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小說閱讀
❶ 《三里屯文化圈的生活——先拿自己開涮(連載完)》txt全集下載
三里屯文化圈的生活——先拿自己開涮(連載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1 1997年7月1日,陽光燦爛,香港回歸。首都機場洋溢著一片節日氣氛,人們的臉上綻露出祖國收復失地的喜悅。 國際出港處,朱大慶與發妻肖楠依依惜別。 24歲的肖楠與朱大慶結婚半年,禁不住太平洋彼岸的誘惑,今日離京起程前往美國馬薩諸塞州,去費城的一所院校深造。 朱大慶:「香港回歸了,你卻離開了。」 肖楠:「你不老跟我說,離開真的殘酷嗎?或者溫柔才是可恥的,那我還是離開吧。」 朱大慶:「你這一走,我得耍單兒了。」 肖楠:「你不耍單兒也行,現在滿大街不都是外遇嗎?」 朱大慶:「可是我說我的眼中只有你。」 肖楠:「那不是你說,那是景崗山說。」 朱大慶執手相看:「寶貝,臨別之前,給我最後一個媚眼。」 肖楠淡掃娥眉,輕拋媚眼:「老公,我的媚眼拋完了。」 朱大慶:「再拋一個。剛才拋的是右眼,現在拋左眼。」 肖楠:「對不起,我的左眼是二五眼,拋不出媚眼。」 朱大慶一把將肖楠抱起:「我真想把你像趙宏博拋申雪那樣,在空中拋四周。」 肖楠:「……
❷ 《北京誘惑》txt全集下載
北京誘惑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十九節(1)
「楊公子,我們這里一干美女在三里屯涮夜,現在可有空閑出來坐坐哦?」這還是李聰第一次主動給我打電話,一時間竟讓我有些愕然。原來准備晚上開始看剛從小販攤上買來的系列劇《LOST》(迷失),正好無所事事中,問清具體店家位置後我便出發上路。
豐富多姿的夜生活永遠是大都市不落幕的盛宴,紅男綠女們沉醉其中抒解日間工作的勞累壓抑,樂此不疲地上演勾引與調情的游戲。
三里屯最初以汽配、服裝市場聞名。由於街道毗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比利時、德國等數十個國家的使館,再加上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口基金署等駐華機構鄰近,這里被頭腦靈活的商人們逐漸開發成為著名的酒吧街,周圍扎堆兒的有200多家酒吧,客人從最早「三資企業」的白領逐漸擴大到文化藝術、演藝界人士和外地旅遊客人。其中,音樂圈和演藝圈的人曾經是三里屯酒吧的中堅力量。男孩女孩酒吧素以現場演唱出名,每天晚上都有現場樂隊的演出,許多現在紅透半邊天的歌手……
應該是全本了
❸ 蘇有朋的個人資料
星座: 處女座
英文名:Alec Su
出生地點:台北
身高:1.72
體重:59
血型:B
生 日:1973年9月11日(農歷8月15日)
出生地:台北
生 肖:牛
學 歷:台灣大學畢業
座右銘:自我要求,盡量給自己信心
最崇拜的人物:麥當娜
最希望演的角色:鹿鼎記中的韋小寶
最喜歡的華語歌手:張學友、張惠妹
個人學歷
最終學歷: 台灣大學肄業
國小: 大撟、雙蓮國小
國中: 成淵、明倫國中
高中: 建國中學
大學: 台灣大學
出版物 《我在建中的日子》
座右銘 自我要求,盡量給自己信心
缺點
1.膽小:怕黑,尤其怕鬼
2.貪睡:鬧鍾、電話都無勁可使
3.喜熱鬧:怕寂寞,愛呼朋引伴
4.懶骨頭:房間不會收拾,象狗窩
5.不夠體貼:對於感情處理屬弱智型
6.任性:牛脾氣發起來,任誰都拗不過他
7.愛吃:生冷不忌的大胃口王,吃的比想的還多
8.怕生:不擅應對,跟女孩子講話都會結巴
9.不擅理財:永遠搞不清口袋裡還有多少錢
10.迷糊:時常丟東西,小燕姐說他很Short秀斗
