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哪有電子小說閱讀
Ⅰ 如果你父母不願意你回家,你什麼心情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元旦放假,回老家去看媽媽。其實我心裡是不太願意去的,因為每次去都會因為各種問題吵架,哪怕一開始和和和美美,到最後都會弄得不歡而散。但不去的話,又會接到電話轟炸,罵我沒有孝心。我和我媽是天敵,尤其是在她上了年紀後,彼此間的相處總是磕磕絆絆。
昨天回去,果然又吵起來,媽媽老是在跟我念叨膝蓋疼,我讓她去做手術,她又不停地在說:「某某某做了之後就走不了路」
「某某做了之後癱在床上」
「現在疫情又查的嚴,醫院不讓人進去陪床」
「去做手術,家裡沒人弄飯了」
一大堆的負面情緒撲面而來,我實在是無語。膝蓋手術這件事已經拖兩三年,讓她做她又不肯,不做又整天喊疼,嫌貴不願意去正規醫院,盡聽信小偏方,不知道花了多少冤枉錢。我都為這事勸過多少次,始終不聽。
「醫生如果願意做手術,說明是有把握的。你不要擔心那麼多,到時候我請假來陪你住院。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你要多想想好的方面,不要自己嚇自己!比你年齡大的做的都很快恢復了。」我的聲音越來越大,弟弟聽見了,過來勸。
媽媽一副很委屈的樣子,又讓我心生愧疚。哎!怎麼樣才能跟她好好溝通呢?以前的她不是這樣的。我媽自從腿生病之後,心理變得非常脆弱,弄得我每次跟她說話時精神也非常緊張。不是我不想帶她去看病,她就是一意孤行,讓人頭疼。
發現父母年老之後,真的比之前難相處好多呀。不僅是我媽這樣固執己見,還有不少父母,也凈給孩子添堵。比如之前的熱播劇《都挺好》里的蘇大強,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也不管孩子困不困難一會鬧著買房子,一會鬧著找對象的,弄得兒女們頭痛不已。
面對難相處的父母,子女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陪伴他們快樂走過晚年,彼此不再傷害呢?《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解決了我心裡的疑惑,如果你也因為和父母的關系而煩惱,不妨一起來看看。
《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的作者是美國的格蕾絲·勒博和芭芭拉·凱恩,她們兩位都是資歷超過30年的臨床社工師,工作中,面對過許多難相處的父母,她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予老人的子女們相應的指導和幫助。書中提供不少真實案例,幫助大家理解,而且還貼心地總結出6種難相處類型的父母的應對策略,非常有價值。
6種老後難相處的父母類型
只要電話一響,我總怕是我媽打來罵我的,說我又做錯什麼事。
我永遠沒有辦法去度假。每當要出發之際,我媽就會剛好生病,我只能留下來照顧她。
我實在不知道該拿我媽怎麼辦。她成天跑診所,以為能找到神醫,不想卻是越來越高。
我爸完全不知道我對任何事情的看法。什麼都是他說了算。
這些吐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成年子女與父母的相處有著各種難。書中作者將這幾種難相處的父母做了歸類,一起來看看。
依賴型父母:比如無法忍受獨處,希望你能時刻相伴;一丁點小事都要依賴子女、你一離開就立馬不高興或者喊身體不適。
控制型父母:比如利用罪惡感來操縱子女、生活方式不容挑戰、如果控制對象沒有馬上出現、隨傳隨到,馬上就怒不可遏等。
潑冷水型父母:比如極端負面滿腔怨言、不講理、挑剔、暴怒、辱罵他人、疑神疑鬼等。
自毀型父母:比如酗酒、賭博、飲食無度、拒絕吃東西或者不肯服葯、自討苦吃來威脅子女等。
自戀型父母:比如只關心自己,對他人的需求無感,嫉妒別人、成天喊不舒服讓人搞不清真假等。
恐懼型父母:比如杞人憂天、一直擔心個不停、容易恐慌、有睡眠障礙、很迷信等。
我發現我媽控制和恐懼都有。只要我一個禮拜沒回老家看她,她立馬就會不高興,打電話來說些特別傷人的話,「你忙得很呀,是想等我死了再來吧」。自從腿疼之後,盡聽信謠言,中葯西葯搞了一大堆來,自己嚇自己,晚上睡不著,凡事都往悲觀去想。說實話,跟這樣的媽媽相處,我真的很累呀。
