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騎士小說閱讀理解
Ⅰ 誰有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空中騎士》
好象沒有
Ⅱ 空中騎士閱讀理解主人公心理變化過程
空洞騎士閱讀理解主人公心理變化的過程,我們都非常好理解,而且特別簡單。
Ⅲ 《最後一課》和《 》是世界短篇小說中的名篇
《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是世界短篇小說中的名篇。作者均為都德
Ⅳ 小說空中騎士中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函南優
名稱:空中騎士系列
作者:森博嗣
類型:輕小說
空中騎士系列
2內容簡介編輯
我身為戰斗機的飛行員,開飛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殺人則是最重要的工作。我用殺害人命的手指玩保齡球,拿漢堡和飲料。在廣大的天空中,生和死都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函南優一是戰斗機的飛行員,他的工作就是殺人。每一次激烈的空中戰斗,函南斗必須面對死亡的威脅,然而他的態度卻異常冷靜。
對他來說,戰斗沒有任何理由,他只是純粹想殲滅敵人。
在函南冷酷的面容下,深藏在他心中的「真實」,就在無垠藍天……
Ⅳ A horseman in the sky課文中文翻譯
A Horseman in the Sky
1 Carter Druse was born in Virginia. He loved his parents, his home, and the South. But he loved his country, too. One morning in the autumn of 1861, when the country was ravaged by a terrible civil war, the young Virginian said, quietly but gravely, 「Father, a Union regiment has arrived. I am going to join it.」
2 The old man looked at his only son for a moment, too shocked to speak. Then he said, 「As of this moment you are a traitor to the South. Please don't tell your mother about your decision. She is sick, and we both know she has only a few weeks to live.」
3 Carter's father paused, again looking deep into his son's eyes. 「Carter,」 he said, 「no matter what happens — be sure you always do what you think is your ty.」
4 Both Carter Druse and his father left the table that morning with a broken heart. And Carter soon left his home, and everyone he loved, to wear the blue uniform of the Union soldier.
5 One sunny afternoon, a few weeks later, Carter Druse lay at full length upon his stomach, his feet resting upon his toes, his head upon his left forearm. His extended right hand loosely grasped his rifle. He was sleeping while on ty. If detected he would be dead shortly afterward, death being the just and legal penalty of his crime. Fortunately, no one could see him. He was hidden by some bushes, growing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6 The road Carter Druse had been sent to guard was only a few miles from his father's house.
7 It began in a forest, down in the valley, and climbed up the side of a huge rock. Anyone standing on the top of this high rock would be able to see down into the valley. And that person would feel very dizzy, looking down.
8 Hidden in the valley's forest were five Union regiments — thousands of Carter's fellow soldiers. They had marched for thirty-six hours. Now they were resting. But at midnight they would climb that road up the rocky cliff.
9 Their plan was to attack by surprise an army of Southerners, camp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liff. But if their enemy learned about the Union Army hiding in the forest, the soldiers would find themselves in a trap with no escape. That was why Carter Druse had been sent to the road to make sure that no enemy soldier spied on the valley, where the Union Army was hiding.
10 But Carter Druse had fallen asleep. Suddenly, as if a messenger of fate came to touch him on the shoulder, the young man opened his eyes. As he lifted his head, he saw a man on horseback standing on the huge rocky cliff. His first feeling was a keen artistic delight.On the colossal pedestal of the cliff was a statue of impressive dignity. Carter could not see the man's face, because the rider was looking down into the valley. The figure of the man sat on the figure of the horse, straight and soldierly, but with the repose of a Grecian god carved in the marble which limits the suggestion of activity.
11 Carter discovered he was very much afraid, even though he knew the enemy soldier could not see him hiding in the bushes.
12 Suddenly the horse moved, pulling back its head from the edge of the cliff. Wide awake, Carter was aliv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ituation now. He raised his gun and aimed for the horseman's heart. A small squeeze of the trigger, and Carter Druse would have done his ty.
13 At that instant, the horseman turned his head and looked in Carter's direction. He seemed to look at Carter's face, into his eyes, and deep into his brave, generous heart.
14 Carter's face became very white. His entire body began shaking. His mind began to race. In his fantasy, the horse and rider became black figures, rising and falling in slow circles against a fiery red sky.
15 Carter did not pull the trigger. Instead, he let go of his gun.
16 Brave and strong as he was, Carter almost fainted from the shock of what he had seen.
17 Is it so terrible to kill an enemy who might kill you and your friends? Carter knew that this man must be shot from ambush — without warning.