作品:《最愛》《不只深情》《等到那一天》《你快不快樂》《你快不快樂》《我的好心情》《三里屯》《背包》 影視作品:《手足情深》《還珠格格》《相約青春》 《倚天》《情深深雨蒙蒙》《絕代雙驕》《老房有喜》
1988.7.27加盟小虎隊
1990.1入圍第一屆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
1991.7參加聯考
1991.8考上台大,[愛]發行
1995.4.29蘇有朋到英國留學
1995.8蘇有朋回國
1991.9首度赴大陸開演唱會
1997.7.9陳志朋,蘇有朋to大陸接拍《還珠格格》
1998.7.27小虎隊成立十周年
第一次主持節目:周六版《大家開獎》
最不順利的事:轉行拍戲那兩年比較不順利
參加小虎隊競爭時,表演才藝:當時有朋穿著校服去試鏡表演,那時他的頭發捲曲著,表演才藝是土風舞。
幾年級時學習成績差:高一、高二成績差,在班上倒數排名,高三的時候開始模擬考試,成績在班上排前十名上下。
在建中的貴人:1、謝芬蘭(改變有朋命運非常重要的人,她讓有朋用靜坐取代了午休,靜坐使有朋得到了很好的休息,當有朋靜坐時,一些音樂會從某些地方反復地唱) 2、化學老師張鳳英 3、數學老師洪雄等
有朋考上第一志願台大機械繫,但後來又為了演義事業,放棄學業,有朋當時感受:那是有朋記憶中最哀傷的事,他躲在家裡,像行屍走肉一樣,一直到錄制《傷口》這張專輯時,唱到:「我要飛,我要飛,我要飛,一直不停的追……」感觸良多,一時放聲大哭,哭到唱不出聲音。
「有朋」緣何而來?
1973年9月11日,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一個不算胖的小寶寶在台北市某間醫院誕生了。因為當時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所以父母是萬分疼愛。可是給寶寶取個什麼名字好呢?恰巧,作媽媽的也是在中秋節出生,於是兩個「月」加起來就成了「朋」,所以就有了「有朋」。
回答者:芒果小百合 - 舉人 五級 4-27 17:02
姓名:蘇有朋 Alec Su
生日:1973年9月11日(星期二)
星座:室女座
血型:B 型
身高:172 厘米
體重:59 公斤
三圍:N/A
花名:小乖、大頭、阿朋
出生日期:1973 年9 月11 日
生肖:牛
視力:1000 度近視
性格:缺點是性格頗為壓抑( 悶)
學歷:大學中途退學
小學:大橋、雙蓮國小
中學:成淵、明倫國中/ 建國中學
語言:台語、英語、國語
喜愛的卡通: 龍珠、城市獵人、亂馬1/2
喜愛的影星:張曼玉、Tom Hanks
喜愛的歌星:張惠妹、Madonna
喜愛的食物:涮羊肉、德國豬腳、蚵仔煎、蚵仔面線
討厭的食物:茄子
喜愛的飲品:豆漿
喜愛的顏色:隨心情
討厭的顏色:紫
喜愛的動物:人
討厭的動物:人
喜愛的花:紅玫瑰
喜愛的歌曲:張學友的< 祝福>
喜愛的季節:秋
Dream Car :張深藍色的BMW
喜愛的地方:台北、北京
嚮往的地方:倫敦、紐約
最得意的事情:睡了三天三夜/ 受到影迷的擁護和肯定
初戀年齡:18
抱負:出國念書/ 為家人換間大房子/ 當個自由自在的人
擇偶條件:溫柔、體貼、顧家及有思想的女性
❹ 《北平往事:我和三里屯的男人們》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北平往事:我和三里屯的男人們》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2dV4_3jS-cbNODbwn722Pg?pwd=t21d 提取碼:t21d
簡介:
講述那段關於老北平的歲月。我們那一代人,吃不飽穿不暖,卻從不抱怨。北國新作,經典再現
❺ 上海大學 創意寫作碩士 考研
來分享一下。
創意寫作考什麼?
