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按壓胸口心臟小說閱讀
1. 如何進行心臟按壓搶救(人剛停止呼吸不久)
搶救病人心臟按壓最重要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危及生命的突發事件,如車禍、溺水、燒傷、電擊、雷擊等,以及突發疾病,如急性心梗、腦中風、急性中毒、窒息等,搶救生命在於分秒必爭,給予基礎的生命復甦。
判斷病人呼吸心跳已經停止後,根據國際最新的心肺復甦指南,首先要盡快實施有效的胸外心臟按壓,頻率是100次/分。與舊指南不同的是,單人救助實施人工呼吸的比例是按壓/通氣為30:2,即每按壓30次時給2次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時間為1秒鍾。而舊指南的按壓/通氣比例為15:2。也就是說,心臟按壓目前更受重視。除此以外,新指南要求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應在第一時間進行雙相波單次電擊除顫。美國每年有35萬人發生心跳驟停,90%為室顫,研究表明,每延遲1分鍾除顫,搶救成功率就會下降10%。
為什麼心臟按壓、心臟除顫如此重要呢?這是因為,心臟停搏後人體尚有1―2次自發性氣喘來維持呼吸,而肺內和心血管內還有一些含氧氣的血液,能維持一定時間的器官供氧。如果人工呼吸不熟練,反而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另外,按壓胸廓本身有助於通氣。再次,按壓能重建血液循環,可推動血液將氧氣攜帶到心、腦等重要器官。
胸外心臟按壓的正確位置在胸骨中下1/3處,男性可以兩乳頭橫向連線中點選擇,手掌觸及按壓部位,按壓力量以胸廓下陷4―6厘米為准。
2. 胸部按壓法也就是胸外心臟按壓,正確步驟是什麼
首先使病人頭、頸部、身體在同一水平面,兩手放於身體兩側,去枕仰卧於硬質平面,搶救者跪在其胸旁,然後正按壓部位在胸骨中、下1/3處,或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3. 急救時,正確的胸外按壓的姿勢和動作是
姿勢採用跪姿,讓患者平躺,保證氣流暢通,正確的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1/3。
具體定位方法是
1、手法
搶救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間滑移至兩側肋弓交點處,即胸骨下切跡,然後將示指和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的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為按壓區,將另一手的掌根緊挨示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於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翹起脫離胸壁,也可採用兩手手指交叉抬手指。
2、頻率
搶救者雙肘關節伸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下壓深度為5~6厘米,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鍾,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
3、按壓力度
對兒童進行閉胸心臟按壓時,按壓部位與按壓頻率與成人相同,但按壓深度為胸部前後徑的三分之一,4~5厘米,動作要平穩,不可用力過猛。如胸外心臟按壓的對象是嬰兒,其操作與成人及兒童有一定區別。嬰兒的按壓部位在胸骨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正中線交界點下一橫指,搶救者用中指和無名指按壓,不可用力過猛。
(3)急救按壓胸口心臟小說閱讀擴展閱讀:
正確有效的按壓技術要求是:
1、搶救者的上半身前傾,兩肩要位於雙手的正上方,兩臂伸直,兩肘關節不可彎曲。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不可偏向一側或左右搖擺;
2、按壓應平穩,用力要均勻,有規律地按壓,不能間斷;
3、每次按壓後,要全部放鬆,使胸部恢復正常位,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放鬆時注意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在一人按壓時,另一人應能觸及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4. 在現場急救過程中對傷病員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每分鍾多少次
在進行胸外按壓時,按壓頻率需達到至少100次/分(即每分鍾按壓100次以上),這一要求是不管在行單純胸外按壓或是標准心肺復甦(不論單人還是雙人操作)時都必須達到的。
5. 胸外心臟按壓法急救有什麼要領
心臟按壓是有節律地按壓胸骨下部,間接壓迫心臟,排出血液,然後突然放鬆,讓胸骨復位,心臟舒張,接受迴流血液,用人工維持血液循環。其要領如下:
擠壓胸骨下段,心臟在胸骨與脊柱之間被擠壓,血液排出放鬆時,心臟因靜脈迴流而充盈。
1.將觸電者仰卧在硬板上或地面上。不能卧在軟床上或墊上厚軟物件,否則會抵消擠壓效果。
2.壓胸位置是一隻手掌根部放在觸電者的心窩口上方,另一隻手掌作輔助。搶救者跪在觸電者腰旁,操作過度疲勞時可以交換位置。掌根壓胸,位置在心窩口的稍上方。
3.按壓方法.壓胸的一隻手,在預備動作時略彎,然後向前壓胸,成90°角,完成動作後,突然放鬆(向後一縮),如此循環下去。
4.按壓時觸摸大動脈是否有脈搏。如果沒有脈搏,應加大按壓力度,減慢擠壓速度,應注意力重適中,不要過力。
胸外心臟按壓法口訣如下.
