯觸動數字7的時候,那數字就是不亮。他有些著急,還有些緊張,一遍一遍地摁,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她發現後,急忙說:「大伯,這部電梯雙層停。」大伯仍然沒有明白過來什麼是「雙層停」。說話間已經到了8層。大伯不知道該怎麼辦,不肯下。她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樓梯口。」她讓大伯從8層走到7層。其實樓梯離電梯也就只有四五步遠,她很快就回來了,電梯內的不少人只是表情嚴肅,並沒有說什麼。當然,肯定有人心裡會想:這人真多事。電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籃的小夥子自言自語: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層?她主動接過來說:是的,往左拐。
電梯到了14層,一位急忙下電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裡的一枝玫瑰。塑料袋裡有幾盒營養品,但只有這一枝玫瑰。這時電梯門將要關上,她迅速觸動開門按鈕並撿起那枝玫瑰,她還沒有說完「請等我一下」就跨出了電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還給那位姑娘。對於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溫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療傷的玫瑰。但她沒有想到,她後腳剛剛邁出電梯,電梯內一位戴眼鏡的女士「啪」一下就把電梯給關上了,並及時觸動了上行的按鈕。「神經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氣沒有發泄干凈,繼續說,「真的,這個人我知道,在這里住了一個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覺得她的行為不太正常。」另一個人接著說。電梯內剩下的十餘人恍然大悟。大家覺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選自《北京晚報》)
【練 習】
1.開頭一段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2.小說總共寫了「她」做的4件事,請根據文意概括,並寫出這4件事的共同點。
3.小說的標題是「病人」,從全文看,①到底誰是病人?②得的是什麼病?③以「病人」為標題有什麼深刻含義?
4.這是一篇優秀的小小說,請你任選一個角度,賞析其藝術特色。(80字左右)
(二)演 戲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那股傻勁,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昏倒。我要證明什麼?新加坡人的冷漠感?老實說,這個靈感還是來自長堤彼岸的一則新聞,一個記者,為了測試人的反應,與一個警察合作,他扮演搶匪,與扮演警察的警察在大街上追逐。結果他獲得了滿意的答案:沒有人加入追逐的行列。由此而證明人類的自私等等,據說很是轟動。我請芬和我合作,我們扮演一對情侶,我們的目標是烏節路的一座購物中心。我們選擇人最多的時刻走進去,然後按照計劃,我彷彿喝醉了酒,一顛二搖就倒在地上。芬發出了尖銳的叫聲,叫得蠻像的,多虧她練了三天的尖叫。這叫聲果然奏效,一下子吸引了幾個人上前來看。我雖然閉著眼,但兩耳很清楚地聽到皮鞋和高跟鞋的聲音,心裡稍稍感到溫暖。「請你們幫幫忙,我的男朋友昏倒了。」芬以顫抖的聲音說。她是我們戲劇團的成員,這點演技當然難不倒她。我正期待有一雙強而有力的手,往我胳肢窩一夾,把我從地板上扶起來。然而,幾分鍾過去了,除了耳邊嘈雜的聲音外,那雙手始終沒出現。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芬的聲音鑽入耳根:「起來吧,戲演完了。」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周圍的人還是那麼匆匆忙忙,彷彿剛才那一幕未曾發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屍,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 我們轉移陣地到另一座購物中心去,如法炮製再昏倒一次,我始終無法接受那個叫做冷漠的現實。這次,倒有一對情侶上前來看幾眼,不過也僅僅是幾眼,什麼話也沒留下就走了。我正要睜眼的時候,一個洋婦(大約六十歲)走來了,我聽見她問:「怎麼回事?」芬說:「我男朋友昏倒了。」
「快送醫院吧,需要我幫忙嗎?」
芬還沒回答,我已經忍不住爬起來了,老婦有點驚異,我把原委告訴她,她笑笑走開。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還要試下去嗎?」芬問。
朋友,你說呢?
(選自新加坡懷鷹小小說集《哀悼青春》)
【練 習】
1.
