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有關錢鍾書小說的閱讀理解

有關錢鍾書小說的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 2022-05-06 05:51:35

⑴ 說笑錢鍾書閱讀答案

1.根據文意,概括說明某些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發笑在生理方面的主要差別。(4分)

2.關於動物是否具有「幽默感」,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看,答案是肯定的;從另一個層面上看卻是否定的」,對此你怎樣理解?(4分)

3.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4.「許多科學家對此課題的研究樂此不疲」,你認為這樣做的價值何在?

參考答案:

1.①發聲方式和聲音特點不同:一是吸氣,一是呼氣;一是爆發式,一是共振式。②腦區結構及其運行機理不同:人發笑時大腦的古老區域和較晚出現的高級區域都很活躍,而動物的大腦皮質並不活躍。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說「肯定」,是指發笑包含愉悅的生理體驗和低級的社交體驗。說「否定」,是指並非高級社交體驗,沒有一定水平認知能力的參與。

評分:答對一個方面得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3.答案示例:①如「大鼠發出的吱吱笑聲就如同嬰兒被母親撫摸身體時的咿呀聲或被挑逗時的咯咯笑聲」,運用作比較,淺顯易懂地寫出了二者發笑的相同之處。②如「目前我們對動物各種情緒表現的研究就像井底之蛙之於天,盲人摸象後之於大象的認識,甚或就如猴子撈月」,運用打比方,形象說明人類對動物情緒的研究是膚淺、幼稚、片面和荒謬的。③如介紹斯查梅塔特的實驗,通過舉例子,說明人類與大鼠發笑的生理機制的不同,令人信服。

評分:舉例1分,答對說明方法和作用2分,共3分。只舉出例句不得分。意思對即可。

4.①人類對動物情緒表達的研究還非常膚淺、幼稚、片面甚至荒謬;②動物發笑可能隱藏著 「神經運行機制和動物間進化的相關聯系」, ③可以認識事物真相,創造新的地球文明。

評分:答對一個要點得1分,答對兩個要點得3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⑵ 《性情錢鍾書》的閱讀答案

1、寫其他幾位作家,是為了引出並反襯錢鍾書先生作品與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幽默辛辣的個性特點。
2、具體表現錢鍾書作品裡所展現出來的幽默辛辣。
3、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這句話運用比喻修辭,形象的表達「假如你覺得作品好,欣賞作品好了,何必要認識作者呢」這層意思。具體表現了生活中錢鍾書先生幽默辛辣的風格,呼應上文「最厭浮名虛譽」的評價。
5、沒有統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須先有或肯定或否定的看法,然後加上理由。

⑶ 錢鍾書的《圍城》,內容梗概及諷刺意味

《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一個不學無術、性格有點善良、有點小聰明和浪盪氣的懦夫。上大學時就由父母包辦婚姻,他既不情願,又不敢反抗,幸而這女子「不知趣」地死去,他卻糊塗地得到女孩的父親點金銀行周老闆的資助而出國留學。然而在國外並無專長,游盪各地,沒學到一點實際的東西,最後從愛爾蘭人手中騙到一張博士文憑(這一點倒顯示了他的「聰明」),在回國途中與鮑小姐調情卻得到一個「失望」的結果。回國後,他在家庭、社會處處碰壁,使他領略到世態的冷酷,從十里洋場到三閭大學,險惡的處境、惡劣的人際關系都教訓和打擊他,而跑回上海又毫無出路。就如關在鐵籠中的野獸,拚命地掙扎。最後想到重慶去,然而重慶又未必不是另一個「圍城」。
《圍城》以方鴻漸這個時時處於精神危機中的現代知識分子的人生歷程為線索,廣泛地觸及三四十年代的社會和眾生相,尖銳地揭露和諷刺、抨擊當時種種社會弊端和人生病態,並著力探討人際間的基本關系、人的基本處境和人生的基本意義,並就這些問題作出了形象而富有哲理的闡釋。在20世紀中國現代作家中,「唯有錢鍾書的《圍城》對於現代化途中的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對立與沖突、文化價值的混亂與尷尬,予以深切的關注與深廣的表現」。
在這樣一種范圍下,「展示了傳統對於現代中國自我圍困的主題」。
而在個人層面上,它展示了在社會動盪下的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的「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的絕境。所以作者寫出的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也可以說是一種尋覓理想、尋求突破的精神追求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方鴻漸以充滿希望的追求開始,然後卻在幻滅中結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突破「圍城」也不是一下子的事。
在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方鴻漸自己也感嘆:「他們講什麼圍城,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種感想。」縱觀整部《圍城》也可見作者對此的深刻思考。在方鴻漸的人生歷程中,作者給我們揭示了在當時的社會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如果只把自己關在個人生活的小圈子是不會有出路的,只有投身到偉大的時代洪流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和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有寬廣的前途」。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作者錢鍾書1910—,江蘇無錫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後留學英、法,是位學貫中西而富才情的學者。《圍城》動筆於1944年,完稿於1946年,其時,作者正蟄居上海,耳聞身受日本侵略者的蠻橫,「兩年裡憂世傷生」《圍城·序》,同時又堅韌地「錙銖積累地」把自己對人生、對學術的感悟與思考付諸筆端,先後完成了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