18 Slowly, a hope began to form in Carter Druse's mind. Perhaps the Southern soldier had not seen the Northern troops.
19 Perhaps he was only admiring the view. Perhaps he would now turn and ride carelessly away.
20 Then Carter looked down into the valley and saw a line of men in blue uniforms, slowly leaving the forest and bringing their horses to a stream. And there they were — in plain sight!
21 Carter Druse looked back to the man and horse standing there against the sky. Again he took aim. But this time he pointed his gun at the horse. Words rang in his head — the last words his father ever spoke to him: 「No matter what happens, be sure you always do what you think is your ty.」
22 Carter Druse was calm as he pulled the trigger of his gun.
23 At that moment, a Union officer happened to look up from his hiding place near the edge of the forest. His eyes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cliff that looked over the valley.
24 And then the officer saw something that filled his heart with horror. A man on a horse was riding down into the valley through the air!
25 The rider sat straight, a strong clutch upon the reins to hold his charger from too impetuous a plunge. From his bare head his long hair streamed upward. His hands were concealed in the cloud of the horse's lifted mane. The horse looked as if it were galloping across the sky. Its body was proud and noble.
26 As the frightened Union officer watched this horseman in the sky, he almost believed he was witnessing a messenger from Heaven. At almost the same instant, he heard a crashing sound in the trees. The sound died without an echo. And all was silent.
27 The officer got to his feet, still shaking. He went back to his camp. But he didn't tell anyone what he had seen. He knew no one would ever believe him.
28 Soon after firing his gun, Carter Druse was joined by a Union sergeant.
29 「Did you fire?」 the sergeant whispered.
30 「Yes.」
