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部龍部小說在線閱讀
❶ 請問有人了解楊永的硃砂掌嗎
龍虎部主要練內氣外放,是要在前兩部有成效再練龍虎部水到渠成
❷ 少林七十二絕技紙張記載可以學的是整的有沒有
簡 介
此功是楊永在傳統功法的基礎整編而成,此功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增慧開智,防病治病,益壽延年,功效獨特顯著。
所謂「硃砂掌」,主要是用內氣貫達雙掌,練習日久暗勁大增,打上人身造成內傷,被打處數日後呈現出硃砂色手印而名之。它吸收了醫、道、儒、釋等功法的營養,所以還有采氣、煉氣的功法。
二、功法特點
《硃砂掌功》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一具有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層次性的功法。
《硃砂掌功》系武術自家傳統功法,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醫、道、儒、釋等功法的營養,成為現代的融合眾家營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陰陽五行學說為依據,人體科學和生理機制為基礎的系統完整科學和多層次的功法。
此功分「虎部」、「龍部」、「龍虎部」三部,其中「龍部」、「虎部」均包含《築基圖》、《煉意圖》、《采氣圖》三圖,以不同的層次體現了功法的系統法、完整性和科學性。
從功法的內容上,此功從築基煉身、煉形,到練意、采氣,到內氣外發,體現了從易到難,從淺入深的原理。練《築基圖》先打好一定的身體基礎,熟練了基本動作,再側重煉意,加強中樞神經、大腦皮層的調整和經絡的疏導,從而為練習《采氣圖》打下良好的基礎。練好了龍、虎兩部六圖,身體強壯,內氣充足了,再練習「龍虎部」,又為達到內氣外發,為他人治病的功能層次提供了基本的鍛煉方法。
從功法的動作上,「虎部」多直線條的動作,「龍部」多迴旋、扭轉、屈伸的動作。先直伸後屈旋,便於領會和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
從功法的原理上,此功合乎人的生理機制。《周易·辭下》雲:「剛柔者,立本者也。」又雲:「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神」,表明道之鬼妙,事物變化之奧妙。陰陽也可謂剛柔,它是萬物得以建立的根本,也是萬物的動態功能之本。一個好的功法,應該合於陰陽,不僅有柔,也應有剛。從全套功法總體來看,《築基圖》以剛為主,《煉意圖》《采氣圖》以柔為主;從各個圖的動作具體來看,均有剛有柔,有靜有動。全套功法均採取自然呼吸,取乎自然,法乎自然,順乎自然,合乎自然。
(二)動作簡單易學
此功有「虎部、「龍部」、「龍虎部」三部,每部基本動作有5個,共15個式子。「虎部」、「龍部」又各包含《築基圖》、《煉意圖》、《采氣圖》,其每部中三個圖的基本式子不變,動作不復雜,且要領、方法、勁路、氣路基本一樣,易學、易煉、易於掌握。
(三)得氣快,氣感強,受益多,收效大
此功每部都講求煉意、煉氣、煉形,因它系統、完整、科學、多層次,經過廣大群眾長期的實踐,此功得氣快、氣感強、受益多,收效大,可在短期內收到這個功法的功能,達到練功目的。
(四)有松有緊,有柔有剛
此功注重意、氣、形的全面鍛煉,動功中有松有緊,有弛有張、有柔有剛、有綿有堅,如此使氣血得到鼓盪、疏通;臟腑得到按摩、揉動;骨骼、筋肉、經脈得到牽拉、松活。
(五)不出偏
此功以人體科學生理機制為基礎,注重動作導引,不過分執著意念,不搞迷信,不故弄玄虛。實踐證明此功不出偏。
練習《硃砂掌功》能獲得以下功能和效益:
(一)能使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功能
練習此功,講求功德,追求恬淡,因而能使心神健康。又由於此功能使氣血周流,強化臟腑,內氣充盈,精力充沛,故而身強力壯。由於內氣充盈可扶正去邪,抗禦外界某些病毒、病菌的侵襲,而達到少得病,不得病,免疫功能強。
(二)能增慧開智,耳聰目明。
此功是煉形、煉意、煉氣的綜合鍛煉,身體好了,人的整體素質增強了,全身經絡疏通了,自然會使身體各局部得到改善而耳聰目明。同時,通過煉意采氣,更可使中樞神經、大腦細胞得到開發、強化、改善、修補,從而提高大腦的思維和記憶、反應、判斷能力以及處理事物的敏捷力。
(三)能醫治諸病。
此功以自我鍛煉為主,能抻筋拔骨,活動關節,通經活絡,周流氣血,加快新陳代謝,使身體能得到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自我改善。因之,對腰椎、頸椎、坐骨神經、關節炎、類風濕等病有奇異的效能。對神經衰弱、血壓病、眼病、哮喘、氣管炎、膽結石、心臟病等病,及其它疑難諸症都有明顯療效。
(四)能技擊防身,承受排打。
此功原系武林內家功夫。武諺雲:「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此功,能增大暗勁,貼身發力。勁大力整,出手快速,擊在人身上造成內傷;且能使腰腿靈活,肌肉結實,氣運周身、松硬自如,故而能承受排打。
(五)能收到健美、美容的作用。
此功法注重導引,舒展肢體,故練習日久,能使身軀正直,體形健美,動作協調,風度翩翩。又由於使臟腑功能強化,營衛二氣充足,故可使皮膚細膩,神采奕奕,面色紅潤,光彩照人。
(六)能發放外氣,為人治病。
練此功通經活絡快,培育元氣好,功法中又有采氣、排氣、導氣、引氣、布氣的功法。所以,學練此功能很快使自身內氣充實,並能掌握發放外氣的方法,為人治病。對消炎止痛、平衡陰陽,對五臟六腑諸病、神經系統各症,均有顯著效果。
第一部虎部
其中有五個基本動作,由於其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煉意圖》、《采氣圖》,均可分別修煉。
《築基圖》也可說是「煉形圖」、「煉身圖」、「煉力圖」。此練法能強筋健骨,使氣血周流,提高臟腑功能,內練三寶精、氣、神,外練三寶筋、骨、皮。達到精神充沛,內氣充盈,肌肉發達,勁大力整,使之有金剛之體、羅漢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膚色健美,耳聰目明。
預備式
身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向前,腿微屈;頭頂百會,下身會陰和兩足湧泉之中點(兩足湧泉穴連一直線取中點),三點上中下相對,雙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頂上齶,口微閉,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鬆,不加意念,也就是什麼也不想。如此3分鍾。
第一式 虎掌踏地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二式 虎掌前推
吸氣時全身放鬆,雙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三式 虎掌托天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直上舉,掌心朝天,十指向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四式 虎掌分壁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第五式 虎掌摸蒼穹
兩臂下垂如預備式,吸氣時全身放鬆,腳不動,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雙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內。繼之,雙掌上舉,掌心向外向上翻,當到達頭頂上方時,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氣時頭微頂,雙手逐漸分開,立腕,直臂劃弧,徐徐下落,雙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遠視。當雙臂下落將貼於自身兩側時,上身回轉向前成初動姿勢。身體右轉,右勢動作、呼吸及要領同左勢,右、左勢各做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可依身體狀況而定,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在開始練習時每個式子做5次,逐漸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漸加大力量。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在開始練習時,不必想著吸氣如何走到丹田,呼氣時,氣如何自丹田貫達雙掌。只要吸氣時全身放鬆,呼氣時雙掌分別按一至五式動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煉意圖》「虎部」的煉意仍是這五個基本動作,但須將一式、二式、三式、四式連起來做,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個完整動作,向右的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成為三頭六臂之法。
正面的從預備式即雙手從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動作路線到達頭頂,再左右分開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線徐徐下落,歸返預備式。如此循環往復。左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勢。右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勢。為了不遐思,不受干擾,加強練功效果,須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前三個字是動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鬆。
慢:即動作要徐緩。
勻:即動作速度要均勻。
後五個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發揮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說要發揮想像力。佛華嚴曷雲:「虛觀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雲:「心如工畫師......」。愣嚴雲:「萬法所生,唯心所現。」
大:即自身高大無比,有頂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頂首愣嚴神咒約義》中所講:「大具三義:法身體大,心情周圓故,般若相大,智慧徹照故,解脫用大,偏照無礙故。」也就是說自己就是法身,頂天立地,智慧徹照,擺脫所有障礙。
空:即宇宙空寂無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繞動,白雲萬里」,「一空一切空」。
虛:即冥冥緲緲,虛虛實實,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體,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無,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靈:即自己遍體金身靈光四射。雙手向外分開劃弧時,意念上是雙手描繪著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體光環。
靜: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虛、靈的意境中,不為外物所誘,不為外聲所擾,不為外情所動。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轉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練,也可少練。
《采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穴采氣,攝采大自然的好氣或日月之精華。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氣。吸氣時意念從雙手勞宮采地氣入丹田。為了加強意念和效能,雙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氣時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備再回收采氣。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氣。如早晨練功可面向東方,采東方之生氣。中午練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間練功可對月采月之華。動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氣,攝取太空霄漢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兩側原野之氣,沒有距離限制,沒有物質障礙,任意攝取,動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蒼穹」,是采整個大自然之氣。也就是說廣泛地攝取宇宙空間、曠野山林大自然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每式動作次數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輪換練一種采氣方法。熟練後可採取任意姿勢攝取,根據需要來練.