面對這6種奇葩父母,成年子女該怎麼做
1、依賴型父母:對父母的要求設定界限,為自己爭取喘息的機會
2、控制型父母:讓自己脫離受害者的角色,若父母有自省能力,不妨試著跟他們講道理
3、潑冷水型父母:同理父母的處境,面對什麼都不滿意的父母,先別急著動怒
4、自毀型父母:善用醫療資源,陪伴父母擊退抑鬱心魔,別獨自承擔,你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5、自戀型父母:降低對自我中心父母的期待,不必逃跑,也無須放棄
6、恐懼型父母:放下對抗,了解父母的恐懼從何而來,成年子女無須背負對父母的愧疚感
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控制欲強的父母。我們來說說該如何應對吧
控制欲強的父母簡直就是子女的災難。大到婚姻擇業、小到穿衣吃飯,樣樣要管。一點不如意便會大發雷霆。
我媽這點就挺嚴重的,之前要求我每周至少回去一趟,否則時間長了就生氣。今年夏天,有個周末為了趕回家吃飯,走到半路突然下起大暴雨,我想不去了,但已經有半個月沒回去,怕又被她罵,於是硬著頭皮騎車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家。
渾身濕透,腿上還被路旁飛起來的鐵皮劃傷,從那以後,我媽心疼了,再也沒有強硬要求我每周必須回去,只說有空就來,沒空就打個電話。
為什麼父母年老之後,對子女的控制慾望會增強呢?書中說如果你了解這些事實,你將有能力改變現狀:
無論父母的控制欲多讓你抓狂,記住:他們比你更痛苦。
父母早年曾有的創傷,如今又被喚起。
藉由支配他們所依賴的人,他們便能有效抵禦創傷所喚起的抑鬱。
由此看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過招,誰也不是贏家。父母越拉越緊,孩子卻只想拚命逃走。父母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浪跡天涯,但當他們年老之後,因為疾病纏身,子女不得不回來照顧。於是,彼此之間的交流又進入前所未有的堅冰時刻。
這種時刻,我們做子女的無法去改變父母,只能去嘗試改變自己。告訴自己:「我已經是成人了,我可以選擇主導,而不是被掌控。」
書中有回應控制狂父母的4個小方法,你可以試試「」
幽默:換一種調侃的語氣,輕輕帶過。
認真回應:語氣溫和地肯定對方的看法,不要發火。
用提醒詞來提醒彼此局面即將失控:比如「你是你,我是我!又開始了,我們換個話題吧。」
最後試著跟有自省能力的父母,講講道理。
現在回想起來,我媽之所以盼望我每周回家,就是因為太寂寞的緣故。這個世界上唯一無法自由選擇的事情就是「出生」,你不知道自己會遇上一對溫柔、通情達理的父母,還是難纏、冷漠、自私自利的父母,說起來,投胎真是個技術活。父母年老之後,成年子女的負擔尤其重,需要全社會拿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來愛護老人們,同時也應該更多一些養老方面知識的普及。
相信世上還有不少為和父母很難相處而苦惱的子女們,這本《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強烈建議你讀一讀,書中不僅教你如何讀懂父母折騰人背後的心理源頭,還能教會你如何去應對並且從憤怒、懊悔、內疚、自責的惡性循環中走出來,學會接受一切,坦然面對,並不再步父母後塵。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父母不在,人生再不能回頭。下次回家,我要對我媽溫柔點、多點耐心,不再跟她吵架。
Ⅱ 在生活中,有個控制狂老媽該怎麼辦
同是天涯淪落人。我都三十多了還是擺脫不了。我媽控制我爸、我哥、我、我妹,然後增加了我嫂子、妹夫、媳婦。控制我們的招式有:第一招,黑臉;第二招,訓斥;第三招,哭訴;第四招,生病小時候跟我爸吵架,基本上當晚就會高燒,絕對不是裝的,就這么大氣性。
1. 就是不給他們任何機會去讓她否定你,從而到達控制你2. 就是不給他們任何信任-相信她能夠不再控制你。3. 就是不接受他們的任何強迫,只要不願意就拒絕。也不要相信你給出的拒絕的理由,能讓她結束對你的強迫。只要你不聽從她的安排,你無論給出什麼理由,她都不會接受。
Ⅲ 為什麼控制狂媽媽最喜歡讓孩子吃東西和生孩子