31 「At what?」
32 「A horse. It was on that rock. It's not there now. It went over the cliff.」 Carter's face was white. But he showed no other sign of emotion. The sergeant did not understand.
33 「See here, Druse,」 he said, after a moment's silence. 「Why are you making this into a mystery? I order you to report. Was there anyone on the horse?」
34 「Yes.」
35 「Who? 」
36 「My father.」
譯文
空中騎士
1 卡特·德魯茲出生在弗吉尼亞州。他熱愛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鄉以及南方這片土地。但他同樣也深愛著自己的祖國。1861年秋季的一個早晨,也正是國家倍受內戰煎熬之時,這位年輕的弗吉尼亞人平靜而嚴肅地說:「父親,來了一個聯邦軍團,我要去參加他們的軍隊。」
2 老人看著他唯一的兒子,一時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他說:「從現在起你就背叛南方了。請不要把你的決定告訴你母親,她正病著,而且我們都知道她活不了幾個星期了。」
3 卡特的父親頓了頓,再次深深注視著兒子的眼睛。「卡特,」他說,「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要完成你心目中應盡的職責。」
4 那天早上卡特·德魯茲和父親離開餐桌時都很傷心。不久,卡特離開了家,離開了所有他愛的人,穿上了聯邦軍士兵的藍色制服。
5 幾周後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卡特·德魯茲直挺挺地俯卧著,腳尖頂地,頭枕著左前臂,攤開的右手鬆散地握著來復槍——他在放哨時睡著了,一旦被發現,他會即刻丟掉性命,而死亡是對他的罪行公正合法的懲罰。幸運的是,沒有人看到他,因為他被路邊的灌木叢遮住了。
6 卡特·德魯茲奉命放哨的這條路離他父親的住宅只有幾英里的距離。
7 路從峽谷下的一片森林延伸到一塊巨大的山岩上。任何一個人站在這塊高高的山岩上都能看到下面的深谷。往下看,會令人頭暈目眩。
8 北方聯邦軍的五個步兵團——數千名卡特的戰友——隱藏在谷底的森林中。他們剛剛行進了36個小時,現在正在休息,但午夜時分他們將沿著那條路攀爬到石崖上。
9 他們的計劃是突襲宿營在懸崖另一側的南方軍部隊,但是如果敵方知道聯邦軍隱藏在森林裡,北方的士兵就會陷入困境,難以脫身。這正是卡特·德魯茲受命在這條路上放哨的原因。他的職責就是確保沒有敵軍士兵偵察聯邦軍藏身的峽谷。
10 然而卡特·德魯茲卻睡著了。突然,彷彿命運信使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位年輕人睜開了眼睛。他抬起頭望去,只見在那塊巨大的石崖頂部,有個人正端坐在馬背上。他的第一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藝術震撼。在懸崖這個巨大的基座上,矗立著一尊庄嚴的雕像。那位騎兵正俯視谷底,卡特看不見他的臉。男子坐在馬背上,腰板挺直,頗具軍人風度,如同古希臘神的大理石雕像般平靜安詳、紋絲不動。
11 盡管卡特清楚敵兵看不到他正藏於灌木叢中,他還是感到極度恐懼。
12 突然,馬動了一下,從懸崖邊後退了一些。卡特現在完全清醒了,他意識到眼前形勢非常嚴峻。他端起槍,瞄準了騎手的心臟。只要輕輕一扣扳機,卡特·德魯茲就算完成任務了。
13 就在那一瞬間,騎手轉過頭,朝卡特的方向望過來,好像正看著他的臉龐、他的眼睛,直視他勇敢寬容的心靈。
14 卡特的臉頓時煞白,渾身顫抖,腦海里思緒翻滾。虛幻中,騎手和馬變成了黑色的影子,在火紅的天空下緩緩地繞著圈升起、落下。
15 卡特沒有扣動扳機,而是松開了槍。
16 盡管他勇敢而堅強,卡特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幾乎暈倒過去。
17 殺死一個有可能置你和戰友於死地的敵人是件可怕的事嗎?卡特知道,他必須不加警告,從潛伏處將這個人擊斃。
