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梁曉聲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在線閱讀

梁曉聲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 2022-07-10 02:14:19

『壹』 求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的書評

參考一下......

梁曉聲的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時,總有一種異樣的情感,抑或是對那段沉重歷史的重溫,體味錘煉的陣痛和重鑄的艱難;抑或是為了超越磨難的苦痛,哀中奮起,尋覓一種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華;抑或是歷史再一次天降大任於斯,催促我們這一代人去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從1983年7月我第一次讀到這部作品,至今已24年了,漫長的24年!我已是「奔六」之人,自稱或人稱為「樊老」,惟有靠「難忘」、「回憶」、「追記」雲雲去療救對青春傷逝的恐慌和畏懼。盡管如此,可是我每讀一次《今夜有暴風雪》,總會身不由己地被引進作品所營造的悲壯、雄渾、蒼莽、壯闊的情境之中,去捕捉那游盪於遙遠過去又聯系著無限未來的「精靈」。

早期的「知青」題材作品,雖然具有強烈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但是作品的基調往往是陰冷凄涼,灰色暗淡,透過酸酸楚楚的淚眼和涓涓流淌的鮮血,我看到的大都是一種莫名的感傷、無奈和凄苦。作為一名「知青」和許許多多有著同樣經歷的朋友們一樣,對之是不能完全認同的,關於這一點,我在《從蘇里的形象看〈網〉的思想傾向》文藝批評中已袒露了心跡。因為我認為這些早期的「知青」題材作品所揭示的並不是「知青」生活全部的真實。正如同我現在時常學習「文化發展論壇」網友左春和同志的許多文章一樣,他始終是在用第三隻眼觀察社會、批判人生,其否定的果敢和直抒胸臆的堅決,令我非常欽佩。然而,希望看到的是否定和批判的目的是為了確立和重建。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這一代人在那場浩劫中,既是被捲入者,同時又是受害者,我的母親就死於那場浩劫。但是,那一個十年的風風雨雨,也鍛煉了我們。我們「知青」同農村的父老鄉親們建立了真誠的信賴和友誼。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艱苦的農村生活,鍛造了我們這一代人吃苦耐勞、勤奮刻苦的精神。在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現實的洗禮後,我們這一代人恢復了創造個新鮮太陽的勇氣和自信力。正如《今夜有暴風雪》中男主角曹鐵強所說的:「我們付出和喪失了許許多多,可我們得到的,還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份量。」

帶著這樣的人生體驗,一年又一年、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今夜有暴風雪》,心靈一次又一次被作品的悲壯美所震撼。作者用庄嚴、雄渾、朴實的筆墨,以1979年初春東北松嫩平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40萬「知青」大返城為背景,通過一天一夜突發性事件的典型描繪,深刻地揭示了那場浩劫對我們這一代人慘烈的戕害和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英雄氣概。作品中的暴風雪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它表現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麼渺小,然而「自然之子」們並沒有屈服於大自然的威懾力,而是在暴風雪中沖刷著自身歷史的塵垢。「知青」在經歷了一個死而復生的心路歷程後,以突擊前進的雄心去猛烈沖擊一切不合理的現實。這個暴風雪比前者來得更加勢不可擋。作品塑造了曹鐵強、裴曉雲、劉邁克等一批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藝術典型,他們即使是傷痕累累,也依然閃耀著永不熄滅的理想和信念之火,歷史責任感和革命英雄主義在這些藝術典型身上得到了完整的顯現。他們尋找到了人生的價值。這種人生的價值集中體現在他們對自身精神本體的完全佔有之中,它騰躍出時空的局限。這種鼓勵人們向上的精神財富,正是我們今天和明天所需要的,作品主題在這里得到了升華。作品的力量也來自這里。

歲月流逝,《今夜有暴風雪》中所記載的那一段歷史、那一段生活早已過去,但是,我想作品的魅力卻不會失去,將會長久地激動著和我的同輩們。

『貳』 《梁曉聲自選集》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梁曉聲自選集》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uk9sTRQ85FLGzjTAlPQZdQ

?pwd=ldew 提取碼:ldew
簡介:
梁曉聲的創作風格是現實主義的英雄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平民化風格,現實主義的寓言化風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學者、思想者等多個維度,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與推崇。本書精選和節選了梁曉聲的各類代表性作品,包括長篇小說《雪城》,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母親》、《老師》、《黑紐扣》、《白發卡》、《紅磨坊》,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鹿心血》、《鴿哨》,以及散文《龍!龍、龍》、《復旦與我》等篇章,全面反映了梁曉聲的創作成就。


『叄』 請問大家,哪裡可以找到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

http://lib.verycd.com/2006/05/11/0000102459.html

『肆』 哪個網站可以在線看《今夜有暴風雪》

梁曉聲的《今夜有暴風雪》把?
這有一套梁曉聲文集(EXE版電子書,可以轉換成其他格式)
http://www.52ebook.com/book_9143.html

『伍』 求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的txt或pdf版

您好,以下是下載地址,希望喜歡,謝謝!