創寫共四門考試科目,其中政治和英語二(或英語一或俄語、日語)為全國專業課。文學基礎、寫作為各高校獨立出題。
近年文學基礎包括填空、名詞解釋、論述、賞析、簡答等題型,分數不等,試題主觀性較強。寫作一般有縮寫、擴寫、仿寫、命題作文、題目作文幾種類型,小說比例大於詩歌、散文、戲劇。
在這里貼一個北大創寫的考研經驗。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創寫考的核心,是比較文學,還有寫作基礎。你可以從這裡面找到一些方向。
考研經驗分享:
於東昌
·2015年獲得北大中文系筆試第⼀名
·在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曾教授西方哲學史
·創辦教育公司,先後輔導北大、復旦、上大、同濟、南京⼤學創意寫作專業課,教授⽂學與寫作
·開設通識教育課程,講授文學、歷史以及經濟學、心理學、中國思想史等
《於東昌:我的創意寫作考研經驗談》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記載,偉大的波斯王薛西斯臨戰時騎著高頭大馬檢閱自己的鐵甲雄兵突然想到不到百年這些戰士(包括自己)都將成為一堆黃土,不禁老淚 縱橫。我雖不是出征時帝王,也自然沒有「憑軒涕泗流」的悲壯。但也算是一位經歷了沒有硝煙的內心之戰,驚起卻回頭之時,看到一切的闃寂與萬籟的平靜,內心 自有「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雖然如斯,但我依舊不確定一己的經驗有著共同的普遍性,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人的理性的共同能力,我對此一直有著懷疑,但我依然決定寫出這篇文字,一個是我想像著自己的文章在神聖的書林之中沐浴神恩。另外一個我看到後起諸秀,像受驚嚇的飛鳥在這個本該浪漫的時節不住地 繞樹三匝,內心燃起一陣悲愴之煙。也希冀自己的幾片文字會助益於這些「憂傷的年輕人」這樣也算是「無目的目的性」之一種吧。
我是自幼時即懷了對書的愛戀。還是小學幾年級,我就將家裡的書翻了不知多少遍,回頭思忖,其實很多書都不過是路邊小館子里的燒餅,雖然那時覺得好吃,但難入 大雅之堂的酒店的。也正因為這個,讀書與寫作與我早已是魚和水的關系,我不知道自己離開它能怎麼活。雖然我也為了付出了很多代價,我曾經有過驚艷的女友, 就是因我讀書過於痴迷而分手,也有我很好的夥伴因為意見的不同而分道。往事不提了,反正我走在大師的路上,一笑!
因此,創意寫作與我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實際上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在這個考試上,多的是各種讀書。還是在12月份,我還是呆在三里屯的一個通宵的酒吧與書店裡看各種哲學書。因為這是我的所在(Dasine)。我因有絕度的把握對這個考試,而因而生出了怠惰之心。話不扯太遠,我談下這個考試的復習。
一、對文學基礎的考察
對於創意寫作實際上最簡單的是文學基礎,一來這個考試絕對不會考犄角旮旯里的陌生知識,絕對都是每部文學史里的大牛,比如魯迅,陶淵明,莎士比亞,卡夫卡, 拿走這些人整個文學史會塌下來,所以大可不必為這么多書看不過來而垂頭喪氣,有種地犬吃天無從下口的狼狽,我們知道了這點就會是「天狗——我要把天來吞 了,我要把整個宇宙來吞了」,一笑!
