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醉石閱讀答案

小說醉石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7-08 01:48:44

閱讀醉石答案 小說以「醉石」為題敘事寫人,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

2.①突出了環境的艱苦,表現了母親的偉大分);

②用明月積雪的明亮皎潔襯托母愛的純潔無私
3. 母親背著我雪地尋葯的情景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㈡ 陶淵明故里在什麼地方求答案

陶淵明故里究竟在何處?介紹陶淵明生平的資料,說法不一,令人模糊莫辨。《辭源》(修訂本)說他是晉尋陽人。《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譚正壁編,上海書店1981年版)說他是尋陽柴桑人。《辭海》(1979年版)說他是得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中國歷代名人辭典》(南京大學歷史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說他是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人。《古典文學知識叢書。陶淵明》(廖仲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說他是得陽郡柴桑縣(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廬山歷代詩選》(馮兆平等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說他是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荊林街)人。
最早寫陶淵明故里的是劉宋顏延之的《靖節徵士誅》:「有晉徵士潯陽陶淵明,南嶽之幽居者也。」梁沈約所著《宋書》為他所立的《隱逸傳》,說他是潯陽柴桑人。《文選》的編撰者蕭統為他寫的《陶淵明傳》,唐代李延壽所撰《南史。隱逸傳》,都與沈約所說相同。
清代王謨所著《江西考古錄》「陶公故居」中引通志載:「靖節先生故居凡三處:一在瑞州新昌縣東二十五里。《圖經》雲:」陶公始家宜豐,後徙柴桑。宜豐,今新昌也『;一在南康府城西七里,為玉京山,亦名上京。
《名勝志》雲:「陶家疇昔家上京,即此『;一在九江府西南九十里柴桑山。《名勝志》雲:「晉史陶潛家於柴桑,即今之楚城鄉也。去宅北三里許,有靖節墓。『」
彭澤縣文化館1983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定山陶氏宗譜。本宗遷居(民國十七年重修)》載有:「一世侃公,居饒州鄱陽;三世敏公,由鄱陽遷居柴桑,即今德化縣楚城鄉是也。四世淵明公,先居柴桑,後遷居栗里,即今之星子縣丹桂鄉是也。」
關於陶淵明故里在「栗里」之說,始於唐代顏真卿的一首《栗里》詩。宋、元、明許多文人如陳舜俞、朱熹、王禕、桑喬等都沿襲此說,認為陶淵明故里是在「栗里」。但是栗里的具體位置又在何處?仍有許多爭論。南宋朱嘉在南康軍(今星子縣)做郡守時為顏真卿詩寫了一個跋:「栗里在今南康軍西北五十里。谷中有巨石,相傳是陶公醉眠處。余嘗往游而悲之,為作歸來館於其側。」朱熹根據顏詩說粟里在溫泉。
明代王禕《廬山記》曰:「醉石觀,即陶靖節故居栗里也。」他也把栗里說是在溫泉。
但是對溫泉栗里,有許多人提出懷疑和異議。
南宋周必大《後錄》中有「訪栗里,求醉石,土人直雲:」此去有陶公祠,無栗里也。『「
清人或宗慈《廬山志》卷六有:「今仿醉石者,先訪醉石觀,若問栗里,土人瞠目莫對。」
唐代白居易有一首《訪陶公舊宅》詩。詩曰:「柴桑古村落,栗里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余墟中煙。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有人認為白詩中所說的栗里,確是陶的故居,在東晉、劉宋時是顏誄中的柴桑里,宋代叫鹿子坂。
明代桑喬《廬山紀事》:「鹿子坂在楚城鄉桃花尖山西,去靖節墓三四里,其地有淵明故宅」,「鹿子坂有靖節祠,乃後即先生居以祀先生者。旁有洗墨池。既而兵燹祠廢,為他姓田;其浚田為水所沖,有斷碑出焉,題曰:『晉陶靖節先生故里,北郡李夢陽乃始以為據。』」
鄧鍾伯在《陶淵明故里說》(《江西歷史文物》1982年第2期)一文中認為:「顏真卿栗里詩(《朱子大全》題作《醉石》)是一首殘缺不全的五言古風,沒有體現出粟裡面貌來。……朱熹根據顏真卿詩定溫泉栗里是淵明故里,其實錯了。」他認為「定荊林街鹿子坂為陶淵明故里,是最為妥當的」。
九江縣和星子縣還為陶淵明故里,展開了筆舌戰,九江縣庄雲新在《面陽山陶靖節先生墓、記號初考》(《江西歷史文物》1980年第4期)中說:「舊居在墓南約三里的柴桑里,晉屬柴桑縣;明、清稱德化縣楚城鄉;今皆為九江縣馬回嶺公社馬頭大隊之屬境。」說陶淵明是九江縣人。
星子縣徐新傑在《淵明故里辨》(《江西社會科學》1982年第5期)中說:「故里一在星子城西五里玉京山畔的陶家照村;44歲遇火災後遷居於栗里(今溫泉公社醉石館旁)。」陶淵明應該是星子縣人。