『陸』 《今夜有暴風雪》作者是誰

《今夜有暴風雪》作者是梁曉聲。

《今夜有暴風雪》是當代作家梁曉生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作者以一名知青的親身經歷,把這段激情澎湃的知青歲月栩栩如生地再現在讀者的眼前。

小說的切入點為知青生活返城的現實,同時把對兵團生活的回憶融合在一起,刻畫了廣大兵團戰士不畏殘酷的自然環境,堅持屯墾戍邊,不惜獻出自己的寶貴青春乃至生命的壯舉,成功塑造了曹鐵強、劉邁克、裴小芸等一系列不斷成熟成長的知識青年的生動形象。

小說內容簡介

小說中主人公曹鐵強深深愛上了他生活戰斗十年的北大荒,在返城浪潮中毅然選擇留在了這片黑土地,繼續建設和保衛祖國的北部邊陲;劉邁克通過生活的磨練,逐步認識並改正了自己的缺點,最後為保護國家財產與歹徒搏鬥,犧牲在暴風雪之中;

裴曉雲在一次站崗的時候,遭遇暴風雪的襲擊,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無人換崗,被凍死在零下二十四度的嚴寒之中最後,經過一場暴風雪的洗禮,共有三十九名知青留了下來。

『柒』 今夜有暴風雪的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

整個作品氣勢雄渾、沉鬱悲壯,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氣息濃郁,被視為「知青小說」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獲全國最佳中篇小說獎,是幾十萬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個縮影,曾感動了無數讀者。
這是中國當代作家梁曉聲的知青小說選集。 「文革」結束之後,知青文學曾迅速地引起了全國性轟動效應,其中梁曉聲就是其中干將之一,曾經是知青的他以其飽含激情的筆調,描述這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的群體,對歷史進入深刻的反省的同時,對個體自我也進行了靈魂的拷問。可以說這本梁曉聲的知青小說選集不僅體現了梁曉聲知青小說的整體風格,而且也反映了中國新時期知青小說的成就
《今夜有暴風雪》是梁曉聲著的中篇小說 ,獲全國優秀小說獎。
這部作品在粗獷、濃烈、嚴峻的氣氛里,通過對知青生活、命運、成長、斗爭的具體描繪,刻畫了曹鐵強、劉邁克、裴曉雲等令人肅然起敬的知青形象,熱情謳歌了他們墾荒戍邊、建設邊疆的生活戰斗風貌以及崇高的獻身精神。 《今夜有暴風雪》以濃重的悲劇色彩,在創作中注入一種剛健雄渾之風,表現動亂年代與艱苦歲月中知識青年們的英雄主義主題。整個作品氣勢雄渾、沉鬱悲壯,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氣息濃郁,被視為「知青小說」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獲全國最佳中篇小說獎,是幾十萬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個縮影,曾感動了無數讀者。
作品是第一個從正面描繪知識青年大返城的中篇小說。以濃重的悲劇色彩,在創作中注入一種剛健雄渾之風,表現動亂年代與艱苦歲月中知識青年們的英雄主義主題。小說一開頭就把人們帶到了70年代末知識青年大返城歲月里的北大荒,由面及點,真實地描寫了一種帶著瘋狂氣息的混亂局面。這不僅是知識青年對「左」傾路線指導下的錯誤領導的抗議,而且更是對那動亂年代中他們所受的剝奪、壓抑、摧殘和迫害的抗議。正是由於這種真實的描寫,使梁曉聲成為第一個正面描寫知識青年大返城的人。
然而作者並沒有使作品成為「知識青年返城鬧事」的紀實錄,沒有停滯於對混亂的渲染,而只把知識青年大返城作為背景。更在這個背景之上,執著地敘寫了暴風雪之夜中的曹鐵強、劉邁克、裴曉雲、小瓦匠、匡富春等知識青年中的佼佼者。作者沒有迴避知識青年在心靈和肉體上所受到的摧殘和蹂躪:小瓦匠忍受不了小鐮刀取代機械化這種懲罰式的勞動,發狂地用鐮刀往自己手上砍;裴曉雲因父母的莫須有的罪名,寫血書要求成為一名戰備分隊的戰士也得不到批准……作者也描寫了兵團戰士的業績和創造性的勞動。他特別表現了動亂年代與艱苦環境中知識青年的英雄主義:劉邁克抵制團長馬崇漢那種勒緊皮帶不要外援的「左」的蠻干,向兵團總部如實反映知識青年餓著肚子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暴風雪之夜,曹鐵強阻止了砸軍務股檔案的行動,組織了撲滅烈火的戰斗;劉邁克為保護國家財產而英勇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裴曉雲第一次領到槍去站崗,她以神聖的責任感堅守崗位,在暴風雪中以身殉職……作者就是這樣以飽滿的激情和豪放的筆墨,為人們真切地展現了一代知識青年走過的人生歷程。在這里人們看到,北大荒留給知識青年的絕不僅僅是痛苦和失落,他們恰恰是在與大自然、社會環境的斗爭中,磨煉出了一種驚人的毅力。