18 慢慢地,卡特心裡浮現出一絲希望:也許這個南方軍士兵並沒有發現北方軍部隊。
19 也許他僅僅在欣賞風景。也許他會調轉馬頭,漫不經心地離去。
20 卡特低頭往峽谷望去,只見身穿藍色制服的士兵排成一條線,正緩緩離開森林,牽著馬去一條小溪飲水。他們讓自己的行蹤完全暴露了!
21 卡特·德魯茲的視線重新回到藍天映襯下矗立著的騎手和馬的身上。他再次瞄準,但這次他瞄準的是馬。他耳邊響起那些話——他父親最後說的那些話:「無論發生什麼事,一定要完成你心目中應盡的職責。」
22 扣動扳機那一瞬間,卡特·德魯茲非常平靜。
23 與此同時,一個聯邦軍軍官無意中從森林邊緣的隱蔽處往上看,目光落在俯瞰峽谷的懸崖頂上。
24 接著,軍官看到了令他恐怖的一幕——個人騎著馬,正從空中向峽谷沖下來。
25 騎手端坐著,勒緊了韁繩,避免戰馬過於沖動。他沒戴帽子,長發飛舞,雙手被揚起的濃密馬鬃蓋住。那匹馬威風凜凜,彷彿正在橫跨天空。
26 驚恐的聯邦軍軍官望著天空中的騎手,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見到了上天派來的信使。幾乎在同一時刻,他聽到林中傳來一聲槍響,一切又恢復了寂靜。
27 軍官顫抖著站了起來,回到自己的營地。他沒有對任何人透露自己見到的一切。他知道沒人會相信他。
28 特·德魯茲開槍後不久,一位中士來到他身邊。
29「你開槍了?」中士小聲問。
30 「是的。」
31 「朝什麼開槍?」
32 「一匹馬,就在那邊的山岩上。它現在不在那兒了。掉下懸崖了。」卡特臉色蒼白,沒有一絲其他的情緒。中士困惑不解。
33 沉默了一會兒,他說:「喂,德魯茲,不要故弄玄虛。我命令你報告實情。馬背上有人嗎?」
34 「有。」
35 「誰?」
36 「我父親。」
Ⅵ 森博嗣的人物經歷
森 博嗣(もり ひろし,1957年12月7日-)工學博士,前名古屋大學副教授,現為日本小說、推理小說作家。森於日本愛知縣出生,東海中學校・高校,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博士)畢業。當過三重大學助手,後任名古屋大學副教授,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環境學研究科都市環境學専攻,於2005年3月離職全職寫作。1995年以犀川&萌繪系列(S&M系列)首篇作品《冰冷密室與博士們》參與梅菲斯特雜志的投稿並獲得講談社賞識,經眾人商議後決定把已於同期完成的同系列作品第二篇《全部成為F》加以改稿成為系列的首作,並以「第一屆梅菲斯特賞(メフィスト賞)得獎作品」名義於1996年出版,從此正式成為兼職推理作家,其後相繼發表犀川系列長篇總數共十部、包括同年的《冰冷密室與博士們》和《不會笑的數學家》等,繼而創作以1999年《黑貓的三角》為首的紅子系列(V系列)也共十篇,另外還發表了不少非系列的推理長篇如1999年的《然後只剩下兩人》及其他散文集。除此之外,另外還發表了不少非系列的推理長篇如《女王的百年密室》、科幻類型的《空中騎士》系列、及其他散文集。出版總數高達一百多本(含文庫版、學術相關著作)、小說廣為改編成漫畫、游戲、廣播、電視劇。
2005年3月離職全職寫作。2006年和可口可樂公司、TBS電視台合作的小說映象化企劃「隱藏機關KAKUREKARAKURI」(暫譯),為日本超人氣作家。
Ⅶ 有哪些日本小說好看要比較經典的
《全部成為F》 森博嗣的 很糾結 個人認為日本的小說都冗長又繁雜
《全部成為F》內容簡介
真賀田四季(女的哦)是個天才,十四歲時殺害雙親,但因為是個天才,需要她的能力吧,所以就把她隔離在妃真紀島上研究所的地下密室。十五年後,N大副教授犀川創平與女學生西之園萌繪因緣際會和一群研究生來此露營。當兩人參觀仰慕已久的研究所時,卻意外發現手腳慘遭切斷,且斷氣多時的真賀田博士!兇手犯案動機是否跟十五年前的弒親血案有關!?而真賀田博士死前在計算機里留下的最後遺言「全部成為F」,又吐露出什麼樣的訊息?
森博嗣作品簡介
森博嗣(MORI HIROSHI),1996年出版以犀川創平&西之園萌繪為主角的S&M系列作首作《全部成為F》,其後相繼發表S&M系列長篇總數共十部、包括同年的《冰冷密室與博士們》和《不會笑的數學家》等,繼而創作以《黑貓的三角》為首的瀨在丸紅子系列(V系列);以S&M系列和V系列都有登場的角色真賀田四季為主角的四季系列;以及以希臘字母為首的G系列。這幾個系列都有著同樣的世界觀,裡面的人物也都有彼此出現在其他系列中。除此之外,另外還發表了不少非系列的推理長篇如《女王的百年密室》、科幻類型的《空中騎士》系列、及其他散文集。
