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顧榮小說在線閱讀

顧榮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5-03 02:49:59

㈠ 《顧榮施炙》的中文翻譯

一、譯文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曾經應人邀請赴宴,發現端烤肉的傭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於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說:「這是個僕人,怎麼施捨給他?」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

後來顧榮遇上戰亂過江避亂,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烤肉的人。

二、原文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三、出處

選自《世說新語》

(1)顧榮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的編纂成書固然與劉宋家族對魏晉風流的喜好和社會各層人士對魏晉風流的追慕有關,然而劉義慶之所以對魏晉士人情有獨鍾化大氣力與其門客共襄盛舉還有他個人身世的內在原因。

二、作品賞析

贊揚了顧榮,體恤下人,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和行炙人的知恩圖報的品質。多做一點好事,多關心一下別人,或許就會得到回報。

三、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約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

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典敘》、《世說》10卷、《集林》200卷、《幽明錄》20卷、《宣驗記》13卷、《小說》10卷, 有《宋臨川王劉義慶集》8卷。《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㈡ 顧榮施炙閱讀答案

原文顧榮居洛陽,嘗應(14)人請①。覺②行炙人③有欲炙之色④,因⑤輟己⑥貽焉⑦。同坐嗤(chī)⑧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⑨,每⑩經(11)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顧榮異之,問其所以(13),乃受炙人也。
編輯本段翻譯顧榮在洛陽時,曾經應別人的宴邀趕赴宴席。(在宴席上)他發覺上肉的僕人的臉上顯露出對烤肉渴求的神色。於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給他吃。同席的人都譏笑他。說:「他是僕人,怎麼給他(肉)吃?」顧榮說:「一個人每天都烤肉,怎麼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遇到戰亂,顧榮渡過長江南下,每當(顧榮)遇到危難,經常有一個人在他身邊(或周圍)幫助他。顧榮對此感到奇怪,後來問那個人這樣做的原因,原來是(當年)接受他烤肉的人。
編輯本段注釋1.顧榮:字彥先,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江南士族領袖官至散騎常侍。
2.應人請:赴宴。
3.覺:發覺
4.行炙人:端送烤肉的僕人。
炙:烤肉。
5.色:神色。
6.因:連詞,於是。
7.輟己:讓出自己的一份。
輟:停止,放下。
己:自己。
8.貽:給
焉,兼詞「於之」。
9.嗤:嘲諷,譏諷。
10.遭亂渡江:西晉末年,發生八王之亂,異族紛紛起義,建立政權,西晉官民渡過長江,史稱東晉。
11.每:每次。
12經:遭遇。
13.左右:幫助。
15.所以:原因。
16.嘗:曾經。
17.已:後來。
18.坐:同"座",座位。
19.乃:於是。
20.常:經常。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顧榮((?~312)西晉末年擁護司馬氏政權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腦。字彥先,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顧雍孫。弱冠仕吳,吳亡,與陸機、陸雲同入洛,號為三俊。拜郎中,轉廷尉正,先後辟為王侯僚屬。惠帝征為散騎常侍,懷帝永嘉元年為司馬睿軍司,加散騎常侍,凡所謀劃,皆與榮議。永嘉六年卒於官,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元,有《顧榮集》已佚。
編輯本段思想贊揚了顧榮,體恤下人,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和行炙人的知恩圖報的品質。
編輯本段俗語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好人有好報。樂於助人,也要有恩必報
編輯本段文言知識焉。文言虛詞,既可以作兼詞,也可以作疑問詞語氣詞等用。上文「輟己之炙而施焉」中的「焉」,譯為「於之」(「於」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之」指代端烤肉的僕人);「焉施之」中的「焉」,則相當於「為什麼」。

㈢ 文言文閱讀。(10分)顧榮施炙 ①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


小題1:(1)停止(2)通「座」,座位(3)遇到(4)是
小題1: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
小題1:顧榮心思細膩,善於觀察,平等待人,不因對方是僕人而輕視他,顧榮更能為別人著想,施肉給端烤肉僕人,是一個善良的人。或受炙人知恩圖報,在顧榮危急之時相助保護,他真正做到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樣的行為讓人稱頌。(必須答出人物的品質)

㈣ 文言文顧榮施炙中的"常有一人左右相助〃中的相是指什麼

顧榮給傭人吃烤肉,之後每次遇險,那個傭人都會幫助他。
常有一人左右相助:總有一個人在旁邊救助他。
原文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版本二: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烤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翻譯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曾經應人邀請赴宴,發現端烤肉的傭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於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說:「這是個僕人,怎麼施捨給他?」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這種道理呢!」
後來顧榮遇上戰亂過江避亂,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烤肉的人。