因為單純靠死記硬背的東西考的太少。無非是幾個名詞解釋和填空題(當然填空題也有一套復習策略)。最難的倒是文學賞析題。比如14年 考的《野草》里的《蠟葉》與餘光中翻譯的《書》。這兩塊是中文系老師平常忽略的,我後來問過許多朋友,他們都說沒有開過文學評論課程。也正因為它不是單純 的文學理論的集裝箱,所以賞析起來也需要獨特的個人體驗。我是先前看過很多很多文學批評的東西比如《時間的玫瑰》、《顧隨講詩》以及《閱讀的故事》還有各 種作家的評論集,這個自然不是問題了。(對於參考書,我後面會有推薦)。
另外我要插一句,關於魯迅的復習。魯迅是整個現當代文學的支柱。所以對他的考察這兩年一直保持在40分左右,(如果算上間接考查的魯迅,竟達60分每年。)所以復習的時候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對於他的考察主要是賞析題為主,這兩年一直是這樣,估計16年也會作如此考察。
也有很多人反映在復習的時候記不住作品的人名,我提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做法(雖然會傷害對作品的理解),那就是看課本上名著改編的電影。至於說是名詞解釋那些鬧心的材料,我從來都是理解然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二、關於寫作的考察
實際上就這兩年的考試來看,寫作越來越難了。一方面是報考的學生越來越優秀,另外就是寫作一直是學生的軟肋。因為即便是中文系的學生也沒有養成練筆的好習 慣。因為我自從大一開始就開始嘗試各種方式的寫作,因此這個也是我的「拿手菜」。我這里想說的是要養成練筆的習慣。尤其是養成練習議論散文的習慣,因為就 考試的限制最後的考察形式往往是議論性的作文(比如說去年的「隨便」,15年的「微信里的中國」都傾向於議論性)。
議論性散文難點在於學生常常沒有論點,我建議大家平時多讀下西方文論的書,比如法蘭克福學派本雅明、阿多諾、阿爾都塞的書。這很有利於形成自己的論點。今年 「微信里的中國」我就寫的是幾個思想家蘇格拉底,尼采,叔本華,本雅明,福柯,德里達,孔子,孟子以及魯迅去富商家裡饗宴,然後飯間阿伽通(富豪)提議談 論「微信里的中國」,這樣幾個人一起相互爭論,就形成了整個文本。
很多人覺得寫作不好復習,其實恰恰是功夫在平時。多讀多看,多寫永遠是王道。
三、其他
我並不贊同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就開始准備考試。在我看來,讀書寫作形成自己良性的知識結構,才是一個作家應有的知識儲備。從考試里考不出文學大師的。我的建議是多讀經典,在文學、哲學、歷史、物理學、天文學、政治學等等上都有自己深研的經典,同時在電影、繪畫、建築、設計、音樂上盡量有自己的一翻研究,盡量 避開文學的「盲視」。知識爆炸的當代已經對一個作家的結構構成了極大挑戰,我們一方面要消化西方強大的知識傳統,還應該吸收中國既有的文化傳統。中國的現 代文學因為這樣那樣的緣由實際上遠遠沒有開始。這需要後來的青年人極盡所能去攀爬超越。因為目前體制的原因,很多年輕人受困於這種同質化的大學環境。大學 時代也許是最後一個讀書的黃金期。所以敞開巨鯨之口,吮吸書籍之智慧是的確最值得做,也是最容易忽視的。
茨威格《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言「人最大的幸運是年輕時就知道自己所求為何」。誠哉斯言!
結語: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畢竟你並不會提前知道到底是什麼在你的人生中起著作用,所以大膽去干吧!沒有什麼最好的安排、最好的路,相信那些時間偷走的選擇,未來會以你喜歡的方式還給你。
復旦真題瀏覽:
網頁鏈接
創意寫作考研參考書目:
網頁鏈接
好啦,就寫到這里了。祝大家都明確自己想去的地方,一步一步的前行。創寫是一個很好的專業,如果你真的熱愛文學、寫作,並且想提升自己的話,可以多考慮看看。如果需要更多相關創意寫作考研資料,可以點【參考書目】鏈接文末,聯系我哦
❻ 利路修被作者寫進了小說,年紀輕輕的他擁有多麼傳奇的人生
無意參加綜藝節目卻也成為了當紅的流量明星,被眾多人追捧。
利路修他在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是沒有抱很多希望,因為他從來沒有練習過,對於唱跳這一方面確實不是自己拿手的,所以在節目上面一心想著要淘汰,但就是因為他的這種心態讓他爆火,甚至一度成為了《創造營》的頂流,他的人氣都是每一位觀眾們投出來的,不摻雜一點水分,即使實力不算突出,人設卻很突出,網友們也非常喜歡利路修的態度,但是也和利路修保持著比較好的距離,不會太多地介入他的生活當中,說明利路修他的呼籲是有用的。
❼ 《活著活著就老了》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活著活著就老了》(馮唐)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oUxkotFQ_Vw5MUo619EbA
書名:活著活著就老了
豆瓣評分:7.3
作者:馮唐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果麥文化
副標題:定本
出版年:2013-5-1
頁數:328
內容簡介
《活著活著就老了》為著名跨界作家馮唐的經典雜文集。馮唐自稱「詩第一,小說第二,雜文第三」。但是,除了另類長篇小說《不二》之外,他的雜文賣得比小說好,小說比詩好。可以理解,工作這么忙,房價這么高,誰還看花、看海、看月亮?誰還讀心、讀靈、讀詩?除了骨灰級文藝女青年,誰能專門撥出一個完整的周末,讀一本小說?