作者在《圍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創作意圖說:「我想寫現代的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參照小說內容,可以看到,作者著意表現的是現代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眾生相。通過主人公方鴻漸與幾位知識女性的情感、婚戀糾葛,通過方鴻漸由上海到內地的一路遭遇,《圍城》以喜劇性的諷刺筆調,刻畫了抗戰環境下中國一部分知識分子的彷徨和空虛。作者借小說人物之口解釋「圍城」的題義說:這是從法國的一句成語中引申而來的,即「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來,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小說的整個情節,是知識界青年男女在愛情糾葛中的圍困與逃離,而在更深的層次上,則是表現一部分知識者陷人精神「圍城」的境遇。而這,正是《圍城》主題的深刻之處。

《圍城》表現出了對世態人情的精微觀察與高超的心理描寫藝術。作者刻畫才女型人物蘇文紈的矜持與矯情,小家碧玉式的孫柔嘉柔順後面深隱的城府,可謂洞幽燭微;而對嘴上機敏而內心怯弱、不無見識而又毫無作為的方鴻漸的復雜性格心態的剖析,則更是極盡曲折而入木三分。《圍城》的描寫,自始至終又都貫穿著嘲諷的喜劇情調。小說的基本情節,都圍繞著方鴻漸展開,小說的諸多人物,場面也大都從方的觀點展現,方的觀人閱世的挪揄態度,以及隱含在他背後的小說作者的嘲諷口吻,交錯交融,使《圍城》的諷刺門手法別具一格。

《圍城》的敘述並不完全貼緊人物性格與情節線索,作者常常旁逸斜出,談古論今,旁徵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層出迭見,使小說語言的知識容量大為增加,但有時枝蔓過多,略有炫耀知識之嫌。

《圍城》1947年在上海初版發行,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修訂本,增加了作者補寫的「重印前記」一篇。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曾作有《記錢鍾書與〈圍城〉》,對《圍城》的寫作情況及小說中某些人物與原型的關系,有很風趣的記述,可以參看。

⑷ 錢鍾書的《圍城》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一部好的小說,一部意蘊深刻的小說,是可以不斷地被解讀,不斷地進行剖析,見仁見智。我們讀小說,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覺,不一定閱讀之前就抱著一個受教育的姿態。
1,社會反映的層面
第一層我用比較常見的社會學的批評,也就是常說的反映論。中學語文老師都喜歡讓同學概括,這是必要的,是一種訓練嘛。概括是「通過什麼什麼,反映了什麼什麼」,它的主題是表達了什麼什麼。這種批評的方法來看,《圍城》確實有它寫實的一面,就是說它有反映生活的一面,它的生活描寫呀,確實能夠體現40年代中國戰爭時期社會生活的一些情景。確實,我認為通過讀《圍城》,是可以了解40年代中國的一些情況,比如說教育界的情況,比如說城市裡面的情況,知識分子的狀態。就是說它描寫了現代中國的一些生活的情景。其實呀,錢鍾書在他小說的開頭序言裡面就說了,他寫現代中國的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那就可以說是世態人情嘛。這是我們讀《圍城》時應該注意的。有個批評家寫過一篇文章,說《圍城》所寫的是舊社會的一個小小的漩渦,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個社會的一個角落,是行將崩潰的社會生動的寫照,是對那個腐朽社會的抗議。對這種說法現在有的年輕的評論家可能不以為然。其實我認為《圍城》是有這層意思,就是說《圍城》它有揭露性的一面,就是寫40年代中國社會生活特別是對社會上那種陋習,精神上的落後,有些描寫呢,是非常真實的。
如果我們從社會學批評這個層面理解,《圍城》確實是有認識的作用,這個層面叫生活描寫的層面。生活描寫層面可以幫助了解現代中國一些我們不太熟悉的東西,有認識歷史的價值。通常我們說「通過什麼反映什麼」,比如通過這個描寫反映了40年代中國的一些情況,這個話大家不要一聽就討厭,它還是有它的道理。這種批評以前是主流批評,有它的功能、特色,比較重教化,重意識形態,把作品看成是一個鏡子,就是社會學批評經常容易導致的一種狀態。它有它的功能,剛才說的,通過什麼反映了什麼,這是這類批評的一個常見的公式,第一個層面可以用社會學的批評來認識。這個《圍城》確實有對中國社會40年代那種落後、閉塞、混亂的提示,這是讀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注意到的。但是這個生活描寫的層面,一般小說都有,是比較淺層的。比較好的小說,比較深的小說,可能還有第二層,第三層,甚至是無數的層。《圍城》起碼還有二層,那麼第二層是什麼呢?是文化批判的層面。