(1)「我」為什麼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昏倒?
(2)「我」進行的測試是不是和那個新聞記者一樣希望獲得「滿意的答案」?為什麼?
2.
(1)「我雖然閉著眼,但兩耳很清楚地聽到皮鞋和高跟鞋的聲音,心裡稍稍感到溫暖。」
為什麼?
(2)「周圍的人還是那麼匆匆忙忙,彷彿剛才那一幕未曾發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屍,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這句話表達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小說最後寫道「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試結合全文分析這「苦澀的笑」的含義。
4.下列對小說的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
A.新聞記者所做的測試,之所以讓「他」很滿意,是因為「他」深信人類是自私的、冷漠的。
B.在烏節路的購物中心,芬的尖叫聲吸引了很多人來關心她,這讓「我」感到心裡很溫暖。因為雖然沒有人來幫助「我」,但至少證明人們並不是冷漠自私的。
C.小說最後芬問「還要試下去嗎?」不僅表達了她對這次試驗的失望,而且向讀者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使小說顯得余韻悠長。
D.本文深刻揭露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人們感情麻木、道德淪喪、爾虞我詐的黑暗的現實。
E.小說情節平淡無奇,布局謀篇也沒有大起大落的波瀾,但由於內容反映了人道關懷這一社會性的問題,所以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
(三) 修 面
隨著九爺推子擦擦的聲響,父親濃密而微卷的鬍子一綹一綹地掉在白色的圍布上。父親緊閉著眼,一動不動。
很快,九爺就將父親的絡腮鬍子和嘴唇周圍的鬍子推了一遍,父親剩著胡碴的臉像收割後的麥地。
九爺放下推子,說你爹怕有一兩個月沒剃鬍子了吧?
我說是的,他病了兩個多月了。
九爺取出香皂盒,吩咐我去倒點熱水來。
我提起牆角那隻父親用了許多年的鐵殼水瓶,倒了開水,又從缸里舀出冷水對上,試了試水溫,把臉盆端給了九爺。
九爺拿出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臉帕,卧進水裡,停了一會兒後撈起,稍稍捏捏水,便用帕子在父親的腮上和嘴唇四周來回地潤;潤過後,才用細毛刷子刷上香皂沫子,刷在父親剛推過的胡碴上;然後九爺才掰開剃刀,向父親抹滿香皂沫子的臉上刮下去。我看著九爺努力地叉開腿,弓下身,不斷地變換著姿勢,以便更好地剃掉父親粗壯的胡碴……
小的時候,父親總愛用他的胡碴扎我的臉。記得有一次我拉著父親的手,指著牆上的馬克思、恩格斯像對他說:爹,你為啥不留個他們那樣的「大掃帚」呢?父親笑著刮刮我的鼻子,說那多不方便,吃飯還得撩著鬍子。說著父親就做了一個撩起鬍子的動作,惹得我哈哈大笑。其實我知道。作為民辦教師的父親工資微薄,同時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經常去理發修面,因為每天都有兩個班七八十名學生的課等著他去上、作業等著他去批改,還有許多永遠做不完的家務。而父親的鬍子又屬於長得特別快的那種,像割後的韭菜,因此父親不得不每隔兩三天,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鬍子。父親不是那種不修邊幅的人,相反,他在學生面前總保持嚴肅、端莊、整潔的形象,剪掉鬍子可以說是父親不多的課余時間里十分關注的事情。 九爺的剃刀刮過,父親的腮邊及嘴唇四周一片鐵青。應當說,颳了鬍子的父親是個相貌堂堂的男人,盡管那臉龐多少顯得有些蒼白和瘦削。二十多年來,父親很少正經八百地修過面,現在父親有時間躺下來享受那每個成熟男子應當享有的刀子輕輕拂過的快感了……九爺是個地道的老剃頭匠,每道工序都極熟練極認真,不多時,九爺的剃刀就又刮完了父親的額頭、眉下、鼻樑、耳廓,最後擰一把熱毛巾,給父親擦了臉。這樣,修面的全部工序才算結束。九爺撤去圍布,我扣上父親半新的中山裝的風紀扣,然後走出門,對等在門外的一長串臂纏黑紗、手拿白花的學生說,你們可以進去了…… (選自《小小說選刊》)
【練 習】
1.寫出你對「剪掉鬍子可以說是父親不多的課余時間里十分關注的事情」的理解。
2.「等在門外的一長串臂纏黑紗、手拿白花的學生」中「一長串」一詞可否刪去?為什麼?