㈢ 吳從先《黃山》譯文

獨 的 意思 :是
忽青於染 ,於的意思 :像
日援而上,日的意思 :每天

天下有名的山,我不能一一游覽,但是通過閱讀書上的記載,好像沒有比黃山更美的。
奇特的山勢怪異的樹木,突起的孤山險峻的山峰,幽深的山洞險峻的山谷,古老的葛藤和苔蘚,這些還都是平常的景色。黃山有時變幻無常,忽然像染的一樣青翠,忽然像洗滌的一樣潔凈。月光照耀就成白色的,日光照耀就是紫色的,遇到風就發出吼聲,遇到雨山澗寒冷。聳立雲天,直沖霄漢,有龍虎的形狀。黃山有時白雲飄盪,就像抱著樹木流淌,帶著石頭移動;它的氣勢和醉石一塊憑空懸著,和瀑布爭相瀉落;分散開來就像蝴蝶,聚集起來就像帷帳。各種姿態,無法模擬,善於繪畫的人,也不能描繪出來它的萬分之一。
我讀書的地方在湯嶺附近,每天攀登湯嶺。溪水曲折,層疊的岩石參差不齊,石筍遍地,就像人為布置的。遠遠的對著雲門峰,有的地方向乳房,有的地方向腰肢,有的相互靠著,有的孤然獨立。就像隔著朦朧的簾子觀賞美人,有若即若離的樂趣,怎們能夠完全形容的出呢?
我與青山的緣分,在這里就很深了,姑且寫下我所見到的景色。

㈣ 夢幻西遊開的新區怎麼那麼難進

GZH789456123 見習魔法師 二級(160) | 我的提問 | 我的回答 | 個人中心 | 退出 資訊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網路 幫助

網路知道 > 藝術/文學 > 中國文學快到期問題
• 李白兒子頗黎
• 有容則乃大,有忍事乃濟
• 掙得方寸之地
• 文章說話的溫度的內容
• 有聊齋志異 狼的白話文嗎?
更多>>