第二部 龍部
也是五個基本動作。也就是因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異,取得的效應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練意圖》、《采氣圖》。
《築基圖》
也主要是煉身、煉形、煉力。它與「虎部」的《築基圖》相比,加大了難度,加深了層次,增多了軀乾的扭轉屈伸,關節的活動松展,姿勢的高低起伏,兩手的相互襯力,以及腰腎部位的鍛煉。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築基圖》的效應外,對體形、體質、體力、臟腑、內分泌等更有著特殊的鍛煉作用。
預備式:同「虎部」《築基圖》的預備式。如接下來練則不必練預備式。
第一式 青龍舒肢
吸氣時雙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於胸前。不停頓,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當臂將伸直時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時左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側。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再轉入吸氣時,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時左臂外旋漸漸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撐至頭頂左上方,當臂將伸直時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時右小臂則內旋下落,當臂將伸直時手掌在右胯外側成俯掌。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上撐,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二式 青龍望海
吸氣時腳不動,雙掌上提,上身以腰為軸向左轉,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恰好上身轉向左方。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左小臂逐漸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左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右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再吸氣時,右小臂外旋帶動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帶動左掌徐徐上提,身體逐漸右轉;當成正面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右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右後方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呼氣,雙掌用力上撐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左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三式 青龍尋珠
基本動作同第二式,只是頭往後仰,雙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龍時,珠球高舉在上,而龍左右扭轉仰頭注視至少要看後上方7米遠以外處,找一個固定目標,以綠、藍色為宜。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四式 青龍探爪
吸氣時,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從右前方抬起伸出,當掌與肩相平時,掌向左平抹。以腰為軸,隨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轉,當轉向左方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繼之,左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右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再吸氣時上提向右轉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當上身轉向右方時,雙掌交於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繼之,右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左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第五式 青龍騰雲潛海
此動作之呼吸隨動作收放、開合而變化。也就是說,一般動作收攏時為吸,放開時為呼,要自然些。在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只是最後前推後按時是呼氣。動作開始,右腳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轉成右弓步;同時兩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後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開伸直。
兩臂再向上劃弧,雙手交*於頭頂,左手在下。一般雙手向上交*時為吸。
身體前俯,左手壓右手從前方下落,雙掌置於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繼之左小臂內旋,帶動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達於左腳處;同時右臂亦內旋,帶動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當左掌穿至左腳處,右腿蹬直變左弓步;同時兩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時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按成騎龍步,呼氣;同時十趾抓地,牙齒相扣,收肛實腹,瞪目遠視。在動式中眼睛追隨左手。再做一次上述動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練此式時要掌握七個字,即:抱、分、交、壓、穿、轉、推。開始雙手相抱,繼之分開向上,交於頭頂;然後左手壓右手或右手壓左手向下,各壓至膝下時,一手前穿,一手後摟;兩臂將伸直時,兩手轉動,成八字掌,掌心朝外,雙掌再分別向前後推出。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最後雙掌前後推出時是呼氣就可以。
而步型則是三種:先弓步,後仆步,再騎龍步。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同「虎部」《築基圖》。同樣,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
《煉意圖》
煉意也是《築基圖》的五個動作,只不過均不用力,而加強意的鍛煉,仍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這里著重講兩點:
1、在「虎部」煉意中講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這里的佛不是遍體金光,而是玉佛,玲瓏剔透,潔白無暇,光澤柔潤,心胸坦盪,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為菩薩,菩薩即我,我即菩薩。
2、要有在太空中遨遊之意境。這個佛雖頂天立地,但不是腳踏在地上,而是整個佛身飄在空中,如第一式不僅在動時有這種意境,當成定式時仍要有飄在空中擺動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這種意境,達到適度則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藍色的海水,水底之龍宮,達到適度則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宮之感,不僅看到柔和的月華,而且看到月宮的桂樹、玉兔,達到適度則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東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達到適度則止。第五式當雙手在上邊相交舞動時,意念上是飛騰之中,遨遊霄漢,當下勢時猶如潛入海低,所到之處海水讓路。如此反復數次,達到適度而止。
《采氣圖》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采氣。
由於「龍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轉纏繞動作,方位經常變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氣均系在前後、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個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氣、生氣、益氣、好氣。而且每當定勢時,也就是說當手、臂伸展到定位時,即《築基圖》中五式從吸氣變為呼氣時,姿勢停頓不動,可連續在吸氣時采氣3、5或7次,再轉做下式。同時還可以逐漸通過天目、膻中、百會,以至全身采氣。
