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總結小說主旨
⑴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主旨題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⑵ 高中文學類閱讀,怎麼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從什麼角度或文章的主旨是什麼這種題的答題模式。謝謝
文章主旨??就是文章中心思想吧,這個首先從慨括文章內容入手,內容慨括好後再分析作者寫文的目的和背景總結文章表達的感情,慨括叫表達的感情就是全文的主旨。
⑶ 七八年級 語文小說 主旨有哪些
1.常見題型:
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
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例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給讀者提供哪些藝術審美情趣。
概括主題內容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1.常見題型:
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
2.主題挖掘的基本途徑:
對主題的挖掘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從作者背景看、從人物特徵看、從情節發展看、從語言情感色彩看、從整體傾向看
對主題的概括常用這樣一些基本術語:
①歌頌、贊揚、張揚什麼。②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麼。③揭示什麼人生道理。④對什麼現象的反思。⑤表達了什麼情感
3.主題的表現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惡。②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
一、關於人物:
1、辨識小說的主人公
最能表現小說主題的人物,是小說的主人公。
2、概括人物形象。
姓名﹢性格(品行)﹢身份(職業、評價)
3、指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寫。也叫直接描寫,即通過直地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及性格特點,反映作品主題
②側面描寫。也叫間接描寫,即通過他人的言行間接地描寫主人公
小說對人進行了描寫,表現了他的性格。
4、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
a、抓人物的行動、語言、外貌、心理活動
b、抓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c、抓人物的多個方面和不同表現。從一個方面一件事概括人物特點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概括人物特點時,要從多個材料,多方面地分析人物的表現和變化來歸納人物的特點。
二、關於環境:
a社會環境描寫:①交代時代背景。②交代社會習俗。③交代思想觀念。④交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⑤揭示小說的主旨
公式:這是描寫,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寫:①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③烘託人物的心理活動及感受。④渲染氣氛。
公式:這是描寫,渲染了氣氛,烘託了心情,
為下文作鋪墊
三、關於情節:
1、概括故事情節
人幹事。
人在時地幹事
2、如何做填空題
a、由已知推未知。故事情節,指的是開端、發展、、結局。要看清楚題目要求填的是什麼
b、讀懂所給的示例,格式、語氣要一致
四、關於標題:
1、標題的含義
表層義(即字面義)﹢深層義(比喻義或引申義或指代義)
2、標題的作用。
①點明小說的中心。②高度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③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④交代主要人物。⑤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3、給小說擬標題。
a、看中心句。b、看開頭和結尾。c、看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
五、指出關鍵性詞語的含義並賞析關鍵性詞語。
表層義(即字面義)﹢深層義(比喻義或引申義或指代義)
詞語用得很好,它的原意是,在這里的意思是,表現了(結合小說主題)
六、賞析關鍵性句
a、從修辭的角度
修辭方法﹢效果﹢語境作用﹢表達了感情(或主題)。
b、從哲理的角度
表層義(即字面義)﹢蘊涵了哲理
c、從用詞的角度
詞用得很好﹢效果﹢語境作用﹢表達了感情(或主題)
七、概括小說的主旨
通過,表達了(揭露了、贊揚了)
比如:這篇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親兄弟於勒的態度反復變化最終棄而不認的故
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赤裸金錢關系
八、賞析小說的寫作特色。
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②襯托。③對比。④象徵。⑤設置懸念
⑥鋪墊。⑦照應等
⑷ 高中語文閱讀有哪些常見的主旨總結
1 文學作品
寫人為主:記敘了……贊揚了……表達了
記事為主:記敘了……批評(歌頌)了……表現了……
寫景狀物:採用……手法,藉助……描寫,贊揚……
游記:描寫了……表達了……感情
2. 議論文
立論:文章論述了……闡明了……
駁論:文章駁斥了……提出了(闡述)……主張(道理)
3. 科技文
文章說明(介紹)了……體現(展現、贊美)了……
⑸ 語文閱讀理解的主旨怎麼找
推斷語文閱讀的主旨,我告訴你一些小技巧吧。不過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要能熟練使用這些技巧,還得通過大量的練習。
1、注重標題
推測作者主旨的時候,一定不能偏離文章的題目。若文章的題目是「母親」,那就一定是寫母親的,就算文章中提到了別人,那也是為了能更進一步表現母親的。
2、首尾歸納
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只看開頭和結尾,就能明白文章的大概。
3、串聯每一段
一些文章,標題是象徵性的,比如:山。但內容卻不是真實的山。而開頭結尾,也是隱喻的,難以推斷出文章的大概。那就很可能是一篇隱喻的文章。那就分析每一段的內容,將各段的內容,串聯起來,找出共同點,那這個共同點就是文章的主旨。
4、重復即中心
若文章中,一個詞,活一個字,常常重復出現,那這個詞或字,就很可能是文章的中心。
建議平時寫一些閱讀的專項練習,不要憑感覺答題,要用上前面提到的方法。題量上也不需要很多,但一定要多思考,多看參考答案,不要把思考停留在這篇文章本身,得跳出這篇文章,去總結規律。你要保證,總結出的東西,至少可以運用在同一類型的文章上。
⑹ 分析小說主題方法總結 (7點)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如何讀小說(文體知識三)
作者:馬麗亞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一篇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其中,人物的刻畫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長短,小說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小說和小小說。