森博嗣的作品多以科學、數學等為主題,S&M系列故事中不但主角偵探犀川和萌繪是建築學系的助教授和學生,其他的角色也多是與大學工科、研究室、科學家為主,因此森的推理小說常被稱為「理系推理小說」,然而,故事的基礎卻並非如西澤保彥那樣的科幻舞台,而是確實於現實世界中存在的科學,再加上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人生哲學觀,因此森博嗣的小說也可以說是融合了理科與文藝的作品。
Ⅷ 誰有世界哥特文學年表
經典時期((18世紀末-19世紀初) 哥特小說在此誕生,並在浪漫主義時代的洪流中繁榮
1747《克拉麗莎》賽繆爾 理查森 開創了「女郎-惡棍」這一經典的對立模式
1764《奧特朗托城堡》霍勒斯 沃波爾 哥特小說的開山鼻祖,創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小說的模式 1790《朱莉埃特》 薩德
1794《凱萊布。威廉斯》 威廉 戈德溫
1794《尤道弗的奧秘》 安 萊德克里夫 確立哥特式小說標准樣式,使哥特式惡人(villain-hero)進入文學領域
1795《修道士》 馬修 劉易斯 恐怖型哥特式小說的開創者
1797《柯林斯的未婚妻》 歌德 開辟了正統文學中「吸血鬼」想像的先河 1798《威蘭》 查爾斯 布朗 恐怖型哥特式小說的代表,具有獨創性的復雜恐怖心理描寫影響了後世的一些著名小說家。
1797《克里斯特貝爾》 賽繆爾。泰勒。柯勒律治
1799《睡谷》華盛頓 歐文 以桃花源式的烏托邦主題,哥特式風格以及敘述真實性,成為美國短片小說的經典 1800《茱莉亞》 薩利 伍德 感傷型哥特式小說的代表
1804《庇護所》 伊薩克。米契爾
1813《麥布女王》 雪萊
1817《黑夜故事集》 霍夫曼
1818《弗蘭肯斯坦》 瑪麗 雪萊 哥特式小說在其經典時代的巔峰之作,科幻小說的鼻祖
1819《聖艾格尼斯之夜》 濟慈 復興期(19世紀) 哥特式小說作為半正統文學樣式開始復興,現實主意大師們也用哥特式說法描述社會與現實
1819《吸血鬼傳奇》威廉姆 波利多里 吸血鬼小說的鼻祖
1819《艾凡&》 瓦爾特 司各特 把哥特式的手法完美運用於中世紀歷史小說中
1827《拉。古茲拉》梅里美 1840《怪誕故事集》愛倫 坡 把心裡探索與道德探索完美結合,表現人物靈魂深處善惡沖突的哥特小說大師
1843《古宅青苔》 納賽尼爾 霍桑
1847《呼嘯山莊》 艾米麗 勃朗特 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哥特的經典之作
1847《簡 愛》 夏洛特 勃朗特 為哥特注入現實的內容和激烈的情感
1852《荒涼山莊》 狄更斯 慣用哥特式恐怖氣氛描寫現實,哥特式恐怖小說體裁同社會譴責小說體裁結合起來
1866《吸血鬼變形》 波德萊爾
1872《卡米拉》 雪利登 勒法努 第一部吧女性吸血鬼寫作主角的哥特小說
1891《道林 格雷的畫像》 奧斯卡 王爾德
1895《空中騎士》 安布羅斯 比爾斯 繼承愛倫坡,霍桑哥特傳統的同時,又開創了「邪惡靈異」的超自然成分
1897 《德拉庫拉》 布拉姆 斯托克 塑造了哥特史上最著名的「惡棍英雄」吸血鬼伯爵德拉庫拉
1898《擰緊的螺絲釘》 亨利 詹姆斯
1904《古董商靈異故事集》 蒙塔古 詹姆斯 開創考古學式的哥特小說風格
1908 《螺旋樓梯》 瑪麗 羅伯茨 萊因哈特 聯結起了哥特小說與推理小說的血統關系 轉型期(20世紀20年代) 哥特小說發展的中心移到了美國,特別是在南方,哥特開始積極在各個文化領域拓展疆域
1924《通向印度之路》 福斯特
1936《押沙龍,押沙龍!》 威廉 福克納 美國南方哥特小說開始真正繁榮
1938《鬼魂出沒》 喬伊斯 卡羅爾 歐茨 新哥特式代表,現代人哥特情懷的極端演繹
1940《土生子》 萊特 運用哥特式恐怖來表現種族主義造成的可怕後果
1943《傷心咖啡館之歌》 麥卡勒斯
1952《慧血》 奧康納 具有強烈的南方氣息和獨特的「哥特式」藝術特色
1954《蠅王》 威廉 戈爾丁 運用了哥特式小說的手法對人性作了深刻的探索
1959《馬爾科姆》 帕迪
1966《冷血》 杜魯門 卡波特
1976《夜訪吸血鬼》 安妮 賴斯 以其非凡的想像力構建起一個吸血鬼家族的史詩
1987 《寶貝兒》 莫里森
1995 《衰落的城堡》 洛伏克拉夫特 使哥特的影響遍及文學電影音樂等各種藝術領域
Ⅸ 幫忙找一下僵屍類小說
你說的應該屬於哥特文學.
我介紹你一些吧.