第三部龍虎部
此部功法主要是為發放外氣所練之功。
預備式:同前,兩腿分開稍寬於肩。
第一式 降龍伏虎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圈成環狀,十指伸展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氣感。拉開時也要十指相對,其距離以有氣感為度;相合時,也是十指相對,一般以10厘米為宜。
第二式 坎離相對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肘微屈,使兩掌心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合攏,使兩掌、臂有氣感為度,合攏時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許。
第三式 太極運轉
全身放鬆,兩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處成仰掌向上,兩掌相對如抱球狀,這時會感到兩手掌間抱著個輕輕地、皮薄薄的球體。
雙腳不動,以腰為軸,抱球左右轉動。動作可大可小。兩手距離寬,意氣中的球體則大,反之則小;腰的轉動幅度應與之相應。無論如何轉動,兩掌心始終相對。具體做法是:
身轉緩緩左轉;同時左手劃弧轉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劃弧向上成掌心向下。身體緩緩右轉;同時右手劃弧轉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劃弧轉向上成掌心向下。如此左右運轉為一次,可重復12、24或36次。
第四式 乾坤交泰
全身放鬆,兩腳稍大開,身前俯,兩臂下垂。吸氣以勞宮對天采天氣,以腰為軸,先向左轉動。
然後上體後仰,兩臂隨之轉動向上。直至上身和雙手轉向右側時變呼氣。上體再前俯,兩臂隨之垂下,手指對地。呼氣時意念是從手指往外排濁氣。
如此循環5、7或12次,再反過來從右向左轉,同樣循環5、7或12次。
第五式 陰平陽秘
開始時同預備式,然後手掌朝地,兩臂緩緩提起、下落,使兩掌、兩臂有氣感。
收功
成預備式。兩臂外旋從身體兩側成仰掌上抬至頭頂處。雙掌從面前下落至丹田處。
如此兩遍,然後兩手相疊,左掌在內,右掌在外,先順時針摩腹12次,再逆時針摩腹12次。
然後雙手從左右後伸,兩掌分別貼於「腎俞」,上下摩擦12次。然後兩掌心對兩眼貫氣十二次。
❸ 強身方法,五禽戲之類的
少林的易筋經洗髓經都是不錯的健身功法,但是這個東西現在吹得過於玄乎,都當武林秘籍在賣。其實很簡單,推薦去看一下楊永的《硃砂掌健身養生功》,虎部龍部十個動作,易筋洗髓都在裡面了。
這里再介紹一個方法——活馬樁:
兩腳平行開立三腳距離,慢慢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為止。記住一定要慢。然後再慢慢得起來,也要慢。這是第一功法,認真練習。
一段時間後,可行第二步功法,蹲下時呼氣,起來時吸氣。一呼一吸一落一起。記住,還是要慢。
試了就知道了。
❹ 楊永的人物生平
楊永幼年隨父習家傳『硃砂掌功』,並與二弟楊維和一同師從郭師爺(河間人)練少林小神拳、二虎拳、刀、棍等。1937年冬移居北京城內前圓恩寺胡同、棉花胡同,考入北京寬街『懷幼小學』讀高小一年級,體育老師姓陳,善武術,曾派其代表學校參加北平市東城區武術表演大會表演刀術。後遷居西城西單口袋胡同,於是到西四西什庫天主教堂東邊劉蘭塑胡同的『盛新小學』讀六年級。畢業後,考入『輔仁大學』附中讀初中,又跟學校的武術老師學過長拳。我國足球名人李鳳樓是體育老師,當時帶他們踢足球,所以楊永對足球發生興趣。音樂老師是李煥之,教他們學唱許多進步歌曲。1942年考入北京市立四中讀高中,拜北京武林高師趙鐵掙學練『錦八手』拳術。與北京著名書法家《書法精論》、《書法通論》著者丁文雋先生學書法。和『北平師范大學』西文系主任趙麗蓮教授學英語。還在當時『華北新報』日語班讀日文。194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得以聆聽周作人、趙蔭棠、曾昭倫等教授講課。1946年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有李廣田、張清常、刑慶蘭等教授講課。楊永先生選讀語言文字組,得楊潛齋教授青睞,與之研習甲骨金文。由此得讀郭沫若、翦伯贊先生古代社會史等,逐步樹立了唯物史觀,遂接受了共產黨的宣傳教育,積極參加當時的進步學生運動。由於自幼喜愛戲劇,在北大時就參加過『北文劇藝社』,這時加入了『虹光劇藝社』,演出了許多活報劇,如『審判前夕』、『三江好』、『一袋米』、『和平頌』、『豬邏會議』等,在『放下你的鞭子』劇中飾演賣藝人,打了『錦八手』拳,表演了單掌開石。在大型話劇『夜店』中扮演楊七,並任『南開大學劇藝社』副社長。
1948年秋到華北解放區,在正定『華北大學』學習。被選為21班和區隊(500人)學生會主席。1949年3月分到四野南下工作團任區隊長,南下後一直在我軍高級軍事院校任政治教員、做政治工作。曾多次立功受獎。獲漢口高級步校『標兵』稱號。並是高級步校足球代表隊的主力隊員。由於喜愛文藝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業余文藝活動,在演出大型話劇『雷雨』中飾周萍。這時對武術仍酷愛著,時常活動活動,1955年由戰友張引之介紹得識形意拳家耿霞光先生,並多有往來。1958年大比武時,濟南軍區尖子班來高級步校表演,楊永先生曾和他們交談探討過技擊格鬥等問題。1966年開展了文化大革命,沒想到楊永先生竟受到極大的冤枉和迫害。高級步校1969年撤銷,其於1975年轉業地方,自己不願繼續搞政治教育工作了,想搞些實際工作,得知湖北省體委要建武術隊,因自幼習武,拜過名師,有功底,有興趣,遂到湖北省體委籌建武術隊。任第一任領隊、教練兼支部書記。幾年來湖北省武術隊從零點起步迅速進入全國武術隊的先進行列。楊永先生也多次受到優秀教練員的獎勵。
1977年楊永先生為領隊帶領隊員參加在內蒙臨河舉行的全國武術表演大會,大會結束時,不少教練、裁判、老拳師下場表演,其表演了『綿八手拳』受到好評。1978年楊永被特邀參加了在湖南湘潭舉行的全國武術表演大會,再次表演了『錦八手』,國家體委武術李天驥同志叫其在大會上與沙國政,和福建練五祖拳的老拳師三人,向大會做了拳術源流、特點、技擊方法的介紹,當時武術處處長毛伯浩在小結時說:今天我看到了什麼是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打法。楊永先生獲得了『特邀表演獎』。由此習勻太教授把『錦八手』拳術寫入《中國武術史》,列為『拳術』第二十五節。1980年北京體育學院錄了像,編入學院傳統武術專輯中。楊永先生在南京、天津、河南、武漢、廣州、太原、武當山、海南島等地做過多次表演。並在秦皇島、福建、景德鎮、武漢、安慶、北京等地傳授了此拳。1991年《武術健身》雜志第一、三期上登載了『錦八手拳』的理論、功法、練法、拆手等。
1980年楊永和武漢體院貝嘉德教授倡導成立了湖北省暨武漢市氣功會。楊永曾任副理事長、代理理事長。1981年會內部刊物『氣功理論與實踐』之約,發表了『武術掌功與氣』一文,(副標題為『簡介鐵砂掌與硃砂掌』)公開了『硃砂掌 』虎部五個動作和『鐵砂掌』四個動作,主要目的是講述、闡發、弘揚武術與氣的關系。1982年被轉載於《武林》第4期和《氣功與科學》第2期上,受到了武術界和氣功界的矚目。同年楊永在《武林》第10期上,發表了『楊永教練答讀者問』。講述了其不贊成練『鐵砂掌』提倡練『硃砂掌』的觀點。1986年在國家體委召開的「全國健身養生史」座談會上,其表演了『硃砂掌』的虎部、龍部10個動作。以後在《武術健身》雜志上進一步闡述了硃砂掌功的健身價值和在武術中的重要作用。其實『硃砂掌功』本身就是武術內家的秘傳上乘功法,堪稱武林絕學。
1980年全國武術協會成立,楊永先生被選為中國武協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1980年湖北省成立武術協會,其任副主席兼秘書長。1982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開始,楊永先生負責湖北省武術挖掘整理工作,全組曾獲國家體委『先進集體』獎,楊永先生也曾兩次被國家體委授予『先進個人』獎。1984年寫了《武當拳法初探》,第一次批駁了武當無拳論,用科學的觀點、詳實的材料,肯定了武當有拳,上交了國家體委武術挖整組,還在1987年於新疆烏魯木齊由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和《武魂》雜志社共同召開的第一次武術理論研討會上宣讀了此文。主編了《岳家拳》、整理了《武當太極拳》,是《武當純陽拳》的校正。是《湖北武術史》的副主編、撰稿人。此外在『武魂』、『武林』、『武當』、『武術健身』、『中華武術』等雜志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並擔任過多次全國武術比賽大會裁判,和省武術比賽總裁判長,以及全國武術大會副總裁、仲裁等,是國家榮譽武術裁判。曾被聘為許多武術研究會雇問,武術館校名譽校長和總教練等。1984年促使「武當拳法研究會」成立,曾任副會長。受中央文化部委託由湖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紀錄片《武當拳》楊永是唯一顧問。此片譯成八種語言,與140多個國家做了交流。獲1988年中國國際武術節《武術貢獻獎》。曾在《武當》、《皇家尼姑》、《東北義勇軍》、《還劍奇情》等電影電視中扮演角色。1989年離休,曾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理事,及傳統氣功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為「中華武林百傑」 .