這一版《活著活著就老了》,是馮唐雜文最佳也最全的集成,裡面有那些有意思的書、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兒和有意思的地方,照例寫得「見佛殺佛,見祖日祖」。本版新收錄了「給未婚大齡文藝女青年的六個錦囊」、「《不二》筆花四照」、「讀齊白石的二十一次唏噓」、「十信」、「三里屯前史」、「戰略規劃的十二大注意」、「你不可能永遠尿那麼老高」、「一個人的二十四史」等22篇新作,近30%內容首次集結出版,堪稱「終極定本」。用馮唐自己的話說,「有這本,其他版本可以送人了。」
美好的文字總是不多見的,馮唐的隨筆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主題,沒有懸念,有的是濃得化不開的思想和長滿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你可以從任何一頁讀起,任何一頁都是雜花生樹,群英亂飛。
作者簡介
馮唐,生於1971年,北京土著。在協和醫科大學學醫八年,獲醫學博士學位,論文涉及婦科腫瘤的隱秘起源。赴美學商二年,獲MBA,秋風起時覺得不如歸去。現就職於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從事舊時被稱為幕僚或師爺的工作,重新出沒於北京。
❽ 求中法雙語的優秀文學作品~
必讀的法國文學作品:
巴黎街頭的露天咖啡座上,常有外國遊客啜著咖啡,翻著書報。其實哪是在看書,是在看街上走過的美女。
法國出紅酒、香水、時裝和美女,但法國人最引以為榮的,還是他們的文學。談起法國的文學,他們能跟你從查理大帝一直說到最近轟動法國文壇的烏勒貝克。但你沒必要從《羅蘭之歌》讀起,那不現實,也太殘酷。讀《特里斯丹和伊瑟》就可以了,同為詩體故事,但好看多了,而且它是後世許多同名文藝作品的母本。這是一個「梁祝」式的故事,但法國人把它弄得更曲折、更悲愴。
家有小孩,不妨一起讀讀《列那狐的故事》,那隻法國狐狸難道會比美國的老鼠笨嗎?它作弄的不僅僅是貓。《巨人傳》就算了,如果你能讀完那本磚頭一樣厚的書,你也不一定能成「巨人」。蒙田的東西可不能不讀啊!法國文學史上有多少作家能把隨筆寫得那麼美、那麼深、那麼有味?當代人提起戲劇都有點「怕怕」,所以就免讀高乃依和拉辛了,但不讀莫里哀可不行,否則怎麼看得懂法國的喜劇片?法國人的喜劇細胞都是從他那兒來的。拉封丹的寓言不僅僅是兒童看的,總統也曾從中得到啟發。笛卡爾和帕斯卡爾的東西一定要好好讀,能享用一輩子呢!當然,以後補課也不是不可以,18世紀的那批法國作家會給你上100年的哲學課。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札》你就當游記讀吧,這樣更有趣一點。別忘了他還有一本《巴黎的時尚》,300年前的巴黎有什麼東西比現在的深圳時尚呢!伏爾泰的小說可以不讀,什麼《天真漢》、《查狄格》,他的精華在於書簡,他對文學的影響是他的思想而非作品。如果說還有很多中國人不熟悉狄德羅,盧梭的名聲就大多了。要知道,講真話的作家遠不止巴金一個,《懺悔錄》中的盧梭是那麼真實、坦盪,簡直都把心掏出來給你看了。而且,他的文字多麼高貴、多麼典雅!不過,一定要找個好譯本。
多麼輝煌的19世紀啊!