小編覺得控制狂媽媽之所以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吃東西和生孩子,是因為父母擔心孩子還小不懂事,在長大前嚴格管教。當自己的孩子吃東西後,父母都會覺得孩子在健康成長,他們心裡很高興。其實關愛孩子的方式不只有控制住他,這就好像一個男孩喜歡一個女生一樣,愛她的形式不只是把她佔有。這樣也會讓女孩感到厭煩,孩子也是如此。而孩子只要表現出一點的抗拒,父母就會擔心。在他們眼裡,我們一直都是孩子,一直要管教自己。
好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到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看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要和我們分享的,都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哦。
Ⅳ 如何與控制欲強的父母有效相處
慢慢學會接納。
面對父母的強勢、嘮叨、以及控制欲很強,學會去接納這一實際情況。
方法是:你知道這是你父母的一貫表現,那麼與其抗爭不如接納他們的這些性格特徵。
當你能接納後,你就可以更平靜地進行溝通,溝通效果也會更加好。
別人對你的表現只反映出他們自己,而非是針對你。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傾向於把別人如何對待我們轉換成自我價值感的認同。當別人喜歡、欣賞、贊美我們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開心,而當別人批評、指責、詆毀我們時我們就會感覺很糟糕。
及時,明確自己的原則與底線。
不要害怕捍衛自己的價值觀。不要允許別人把他們的價值觀、標准強加在自己身上,即便他們是你的家人。
不要放棄那些能真正定義你是誰的東西,做回自己。這是你自己的人生。每次溝通成功,互相獎勵100元。
保持友善、尊重、理解。
我們也都需要別人在溝通的時候給予友善、尊重、理解,乃至平等。
所以我們也要這樣去對待別人,這可以為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打下基礎。
切勿你不喜歡別人的溝通方式而變得情緒激動,保持良好得體的言行。
當然,這聽起來很簡單,但還是需要進行練習的,尤其是對於脾氣容易急躁的人。
活出真實的自己。
當你開始努力去活出真實的自己,去創造一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你的家人可能會在一開始的時候不支持你,但只要你取得了進展,他們就會看到你的改變,就會開始支持你。
這時他們對你的態度也會發生改變,與你溝通時就會放下他們原先的強勢、嘮叨、控制欲很強。
所以,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Ⅳ 我爸媽特別看不起我、厭惡我,他們是控制狂,什麼都要聽他們的,我真的想離開家
是的,
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可以自己做主。
每個孩子身上都帶有父母的影子,
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是父母性格的反映。
父母責怪你的一些話,
和他們本身的性格處事方法有關。
所以不能只怪孩子,
要先從父母身上找原因。
你能做到的就是讓自己發奮學習,
生氣沒有用,
只有爭氣。
努力考上心儀的大學,
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Ⅵ 找一篇閱讀文,開頭是我的父親跟所有的父親都差不多
這是齊遠煥的《父親的老屋》節選的一部分全文是 我的父親跟所有的父親都差不多,差不多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可我又說不太出哪裡不一樣的來。
我的父親他有堅實的肩膀,我曾坐在他的肩膀上凝望過我出生的故土,迎著風踩著雨從彎曲的泥濘小道走到被陽光親吻過的青石板路。
我踏入的第一個家是父親最原本的家,我的父親是在哪裡長大的,後來就有了我。父親說我曾在哪裡成長過兩年而我的記憶無論如何再也踏入不了那個老屋的時光了,我甚至忘了它帶給我的所有冷暖但我知道它就藏在青翠之中,在那穿林打葉聲之中還映射著父親的童年時代。