訂閱該問題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請到
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已解決
李白的故事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6-3-24 15:54
李白的有關故事
提問者: 深海魚無淚 - 魔法學徒 一級
最佳答案
李白的傳說故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綿州彰明縣人,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他的大部分詩歌反映了祖國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他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對當時政治的腐敗作了尖銳的批判。
「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書這樣的:傳說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大娘磨鐵棒,說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因此受感動,從此奮發學習,終於取得了很大成就。這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李白求師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懷著愁悶的心情往返於宣城、南陵、歙縣(在安徽省)、採石等地,寫詩飲酒、漫遊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樣,在歙縣城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忽聽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問話:「老人家,你這么一大把年紀,怎麼能挑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接著,便聽見有人在高聲吟詩:
「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
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李白聽了,不覺一驚。這是誰?竟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他問酒保,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隱居深山,但誰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裡。最近,他常到這一帶來游歷,每天天一亮,就見他挑柴進鎮,柴擔上掛著花瓢和曲竹杖。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哩。
李白暗想:這不是和自己一樣的「詩狂」嗎?他馬上轉身出門,只見那老翁上了街頭的小橋,雖然步履艱難,但李白無論怎麼趕也趕不上。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繞過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氣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李白頓足長嘆,「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地回來。
那天夜裡,李白怎麼也睡不著,回想起自己大半輩子除了杜甫之外,還沒結識到幾個真正的詩友。沒想到今天竟遇上這樣一個詩仙,可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見老翁蹤跡。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干糧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決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兒的山林里。
翻過座座開滿野花的山岡,趟過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叢叢荊棘,整整一個多月,還是沒見老翁的影子。李白有點泄氣了。正在這時候,他回想起少年時碰到的那位用鐵杵磨針的婆婆,婆婆說得好:「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啦。想到這里,李白緊緊腰帶,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會;餓了,摘一把野果充飢;酒癮上來,就捧著酒壺美美地喝上一口。
這天黃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紅通紅,清泉與翠竹互為襯托,顯得分外秀麗。李白一心惦念著老翁,哪顧得欣賞景色。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一瘸一拐地來到黃山附近的紫陽山下。轉過山口,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上面似乎還刻著字。李白忘記了疲勞,一頭撲上去,仔細辨認起來,哦,原來是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
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岩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聲哪!」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回轉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穀,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緻,一邊等老翁來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只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劃來一隻小船,一位須發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御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願去歙縣城了。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心地答道:「門口一桿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瞭望鬱郁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
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僕僕、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
「我是李白。」說著,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麼,不過是詩海里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麼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里,還是在落日的余輝中,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嘩聲匯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許多遊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游蹤。
看見了嗎?過虎頭岩,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里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戎林搜集整理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裡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麼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台」,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張子淳 杜國珍 周圍 搜集整理