3注釋
顧榮:字彥先,西晉末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江南士族領袖官至散騎常侍。
嘗:曾經
應人請:赴宴。
4.覺:發覺
5.行炙人:做烤肉的人或端著烤肉的僕人 炙:烤肉。
6.色:神色,臉色。
7.因:連詞,於是。
8.輟己:自己不吃,讓出。輟:停止,放下。
9.施:給
10.焉,兼詞「於之」,給他。
11..嗤:嘲諷,譏諷。
12.遭亂渡江:指晉朝被侵,社會動亂,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
13.每:每次。
14.經:遭遇。
15左右:扶持,保護
16.所以:…的原因。
17.坐:同"座",座位。
18.乃:是。
19.常:經常。
20.己:自己
21.欲:想,想要。
22.豈:怎麼,哪裡。
23.經:經歷。
24.左右:身邊手下人。
思想
贊揚了顧榮,體恤下人,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和行炙人的知恩圖報的品質。多做一點好事,多關心一下別人,或許就會得到回報。

㈤ 言瀾顧榮小說

重生小嬌妻:總裁大人請賜教

㈥ 上文贊揚了顧榮怎麼樣的品質:而受灸人也用行動告訴我們

原文: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①。覺行炙人有欲炙②之色,因輟③已施焉④。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釋:

1. 應人請:赴宴。

2. 欲炙:烤肉。

3. 輟:讓出 ,施捨。

4. 施焉:施,給;兼詞「於之」。

翻譯:

顧榮在洛陽時,應別人的邀請去赴宴。(在宴席上)他發覺烤肉的下人臉上顯露出對烤肉渴求的神色,很想吃幾塊。於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讓下人吃。同席的人都恥笑他有失身份。顧榮說:「一個人每天都烤肉,怎麼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晉朝大批人渡長江南流,每當(顧榮)遇到危難,經常有一個人在顧榮左右保護他,於是顧榮感激的問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思想:
贊揚了顧榮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
俗語: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好人有好報

㈦ 顧榮施炙的原文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版本二: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㈧ 求耽美文《快穿:如何從病嬌手中逃生》BY阿黑黑黑。真正的結局!!

上網查就可以了

㈨ 《顧榮施炙》的全文翻譯

譯文:

顧榮在洛陽的時候,曾經應人邀請赴宴,發現端烤肉的傭人顯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於是就停下吃肉,把自己那一份給了他。同座的人都譏笑顧榮,說:「這是個僕人,怎麼施捨給他?」顧榮說:「哪有成天端著烤肉而不知肉味的人呢?」

後來顧榮遇上戰亂過江避亂,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個人在身邊護衛自己。顧榮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原因,原來他就是當年接受烤肉的人。

原文:

顧榮居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顧榮異之,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9)顧榮小說在線閱讀擴展閱讀

《顧榮施炙》贊揚了顧榮,體恤下人,推己及人,肯為別人著想的品質和行炙人的知恩圖報的品質。多做一點好事,多關心一下別人,或許就會得到回報。

顧榮(?-312年),字彥先。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擁護司馬氏政權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腦。孫吳丞相顧雍之孫、孫吳宜都太守顧裕之子,

顧榮弱冠時即仕於孫吳,與紀瞻、賀循、閔鴻、薛兼並稱「五俊」。吳亡後,與陸機、陸雲同入洛,號為「洛陽三俊」。拜郎中,轉廷尉正,先後被辟為王侯僚屬。其後,惠帝征其為散騎常侍,後為琅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安東軍司,加散騎常侍,司馬睿但凡有謀劃,都與顧榮商議。

永嘉六年(312年),顧榮去世,獲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元」。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改稱晉王,追封公爵。《隋書·經籍志》收錄有《顧榮集》,已佚。

熱點內容
2016小說閱讀題 發布:2025-08-11 20:12:37 瀏覽:620
重生後宮完本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8-11 20:12:26 瀏覽:207
免費小說長嫂當家 發布:2025-08-11 20:11:43 瀏覽:949
好看的小說金瓶梅 發布:2025-08-11 20:06:22 瀏覽:586
懸疑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1 20:04:54 瀏覽:931
穿越玄幻的游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1 19:57:53 瀏覽:613
推薦原始社會小說 發布:2025-08-11 19:47:33 瀏覽:807
小說言情三年前帶孩子出走 發布:2025-08-11 19:47:31 瀏覽:186
直播荒野挑戰類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1 19:33:21 瀏覽:657
推薦好看gl小說 發布:2025-08-11 19:27:06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