之所以要用一節的篇幅來介紹19世紀的法國文學,是因為那是法國文學的巔峰。雨果、巴爾扎克和斯丹達爾誰最偉大?我也回答不了。不過,他們是「三座大山」,共同托起了19世紀法國文學的天空。也許,雨果更符合「中國國情」,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同情百姓,在小說中反映人民的疾苦和革命起義,但巴爾扎克的對社會對人物的刻畫也許更傳神,更吸引人,這要感謝傅雷,他不但把巴爾扎克的大部分作品都翻譯了過來,而且深知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但我相信,相當一部分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更喜歡斯丹達爾,《紅與黑》不是曾被當作「黃書」嗎?不過,於連和德瑞那夫人式的愛情,在《巴馬修道院》中也有。斯丹達爾還有一些中短篇也相當不錯,如反映燒炭黨人的《伐妮妮·伐妮娜》。
19世紀的法國還有一位大師不可忽視,那就是福樓拜。福樓拜講究文體,文字功夫一流,法國的大中學都用他的作品當範文。但《包法利夫人》的節奏有些慢,雖然女主人公的膽大越軌讓人砰然心跳。左拉就算了,他的作品題材和寫作手法我看現在的讀者都不會喜歡,別被他所謂的「自然主義」蒙了,那種「赤裸」的自然描寫比起當今的情色小說和美女小說簡直不值得一提。對,我漏了大仲馬,不過我知道你不會忘的。沒有讀過《天龍八部》,還能沒讀過《基度山伯爵》嗎?小說雖然厚,但看得痛快,也就不覺得長了。大仲馬的作品太多,看到最後都差不多,倒是他的私生子小仲馬惜墨如金。《茶花女》值得一讀。為什麼?問問威爾第為什麼要把它改編成歌劇,問問嘉寶為什麼要爭演瑪格麗特。
誰是19世紀法國最大的作家?法國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波德萊爾。我們往往把作者與作品等同起來,認為行為不端的作家寫出來的東西必定烏七八糟。不一定如此。波德萊爾就是一個例子。他的為人的確不怎麼樣,酗酒、吸毒、嫖娼,常常醉倒在街頭,「像狗一樣躺在陰溝里」,最後貧窮潦倒,還得了梅毒,病死他鄉,但他的《惡之花》值得用一生去讀。但我建議先讀他的散文詩《巴黎的憂郁》,波德萊爾太深,要慢慢接近,否則會誤解他。提起波德萊爾總是讓人心情沉重,那就來點輕松的吧!凡爾納的作品天馬行空,能帶你環游世界,深入海底,妙的是他的奇思異想現在都已成了現實。
女同胞可能要抗議了,19世紀的法國難道沒有女作家?有,而且大名鼎鼎。誰?喬治·桑。但喬治·桑的東西有些黏乎,不像她的為人。還是讀點有關她的傳記吧,她本人的故事比她寫的小說精彩得多。還有一點時間?讀莫泊桑。他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的。這位「短篇小說之王」,作品都很精幹,但能讓你牢記不忘。初學寫作者,尤其要多讀莫泊桑!