太白酒家
有一年,冬天剛到,寒氣襲人。住在採石磯的李白,常到街頭的一家酒店裡買酒喝。這店是一個姓魯的財主家開的,人們都叫他魯老闆。別看這魯老闆表面對人和顏悅色,骨子裡才狠哩!他家用的幾個酒保(酒店中的伙計)個個累得彎腰駝背,到頭來,都被他踢出門外。
這天,李白又走進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魯老闆捻著鬍子,眯著眼,笑呵呵地打量著李白,心想,這個窮寫詩的離開京都幾年了,帶來的錢興許花得差不多了。記得,李白頭次進店,他笑臉相迎,以後常來常往,他估計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臉色就一次比一次難看。他暗示小酒保別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熱情為李白斟酒:臨走,還把上等美酒給李白灌上一大壺。這回,說什麼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邊,弦外有音地說:「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淺,經不住翰林(唐初設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學上有才能的人,為朝廷服務。)這樣的大酒壺呵!」
李白明知上回給的錢還夠買幾次酒,現在看魯老闆這副模樣,不願同他爭辯,就從懷里取出最後一錠銀子往櫃台上一扔,「啪」!震得魯老闆兩眼發花,滿面烏雲立時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識江底淺,沒想到李翰林還有這么多酒錢。」他轉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錢!」
李白一揮袖子:「算了,別找了,下次再來!」魯老闆兩眼眯成一道縫,一個勁地連說:「是,是!」
第二天黃昏,李白又來了,酒保又為他滿滿灌上一壺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魯老闆很不耐煩,他算算李白丟下的銀子,再有個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語支開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壺里兌水。
李白喝了幾口,覺得味道不濃,也沒說什麼。以後每次來,魯老闆總裝得特別熱情,親自為李白灌酒,暗地裡卻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無其事。後來魯老闆乾脆給李白灌上滿滿一壺涼水。李白還以為是酒,高高興興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壺往杯子里倒,一聞,味道不對;喝一口,「呸」地吐了出來!一看,才知是又濁又渾的江水。他氣壞了,想找店主論理去。又一想,和這種人沒講頭!可是採石磯一帶就這一家酒店。求他施捨,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爺面前,李白也不願低三下四,更何況對這樣一個前(錢)心貼後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靜,他翻來覆去地睡不穩;想寫點詩,寫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壺下肚,他便暫時忘記愁苦;把霧蒙蒙的世界,看個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這滿目凄涼的採石磯頭,連唯一能使他解悶的酒都沒有了!「李白斗酒詩百篇」,沒有酒,就寫不出詩。他嘆了口氣,靜聽著房檐下淅淅瀝瀝的雨滴聲,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過一間茅舍,一位兩鬢全白的老人家,朝他點頭微笑,熱情地請他到屋裡坐。一進門,老人朝著李白便拜:「感謝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著,不知是怎麼回事。老漢含淚訴說道:「我姓紀,老家幽州。那年遭災荒,我和老伴帶著孩子上山剝樹皮。忽然出現兩只吊睛白額大虎撲上來,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嚇得魂不附體。多虧先生正好漫遊到那裡,飛起一箭,連射死了兩虎,我父子倆才死裡逃生。」
李白聽了恍然記起,連忙扶起老漢說:「算不了什麼,算不了什麼。」
老漢說:「多少年來,為了報恩,我一直在暗地裡跟著你,除了你在京都時,我進不了皇宮外,從金陵到廬州,從宣城到採石,我一直跟在你身邊,捕魚,打柴。」
李白聽了,熱淚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搖晃著,親切地問:「孩子哩?」
老人順手一指:「喏,在酒店裡幫工。」
李白正想把魯老闆以水當酒的事對老人說,老人打斷了他:「我已聽孩子講啦。那號人,什麼事干不出來?!」說罷,從屋裡抱出一大壇子酒,「來,仙人,請開懷大飲吧!」老人拍拍胸,「往後,你喝的酒,全由我這老頭子包啦!」
李白樂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癮,一下子全沖了出來。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來一飲而盡。飲著,飲著,醉了。他眯著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門外「聯璧台」上,叫人拿筆;老人知道李白詩興來了,趕快遞上准備好的筆墨紙張。李白遙望滾滾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筆,一揮而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老人伸出顫抖的手,捧起墨跡未乾的草書,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貼在牆上。
打那起,這間普通的茅屋可熱鬧起來了。過路的,打柴的,捕魚的,都想進來看看牆上的詩,有的抄,有的背,一傳十,十傳百。有的還千里迢迢,專門來欣賞這首詩。有人問起是誰寫的,老漢總豎起拇指,自豪地對大家說:「是詩仙李白的手跡!他是喝了我釀的酒,才寫出這般好詩的呀!」
一聽這話,南來北往的人都爭著到這里,坐下喝兩盅,細細品味著這醉人的美酒,領略著詩人創造的意境……也不知從哪天起,老漢開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為李白釀酒,還用辛勤的勞作為旅客洗去一路的風塵。
從此,「太白酒家」的店號就亮了出來。
那個魯老闆聽說姓紀的老頭釀酒手藝高超,生意興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鬧得自家酒店門庭冷落,酒客越來越少,氣得他吹鬍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沒法子,只得叫傭人捧著幾只大元寶,外帶兩壇美酒,親自到江邊去拜訪李白,目的是想請他也為自己寫一首詩,撐撐門面。
李白一眼看出這位魯老闆的來意,沖他擺擺手:「你家酒池太淺經不住我一口喝啊!」說罷把手一揚,叫船夫開船,只見竹篙一點,小船輕輕離開江岸,朝江心駛去了。
魯老闆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嘶啞著喉嚨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話好說,好說!」跑了幾步,被石頭絆了一下,「撲通」一聲倒在沙灘上。
不久,魯家酒店關門了,而紀老漢的「太白酒家」生意,卻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後,老漢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絕,把酒灑進長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並且寫下一首悼念老漢的詩.
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
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可見,李白與釀酒老漢情誼多麼深厚!
千百年來,沿江一帶,許多大大小小的酒店總以「太白酒家」、「太白遺風」作為店號,用布寫好,挑在門前廊下,表現出對偉大詩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戎林 搜集整理