2,文化批判的層面
《圍城》所構築的文學世界,包含有錢鍾書對這個世界的一種看法,這種看法是帶有他的文化立場的。他寫這個小說,有他的出發點,或者叫「視點」,好的小說,往往都有獨特的「視點」。錢鍾書是以他的視點來構築這個文學世界的,那就是文化批判,或者批判文化。錢鍾書更多的時候是批判文化,他對現代中國的文化,不管是殘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還是從外國進來的新文化,是老的還是新的,是流行的不流行的,一概批判。而且批判是非常辛辣。他把他的《圍城》,整個寫成是一個「新儒林」。我們知道古代有個《儒林外史》的小說,揭露科舉制度丑惡的現象。那麼錢鍾書寫的《圍城》第二個層面,實際上是新的「儒林」。「五四」以來的文學作品中的知識分子大都是英雄,先軀橋梁,是社會發展的先知先覺的人,知識分子位置是很高的。但是《圍城》裡面不是這樣,《圍城》裡面知識分子是處在一個被諷刺、被批判的位置。
錢鍾書的批判呢,確實有他的特色,他的批判對象都是新式的知識分子。他寫知識分子的困境、弱點,他通過這些知識分子的「新」,來看他們身上最舊的、最可憐的東西。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他這個「新儒林」是怎麼來寫的。他主要通過人物的文化心態剖析,第一號人物就是方鴻漸。方鴻漸不見得是一個壞蛋或者不好的人,他挺善良的。他也騙人,但是好像是有限度的,他挺老實,不切實際,聰明而沒有勇氣,沒有什麼用處,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有句話叫博聞識淺,他知道的東西太多,能侃,但是沒有自己的見識;能言善道,沒有自己主意,碰到什麼事都優柔寡斷,所以很多人都可以來批評他。像蘇文紈批評他,說他大地方玩世不恭,小地方挺認真。趙辛楣是他的好朋友,所謂「同情兄」也批評他,說他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另外有一個人叫劉東方的批評他說,本質太壞,人還算伶俐。他的老婆孫柔嘉呢,批評他說,喜歡自做聰明,但是最終弄巧成拙。總之,方兄是善良而沒有用處,聰明但是優柔寡斷。在生活面前呢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怯懦,碰到事拿不定主意,喜歡亂說,所以呢他不斷地失去機會。
方鴻漸上大學的時候,看到新式戀愛他很羨慕,但是老父親一嚇他,就縮回去了,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他對蘇文紈的態度也這樣:不喜歡蘇文紈,那就明說好了,但是他非常怯懦,結果自己落到那個套里邊了。小說里邊寫一個情節,說方鴻漸雖然並不喜歡老姑娘蘇文紈,但不好駁人家的面子,就跟蘇小姐約會,在花前月下,不能自持啊,就吻了蘇文紈。吻的面積非常小,輕輕地一點,就像清朝,場面上喝大蓋碗的大碗茶,輕輕地拿嘴在茶杯的邊上這樣碰一下,表示意思了。明明自己不願做的事就別做了,做了就要負責,結果呢,方兄就落了這個套了。最終蘇文紈知道了真相,就在方鴻漸所相思的另一個女孩子唐曉芙跟前中傷方鴻漸,把方跟唐曉芙的關系給破壞了。
但是不要把它看成就是一般的三角戀愛,並不只是青年男女玩過家家,裡面有一種文化批判。方鴻漸愛情問題上所代表這種性格,這種處世的原則,就出於一種文化批判。方鴻漸愛情問題上所代表這種性格,這種處世的原則,就出於一種文化。在錢鍾書的心目中,就是中西文化的合璧,結晶了這樣的一個方鴻漸,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另外對方鴻漸的一些描寫,很顯然錢鍾書是批判的。比如說方鴻漸非常懶,不想做事,喜歡得過且過,自我安慰,有點像阿Q,這是不是一種文化的惰性呢。我想這個是錢鍾書的看法,認為傳統文化再加上西洋文明,結合以後所形成的一種慵懶的性格,名份上很新,也喝牛奶喝咖啡吃麵包,跳舞,但骨子裡很舊,或者說是新舊雜拌,實際上就帶有批判。錢鍾書筆下很多人物啊,都可以找到文化批判的意圖,像船上瘋玩「杯水主義」肉慾游戲的那個鮑小姐,錢鍾書明顯在批判,方鴻漸當然更是一個批判的中心了。方鴻漸對傳統文化是看不起的,但又很留戀,所以說他的心態啊實際上是中外文化沖突所產生的那種矛盾的心態,無所依持,沒有主心骨。