作者在小說中不只熱情謳歌了知識青年中的精華,而且也對知識青年的種種錯失進行了批判。暴風雪之夜,一個知識青年在混亂中搶劫了銀行,梁曉聲讓劉邁克向這個敗類開了槍,而且「瞄的是後腦勺」。作者塑造了鄭亞如這個形象,她泄露了團部緊急會議的內容,導致了混亂;裴曉雲的死,甚至劉邁克的死,她都應負最直接的責任。她在北大荒也奮斗過,她也曾想堅決留在北大荒,但她的這種奮斗和留下是為了實現一個夢想,在一些年後自己能夠成為兵團的女團政委、女師政委,甚至部長級、大軍區級的兵團總部領導。她和曹鐵強、裴曉雲相比,顯得那麼渺小。作者在她身上表現出來的利己主義進行了批判,讓她在告別北大荒時對自己一系列不光彩的表現開始有所醒悟,卻又連半牙缸雪水都沒讓她從北大荒帶走。作者從時代和社會的角度對鄭亞茹性格發展的分析和批判是嚴厲而且是深沉的,而且這種嚴厲和深沉說明了作者生活的反映和評價,少了一些偏頗,多了一些真實,更符合生活本身內在的規律。
知識青年走過的生活道路是復雜的,這是當時那個動亂的時代復雜的社會造成的。梁曉聲以一種復雜的眼光來看待這種復雜的生活,他不迴避這一歷史進程中的苦難和矛盾,不是單純的非愛即恨,不是簡單的肯定和否定。而是歷史地、辨證地分析和評價一代知識青年屯墾戍邊的歷史功過。他不僅寫了絕大多數知識青年的返城,而且還突出地寫了三十九名知識青年堅決留在北大荒;就是對返城的知識青年,他也寫到很多人在離別前等待開歡送會,表達對北大荒由衷的留戀之情。作者在指出這一切是「多麼矛盾」的同時,明確地告訴人們:「這是時代的矛盾在一代人身上、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折射」。梁曉聲透過這紛紜復雜的矛盾,挖掘出了上山下鄉運動中知識青年的本質——熱情、勇敢、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正是由於作者從探索歷史經驗和人生哲理的角度來進行這種挖掘,所以使他這篇小說表現的主題,較之當時其他知識青年的題材的小說更獨特、更深刻。
梁曉聲不僅真實地描寫了自然環境——北大荒特有的暴風雪,而且也真實地、准確地再現了那一特殊歷史時期的社會環境——「左」傾狂飆席捲神州。小說中盡力地對大自然暴風雪的神秘色彩進行渲染,暴風雪令人恐怖,給人帶來災難,但是通過敘寫人們與它的奮斗,又能閃現生活的壯美,從而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由於環境的嚴酷,才映襯出知識青年奮斗的光芒。小說中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藝術地統一,成為一種悲劇環境。一代知識青年就是在這樣窘迫環境中苦鬥、犧牲,並成長起來。 曹鐵強
知識青年中的英雄。他在漫長的艱苦的北大荒生活中,在困難面前不甘沉淪,挺起胸膛,不屈不撓的奮斗和前進著。暴風雪之夜,他不僅維護了知識青年的利益,同時也維護了國家利益。經過暴風雪的洗禮,他更加成熟,成為一個決心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北大荒的強者。「我們付出和喪失了許許多多,可我們得到的,還是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分量。」他的這種總結的語言,道出了沉甸甸的生活的真諦。
裴曉雲
這個其貌不揚、被人歧視的冷漠的上海姑娘,容易被人看成是個弱者,而實際上她也是個真正的強者:她不被信任,卻對人充滿依賴和真誠;她瘦弱、沉默寡言,但不乏對理想的追求;她渴望得到愛情而並不希望施捨;對北大荒和祖國的高度責任感使她寧願在嚴寒中凍僵,也不離開哨位。「月輝將她的黑色身影,投映在邊疆大地銀白色的底片上,」她的生命在暴風雪中獲得了永生。
劉邁克