李白沉香亭詠牡丹

盛唐大詩人李白的沉香亭詠牡丹的名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說的是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在沉香亭觀賞牡丹,歌手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奏樂歌唱。唐玄宗對李龜年說:「賞名花,對艷妃,你們怎麼演唱舊詞?這樣吧,你快召李白來寫新詞。」李龜年趕到長安大街有名的酒樓尋覓,果然李白正和幾個文人暢飲,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當李龜年向他傳達聖旨時,他醉眼微睜,半理不睬地睡過去了。

聖旨是誤不得的,李龜年只好叫隨從把李白拖到馬上,到了宮門前,又用幾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見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攙到玉床休息,吩咐端來醒酒湯,楊貴妃叫人用冷水噴面解灑。李白躺在玉床把腳伸向高力士,要他脫靴。高力士無奈,只好憋著一肚子氣蹲下來為他脫,忙亂一陣,李白才從醉夢中驚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詩助興。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筆來,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經寫成了《清平調》詞三首: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客,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把牡丹和楊貴妃交互在一起寫,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同蒙帝恩。從結構上看,第一首從空間寫,引入月宮閬苑。第二首從時間寫,引入楚襄王陽台,漢成帝宮廷。第三首歸到現實,點明唐宮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風與第三首春風,遙相呼應。

一首第一句,見了雲便想起貴妃的霓裳羽衣,見了牡丹花便想起貴妃玉容。下句露華濃,進一步點染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他外嬌艷,使花容人面更見精神。下兩句想像升騰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瑤台、月宮等仙人世界,這些景色只有那邊才見,實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為中神女斷腸,那及眼前的絕代佳人。再說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裡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楊妃,不須脂粉,全是天然絕色。這兒以壓低神女和趙飛燕來抬高楊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楊妃、玄宗三位融合一體。傾國美人當指楊妃,第三句中「春風」二字即君王之代詞。

唐玄宗對此詩很滿意,後人編造說,高力士因李白命脫靴,認為受辱,乃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這是不可靠的。

李白的釣魚詩
據說李白有一次上宰相府,自報家門道:「海上釣鰲客李白。」宰相笑問:「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李白說:「以明月為鉤,虹霓為線。」宰相又問:「用什麼做釣餌呢?」李白高聲道:「就用天下最無義氣的士大夫作釣餌。」宰相聞言不禁毛骨悚然。千百年後蘇東坡評價李白「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一翻氣壯山河、威懾群小的釣魚高論把李白的俠肝義膽、高情逸致表現得淋漓盡致。

樂下凡塵的太白金星
金星在我國古代稱為太白,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又叫啟明、曉星、明星,傍晚出現在西方時也叫長庚、黃昏星。由於它非常明亮,最能引起富於想像力的中國古人的幻想,因此我國有關它的傳說也就特別多。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謂是核心成員之一,論地位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著黃色裙子,戴著雞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後形象變化為一位童顏鶴發的老神仙,經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監察人間善惡,被稱為西方巡使。在我國古典小說中,多次出現太白金星的傳奇故事,可見他的人氣之旺。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中,太白金星就是個多次和孫悟空打交道的好老頭。
在與金星相關的眾多傳說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應該算是關於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事了。傳說李白的出生不同尋常,乃是他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落入懷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長大後的李白也確有幾分「仙氣」,他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他的詩,想像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無人能及。李白在當朝就享有「謫仙」的美名,後來更被人們尊為「詩中之仙」。
回答者:李家思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3-24 15:4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了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7 個人評價

28% (2) 不好
71% (5)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靠,好能寫
評論者: GZH78945612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靠,好能寫
評論者: GZH78945612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不好!!!!!!!!!!!!!!!!!!!!!!!!!!!!!!!!!!!!!!!!!!!!!!!!!!!!!!!!!!!!!!!!!!!!!!!!!!!!!!!!!!!!!!!!!!
評論者: 小熊貓盼盼 - 試用期 一級