我讀這個《圍城》也聯想到,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生活裡面,現在好些人的精神狀態啊,有時又多少有點回到方鴻漸,也好像無所依持,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掙錢就是目標嗎?錢掙到以後又覺得沒意思,方鴻漸就是這樣的。錢也是一個「圍城」啊。比如說我現在沒錢,在做夢,夢到哪一天我有一百萬,二百萬,買房子買車子,也許我就成為天下最快樂的人。但目標都達到以後,可能你快樂的程度還比不上現在。無所依持,沒有生活的目標,方鴻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在方鴻漸的身上呢,就帶有錢鍾書對文化的一種思考,一種批判。所以說錢鍾書他這種批判呢,是很個別的,很尖刻的。他不像當時一般作家,認為反正是「五四」所帶出來的一切都好,個性解放就是好的,民主就是好的,西方來的就是好的,他不是這樣看的,他都有批判,寫方鴻漸實際上就是寫一種文化現象。
另外小說裡面大量地描寫那些最新式的知識分子,其實都帶有某種鄉村都市化特點,所謂落後的時髦。現在北京不也看到很多鄉村都市化嗎?錢鍾書用一個比喻,也是很「損人」的,他說就像是一個中國的裁縫做了仿造的第一件西裝,鄉村都市化,什麼都學外國,但學的又不像;表面上還去批評人家西方,事實上又不斷地滴水穿石,學了又不像。錢鍾書在小說里對這個有批評。這種批評當然主要是針對40年代的,但對現在也還有啟示意義的。比如他諷刺的那些假博士假文憑,在這種諷刺的背後,就帶有錢鍾書的一種批判的眼光。幹嘛什麼事都要崇洋呢,崇洋本身就是一種迷信。當然西方的一些先進的文明科學技術,一些好的制度,是可以學習的。但一切都好,往往學的又是一種皮毛的東西,那麼就沒有自己的主心骨,是鄉村都市化的心態。這都是批判,對方鴻漸包括他周圍的那些人物都帶有這種文化批判。
下面我還要講到一個人物,我認為是小說裡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就是孫柔嘉。在孫柔嘉身上,錢鍾書又帶有他很深刻的思考。本來這個大學二年級學生,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但是錢鍾書眼中啊,把這個小女孩寫得特別的老練,特別有城府。方鴻漸根本不是她的對手。孫柔嘉這個人物是左右了方鴻漸一切的。小說一開頭就寫這個少女啊,是那麼的柔弱,那麼天真,那麼溫順,怕生得說一句話臉騰的就紅了;但是另一方面又很做作,矯飾。錢鍾書對此給予尖銳的批評。結婚以前哪,孫是很溫順的,很柔弱的;結婚以後完全換了一個人,就變得非常專橫,妒嫉自私,很刻薄,不容許方鴻漸跟外面任何人結交。不光是不能跟女的結交啊,連跟男的結交也不行。從心理學來分析呢,也可以諒解,但是錢鍾書是從文化批評角度來寫的。孫柔嘉本來也是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受過「五四」新文化的教育,但是骨子裡面是很舊的,她也不是什麼東方女性美,完全是刻薄的,在家庭生活裡面純粹是一種佔有欲。這個人物寫得非常成功。
但是我又覺得作者是否有點過火,女孩有時候有點撒嬌啊,是特定身份的一種顯現,也許在她的男朋友或者她的長輩看來這是很正常、很美好的一種東西,雖然有點做作。但錢鍾書不能容許。錢鍾書是為了作文化批判,所以我說有時候他也寫得有點過火。但是總的來說,他為什麼要這樣來寫孫小姐呢?就是一種文化反思,像方鴻漸、孫柔嘉這些都不是壞人,都是生活區中普通的人物,是「非英雄」。回顧我們的現代文學啊,「五四」以後英雄太多了,寫英雄的人太多,所以說為什麼一看到錢鍾書的小說我老想起老舍。老舍先生的筆下呢,也是很多「非英雄」,「五四」以後的英雄人物在他們筆下呢都「非英雄」化了。這「非英雄」帶有一種新的文化視點,一種批評,這些「非英雄」,這些普通的人呢,就構成了作者所要審視批判的新的「儒林」。實際上是在新舊文明、中外文明的沖突之下的這樣一群人物。
剛才我們講了「視點」,就是寫作的視點,錢鍾書的視點很特別,他要通過這些新式的知識分子、留學生、大學生,通過對他們的心態的刻畫,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批評,同時對新文化也進行批評。他認為新文化也有很多毛病,特別是從西方照搬過來的。這種角度跟其它作家不一樣,是批判,但並非巔覆一切。這跟當下的王朔也不一樣。王朔什麼都批,無所不批,錢鍾書當然也是無所不批,但是站得比較高,寫作比較從容。王朔呢他自己說他是「碼字」,一天要碼五千字,都是計算好的,什麼都寫,他有時寫電視劇也可以,寫得很好,老百姓也可以接受,但不斷地向前衛向精英挑戰、罵人。現在連魯迅也罵了嘛,這不見得是什麼文化批評。錢鍾書確實是用了一個很特殊的寫作角度,剛才也說第一層我們可以從社會學的批評來看錢鍾書作品裡面寫到一些什麼生活表面情況,有沒有揭露性批判性,有沒有認識價值。那麼第二層就比較深了,他通過這群人哪,寫他們骨子裡邊的東西,寫中外文化,確實有錢鍾書自己特殊的眼光。