經典時期(18世紀末——19世紀初)
哥特小說在此誕生,並在浪漫主義時代的洪流中繁榮
1747《克拉麗莎》 Clarissa 賽繆爾·理查森 開創了「女郎—惡棍」這一經典的對立模式
1764《奧特朗拖城堡》 The Castle of Otranto 霍勒斯·沃波爾 哥特小說的開山鼻祖,創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說的模式
1790《朱莉埃特》 Histoire de Julitte 薩德
1794《凱萊布·威廉斯》 Caleb Williams 威廉·戈德溫
1794《尤道弗的奧秘》 The Mystenies of Udolpho 安·萊德克利夫 確立哥特式小說標准樣式,使哥特式惡人(villain-hero)進入文學領域
1795《修道士》 The Monk 馬修·劉易斯 恐怖型哥特式小說的開創者
1797《科林斯的未婚妻》 Fiancee of Collins 歌德 開辟了正統文學中「吸血鬼」形象的先河
1798《威蘭》 Wieland 查爾斯·布朗 恐怖型哥特式小說的代表,具有獨創性的浮渣恐怖心理描寫影響了後世的一些著名小說家
1797《克里斯特貝爾》 Christable 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
1799《睡谷》 The Legend of Sleeping 華盛頓·歐文 以桃花源式的烏托邦主題、哥特式風格以及敘述真實性,成為美國短篇小說的經典
1800《朱莉婭》 Julia 薩利·伍德 感傷型哥特式小說的代表
1804《庇護所》 The Asylum 伊薩克·米契爾
1813《麥布女王》 Queen Mab 雪萊
1817《黑色故事集》 Tale of Nights 霍夫曼
1818《弗蘭肯斯坦》 Frankenstein 瑪麗·雪萊 哥特式小說在其經典時代的巔峰之作,科幻小說的鼻祖
1819《聖艾格尼斯之夜》 Eve of St.Agnes 濟慈
——————————————————————————————
復興期(19世紀)
哥特式小說作為半正統文學樣式開始復興,現實主義大師們也用哥特手法描述社會與現實
1819《吸血鬼傳奇》 The Vampyre 威廉姆·波利多里 吸血鬼小說的鼻祖
1819《艾凡赫》 Ivanhoe 瓦爾特·司各特 把哥特式的手法完美運用於中世紀歷史小說中
1827《拉·古茲拉》 La Gusla 梅里美
1840《怪誕故事集》 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 愛倫·坡 把心裡探索與道德探索完美的結合,表現人物靈魂深處善惡沖突的哥特小說大師
1843《古宅青苔》 Moseses from an Old Manse 納撒你爾·霍桑
1847《呼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勃朗蒂 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哥特的經典之作
1847《簡·愛》 Eyre 夏洛特·勃朗蒂 為哥特注入顯示的內容和激烈的情感
1852《荒涼山莊》 Black House 狄更斯 慣用哥特式恐怖氛圍描寫現實,哥特恐怖小說體裁同社會譴責小說體裁結合起來
1866《吸血鬼變形》 Incarnaion of the Vampyre 波德萊爾
1872《卡米拉》 Camilla 雪莉登·勒法努 第一部吧女性吸血鬼寫作主角的哥特小說
1891《道連格雷的畫像》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奧斯卡·王爾德
1895《空中騎士》 A Horseman in the Sky 安布羅斯·比爾斯 繼承愛倫·坡、霍桑哥特傳統的同時,有開創了「邪惡靈異」的超自然成分
1897《德拉庫拉》 Dracula 布拉姆·斯多克 塑造了哥特史上最著名的「惡棍英雄」吸血鬼伯爵德拉庫拉
1898《擰緊的螺絲釘》 The Turn of the Screw 亨利·詹姆斯
1904《古董商靈異故事集》 Ghost Stories of an Antiquary 蒙塔古·詹姆斯 開創考古學式的哥特小說風格
1908《螺旋樓梯》 The Circular Staircase 瑪麗·羅伯茨·萊因哈特 連結起了哥特小說與推理小說間的血統關系
——————————————————————————————
轉型期(20世紀20年代)
哥特小說發展的中心移到了美國,特別是在南方;哥特開始積極在各個文化領域拓展疆域
1924《通向印度之路》 A Passage to India 福斯特
1936《押沙龍,押沙龍!》 Absalom,Absalom! 威廉·福克納 美國南方哥特小說開始真正繁榮
1938《鬼魂出沒》 Haunted tales of the grotesque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新哥特式代表,現代人哥特情懷的極端演繹
1940《土生子》 Native Son 萊特 運用哥特式恐怖來表現種族主義造成的可怕後果
1943《傷心咖啡館之歌》 The Ballad of Sad Caff 麥卡勒斯
1952《慧血》 Wise Bolld 奧康納 具有強烈的南方氣息和獨特的「哥特式」藝術特色
1954《蠅王》 Lord of the Flies 威廉·戈爾丁 運用了哥特式小說的手法對人性作了深刻的探索
1959《馬爾科姆》 Malcolm 珀迪
1966《冷血》 In Cold Blood 杜魯門·卡波特
1976《夜訪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安妮·賴斯 以其非凡的想像力構建起一個吸血鬼族的史詩
1987《寶貝兒》 Be loved 莫里森
1995《衰落的城堡》 Castle Freak 洛夫克拉夫特 使哥特的影響遍及文學電影音樂等各種藝術領域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