閱讀小說,宜從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一)小說中的人物描寫主要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要抓住作品中的這些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其反映的社會生活。
如《故鄉》中寫閏土的肖、像變化:「我」與閏土第一次見面時,他是「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當「我」20年後回到故鄉又見到閏土時,他「先前的紫紅的圓臉已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閏土外貌的變化充分說明了舊中國農村經濟破產,農民生活日益窮困的現狀。通過分析閏土的外貌變化,可以分析出他的思想性格的變化,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主題。
分析人物的語言,要抓住最能表現其性格的語言。如《孔乙已》一文寫孔乙已給孩子們吃茴香豆時說的話:「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這種只有孔乙已才有的個性化語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徵。再如《變色龍》中「我要拿點顏色出來給那些放出狗來到街上亂跑的人看看」, 「這小狗還不壞……怪伶俐的………一口咬破了這傢伙的手指頭」等等。聞其言,見其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沙皇走狗形象便暴露無遺了。
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如《最後一課》小弗郎士在聽說了這最後一課時的內心獨白: 「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幾乎還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以及下文韓麥爾先生讓他背書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小弗郎十對自己以前幼稚、貪玩、不愛學習的懊悔和自責,展示了他對國語「失去了才覺得珍惜」的心靈境界,以及他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使得他這個人物形象逐漸地豐滿起來。
(二)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的作品前邊還有序幕,後邊有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取決於作者的藝術構思,有的有著完整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結尾,總之,這四個部分並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論故事情節如何安排,情節的發展總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把握這一點,然後通過對作品情節的分析,了解人物在事件中的各種表現,就能把握人物的性格。.抓住小說情節,小說的層次結構就清清晰晰,作家構思布局的巧處也容易把握。
(三)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描寫,是為了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等。要通過對環境描寫的分析,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進而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心裡描寫是作家展示人物精神境界、品德、素質及理想的重要手段。社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社會情態、階級關系等因素的總和,抓住這一點很益於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如《最後一課》中寫人們看布告牌,寫普魯士兵的操練,目的在於交代背景,便於讀者理解小說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題。又如《變色龍》開頭的環境描寫,著墨不多就刻畫出沙皇俄國警察統治下恐怖、死寂的氣氛,突出了主題思想。《在烈日和暴雨下》對烈日、暴雨、風塵的描寫,同樣渲染了人物活動的環境,表現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
⑺ 怎樣概括文章主旨
1、從文章標題入手。有些標題概括了文章的中心,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也有的標題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從分析文章的開頭、結尾入手。有的文章開篇點題,起到統領全文、點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則在篇末點明或深化中心。
3、從分析文中議論句、抒情句入手。有的文章中的議論句或抒情句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荔枝蜜》。
4、從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有些文章的主旨隱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綜合歸納才能明確。
5、從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時還需了解分析有關時代背景,弄清文章內容與時代背景的關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從而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7)高中語文閱讀總結小說主旨擴展閱讀:
一、文章要素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是文章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以往各種寫作論著論之甚詳,但對其概念內涵的揭示似欠斟酌,定義並不嚴格。
新近出版的寫作論著,或沿用舊說,或雖有改動而仍值得商榷。本文擬從嚴格意義上的定義要求出發,結合有關知識,對這四個要素概念的種種「定義」質疑問難,並試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見,以就教於寫作界同行。
二、主旨意義
1、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
2、猶主張,主意。更加抽象,有時可以理解為想要體現的一種精神。
3、在寫作教學中:指作者在說明問題、發表主張或反映社會生活現象時,通過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內容表達出的基本觀點,是文章的敘寫、議論目的。在記敘文類中,主旨與主題是相同的概念;在議論等類文章中,寫作意圖一般稱主旨,不稱主題。
⑻ 高中語文,每次做小說題都不懂小說的主旨,有什麼方法能快速讀懂嗎
我記得小說是大閱讀吧,大閱讀不能快速讀的
先看題目在看文章,會很有針對性,題目里會有一些誘導性和趨向性,也會暗示出那部分信息比較重要。
主旨大意題也不是每篇都有的,如果有的話注意看對人物的描寫部分,一般都會有情感傾向在文字裡面的,開頭結尾反而只交待故事內容了。
也要注意一下特殊的結構,理解欲揚先抑啊明褒實貶這類的特殊寫法
其實小說通讀下來基本理解不成問題,如果大閱讀選擇小說的話,不要求速度,慢慢讀就好了,相比傳記的大閱讀分數還是很保險的
⑼ 語文閱讀中文章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內容怎麼找
1、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