給詩多一點點篇幅多一點點空間
雖然現在讀詩的人已經不多,但我還是想用較多的篇幅來介紹詩。因為詩是最高貴的文學題材,它直接訴諸於人類的心靈。讀詩的人往往是善良的,讀詩的國家一定是文明的。在讀書月里,我們要求知、養性、怡情,尤其要呼喚繆斯女神的歸來。
中世紀的法國全是詩,好像當時的高盧人不會說白話似的。宮廷貴族吟詩喝酒調情跳舞,窮人餓得兩眼發昏也要寫詩言情。推薦兩位窮詩人:呂特博夫是中世紀第一位傑出的抒情詩人,他第一個真正把詩帶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他的詩朗朗上口,容易記,但有時流於油滑,那就讀維庸吧!維庸的詩寫得真好,詩中有故事,有才情,不過他比波德萊爾更放肆,酗酒鬧事、打架偷盜、殺人越貨,幾乎無惡不作,曾被判死刑。很難想像他在流放途中和大牢裡面能寫出那麼美的詩來。
「七星詩社」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重要的詩歌流派,但讀龍沙一個人的詩就夠了,他是詩社的領袖,有「詩王」之稱。這位寫情詩的高手,三部情詩一部比一部精彩,三個女人一個比一個漂亮,卡桑德蕾、瑪麗、海倫,光聽這些美女的名字就足以勾起你的閱讀願望了。龍沙最著名的一首詩叫做「當你衰老之時」,是應王後之命為安慰她最近失去丈夫的女伴而寫的,龍沙最後愛上了那位小他的好多歲的女子。法國直到17世紀才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位女詩人,路易絲·拉貝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富家女子,身後跟著一大群忠誠的崇拜者,當然大多是詩人。她的詩寫得纏綿極了,又甜又美。法國現在還有路易絲·拉貝獎,專門獎給詩人。
讓我們匆匆走過18世紀吧!因為那是個無詩的世紀。哲學家、理論家太多,理性窒息了詩情,結果到了19世紀,被壓抑了近百年的感情終於火山般爆發出來。19世紀的法國詩人一點也不遜色於小說家。浪漫主義的四大詩人和象徵派三大詩人,個個都能流芳百世。拉馬丁有四大名詩「孤獨」、「谷」、「湖」、「秋」,雖然都長達數百行,但每首都值得背下來。當年我是不到西湖邊不讀拉馬丁的,怕玷污了他的詩。繆塞的詩同樣美,幸虧他和喬治·桑的愛情失敗了,否則我們哪能讀到他的4首「夜」。記住,要晚上讀。繆塞還有「詠月」、「回憶」、「哀愁」等,一首比一首凄美,都是法國詩歌中的經典啊!雨果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還是一個傑出的詩人。他的愛女與丈夫新婚後在塞納河失足落水,雙雙身亡,雨果聞訊後哭天搶地,直指上帝不公,一首《在維爾界》催人淚下,露出了硬漢溫柔的一面。維尼孤傲冷峻,與他的名篇《狼之死》中的狼差不多。他充滿激情又不乏哲理的詩給法國浪漫主義詩歌增添了異彩。
魏爾倫是我最喜歡的法國詩人之一,他的詩我很多都會背:「夕陽」、「秋歌」、「月光」、「曼陀鈴」都是名篇,都那麼美,尤其是「被遺忘的小詠嘆調」。光沖著這組詩你就應該學法語。可惜,魏爾倫也是個酒鬼,還有同性戀傾向,與另一個天才詩人蘭波關系相當密切,當蘭波決定與他分手時,他竟然拋棄新婚的妻子,前往車站阻攔,阻攔不果,開槍傷人。也怪蘭波這小夥子長得太秀氣,又那麼聰明,那些充滿靈氣的詩哪是他那麼年輕的人寫的?馬拉美板著臉朝我們走來,他的名字就是晦澀的代名詞,讀他的詩是對腦力的挑戰。但讀懂了馬拉美,你就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就是他的魅力。啊,別忘了內瓦爾,他的詩可不能小覷。要知道,他為了寫詩,人都瘋了。我敬佩這種用生命來寫作的人。