3.故事的結尾出人意料,但並不是故弄玄虛,文中有多處伏筆,請寫出其中的3處。並寫出這樣結尾的作用。
4.作者曉堯曾說:「小小說就是那種真正讓自己感動過的東西,久久縈繞於懷之後,最終以絕佳的方式流瀉出來。」在這篇小說中,①真正讓作者感動過的「久久縈繞於懷」的是什麼?②「絕佳的方式」又指什麼?
(一)1.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②烘託人物的外在美和典雅的氣質。 2.①電梯超載,「最後上來的人沒有下去的意思,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②農民大伯不明白什麼是「雙層停」,她走出電梯送大伯。③電梯里有人對要去的地方不肯定,她主動指點。④急忙下電梯的姑娘的玫瑰花掉了,她迅速撿起追了出去。共同點:主動幫助別人。 3.①電梯上戴眼鏡的女士和剩下的十餘。②冷漠、自私自利。③揭示了當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冷漠病態的關系,從而喚醒人們的良知,寧可被冷漠的人視為「病人」,也不要成為不知關心別人只知關心自己的冷血動物。 4.參考角度:寫作角度獨特,以小見大,把生活中最平淡無奇的事,濃縮在乘電梯這樣一個平常而又獨特的場景,使情節更集中,人物更突出。小說所反映的事發人深思,卻沒有教條的說教,褒貶也不露聲色,符合小小說創作的重要法則:「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本身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點出來」(恩格斯)。以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現人物形象。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主題更突出。
[二]
1.(1)希望能夠推翻一個新聞記者證明的「人類是自私」的說法,測試一下新加坡人的冷漠感。不相信人們真的會那麼冷漠。(2)不希望。「我」不相信人們真的會那樣冷漠。 2.(1)感到有人來幫助自己,證明人們並不是冷漠麻木的,自己演戲的目的達到了。(2)對麻木冷漠的人們一種深深的失望和悲傷。 3.我不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的,不相信新加坡人沒有同情心,然而事實證明了現實就是如此,惟一願意幫助自己的還是一個大約六十歲的外國婦女。我對這樣的現實感到痛苦和失望,同時也包含了對這種結果的不甘心。 4.BD
(三)1.①父親不是那種不修邊幅的人。②父親工資微薄,工作量大,家務繁重,沒有時間去修面。③父親很尊重自己的學生,在學生面前總是保持嚴肅、端莊、整潔的形象。 2.不能刪去。「一長串」表明來悼念父親的學生很多,更能表現父親在學生們心中的地位。從而使父親作為一個地位卑微的民辦教師的形象更突出、更高大。 3.伏筆:①父親緊閉著眼,一動不動。②我說是的,他病了兩個多月了。③現在父親有時間躺下來享受那每個成熟男子應當享有的刀子輕輕拂過的快感了。作用:扣人心弦,震憾人心。 4.①父親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②側面描寫。通過我的回憶以及我、九爺、學生們對父親的態度來寫父親。
該文章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網]:http://www.sjyw8.com/sj/xxsht/200804/7347.html
㈢ 小學經典小說選段閱讀訓練題
.....若是答案還會動動腦 訓練題....網上基本沒有
㈣ 小說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和方法
語文小說閱讀的答題技巧如下:環境描寫的題型及答題要點。答出環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3、渲染氣氛。4、刻畫人物形象,襯託人物的性格、情緒。5、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真實。6、使主題更為突出、深刻。7要表現一定的新鮮感受或微妙情緒,做到情景交融,能夠給人以感染、啟發和美的享受。關於評價、體驗、感悟、啟示的問題。這類題往往是考查學生們對文學作品內涵的把握。需要結合自身經歷談體驗、感悟等。人物形象分析的題型及答題要點。1、答出描寫人物。2、答出這些方法的具體內容。3、針對具體內容分析人物特點,注意從外在的肖像特點到內在的心裡想法,再到精神品質。要分析全面,具體,不可泛泛而談。
㈤ 急求!!!名著《簡愛》閱讀選擇題
簡愛在做()期間,意外地獲得了()的遺產.