❺ 硃砂掌的內容
第一部
其中有五個基本動作,由於其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主要方法也不一樣,所取得的效果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煉意圖》、《采氣圖》,均可分別修煉。
《築基圖》也可說是「煉形圖」、「煉身圖」、「煉力圖」。此練法能強筋健骨,使氣血周流,提高臟腑功能,內練三寶精、氣、神,外練三寶筋、骨、皮。達到精神充沛,內氣充盈,肌肉發達,勁大力整,使之有金剛之體、羅漢之身,能祛病延年,使膚色健美,耳聰目明。
預備式
身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行向前,腿微屈;頭頂百會,下身會陰和兩足湧泉之中點(兩足湧泉穴連一直線取中點),三點上中下相對,雙肩自然下垂,手指自然伸展;舌頂上齶,口微閉,自然呼吸,鼻吸鼻呼,全身放鬆,不加意念,也就是什麼也不想。如此3分鍾。
虎掌踏地
第一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心朝下成俯掌,十指朝前。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前推
第二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雙臂抬起向前平伸,立腕,掌心向前,十指向上。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前推;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托天
第三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直上舉,掌心朝天,十指向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上托;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分壁
第四式
吸氣時全身放鬆,兩臂向下左右平伸,成立掌。呼氣時頭微頂,雙掌用力向外推出;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虎掌摸蒼穹
第五式
兩臂下垂如預備式,吸氣時全身放鬆,腳不動,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雙手掌心向里交*,左外右內。繼之,雙掌上舉,掌心向外向上翻,當到達頭頂上方時,左掌在下,上身正面向左。
呼氣時頭微頂,雙手逐漸分開,立腕,直臂劃弧,徐徐下落,雙掌用力摸掌;相扣,瞪目遠視。當雙臂下落將貼於自身兩側時,上身回轉向前成初動姿勢。身體右轉,右勢動作、呼吸及要領同左勢,右、左勢各做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可依身體狀況而定,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在開始練習時每個式子做5次,逐漸加到7次、12次......多可到49次。用力也是先小力,逐漸加大力量。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在開始練習時,不必想著吸氣如何走到丹田,呼氣時,氣如何自丹田貫達雙掌。只要吸氣時全身放鬆,呼氣時雙掌分別按一至五式動作要求下按、前推、上托、分推、摸掌及十趾抓地就行了。
煉意圖
《煉意圖》「虎部」的煉意仍是這五個基本動作,但須將一式、二式、三式、四式連起來做,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作。第五式向左的是一個完整動作,向右的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成為三頭六臂之法。
正面的從預備式即雙手從下往前上慢慢抬起。循二、三式動作路線到達頭頂,再左右分開循第三式、第四式路線徐徐下落,歸返預備式。如此循環往復。左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左勢。右側面的:即第五式的右勢。為了不遐思,不受干擾,加強練功效果,須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前三個字是動作上的要求。
松:即全身放鬆。
慢:即動作要徐緩、漸進。
勻:即動作速度要均勻。
後五個字是意念上要遵循的,要充分發揮意念的作用,也就是說要發揮想像力。佛華嚴曷雲:「虛觀法界情,一切唯心造。」又雲:「心如工畫師......」。愣嚴雲:「萬法所生,唯心所現。」
大:即自身高大無比,有頂天立地使意境。如《大佛頂首愣嚴神咒約義》中所講:「大具三義:法身體大,心情周圓故,般若相大,智慧徹照故,解脫用大,偏照無礙故。」也就是說自己就是法身,頂天立地,智慧徹照,擺脫所有障礙。
空:即宇宙空寂無物,唯我一人之意境。佛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繞動,白雲萬里」,「一空一切空」。
虛:即冥冥緲緲,虛虛實實,我即神佛,神佛即我,神我一體,又好似神,又好似我,似有似無,似存非存,似是非是之意境。
靈:即自己遍體金身靈光四射。雙手向外分開劃弧時,意念上是雙手描繪著自己全身放射出的立體光環。
靜:即意念集中,侵沉在大、空、虛、靈的意境中,不為外物所誘,不為外聲所擾,不為外情所動。
如此正面做5次或多些,再轉向右及右各5次或多些。也可只做正面的。可多練,也可少練。
采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穴采氣,攝采大自然的好氣或日月之精華。
第一式「虎掌踏地」是采地氣。吸氣時意念從雙手勞宮采地氣入丹田。為了加強意念和效能,雙掌可慢慢稍加上提,呼氣時可不加意念,只是慢慢伸臂,准備再回收采氣。
第二式「虎掌前推」是采前方之氣。如早晨練功可面向東方,采東方之生氣。中午練功可面向南方,采日之精。晚間練功可對月采月之華。動作意念如第一式。
第三式「虎掌托天」是采天氣,攝取太空霄漢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第四式「虎掌分壁」是采自身兩側原野之氣,沒有距離限制,沒有物質障礙,任意攝取,動作意念同前。
第五式「虎掌摸蒼穹」,是采整個大自然之氣。也就是說廣泛地攝取宇宙空間、曠野山林大自然之氣。動作意念同前。
每式動作次數可多可少。也可每天輪換練一種采氣方法。熟練後可採取任意姿勢攝取,根據需要來練。 也是五個基本動作。也就是因修煉的主要目的不同,因之方法亦異,取得的效應也有差別,分為《築基圖》、《練意圖》、《采氣圖》。
《築基圖》
也主要是煉身、煉形、煉力。它與「虎部」的《築基圖》相比,加大了難度,加深了層次,增多了軀乾的扭轉屈伸,關節的活動松展,姿勢的高低起伏,兩手的相互襯力,以及腰腎部位的鍛煉。因此除能收到「虎部」《築基圖》的效應外,對體形、體質、體力、臟腑、內分泌等更有著特殊的鍛煉作用。
預備式:同「虎部」《築基圖》的預備式。如接下來練則不必練預備式。
青龍舒肢
第一式
吸氣時雙掌上提,掌心向里,先右掌在里,交於胸前。 不停頓,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當臂將伸直時翻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同時左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伸直在左胯外側。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再轉入吸氣時,右臂外旋徐徐下落;同時左臂外旋漸漸上提,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撐至頭頂左上方,當臂將伸直時手掌上翻成仰掌,掌心向上;同時右小臂則內旋下落,當臂將伸直時手掌在右胯外側成俯掌。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上撐,右掌用力下按,十趾抓地,頭微頂,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望海
第二式