這個起初曾令人唾棄的知識青年的「公敵」,他在北大荒嚴峻的勞動生活中,終於逐漸拋棄了個性的種種劣質。在暴風雪之夜,他最終成長為一個為保衛國家財產與歹徒搏鬥而壯烈犧牲的英雄。梁曉聲寫出劉邁克的成長歷程,使人們看到,北大荒嚴肅的勞動和戰斗生活本身,也給知識青年們提供了健康的思想滋養,使他們受到磨礪。 作品在廣泛的生活領域和深遠的歷史背景下展現了北大荒一代知青神奇悲壯的命運。
作家的立意是:不管歷史經歷了多麼復雜的過程,北大荒的知青還是值得自豪的;盡管他們在那裡經受了艱苦的磨難和許多不公正的待遇,他們身邊甚至充滿了荒唐和謬誤,但他們畢竟成長、成熟了;當他們要離開那裡時,驚愕地發現了自己奉獻北大荒的青春年華,自己豪邁的英雄主義、自己曾對時代肩負的責任。總之,他們那一段歷史中一切寶貴的東西是不該被社會也不該被他們自己忘記的。
作品中的人物多呈現出豪邁的英雄氣質。面對北大荒生產建設的重重困難、大自然的冷酷無情,面對種種人為、來自各方面的邪惡與荒謬,面對知青內部由於人生探索而產生的種種矛盾,知青們表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
曹鐵強是老一代墾荒戰士的後代,他有著比別人更強烈的英雄主義和責任感。在對馬崇漢錯誤的斗爭中,對知青朋友的扶助愛護以及和鄭亞茹的思想沖突中無不滲透了他的英雄氣質。當然,曹鐵強不是完人,在「火並警衛排」中表現出的稚嫩以及病重的父親與事業、責任感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內心沖突,都說明了他的成長有一個過程。
與他相映襯,劉邁克英雄氣質的形成,則經歷了更為曲折的過程。劉邁克最初只是馬崇漢迫害知青的幫凶、一個丑角,以向知青耍威風為榮。後來,馬崇漢要把他「壓價拍賣」,知青們對他或戲弄報復、或真誠幫助,使他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了生活,也認清了自己。在思索與探求中,他和知青們結為「生死之交」,知青集體主義精神的改造陶冶,使他丟棄了逞英雄的性格劣質,成了真正的英雄主義者。
其他幾個人物,如裴曉芸在哨位上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小瓦匠在火場的英勇行為,從不同角度顯示的英雄氣質,都像一支支樂曲匯入了整部作品奏出的英雄主義交響樂。
在作品中,作家執拗地追求知青生活現實,並努力實踐典型化的創作原則。作家筆端盡可能觸及北大荒知青生活的現實,使筆下的人物、環境、氛圍具有強烈的現實感。
作品以知青大返城的特定歷史時刻為焦點,收聚十一年知青運動曲折豐富的歷程,裹攜著讀者重新渡過了一次知青生活。在盡力把握作品現實感的時候,作家沒有陷入瑣屑的自然主義,而是努力實踐典型化的創作原則。比如,作家選取了知青大返城這一事件,不僅在於它是敏感的、從未有人涉足的題材,更因為它本身凝聚著深廣的社會生活和強烈的誘人的矛盾沖突。
這一事件在作品中形成的強烈的戲劇性沖突,為人物性格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典型的情節和環境。八百名知青在暴風雪之夜和團長馬崇漢的沖突,實際上是十一年中廣大知青和左傾錯誤長期對立的總爆發。作家追求豪壯雄奇的審美情趣。作品選取知青大返城的重大歷史事件,不僅需要膽略和氣魄,也需要作者獨有的審美情趣和縱橫捭闔揮灑自如的把握力,讓所有的矛盾沖突在一夜之間得到解決,這就必然使情節進展顯示出迅速、劇烈、明快的藝術效果。
與這一情節特色相吻合,人物的設置也帶有鮮明的對比色彩。整部作品中,知青歷史和返城現實,團部暴風雪般的沖突場面和「六號坐標」上裴曉芸溫馨的回憶,一橫一縱,協調錯落地交織,使作品節奏感在不斷湧起的情節浪潮中得到平衡。通過這些作品,把一代知青的生死歌哭直接投在讀者面前,在對苦難和謬誤的描寫中追求低回冷峻的格調,但又不排斥激昂的吶喊、狂烈的豪情、塗抹雄渾壯闊的畫面、刻畫結實有力的人物,這就猶如在讀者心頭捲起一股蒼莽剛健的雄風,震響一口庄嚴激越的洪鍾,使整部作品基調高昂、氣勢恢宏,充滿了陽剛之美。以較高的標准來要求作品,也還有未盡人意之處。比如作家在對動亂年代中沉留積淀下來的精神之果充分肯定的同時,對於那一年代客觀生活的復雜性重視尚嫌不足,因此,對北大荒知青的愛和恨的復雜性和深刻性,作品表現得不夠充分。
曹鐵強等人立志留下本身,也缺乏更深一層的性格挖掘,留下的決定,顯得有些過於輕松。所謂知青返城風在知青運動的第一天便和它同時並存,北大荒的四十萬知青也不是在一天之內而是在十一年中間陸續返城的,與此相關的政治風雲的變幻,以及種種特權、不正之風等復雜的歷史真實,還應得到較多的折射。