3,哲理思考的層面
那麼還有沒有第三層主題或作品意蘊呢?還可以往下挖,那麼我們現在正在試圖在挖一下,就挖到第三層。第三層就是哲理思考的層面,抽象一點,是哲理性的思考,很特別的。透過前面兩層可以挖到第三層,我們用什麼辦法來挖呢?剛才說第一層用社會學批評,第二層用文化心理的批評,那麼第三層我們試圖用一下結構主義,或者符號學的方法。當然這不是一個很本色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而是變通一下,看能不能部分地用在我們讀《圍城》上。我們先說一下結構主義的方法,這個結構主義是不考慮具體描寫的細節,這里描寫怎麼好啊,怎麼抒情啊,怎麼諷刺,他不考慮這個。對人物有什麼意義啊,有什麼心理活動,它也不考慮,它是把一部作品啊非常粗略的、宏觀的進行來分析,看它里邊有幾個組成部分,化繁為簡,充分地簡化,非常簡練地把一部作品最基本的元素給抽離出來,然後看作家他要寫什麼?他的盲點是什麼?這是結構主義的大致的方法,我是用一種比較通俗的語言來講的這種方法,就是說結構主義有時候跟西方符號學也有關系,只關注作品裡邊的基本元素,不太考慮藝術性怎麼樣啊,思想是不是深刻啊,不考慮這些。我們現在用的並不是本原的結構主義,只是取其一點,可以說是仿結構主義,或者仿符號學,來試一試能不能挖掘《圍城》第三個層面。
剛才我們述介《圍城》的故事,如果把它展開來讀,是沒什麼意思的,很平淡的,很瑣碎的,沒有什麼英雄,沒有很大的沖突,也沒有像武俠小說那樣激烈的血淋淋的刀光劍影和傳奇的東西,只有很平凡的一些人,都是吃飯啊,婚姻啊,結婚啊,離婚啊這些;而且所有人都「失敗」了,都無可奈何了。到底錢鍾書要寫什麼,如果你讀完這個小說以後,把它充分的簡化,抽出幾條來,我想呢可以注意兩個詞,或兩個動作,一個動作呢叫「進城」,一個動作叫「出城」。這兩個動作反復出現的,進城然後又出城,然後又進城,再進再出,整個小說就寫這個。所以如果說把《圍城》的結構,簡化成類似於一個公式,那就是方鴻漸=進城+出城+進城+出城……。小說一開頭那條船實際上就是圍城。四周圍都是大海,就剩下一個船在海上,坐船的人希望下船啊,坐累了以後都希望早點靠岸,從船上下來,是不是出城啊?到了上海呢又進城了。再說方鴻漸在上海待不住了,他又到湖南,到內地鄉下去,他不是出城了嗎?那麼到了這個三閭大學一看哪,比上海差不了多少,甚至更糟糕,那又進城了。所以說整個方鴻漸的這個動作啊,他的經歷啊,就是進城出城,出城進城。再說他們的愛情婚姻也是,方鴻漸沒有結婚的時候想結婚,當然孫柔嘉不太理想,蘇小姐是不太理想的,唐小姐理想但是沒成,最終還是與孫結合了,沒有結婚想結婚這是正常人的願望。結了婚又後又想離婚。而且小說里很多這個描寫,沒有結婚想結婚,結了婚以後想離婚。那麼婚姻在小說裡面也變成一個圍城。在外邊的人想進去,進去以後想出來。西方有一個批評家說《圍城》就是寫了婚姻、愛情問題上的人性的弱點,人都是這樣的。但是我不完全同意他這個意見,因為很多婚姻也很美滿啊。不過,不美滿的婚姻的確也很多,所以結婚以後就想離婚啊,或者雖然沒有離婚,總是想著城外的事,這大概可以說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所以整個《圍城》啊就是這樣,進城、出城、進城,好像呢這種進和出啊,不斷重復的這個動作都是盲目的,受一種本能支配的,甚至可以說神差鬼使的,進來又想出,出去又要進,那麼就是三個字:「無用功」。好像人生哪,往往就是這樣:無用功。整個小說給人的一種感覺呢,如果你往深里分析,就說人生處處是圍城,城外的想進,城裡的想出,沖進去又出來。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整個人生啊,處處都是圍城,但是每個人都是本能的驅使,要去尋找,要去尋夢,每個人都在尋夢,到哪一天你完全沒有夢了,什麼夢都沒有了,特別清醒了,清醒得簡直是那個境界一般人達不到,我看這也就沒有意思了。