吸氣時腳不動,雙掌上提,上身以腰為軸向左轉,先右掌在里,掌心向里,交於胸前,恰好上身轉向左方。右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右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左小臂逐漸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右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左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上撐,左掌用力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右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再吸氣時,右小臂外旋帶動右掌徐徐下落,而左小臂也外旋帶動左掌徐徐上提,身體逐漸右轉;當成正面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掌在里,掌心向里。不停頓,左小臂內旋上舉至頭頂上方,掌隨之上翻成仰掌;同時右小臂內旋變俯掌下落至左臀部後方,上身盡力向右後方扭轉。當左右臂將伸直時呼氣,雙掌用力上撐下按;頭微低,雙眼向下注看左腳後方1米處,如回望海底狀;同時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尋珠
第三式
基本動作同第二式,只是頭往後仰,雙眼向左或向右上方看,如舞龍時,珠球高舉在上,而龍左右扭轉仰頭注視至少要看後上方7米遠以外處,找一個固定目標,以綠、藍色為宜。 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探爪
第四式
吸氣時,左掌手心向里上提,右手掌心向上從右前方抬起伸出,當掌與肩相平時,掌向左平抹。以腰為軸,隨掌左抹,上身向左旋轉,當轉向左方時,雙手交於胸前,左手在里,掌心均向里。繼之,左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右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再吸氣時上提向右轉向前,左小臂外旋成仰掌向右平抹,右小臂外旋使肘尖下落,掌心向里。當上身轉向右方時,雙掌交於胸前,掌心向里,左手在外。
繼之,右手從口下成仰掌向後方伸出,當臂快伸直時,臂內旋成立掌使掌心朝外;同時左小臂內旋帶動手掌成俯掌並後拉,屈肘沉肩,肘尖微上翹。這時轉入呼氣,右掌用力前推,左掌用力後撐;十趾抓地,收肛實腹,牙齒相扣,瞪目遠視。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青龍騰雲潛海
第五式
此動作之呼吸隨動作收放、開合而變化。也就是說,一般動作收攏時為吸,放開時為呼,要自然些。在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只是最後前推後按時是呼氣。動作開始,右腳向右方跨出一步,上身右轉成右弓步;同時兩臂相抱,左臂在下。
然後左右臂向下再向上分開伸直。
兩臂再向上劃弧,雙手交*於頭頂,左手在下。一般雙手向上交*時為吸。
身體前俯,左手壓右手從前方下落,雙掌置於右小腿前成左仆步。繼之左小臂內旋,帶動左手反臂成仰掌向左方穿出達於左腳處;同時右臂亦內旋,帶動右手反臂成仰掌,向右方伸出上抬。當左掌穿至左腳處,右腿蹬直變左弓步;同時兩臂均外旋伸直成八字掌,掌心均朝外。此時左掌用力前推,右掌用力後按成騎龍步,呼氣;同時十趾抓地,牙齒相扣,收肛實腹,瞪目遠視。在動式中眼睛追隨左手。 再做一次上述動作,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一次為一完整動作。
練此式時要掌握七個字,即:抱、分、交、壓、穿、轉、推。開始雙手相抱,繼之分開向上,交於頭頂;然後左手壓右手或右手壓左手向下,各壓至膝下時,一手前穿,一手後摟;兩臂將伸直時,兩手轉動,成八字掌,掌心朝外,雙掌再分別向前後推出。動作變化過程中,可自由換氣,最後雙掌前後推出時是呼氣就可以。
而步型則是三種:先弓步,後仆步,再騎龍步。
以上五式練習次數,用力大小,同「虎部」《築基圖》。同樣,如此練習日久,自會感到,吸氣時氣入丹田,呼氣時意領氣走,氣自丹田貫達雙掌。
煉意圖
煉意也是《築基圖》的五個動作,只不過均不用力,而加強意的鍛煉,仍遵循松、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要訣。
這里著重講兩點:
1、在「虎部」煉意中講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在這里的佛不是遍體金光,而是玉佛,玲瓏剔透,潔白無瑕,光澤柔潤,心胸坦盪,怡然自得。也可把自己化為菩薩,菩薩即我,我即菩薩。
2、要有在太空中遨遊之意境。這個佛雖頂天立地,但不是腳踏在地上,而是整個佛身飄在空中,如第一式不僅在動時有這種意境,當成定式時仍要有飄在空中擺動之感。可不管呼吸,沉浸在這種意境,達到適度則再做下式。第二式要有身在空中向下望海之感,看到藍色的海水,水底之龍宮,達到適度則止。第三式要有身在太空,仰首斜望月宮之感,不僅看到柔和的月華,而且看到月宮的桂樹、玉兔,達到適度則止。第四式要有身在太空,前手可探到東海,或摸到西陲之意境,達到適度則止。第五式當雙手在上邊相交舞動時,意念上是飛騰之中,遨遊霄漢,當下勢時猶如潛入海低,所到之處海水讓路。如此反復數次,達到適度而止。
采氣圖
動作仍是《築基圖》五式,只不過不用力,加強采氣意念,意念通過勞宮采氣。
由於「龍部」五式均系身、腰、臂、手及下脘的旋轉纏繞動作,方位經常變化,所以每式所采之氣均系在前後、左右、天地、上下、四面八方--整個宇宙大自然界的精氣、生氣、益氣、好氣。而且每當定勢時,也就是說當手、臂伸展到定位時,即《築基圖》中五式從吸氣變為呼氣時,姿勢停頓不動,可連續在吸氣時采氣3、5或7次,再轉做下式。同時還可以逐漸通過天目、膻中、百會,以至全身采氣。 此部功法主要是為發放外氣所練之功。
預備式:同前,兩腿分開稍寬於肩。
降龍伏虎
第一式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圈成環狀,十指伸展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相合,使十指尖、掌、臂有氣感。拉開時也要十指相對,其距離以有氣感為度;相合時,也是十指相對,一般以10厘米為宜。
坎離相對
第二式
全身放鬆,兩臂上抬稍低於肩,肘微屈,使兩掌心相對;雙臂緩緩拉開和合攏,使兩掌、臂有氣感為度,合攏時一般相距三四厘米許。
太極運轉
第三式
全身放鬆,兩掌合抱,一手在中丹田上成俯掌向下,一手在下丹田處成仰掌向上,兩掌相對如抱球狀,這時會感到兩手掌間抱著個輕輕地、皮薄薄的球體。
雙腳不動,以腰為軸,抱球左右轉動。動作可大可小。兩手距離寬,意氣中的球體則大,反之則小;腰的轉動幅度應與之相應。無論如何轉動,兩掌心始終相對。具體做法是:
身轉緩緩左轉;同時左手劃弧轉向下方成掌心向上,右手劃弧向上成掌心向下。 身體緩緩右轉;同時右手劃弧轉向下成掌心向上,左手劃弧轉向上成掌心向下。 如此左右運轉為一次,可重復12、24或36次。
乾坤交泰
第四式
全身放鬆,兩腳稍大開,身前俯,兩臂下垂。 吸氣以勞宮對天采天氣,以腰為軸,先向左轉動。
然後上體後仰,兩臂隨之轉動向上。直至上身和雙手轉向右側時變呼氣。上體再前俯,兩臂隨之垂下,手指對地。呼氣時意念是從手指往外排濁氣。
如此循環5、7或12次,再反過來從右向左轉,同樣循環5、7或12次。
陰平陽秘
第五式
開始時同預備式,然後手掌朝地,兩臂緩緩提起、下落,使兩掌、兩臂有氣感。
收功
成預備式。兩臂外旋從身體兩側成仰掌上抬至頭頂處。雙掌從面前下落至丹田處。
如此兩遍,然後兩手相疊,左掌在內,右掌在外,先順時針摩腹12次,再逆時針摩腹12次。
然後雙手從左右後伸,兩掌分別貼於「腎俞」,上下摩擦12次。然後兩掌心對兩眼貫氣十二次。
此功我每日習練效果驚人,骨骼變得極硬,肌肉練的很硬,抗擊打能力與反應能力均大大提高。而且不會得感冒,有慢性病也慢慢治好了。
與少林的易筋經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練習的時候心不能太急,太急火氣也會很大。
❻ 四五左右有好碼,是什麼生肖。
答案龍
四五兩邊代表三六十二肖排第三虎排第六蛇虎前蛇虎蛇尾虎蛇尾則解釋
龍左部點扣寅點,龍右部同虎部即虎
龍右尾部同蛇右尾部,故虎蛇尾龍!形態似,龍部,尾似蛇
❼ 硃砂掌有三部,虎部、龍部、龍虎部,是三部都要練還是只練其中的一部
如果只是健身的話只練其中一部就可以了。最好從虎部開始,龍部相當於是虎部的進階。如果體力不允許的話可以先練其中一式慢慢過渡到一口氣練完,五式是個整體不存在單獨針對某個臟器的式子。硃砂掌是個安全的練功法門,不易出偏。走火入魔是丹道中的術語,只要不是練丹道的不存在走火入魔。