羅切斯特太太是因?而死的.
簡愛最擅長的技能是?
簡愛一書中?和?曾要與簡愛結婚.
簡愛最終把兩萬英鎊的遺產與?分了.
簡愛在學校最喜歡的老師是?
簡愛最好的朋友死於?
簡愛在?做了家庭教師
簡愛逃出桑菲爾德庄園後被?所救
在桑菲爾德狀元簡愛勇敢得宣布對?的愛
簡愛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工作是做?的.
簡愛為何離開桑菲爾德庄園?
簡愛與羅切斯特的結局是?
簡直最初在?家受盡折磨,之後到了?學校?
簡愛的兩個基本動機是?
下面哪些人物是<簡愛>中的人物?
a聖約翰 b英格拉姆小姐 c希刺克利夫 d阿黛勒
簡愛為什麼沒有和羅切斯特結婚?
羅切斯特先生為什麼瞎了?
聖約翰為什麼要去簡愛?
簡愛所教的孩子是誰?被誰所收養
年幼的簡愛有一次被舅媽關入紅房子是為什麼?
簡愛的舅媽一家為什麼不喜歡簡愛?
羅切斯特為什麼說自己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結婚,並且要簡離開?
說出簡愛的經典對白,並品味.
從簡愛這本書中我們學到什麼?
簡愛雖相貌平平,但她身上有強烈的魅力和美感,你認為是什麼?
最終簡愛在什麼情況下,與羅切斯特在一起?
主人公簡愛成年後在桑菲爾德庄園當?
簡愛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經什麼,長大後又以其?人格和勇敢個性贏得了愛情.
簡直是英國作業?的作品,是十九世界?文學代表作之一
簡愛描寫了資產階級知識女性簡愛的成長經歷及?
簡哪三無?她堅定且近乎固執地認為所有的人生來都是?的.
在桑菲爾德庄園的聚會中,羅扮演了什麼人來試探簡愛?
簡愛中哪件事最能表現她的反抗精神?
簡愛被舅母送到哪裡,她在那裡最恨的是?為什麼?
簡直在孤兒院唯一的快樂和溫暖來自?給她最大打擊的是?
簡離開了桑菲爾德庄園,沿途乞討,最後暈倒在牧師?家門錢,被聖約翰和他的?救了,謀了個?職位?
不久,聖約翰接到家庭律師的通知,說他的舅舅約翰簡去世了,留給簡?要聖約翰幫忙尋找簡
<簡愛>的寫作使用了第?人稱
她在雷沃德學校生活是,她的老師?和朋友?幫助過她.
簡愛作者是?國,作者?與她的兩個姐妹()()並稱三姐妹.
故事主要發生在哪三個地方,其中?最重要.
簡愛成功塑造了哪三個人的婦女形象.
簡愛與?的主任?先生產生愛情
小說以羅第一次婚姻以及和?的交往,諷刺了以?為基礎的愛情和婚姻.
?阻止了簡和羅的婚姻
里的太太把簡愛送到了?
在孤兒院發生什麼事奪走孤兒的命,海倫因此死去,簡愛受到的打擊是?
簡愛畢業後留校做什麼
簡愛為什麼離開孤兒院,可以看出她的什麼個性?
簡愛為什麼到桑菲爾德庄園?(36-38章)
婚禮前夜,簡做了什麼夢?