所以整個《圍城》呢,如果把它抽象、高度地概括性,結構化,那就是發現寫的實際上就是兩個字叫「圍城」。一般人讀這個小說啊,不太注意的,以為這個圍城區抗日戰爭被圍之城,當然這也是一個生活的場面。實際上看完以後啊,小說的秘密,就寫在這書的封面上,就是書名。要看完整本書以後,透過剛才說的那兩個層面再來思考,才發現錢鍾書是一個智者,他有對人生的思考,就寫了《圍城》。
事實上錢鍾書在該書一個情節描寫中已點明了這個小說的含義。有一天,方鴻漸呢,跟朋友們一塊喝酒,方鴻漸這個沒有酒量的人,喝一點就先醉了。他就漸漸覺得好像靈魂啊離開自己的身子在說話,他同時也聽到別人說話。有個哲學家叫褚慎明就說,關於你結婚、離婚的事我也和她談過,我想引用一句英國的古話說,結婚彷彿是一個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進去,籠子里邊的鳥想飛出來,結果結了離,離了結,沒有了局。蘇小姐呢也描上一句話,她說法國也有這樣一句話,不過說的不是鳥籠,是困境,是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出,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方鴻漸這時已經喝醉了,不知道,對這些談話糊里糊塗的。其實這里呢就點明了整本書的秘密,所謂密碼藏在這里,不仔細閱讀,不透過剛才那兩層,可能發現不了,這是更深一層哲理性意蘊的挖掘。
這小說確實寫出了作為人都有弱點,說來也就有一種苦澀感,就是活著干什麼呢?是不是就是做無用功啊,就是進城出城啊,人是不是就是受這個本能的支配,老是要做些什麼事?當然這種世界觀不一定對啊,但錢鍾書確實進行了比較深層的思考。他不是討論政治問題,或者討論一般的做人哲學問題,他在更深地思考人類的某些弱點,人類的盲目性。所以看過這部小說,有時候我也覺得有一種苦澀感,一種隔膜感。當然在座有一些比較年輕的孩子,我們不希望你們那麼年輕的時候就讀懂了《圍城》的第三層面,你們讀第二層就差不多了。這個《圍城》主要不是寫給年輕人看的,它是中年人的小說,它要有一些人生的歷煉以後,才能有體會。剛才我講了三個層面,三種批評方法,還有沒有別的呢,可能還有,比如剛才我說,心裡分析批評,甚至現在很時髦的女性主義批評,可以不可以用來分析《圍城》?我想都可以試試。不過如果用女性主義批評呢,這個《圍城》就可能站不住了,為什麼呢?錢鍾書的寫作姿態在女性主義看來,就是非常典型的大男權主義,你看看他寫的小說啊,方鴻漸周圍圍著他轉的,唐曉芙、蘇文紈、孫柔嘉等等,還加上鮑小姐,好像這周圍都是為他而存在的,這是不是男性中心呢?如果他方鴻漸比較能夠有一種對婦女的酋重,他們的婚姻生活是不會那麼糟糕吧?
所以我們討論問題啊,千萬不要把小說當成人生哲學來看,比如說方鴻漸,或者是錢鍾書對方鴻漸的描寫對人生有一種非常深的看法,覺得人生甚至是沒有意思,人生就是進城出城,就是盲目的這種無用功。這只是一種認識,一種感受性的或詩性的哲學,但是這樣的哲學呢,不一定用來干預、指導我們的生活,這畢竟是小說。還是回到剛才我們說的,一部好的小說,一部意蘊深刻的小說,是可以不斷地被解讀,不斷地進行剖析,見仁見智。我們讀小說,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覺,不一定閱讀之前就抱著一個受教育的姿態。當然學生要受教育,但是老是有一種這樣心態,好像世界一切都是為了教育而存在的,這也很可悲。