❽ 最早硃砂掌有練意圖和采氣圖嗎
摘要 朋友您好,很高興能夠為您服務!您的問題「最早硃砂掌有練意圖和采氣圖嗎?」,傳統的硃砂掌是要經過「練意圖」和「」采氣圖」的。
❾ 老虎有哪些別稱,別稱的由來是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統計,大約有33個別稱。以下主要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別稱及由來。
(1)大蟲
這個大家在語文課本的《武松打虎》這一課中應該是接觸過的,當然了,原句是出自《水滸傳》。具體的描述語句為:「那一陣風過處,只聽得亂樹背後撲地一聲響,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來。」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描述了一下老虎出現時周圍的環境變化,以表明老虎的兇猛。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比較小眾的別稱,比如斑寅將軍,封使君,李耳等等。
❿ 有誰幫我解釋彌勒救苦真經全部的意識
佛說彌勒救苦真經註解
閱讀 6677
慧光道玄
一、佛說彌勒救苦經
彌勒祖師初次降生時,是二千五百年前,出生於北印度波羅奈國的地方。他的父親是波奈國的丞相。彌勒乃北方真武星來下凡轉世,也是未來掌天盤的萬教祖、波羅國的國師、波羅教的法師,會觀星望斗,知此情,而生嫉妒,偽奏國王,說今天我國內在子、丑、寅三個時辰所生的孩子其中有一位是惡魔星來投生,以後成人,會與國王傾拼江山,須要滅掉。國王聽信國師之言,實時下一道聖旨給全國各府州縣:在今天子、丑、寅所生的孩子全部要殺掉。可是丞相夫人也正在這天子時生彌勒,所以丞相聞知報後,和夫人非常著急。夫人及實時叫她的弟弟,帶彌勒逃避外國。馬上提丞相令其派十六名武將護法,連夜出差,逃往外國去撫養。至七歲時,他的母舅帶他及十六名隨將一齊到靈鷲山參拜釋迦牟尼佛。授記後,只有彌勒不算為弟子。因釋迦佛知道他是三千年後下世掌天盤收圓的祖師。在這時,佛就開始講述將來三千年後彌勒會下世救苦救難、普渡九六原人佛子,你們皆在彼時要再下世轉生為人授記,才是真正脫凡。免再流浪生死輪回。所以這本彌勒救苦經是釋迦佛當時所講的,以證明在三期末劫時,彌勒祖師掌天盤,接受一條金線大道,在於三期末劫中傳授。所謂辦理末後一著,收圓大事。承母命大開普渡,時在中國為開端,普傳至全球各國。
二、彌勒下世不非輕
在這期彌勒祖師降世時,正遇著三期末劫,俗說:世界末日。實是可怕之時期。所以,釋迦佛說:「這次彌勒下世,責任重大,遇著末劫數,要救渡眾生脫災劫,也要負責收圓九六原人佛子,平安回鄉認母所以說不非輕。」使原人聞經明劫的厲害,始能悟道,改惡向善。也是師尊、師母所說:「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我們雖是凡夫俗子,能返本還原、歸根復命,是一大機緣。此經主要講述上天老母之懿旨口令,三天諸神在這大道顯然時,也是大劫降臨時,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相伴,使大劫遠退,屆時默念真經,神欽鬼驚。三天口令「口訣」一發,仙佛降臨,齊來救災救劫。所以這次彌勒下世「不非輕」。劫過後,不再受六道輪回之苦,,直升天上、歸根復命。在世的,可以過著大同世界堯天舜日,安居樂業。所以這本經、是三期末劫度世之寶法,豈可看輕(非輕)。
三、領寶齊魯靈山地
領者,是受領老母之命,傳授口傳心印、三寶「關訣印」的明師:就是出生在齊魯,即現在之山東。自古出聖人最多之聖地,所以領天命傳授命的祖師、都出生在山東(齊魯),十七代祖師路祖就是出生山東省濟寧縣的地方。十八代祖師,我們的師尊也是出生在山東省濟寧。師母也是出生山東省,可是受命之命,卻在各人之靈山地、賢良祠: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像靈山塔下修。靈山地就是人人之關竅,經明師一啟開,好好在靈山塔下(就是本心)修心煉性、行功立德,壽終時靈性自然由正門而出,免受輪回之苦,可以歸根復命。
四、拈花印證考三乘
這句是古時、要得如此寶貴大道,是莫有這么容易的。要經小乘修起,而中乘至大乘悟出玄機。知道靈性之處,才能受明師授記。所謂上等修行無覺性、中等修行執文字、下等修行重顯化、莫執形象歸自然。即道法自然。所以當時釋迦佛傳授時是單傳獨受,要先試探方式,用拈花微笑之方法,選擇傳授的對象。三千弟子中只有迦葉微笑會意而受真傳。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囑咐摩訶迦葉。」所以古時要先修得禪處才能受真傳。今天是普傳,先得而後修,輕松多了。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雖然我們容易得到要腳踏實地、勤修不怠,始終不輟,將來印證,由功果大小、考驗成功,而列三乘九品、蓮台之果位。
五、落在中原三星地
拈花印證這樣寶貴之真傳,落在哪裡呢?三星地者,人身之樞紐,中央戊己土(中原)方寸寶田也所謂靈山地、玄關竅。也是三人同行,必有我師之師也。正是修煉下功夫之處。佛說「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清靜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六、大證四川王桃心
人得一為大,可以證佛證聖之地方。《金剛經》所指示「舍衛城」就是五行之眼耳鼻口,七孔竅之中竅。故修道,要將這四窗關閉,不要川流於慾海,回頭是岸。王者,性王為重。性王如桃子之核心,乃是種子也。桃心若壞,就不能生發芽成長結果。人之良心(本心)也如桃仁,孟子說:人無惻隱之心(仁)非人也,非人即四生也。
七、天真收圓掛聖號
天真二佛乃是師尊、師母,即天然古佛、素貞古佛。接受天命普渡九六佛子,協助彌勒祖師收圓。掛聖號者,辦理登記,天堂掛號、地府除籍。聖號者,明師用口傳性王用耳接受記住心田(聖)謂之口傳心印。性理心法、不二法門。就是等於報名注冊。然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修煉、最後功成天上、名留人間。雖名收圓,必須自己修圓。金剛經:「雖然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眾生自性自度,先自己滅其妄想,才能度出苦海,先滅其孽障,才能度脫輪回。所謂師傳,修在自己是也。
八、等待時至點神兵
等待末劫來臨之時,大道也降世。故大道非時不降,到這時也是佛魔世界。因下元甲子清算期,且三曹普渡。可說這地球上,可能很亂。都趕來要求這有氣天神,找緣人來超拔。各人的祖先也爭取兒女超拔。債主也要爭取討債。因此傳道時、要非常嚴肅謹慎。要有領天命之明師(點傳師是代理師)。憑天命請壇、代宣老母之旨,請諸天神聖到壇:二十八宿護法壇,才可以開始辦道,點傳性理心法,傳授三寶。
九、雲雷震開戊己土
仙佛到齊護法壇,然後就可辦道傳三寶。雲為水、雷為火,我們未出胎時,乃乾坤正位。十月懷胎滿出生後,這點先天炁,投入肉體,就失中爻,變為離。離者,離開先天正位,坤得一陽,變為坎。坎者,陷也。這點先天炁,陷入肉身。因此先天乾坤正位,變為後天離坎。故不能返本還原。所以要求明師來抽坎填離,恢復本位。離屬火(雷)坎屬水(雲),由明師之無縫鎖來,「震開中央戊己土」。所謂鉛投汞、汞投鉛,恢復本來面目、乾坤正位。壽終就可由正門而出,免受輪回之苦。所謂「玄關竅,是蓬萊島,打開就是無價寶」。關聖帝君曰:「無縫鎖開開,真人現出來,真經牢牢記,孩子抱在懷」。關訣印,齊備可以避劫矣。
十、天下神鬼不安寧
因這寶貴之天道,能超生了死,所以驚動天下神鬼都急,要找有緣人來超拔他們。當然自己子女,若在修道就容易。否則還是很難找有緣人。所以有肉體時,就要趕快得道,虔誠而修,自己之祖先,都在不安寧等著。寄望在子孫身上,故大道非人不傳。末劫前後未得道,屆時一切就完了。難怪神鬼都不安寧,而坐立不安也。
十一、親在仁天中華母
親者,親近。經過得道後,子亥相抱(孩合同)時,才發覺、想著天上老母。也才知道上天還有生我們靈性之母親。仁者,核桃仁(人之性)。中庸:「天命之謂性」。這點之靈性,是由上天降於世。以往都錯認是由地府轉生。所以世人才說陽間死個人,地府添個鬼。又曰:人死為過身。今天大道降世中華民國,故我們師母才稱中華聖母。我們要好好地跟師尊、師母這條金線來修。
十二、九蓮聖教歸上乘
這句是證明今天所傳的天道,是以後可證九品蓮台之聖教,也是歸最上之法門。聖教者,性理心法、口傳心印。依據龍華經證明:「天真收圓不非輕,十子彌陀九蓮經,十字街前把賢調,九蓮開於拜無生」。是說師尊、師母辦收圓三曹普渡,未曾有不非輕。十字架得一,可以證九品蓮台,也可以在十字街前暗釣賢良,上升天堂,封爵九品蓮花座,同時參拜無生老母,所以此法是最上乘之法門也。