『捌』 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鑒賞

參考一下
這部作品在粗獷、濃烈、嚴峻的氣氛里,通過對知青生活、命運、成長、斗爭的具體描繪,刻畫了曹鐵強、劉邁克、裴曉雲等令人肅然起敬的知青形象,熱情謳歌了他們墾荒戍邊、建設邊疆的生活戰斗風貌以及崇高的獻身精神。
整個作品氣勢雄渾、沉鬱悲壯,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氣息濃郁,被視為「知青小說」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獲全國最佳中篇小說獎,是幾十萬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個縮影,曾感動了無數讀者。

這是中國當代作家梁曉聲的知青小說選集。 「文革」結束之後,知青文學曾迅速地引起了全國性轟動效應,其中梁曉聲就是其中干將之一,曾經是知青的他以其飽含激情的筆調,描述這個特殊時代的特殊的群體,對歷史進入深刻的反省的同時,對個體自我也進行了靈魂的拷問。可以說這本梁曉聲的知青小說選集不僅體現了梁曉聲知青小說的整體風格,而且也反映了中國新時期知青小說的成就

梁曉聲的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時,總有一種異樣的情感,抑或是對那段沉重歷史的重溫,體味錘煉的陣痛和重鑄的艱難;抑或是為了超越磨難的苦痛,哀中奮起,尋覓一種道德的完善和精神的升華;抑或是歷史再一次天降大任於斯,催促我們這一代人去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從1983年7月我第一次讀到這部作品,至今已24年了,漫長的24年!我已是「奔六」之人,自稱或人稱為「樊老」,惟有靠「難忘」、「回憶」、「追記」雲雲去療救對青春傷逝的恐慌和畏懼。盡管如此,可是我每讀一次《今夜有暴風雪》,總會身不由己地被引進作品所營造的悲壯、雄渾、蒼莽、壯闊的情境之中,去捕捉那游盪於遙遠過去又聯系著無限未來的「精靈」。

早期的「知青」題材作品,雖然具有強烈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但是作品的基調往往是陰冷凄涼,灰色暗淡,透過酸酸楚楚的淚眼和涓涓流淌的鮮血,我看到的大都是一種莫名的感傷、無奈和凄苦。作為一名「知青」和許許多多有著同樣經歷的朋友們一樣,對之是不能完全認同的,關於這一點,我在《從蘇里的形象看〈網〉的思想傾向》文藝批評中已袒露了心跡。因為我認為這些早期的「知青」題材作品所揭示的並不是「知青」生活全部的真實。正如同我現在時常學習「文化發展論壇」網友左春和同志的許多文章一樣,他始終是在用第三隻眼觀察社會、批判人生,其否定的果敢和直抒胸臆的堅決,令我非常欽佩。然而,希望看到的是否定和批判的目的是為了確立和重建。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這一代人在那場浩劫中,既是被捲入者,同時又是受害者,我的母親就死於那場浩劫。但是,那一個十年的風風雨雨,也鍛煉了我們。我們「知青」同農村的父老鄉親們建立了真誠的信賴和友誼。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艱苦的農村生活,鍛造了我們這一代人吃苦耐勞、勤奮刻苦的精神。在經過歷史的沉澱和現實的洗禮後,我們這一代人恢復了創造個新鮮太陽的勇氣和自信力。正如《今夜有暴風雪》中男主角曹鐵強所說的:「我們付出和喪失了許許多多,可我們得到的,還是要比失去的多,比失去的有份量。」