⑸ 錢鍾書圍城賞析

賞析:

《圍城》的直接時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後的若干年,正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但要理解《圍城》,必須追溯到近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大炮軍艦之下,被迫地、卻歷史性地開始了與世界的接觸。

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與西方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碰撞、沖突以至交匯、融合。這種文化現象在一大批留學生——錢鍾書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上具體地、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義。

原文:

蘇小姐領了個二十左右的嬌小女孩子出來,介紹道:「這是我表妹唐曉芙。」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渦。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彷彿是好水果。

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古典學者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為什麼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腳下踐踏的鞋襪,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

她頭發沒燙,眉毛不鑷,口紅也沒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彌補造化的缺陷。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里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做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痴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方鴻漸立刻想在她心上造個好印象。唐小姐尊稱他為「同學老前輩」,他抗議道:「這可不成!你叫我『前輩』,我已經覺得像史前猿人的遺骸了。

出處:出自當代作家錢鍾書的《圍城》。

(5)有關錢鍾書小說的閱讀理解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錢鍾書(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 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錢先生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別是在科學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和有選擇地借鑒外來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錢鍾書以一種文化批判精神觀照中國與世界。在精熟中國文化和通覽世界文化的基礎上,錢先生在觀察中西文化事物時,總是表現出一種清醒的頭腦和一種深刻的洞察力。

他不拒絕任何一種理論學說,也不盲從任何一個權威。他畢生致力於確定中國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宮殿中的適當位置,從而促使中國文學藝術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學藝術的總的格局中去。

⑹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5分)有一次,一位英國女記者讀了文學大師錢鍾書的作品,對錢鍾書非常仰慕,

(1)比喻(1分)(2)你覺得作品好就可以了(2分),不一定要認識我(2分)。

⑺ 錢鍾書 佚名 閱讀答案

親,你沒有上傳題目,我自己找了題目和答案,不知對否?希望對你有幫助!

《錢鍾書》閱讀答案

內容摘要: 《錢鍾書》閱讀答案 錢鍾書
錢先生幼時,家人為他"抓周",他抱起一本書不忍便釋,於是得名為"鍾書"。 先生在事業上有幾個驚人..

《錢鍾書》閱讀答案
錢鍾書
錢先生幼時,家人為他"抓周",他抱起一本書不忍便釋,於是得名為"鍾書"。
先生在事業上有幾個驚人之績:其一,_______其二,_____。其三,______
讀過《寫在人生邊上》的人可能不多。而看過並稱道電視劇《圍城》的觀眾則難以數計。
先生在作品中體現出的才情、眼光和趣味,被楊絳先生稱為"痴氣";有人把這個詞理解為錢先生在生活中偶爾一現的"遷闊之氣",其實,那才是洞見真理的大智慧呢。
能夠通讀《管錐篇》的人肯定不多。這不僅是因為它評說了十大部古籍(幾乎囊括了中國文化的所有領域),引用著作達
1800種之多,而且還因為先生精通拉丁、法、英、德等數種外語,以及全書純以典奧文言寫就。
現在"錢學"已日漸成為一門顯學,而錢鍾書本人仍像從前那樣淡泊寧靜,據說一些歐美學人去北京有兩個目的:一是看長城,二是希圖能拜見錢鍾書。一次英國某女士在電話中求見,錢先生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從許多方面來看,錢先生是後學難以企及的。且不說他曾被吳宓先生指為"人中之龍",也不說他的《圍城》被視為"整個人類基本生存狀況的寫政,就論其空靈大方的幽默,也令人嘆為觀止。
錢鍾書少時喜讀《三國》、《水游》,能熟記各種兵器的斤兩,但卻常常認不清阿拉伯數字l、2.3,穿鞋也會不分左右。有人說先生的幽默出自真情性,嗯,看來確實如此。
1.顧名思義,錢先生的名字"鍾書"二字應理解為

2."淡泊寧靜"是捐錢先生的

3.第二段的橫線上,原文有以下幾句話,你認為怎樣排列才恰當?(寫出各句的序碼,不必抄錄原文)
①其巨著《管錐篇》問世以後,四海學子競相拜服,稱之為"古今奇書"。
②早年寫過一本《寫在人生邊上》,縱談生活哲理,不久,論者便以"大散文家"名號相贈。
③據說僅僅是因為對"學者不宜作小說"之語不滿,便起筆試寫出一本《圍城》,而此書被譽為"最偉大的中國現代小說"。

4.你根據什麼確定第3題中的三句話的排列順序?

5.從錢先生在事業上的幾個驚人之績來看,錢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6.第五段寫"一些歐美學人去北京有兩個目的"與寫錢先生的"驚人之績"有什麼關系?

7.錢先生的作品如何"驚人",作者沒有隻言片語的評價,而是藉助_______來力陳"驚人",這樣寫可以收到____的效果。
8.試從"得體"的角度分析"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這句話,並指出它表現了錢先生的什麼性格。