我的祖母多子多福,父親在家中排行最末,就單說父親如今還在世的兩個哥哥,一個大概算已功名成就,另外一個雖已守土歸家卻也是滿身瘡痍者。我的父親最普通不過了,他一直前行在路上,偶有回家團圓之時,也待燈火通明之夜。
小時候的父親秉性好樂,聽母親講得最多的便是父親不喜讀書而與同學玩兒游戲的畫面。他曾第一個沖上去佔領乒乓台,他曾夥同好友匍匐在地撕書折「三角板」為樂,他也曾背著竹簍跨土踏田用鐮刀撫平了山野中每一寸育草的土地。
我的父親小學沒念完就被停學了,因為祖父母覺得他不是讀書的料,所以就此放棄了父親和三哥,一家人專供著體弱多病讀書卻多有長進的二哥學習。在我小時候,父親總在閑時眉飛色舞地講述他小時候讀書放學後拿著鐮刀成群結隊割牛草的場景,好像一下子就從這座山到了那座山,又從那座山翻到了這匹坡來了,而後來這鐮刀又變成了肩上的擔子。
在父親老屋的後面是一條長長的泥路,是父親學步的路,是父親上學的路,是父親壓過自行車軲轆的路,也是被父親心愛的摩托車呼呼賓士而過的路。父親說他就在這條路上曬糧食,曬得很長。瞧著常年吐露還冒著草尖兒的泥路我馬上就想到上面的太陽吸收了豐收的水分而下面的泥土又溫潤了豐收的顏色,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曬乾的,也許父親青年時的那層泥土隨風飄搖了,又或許是不再有人展示豐收而只供行人借路了吧。
路邊是一個低矮的懸崖峭壁,峭壁之上竟掛著一束黃澄澄的燈籠,燈籠外還有百十根分布均勻的刺葉,我第一次見這樣的野果。父親個高伸手墊腳便為我摘來,父親用大拇指颳去帶刺兒的外皮遞給我嘗鮮。我拿在手裡端詳一陣問父親:「能吃嗎?」父親點點頭說:「好吃。」我放進嘴裡輕輕咬了一口,濃郁的酸味傾入我的味蕾爬上我的眉頭,我抬頭看父親,父親又為自己剝了一個正吃得津津有味,牙齒上下碰撞著沒有一絲猶豫很快就消耗了一個,彷彿跟我的不是同一個味道。父親說:「這個東西只有山裡有,有錢都買不到,是個稀罕物。」我跟著父親笑起來不經意地又咬了一口,而這次味蕾上竟有幾顆甜味在跳舞。
後來近二十時在街上竟偶遇那野果,我不禁停下腳步,它們在筐里聚集像小山一樣高了,販賣它的老闆大聲地叫賣著。我想起父親的話,詢問老闆:「這可是山裡摘的?」慈眉善目的老闆笑呵呵地說:「是啊,山裡才有。」「這東西不是很稀罕嗎?怎麼那麼多。」老闆又笑了,「不稀罕,想找的話到處都是。」我望著這自帶防守武器的果子,黃澄澄的像燈籠。
我真想告訴父親,原來這不是稀罕物,回憶才是。
望採納
Ⅶ 有一個控制狂的父母是什麼體驗
可能很不自在很難受吧,因為父母的控制沒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沒有自己的規劃,一起按照父母的意願來,會漸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喪失對家庭的渴望
Ⅷ 我的父母是控制狂十二星座誰是控制魔人
金牛座
控制欲指數:93%
如何控制你:看似溫和的牛牛其實也深諳控制之道的,只是他的手段來得溫和得多,不過也是非得如此的那種。金牛座的人行動起來雖然比別人慢上半拍,但絕對是溫水煮青蛙的高手。當你慢慢發覺已經離不開他的時候,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徹底上了他的賊船了,成了他的俘虜了。他喜歡用自己最擅長而對方樂意接受的方式去掌控對方(這也說明牛牛其實也是智商情商蠻高的人),比如,他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來滿足你的胃,會為你搭配各種顏色的衣服,讓你出門的時候感到陽光自信。
Ⅸ 王軍霞不顧父母反對,執意嫁給離婚兩次的黃天文,最後怎麼樣
當年,王軍霞要嫁給離婚2次還有4個孩子的黃天文,母親很反對,她不撞南牆心不死,結果,結婚第二天就寫離婚協議。
Ⅹ 做兒女的非得一輩子聽父母話嗎我爸就是個控制狂,希望我一輩子聽他話,希望他指哪我打哪,還說我小時候
你問下你父親是有多偉大啊,咱哪位領導人是他推薦上去的啊。我就真搞不懂這樣的父母親,在自己的生活中是有多了不起,在自己的工作中是有多了不起,非要這么感覺良好地干涉孩子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沒做好,也沒做到極致有什麼自信這么掌控別人啊。你早該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