帶著這樣的人生體驗,一年又一年、一遍又一遍地閱讀《今夜有暴風雪》,心靈一次又一次被作品的悲壯美所震撼。作者用庄嚴、雄渾、朴實的筆墨,以1979年初春東北松嫩平原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40萬「知青」大返城為背景,通過一天一夜突發性事件的典型描繪,深刻地揭示了那場浩劫對我們這一代人慘烈的戕害和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英雄氣概。作品中的暴風雪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它表現了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麼渺小,然而「自然之子」們並沒有屈服於大自然的威懾力,而是在暴風雪中沖刷著自身歷史的塵垢。「知青」在經歷了一個死而復生的心路歷程後,以突擊前進的雄心去猛烈沖擊一切不合理的現實。這個暴風雪比前者來得更加勢不可擋。作品塑造了曹鐵強、裴曉雲、劉邁克等一批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藝術典型,他們即使是傷痕累累,也依然閃耀著永不熄滅的理想和信念之火,歷史責任感和革命英雄主義在這些藝術典型身上得到了完整的顯現。他們尋找到了人生的價值。這種人生的價值集中體現在他們對自身精神本體的完全佔有之中,它騰躍出時空的局限。這種鼓勵人們向上的精神財富,正是我們今天和明天所需要的,作品主題在這里得到了升華。作品的力量也來自這里。

歲月流逝,《今夜有暴風雪》中所記載的那一段歷史、那一段生活早已過去,但是,我想作品的魅力卻不會失去,將會長久地激動著和我的同輩們。

『玖』 《今夜有暴風雪》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ezrlDfZeQBJ4C08Pm6ZK3g

提取碼:o8ib

書名:今夜有暴風雪

作者:梁曉聲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博庫公司

出版年份:2002-1-14

頁數:500

內容簡介:

本書被譽為中國「文革」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史詩。當年數以百萬計的知青,一方面是一批熱血沸騰的墾荒者,另一方面,是一些必須「接受再教育」的青少年。十年的青春經歷,應將這一代人造就成善於思想的「石頭」,鋪往通向中國之未來的路。有思想的「石頭」才不會再任憑上帝或巨神滾動,有思想的「石頭」只應服從時代和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運用。

作者簡介:

梁曉聲(1949--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小說集《天若有情》、《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煙火》、《白樺樹皮燈罩》、《黑紐扣》,長篇小說《雪城》、《年輪》等。 梁曉聲作品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知青小說」,表現一代知識青年在那場荒謬的歷史運動中所顯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熱情謳歌了在動亂年代和艱苦環境中的英雄主義精神。《今夜有暴風雪》被視為「知青小說」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作品在粗獷、濃烈、嚴峻的氣氛里,刻畫了曹鐵強、劉邁克、裴曉雲等令人肅然起敬的知青形象。整個作品氣勢雄渾、沉鬱悲壯,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氣息濃郁。這也是梁曉聲「知青小說」的整體藝術風格。他的另一類作品則相對平實,作品取材於城鎮、農村、學院、家庭等領域的生活,表現了他開拓生活視野的意向,體現出鮮明的紀實風格。

熱點內容
搶了老公第五個人頭後小說免費 發布:2025-07-12 23:09:58 瀏覽:562
豪婿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2 23:04:21 瀏覽:766
種田末世小說完結 發布:2025-07-12 23:04:20 瀏覽:351
逆後宮小說校園排行榜 發布:2025-07-12 23:02:25 瀏覽:600
好看的茅山的小說 發布:2025-07-12 22:59:04 瀏覽:891
金山聽書 發布:2025-07-12 22:52:17 瀏覽:370
微信聽書如何顯示聽完 發布:2025-07-12 22:48:43 瀏覽:29
聽世界聽書官網 發布:2025-07-12 22:46:13 瀏覽:397
聽書網最後一個笑位 發布:2025-07-12 22:15:23 瀏覽:618
班主任林雨薇免費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12 21:59:16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