掌根下壓不沖擊,突然放鬆手不離;
手腕略彎壓一寸,一秒一次較適宜。
6. 求!心臟按壓的正確位置及方法!
胸外心臟按壓是心臟停跳時採用人工方法使心臟恢復跳動的急救方法。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具體方法如下:
1.迅速將病人置於仰卧位,平放於地面或硬板上,解開衣領,頭後仰使氣道開放。搶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側,先向病人口對口吹幾口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得到氧氣。
2.用手握拳猛擊病人心前區1~2下,拳擊可產生微量電流,使心臟恢復跳動
3.按壓部位為胸骨中段1/3與下段1/3交界處。
4.以左手掌根部緊貼按壓區,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背上,使全部手指脫離胸壁。
5.搶救者雙臂應伸直,雙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要平穩,有規則,不能間斷,不能沖擊猛壓,下壓與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
6.按壓次數:成人每分鍾80--100次;兒童每分鍾100次;嬰兒每分鍾120次。
7.按壓深度: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兒童3厘米,嬰兒2厘米。
8.對兒童心臟按壓只需用一隻手掌緊貼按壓區;嬰兒只用中指與食指在按壓區加壓就行了,位置要高一點,靠近乳頭連線中點上方一指。
9.在進行胸外按壓的同時,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搶救時,可先口對口吹氣2次,然後立即進行心臟按壓15次,再吹氣2次,又再按壓15次;如果有兩人搶救,則一人先吹氣1次,另一人按壓心臟5次,接著吹氣1次,再按壓5次,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有醫務人員趕到現場。
10.心臟按壓用的力不能過猛,以防肋骨骨折或其他內臟損傷。若發現病人臉色轉紅潤,呼吸心跳恢復,能摸到脈搏跳動,瞳孔回縮正常,搶救就算成功了。因此,搶救中應密切注意觀察呼吸、脈搏和瞳孔等。
7. 胸外心臟按壓、心肺復甦的流程
在此介紹下心肺復甦的完整流程(裡面也有關於胸外按壓的操作手法):在發現有人倒地後立即輕拍其雙肩並大聲呼喊「你還好嗎」確認其意識情況,如果以及喪失意識,且沒有呼吸,叫周圍人去撥打急救電話並獲取AED(沒有AED可以去掉這一步)。之後開始心肺復甦,第一步為C:胸外按壓,按壓30次,按壓點為胸骨下段,按壓深度5~6厘米,頻率100~120次/分。後開放氣道(A):一般為壓額抬頜法。行人工呼吸(B)2次,每次吹氣超過1秒,吹氣前只需普通吸氣即可。如此以30次按壓後吹氣兩次反復操作,直到AED送達進行心律分析和除顫,如首次除顫不成功則繼續按壓通氣5個循環之後再除顫。直到患者心律恢復或專業急救人員到達接手。
8. 哪部小說女警察中槍 被個男的手指按壓心臟救火的。 男主人公 一出場就是隨身帶把槍、未婚妻 還是個總
懷疑是夜十三的《特種兵在都市》又叫《流氓艷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