聖約翰娶簡不是因為愛她,而是因為?簡的態度是?
簡愛發現她的主人羅是個?的人.對她時好時壞.
簡愛為什麼要離開羅?
㈥ 閱讀《傅雷家書》、《簡愛》、《格列佛游記》三本名著。每部小說出一道閱讀題,共4小題問答。要有答案
1;傅雷家書講的是什麼?
答案:講的是傅雷對於以前家事的一些繁瑣小事的回憶,對父母兄弟的評價與懷念,表達了傅雷對平凡樸素生活的嚮往,對當今社會的種種弊端的嘲諷與怒罵。
2.簡愛的作者是誰?
答案:夏洛蒂。勃朗特
3,簡愛中,所闡明的主題是?
答案:人的價值=尊嚴+愛
4,格列佛游記中,宮廷的兩種游戲是什麼?
答案:跳繩選官,音樂舞蹈
㈦ 求兩道高中語文小說閱讀題!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照例走著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這條航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船長站在艦橋上,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諾曼底」號是一艘大輪船,在英倫海峽也許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郵船之一了。它裝貨容量六百噸,船體長二百二十尺,寬二十五尺。海員們都說它很「年輕」,因為它才七歲,是1863年造的。
霧愈來愈濃了,輪船駛出南安普敦河後,來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脈估計有十五海里。輪船緩緩行駛著。這時大約凌晨四點鍾。
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麼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彷彿像一座山峰。只見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飛駛過來。那是「瑪麗」號,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它從敖德薩啟航,船上載著五百噸小麥,行駛速度非常快,負重又特別大。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號逼了過來。
眼看就要撞船,已經沒有任何辦法避開它了。一瞬間,大霧中似乎聳起許許多多船隻的幻影,人們還沒來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臨頭,葬身魚腹了。
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
由於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於停了下來。「諾曼底」號上有二十八名船員,一名女服務員,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婦女。
震盪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裡灌,洶涌湍急,勢不可當。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 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牆,救生圈也不夠。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實際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這股你推我搡的勢頭,險些兒把小艇都弄翻了。奧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頭拚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象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幾秒鍾前大家還在酣睡,驀地,而且,立時立刻,就要喪命,這怎麼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人們聽到這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洛克機械師在哪兒?」「船長叫我嗎?」「爐子怎麼樣了?」「海水淹了。」「火呢?」「滅了。」「機器怎樣?」「停了。」
船長喊了一聲:「奧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長問道:「我們還有多少分鍾?」「二十分鍾。」「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在,船長。」「哪個男人膽敢搶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瑪麗」號也放下救生艇,趕來搭救由於它肇禍而遇難的人員。
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麼爭執或毆斗。事情總是這樣,哪裡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裡也會有悲壯的捨己救人。
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彷彿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過了一會兒,他喊道:「把克萊芒救出去!」 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
輪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們盡力加快速度劃著小艇在「諾曼底」號和「瑪麗」號之間來回穿梭。「快乾!」船長又叫道。
二十分鍾到了,輪船沉沒了。 船頭先下去,須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
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