十三、天花老母垂玉線
天者,理天,花者,蓮花,九六原人,如一朶一朶之蓮花。老母慈悲,為救渡九六原靈,這次降下一條大道金線,暗調賢良歸根認母。
十四、收圓顯化在古東
這期三期應運、三曹普渡、也是最後之一期,末後一著,收圓之日來臨,道劫並降之際,大道降落在東土古國,中華聖地山東的地方。屆時種種的顯化,大顯神通來救劫,渡回九六原人。
十五、南北兩極連宗緒
佛教之正法眼藏,不二法門,自達摩祖師由印度傳來中國,至五祖弘忍祖師以後分為南北二家之宗派。南方慧能六祖傳頓法。口傳心印、性理心法,即先得而後修,就是修彌勒「人間凈土」宗,由後天返先天。在家修,由人道達天道之法。北方神秀,傳漸法:先修而後得,修彌陀「西方凈土」宗。主於念經,往西方極樂世界。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渡迷津,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彌勒祖師天機文曰:「走馬點玄更稀奇,千門左旁齊歸一。」屆時收圓顯化,
不只南北二宗。
十六、混元古冊在中央
混沌後,寅會生人當初,人人這點靈性(古冊)是由上天降落在人身之中央戊己土、玄關竅內。所以稱為佛性,都是母所申。以後受後天環境所迷,致貪戀世景。境而造孽,不能返本還原、變為眾生。
十七、老母降下通天竅
因為人降生於世六萬多年來,所造之惡孽累積如山。所以永遠為眾生。近年來科學越發展,相反的,道德越墮落,人心不古,致使災劫連連。又世人製造絕德的殺人武器核子飛彈,致世界末日來臨。上天老母不忍善惡,同歸於盡,親自下旨,降下一條金線,直指見性、見性成佛。所以玄關稱為通天竅。得一之原人,個個都可以歸根認母,脫離苦海,免再做眾生。
十八、無影山前對合同
無影山,就是人人之靈山塔、雙林樹、紫竹林、性王所居之處,雖然受直指見性,同時還要得傳授合同,以便過三關時,核對合同,方能過關。
十九、嬰兒要想歸家去
嬰兒是上天老母慈愛我們所稱呼的。我們乃是一母所生、故稱九六皇胎兒女也。老母慈善告訴我們、若要想歸故鄉理天去認母是六萬余年來第一次之機會。
二十、持念當來彌勒經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道有三寶關訣印。前段已經得了二寶,尚缺一寶,就是彌勒真經,真經不在紙上誦,故稱無字真經。關聖帝君詩曰:「無縫鎖開開,真人現出來,真經牢牢記,孩子抱在懷」。那三寶就齊備,可避劫,可以歸根復命。注意「持念」保持在心裡,不是開口念。「真經牢牢記」。記在心頭默念就可也。
二一、用心持念佛來救
只要得道後,誠心保守,實心修煉,實心懺悔,用心默念真經,在修道中,若遇
大小患難,彌勒祖師即派仙佛來護救,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
二二、朵朵金蓮去超生
朵朵乃九六原靈。金蓮者,金屬白,蓮者,佛子,即白陽佛子。不但修道中仙佛來保護修道弟子,大限來時,一個一個(朵朵)都可以歸根復命、超生了死,不再墮落六道輪回,永居理天,享受清福。
二三、認識西來白陽子
為人要認識時務,所謂三陽開泰,青陽、紅陽、白陽。今天是否白陽期,參考歷代就很清楚。青陽期,新娘穿青色禮服,一切布置都是青色,青色為吉祥。紅陽期,新娘穿紅色禮服,房間廳堂都布置紅色,紅色為吉祥。今天新娘穿白色禮服,那就很明顯,今天是白陽了。所以我們要認識白陽期彌勒祖師掌天盤。師尊、師母掌道盤、為白陽二祖。所以我們要好好在白陽之道傘下來煉。大道降世,是應時應運,所以修道要認識天時。
二四、鄉兒點鐵化成金
老母再用慈愛之聲音、叫醒我們「兒」啊,不要自暴自棄。雖然現在修道中還是人,可是經過得一後,那就如鐵,一點便成金了。成為金剛不壞之體也!佛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_生,是名眾生。」非永遠做眾生。
二五、每日誌心常持念
得道後,立志於道,日日虔誠,須臾不離道心與三寶。如顏回夫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二六、三災八難不來侵
三災者,水火風劫。八難者,旱、澇、飢饉、瘟疫、螟蝗、猛獸、精怪、厲鬼等。上句言者,「每日誌心常持念」。就可以避這些三災八難,自然不近身來侵犯,得平安無事。
二七、要想成佛勤禮拜
修大道悟理盡性,須臾不離道心,可以消災厄外。每日不離佛堂,勤禮拜,去惡從善、懺悔改過、自新親民,發出慈悲心,渡化眾生。在世就與佛同樣而修菩薩行,那成佛也就不難矣。
二八、常持聰明智慧心
常常保持道心,對外要耳聰目明。觀察世局、日日在變化,一切千魔萬教盡出。對內要提出自性本有之妙智慧、來判斷是非曲直、正邪,才免誤踏歧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後悔就來不及矣。
二九、休聽邪人胡說話
慈母錦囊有提醒:「到某年大局一變,假祖盡出——到那時千萬要識透,咬緊牙關,無論他的法術如何玄妙,總得不貪不妄、毫不搖動。只要遵師重道,認理歸真,這場大考是亂道盤,也是考驗大家之智慧。」所以萬事、要慎思明辨,然後篤行。不輕舉妄動,不要聽信妖言、誹謗的侫言,那就平安無事也。
三十、牢拴意馬念無生
修道要對此心猿意馬之牢拴堅固,才能靜心修道。就是大學之「定、靜、安、慮、得」之工夫。心猿一定,自然智慧就能發出來,一心一意抱守道心與上天老母心連心,即人心合天心。所謂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三一、老母降下真言咒
老母大慈大悲、為渡九六皇胎兒女回鄉,在這三期末劫時,降下一條金線大道,並傳無字真經(真言)傳給各人之真人(咒)心經曰:舍利子。金剛經曰:一千二百五十人(性)道德經曰:穀神。大學曰:緡蠻黃鳥。三教名稱雖然不同、卻一地方之真人(咒)、所得了,所謂得道、實無所得。
三二、用心持念有神通
我們的真人(咒)在這個地方、得了一、得到真言(真經)要誠心實意持住在心裡、須臾不離。金剛經:「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不但能降服妄念心。若遇到患難的時候,諸天仙佛,亦會自動來,解救脫難之神通效驗。
三三、滿天星斗都下世
無字真經乃是上天老母降下真言口令、誰敢不聽。大劫來時大家一動念、驚天動地、諸天仙佛、星君都全部降落東土塵世,救渡世人脫劫。
三四、五方列仙下仙宮
不但滿天星斗、連東西南北中央之列位神仙都齊下天宮,到東土塵世來,助道救劫。
所謂天上不留佛,總動員。
三五、各方城隍來對號
城隍乃冥司之神職,各地均有設立。如陽世戶籍,設立在各區區公所戶籍課。可是人死後,靈魂要到冥府城隍報到。故上天慈憫,准我們先得而後修,設便如以昔先修而後得,大劫已來到眼前,那來得及呢?可是有句話:古之修道,「知難行易」,今之修道,「知易行難」。因古之生活樸素修易,可是道隱時,得道卻難。今天大道普傳,得道容易,因花花世界,生活浪漫,要堅志而修、始終如一卻很難。所以要知行合一。人之初生於世,是由理天而降。故稱為佛性皇胎兒,古今都是一樣,得了道,可以超生返回理天復命。今天我們先得,故要辦理移籍手續,由地府之籍,遷移到三官大帝處,以後歸空時,到三關報到就可以了。所以得道,要當場填寫表文,呈奏三官大帝。所謂天堂掛號,地府抽丁,對號消籍。雖然先移籍,還是要誠心實意,始終如一而修,所謂修道如初,成道有餘。不要半途退道心,籍被駁回,後悔就遲了。
三六、報事靈童察得清
雖然天堂掛號、地府除籍,可是明師亦有聲明在先:「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還是看各人之修為造化。所謂「道由師傳修在己」。真修假修,一舉一動,可以瞞騙同修,卻脫不了監視之法律主及報事靈童、值日之司神。都大公無私,察得清清白白,轉奏天曹、屆時是假不了的。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三七、三官大帝慈悲注
三官大帝乃是古上堯、舜、禹三位有道明君,有功於世,上帝封為三官,正月十五日上元堯帝,一品賜福天官、紫薇大帝。七月十五日中元舜帝,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十月十五日下元禹帝,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都大公無私,賞罰分明,管理記載善惡功過之冊。三官大帝非常慈悲,表文一到不管在修未修、一律先登記注冊。
三八、赦罪三曹救眾生
這期臨頭,上天老母為救眾生,特寬大赦修道人,若能誠心保守、實心懺悔、改過自新,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殺悔過人。上天必赦以往之罪愆。不願意九六原人佛子墮落為殘靈。所謂修道有三分誠心,上天就有七分感應,七分之誠心,就可得滿分。實是機會難逢矣。