對詩人來說,20世紀是一個喜憂參半的世紀,有過輝煌,有過自豪,但更多的是痛苦和無奈。不知為什麼,他們頭上耀眼的光環漸漸地黯淡了,讀者們悄悄地走散了。瓦萊里在《失去的美酒》中是否已經有所預感和暗示?他是否在海濱給繆斯修建了墓園?瓦萊里還算是幸運的,有卞之琳、梁宗岱這些大師替他翻譯。阿波里奈爾就沒這么運氣了,他打仗受了傷,戀人又棄他而去。不過,不幸也是一筆財富,至少讓他寫出了像「米拉波橋」這樣的名篇:「夜來臨吧,聽鍾聲響起,時光流逝而我還在這里」。到了巴黎別忘了到塞納河邊找找米拉波橋。
還要向你推薦兩位詩人:曾參加過達達派和超現實主義團體的艾呂雅,晚年的詩一洗紅塵,「言已盡而意無窮」,十分耐讀。阿拉貢是語言大師和愛情騎士,一首「艾爾莎的眼睛」就把馬雅可夫斯基訪法時所帶的美女翻譯給俘虜了。沒有幾個女人能抵擋得了他的熱情和執著,況且他還有詩作為武器。
當代文學的閱讀
20世紀的法國文學可以從羅曼·羅蘭讀起。《約翰·克里斯多夫》雖然厚,但值得花點時間。《追憶似水流年》就留給專家們去讀吧,只要知道普魯斯特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就可以了。請注意一個同樣偉大但中國讀者很陌生的作家——塞利納。不要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臉紅,法國人也是逐漸發現他的價值的,因為他習慣《在長夜盡頭漫遊》。加繆和薩特你們都熟悉,不用我說了,只是別忘了羅蘭·巴特,他的《戀人絮語》可以放在枕邊。紀德的小說有時間也翻一翻,反正不厚。
很快就到了羅布·格里耶了。法國當代文壇的這個大腕,前不久還在北京見到他,比我20多年前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老多了,但文字卻未見遲鈍,80多歲了,還在寫作。照我看,「新小說」就不讀了,他的散文集很快就要出版,到時候讀散文吧!文字很棒。
有人說20世紀的法國文壇是女作家的天下,這並不完全是斗氣。讓我們來數數:前半葉有波伏瓦、尤瑟納爾,後半葉有杜拉斯和薩岡,世紀末有達里厄塞克和諾冬。關於波伏瓦,不妨多讀讀她的書信和傳記,她是一段活的文學史,捎帶著把《第二性》也讀了。尤瑟納爾讀她的短篇就可以了,比如《東方故事集》。許多人喜歡杜拉斯。喜歡她的什麼?如果她的情人不是中國人,如果她的《情人》沒有拍成電影,你還會喜歡她嗎?告訴你,她最好的作品是《抵禦太平洋的堤壩》,而不是《情人》。對於大名鼎鼎的薩岡,讀完《你好,憂傷》就收工吧。當然,如果你對她酗酒、飆車、逃稅等軼事感興趣,那就另當別論了。達里厄塞克的《母豬女郎》救了一家出版社,其代價是得了一個「母豬」的綽號。諾冬出道13年,年年一本暢銷書,創造了法國出版界的神話,許多老作家都不明白為什麼。諾冬的小說還真的值得一讀,拿起來就放不下。那種黑色幽默能把你笑翻,然而讓你深思,超極享受。況且,這丫頭小時候還在北京呆過幾年,把三里屯可鬧得夠嗆。
如果你們還想知道今年法國文壇的情況,記住兩個名字:烏勒貝克,紅歌星一樣轟動的作家。一出來就會掀翻文壇,幸虧他每4年才出來一次。他的《基本粒子》曾在世界范圍內颳起風暴,今年的《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又在文壇引起地震,書還沒出,20多個國家已經購買了版權。惟一沒有被他的大手遮住的是圖森,這位寫過《浴室》、《先生》、《照相機》的著名作家,去年的《做愛》光書名就把人嚇了一大跳,今年,他《逃跑》到中國來了,書中的那位法國人一到上海,中國朋友就塞給他一部手機,是想監視他,還是想隨時找到他?在去北京的火車上,正當他跟戀人溫柔時,手機響了,壞了他的好事,他又不得不「逃」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
對不起,我還忘了一位重要作家。哦,你已經知道了,那我就不說了。
我們應讀的法國文學
《法國近代名家詩選》《莫里哀作品選》《懺悔錄》《巴黎的憂郁》《高老頭》《莫泊桑短篇小說選》《約翰·克里斯朵夫》《在長夜盡頭漫遊》《抵禦太平洋的堤壩》《基本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