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並論。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1.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在小說中常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請選取一個方面,具體分析這種描寫的作用。
2.文章開頭說:「真正的強者是那種具有自製力的人。」哈爾威船長的這種自製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3.結合全文,說說小說以「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作為一名英雄的權利」的用意。(6分)
「諾曼底」號遇難記
1. ①環境描寫:「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霧越來越濃了」,「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點明了「諾曼底」號遇難的環境,為下文「諾曼底」號遇難作鋪墊。
環境描寫:「海水嘩嘩往裡灌,洶涌湍急,勢不可當。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渲染遇難時緊張的氣氛,為下文寫哈爾威船長鎮定救人進一步作鋪墊。
②場面描寫:「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 借人們紛紛逃生的混亂場面與下文的哈爾威船長鎮定救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更突出了哈爾威船長捨身為人的崇高品質
場面描寫:「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陰慘慘的薄霧」渲染悲壯的場面和人們內心的痛苦,表達出人們對船長的無比崇敬和無限懷念。
2(1)面對災難,鎮定自若,消除人們的驚恐---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台上大聲吼喝,消除人們的驚恐,強調「必須把60人救出去。
(2)當場面混亂時,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當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整個人群因為猝然而至的變故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
(3)當剩時不多時,冷靜、強硬、井然有序地指揮大家逃生--當他了解到爐子被淹了、火滅了、機器停了,還剩二十分鍾,「諾曼底」號就將葬身海底的時候,船長冷靜而強硬地指揮大家有秩序地逃生。
(4)當輪船慢慢下沉時,捨己救人-----輪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船長唯獨沒有考慮自己。他屹立艦橋,隨著輪船一起沉入深淵。
3. ①以此句作文章結尾,點明並深化主題。(作用) ②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績,譜就英雄樂章。關鍵在於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在災難面前,最能夠顯現出人性的本色,在生死存亡關頭,能夠克服恐懼、鎮定自若為別人考慮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解釋) ③哈爾威抱定了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以葬身大海作為最後歸宿。用他的生命告訴我們,活著固然重要,可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更重要。
我緩緩地爬到了山洞的洞口,將我的狙擊槍伸了出來。
德國人剛剛佔領了山下的村莊,據情報,山下包括剛剛登陸的一個排,總共有93個人,我手中的120顆子彈限制了我不能有過多的失誤。而口糧只能供給到後天早晨,這里的地形過於開闊,我如果不能消滅下面的93個德國人,我就不能活著回去。
下面的德國人還不知道有一把射出過上萬發子彈的狙擊槍在找尋他們的腦袋。在這把槍下斃命的人已經超過一個團了。
望遠鏡里沙灘上有10個人若無其事的四處遊走,,這樣的人是狙擊手們最先打擊的對象。一個傢伙正懶洋洋地躺著曬太陽,我小聲說:「去死吧。」「砰」的一槍,子彈穿透了他的心臟。槍聲一響,所有的人都警戒起來。「哼」,我冷笑一聲,漸漸瞄準了一個人的鋼盔。我知道有一個角度,子彈可以穿透鋼盔,「砰」又一槍,沙灘上又多了一具德國人的屍體。「砰」一個人倒在地上,但沒有死,兩個人跑過去,又一槍,一個傢伙由於慣性在沙灘上拖出了一條長長的坑。我暫歇了一會兒,避免槍管過熱而燒紅。再看時,那個人已經被包紮好了,包紮的人站起來時,一顆子彈射入了他的後腦。三秒後,傷員的脖子也中了一顆子彈,這次,他再也醒不過來了。…… 當我消滅了灘頭的10個人後,我看了看錶,剛剛一刻鍾。我要著手幹掉村裡的人了。之前的炮轟,村裡到處是斷壁殘垣,我發現了一座損傷較輕的房子,從破窗里看到了一個「蓋帽」,應該是個軍官。「砰」我的第14顆子彈將綠色的軍帽染成紅色。德國人都慌亂起來,顯然是失去了指揮。……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不能再開槍了,否則火光會暴露我的位置。手裡還有82發子彈,山下還剩下62個敵人。
在其他的士兵眼裡,狙擊手是個神秘的職業。他們根本無法了解狙擊手的苦痛,職業的狙擊手,消滅一個敵人不過是一顆子彈的事,而痛苦就是這一顆子彈,只要扳機輕輕一扣,那聲槍響就宣告了一個生命的終結。夜裡,我常常夢到雙手所沾滿鮮血。血濺滿地的場景我見了不下百回,每一次都是新的恐懼。只是那一顆子彈,死亡便混合著血腥氣味飄散到空中。
……
清晨的朝氣被死亡的氣息掩蓋。我要開始工作了。第一槍,我找到一個暴露的頭,「砰」,射偏了這似乎是個不好的兆頭,靜下心,再瞄準,才幹掉了他。今天與昨天不一樣,今天所有的人都保持高度警戒,很難找到狙擊對象,同時還要防止下面的人回擊。一天下來,我只幹掉了13個人。耗費了我16顆子彈。這樣一來,我只剩下了66顆子彈,山下還有49個人。
本來夜晚是不應該進行狙擊的,但如果以這個速度下去,我一定會被困死的。我打算在夜裡繼續。在山下的燈火里,我發現了不少目標,有些興奮。一連串的槍聲,下面只剩下了34個人,那將近一個排的人瘋了似的舉著機槍、卡賓槍對著我這個方向狂掃。很多流彈,但根本打不到我。
糟糕,又射偏了。「砰」,這一槍不是我的子彈,我被反狙擊了!下面的人在為狙擊手打掩護!可惡!