《錢鍾書》答案
1.鍾愛書籍

2.不追求名利,心情安靜

3. (2)③①

4.根據第三、第四段先後提到的三本書的書名:《寫在人生邊上》、《圍城》、《管錐編》。習慣上,先提到的應該先寫,後提到的應該後寫。

5.錢先生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學者。

6.說明錢先生的"驚人之績"可以和萬里長城媲美。

7.他人的熱情贊語言簡意豐

8.錢先生用這句話委婉地(而不是生硬地)謝絕了外國學人的求見,表現了他"空靈大方的幽默"。

⑻ 文章《錢鍾書》的閱讀答案

《錢鍾書》閱讀答案
錢鍾書
錢先生幼時,家人為他"抓周",他抱起一本書不忍便釋,於是得名為"鍾書"。
先生在事業上有幾個驚人之績:其一,_______其二,_____。其三,______
讀過《寫在人生邊上》的人可能不多。而看過並稱道電視劇《圍城》的觀眾則難以數計。
先生在作品中體現出的才情、眼光和趣味,被楊絳先生稱為"痴氣";有人把這個詞理解為錢先生在生活中偶爾一現的"遷闊之氣",其實,那才是洞見真理的大智慧呢。
能夠通讀《管錐篇》的人肯定不多。這不僅是因為它評說了十大部古籍(幾乎囊括了中國文化的所有領域),引用著作達 1800種之多,而且還因為先生精通拉丁、法、英、德等數種外語,以及全書純以典奧文言寫就。
現在"錢學"已日漸成為一門顯學,而錢鍾書本人仍像從前那樣淡泊寧靜,據說一些歐美學人去北京有兩個目的:一是看長城,二是希圖能拜見錢鍾書。一次英國某女士在電話中求見,錢先生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從許多方面來看,錢先生是後學難以企及的。且不說他曾被吳宓先生指為"人中之龍",也不說他的《圍城》被視為"整個人類基本生存狀況的寫政,就論其空靈大方的幽默,也令人嘆為觀止。
錢鍾書少時喜讀《三國》、《水游》,能熟記各種兵器的斤兩,但卻常常認不清阿拉伯數字l、2.3,穿鞋也會不分左右。有人說先生的幽默出自真情性,嗯,看來確實如此。
1.顧名思義,錢先生的名字"鍾書"二字應理解為

2."淡泊寧靜"是捐錢先生的

3.第二段的橫線上,原文有以下幾句話,你認為怎樣排列才恰當?(寫出各句的序碼,不必抄錄原文)
①其巨著《管錐篇》問世以後,四海學子競相拜服,稱之為"古今奇書"。
②早年寫過一本《寫在人生邊上》,縱談生活哲理,不久,論者便以"大散文家"名號相贈。
③據說僅僅是因為對"學者不宜作小說"之語不滿,便起筆試寫出一本《圍城》,而此書被譽為"最偉大的中國現代小說"。

4.你根據什麼確定第3題中的三句話的排列順序?

5.從錢先生在事業上的幾個驚人之績來看,錢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6.第五段寫"一些歐美學人去北京有兩個目的"與寫錢先生的"驚人之績"有什麼關系?

7.錢先生的作品如何"驚人",作者沒有隻言片語的評價,而是藉助_______來力陳"驚人",這樣寫可以收到____的效果。
8.試從"得體"的角度分析"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這句話,並指出它表現了錢先生的什麼性格。

《錢鍾書》答案
1.鍾愛書籍
2.不追求名利,心情安靜
3. (2)③①
4.根據第三、第四段先後提到的三本書的書名:《寫在人生邊上》、《圍城》、《管錐編》。習慣上,先提到的應該先寫,後提到的應該後寫。
5.錢先生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學者。
6.說明錢先生的"驚人之績"可以和萬里長城媲美。
7.他人的熱情贊語言簡意豐
8.錢先生用這句話委婉地(而不是生硬地)謝絕了外國學人的求見,表現了他"空靈大方的幽默"。
祝學習進步

⑼ 現代文閱讀《窗》錢鍾書答案

  1. 其含義指的是(1)陽光、風到處都是鳥語瑣碎而單調。

(2)有陰深、沉悶、寂靜作襯托春天更美。

2. 其含義指的是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窗,代表著更高的人類進化階

段(或窗是人類進步的標志之一,是文明的象徵)窗意味著坦誠。

⑽ 窗錢鍾書閱讀理解答案

1.窗,是春天取景的鏡框,屋外春天太賤了:陽光泛濫風懶洋洋鳥語瑣碎.屋裡春天:陽光明亮風有生氣鳥語婉轉,有陰深、沉悶、寂靜作襯托,春天顯得更美.只有經過窗子的取捨和切割,陽光才顯得明亮風才有生氣,鳥語才更動人....

熱點內容
我這一輩子小說全文 發布:2025-08-13 07:21:39 瀏覽:754
聽書在線手機版下載安裝 發布:2025-08-13 07:16:09 瀏覽:498
兩性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3 07:15:32 瀏覽:200
杭州十九樓言情小說手機版 發布:2025-08-13 07:15:27 瀏覽:659
女主女王女帝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07:14:23 瀏覽:74
古代言情小說無穿越無重生 發布:2025-08-13 07:05:26 瀏覽:933
流氓艷遇記聽書在線 發布:2025-08-13 07:02:52 瀏覽:768
小說閱讀網免費小說txt 發布:2025-08-13 06:54:17 瀏覽:78
穿越超體世界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06:52:53 瀏覽:702
女主穿越到明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3 06:41:54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