更多>>
其他回答共 1 條
李白的故事

磨杵成針
李白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還在他5歲的時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開始搖頭晃腦地大聲背誦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兩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書上的內容背鍀滾瓜爛熟。由於李白總是把功課作得很好,所以老師非常喜歡李白,經常在小朋友們面前誇獎他。可是,李白當時也是一個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身上難免有一些缺點。有一天,老師還在講課呢,他卻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雙大眼睛盯著窗外,腦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媽媽給他講的金色鯉魚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魚穿著金色的鱗片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們的美麗會不會引來壞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憐。」瞧,李白開始陷入他自己編織的幻想的世界裡。老師看見李白愣愣的模樣,知道他沒有認真聽課,就停下課來,很生氣的說:「李白,你站起來重復一遍我剛才講的話。」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來,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同學們都在笑話我吧!」李白的臉刷的紅了,他感到難為情極了。放學回家的路上,李白還在生自己的氣呢。忽然,他發現一條清澈的小溪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棒。老婆婆磨得很認真很賣力,大滴大滴的汗珠從老婆婆的額頭上滾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著繼續磨那根大鐵棒了。李白看見老婆婆這么辛苦地磨鐵棒,覺得非常好奇。於是他跑上前去,來到老婆婆的身旁,一邊輕輕地拉著老婆婆的衣角,一邊很有禮貌地說:「婆婆,您好。請問您磨這根大鐵棒干什麼呢?」老婆婆繼續專心地磨著她的鐵棒,頭也不回地說:「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細細的綉花針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著嘴說:「這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老婆婆轉頭看了看李白,見他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來,慈祥地對李白說:「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綉花針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個深奧的道理,使勁地點了點頭。這件事給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後來凡是讀書碰到困難,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教導,便抖擻精神,鼓起勇氣,堅持不懈地奮力拚搏。有一段時間,他為了專心讀書,甚至搬到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他以後取得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實的基礎。

淚別汪倫
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遊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遊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先生喜歡遊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李白看了這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可是到了涇縣以後,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麼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汪倫接著便解釋說:「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後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所以待了幾天後,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並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准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裡的鄉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後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麼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麼會這么美好動人,為什麼會流傳這么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朴的友情。這也是為什麼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回答者:胡遇兒 - 經理 五級 3-24 15:39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評論字數200字以內

&;2006 Bai

㈤ 醉石墨中白小說以「醉石」為題有多方面的考慮,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今天陰天,我百般無聊地用腳踢著路邊普通、成群的石頭,聽著一粒粒小石頭落地聲,看著一粒粒落地後依舊平凡、弱小、單一的石頭,不經想,它存在的價值和重要性。弱小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有什麼用處嗎?它這么弱小,這么得不起眼,它的用處會不會也沒有多大?缺少它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它,是不是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想想石頭的用處,在這個時代,還真沒有什麼用處。況且它這么奇形怪狀,大多數的石頭都是用來裝飾道路罷了。起的作用不過就是裝飾罷。
弱小的石頭,它的用處?哦,不就是一種天然的裝飾品嗎?它的用處能大?
缺少石頭的存在……這個問題讓我認真思索了一陣子,如果我們的世界缺少那些路邊的石頭,那,世界會是怎樣的呢?想出答案過後,不得不正眼仔細思考之前的兩個問題。路邊的石頭,總是那樣的平凡,說作用,想破腦筋了也沒幾個大用場,但是想想如果缺了它,世界就會有大麻煩。這倒是像極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例如清潔工人。他就和石頭很像,平凡讓我們認不出他們的臉,平凡得讓我一點都不理睬他們,平凡得讓我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重要,但是如果沒了他們,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一個蒼蠅漫天嗡嗡的垃圾場吧。缺少最普通、最平凡、最不起眼的他們(它們)的存在,這個地球會亂套的。
最後一個問題,答案是「不是」。結合上一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他們(它們)的存在是必然的,他們(它們)與我們缺一不可。雖然扮演著「路邊的石頭」這個不起眼的角色,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即使他扮演的是一塊路邊的石頭。
我已經停下了腳下的動作,對路邊的石頭正式看待起來。

熱點內容
邪皇無悔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7-12 20:42:06 瀏覽:592
重生快穿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2 20:40:34 瀏覽:639
男主人物小說名字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7-12 20:21:05 瀏覽:827
好看的10本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2 20:13:22 瀏覽:333
男主扮豬吃老虎的修真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2 20:11:44 瀏覽:46
言情重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2 20:00:00 瀏覽:247
小說強人所難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2 19:59:50 瀏覽:415
推薦推理小說 發布:2025-07-12 19:53:49 瀏覽:130
關於校園小說800字 發布:2025-07-12 19:49:04 瀏覽:522
武俠dnf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2 19:39:26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