我在暈過去之前,我才發現,我的槍管,已經燒得通紅,我是這樣被暴露的!
世界一片血紅,我彷彿看到,六百萬猶太兄弟姐妹在天堂望著我,我也要去天堂了吧……
㈧ 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
㈨ 奇遇 莫言 小說閱讀理解參考答案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通過秋夜「我」一個人穿行在莊稼地里的趣味性的描繪,處處彰顯出一種文學的品味、速寫和張力。
B.「我的身後當然什麼也沒有」一句獨立成段,是想著重交代「我」當時無懼無畏的心理,所謂「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C.趙三大爺死了也要還債這一情節,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
D.小說情節設計巧妙,前面路上沒碰到鬼,進村的時候反而碰到趙三大爺,「奇遇」傳達了這么一個信息,「原來鬼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可怕。」
E.小說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和現代社會融為一體,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2)分析小說第二段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6分)
(3)分析小說第五段寫兒時在家鄉時聽說過的鬼故事有什麼作用。(6分)
(4)「趙家三大爺大前天早晨就死了」這一結局在前文均有暗示,結合文本內容,請試作分析。(8分)
(1)B E
(2)第二段的景物描寫,反映了高密故鄉特有的濃郁的環境特徵。(2分)一方面寫出了家鄉月夜的寧靜幽美,體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1分)另一方面以聲襯靜,寫出了月夜的沉寂,冷清,(2分)為下文寫「我」的恐懼害怕作鋪墊。(1分)
(3)細膩形象的寫出了「我」當時內心的恐懼害怕,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3分)照應前後文,同時還為下文趙三大爺的出現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虛實結合,形成對比烘托。(3分)
(4)這是典型的「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筆法,(2分)在小說結尾時突轉,使文章精彩巧妙,出奇制勝,於平靜處掀起波瀾,引人深思,(2分)前文伏筆暗示主要體現在:
①「樹影里閃出一個老人來。」一個「閃」字寫出了趙三大爺的特殊身份。
②「穿得齊齊整整,離我三五步處站住了。」迷信里講,死人陰氣重,不敢與活人陽氣相接。
③「知道你回來了,在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④「我的錢不能用。」那是冥錢,陽間當然不能用。
⑤「接過三大爺遞過來的冰冷的瑪瑙煙袋嘴」,「冰冷」一詞也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⑥「父親驚訝地問:你說誰」,「驚訝」一詞也可知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⑦「父親竟猶豫著不敢接」,可見父親內心的疑懼,暗示了趙三大爺已成鬼魂。
(寫到其中任意4點就給4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㈩ 關於四大名著的閱讀題及其答案。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史記》、《杜甫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委託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全稱(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明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只不過清代《紅樓夢》的出現,其被公認為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地位取代了《金瓶梅》,才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說法。四大名著不是某個人定下來的,而是被廣大讀者所公認而在歷史上形成的名稱,四大名著對往後的文學發展有了很大的貢獻。
現在四大名著公認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精闢點評: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四大名著其實代表皇權,神權,貴族權,以及暴力權,三國演義就不說了,皇權,西遊記,神權,紅樓,貴族權,水滸,暴力權.其實都是封建社會的樣板戲而已.當每個人思維局限,並按此套路運轉的話,無形中就是封建社會的游戲規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