三九、救苦天尊來救世
道劫並降,也是佛魔世界,又是下元甲子清算期,故修道間,難免會遇到坎坷之事,所謂考。可是修道受考不受劫,金剛經十六分:「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孽,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孽,即為消滅。」所以考、是消孽之機會上天老母慈悲,派救苦天尊下凡來救渡世人。
四十、親點文部揭諦神
救苦天尊,還親自點了文部諸神率領下凡來救渡世人。
四一、八大金剛來護法
八大金剛者,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楊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以及雷部、風部、虎部、龍部,共八大金剛,齊來護法壇助道。所以請壇時,明師(點傳師是代表師)一請壇,八大金剛實時下凡護法。(參閱請壇經)。故天道之寶貴在天命,千神萬佛同幫助,若憑人之力難普渡,憑人之力難收圓。人能弘道,天人合一,大事才能完成。可是命真、修的人、也是要真修才能歸根復命。
四二、四位菩薩救眾生
四位菩薩者,觀音、月慧、文殊、普賢四位大菩薩,也發大慈悲,下凡救渡眾生。觀音菩薩,誓願更大,眾生不渡完,誓不歸位。所以家家戶戶,都供奉觀音菩薩。常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四三、緊領三十六員將
救苦天尊還帶領三十六員猛將下凡協助救渡眾生。
四四、五百靈官緊隨跟
不但率領文部諸神、八大金剛、四位菩薩、三十六員猛將,還有五百仙官,都跟隨、聽令差遣。可以說,上天神、仙、佛總動員。
四五、扶助彌勒成大道
這樣神、仙、佛總動員,就明白這次大劫難是未曾有之大浩劫。以往青陽是水災,紅陽是火劫。只是部份而已也。可是這期白陽卻水火風齊發,成為罡風劫。核子戰爭之厲害,可見而知。所以諸天神、仙、佛都下凡救災救劫。這期掌盤祖師是彌勒祖師,也是扶助彌勒祖師完成這個大事成功。
四六、保佑鄉兒得安寧
上天老母會派這樣多仙佛,是為著保護九六原人、在這期大劫修道,能得平安無事,好好修道,不受困擾,可以行功立德,回鄉認母。
四七、北方真武為將帥
這期道劫並降,佛魔世界,派仙佛護佑眾生修道,尚且不夠,還有邪魔亂道。所以且派北方真武佛掛帥,率領天兵天將收惡煞鎮邪魔,而救渡眾生。
四八、青臉紅發顯神通
北方真武佛,為鎮壓邪魔,顯出青臉紅發威儀,變化莫測,神通廣大,邪魔惡鬼見到就驚懼。
四九、扯起皂旗遮日月
皂旗者,黑旗。北方原屬黑。提起黑旗遮蔽天空,變成日月無光,黑暗世界,以便制伏群魔一方面飛彈炮火砂塵沖天,水火風劫齊降,就是白陽期罡風劫,乃核子戰爭,造成空前未有之三期末劫。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劉伯溫:「飛者非鳥,潛者非魚。戰不在兵,造化游戲。」這次戰爭都用飛彈核子武器及魚雷,少用人力,死傷卻不堪設想。如消滅人畜一樣,無人道之殘酷。
五十、頭頂森羅七寶星
真武佛之武裝打扮,頭頂所戴戲冠,很整肅庄嚴,還有北斗七星、靈光照耀護法。
五一、威震北方為帥首
真武佛所打扮種種威儀嚴肅,且神通廣大威靈赫赫,足以鎮壓北方群魔,可以為將帥之首領。
五二、肅清諸惡掛甲兵
這樣嚴肅威儀,可以清除諸邪魔妖怪、惡人是被核子彈消滅、掃除凈盡,就不再動干戈、槍刀歸庫,災劫將此平靜,復回大同世界,堯天舜日,國泰民安。
五三、搭救原人鄉兒女
真武佛威震北方,肅清群魔諸惡,可以搭救九六原人、皇胎兒女,平安無事。
五四、火光落地化為塵
這次核子戰爭非常厲害,其火光之威力很強熱,一旦落地,萬物都化為灰塵。可是另一方面,有諸天仙佛爭取搭救,善人、修道人。在此時就是善惡分班之時也。
五五、四海龍王來助道
這次戰爭不只空陸,還用魚雷(潛者非魚)來毀滅戰船,故四海龍王也齊來助道,搭救船上的原人。
五六、各駕祥雲去騰空;
各駕祥雲去騰空四海龍王也騰雲駕霧齊來護道,參加急救原人。
五七、十方天兵護佛駕
以上所述諸天神仙佛、菩薩、四海龍王總下降救劫助道。連十方天兵天將都齊降,協助諸佛救災劫,幫助彌勒祖師這一次,辦理收圓大事,救渡原人、保護佛駕,各盡其職,確實未曾有之劫數,總動了諸天仙佛、天兵天將,方稱世界末日。
五八、保佑彌勒去成功
這次能如此動員,就是扶助彌勒祖師掌天盤,辦理末後一著收圓大事,幫助完成其責任。保佑原人佛子同登極樂、清靜故鄉,與母團圓。
五九、紅陽了道歸家去
紅陽期是釋迦牟尼佛掌天盤。已於中華民國止。完成普渡任務期滿。回返天宮後、復其本位。所以一般家庭,沒有人供奉釋迦佛之佛像,就是如此。廟寺是承繼神秀而來。我們是承接慧能六祖而來,至師尊、師母共十八祖。
六十、轉到三陽彌勒尊
俗稱三陽開泰,第一期青陽,自伏羲氏起至商太丁止。燃燈古佛應運掌天盤。第二期紅陽,自商末周初至中華民國止。釋迦牟尼佛掌天盤。三期白陽,彌勒祖師掌天盤,自中華民國起,一萬八百年。所以第三期世界大戰,稱世界末日,乃是滅惡、並非世界滅日。至申會收人、還有一萬八百年也。只是在這清算期,有否德行,過此大劫而已。
六一、無皇敕令寄下生
這次眾仙佛下凡搭救眾生,也有倒裝下凡轉世為人、代天弘道,叫醒迷津,普化眾生,明暗並行。明者,如白陽初祖,路中一祖師乃彌勒古佛化身。白陽二祖,天然古佛化身。乃「師尊」濟公活佛(活佛師尊)化身。中華聖母(師母)乃月慧菩薩化身。其他前人方面,可能也不計其數。暗者,前段所言,諸天神、仙、佛都暗中參入搭救原人。都是無極理天老母的敕旨令下降,命諸佛助道,並寄語傳下凡塵,眾靈佛子,早日悟道,引迷入覺,早日返回理天。
六二、收伏南閻歸正宗
三期末劫年內,千門萬教齊出,在南閻東土擾亂正宗道盤,故無極理天老母不得不敕令收伏千門萬教、左道旁門統歸正宗。一條金線大道。
六三、往來造下真言咒
往者下凡,來者回天,就是下凡降世為人弘道的仙佛、或眾生回天都要經過老母創造下來不二法門,由明師口傳心印真言口訣,使原靈佛子回天。
六四、傳下當來大藏經
大藏經乃是無字真經老母所造下真言咒。只是將字藏起來,不準書寫,應在當年來救渡原靈佛子。真經不在紙上誦,紙上覓經枉工夫,若要紙上談經,就不知體會真理妙義。
六五、嬰兒奼女常持念
嬰兒者幹道。奼女者坤道。老母所傳的大藏經,要保持在心裡,不可須臾離也,牢牢記住,可以逢凶化吉。
六六、邪神不敢來近身
如果時常念真經,一切邪神都不敢侵犯來近身,自然遠離。另一方面,心裡時常牢牢記住,一切妄想邪念也自然消滅。金剛經:「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凡心降服,性心就清靜,悟理就不難也。
六七、持念一遍神通大
如果一日持念一遍,即使你精神快樂、神通廣大、能發出秒智慧,而應萬事。
六八、持念兩遍得超生
如果一日持念兩遍,即使你心性清靜,可以明心見性。認理修道,終來就可超生了死。
六九、持念三遍神鬼怕
如果一日持念三遍,可使邪神惡鬼都懼怕而遠離,不敢近身。
七十、魍魎邪魔化為塵
魍魎者,山妖水怪。修道者常持念真經,連山妖水怪都化為灰塵,無影無蹤而消滅。
七一、修持劫內尋路徑
這期大劫是升降關頭,生死一大事。故在大劫未降之前,求名師指點,開示路徑,務必好好尊師重道修持,行功立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尋找這條金線可以躲劫避難,且能超生了死之光明大道。
七二、念起真言歸佛令
既然得了真傳,急速猛進,默持真經,遵守佛規禮節,尊師重道,始終如一而修,使得復回本來佛性,臨終時可以朝見無生老母,永生凈土,不再投生苦海。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南者,先天為干位。無者,無極,乃道之本源。也是宇宙間,天地萬物生命的根源。有陰陽才能生萬物。所以萬物,由無而生有形之質體,至終還是由有而後歸於無。在後天為離位,離屬火為日,日光普照天下萬物,無所不照,故天上若無日光,就無晝夜之分。地若無日光,萬物不能生長。這就是研究佛法之妙理,無微不入。所以「南無」是至尊至貴之位也。天元者,天地一元復始。一元者,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會者,一萬八百年,故白陽數,還有一萬八百年也。太保者,先天爵位也,等於後天官名,三公之爵位。天元太保乃掌皈依佛、法、僧三寶而修,成仙成佛成聖,而期而至矣。
皈依三寶者——(一)皈依佛者:「覺性」人之本性,原本是佛性,反白恢復本來之面目,返璞歸真,要除掉七情六慾,及貪嗔痴等。(二)皈依法者,「正心」無善無惡心之體,一日三省我心,即迴光返照,歸回本心。(三)皈依僧者,「凈身」清凈齋戒,戒除殺盜淫妄酒,後歸於正等正覺之菩提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